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节后当你踏上火车,离开家乡,再次来到你工作的地方,你是否还记得起坐火车的经历呢?又听到了哪些销售员的大神级推销?哪一句又让你印象最深刻?
“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哎哎,腿让一让。”随着这样的一声神叫卖,销售员推着推车走了过来,推车上,产品倒也丰富,能满足对零食、饮料的基本需求。这是每列火车必带的神叫卖,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烟酒饮料零食,针对男女老少都可以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虽然价格较地面有所提高,但省去了你携带大包小包的不便,每次坐车都会选一些零食消遣,排解旅途的寂寞。
火车推销员估计都是最厉害的单口相声演员,说学逗唱,可谓是样样精通,穿着一本正经,说起段子,脸不红,心不乱跳。比如,“手机没了电,爱情断了线,充电宝30一件,做你的爱情加油站!”充电宝推销员这样诙谐的开场白,瞬间突破了人们的心理防线,掐准时机,适时推销,推销效果很不错,这让单身青年都好像有了对象一样,为了保证爱情不断线,买了充电宝一件,至于下车能不能用到,也没有考虑那么多了。
火车上有推车销售的、挎篮子销售的,说段子高手感觉还是挎篮子的,一路上就见吐沫星子乱飞,也不管你能不能听进去,产品挨个一发,开始卖力的表演,不买的再把产品收走,这样的推销员,待遇应该不低的。
草原牛奶贝多少钱一袋
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来,腿收一下了啊。
瓜子花生烤鱼片了,啤酒饮料矿泉水啦,前面麻烦把腿收一下。
这无聊的旅途,相信大家都幸苦了,接下来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有意思的产品......
比如推销奶贝的女士,开场白是这样的“各位老乡,您们好,坐xxx时间的车,大家辛苦啦,现在我们经过的是xx地方,这里xxxx,马上就要到下午xx点了,这时候大家都比较困倦,而且肩背开始有点儿酸了,但是我要叮嘱大家,要守护好自己的行李,以防被偷xxxx”,然后拿起奶贝,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蒙古xx奶贝…”然后介绍,会特别强调天然、高营养、高浓缩,你可以上网查一查,绝对名优,再然后是试吃,说什么一天在外,吃不到什么营养饭菜,吃几粒这种奶贝就OK了,完全是对症销售。
报价比较低级,但总有些吸引力,如“外面卖xx钱一包的,今天我们铁道部跟厂家联合搞促销优惠,xx钱一包,而且买2送一”游记丨拉萨-那一天,你很虔诚
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区域也并非仅限于内蒙古自治区内。从自然区域来看,内蒙古大草原在中国北方的延伸很广,就如同蒙古族的分布一样。内蒙古大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尤其是以北部海拉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更是目前中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
民族服饰
地方特产
编辑本段生活方式
蒙古包--适于游牧生活,便于拆卸马--便于草原上的行走与放牧蒙古袍、蒙古靴--适于骑马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最盛大的节日可以看出内蒙古牧民的住、行、衣、食都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去适应自然才能不断发展。牧民合理利用草场,进行轮流放牧,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另外,他们还进行了畜牧产品的深加工,鄂尔多斯品牌的服装闻名全球。牧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的1/10。它由六大草原组成,自东向西顺次是:世界上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植被保护最好的锡林郭勒草原、宽广的乌兰察布草原以及鄂尔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的荒漠草原。
再访呼伦贝尔草原
2018年8月25日晴
11点把房退了,背着行李去买些奶贝,就把行李先放这儿了!
想着去逛逛八廓街买点纪念品什么的,顺便看看大昭寺,感受一下那里的氛围。
找到一个小店,先帮老哥选了两串石榴石,包装好以后又想着给家里的小侄女和小侄子也买点什么,左看右喵的,最后选了两颗绿松石,和老板讲了一下价钱,80一克,挑选了两颗稍微小一点的。编绳子还需要点时间,就和老板娘聊了几句,得知她大学时是学医的。这时候朋友给我发来微信在吐露她的不顺,想求得顺心。我想着前几日另外几个朋友也让我替他们求求事业工作什么的。就问老板娘附近哪里有可以求佛的地方吗?老板娘马上介绍,这背后有一个丹杰林寺,是桑耶寺的附属寺庙,桑耶寺是拉萨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在这里求平安讲求的是心诚。她介绍到这里时,我还纳闷儿为啥不推荐大昭寺给我们。来不及多想,讲求就近原则,趁着老板娘还在编绳子的时间,和同伴一起穿巷子,前往丹杰林寺。
进巷左转就能到丹杰林寺大门口,庙很小,人很少,弥漫着香火的味道。走进去就能看到大厅,大厅里点满油灯,在黑压压的屋子里像一颗颗明星很是耀眼。这里气场很强大,能够让人马上安静下来,全身心的沉淀,忘却所有,这是昨天的小昭寺和后面逛的大昭寺无法比拟的。
同伴在外面等你,你拿着同伴的10元现金就径直进去了(防里面的人要香火钱),走进看到一个僧人盘坐在台子上,过去轻声问到:“请问一下如何求平安?”僧人好像并未听懂你所说,双手合十,微微点头没有说话。坐僧人旁边的的人指了指神像龛位补充道:“去那里把你想说的说了就行。”你点头谢谢,朝着神像龛位缓步而行,看到神像前面拖着一根彩色的粗布绳,在你前面的有两位祈祷着,有一个大妈在给油灯添油,她身着藏袍,盘发,嘴里用藏语念叨着什么,一边念一边给灯添油。另一个也是一个身着藏袍盘发的大妈,只见她右手拉着神像前的那跟彩绳,轻轻弯腰,用额头贴着彩绳,沉默片刻,离去。
你仿照这位大妈的仪式,走近一看,彩绳已经布满了污渍、汗渍,应该是有很多的祈祷者来此求佛的原因吧!你来不及犹豫,紧凑的用右手拉过彩绳,弯腰把额头贴上去,左手自然下垂,闭上眼,在心里默念了很多很多,关于老师的、朋友的、家人的、自己的,求了平安、健康、事业、学业。你从未如此虔诚过,香格里拉转三圈经筒时也不及此,神像面前伫立的那两分钟里,你来不及想起那些不美好,收起了往日的戾气!不知为何,在神的面前,你是如此的胆小、紧张,好像自己犯了很多错要赎很多罪一样。一位小僧过来放香油桶,落地“咚”的一声,把你吓了跳起来。你侧身看了一眼又赶紧闭上,心跳加快,你快速默念完心中的话,喵了四下不用香油钱,就快速走出正厅,拉着同伴离去了!
回到小店,老板娘一边编着绳子一边问:“怎么样?”你说:“求完了。”同伴也觉得那样的环境会让人很压抑。
没说几句,老板回来了,他领我们进内屋喝茶,给我们聊了一下这里的人文。他说这里气场比较强大的就几个地儿,丹杰林寺算一个,布达拉宫算一个,另外一个一般人并不知道——拉萨北郊,未被商化的修行圣地。不难看出,这两位重庆来的夫妻,相比风景他们更喜欢这里的人文。而你们的话茬只能问问他们什么时候来的、这茶是什么茶啊、这里的旺季是几月到几月之类的。老板回答我们的同时,也会问候几句。哪里人啊?还是学生吧?怎么来的?去了哪些地方?除此之外,还给们介绍了绿松石的功能——藏民孩子的脖子上都会佩戴一颗绿松石,为了避免在睡觉时丢了魂魄,佩戴绿松石就是为了招魂。他们还给我们说了桑耶寺的建造,传说当地人建桑耶寺时,无论每天建了多少,到什么程度,第二天一看就是一片废墟,反反复复的建,可当地总有妖魔来搞破坏,刮大风、下大雨,就是为了阻止桑耶寺的建成,后来是当地人请来莲花生大士才把妖魔镇住,桑耶寺才在当地人手里慢慢屹立。就这样东拉西扯了一个多小时,绳子编好了,包装好后,你们起身告别了小店的夫妻。
出店后去逛一八廓街,街道里出现了两位朝圣的人,看样子应该是一对母子,母亲三十出头的样子,小孩儿七八岁吧!他们的动作很一致——走两步,双手举高过头顶拜一下,在举到面部拜一下,在放到胸前拜一下,而后一跪,手伸长,头点地,收回手,起身,又走两步……你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他们的动作,好奇着他们从何而来?重复这样的动作来此,得有多坚定的信仰啊!我想这是在内地不存在的,因为他们信仰的只有金钱。周围的人会默契的给他们让开一条路线,不时会有人递钱给她。在我看来,那不是施舍,而是对朝圣者的敬仰,支持他们的一种方式,因为朝圣者从没乞求过,递钱的甚有双手奉上的尊重,这其中有他们同族,有旅人,有老人,有小孩,金额也从一块至一百不等。她会接过这份支持,揣进怀里,用藏语说了一句什么,应该是谢谢之类的话,又两步一跪的朝着大昭寺去了。看到这里,你心生敬畏,无比佩服,因为你们是一代没有信仰的人,就给同伴说,刚才没给香火钱的10块不喝水了,给他们吧!同伴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你把这10块双手递给她,在她接过的那一瞬间,你感到恐惧,竟有如此之人,世上还尚存如此决绝的信仰,这份信仰让你甚是可怕,你赶紧拉着同伴离去,走了几步,你悄悄回过头看了看她们母子俩,又迅速转过头,游荡在八廓街上。
转个弯,你们看到了当年仓央嘉措撩妹的地儿——玛吉阿米,这是同伴告诉我的。赶紧查了一下,看到手机里面的介绍,仿佛看到了仓央嘉措的痴情模样,在这之前我并不知道“不负如来不负卿”说的就是这茬情事,朝前走着,嘴角扬起一丝笑容,想来多有趣啊!
晃晃悠悠游到了大昭寺门口,好多人在朝拜,你自己也知道心中没那份虔诚,也不想学其他旅客那样去体验式的匍匐,但我相信那门口爬着的每一位都是虔诚的,至少在他们双手合十爬下的那一瞬是虔诚的。相比丹杰林寺,这里已经被完全商业化了,明显感受不到丹杰林寺里的那种强大气场,没有让人气息停滞的感觉,反而觉得很轻松,更别说压抑了。如此,就没有进去看看的欲望了。转个身,眼神被“阿刁”吸引了,这并不是你心目中的《阿刁》,不过是一家饮品店罢了!有些失望,甭管如何,即便走个仪式也去喝一杯吧!走进去你全然明白了,这纯粹是一种情怀消费,墙壁上刷着三行字“大昭寺门前铺满阳光,来一杯甜茶,我们聊着过往”。没啥过往可啰嗦的,和同伴一人买了一杯就转身而去了。
离开大昭寺后,你们游荡到了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口,抱着“既然到了,那就进去看一下的心态”踱步而行,一圈下来,由衷的佩服这些民族英雄,抗英、抗印、改革、治内等等历史事迹,如果没有他们的守卫,恐怕我现在也没机会踏进西藏的圣地了,我想。
逛的差不多了,你们就走回去背上背包,直接坐车去往拉萨火车站。由于时间不够,也不能陪同伴去藏大找她同学了,那就走吧!取票后,就去候车室等车了!
7点35分,拉萨的风泛起阵阵凉意,火车缓缓发动,你在心中一一告别了那些人。
不知不觉,夜已黑,人已累。你起身走向火车接头,想进厕所抽一支烟,正想推门时,一位红着脸差不多和你年纪的大男孩儿也伸出手想推门。“你玩大的小的?”“我抽烟。”“那一起呗。”俩人走进厕所关了门,点燃香烟,你们聊了几句,知道他是湖南过来的退伍兵。突然,有人敲门,是和他们一起在餐厅喝酒的,也是来抽烟,他出去,他进来,你还在。又和他聊着,原来他也是湖南过来的西藏兵,只不过还没退伍。烟雾充斥着窄小的厕所,你们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抽着。交谈中,他说你这次的滇藏顶多才领略了西藏传统文化的一半,你给他说再有机会进藏就选择自驾游,他推荐了川藏线,像是说酒话,不知是夸张还是事实,你不得而知,总是强调这条线的冰封如何如何。烟灭了,雾满了,走到门口,他让你加他微信,以后真自驾游来车子出状况了一定联系他,那么诚恳,那么坚决,好像看到了你以后来,车子一定会出问题似的。
夜深了,透过车窗能看到天空的星星,透过微弱星光能看到白云,白云下面很空旷,很荒凉,不知是哪里!看看车里乘客,游走的少了,大部分已安静睡去,售货员的推车频率也低了,四下不在喧闹。看着这样和谐的画面,你突然想到白天老板娘说到的今天是中元节,鬼门关大开,可你不觉心瘆。呵!希望你们也能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即便是魑魅魍魉。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在初夏这个适合闲逛的季节,我启程再访心心念念的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倾盖如故的朋友,去年短短三天的相遇,风景和回忆历久弥新,吸引着我再次来到这里——我想用更多的时间走一走,认识这片大地。
没想到一年未见,今日的草原让我既惊且叹惜。
头顶的蓝天和白云仍然面不改色,眼前的草原却奄奄一息:多日的干旱让天下第一曲水莫尔格勒河都明显消瘦了,大地也衣不蔽体——干瘪的草已无力覆盖脚下的沙土,没有雨水的浇灌,草的绵续也停滞了。草原的脸色枯黄憔悴,我不忍目睹,却又无能为力。
草终究是柔弱的啊,等不到一岁一枯荣,一场连天的干旱就可以令芳魂杳然。
老天仿佛是嫌此情此景还不够凄凉,我在斜阳沉地的草坡上踟蹰,突然远远看到一团暗白色的棉团匍匐在草间。稍微走近几步,我就辨认出那是一只小羊羔。软绵绵的、这么无辜的趴在一丛芍药花旁。它是怎样仓猝离开的?它的妈妈在哪里?这么小小的一颗生灵,原本应该是无忧无虑撒欢的时候啊,却无知无觉的躺在枯黄的草原上……
创伤让两颗心血肉相连,疤痕是一个人真正的面目;
互道过伤心事才算真正认识一个朋友,也许,看了眼前这些创痛和萎靡,我才算真正了解草原。
除了自然的折磨,人力也在雪上加霜。草原新添了很多道划伤——那是新修的、在修的石子路,在去年还是连绵青草的大地上,细细的深深的刀刃剌过,带起滚滚烟尘。
我们的车就在这些象征着现代文明的水泥路上奔驰,在尘土飞扬中来到了额尔古纳。
额尔古纳是一个小小的城市,在人稠地狭的江南,这样不足十万人的地方恐怕只能勉强称为镇,但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这里已经是一个重要的中转城市。市里的主干道以四车道的哈撒尔大街和额尔古纳大街纵横两条为主,白天的街道上人迹萧萧,到了傍晚八点十分,夕阳西下,哈撒尔广场上才热闹起来,倚马持弓的哈撒尔肃穆敛容,看着脚下的人群自在的跳着广场舞。
我从摩肩接踵的哈撒尔广场往回走,离开了主干道,路两旁都是低矮的平房,看起来,这里的人们居住条件并不讲究。
暗淡的红砖墙、蹒跚的木围栏、粗糙的铁皮房顶、简陋的招牌在落日余晖下默默无语,大多数屋门紧闭,房前没有人,路上也很少有行人,只有三五只小小的流浪狗在街角晃荡,迷茫地看着我从面前走过。
我在湿地公园对面的小商店门口停下来,掀开紫色的珠帘,老板娘高鼻浓眉,脸色红黑、布着粗粝的纹路。她用欢快洪亮的嗓音对我的皮肤表达赞美,笃定我来自南方:“我们这边不行,风大,皮肤都吹坏了。”
“但你们这边风景美啊!”我礼尚往来的回敬赞美。
“那可不!我就喜欢在草原上看花,哎呀那花可美了!”她啧啧感叹,又转头惋惜:“姑娘你怎么这时候来呢!这旱了好久了,草都干没了!唉。”
我也陪着叹息,可是能怎么办呢,我不能挑着只想看见草原的鲜妍美丽。我享受过她的美好,如今得见她隐秘的痛苦,算得上真正的相识和陪伴吗?
(二)林海松涛
第二天早上,我们从额尔古纳出发,离开草原,往大兴安岭驶去。进林区之前,还需要到市区的“森林防火指挥部”办理“森林草原防火通行证”,一车一证。据导游说,在林区主要道路关卡上会有人查验。
从额尔古纳出城不一会儿,公路两旁的平原上就渐渐有了起伏——我们在一步步靠近大兴安岭。
中午十二点左右,我们到达了根河市的鄂温克族敖鲁古雅部落驯鹿园。
我所知的敖鲁古雅鄂温克,存在于海拉尔鄂温克博物馆的墙画和古物上,还有迟子建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笔下,今天到了这里,终于要看见实物了。我猜,迟子建在为《额尔古纳河右岸》采风的时候,也许也来过这里。
驯鹿园建在路边的松林里,林间蜿蜒的木栈道把我们引向了一处空地,这里竖立着鄂温克人用白桦树皮做的帐篷“撮罗子”(一般高三米左右,中间放不熄灭的火炉,围绕火炉放三张床),还有用树干搭成的仓库“靠老宝”,一百年前,敖鲁古雅鄂温克最后一任酋长的妻子——《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主角,就是在遇熊之后藏身这样的仓库,与丈夫一见钟情啊。
文字和故事总是有一种魔力,让死物瞬间散发出迷人的光辉。
驯鹿呢?它们随遇而安,或坐或卧,圆溜溜的大眼睛扑闪着无辜的目光,在惊叫嬉闹的游客人群中自顾自穿行。自从最后一批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离开森林、被安置在山下,再没有人骑它们了,现在这样被圈养的生活,它们习惯了吗?
我想起汶川地震后被从深山里到山外异地安置的汶川夕格村羌族人,离乡之后,山野的生活习惯和祭司信仰一起,慢慢被放弃,被城镇的“经济效益”、“同伴压力”所代替。这样的现代化,恐怕受益的人并不多,但守住传统也并不容易。
下午两点,我们前往莫尔道嘎,进入了大兴安岭林海松涛的怀抱。
密密挨挨的松树张开枝干笔直的挺立着,磅礴的绿色喷向天空。
白云像浮雕一样在天地之间流连,有时候叹出轻纱薄幕,有时候吹息出袅袅白烟;有时整肃着好像吹响了集结号,有时闲散着仿佛漫弹一曲行云流水。
云上有没有一队人马,像我们一样在奔驰着观光?
如果有,他们会不会羡慕我们在密林深处穿行、绿色触手可及?
森林腹地的小镇莫尔道嘎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
斜阳草树,人道铁木真曾驻。莫尔道嘎是蒙语上马出征的意思,传说得名于铁木真在统一蒙古各部之前的一次祭祖之旅,铁木真在经过莫尔道嘎往蒙古族发源地室韦的路上,看到此处苍山迤迤、林木葱茏,不禁雄姿英发,大吼一声“莫尔道嘎”,决意统一蒙古各部。
如今这个两万多人的小镇宁谧安详,主要的建筑都与林业、防火有关。路上不常有车,我们在镇上闲逛,忍不住跑起步来。今晚歇脚的宾馆正在镇的尽头,紧挨着密林。一夜与森林共呼吸,耳目心神俱寂,浑然不觉已日上三竿。
早上神清气爽,于是去逛本地导游推荐的免费景点龙山公园。公园其实就是大兴安岭的一座山头,盘旋向上的木栈道在松林里穿行,红色的松针像落英在脚下缤纷,布谷鸟咕咕的鸣叫声在林间跳荡。我们三下五除二不足半小时就爬上山顶,举目四顾,大兴安岭被毛茸茸的绿毯覆盖,蓝色的莫尔道嘎小镇偎依着连绵的青山。
森林也是行不足的,十点半我们来到莫尔道嘎的主要景点——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换个角度继续看林。
公园近期正在修葺,免了门票,但我们也因此无缘得见很多攻略上说的那些景点,不过森林火车倒是畅行无阻。
火车是2014年才特意为观光而修建开通,运行80分钟,中途停4个小站可下车观光。
这里的土层只有15-20厘米,下面是沙层、冻层,因此,只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树种才能在这片山林中生长。
铁轨两边是大兴安岭的特色树种兴安落叶松,严寒天气让兴安落叶松在一年中只有最多80天的无霜期可生长。到了秋天,它们排出树干中的储存水分,松针发黄脱落,开始进入休眠期,生长停滞。这样过去二十年时光,落叶松也只能算幼龄,树干只矿泉水瓶粗细。不过,落叶松木质坚硬,森林火车的铁轨枕木,就是由落叶松木做成。
火车第一站停靠樟子松林。樟子松长在500-800米的山坡上,由于树干含脂比较多,更抗寒,因此不必落叶,全年生长。樟子松和落叶松的重要区别是,三米以上的樟子松树的树干呈黄褐色而不是落叶松的深棕色。樟子松木质更软,可做家具和火车内壁。
第二站是花园林海,这里的山坡上是落叶松和白桦树夹杂的林海,当地人称“八松两桦”——八棵落叶松旁一定能找到两棵白桦。落叶松的天敌松毛虫,刚好害怕白桦树散发的特殊气味,白桦树的存在,避免了落叶松发生病虫害,两个树种如母子相依。
然而,白桦树最高长到25米,落叶松最高却可以长到35米。长大成年后的落叶松挡住了白桦树的阳光,让“母亲”衰败枯死。失去了白桦树庇护的落叶松,又会因患虫害死亡。山峦重新变得萧条孤寂。
但是,落叶松倒下后的广阔天地,让白桦树又重新生长出来。新一次的生命轮回又开始了。落叶松最长寿命约150年,白桦树是80年,这样的生死交缠,每三百年就会重复一次。
第三站是林溪水畔。静静的莫尔道嘎河流经这里,自东向西流入了额尔古纳河。
第四站是森林牧场。这里还保留着真正的鄂温克人当年使用的撮罗子,人去屋空,白桦树皮做成的篷布破旧不堪,门前落满松针的小径已经渐渐被林中的积水泡软。
离开了莫尔道嘎森林公园,我们继续沿着国界向北,接下来的路程上,会经过数个俄罗斯族聚居的边境村镇。
(三)北国边城
我们在中午一点时分经过了太平村,这是一个仅有十几户居民的小村庄,据说居民是从前太平林场的职工及家属,不愿意跟随林业部门搬往莫尔道嘎,就继续守着祖辈居住的这个小村落。
我们停下来的这个木制平房,是建于1908年的百年老屋,也是本地俄罗斯族后裔习惯居住的典型木建筑“木刻楞”。
高鼻深目的餐馆老板很憨厚的招呼着客人,我端详着墙上挂的家族老照片,照片中的老人竟跟他形神毕肖,不得不让人感叹,除了血脉的神奇力量,还有什么能跟这老屋一起传承呢?
正吃饭间,黑云压顶,狂风骤起,没几分钟,屋顶就就噼啪作响——下雨了!我高兴得要跳起来,干渴的草原得救了!
等走出饭店,撑起伞来,才发现,下的竟然是冰雹。一粒粒石子一样的打在车玻璃上,接二连三的蹦跳着。
我们在一阵雨一阵冰雹中沿着中俄界河继续奔驰,只来得及潦草的看了一下路上的景点“老鹰嘴”,赶在三点到达了今天的歇脚地临江屯。
临江屯跟太平村一样,是额尔古纳市管辖、俄罗斯族聚居的小乡村。这个小小的村落因为临着额尔古纳河而得名。
数百年前,中俄尼布楚条约约定两国国境以额尔古纳河为界,流水汤汤,两岸灌木葱茏、青山环绕,风景并不因为人为的划分而有差别。铁丝网和围栏也只能阻隔我们这些笨拙的人类而已。
我们站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等待着看落日,眼看夕阳越来越靠近山间了,突然光辉灿烂,倾倒的白桦树干恍若鎏金,河面上晚霞飘荡,交映生辉。河岸边的人们被这样的美景笼罩着,凝神屏气,感觉只过了两三分钟,突然光芒就消失了——落日已经看不见。
(四)草原夜色
第二天早九点,我们出发前往黑山头镇,大兴安岭在身后迅速退去,草原渐渐迎面走来。
云是天上的芍药,瓣瓣凝着洁白纯净。
途经蒙古族发源地蒙兀室韦时,成千上万的云团气势雄浑,肃穆阵列,像在静待龙的召唤。室韦虽然只是一个不足两千人的小乡村,但这个名字蕴含着不动声色的英雄气概。
早在隋唐时期就在这里游牧的室韦人,恐怕想象不到,他们的后裔蒙古族人会称雄欧亚大陆。而到了清末民初,额尔古纳河对岸俄罗斯人的移居,又让这里逐渐成为国内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
中午一点,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黑山头。黑山头得名的那座山在青山簇拥中格外醒目,让人不由得疑惑:为什么偏偏这座山的山头是黑色?当地人也解释不了,看来是所见即所名。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后,清政府在额尔古纳河沿岸设置卡伦(哨所),其中三卡、四卡、五卡、六卡、均在黑山头境内。我们在飞驰的车上抓拍了一个哨所(按规定不能停车),红色的屋顶在蓝天绿地之间格外鲜明。
黑山头的落日是北国旅行路线上的一大景点。我们爬上专门看落日的“落日山”,俯瞰山下辽远的大地,朵朵灌木,沿着河岸挤挤挨挨,俨然跟额尔古纳湿地的景致无二。这里的落日不如临江屯额尔古纳河上的落日那样,满含柔情的灿烂。
我们随着观赏落日的人群把决绝离开的太阳送走之后,坐在下山的车上,突然发现落下去的太阳给我们留了惊喜!从落日山头飘出一缕缕金赭色的霞光,织成轻薄的暖帐,贴着山,贴着云,贴着地,越织越长,一直飘洒到我们的路上。我这才体会到黑山头落日没有言说的眷恋和温柔。
到了晚上九点,晚霞渐渐消逝,天边慢慢变成蓝色、深蓝色、黑色……夜笼罩下来,把这片原野拥在怀里,像给大地盖上了厚厚的棉被,蒙古包住宿点和三两民房里的点点灯光,像躲在被窝里偷看故事的小孩,除此之外,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这里是真正的夜。
不知道什么时候,夜幕镂空了——
星星像一粒粒的钻石,细密的忽闪着。
像一颗颗纯真幼童的眼睛,天真烂漫。那些格外闪亮的,一定是活泼开朗的运动健将,那些好长一会儿都静默不动的,应该是沉稳早慧的天才少年。
像童话森林中的精灵,那颗跳动闪烁的,应该是活泼的野兔吧,要不就是志得意满新加冕的狮子王,那颗小心翼翼娇娇怯怯的呢,一定是胆小敏感的狍子。
看着他们,让人心在瞬间变得纯净安宁。
这些星星这么近,近到马上要掉到我的怀里。如果能落下一颗暂时停歇,我要迫不及待的温暖它、照顾它。
可是本地的朋友告诉我,夜越深,星空越迷人。临近凌晨一点时分的星星,只绽放给打起精神耐心守候的夜猫子。
夜深了,蒙古包的毡布列列作响,风把或远或近的哞哞声、响鼻声送过来,为草原儿女编织着摇篮曲。
(五)风沙肆虐
早上八点半,我们从黑山头出发,离旅程终点满洲里越来越近了。
公路像蜿蜒起伏的游龙载着我们飞向天空,两侧的原野徒劳的向后退去。他们的面目枯黄萎顿,看来昨天在太平村的那场急雨,并没有浸润到这里的土地。
“注意啊,等下我们就要看到沙漠了!”导游提醒我们。
我正待问草原上怎么会有沙漠,突然,漫天的烟尘急急的罩过来,沙流像灵蛇一样,在地上游走。灰色的尘幕连天舞动,几处低矮的房屋在风沙中逆来顺受,这里仿佛被遗弃的戈壁古城。
据说,这片区域是最近二十年刚刚形成的沙化土地。面对此景,刚才还在争相拍照的我们都沉默了。
还好,相距一公里外,我们又看到了草原,那片沙地却在记忆里格外深刻,原来,它们就是新巴尔虎左旗的三大沙带之一,它们的存在,只是呼伦贝尔土地沙化的一个例证,2004年就达到一百多万公顷的沙化面积,已经让呼伦贝尔上升为我国的第四大沙地。
人畜数量的增长、干旱狂风的高原气候,都是草原沙化的原因之一。还有那些把草原切割成一块块固定草场的铁丝网,也对此不无助力。真正的游牧、轮牧方式,已经被这种牧场划分到户的制度画上了句号。草原得不到休息,劣质草场退化成沙地,优质草场也岌岌可危。
而要实现政府宣扬的“草畜平衡”又谈何容易?缺乏对传统牧民长远生活的规划和安排,“人祸”始终不能真正解决。
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广袤草原,如果不能集聚尽可能多的民间力量,仅凭政府有限的注意力,恐怕难挽狂澜。
这些沙地已经肆虐了二十年,它们会扩大吗?能缩小吗?牧民们多希望能盼来酣畅淋漓的甘霖,哪怕是人工行雨临渴掘井也好。谁说这跟我们这些外乡人就毫不相干?如果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天堂美景不复存在,我们的灵魂还能在哪里徜徉?
(六)湖光掠影
草原深处,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东北第一大湖——呼伦湖。在蒙语里,她叫达赉诺尔,在蒙古族的传说里,她和贝尔湖是一对痴情儿女,是呼伦贝尔名称的由来。
长方形的呼伦湖周长近500公里,最大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外蒙古的克鲁伦河带来的流水融化在呼伦湖中,随着湖水一起,流进了额尔古纳河。我们驻足观赏的地方应该是湖的西岸,枯草荒坡上,风沙迷眼,还好,呼伦湖上仍然波光粼粼,星星点点。湖水是深沉的蓝色,在狂风中也呼吸平稳,起伏温柔,正像是一位充满母性的女神。
离开呼伦湖不到一个小时车程,就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满洲里。
“满洲里”的名称来源于清末的俄语称谓,这个才三十万人的副厅级小城,已经是东北边境线上最繁华的城市。由于紧邻俄罗斯,城市具有浓郁的俄式风味。橄榄绿的钢铁塔、红白相间的城堡、湖蓝色的三角尖顶、彩虹色蛋筒冰淇淋一样的圆屋顶…在东北亚高原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这些高低错落的建筑仿佛生长在云间。
深蓝色的夜幕追逐着落日,朝城市笼罩下来,广场上雄伟的俄式钟楼通体灿烂,高楼、街道和桥梁像鹅黄色的水晶一样莹润剔透。
满洲里是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
(七)饮食男女
草原各处市镇上随常可见的是当地人称的“蒙餐”,即蒙古族餐饮。
其中,著名的锅茶是草原牧民像水一样喝的日常饮品。把牛奶、砖茶加水混合熬煮,再倒入盛了少许小米、牛肉干、奶皮子的铜锅里加热至沸腾,就可以饮用了。锅下的火继续熬着,锅中的奶茶越煮越浓稠。用敦实的木碗盛了,无需加糖,清淡的奶味、茶味中含着谷香和些许肉的咸香,毫不腻味。一桌菜围着这一锅奶茶,我们大块吃肉,大口喝茶,豪情顿生。
游牧的草原上产肉、奶最多,餐桌上的牛羊肉花样百出。点菜时,我们直接面对着一整台各色生熟肉挑选原料,当场称重后入厨。
羊肉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草原羊肉毫无膻气,禁得起水煮的考验。餐馆老板说,趁热吃最宜,切勿放冷,冷了之后,膻气渐起,且肉质变得干硬、不复鲜嫩。
牛肉的鲜美也不遑多让。既有嚼劲,又不柴瘪,口感醇香。
牛奶制品尤其让人眼花缭乱,牧民们把奶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奶茶里的奶皮子是熬牛奶时上浮到表面的“奶衣”晒干制成,像烤麸或大孔奶酪的口感;奶干是牛奶去掉奶皮子后继续熬干、晒干后切成各种形状,原味不加糖的奶干比特产店里卖的包装“奶贝”更醇正、奶香更浓郁。
我最爱的是连当地人都少吃的奶豆腐,只藏身于最正宗的蒙餐店。奶豆腐外形像豆腐,但制作工艺更复杂,略带酸味,像绿豆糕一样绵密软糯的口感,轻咬一口,满嘴奶香,浓而不腻,回味芬芳,食之令人心醉。
从海拉尔一尝之后我就牵肠挂肚,导游帮我沿途打听寻觅,竟然连一般牧民家中都不常有。后来辗转得知在301国道216公里处的草场牧民巴特尔家里有自制奶豆腐,我们奔走循径而至。
这位巴特尔有着本地常见的黑壮体格,三角形鹰眼的眸子是内地少见的青灰色——暗示出他的蒙古族血统。
巴特尔进门先连舀两碗奶茶咕噜喝下,招呼媳妇打开大大的饲料袋,棕褐色的、弯曲的细条露了出来——是奶干,不是奶豆腐。我心里泛起失落,不过又不由得为自己的品味清奇而得意——连土生土长的蒙古族牧民都不常吃的奶制品,我这个南方胃竟然能品出它的妙处。
后来,我终于吃到了奶豆腐。在告别草原前的最后一顿午餐,我们坐在满洲里诺敏塔拉奶茶店大快朵颐,“诺敏塔拉”是蒙古族语“绿色草原”的意思。
同行的游友Isa对奶茶赞不绝口,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她从台湾出发,常年独自在世界各地飞翔,经历和精力都让人赞叹。我们偶遇在临江屯的晨光中,一路谈天说地。
有幸听到她那么多旅行的美景和故事,多亏我的全程玩伴小满慷慨接收Isa搭我们的顺风车。我们从海拉尔搭伴而行,他敏锐而深沉,不动声色间就分享出角度和光线绝佳的景致照片。
一顿临别大餐吃得我心生惆怅,连最擅长打趣逗乐的导游小曲儿也低头不语。我所遇见的草原儿女,有的热情直爽,有的沉稳少言,但都有难得的共性——全力以赴的善良,竭尽所能的想人所想。
你我相逢在绿色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再会,我的呼伦贝尔。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呼伦贝尔;
由衷感谢呼伦贝尔翼旅行社的安排和帮助,有意可在蚂蜂窝上搜索他们的主页;
初访呼伦贝尔游记 《我从草原来》 (含旅行攻略)。
以上就是关于火车推销员都有很多经典广告词,哪句让你印象最深?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