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的注意事项

   2023-02-05 09:36:37 网络990
核心提示:1、藿香正气水含有一定的酒精浓度,与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类还有呋喃唑酮等药物一同服用,会影响酒精的代谢,引起体内乙醛的堆积,出现双硫仑反应,表现为视物模糊,血管性头疼,恶心,出虚汗甚至惊厥,休克,心跳加快,呼吸衰竭等,因此应注意避免。 2

藿香正气水的注意事项

1、藿香正气水含有一定的酒精浓度,与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类还有呋喃唑酮等药物一同服用,会影响酒精的代谢,引起体内乙醛的堆积,出现双硫仑反应,表现为视物模糊,血管性头疼,恶心,出虚汗甚至惊厥,休克,心跳加快,呼吸衰竭等,因此应注意避免。

2、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的患者谨慎使用,这类人群对藿香正气水较为敏感,用药后容易出现副作用。

3、使用该药物期间不宜同时使用温补性中药。

4、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严重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用药后出现严重吐血反应者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6、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50%乙醇,因此用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7、应严格按照说明用法用量服用,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

8、若连续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则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9、对该药物成分过敏者禁止使用,过敏体质者谨慎使用。

很多人用藿香正气水防中暑,用藿香正气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左右的酒精,喝了它之后开车,肯定会被交警判定为酒驾。另外高空作业,操作机械设备,和其他危险工作的时候也最好不要服用。

2、头孢类的药物不能和酒精同时服用,这应该是医疗常识,这一点对藿香正气水也同样有效。头孢类的抗生素会让酒精在体内无法分解,从而导致中毒,呼吸困难,心脏和肾,肝脏损伤等严重后果。

3、如果一不小心忘记了,也不必太过惊慌,毕竟我们的藿香正气水的用量一般不大。如果身体出现了症状,最好还是到医院进行就诊,切不可耽误病情啊!

4、孕妇、儿童和老人,以及有心脏,肾脏,肝脏等慢性疾病的人,最好不要服用藿香正气水,如果必须要用,也最好咨询医生。

5、藿香正气水在2018年已经转为了otc非处方药物,但它毕竟是一种短期使用的药物,三天症状无缓解,就应该到医院就医,没事喝两支可是不可取的。

藿香正气水的全部作用

霍香正气水被称作“消暑”灵丹妙药,其方子最开始源于唐朝药王孙思邈藿香正气散药方,很多人认为该药没有副作用,一到夏季就喝该药,用以防止中暑。实际上喝藿香正气水都是要小心谨慎的,其药方中带有生半夏、姜厚朴等中药成分及其40%-50%的乙醇。依据《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生半夏是被列在28种毒副作用中草药材之中,它有可能造成肝肾功能危害,也有也许造成吸气肌麻痹造成呼吸不畅。

姜厚朴具备肾毒性,可以造成肾脏损害,它带有木兰剑毒碱,可引发心跳过速,在欧洲是被禁止使用的。喝藿香正气水时,留意二点!最先,霍香正气水归属于酊剂,由数味中药材泡浸在乙酸乙酯中中药炮制成的,酒精(乙醇)成分占40%~50%。换句话说,喝一瓶霍香正气水=喝了小半瓶酒!因而,对酒精过敏的人不可以喝藿香正气水!特别提示:喝酒过敏者不必喝藿香正气水;孕妇要谨慎使用,

即便得用也应当在医师指导下应用,对酒精过敏的孕妇禁用。次之,霍香正气水不可以与头孢克肟合用。在网上曾流传:霍香正气水与头孢克肟合用,会造成中毒症状。不适合与神经中枢抑制药合用,易造成恶心干呕、头疼、面部通红等不良反应,如苯巴比妥钠、苯妥英纳等;不适合与咪唑类抗菌药合用,会加剧后面一种对神经中枢的毒副作用;不适合与酸碱性药品如磺胺类、大环内酯、利福平、阿斯匹林等合用,

易造成肾脏毒副作用;不适合与阿托品合用;不适合与多索茶碱、坎地沙坦、螺内酯、氯化钠、地高辛等药品合用,合用时检测其半衰期。因为制剂各有不同,辅材也就不一样,比如,藿香正气胶囊其辅材中带有木薯淀粉,故不适感用以糖尿病人。特别注意是指,霍香正气水是富含酒精的,谨记不可以与头孢类抗生素一起服食,由于乙醇与头孢类抗生素一起用很有可能造成双硫仑反应,引起头疼、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呼吸不畅等副作用,情况严重乃至有生命威胁。除霍香正气水外,其他制剂不有酒精含量,不必担心之上难题。

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液有什么区别?

1、外痔

先将患处洗净,每次用藿香正气水2支加凉开水1000毫升,以药棉擦洗,每日2次。在炎症期发作时,有消炎止痛、促使萎缩之作用。

2、调整肠胃

藿香含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食欲和消化机能,并对胃肠有解痉、防腐作用,故有芳香健胃之功,而为本方主药。

紫苏、生姜、陈皮,均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促进积气排出,故可加强主药藿香行气健胃之力。

紫苏尚可增强胃肠蠕动;陈皮则可缓解胃肠平滑肌之痉挛;白术所含挥发油少量时亦能缓和胃肠蠕动;半夏则有较为明显的镇吐效能。

诸药配合,以纠正胃肠功能紊乱,有利于呕吐、腹泻等症状的缓解。

3、发汗、解热

藿香及生姜均具有促进发汗之功;紫苏有解热之效,合而能解表祛湿。

4、利尿作用

白术利尿作用较为明显;茯苓亦有一定利尿效果,合而又能利水渗湿。

5、祛痰止咳

桔梗所含皂甘,及陈皮所含挥发油,均有剌激性祛痰作用;半夏的镇咳作用明显;甘草则既能祛痰,又能镇咳;陈皮对气管及支气管有轻度扩张作用,而有助于平喘。诸药配合,有祛痰、止咳平喘之效。

6、水土不服

藿香正气水(液)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可以缓解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

每次服10毫升,每天3次,能够缓解水土不服症状。

7、晕车晕船

可用医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直接外涂肚脐,或将药液敷于肚脐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8、空调病

夏天冷风吹多了,会受寒感冒,或腹痛、腹泻。这些症状可内服藿香正气水(液)缓解。

9、女性白带过多

藿香正气水10毫升,每天3次,连服5—7天。

10、蚊虫叮咬

用适量的藿香正气水外搽患部3—5分钟,很快就能消除瘙痒。

11、湿疹和汗疹

用藿香正气水外涂皮损处,每天3—5次,连用3—5日。

扩展资料:

藿香正气水的使用注意事项:

藿香正气水酒精含量较高,同时药效也比较迅猛,不适合老人、孕妇、儿童等体质较弱的人群。尤其是孕妇,藿香正气水含有大量的中药成分,其中的藿香、陈皮、厚朴等芳香物质具有行气之效,喝了还很可能引起流产。

在服用一些抗菌药、降糖药、抗抑郁药等药物的同时,避免服用藿香正气水。

从中医角度上来说,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水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的功效,属于温热药,根本就不适合治疗中暑。

藿香正气水具有芳香化湿,解表散寒之功效,夏季贪凉,比如食用生冷瓜果等出现的腹痛、腹泻,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来缓解。但由于生吃海鲜等饮食不干净引起的细菌腹泻,应当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藿香正气水是“万能药”?千万别乱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液是两种不同的药,两者从药的制作方法、制作过程还有作用用途都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只知道以下几点区别,建议任何药物都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食用,不要私自服用!

1.制作方法与口感

藿香正气液: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后制成的液体剂型,其特点是吸收快,迅速发挥药效。不含酒精,口感较好,对肠胃无刺激,相较来说更适合老人、妇女及儿童服用。

藿香正气水: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乙醇适量溶解 ,合并另外几种草药的溶液,混匀,用乙醇与水适量调整乙醇含量,形成固定量的液体,静置,滤过,灌装,即得成品。疗效最明显,但口感较差。酒精过敏者、小儿、孕妇应慎用藿香正气水。

2.适用病症和作用

藿香正气水:适用于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恶寒发热、胸膈满闷、恶心呕吐也能用。注意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食物。

藿香正气液: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所以,一般多用它治疗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导致的霍乱吐泻、发热恶寒、头痛身重、胸膈满闷及脘腹疼痛等症。建议在肠胃型感冒或中暑后出现呕吐,泄泻等症状时服用,服药期间要忌食辛辣油腻及滋补性中药。

注意:藿香正气水并不具备预防和治疗中暑的作用!

3.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

最大的差异就是藿香正气水含有乙醇,而藿香正气口服液不含有乙醇。也就是说,藿香正气水不能和头孢一起服用,而藿香正气口服液可以和头孢一起服用。

藿香正气水与藿香正气液的成分相似,主要是剂型和制作过程,制作方法少有不同,藿香正气水与藿香正气液是藿香正气系列药物在不同时间的发展。两种剂型各有其优点,都是不错的选择。

以上就是关于藿香正气水的注意事项 藿香正气水禁忌事项介绍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