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产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企汇网为大家盘点2011年一些比较“出众”的化工产品。
1、2011年最“火”的产品——MEG。如果有人问全球化工行业谁最“火”?必须是台塑!2010年7月台塑集团重油加氢脱硫二厂起火,之后的一年零两个月时间里,台塑集团火情不断,至2011年9月6日,该集团共有9起火灾发生。如果有人问,台塑大火点燃的是什么?除了当地民众愤怒的情绪外,不得不提的还有乙二醇的行情。在台塑集团连续不断的火警影响下,南亚乙二醇装置开工一直战战兢兢,不时就要被政府“强行关闭、勒令整顿”的大棒教训一下。南亚为全球第四大乙二醇生产商,总产能175万吨/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台湾省对大陆出口乙二醇121.02万吨,占大陆总进口量的18%,仅次于沙特,是中国大陆地区乙二醇进口第二大主要来源地。南亚装置几次三番“被停车”,亚洲乙二醇市场供应日渐趋紧,国内市场价格也是“越烧越旺”。 2、溶剂行业中最“春风得意”的产品——丙酮。2010年丙酮华丽蜕变,月均进口量由4.5万吨突飞猛进实现6.8万吨量变,表观消费量更是以50%的大增长让化工圈业者“惊艳咋舌”。2011年丙酮注定是化工市场最瞩目的焦点之一,从年初7000元/吨起跑,整个上半年“春风得意马蹄急”直奔9500元/吨,涨幅高达35.71%!6月份受大宗商品惨烈调整拖累虽出现1月近8%下行调整,但随后在供应面紧张强势利好下,8、9月份“收复失地”独树一帜演绎单边行情。 3、涂料原料中最“炙手可热”的品种——钛白粉。2010年,钛白粉涨价态势锐不可当,杜邦、亨斯迈、科斯特、康诺斯、特诺等钛白粉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纷纷大打“涨价牌”,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价格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而成本上升和供需紧张成钛白粉提价主要诱因。据卓创统计,2010年我国钛白粉原料钛精矿价格全年涨幅约为65%,2011年涨势更甚,从年初1000元/吨涨至6月的2300元/吨,涨幅近乎130%,钛白粉自2010年7月12500元/吨起至2011年5月份的高点22500元/吨,涨幅达80%,成为今年以来最为炙手可热的品种。(据美国SRI咨询公司研究显示,未来全球钛白粉需求年均增速将达到4.1%,2013年全球需求将达到630万吨。我国钛白粉市场将以年均8.5%的速度快速增长,亚太地区在2010~2015年间将成为钛白粉的最大市场。) 4、溶剂产品中“最穿越的产品”——丁酮。2011年丁酮价格走势的“兴衰史”,让我们明白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也见识到了废钢是怎么炼成的!3.11日本大地震重创全球最大丁酮装置丸善(17万吨/年,停产一年以上)及其他诸如东燃、初光装置,亚太地区货紧价扬愈炒愈烈,丁酮市场价格日新月异,从震前的1万元/吨至高端的2.4万元/吨,最大涨幅140%,创造了其价格史上的奇迹!而震后24个交易日,国内丁酮龙头企业—齐翔腾达股价“股如其名,一骑绝尘”,从3月11日收盘的46.55元飙升到了4月18日盘中最高的79.88元,涨幅高达71.6%。 5、烯烃产品中“最牛气”的产品——丁二烯。丁二烯堪称石化工产品涨幅榜单中最牛气的产品之一,今年连续涨势持续7个月之久。据卓创坚持数据显示,受下游强劲需求及供应紧张利好支撑,亚洲丁二烯CFR中国美金盘从1月初的2070美元/吨一路长阳推高至7月份的4275美元/吨,涨幅突破106.52%,创历史新高!而华东现货则从1月初的1.62万元/吨推高至3.2万元/吨“天价”,涨幅91.37%。伴随内外盘疯狂上涨,丁二烯成为下游“众矢之的”,下游诸如一些合成橡胶和ABS生产企业难以承受成本之重,高位抵触情绪滋生,中、韩、印尼等地企业减产降负或停车,丁二烯自8月份开始震荡回落。尽管如此,据8月份中石化华东销售公司在卓创丁二烯沙龙上丁二烯新增产能与下游需求量数据比较推测,“十二五”期间丁二烯需求增量将是供给增量的161%,严重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