中国有望成世界最大工业用机器人产地

   2017-05-18 14:49:27 8330
核心提示:文章摘要:8月26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开幕论坛上表示,将加速信息通信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加快推动发展工业机器人、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部件和装置,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选择重点行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并特别推进相关标准体系建设。

中国有望成世界最大工业用机器人产地

  8月26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开幕论坛上表示,将加速信息通信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加快推动发展工业机器人、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等关键部件和装置,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选择重点行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并特别推进相关标准体系建设。

  27日亚洲制造业冠军联盟总干事、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接受《慧聪网2014优质工业机器人评委会》采访时表示,中国有望于2016年力压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用机器人生产基地。

  罗百辉分析称,中国工业用机器人2013年的销售量2.5万台,仍处于国产化初级阶段,按照全国39个城市的产能规划,到2016年实现7200亿元的销售,至少需要60万台工业机器人,因此坐上世界第一把交椅应该是没有问题的。2013年中国工业用机器人在世界的占有率为15.4%,到2016年将占绝对领先地位。

  相反,日本2013年工业用机器人的销售量虽然高达2.72万台,位列世界第一位。但是在2016年这个数字仅可能增至3.2万台,落后中国很远。而韩国在相同时间内,工业用机器人的销售量虽然有可能从2.5万台降至1.95万台,但依然有望保持在世界第三的水平。

  据罗百辉分析,中国产业化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工费的增加是中国工业用机器人需求激增的主因。中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要将发展机器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区政府也计划在2015-2020年构建机器人生产园地。

  但是中国机器人生产产业还未步入成熟阶段,现阶段主要依靠国外的企业。以2012年为准,中国机器人生产市场中,本土企业的占有率仅为8%,而日本的安川、发那科、德国的库卡、瑞士的ABB等4家入驻中国的外国企业在中国生产市场的占有率高达57.5%。

  罗百辉指出,2012年以1万名制造业劳动者为基准,中国使用的机器人数为23台,韩国为396台,日本为332台,德国273台,由此可见中国未来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将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