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北京夏天好玩的地方人少的地方有哪些?

   2023-05-04 04:18:33 网络840
核心提示:北京夏天好玩的地方人少的地方有哪些?1.鲁迅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和学习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鲁迅先生而建立的社会科学类人物博物馆,现为司局级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于国家文物局,是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首

请问一下北京夏天好玩的地方人少的地方有哪些?

北京夏天好玩的地方人少的地方有哪些?

1.鲁迅博物馆

北京鲁迅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和学习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鲁迅先生而建立的社会科学类人物博物馆,现为司局级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于国家文物局,是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北京鲁迅旧居位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鲁迅在此居住。鲁迅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等文集和《彷徨》《坟》《朝花夕拾》中的部分文章。

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

价格:免费

地址:阜城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

乘车线路:地铁2号线至阜成门站B出口乘13、42、61、101、102、103、121、409、423、456、490、603、604、685、714、814、823、850路至阜成门内乘特4、19、21、44、50、387、618、691、743、800、939路至阜成门北,出地下道东、南出口

自驾线路:沿二环行驶2.1公里,从甘家口/西四出口离开进入阜成门桥沿阜成门桥行驶20米,左前方转弯行驶50米,直行进入宫门口二条,沿宫门口二条行驶14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2.法海寺

法海寺,始建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由明代英宗宠宦李童集资、工部营缮所修建,英宗赐额敕赐法海禅寺,距今572年了。

法海寺邻近驼铃古道首驿模式口大街,远山门在山下街口,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通往翠微山脚,跨过造型奇特、小巧玲珑的四柏一孔桥,红墙碧瓦的山门赫然呈现眼前。法海寺主体中轴线四进院落,依山势逐层升高,建有护法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和藏经阁。整座寺庙布局严谨,殿宇轩昂,楼阁掩映,错落有致,系工部营缮所建造的官式建筑,一派皇家气势,等级颇高。

时间:9:00-16:00

价格:20元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翠微山南麓模式口48号

乘车线路:乘坐336路、396路、746路、941路、959路、977路首钢小区下或337路石景山下,往东北步行20分钟即到。乘坐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下车,换乘336路、396路至首钢小区,311路至模式口东口下车即到。

自驾线路:五环八大处口出,西行至模式口大街,过北京第九中学100米即到。

3.曹雪芹纪念馆

一代文豪曹雪芹历经人间悲凉,在北京香山一带居住创作了《红楼梦》,也留下了很多优美动人的传说。1963年,红学家在香山老旗人口中得知,曹雪芹的朋友鄂比曾经送给曹雪芹一副对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1971年在第四间屋子西墙上发现了这一对联。结合相关资料和物证,人们认为这里就是曹雪芹在西山的一处故居。1984年,北京植物园以发现题壁诗的房屋为中心,结合周边旗营建筑,建立起中国第一家曹雪芹纪念馆。到目前为止,该纪念馆是唯一一处与曹雪芹、《红楼梦》有直接关系的地方。

馆藏主要有与曹雪芹身世相关的文物,曹雪芹一家与正白旗村有关的文物,以及名著《红楼梦》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

时间:8:00-16:00

价格:免票(纪念馆属于北京植物园,纪念馆免费,北京植物园门票5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卧佛寺路正白旗村39号北京植物园内。

乘车线路:地铁苹果园站乘运通112,北京植物园下车。地铁古城站乘318路,北京植物园下车。地铁北宫门站乘563、696卧佛寺站下车。苹果园乘318路或颐和园乘333、360、904路到卧佛寺站下车,北京市植物园内

4.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

穿过车来车往的朝阳门内大街,走进人潮熙攘的朝阳门南小街,蓦然拐进一个幽静无人的胡同。就在这灰色的老巷里,京城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蜗居于24号院的一隅之地,任外界纷繁吵扰,仍顽强而静止地留存着老北京最传统的记忆。这个两进院落的博物馆,不到一千平方米,老式木门窗、斑驳的外墙、错落的灰地砖,虽然经过一些翻修,却仍难掩这座四合院的古老韵味。一如院中的一棵老梧桐,年久根深,树冠几乎盖住了整个庭院。就在这里,民国时期的才女凌淑华,也就是它以前的主人,曾广聚名流,以书画会友。而现今,院内的一草一木,仍如当年她风华绝代时的模样。

史家胡同博物馆共分八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介绍着史家的历史、胡同里的名人、时代的记忆,乃至普通老百姓的怀旧生活。展品五花八门,老物件、门牌墙、全景微缩、纪录片、声音馆,不断触动着视觉和听觉,唤醒你对老北京的记忆。

时间:9:30-16:30(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价格:免费

地址:东城区史家胡同24号院(近史家红墙花园酒店)

5.紫竹院公园

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北近郊,海淀区白石桥附近,北京首都体育馆西侧。紫竹院公园始建于1953年,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佛荫紫竹院而得名。全园占地47.3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它是一座幽篁百出,翠竿累万,以竹造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紫竹院公园免费参观。

本园造景模山范水求其自然,缀石嶙峋精心安置,亭廊轩馆错落有致,修竹花木巧布其间。举目皆如画,四季景宜人。春风暖筱百花舒,夏霭轻舟翠盖浮,秋雨润芦枫叶艳,冬云瑞雪映松竹。中部青莲岛上有八宜轩、竹韵景石明月岛上有问月楼、箫声醉月西部有福荫紫竹院、跨海东征、紫竹垂钓南部有澄碧山房,儿童乐园长河北部是独具江南园林特色的筠石苑,淡雅、清秀、幽静而别致,有清凉安秀、江南竹韵、 竹深荷静、友贤山馆、绿云轩、斑竹麓诸景。

时间:夏季:6:00-21:00冬季:6:00-20:00

价格:免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5号

我一个朋友要在百度上班,听说是在海淀区,请问住在哪里上班坐车比较方便些并且房租不是很贵

曹雪芹在北京唯一有史可考的故居有望在年内复建,地址位于崇文区磁器口十字路口的东北侧,也就是史料上记载的崇文门蒜市口地区曹雪芹十七间半房故居原址附近.

1982年10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张书才在清代内务府分类档案中,发现了一件雍正七年的《刑部致内务府移会》,上载明“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区十七间半房、家仆三对,给予曹寅之妻孀妇度命”。张先生拿乾隆《京城全图》对照,蒜市口街16号院与《移会》中记载的十七间半房相似,后实地考察确认此院即为曹氏故居。

宋代表指出,曹雪芹在这个地区生活的时间是曹雪芹《红楼梦》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红楼梦》中的很多场景都能在蒜市口地区找到“影子”,书中提到的兴隆街就离蒜市口不远,铁槛寺的原型是附近的隆安寺,是古代皇家、高官停灵的地方,故居东边还有一座曹雪芹常去的卧佛寺。甚至有红学家认为《红楼梦》前八十回就是在此开始创作的。

另外,宋代表提出,崇文区是传统的手工业聚集区,《红楼梦》中提到的一些景泰蓝、掐丝等工艺,还有女孩首饰的细致描述,都来源于此,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曹雪芹纪念馆位于香山正白旗39号黄叶村中,是一座小型乡村纪念馆,黄叶村中林木葱郁,绿草如茵,环境优美而清静。村内不仅设有"河墙烟柳"、"薜萝门巷"、"竹篱茅肆"、"柴扉晚烟"等景点,还有茶馆、酒肆、古墩、石磨、水井和屋后的菜地,好一派悠闲的乡村田园风光,令人陶醉。

曹雪芹(1715-1764)是中国清代小说家,代表作为《红楼梦》。《红楼梦》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与高超的艺术技巧,赢得了古今中外读者的普遍喜爱,中外文学界成立有专门研究它的红学会。

曹雪芹纪念馆建于1984年,馆舍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馆藏主要有与曹雪芹身世相关的文物,曹雪芹一家与正白旗村有关的文物,以及名著《红楼梦》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馆内分为五个展室,分别陈列有曹雪芹当年居住的地方;写作《红楼梦》的书斋;香山地区美丽的自然环境所给予文学家的灵感;二百年来有关曹雪芹身世的重大发现以及与故居有关的资料。 此外还有一些碑刻陈列,反映了曹家与香山地区的关系。

该馆原是以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老屋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座小型乡村博物馆。1971年在老屋的西壁上发现题壁诗,其中一幅与传说中的鄂比赠曹雪芹的对联基本一致,因此部分红楼梦学者考证此建筑是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的地方。

在清朝八旗中,为何正白旗能比两黄旗身份高贵?

地铁车站西二旗附近或者沿线校区都可以,房租都不贵,上班也方便! 见图!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十街10号百度大厦

清朝正红旗从代善往后的各旗主都是谁?

提到清朝,八旗制度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因为没有八旗制度,就没有清朝的建立,或者说没有清朝的入主中原。相信在大多数朋友眼中,八旗除了两黄旗以外,其他的都是次要的,都是不重要的。毕竟,在我国古代是以黄色为尊,且只有皇室才能掌握并拥有黄色。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清朝的八旗制度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其中上三旗为正黄旗,镶黄旗以及今天的主角儿,正白旗!

今天笔者就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为何正白旗能与两黄旗并称为上三旗,而其他五旗就只能名列末尾。

一,八旗制度的起源

清朝(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而女真族有个传统,那就是全民皆兵,以家族为纽带,或外出狩猎或对外征战。女真族最基础的团队划分为十人,一人为牛录额真(女真语,首领的意思),九人为附从。

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吞并女真乌拉部后实力达到了短暂的巅峰,为了更好地掌控自己手下的人马,他便对所有人进行了改编,即八旗制度的雏形,大概是300人设一牛录(八旗核心的重中之重),以牛录额真统领,并以黄,白,红,蓝四色为旗帜颜色,每一旗设一旗主(全部为自己的直系亲属),且每一旗的牛录数不尽相同。

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的实力更进一步,因此他又增设甲喇这个量级,其中每五牛录为一甲喇,并设甲喇额真一名。就当时而言,除了努尔哈赤亲自统领的正黄旗以外,其他三旗的人员数量配备基本都是五甲喇。

同年年底,努尔哈赤因为见剩余青年丁壮过多,便下令再增加四旗,即后来的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与此同时,他又在八旗制度上增设了前锋,骁骑,护军三营,八旗制度的基础框架就此正式确立,再往后,虽然清朝历代统治者都在这个框架上有所增减,但核心基础一直如此。

二,正白旗的地位起伏

清朝入关之前,其实没有所谓上三旗与下五旗之分,即使是两黄旗,也不过是人数多了一些,铠甲颜色亮丽了一些。那为什么后来会出现这种划分,而且还是正白旗异军突起呢?这个其实要提到两个人,或者说两股势力,他们分别是以多尔衮为首的白旗势力(阿济格,多铎),以皇太极为首的黄旗势力(皇太极与其他三大贝勒)。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史料记载是非常受努尔哈赤的喜爱,甚至生前有将大汗之位(当时清朝未立国,名为后金)传给他的想法。但皇太极此时站了出来,因为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也是当时清朝核心统治层的四大贝勒之首。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以超乎所有人的心计先是整合四大贝勒,然后又逼死多尔衮的靠山即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并以此成功取得后金大汗的宝座。成为大汗后,皇太极又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掌握两白旗(他是正白旗,镶白旗通过手段得来),并以此力压其他六旗,成为后金说一不二的主人。

再往后,努尔哈赤先后除掉四大贝勒,自己独立统治整个后金,并借机将努尔哈赤赐给多尔衮势力的两黄旗与自己的两白旗互换(衣换人不换),且以此最终确定了当时后金的政治形态。然而,皇太极再强也强不过岁月,最终还是在清朝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逝世于盛京后宫之中。

按理说即使皇太极去世了,也会有儿子继承他的位置,因为当时清朝已经改奴隶制为封建制,所有能者居之的汗位也变成了嫡系传承的皇位。可问题在于,皇太极死后没有明确地表明由谁继位,所以尽管他的长子豪格手握正蓝旗,且得到了两黄旗的支持,却还是不能顺利继位。原因在于,当时的多尔衮一伙也手握两白旗,且通过威逼利诱迫使其他三旗不敢明确表明态度。

经过长时间的撕扯后,清朝内部达成协定,由年仅6岁的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即后来的清世祖顺治皇帝。顺治继位后,多尔衮被任命为两位辅政大臣之一,而此时的多尔衮也立刻开始清算所有不支持他的人,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皇太极长子,正蓝旗旗主肃亲王豪格。经过五六年的时间流逝,多尔衮在把持朝政的过程中不仅将另一位辅政大臣罢免,还同时将朝堂上所有的非嫡系官员全部清除,并在各个要处安插自己正白旗的人员。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终身无子的多尔衮逝世,此时此刻的顺治帝才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亲政之路。但尽管多尔衮已经逝世,顺治帝却还是无法摆脱正白旗的控制,因为经过长年累月的侵蚀,朝堂上大半官员和岗位都有正白旗的身影,如果全部撤换那势必会引起剧烈动荡。因此,顺治帝便下令,将正白旗与两黄旗收归皇帝所有,由皇帝担任旗主,并下令只有这三旗才能驻守京城及附近(上三旗正式确立)。

最后,在清朝八旗中,正白旗之所以能和两黄旗平起平坐,并被称为上三旗。就是因为上文提到的这两个原因,其一是多尔衮的大力扶持,其二是正白旗的前身太过特殊,即努尔哈赤时代的正黄旗人员配备。

清朝正红旗从代善往后的各旗主:代善、努尔哈赤、满达海、常阿岱、杰书、椿泰、崇安、巴尔图、永恩、昭梿、永諲、麟趾、锡春、全龄、世铎、诚厚。

代善:努尔哈赤次子,和硕礼烈亲王;

满达海:代善第七子,和硕巽简亲王;

常阿岱:满达海子,巽 亲 王(后追夺);

杰书:代善孙,祜塞子,和硕康良亲王;

椿泰:杰书子,和硕康悼亲王;

崇安:杰书子,椿泰弟,和硕康修亲王;

巴尔图:杰书子,椿泰、崇安弟,和硕康简亲王;

永恩:崇安子,和硕礼恭亲王(复号礼);

昭梿:永恩子,和硕礼亲王(后革爵);

永諲:崇安子,永恩弟,追封和硕礼亲王;

麟趾:永諲子,和硕礼安亲王;

锡春:麟趾子,追封和硕礼亲王;

全龄:锡春子,和硕礼和亲王;

世铎:全龄子,和硕礼恪亲王;

诚厚:世铎子,和硕礼敦亲王。

扩展资料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耕战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是军政合一的最高一级单位,创立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又将四旗加上边框,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

后来又将被满洲人征服的蒙古、汉人编为蒙古八旗、汉八旗,连同满洲八旗一共三八二十四旗,但其核心还是满洲八旗。

1、正白旗

位置在内蒙古锡林郭乐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因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成了定制。

正白旗是皇帝亲领之一,旗内无主,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2、镶白旗

在今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子贝勒所分统,清末时规模是84个整佐领,兵丁2.8万人,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3、正红旗

在今乌兰查布盟的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子和贝勒分统。

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为下辖七十四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也是正红旗人。

4、镶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查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5、正黄旗

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旗无王,都归皇帝所领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是八旗中人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两个半分佐领,约三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为15万人。康熙的爱臣,乾清门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就是正黄旗人。

6、镶黄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市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清末时规模扩大到下辖84个整佐令又两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贵妃,“垂帘听政”的慈禧和慈安都是,朝中不少官员也来自镶黄旗。

7、正蓝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闪电河流贯领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

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滚降为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而由诸王、贝勒、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3个整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

8、镶蓝旗

今内蒙古乌兰查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了下辖八十七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

满族人按八旗制分隶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八旗兵分为经营和驻防两类,京营是守卫京师的八旗军总称,由郎卫和兵卫组成。侍卫皇室的人,称郎卫,且必须是出身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的人。如紫禁城内武门,东西华门、神武门由上三旗守卫。驻防是指驻防全国各要地的八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红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代善

以上就是关于请问一下北京夏天好玩的地方人少的地方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