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在哪个地方

   2023-02-26 10:45:12 网络1160
核心提示: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为道教胜地,山顶有吕洞宾的道场。 经改造,目前乌山景区已和三坊七巷景区连成一片,成为福州市鼓楼区最重要的接待景点。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

乌山在哪个地方

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为道教胜地,山顶有吕洞宾的道场。 经改造,目前乌山景区已和三坊七巷景区连成一片,成为福州市鼓楼区最重要的接待景点。

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

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乌山又称乌石 山、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 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道山亭记》。一时洛阳纸贵,驰名远播。乌山在西,于山在东,屏山在北。因此,"三山"成为福州的别称

云霄乌山门票多少

福州乌石山风景区历史介绍 福州乌石山风景区是一处备受当地游客青睐的自然景区,周边地区的外地游客也是经常慕名前往,在这里寻求一种心灵上的终极回应,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在这里寻找到久违的宁静和舒心,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攻略。

1、福州乌石山风景区不收费,完全免费可以进入

2、福州乌石山风景区内部的商品自由交易,购物需要收费

3、停车不需要收费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通湖路与道山路交叉口东南100米

福州乌石山风景区历史介绍

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福州又叫“三山”,取自福州市境内三座山的合称,这三座山分别为于山、乌石山、屏山,而这其中,乌石山位于三山高度之首。

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道山,据说是汉代时,何氏九仙重阳登高,在山上张弓搭箭,射中了一只乌鸦,掉落在这山上,因此得名。其位于福州市中心南门兜西侧,和于山、屏山鼎足而立,是福州地标“三山二塔”之一,高度为三山之首,海拔86.3米,总面积27.3公顷,目前乌山开放游览的风景区面积为11公顷。

2015年7月20日,乌山历史风貌区和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共同构成的景区通过国家审核评定,成功晋升为5A级景区。乌山南为福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北面连着“三坊七巷”,而许多游客在逛完三坊七巷之后,却忽略了这个市中心的美丽风景线,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乌山从唐朝至今,一直是福州闻名的风景胜地,据有关史料记载,乌山共有三十六奇、五十五景。乌山名胜包括乌石塔、古庙群、道山亭、石林园、石壁观音、凌霄台等六大景区及周边诸多景点。这个“第一山”石刻,据说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真迹,且是美女簪花体。

自宋代以来,福州的人们就在城内外广植榕树,绿荫满城,所以福州又称为“榕城”,榕树则成了福州的市树。乌山上的榕树,壮硕高大,上百年的榕树,几个人也合抱不过来,枝繁叶茂,郁郁苍苍,一棵树便亭亭如盖,遮天蔽日,真应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俗语。

在乌山景区的东麓,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石塔,它与于山西麓的白塔遥遥相对,是福州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二塔”之一,它也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五代楼阁式石塔,已经成为了福州的历史文化名片。塔身由青石砌成,由于年代久远呈乌黑色,所以又叫乌塔。

乌塔高35米,共八角七层,是五代时期闽王第七个儿子王延曦修建,塔身层檐用叠涩手法建造,来到乌塔前可以看到塔微微倾斜,每层塔壁上都有浮雕或石刻,这些雕像是五代时期福建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非常的珍贵,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价值,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山上有殿、寺、庙、亭、台、楼、阁等名胜古迹,还有不少历代建造的纪念祠堂,如纪念宋代理学家的朱子祠,纪念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祠,纪念福建省九位著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李侗、葵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陈振龙的先薯祠等,乌石山弥陀寺还是福州人民反对英帝国主义霸占该寺的斗争遗迹之一。

一座乌石山,半部书法史。漫步山间,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沿途上百处唐宋至今的摩崖石刻了。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小小的乌山上,竟然有200多处摩崖题刻,石刻书体包含了篆、隶、楷、行、草等多种题材,唐朝李阳冰、曾巩、宋朝赵汝愚、朱熹、李纲、蔡襄、元朝萨都刺及明朝叶向高等都留下字迹。

在众多石刻中,其中就有福州现存最古老、最珍贵的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的篆书“般若台”,它是我国仅存的四块李阳冰篆书碑书之一,有1200多年历史。据《福州市志》介绍,这是闽中最早的摩崖石刻,与浙江处州新驿记、缙云城隍庙记、丽水忘归台铭合称为篆书天下四绝。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2年,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依照原拓,重刻在清冷台下。

而把乌山名声推上高潮的莫过于“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一篇《道山亭记》了。《道山亭记》是元丰二年(1079),曾巩于明州所作的一篇名作,在当时传诵甚广,道山亭也因此而名传千古,至今犹存。

乌石山上怪石嶙峋,惟妙惟肖,山林清幽,素有“蓬莱仙境”的美称。乌山有四亭:道山亭、先薯亭、黎公亭、幽幽亭。道山亭在乌石山天车台左,登亭远眺,整个海门景色尽纳眼中,道山亭、黎公亭是欣赏山景全貌的好地方。

相比名山的人声鼎沸,这里却更显幽静,对于那些不喜热闹的人们来说,不失为一个悠然散步的好地方。天地悠悠,古今交融,站在山石树木之前,前人墨客是否也在此驻足沉思?而今物是人非,却也让人唏嘘不已。

福州称号最多的5A级景区,闽都名人聚集地,门票不过80元呢?

云霄乌山,即为福建省云霄县乌山风景区,是免费全天开放的,不需要门票。

乌山座落于诏安、云霄二县交界处,因山外表呈乌黑色而得名。在其海拔1050米顶峰附近,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到处是乌黑色花岗岩和流纹岩,遍地是林立的兀石器。,更有重生叠叠,由巨石堆砌而成的天然石洞,以及盘曲蜿蜒数里乃至数十里的深邃的天然石隧道。

扩展资料

乌山风景区有两个主入口,即澳门路上的北入口,以及乌山路上的南入口,不管从哪一个入口上山,在山上都可以看见景区导游牌,按导游牌指引,可找到各景点。

乌山北入口在澳门路的乌石山广场,广场上有乌山北入口的牌楼,“乌石山”摩崖石刻、泉水潺潺的沁洌泉,更有上山的八十一级花岗岩石阶和石阶顶上的“迎客榕”。乌山南入口在市中心五一广场西侧乌山路口的乌山广场上。

乌塔耸立在乌山景区的东麓,与于山西麓的白塔遥遥相对,是福州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二塔”之一。乌塔前身系唐贞元十五年所建的“净光塔”,后经闽王王延曦重建。乌塔高35米,共八角七层,塔身层檐用叠涩手法建造,每层塔壁上都有浮雕或石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山 (福建省云霄县景点)

                      百度百科-乌山风景区

福州乌山风景区

福建的老大——福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知名的旅游胜地。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福州又叫“三山”,取自福州市境内三座山的合称,这三座山分别为于山、乌石山、屏山,而这其中,乌石山位于三山高度之首。

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道山,据说是汉代时,何氏九仙重阳登高,在山上张弓搭箭,射中了一只乌鸦,掉落在这山上,因此得名。其位于福州市中心南门兜西侧,和于山、屏山鼎足而立,是福州地标“三山二塔”之一,高度为三山之首,海拔86.3米,总面积27.3公顷,目前乌山开放游览的风景区面积为11公顷。

2015年7月20日,乌山历史风貌区和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共同构成的景区通过国家审核评定,成功晋升为5A级景区。乌山南为福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北面连着“三坊七巷”,而许多游客在逛完三坊七巷之后,却忽略了这个市中心的美丽风景线,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乌山从唐朝至今,一直是福州闻名的风景胜地,据有关史料记载,乌山共有三十六奇、五十五景。乌山名胜包括乌石塔、古庙群、道山亭、石林园、石壁观音、凌霄台等六大景区及周边诸多景点。这个“第一山”石刻,据说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真迹,且是美女簪花体。

自宋代以来,福州的人们就在城内外广植榕树,绿荫满城,所以福州又称为“榕城”,榕树则成了福州的市树。乌山上的榕树,壮硕高大,上百年的榕树,几个人也合抱不过来,枝繁叶茂,郁郁苍苍,一棵树便亭亭如盖,遮天蔽日,真应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俗语。

在山景区的东麓,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石塔,它与于山西麓的白塔遥遥相对,是福州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二塔”之一,它也是中国屈指可数的五代楼阁式石塔,已经成为了福州的历史文化名片。塔身由青石砌成,由于年代久远呈乌黑色,所以又叫乌塔。

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

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后程师孟延请福州前任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铃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一时洛阳纸贵,驰名远播。

乌山可以从正面进入外,也可以从道山路处入

乌山素有36奇观之称,从山东南麓拾级登山至天香台,又向西折至“冲天台”。相传唐刺史崔干游山,所携青田白鹤在此地冲天飞逸,后人建“放鹤亭”。亭子后崖石上镌有“古放鹤亭”4字,台侧亦有程师孟篆书“冲天台”,道劲有力。冲天台畔有两方夹峙的巨崖,崖顶凌空飞越一天然条岩,称天台桥。此桥险绝,据说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顺台阶又行数十步至道山亭,沿亭西下逶逛至天章台。元朝杰出诗人萨都剌曾咏有“晚凉上乌山,置酒天章台”的名句,篆刻在苍崖之上。过天章台奋力攀上一小山峰,峰顶有霹雷岩,此石长达9米,中分两半,微露一隙,据史载,唐嗣圣年间,有一高僧手持《华严经》在此诵读,突然“一夕雷雨大震,霹石为室,高僧遂宴坐其间”。霹雷岩由此得名。

霹雷岩左面石岗上矗有一座长方形亭子。离亭约200步,一块崖石上镌刻着“乌石在、黎公在”6个楷书大字。此崖俗呼“黎公岩”。黎公即黎鹏举。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侵寇犯闽,闽江口五虎要塞陷落,福州城危如累卵,当时身为指挥金事的黎公亲率将士,在马尾至闽安镇一线与敌寇浴血作战,杀得倭寇遍野,福州城垣危而复安。福州人因此刻石纪念这一位民族英雄。

霹雷岩右方,原有一座清冷台,为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福建省最高长官--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所建。“清冷”是静肃之意,意在勉励自己为国家干事。可是他华而不实,时常摆宴于此,到任数月,即身败名裂,亭台亦随之记废。

由清冷台踏上数十层石阶至先薯亭。该亭为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巡抚金学曾而建。陈振龙侨居菲律宾。菲律宾曾为西班牙殖民地,曾引种美洲印第安人发现的番薯。陈振龙为躲避菲律宾殖民当局的检查,将番薯枝条系于船底,带回大陆后,又在福州南台纱帽池辟地种植,当年即获丰收,后又经金学曾推广。金著有《金薯传习录》。

从先薯亭北出即至“观音岩”,传说晚唐时岩壁遭雷火袭击,壁上显出隐隐约约的观音形象。岩畔有朱子楷书"福"字,长三四米,堪与鼓山“寿”字相匹。

乌石山最高点为凌霄台,蔡襄曾写有《凌霄台诗》,其中:“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传为绝唱。

乌石山除36奇景之外,还有摩崖石刻200多处,最著名的首推华严岩侧的唐朝李阳冰《般若台铭》。李阳冰的篆字与秦代李斯齐名,被书法界称为“大小李”。《般若台铭》与浙江处州《新驿记》、绍云的《城隍记》、丽水的《忘归台铭》合称为天下四绝。此外程师孟、陈襄、赵汝愚、梁克家、叶向高等在乌山也皆有题刻。

做为道教名山,乌石山历代建造的道观祠堂亦有不少。如纪念理学大师朱熹的“朱子祠”,纪念我省9位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蔡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明代抗侯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桐”以及“先薯祠”等。

乌石山南麓灵鸳庵左,有南宋遗民游汶居所。游汶曾得罪奸相贾似道罢官,元初不仕,并自题其居曰“遗民浮宅”。他平素穿一布袍,自书其背日“遗民破袖”,其气节可与郑所南同誉。山之东北麓有“第一山”,邑人建“第一山房”。屋旁鳞次台,登其巅可望城中屋宇鳞次。石山刻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第一山”3字,宋朝状元黄朴曾居此并刻诗一首于石:“祖居山下自唐迁,故老相传七百年。若使儿孙能守分,免教沧海变桑田”。革命前辈邓拓也曾在这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如今“第一山房”已辟为“邓拓纪念馆”,古老的乌山,也为此而生色。

以上就是关于乌山在哪个地方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