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的胶质能吸收吗

   2022-06-04 11:03:18 网络540
核心提示:水胶体敷料是一类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型创面敷料,为伤口愈合提供湿性愈合环境。其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 合成弹性体、医用粘合剂、合成增塑剂和表层聚氨酯( PU) 半透膜。这种敷料与创面渗出液接触后,能吸收渗液并形成一种凝胶,

水分子的胶质能吸收吗

水胶体敷料是一类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型创面敷料,为伤口愈合提供湿性愈合环境。其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 合成弹性体、医用粘合剂、合成增塑剂和表层聚氨酯( PU) 半透膜。这种敷料与创面渗出液接触后,能吸收渗液并形成一种凝胶,避免敷料与创面粘着;同时,表面的半透膜结构可以允许氧气和水蒸气进行交换,但又对外界颗粒性异物具有阻隔性。

No2

水胶体和水胶体溃疡贴是一种敷料吗?

水胶体敷料有水胶体透明贴和水胶体溃疡贴。溃疡贴比透明贴增加了藻酸盐,增加了吸收功能。

水胶体敷料的优点:

1.保持创面湿润,保留创面本身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除了能为创面提供一个最佳的微环境外,还可以加速创面的愈合;

2.具有清创作用;

3.形成凝胶,保护暴露的神经末梢,减轻疼痛,撕脱时不易留下痕迹;

4.具有自粘性,使用方便;

5.具有良好的顺应性,使患者感觉舒适,而且外观隐蔽;

6.可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节省费用。

No3

水胶体敷料能固留置针吗?

水胶体敷料在压疮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水胶体透明贴能否代替留置针敷贴也是临床护士较为关注的话题:

笔者认为,水胶体敷料可以用于留置针的固定,但不建议代替留置针常用的透明薄膜敷料,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费用问题。

水胶体透明贴每片22元,相对于透明薄膜敷料3-4元一片的价格就显得有点贵。如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考虑选择使用,如敏感肌肤、婴幼儿皮肤以及预防输注刺激性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和药物外渗时。

文献报道,当输入高渗液体或刺激性较强的液体之前,在外周静脉留置针上方贴水胶体敷料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当静脉炎发生后,将透明贴贴敷于患处,抬高患肢,每3~5天更换1次,一般30 min 后患者主诉疼痛缓解,7d 基本治愈。

当使用水胶体敷料用于预防静脉炎时,笔者的方法是:用水胶体敷料固定在穿刺点沿静脉走向的上方,再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留置针,这样可增加留置针固定的牢度。见下图。

No4

水胶体敷料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我国静脉治疗行业标准中规定,留置针使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时至少7天更换一次,纱布敷料至少2天更换一次,当有渗液、渗血、卷边、出汗及污染等情况下需要随时更换。

那么,水胶体敷料应该多久更换一次呢?

按照水胶体敷料说明书上规定,至少7天更换一次。对于有渗液的伤口,要视渗出面积进行更换。具体请参照所使用品牌的产品说明书。

值得注意的是,当水胶体敷料用于预防静脉炎或治疗药物外渗等情况时,一定要基于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更换。也就是说即使敷贴无卷边、无污染,还要询问患者是否疼痛加重,局部红肿是否减轻,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治疗方案,切不可“一贴了之”。

如下图中的氯化钾外渗使用水胶体治疗案例,笔者认为光是使用水胶体透明贴是不够的,而一周更换更是不可以。

建议:局部皮肤用聚维酮碘消毒后,待干,再用生理盐水将破溃处的消毒剂清洗干净;如局部坏死,建议用清创胶清创,银离子藻酸银敷料覆盖创面,视渗液多少选择水胶体透明贴或者泡沫贴固定。

No5

消毒时可以省略生理盐水吗?

静脉导管(PICC/CVC等)常规消毒时,一般是酒精3遍、碘伏3遍。

但当水胶体用于治疗伤口问题时该如何消毒和清洁伤口,也是临床护士说困惑的问题:

文献报道,当局部皮肤有湿疹、过敏及破溃等问题时,建议不再使用酒精消毒,以免酒精对破损皮肤造成刺激;当使用银离子敷料预防和控制伤口感染时,建议用生理盐水将碘消毒剂清洗干净,以免碘离子与银离子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并对伤口造成刺激。

如果水胶体作为预防性使用,如用于预防静脉炎、压力性损伤等,可以省略生理盐水,采用碘伏3遍、酒精3遍的顺序进行皮肤消毒,固定前一定要等消毒剂自然干燥,免得影响水胶体与皮肤的固定牢度。

No6

湿疹使用水胶体敷料有文献支持吗?

该问题来自于@王**的留言:

牛晓桂撰写的《水胶体敷料治疗婴幼儿湿疹60 例效果观察及护理》,探讨水胶体敷料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其方法是:将120 例婴幼儿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医院自制不含激素的呋锌膏在湿疹部位涂抹,治疗组采用水胶体敷料治疗,均给予精心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湿疹消退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及湿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得出结论: 水胶体敷料治疗婴幼儿湿疹效果较好,疗程短,护理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笔者将水胶体溃疡贴用于PICC/CVC留置期间所致的皮肤湿疹,取得较好的疗效。下图中,为一颈内静脉置管并发湿疹的患者,在使用水胶体溃疡贴2天以后的皮肤情况。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皮肤消毒时使用碘伏消毒,不要使用酒精,待干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局部,完全干燥后再进行固定。

No7

穿刺点渗血可以选用水胶体敷料吗?

来自于@罗*的留言:

水胶体敷料也不是万能的,当穿刺点有渗血时,建议选择藻酸盐敷料、明胶海绵,或者是纱布敷料,外用透明薄膜敷料进行固定。不建议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固定。

笔者曾遇到一例PICC有渗血的患者(最初并不是为了吸收渗血而用),在使用水胶体敷料后发生穿刺点感染:

后改为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局部感染得以控制。

当然,如果PICC置管后发生的皮下瘀斑,则可以选择水胶体透明贴/溃疡贴进行处理。如下图中的患者,既有皮下瘀斑,又有导管压力性损伤,局部选择水胶体溃疡贴进行处理,既促进渗血吸收,有缓解局部发痒、疼痛等症状。

小结:

水胶体敷料是在湿性愈合原理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敷料。水胶体敷料可应用于多种不同伤口的治疗,特别是对于慢性难愈性伤口如压力性损伤、静脉性溃疡具有显著疗效。水胶体自身的特点,使其达到理想敷料的基本要求。当然水胶体敷料仍具有再发展的空间,如提高吸收性和增强抗菌能力等。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恰当的使用敷料,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护患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晓桂.水胶体敷料治疗婴幼儿湿疹60 例效果观察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

2、周宏伟. 康惠尔水胶体透明敷料在临床中的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2017 ,10(3A).

3、石妍,张慧瑛,等. 水胶体敷料在临床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护理学报,2016,23(22).

4、王泽红,于金华,等. 康惠尔透明帖防治化疗后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1).

5、王建华,余蓉,等. 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探讨.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9).

作 者 / 董明芬       来 源 / 华医网

 

No1

水胶体是一种什么敷料?

水胶体敷料是一类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型创面敷料,为伤口愈合提供湿性愈合环境。其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 合成弹性体、医用粘合剂、合成增塑剂和表层聚氨酯( PU) 半透膜。这种敷料与创面渗出液接触后,能吸收渗液并形成一种凝胶,避免敷料与创面粘着;同时,表面的半透膜结构可以允许氧气和水蒸气进行交换,但又对外界颗粒性异物具有阻隔性。

No2

水胶体和水胶体溃疡贴是一种敷料吗?

水胶体敷料有水胶体透明贴和水胶体溃疡贴。溃疡贴比透明贴增加了藻酸盐,增加了吸收功能。

水胶体敷料的优点:

1.保持创面湿润,保留创面本身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除了能为创面提供一个最佳的微环境外,还可以加速创面的愈合;

2.具有清创作用;

3.形成凝胶,保护暴露的神经末梢,减轻疼痛,撕脱时不易留下痕迹;

4.具有自粘性,使用方便;

5.具有良好的顺应性,使患者感觉舒适,而且外观隐蔽;

6.可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节省费用。

No3

水胶体敷料能固留置针吗?

水胶体敷料在压疮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水胶体透明贴能否代替留置针敷贴也是临床护士较为关注的话题:

笔者认为,水胶体敷料可以用于留置针的固定,但不建议代替留置针常用的透明薄膜敷料,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费用问题。

水胶体透明贴每片22元,相对于透明薄膜敷料3-4元一片的价格就显得有点贵。如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考虑选择使用,如敏感肌肤、婴幼儿皮肤以及预防输注刺激性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和药物外渗时。

文献报道,当输入高渗液体或刺激性较强的液体之前,在外周静脉留置针上方贴水胶体敷料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当静脉炎发生后,将透明贴贴敷于患处,抬高患肢,每3~5天更换1次,一般30 min 后患者主诉疼痛缓解,7d 基本治愈。

当使用水胶体敷料用于预防静脉炎时,笔者的方法是:用水胶体敷料固定在穿刺点沿静脉走向的上方,再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留置针,这样可增加留置针固定的牢度。见下图。

No4

水胶体敷料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我国静脉治疗行业标准中规定,留置针使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时至少7天更换一次,纱布敷料至少2天更换一次,当有渗液、渗血、卷边、出汗及污染等情况下需要随时更换。

那么,水胶体敷料应该多久更换一次呢?

按照水胶体敷料说明书上规定,至少7天更换一次。对于有渗液的伤口,要视渗出面积进行更换。具体请参照所使用品牌的产品说明书。

值得注意的是,当水胶体敷料用于预防静脉炎或治疗药物外渗等情况时,一定要基于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更换。也就是说即使敷贴无卷边、无污染,还要询问患者是否疼痛加重,局部红肿是否减轻,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治疗方案,切不可“一贴了之”。

如下图中的氯化钾外渗使用水胶体治疗案例,笔者认为光是使用水胶体透明贴是不够的,而一周更换更是不可以。

建议:局部皮肤用聚维酮碘消毒后,待干,再用生理盐水将破溃处的消毒剂清洗干净;如局部坏死,建议用清创胶清创,银离子藻酸银敷料覆盖创面,视渗液多少选择水胶体透明贴或者泡沫贴固定。

No5

消毒时可以省略生理盐水吗?

静脉导管(PICC/CVC等)常规消毒时,一般是酒精3遍、碘伏3遍。

但当水胶体用于治疗伤口问题时该如何消毒和清洁伤口,也是临床护士说困惑的问题:

文献报道,当局部皮肤有湿疹、过敏及破溃等问题时,建议不再使用酒精消毒,以免酒精对破损皮肤造成刺激;当使用银离子敷料预防和控制伤口感染时,建议用生理盐水将碘消毒剂清洗干净,以免碘离子与银离子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并对伤口造成刺激。

如果水胶体作为预防性使用,如用于预防静脉炎、压力性损伤等,可以省略生理盐水,采用碘伏3遍、酒精3遍的顺序进行皮肤消毒,固定前一定要等消毒剂自然干燥,免得影响水胶体与皮肤的固定牢度。

No6

湿疹使用水胶体敷料有文献支持吗?

该问题来自于@王**的留言:

牛晓桂撰写的《水胶体敷料治疗婴幼儿湿疹60 例效果观察及护理》,探讨水胶体敷料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其方法是:将120 例婴幼儿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医院自制不含激素的呋锌膏在湿疹部位涂抹,治疗组采用水胶体敷料治疗,均给予精心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湿疹消退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及湿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得出结论: 水胶体敷料治疗婴幼儿湿疹效果较好,疗程短,护理简单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笔者将水胶体溃疡贴用于PICC/CVC留置期间所致的皮肤湿疹,取得较好的疗效。下图中,为一颈内静脉置管并发湿疹的患者,在使用水胶体溃疡贴2天以后的皮肤情况。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皮肤消毒时使用碘伏消毒,不要使用酒精,待干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局部,完全干燥后再进行固定。

No7

穿刺点渗血可以选用水胶体敷料吗?

来自于@罗*的留言:

水胶体敷料也不是万能的,当穿刺点有渗血时,建议选择藻酸盐敷料、明胶海绵,或者是纱布敷料,外用透明薄膜敷料进行固定。不建议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固定。

笔者曾遇到一例PICC有渗血的患者(最初并不是为了吸收渗血而用),在使用水胶体敷料后发生穿刺点感染:

后改为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局部感染得以控制。

当然,如果PICC置管后发生的皮下瘀斑,则可以选择水胶体透明贴/溃疡贴进行处理。如下图中的患者,既有皮下瘀斑,又有导管压力性损伤,局部选择水胶体溃疡贴进行处理,既促进渗血吸收,有缓解局部发痒、疼痛等症状。

小结:

水胶体敷料是在湿性愈合原理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敷料。水胶体敷料可应用于多种不同伤口的治疗,特别是对于慢性难愈性伤口如压力性损伤、静脉性溃疡具有显著疗效。水胶体自身的特点,使其达到理想敷料的基本要求。当然水胶体敷料仍具有再发展的空间,如提高吸收性和增强抗菌能力等。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恰当的使用敷料,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护患关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晓桂.水胶体敷料治疗婴幼儿湿疹60 例效果观察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

2、周宏伟. 康惠尔水胶体透明敷料在临床中的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2017 ,10(3A).

3、石妍,张慧瑛,等. 水胶体敷料在临床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护理学报,2016,23(22).

4、王泽红,于金华,等. 康惠尔透明帖防治化疗后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1).

5、王建华,余蓉,等. 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探讨.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9).

作 者 / 董明芬       来 源 / 华医网

免责声明· 我要投稿

静脉炎胶体敷料湿疹创面局部渗液伤口溃疡

17

打赏

静脉治疗的名词解释

我们知道,决定一场战役胜败的,不仅在于有多少战斗力强的士兵,也不仅在于拥有多少威力强劲的炮弹。能够把这些决定胜负的“能量”投放到战场上,至关重要。

在医学上,药、液体、营养、电解质、白蛋白、氨基酸、葡萄糖,甚至血液等等,都是治病的能量。 给药途径,本质上就是一种“能量投放系统”。 如果这个系统失效,结局是什么呢?

19世纪,英国霍乱爆发。这种病导致死亡的一种主要原因,就是能量投放系统失效。

我解释一下。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消化道传染病。得了霍乱的病人会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泻。严重的病例,几个小时就可能脱水而死。病人无论吃进去啥,喝进去啥,立刻就会拉出来。腹泻又造成了严重脱水,体内电解质也会发生紊乱。这个时候,怎么通过口服这个原有的能量投放系统,补水、给药、给营养呢?这个系统失效,自然就会危及生命。

病人病情的危急程度,是倒逼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1832年,相当于清朝道光年间。有个英国医生托马斯(Thomas Latta)想到:既然全身的血管是连在一起的,那么把液体通过血管输进去,不就可以解决能量投送问题了吗?虽然这个理论很早就存在,但是从来没有人成功实施过。托马斯反复地做试验,做研究。最后他实现了。托马斯尝试着把煮沸的盐水输进病人的血管里。煮沸是为了通过加热来消毒。

当时,托马斯的病人是一个得了霍乱的老年女性。她意识微弱,眼眶凹陷,皮肤苍白。这都是严重脱水的症状,病人已经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托马斯说:“我都担心还没有准备好输液的器械,病人就会马上去世。”但是,当液体一点一点进入到她的血管时,这个病人的脉搏逐渐变得清晰有力。半小时后,病人的声音开始变得坚定。病人说:“现在,我最需要的是睡一小会儿。”

这个技术,发表在1832年6月23日医学著名期刊《柳叶刀》( The Lancet )杂志上,这种方法开始传播。但是不得不说,虽然托马斯发明了静脉输液技术,但是当时很多理论还不完善。比如,盐水的浓度应该是多少?电解质是什么比例?如何正确消毒?所有这些关键因素在当时都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一直到70年后,当电解质平衡理论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得到阐释之后,静脉输液技术才迅速推广开。

到了1972年,美国成立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1980年,这一学会更名为静脉输液护士协会(INS)。从此,INS标准成为了世界各地静脉输液治疗的指南。1999年,中华护理学会成立静脉输液专业委员会;2014年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静脉输液国家行业标准——《静脉输液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从此,静脉输液技术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安全。静脉输液就是这样从最原始、最初级的阶段,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静脉输液技术快速发展。不断出现的新情况,让医生不断地开发出新的能量投送通道。比如,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怎么给药呢?这些病人全身的皮肤都烧坏了,怎么找血管呢?这个时候,医生可以深静脉穿刺。也就是从颈部,或者从大腿根,或者从锁骨下,把一根无菌导管放到深部的、更粗大的血管里,输送药物。

再比如,需要长期化疗的肿瘤病人,化疗药有刺激。用表浅的血管就容易得静脉炎,就需要刚才说的这些深部大血管。但是,化疗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每次都穿刺,病人太痛苦了,而且也不安全。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医生又发明了一种叫做“输液港”的技术。把这个输液港埋到病人皮下,输液港一头放到深部大血管里,另一头放在皮下,就像建造了一个临时“港口”。以后每次给药,把药直接打到这个“港口”里,然后药就能进入人体了。这样的装置,不仅安全、无菌,还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甚至洗澡、游泳。

再比如,肿瘤病人的用药,经过血液稀释,人体代谢之后,能达到癌症组织的药物浓度就低了很多。如果加大药量,药物浓度增加的同时,不良反应也会增加。肿瘤科的医生就开发出介入治疗。也就是把导管直接放置到供应肿瘤组织的那根血管里。局部给药,既增加了药效,还降低了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除了输液技术的提高,能输的液体种类也大大丰富了。

比如,静脉营养。在我国,有一个著名的“无肠女”的病例。这个女孩因为大面积肠坏死,医生不得不切掉了她所有的小肠。我们知道,营养主要是通过肠道吸收的。病人没了肠子还怎么活呢?讲到这里你应该猜到了,就是通过静脉把营养输进去。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微量元素、电解质,这些生命必须的能量物质,按照合适的比例,计算好热卡混在一起,通过静脉血管输送到她的身体里。在这条新通道的支持下,她健康地活了30年。其间,她还成功怀孕,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这都是静脉输液带来的奇迹。

毫无疑问,今天的静脉输液技术已经成为了临床上最常见,也是最普通的治疗技术。我们应该记得,这项技术源于人类危难之际,它挽救过无数生命。从此,医生利用这条新通道,把能量、把生的希望投放给人体。不过在我看来,比静脉输液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带给医学的一个思路。这就是在治病过程中,总能遇到一条老路在新困难面前走不通了,那么,就必须开拓一条新路。

纵观医学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的新技术都是在老路走不通,或者走不好的情况下,医生必须转换思路,从而诞生的。这些新技术的出现,目的是解决新问题。不同的技术具有各自相应的适应症,又有着各自的优缺点。这些技术让医学目标越来越逼近患者需求。

举几个你熟悉的例子:比如,在我国每年有110多万早产儿出生。这其中就有很多离开母体不能独立生存的孩子。在母体内孩子可以获得温度,还可以从母体摄取营养。一旦离开母体怎么办呢?既然生出来的孩子不能再回子宫,那就换条思路:在体外模拟一个“子宫”。用一个恒温的早产儿温箱,保持恒定温度、湿度,同时给孩子营养、补液。这样一项技术,可以挽救数以百万计的新生命。这个温箱就是一种新思路。

再比如,尿毒症病人的肾没办法工作了,体内的毒素也就清除不出去。必须寻找一条新的途径清除这些毒素。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技术,可以利用分子弥散原理,让这些毒素物质排到体外。替代器官的功能,同样也是一条治病的新思路。对于病情不适合透析,或者能够有机会等到捐献器官来源的病人,还可以肾移植。在未来,还有可能利用人工制造出新的肾脏,完全解决器官来源和排异问题。这都是新思路。

医学就是不断地转换思路,开发新技术,寻求新通道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因为战争,东巴基斯坦有大量的难民涌入难民营。当时正值雨季,霍乱爆发了。数以百万计的难民,尤其是儿童,在短期内感染上了霍乱。

这个时候,静脉输液却行不通了。为什么呢?因为几百万人需要同时输液,到哪里找这么多医生护士呢?又如何保证输液安全?而且,每天一套输液设备加上液体,就要上百块钱。如果几百万人同时需要,对于当时并不富裕的国家,怎么承担?这个时候,曾经帮人类抵抗霍乱的新思路——静脉补液,遇到这次的霍乱却成了死路。

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再次寻找新通道。医生们不得不再次把目光转回消化道。经过研究发现,即便在腹泻的时候,肠道也并不是一点都不吸收。只要口服的液体成分中葡萄糖和氯化钠按照一定比例搭配,人喝下去,肠道还能吸收。而且效果和静脉输液差距不大。按照这个思路,当时的医生给感染霍乱的孩子口服补液盐治疗。8周后,霍乱的病死率一下子从没办法补液时候的30%,降低到了不到1%。这同样是转换新思路的巧妙利用。

在今天,儿童腹泻,多数情况通过口服补液就可以解决了,只有严重病例才会需要静脉补液。静脉输液未必比口服来得更快。 每项医疗技术都有各自的适应症,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毫无疑问,任何医疗新技术的出现,都是巧妙地利用了新思路。

发现一条走不通的路、一条死路时,为了要解决掉这个问题或困难,就要另辟蹊径,研究并做各种尝试,直到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说,坏事并不一定就是坏结果,很多时候反而是推动科技和人文进步的契机。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中,其实每个人也是这样,在困难与问题面前,有些人以此为契机,不断钻研,不断行动,最终让自己成为更强大的自己,更智慧的人。

静脉曲张怎么治疗

静脉治疗也叫静脉注射。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静脉注射可分短暂性与连续性,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多以针筒直接注入静脉,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以静脉滴注实施,俗称“点滴”。

静脉治疗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常用技术,本书的内容立足于介绍临床静脉治疗应用技术的同时,对静脉治疗的基本理论也作了较充分的论述。所以,本书不仅对提高护士的静脉治疗操作技能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提高护士的静脉治疗理论水平也有作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注射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如需长期静脉给药者,应由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注射。

2、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液的速度,并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观察体征及其病情变化。

3、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注射前应先作穿刺,注入少量等渗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推注药物,以防药液外溢于组织内而发生坏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静脉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静脉注射

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方法

静脉曲张治疗时首先应处理大出血等情况,挽救患者生命,然后根据患者静脉曲张发生的位置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一、一般治疗

1、改变生活方式,避免久站、久坐,平卧时抬高患肢,踝关节和小腿的规律运动可增加下肢静脉回流,缓解静脉高压。

2、加压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手段,包括弹力袜、弹力绷带及充气加压治疗,以助静脉循环。

3、淤积性皮炎患者应避免热水洗烫、搔抓,防止外伤。

4、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阴囊拖带。同时避免做一些增加腹压的运动,如屏气等。

5、针对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应及时止血,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可选择药物、加压包扎、缝合或是内镜下止血等方式。

二、药物治疗

1、地奥司明:属于静脉活性药物,具有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提高肌泵功能的作用。主要用于解除患者的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和水肿等临床表现。对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2、尿激酶:属于纤维蛋白分解药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逆转皮肤损害,尤其对脂肪皮肤硬化症的炎症反应和组织硬化的效果较好用。急性内脏出血、急性颅内出血、陈旧性脑梗死禁用。

3、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对于脂肪皮肤硬化症的复发和活动期,有良好的抗炎消肿和止痛作用。重度心力衰竭、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4、垂体后叶素:可直接收缩内脏血管床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使内脏血流量减少,降低门脉压力及曲张静脉压力,可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张力,压迫食管黏膜下层的曲张静脉,控制曲张静脉出血。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禁用。

三、手术治疗

1、下肢静脉曲张:

(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曲张静脉剥脱术:本法为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阻止浅静脉的反流及切除曲张的浅静脉,达到消除静脉高压和曲张浅静脉的目的。该法既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又可阻断血液由深静脉向浅静脉倒流,有助于足靴区溃疡的愈合。此法疗效复发率低,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切口较多、相对创伤较大、影响肢体美观、住院时间较长、有可能造成隐神经永久或暂时性损伤及淋巴管损伤性水肿。

(2)交通静脉结扎术:适用于下肢静脉曲张伴有严重色素沉着或溃疡者,需作交通静脉结扎术,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在下肢静脉高压和皮肤淤积性营养性改变和溃疡起重要作用。

(3)自体皮肤移植和组织工程皮肤移植:适用于溃疡巨大或经久不愈者,可做自体皮肤移植和组织工程皮肤移植。

(4)静脉瓣膜移植术:在股浅静脉近侧植入一段带有正常瓣膜的静脉,借以阻止血液逆流,适用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的静脉曲张。

(5)静脉瓣膜修复术:适用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通过手术修复瓣膜的形态,使之恢复功能,阻止静脉回流。

(6)介入治疗:通过介入手术将支架放入病变区域,能扩张局部静脉血管,有助于静脉血液回流,缓解静脉阻塞情况。

2、精索静脉曲张:

(1)经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术:此法目前在国内外已大量开展。适用于精索静脉曲张不育者。此法较开放手术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病人易于接受,而且同样有效,并发症少,可同时处理双侧。术后可能存在水肿、睾丸动脉损伤等并发症。

(2)开放手术治疗:目前大多主张做的常用手术为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手术的目的在于消除精索静脉反流,去除病因,减轻或消除睾丸的病理变化,改善生精功能,适用于患有精索静脉曲张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3)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在外环口下,借助显微镜放大作用,彻底结扎所有精索内静脉,同时保留精索内动脉和淋巴管。适用于重度精索静脉曲张伴有明显症状的患者。

(4)精索静脉栓塞术:精索内静脉栓塞术可在精索静脉造影证实有逆流后进行。主要是通过颈部或腹股沟将管子或导管插入体内,仪器通过管子,医生使用线圈或化学物质通过留下疤痕来阻塞静脉。适用于原发性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症状明显或已引起睾丸萎缩、精液质量下降及造成不育者。

(5)介入治疗:将导管经下腔静脉、左肾静脉插至左精索内静脉,然后注入5%鱼肝油酸钠或明胶海绵与钢圈,栓塞此静脉,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但介入治疗的缺点是影响生育。

3、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1)脾切除+断流术:适用于门静脉高压的患者,门脉高压症患者常有脾大和脾功能亢进,在条件许可下应做牌切除+断流术,可解决脾功能亢进,部分可降低门脉压力;断流术亦有利于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出血,断流手术并不能解决门静脉压力过高的问题,长期治疗效果不是很好,手术后患者还是有可能出现病情复发。

(2)分流手术:分流手术是将门静脉系统和腔静脉系统接通,使压力较高的门静脉血液的一部分直接流到腔静脉中,从而降低门静脉高压,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但是分流手术后,部分胃肠道回流的血液中的毒素未经过肝脏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患者容易出现肝性脑病。

四、物理治疗

1、近年来,有在多普勒超声指导下做血管内激光和射频治疗,通过激光或是射频等方式将曲张的静脉收缩、闭塞,缓解症状。患者与医生可共同协商选择何种治疗方式。

2、局部可用氦氖激光、频谱、高压氧治疗,促进溃疡愈合。

3、也可选择氩离子凝固术对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止血处理。

五、其他治疗

1、注射硬化剂-加压疗法:即曲张静脉内注入硬化剂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方法,主要是使曲张的静脉闭塞,达到治疗静脉曲张的目的。

2、内镜下皮圈套扎止血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后24小时,被套扎的食管黏膜及黏膜下层缺血坏死,3~7天会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存活的及坏死的组织将产生分界,肉芽组织随即产生。14~21天黏膜及黏膜下层被成熟的瘢痕组织代替,并产生完整的再生上皮;无菌性炎症累及血管内膜,使其血栓形成、管腔闭塞,但不影响基层。

3、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是通过内镜下注射硬化剂使曲张静脉血管产生化学性炎症,血管内膜破坏面相互粘连,血栓形成并闭塞管腔,静脉周围黏膜凝固坏死组织纤维化。硬化剂治疗可有效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重复硬化剂治疗能有效根除曲张静脉,从而明显减少致命性大出血的发生。

4、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是指经内镜注射组织黏合剂,通过黏合液与血液接触后快速聚合和硬化,从而有效闭塞曲张静脉,控制曲张静脉出血。

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那么,常见的小腿静脉血栓该如何去治疗呢?下面我整理了小腿静脉血栓的治疗 方法 以供大家阅读。

小腿静脉血栓病因

1.血流淤滞状态 由于久病卧床、外伤或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长途乘车或飞机久坐不动、或长时间的静坐及下蹲等可使血流缓慢、淤滞,促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血液高凝状态 如创伤、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妊娠、产后等均可使血小板增高,黏附性增强,易形成血栓。

3.静脉壁损伤 静脉壁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常见有机械性损伤、感染性和化学性损伤时,会使静脉内膜下基膜和结缔组织中的胶原暴露,血小板随后黏附其上,发生聚集,并释放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5-羟色胺等,同时在血小板凝血酶的作用下,通过花生四烯酸形成前列腺素PGG2、PGH2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加重血小板的聚集,有利于形成血栓。

4.其他因素 如年龄、肥胖及抗活化蛋白C等。

小腿静脉血栓治疗方法

1981~1986年,作者为15例股青肿病人作了静脉血栓切除术,术中和术后虽未发生重型肺栓塞,治疗结果也好,但自1986年后,竞未作一例同样手术,提示非手术方法疗效甚佳,对晚期前病例几乎是代替了包括取栓和肌间隙减压等手术。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无疑发病急骤、发展迅速,理应施以最有效的方法。

静脉应用肝素,虽可立即起到抗凝作用,从而通过调动内源性胞浆素原发挥溶栓作用,但与直接溶栓剂相比,似显得较为被动。故作者对急性病例将纤溶制剂定为首选药物。由于链激酶具有抗原性,静脉用药后常有致热原性反应,因而主张用尿激酶。常用每天10万~20万U,溶于250~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中静脉滴入,分2次投予。要求监测纤维蛋白原在200mg%以上,优球蛋白时间在80min以上。加上抬高患肢,常在1~3天内患肢明显消肿。至疗效明显或总量到100万~200万U时停药,改为静脉肝素3~5天,分为静脉连续滴注法或分次给药法,总量约为每天200mg,维持激活凝血时间(ACT)或试管法凝血时间延长2~3倍。此后采用口服抗凝法(华法林或醋硝香豆素片)2~3个月,保持凝血酶原活动度在30%~40%之间。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应用及通过头端多微孔导管向病变所在连续灌注纤溶药物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

静脉取栓法的指征是在上述治疗过程中病情仍急剧发展者,尤其是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急剧减弱病例,但对已是静脉性坏疽者则取栓术为时已迟。静脉取栓术主要顾虑在于取栓过程中发生肺栓塞问题。为此,取栓术前最好经颈内静脉置下腔静脉滤器,以可靠地防止由术中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至于文献中已介绍,作者自己也用过的首先自健侧股静脉插入球囊导管,使之挡于下腔静脉分叉处的方法并不可靠,因取栓后此囊仍要撤出,残留或被暂时阻挡的血栓仍可脱落。即或如此,作者自患侧股静脉切开以F-5或F-6 Fogrty球囊导管取栓时,仍令助手压迫腹部,经10余例治疗,未见严重肺栓塞的发生,但有3例术后发生呼吸困难1~3天。近心侧取栓完毕后,远心侧由于股静脉瓣膜的阻挡,Fogarty球囊导管常无法逆向进入,因而用的是以驱血带自远侧向近侧挤压的方法,也即Milking法,此时可见血栓自股静脉切口被挤出。髂-股静脉取栓不完全主要发生在左髂总静脉部,因该处可能早已或多或少地受到左髂动脉的压迫,使局部狭窄难以解除。其次,肢体远端中、小静脉内的血栓难以完全清除。在切开股静脉前自然要使病人处于肝素化状态。取栓完毕,或直接缝合股静脉,或加作暂时性远侧股动静脉瘘,以提高手术疗效。术后需以肝素经静脉抗凝3~5天,再改为口服法2~3个月。

一旦股青肿发展至坏死期,只有做广泛的肌间隙切开,使坏死组织得到充分引流。抬高患肢,频繁更换敷料,也许是惟一的治疗方法。作者以近1年时间,曾治愈了1例如此重症病例。急性期不能得到缓解,则发展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预后

一般认为,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3~6个月后,即进入后遗症期。深静脉血栓经过吸收和极化,以及缓慢的再通过程,愈是位于近侧的血栓形成,再通的可能性愈小。据Dale报道,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再通率约1%~2%。此外,血栓在再通过程中,可将其中的瓣膜加以破坏,而出现倒流性病变。下肢除明显的肢体肿胀外,由于长期深静脉回流障碍,小腿深静脉高压,多累及交通支使下肢浅静脉曲张愈显明显,足靴区可因皮肤营养障碍出现慢性湿疹、色素沉着,甚至淤积性溃疡。

小腿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

1.机械方法 旨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用电刺激仪刺激腓肠肌,以循环驱动器或节律性正压或负压驱动仪均能有效地促进肢体循环。术后鼓励病人及早做踝关节和股四头肌活动,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尽早下床活动则同样显得重要。术后穿用有压力差的医用弹力袜,如小腿4.0kPa(30mmHg)、大腿2.67kPa(20mmHg)压力者亦起到循环驱动作用。

2.药物预防法 首先是小剂量皮下肝素疗法。综合资料说明,皮下肝素疗法使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由25%降至7%大型肺栓塞的发病率由6%降为0.6%。小剂量肝素之所以发挥预防作用的机制并未完全了解。经皮下途径减缓了药物的吸收,使机体较持续地保持了一定的肝素浓度可能为主要原因。使用方法一般是在术前2h皮下注射50mg,以后每12小时 1次,每次50mg。抗血小板疗法主要包括肠溶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低分子右旋糖酐的作用在于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可酌情每天静脉滴注500~1000ml。

看了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2. 小腿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

3.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4. 血栓病人如何康复训练

以上就是关于水分子的胶质能吸收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