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13日,在第6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天津)期间,我参加了三场关于城市发展的论坛。夏季达沃斯是个国际平台,也是至今在亚洲举办的最高级别、最为权威的非政府组织性质的论坛。在我看来,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一个意义,是让不同空间背景下的人互相交流信息,比如美国人与中国人共同讨论城镇化问题,无疑使得城镇化的全球语境更加直观。它的另一个意义,是让生活在不同时间背景下的人互相交流,让走在我们"未来"的人告诉我们现在应该注意什么。在这次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那些来自城市化国家的国际专家,就向我们传递出强烈的信息:城镇化终究要过渡到旧城时代,向旧城投入更多的智慧,是我们必须的选择。
智慧从哪里来?
城市发展需要智慧,那么所需要的智慧从哪里来?智慧可能来自于经验,但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多的智慧来自于不同范围内的公共参与。13日上午举行的一场专门针对天津"都市的未来"的圆桌内部讨论会,正是这样一场在全球范围创造城市智慧的公与参与实践。
正如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天津是新旧混合体。除了滨海新区这些地方外,天津从1404年设卫筑城,现在也可称为老城、旧城。最重要的混合体在于,它提出了新的目标,比如要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但它仍受制于旧的发展模式,比如它的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而一般认为如此之低的服务业比重,在当今世界上还难以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更不用说要发挥全球的影响力。
天津圆桌有三个特点:第一,它针对现有城市的老旧问题。天津的交通、服务业发展就被当作这两个问题被提出来。第二,它号召一种智慧的投入。全球范围内企业、城市专家、城市领导举行一个聚会,旨在寻找集体的智慧来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第三,它是行动主义导向的,旨在通过政府、企业合作未来的深度方式,来解决城市的具体问题。
天津圆桌的内容也许并不重要,但这种形式确实值得学习借鉴。
旧城时代的新领军者
夏季达沃斯论坛又被称为"新领军者年会".从城市的意义上讲,未来的新领军者城市都必将是旧城、老城。2008年世界城镇化率达到50%,再过二三十年,全球范围内基本上进入旧城时代。
未来城市的新领军者将来自于旧城的更新、复苏,而非来自新城的面积扩大和硬要素投入。
旧城代表前人的辉煌历史。英国在1850年的城市化率就超过50%,19世纪末城市化率就达到70%.其他一些发展达家普遍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达到城镇化率50%,目前的城市化率在70%-80%之间。
旧城代表着一个发展阶段,意味着大规模新城建设所体现的外延式扩张的结束,而内涵式城市发展成为主要问题。
旧城代表一个发展模式,德国鲁尔区由50多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地区,曾经是欧洲工业基地,但现在变成了欧洲的文化首都(2010)。
日新月异的大规模的新城建设,在中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速度将会放缓。旧城区发展的问题,正在成为下一阶段的主题。旧城发展考验中国城市发展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