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颤音怎么练好?

   2022-07-14 09:44:20 网络960
核心提示:颤音的弹奏方法是:右手弹奏琴弦后,左手在琴码左侧相应琴弦上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使右手所弹奏的音产生有规律的波动效果。1、左手放弦练习(第一步左手放弦练习,左手半握拳,食指、中指(也可连同无名指一起)用指尖立在距琴码左侧15-20厘米处

古筝颤音怎么练好?

颤音的弹奏方法是:右手弹奏琴弦后,左手在琴码左侧相应琴弦上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使右手所弹奏的音产生有规律的波动效果。1、左手放弦练习(第一步左手放弦练习,左手半握拳,食指、中指(也可连同无名指一起)用指尖立在距琴码左侧15-20厘米处的琴弦上,大指小指自然放松,右手平放在调音盒上

大家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沉肩垂臂,肩膀放松,不要耸肩;

(2)手腕放平手臂自然打开

(3)左手用指尖立在琴弦上

(4)养成左右手放弦的弹奏习惯。 2、双手配合弹奏(第二步双手配合弹奏):(以中音5为例)首先左手、右手分别在中音5上正确放弦;右手用托指法弹奏中音5后, 左手在琴码左侧琴弦上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使音产生有规律的波动效果。

大家在练习弹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左右手放弦手型正确,放松;

(2)左肩膀不要抬高,靠大臂带动小臂的力量按弦;

(3)左手手臂放松,肘关节不要僵硬;

(4)左手手腕放平,注意不要拱起;

(5)左右手的弹奏顺序是:先弹后颤;左手在右手弹奏后的余音上进行颤音。

(6)左手弹奏颤音时上下幅度要均匀,注意不要改变原音音高。来源 凡音乐器:www.fanyin123.com

视频:http://v.ku6.com/show/qfpsGeqmEkH1y10S.html

古筝入门教程颤音

大臂不动,小臂紧张,个人感觉手腕也是不怎么动的,是小臂用力。弹一阵子后小臂很酸的。还有,标准的颤音要求能够长时间均匀颤动,频率和幅度都要基本不变,且不发生走调。要练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11古筝基础教学法

古筝入门教程颤音

古筝入门教程颤音,想要学号乐器就需要打好基础,在所有乐器当中,古筝都是认知度非常高的,很多人选择乐器的时候都会优先考虑古筝,那么下面为大家分享古筝入门教程颤音。

古筝入门教程颤音1

懂得颤音

要想掌握颤音弹奏的技巧,一定要熟悉什么是颤音。颤音也是揉弦。是由本音和它相邻的音快速交替而成。弹奏时是右手先弹本音,左手紧跟着按弦再放弦再按弦再放弦。有二三次按---放,也有多次,这要由谱子来定的。还有轻颤和重颤之分。古筝老师都会用笔帮你做了记号的。

认识标志

首先你要认识好颤音的标志,这个标志就标在你要弹这个音的上面,是语文书上的波浪符号。

右手先弹音

看到书上的音的标志上有颤音的,就先用右手拔弦,右手也是三指并拢,中指稍用力去弹那个音,左手立马跟着颤动,不要等右手弹出来的音停住了再颤动,是等右手一放开,左手立马接住音颤动,其实就是颤动右手的余音。

左手上下颤动

戴好假指甲,摆好书,左手三个手指放在筝码左边15厘米左右的弦段上,食指,中指,无名指,中指用力稍大,三个手指自然并拢,等待右手拔弦,右手一离开琴弦,左手开始按下去,肩膀要放松,不要让全身紧张,古筝更重要的还要形态美。

一般在初级练习中只用按下去中指,就是中指在用力,后面有学到双颤音再是二个手指(食指和中指)同时按下去。弹奏力度要均匀,这样整个曲子才完美。

找好练习的谱子

一般书上都有,古筝练习颤音一般都是用《北京的金山上》这首谱子来练习,先看着谱子打着拍子唱熟这个谱子,用心记住哪些是颤音,在需要颤音的时候再自然地弹出来,一定要熟谱。

坚持练习

可能我不是音乐专业吧,练习颤音,用了二天时间,当然咱不是学生时代,又是 业余学习,所以要坚持练习,当时左手都按出了泡,虽说要放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手指都疼的,因为古筝是用手指的指尖上的肉在弹。弹颤音时,刚开始特别紧张,用力不均,当时中指起了一个泡,还是不怕,坚持练习,最终学会了。

古筝入门教程颤音2

古筝颤音的练习方法一、 角度:

众所周知,古筝义甲触弦的角度直接影响到音质和音色。一般认为,夹弹法义甲弹弦的方向与筝弦平面构成向下45度左右的夹角,提弹法则构成向上45度左右的夹角。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夹弹法的向下45度夹角主要是对大、食、中三指的托、抹、勾而言,其反弹指法劈、挑、剔则通常是向上进行的。

提弹法中大拇指由于受手形的限制,其义甲一般是斜戴的,因此实际托弦方向是往前向右上方斜向进行的(就右手而言,下同),既与筝平面构成向上45度夹角,又与纵切面构成向右前45度的夹角。否则,如果没有后一夹角,光是向正前上方弹奏,则音色刚硬缺乏柔美,也不便于快速弹奏。

中指、食指、无名指勾、抹、打之正确方向则是向右后上方斜向进行,在与平面构成向上45度夹角的同时,还与纵切面构成向右后30度左右的夹角。摇指技巧中,义甲擦弦的角度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食指摇与纵切面(也可看作是与前岳山)构成向左后右前30度左右的夹角,拇指摇则与前岳山构成小于30度的夹角比较合理。

古筝颤音的练习方法二、 深度:

古筝左手的点按滑揉、右手义甲的入弦深度均应根据不同技巧的要求和曲情的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揉弦宜浅,以不明显改变原音音高为度,但对于某些地方风格强烈的乐曲,需要产生幅度较大的音波(吟揉)或略带紧张感的重颤(擞音)时,则左手揉弦应有一定的.深度(有时可以揉按至上一级音高的深度)。

弹奏按音、滑音,要讲求准确的按压深度,这就涉及到音程问题。古筝采用不同的律制定弦,各音的音程大小是有所差别的:采用五度律(三分律)定弦的,大二度音程为204音分,小二度90音分(古代小半音)。采用纯律定弦的大二度中又有大全音和小全音之分,1~2、4~5、6~7属大全音,为204音分2~3、5~6属小全音,182音分小二度音程则大于五度律,为112音分 (古代大半音)。

所以按、滑音时两种律制的左手按压深度严格来说是不一样的。基础训练中,如何掌握按滑音准确度,尤为重要。应将具体要领对学生讲清楚,把弦按滑至上一级音高后,可与相邻的上一级本音进行比较,直至音高相等。

古筝颤音的练习方法三、 长度:

左手按滑音的位置与筝码的适宜距离(长度),一般来说,是15~16cm左右。当然,这个位置也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铜弦的松紧、码子的高低以及乐曲表达的需要而作适当的调整:如弦张得较紧,按弦吃力时,手可稍向左移筝码(特别是高音区的小码子)偏低时,为保证音高的到位(特别是小三度滑音),手可稍向右移。

右手弹弦点与前梁的距离,对于初学者来说,应掌握在2~3cm左右。但乐曲的情绪往往对音色有刚柔、明暗、清浑的不同顶要,这就要求演奏者选择不同的位置弹弦,以丰富表现力。一般来说,越靠近前梁,发音越亮,音质较刚越近中央,音色越暗,音质较柔。有时候需要改变位置作左右游移弹奏,以求音色变化。

古筝颤音的练习方法四、 弧度:

在弹奏滑音,尤其是下滑音和回滑音时,左手的下按和上放过程不应是简单的直线,而应该是带有弧度的曲线,否则发出来的滑音不够柔美下滑音时手指应先按至上一级音高,在下面后退一下再向上放回,呈●形上回滑音时,手指先往前言按下,至上一级音高

再退后走弧线放回,呈●形下回滑音时手指先下按至上一级音高,往后上方退回,再向前方按下,至上一级音高,呈●形。依照这样的运指线路奏出的滑音才有充分、完整的经过音,音韵优美动听,尤其是速度较慢时的滑音,效果最好。

演奏历音时,左右手所划过的线路也应该是曲线的:双手历音可成双曲线形●●单手历音可作各种曲线形状,如●形、●形、●形、●形等等,千变万化加花时宜作●形。这样,既能使双手动作优美洒脱,不拘一格,又能使出音如串珠落盘,似山河涧流泉。

古筝颤音的练习方法五、 密度:

摇指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摇指的效果。一般来说,拇指摇的密度为每秒四到六次来回,亦即每秒振动8~12次食指摇更为细密,每秒可振动10~16次。基础训练中,一是要强调放松,主要是手腕不能僵硬二是义甲触弦要浅,来回运动速度要均匀一致。

左手揉弦的密度决定着音波的频率,直接关系到音色:以腕关节为轴心,利用掌指的自然重力和反弹力揉动的音波最为细密其频率可达7~8Hz,具有轻柔的颤动感,因此有人称其为“颤弦”以肘关节为轴心,借助手臂的自然重力作上下运动和肌腱振动,产生的音波在密度上较疏松

其频率一般为5~6Hz,稍具紧张、激烈的感觉,有人称之为“擞音”以腕关节为轴心,与指、肘关节有机配合揉动而产生的音波最大,频率仅3~4Hz,具有圆润、柔美的起伏感,也可进行种种自如的变化,有人称之为“吟弦”。选用何种密度的揉弦方法,这要根据乐曲的风格和情绪需要而定,或颤或吟,或密或稀,富有变化。

古筝入门教程颤音3

一、颤 音

颤音是左手作韵众多技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法。它通过快速而细致的音高波动,赋予音乐以表情色彩。“颤音”是对传统“揉、吟”技法的总称

传统的“揉、吟”都是左手在筝码左边15厘米左右的弦段上,用食、中、无名三个手指(或中、无名两指)并齐,稍弯曲成弧形,轻轻粘在右手所弹弦上,当右手弹弦后,左手在弦上作垂直的起伏按动,使右手弹奏出来的音产生有规律的波动效果。

波动始终按“准”(弦本身的音准) 、“高”(左手向下按,弦的张力改变,弦音升高了的音高)不断反复有规律地进行。传统的“揉、吟”仅以弦音的波动幅度大小作区别,大者为“揉”,小者为“吟”。“揉”和“吟”总的作用都是润饰右手所弹的音和延长音波,以达到音乐风格的体现和音乐内容的表达。从其性质和方法来看,都属同一类,没必要因按动的波动幅度大小分成两类技法。

二、“颤音”的种类

“颤音”的分类,就着弦力度而言,有轻、重之分,就时间和节奏而言有持续(连续)和节律之分,此外还有轻重结合、上下滑动组合的各种“颤音”。下面是几种常用的“颤音”:

1、“轻颤音”(~~)(又称“平颤音”、“普通颤音”、“一般颤音”、“微颤音”)。

“轻颤音”是右手弹弦后,左手在筝码左边#%厘米左右的弦段上,用食、中、无名三指作垂直的起伏快速按动。它无明显的音点,音程变化不超过小二度,有如同微波荡漾一般的装饰性。这种“颤音”常用于轻淡、高雅,速度较慢的旋律中。这种颤音使用最广。

2、“小颤音”(符号同“轻颤音”,又称“密颤音”、“细颤音”、“碎颤音”)。

“小颤音”左手按动方法同“轻颤音”,它不同于“轻颤音”的是颤弦幅度小、频 率大,常用在按音上(Fa、Si或其它按音)。这种“颤音”常用于凄凉、悲怨的旋律中。

3.“重颤音”(≈≈)(又称“大颤音”)。

“重颤音”是右手弹弦后,左手在筝码左边#%厘米左右的弦段上,用食、中 、无名指 作垂直的慢而大的起伏按动。它有明显的音点,音程变化一般在大二度或小三度,它是在“小颤音”的基础上加大颤音的幅度,增加弦音的紧张感。这种“颤音”常用于激化或扩大特定的情绪、感情比较强烈的旋律中,“重颤音”随乐曲情感的变化,演奏者的不同经常会出现快而轻、慢而轻、快而重、慢而重的多种组合变化。

4.“持续颤音”(符号同“轻颤音”)

“持续颤音”左手的按动方法同前,不同的是左手一直在右手弹的主要弦音上,进行不间断的颤弦动作,使旋律的骨干音不受其经过音的隔阂限制,将音波持续下去。这种颤音常用于兴奋、快乐或紧张、缠绵的旋律中。

5.“节奏颤音”(符号同“轻颤音”,又称“节律颤音”)。

“节奏颤音”左手的按动方法同前,不同的是左手的颤弦动作是有节奏的进行。这种颤音强调和延长弦音的节奏感,常用于含蓄、深沉的旋律中。

6.“按颤”、“滑颤”(~~、~~倾斜显示)(又称“抖颤”、“走颤”、“游颤”)。

“按颤”是左手在做按音的同时加上颤弦动作。

“滑颤”是左手在做上、下滑音的同时加上颤弦动作。

以上两种“颤音”都与其它技法组合而成,这两种“颤音”都能把乐曲激烈的情绪、哀怨如诉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将音乐推向高潮,这两种“颤音”还能将乐曲的地方风格充分体现出来。

三、“颤音”使用的一般规律

1.以下三种情况一般要加“颤音”:

①时值(节拍)音加“颤音”

②重拍上的音加“颤音”

③右手大指弹的音加“颤音”。

以上三种情况不要孤立呆板地去理解,运用时需根据乐句、情绪辩证地来处理三者的关系,方能将“颤音”使用得合理、恰当。

2.“颤音”是地方风格体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演奏地方风格乐曲时,要注意其“颤音”的使用规律:

①北方筝曲风格较粗犷、泼辣、明畅,多用大幅度长时值的“重颤音”和“小颤音”

②南方筝曲风格较柔美婉转、淡雅,多用平稳徐缓的“轻颤音”。

在技法教学部分,"1+1"古筝基础教学法的主要理念是"模仿带来放松"、"兴趣引领学习"。我们面对的大部分学员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最小模块的动作模仿教学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老师讲解时尽量少强调具体的动作要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以下我为大家精心准备了:11古筝基础教学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1古筝基础教学法 第一课“托”的夹弹法

一、基础知识

1、古筝基本构造

调音盒,前岳山,琴弦,琴码,面板,后岳山,琴架等。

2、古筝的摆放

1)古筝一般放在琴架上,琴架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连体式琴架另一种是分体式琴架。其中分体式琴架最为常用。

2)琴架摆放时要注意高低之分,高的一只放在前岳山的下方,低的一只放在后岳山的下方。

3、手的部位名称

1)手腕,手背,手心。

2)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虎口。

3)第一关节(又称小关节),第二关节,掌关节。

4、义甲的佩戴

1、右手大指义甲的佩戴 方法 是:

预先剪好八截胶布,长度大约能缠绕手指两圈半到三圈,放在一边备用。

1)将剪好的胶布贴在义甲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长度以能缠绕大指半圈为宜。)

2)用右手捏住义甲,尖的一端位于左下方,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一截。松紧要适宜,不能太松,也不要过紧。

2、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义甲的佩戴方法:

1)贴胶布的方法和大指一样将胶布贴在义甲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

2)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义甲顺着手指的方向佩戴。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一截。

左手义甲的佩戴方法与右 手相 同。需要注意的是左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向。

5、演奏姿势

1)首先选一张高矮合适的凳子,要求自己的腰部与筝面要平行。

2)身体坐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三分之一,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3)第一个琴码对准自己的身体的中心,身体离古筝约一到两拳距离。

4)两只脚可以前后错开平放,也可以用右脚踩在琴架下部的横架上。

5)小孩子脚够不着地时,可用一个小凳子垫在脚下,双脚一定要踩实。

6、分辨琴弦

如今我们常用的古筝共有21根琴弦,一般以D调定弦。它的弦序是按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音阶宫、商、角、徵、羽(也就是 简谱 上的1、2、3、5、6)循环排列的。那么这21个音可分为五个音区,分别是:倍低音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倍高音区。

建议大家在辨认各音区琴弦时,可先找出有代表性的绿弦,再推及其他琴弦。比如中音区,我们先找到中音5,然后向后退一根琴弦即为中音6,那么从6开始按顺序下行的音阶也就很快找到了,6、5、3、2、1,反过来就是1、2、3、5、6。

二、 乐理知识

古筝的学习要求在掌握弹奏技法的同时还要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

1)谱例5

↓↑

数拍:Sol

这是四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每拍用一下一上两个箭头表示,击拍时前半拍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后半拍用向上的箭头表示。

2)谱例

5 — — —

↓↑ ↓↑↓↑↓↑

数拍: Sol 二 三 四

这是全音符,全音符是指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共有四拍。

位于四分音符后面的小横线,我们称它为增时线,一条增时线即表示增加一拍。

三、“托”的夹弹法教学

(一)、指法概述

托指法有两种基本弹奏方法:一、夹弹法二、提弹法。夹弹法一般应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初学者为稳定手型而运用二是演奏传统曲目时较多运用。而提弹法则是在现代筝曲演奏中被大量地运用。

1、指法符号

2、它的弹奏方法是:无名指、小指自然支撑在琴弦上,大指向身体前方拨弦,弹完后顺势落在下一根琴弦上。

(二)、技法教学

下面我们来进行分步讲解:

1、第一步,放弦

以中音5为例,右手半握拳,手腕放平,手臂打开,将大指轻轻地放在中音5上,无名指、小指自然支撑在琴弦上(这里所说的支撑就是传统演奏方法的“扎桩”),其余手指放松。

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大指小指自然放松,用肉指指尖立在琴码左侧琴弦上,放弦位置距离琴码15—20厘米左右。

大家在练习放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右手半握拳时手指放松,掌关节微微突出,不要塌陷

2)手腕放平,手臂打开呈45度角左右以放松舒服为宜

3)大指义甲尖放在弦上,距离前岳山一寸左右,注意义甲入弦不要太深

4)初学扎桩弹奏时无名指可不佩戴义甲,其放弦位置根据手大小而定。

5)右手弹奏时左手放在琴码左侧琴弦上,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

6)左手放弦时大指小指既不要翘起,也不要夹紧手指或藏于手心。

2、掌握了正确的放弦方法后,我们就来学习托的夹弹法的弹奏:

我们还是先放弦,放好以后,大指运用掌关节带动手指轻轻地向身体前方拨弦(弹奏方向略斜下方),弹完后顺势落在下一根琴弦上。

大家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掌握正确的放弦方法基础上来进行弹奏

2)大指用义甲尖正面触弦,初学时轻轻地弹奏,体会手臂放松的感觉。

3)大指弹完后要顺势落在下一根琴弦上

3、数拍弹奏

初步掌握托指法的弹奏后,我们可以加上节奏进行练习。

5 ———

↓↑↓↑↓↑↓↑

Sol 二三四

作业:

这节课的课后作业是:

1、掌握古筝演奏姿势熟悉古筝各部位名称及手的部位名称。

2、熟悉中音区琴弦的排列并记住各琴弦的唱名。

3、熟练佩戴义甲。

4、正确划拍视唱四分音符、全音符。

5、熟练弹奏托的夹弹法。

介绍一下谱例中涉及到的一些乐理知识。

1、(1=D)这叫“调号”,这里的1=D表示这首乐曲是D大调。

2、(4/4)这叫“拍号”,它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

3、谱例中的竖线称为“小节线”,它的作用是划分乐曲小节和明确节奏规律。 两个小节线之间的部分即为一个“小节”。

4、谱例中结尾处有一细一粗两条竖线叫做“终止线”,表示乐曲到此结束。

在演奏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首先双手正确放弦,将右手大指放在中音5上,左手放在琴码左侧琴弦上,距离琴码15—20厘米左右。

2)弹奏时注意节奏要平稳,严格按照谱例弹奏。

3)弹完后将双手放回原位,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

在熟练弹奏练习一的基础上,大家可以分别在6、3、2、1上进行练习,练习步骤与前面的相同,先放弦、后弹奏。

练习1-1:用“托”的夹弹法弹奏中音6——

练习1-2:用“托”的夹弹法弹奏中音3——

练习1-3:用“托”的夹弹法弹奏中音2——

练习1-4:用“托”的夹弹法弹奏中音1——

1、谱例讲解:

1)这首乐曲为D大调,拍号是四四拍。

2)大家可以看一下,在音符的下方,我们划上了箭头,这是为了便于大家准确地把握节奏。

3) 2 —

↓↑ ↓↑

讲解:这是一个二分音符,它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共有两拍。

2、 乐曲《摇啊摇》视唱练习:

下面先视唱一遍乐曲《摇啊摇》。

乐曲视唱是初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利于大家更好地掌握乐曲的节奏。 在练习时,需要先熟练视唱乐曲,再进行弹奏。

3、 乐曲《摇啊摇》弹奏练习

乐曲《我和你》

我们来看下一首乐曲《我和你》。

1、教师范唱乐曲。

2、示范弹奏

五、补充乐曲《苹果》、《我上幼儿园》、《蝴蝶》

逐个乐曲示范弹奏。

作业:

1、练习1、练习1—1、练习1—2、练习1—3、练

第三课 “托”的夹弹法练习曲和小乐曲(二)

教学内容:

1、学习“托”的夹弹法练习曲——练习2

2、学习乐曲《小白船》、《大长今》主题歌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基本掌握托指法走弦练习,熟练视唱并连贯弹奏乐曲《小白船》、《大长今》主题歌。

教学过程:

一、上节回顾

上节课学习了“托”的夹弹法的练习1,以及乐曲《摇啊摇》、《我和你》,这节课学习“托”的夹弹法练习2。

二、学习“托”的夹弹法练习曲——练习2

首先调整好坐姿, 来看一下谱例。

练习2谱例

1、示范弹奏1遍。

2、视唱1遍。

3、下面讲解一下具体的弹奏方法:将大指放在中音6上,用大指义甲尖轻轻地向身体前方拨弦,弹完后顺势落在中音5上,照此方法依次向前弹奏。右手换弦后,左手跟随右手放弦。

将大指放在中音6上,用大指义甲尖轻轻地向身体前方拨弦,弹完后顺势落在中音5上,其余手指顺势自然向前移动。当右手弹奏中音5时左手也随之跟过去。

大家在练习时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1)右手走弦练习。(示范6———| 5———)

2)左手走弦练习。(示范6———| 5———)

3)双手配合练习。(示范6———| 5———)

第一组(6——— | 5———)基本掌握后再练习后面的谱例。

1、谱例讲解:

1)这首乐曲为D大调,四三拍。

2)第二小节中音符“3”后面的点叫做附点,其作用是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因此这里3的时值为一拍半。

3)乐曲中大量运用了附点节奏,如第二小节,在弹奏时需要重点练习,掌握后再进行全曲的练习。

作业:

1、托的夹弹法练习二每天弹奏10遍。

2、乐曲《小白船》、《呼唤》每天弹奏5遍。

3、所学乐曲每天复习1遍(建议大家在不同音区进行练习)。

11古筝基础教学法第四课 颤音

教学内容:

1、颤音教学

2、学习乐曲《沧海一声笑》、《渔光曲》。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基本掌握颤音的弹奏,能连贯弹奏乐曲《沧海一声笑》、《渔光曲》。

一、 指法概述

1、颤音是古筝演奏中左手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法,在乐曲中起着美化、润饰、延长乐音等作用。颤音的种类很多,今天要学习的是基础颤音的弹奏。它的指法符号为“

2、颤音的弹奏方法是:右手弹奏琴弦后,左手在琴码左侧相应琴弦上均匀地按、松琴弦,使右手所弹奏的音产生有规律的波动效果。

二、分步教学

颤音的弹奏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学时先慢速练习掌握正确放松的发力方法,熟练后再进行快速练习。下面就来分步学习。

1、左手按弦练习

右手平放在调音盒上左手保持半握拳手型,上下慢速均匀地按松琴弦。每一拍有两个动作:按,松。注意每次按弦后要及时松开。

2、双手配合弹奏

左右手分别在中音5上正确放弦右手弹奏中音5后,左手在琴码左侧相应琴弦上均匀地按、松琴弦。

1)慢速练习

”。

谱例:

练习方法:数一时右手弹奏中音5,数二、三、四时左手向下按弦,每次按弦后立即放松。

慢速弹奏掌握后,可以适当加快左手的按弦速度。

2)快速练习

双手配合慢速、快速按弦是颤音的辅助练习,熟练掌握后便可以弹奏颤音了。

大家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左手按弦时肩膀放松,手臂的力量自然下沉,集中于指尖,快速按弦后迅速还原。

2、左手的按弦幅度要小而均匀。

3、左右手的弹奏顺序是:先弹后颤,左手在右手弹奏后的余音上按松琴弦, 不能左右手同时进行。

三、小乐曲

乐曲《沧海一声笑》

这首乐曲为D大调,四二拍。

1、视唱乐曲《沧海一声笑》

乐曲中出现了大量附点节奏。与前面所学的四分附点音符有所不同,这里出现的是八分附点音符。比如第一小节,就应该这样来划拍。

此外,这首乐曲中还出现了十六分音符。如第一小节第一拍附点音符6后面的5就是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是四分音符的四分之一。

那么第八小节第二拍还出现了一个八分音符与两个十六分音符连结的节奏型。这些新的节奏型都要进行重点练习。

2、示范弹奏乐曲《沧海一声笑》

大家可以看到,乐曲的中的二分音符,都运用了颤音技法。比如说前两小节。因此大家在练习这首乐曲的过程中要重点练习有颤音的地方。

11古筝基础教学法第五课 滑音

教学内容:

1、上滑音、下滑音教学

2、练习曲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基本掌握上滑音、下滑音的弹奏,能熟练弹奏上下滑音的练习曲。

滑音概述:

滑音也是左手一个重要的基本演奏手法,是最能体现古筝韵味的一种技法。滑音分为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等。今天,就来学习上滑音和下滑音。

一、上滑音

指法概述

1、上滑音的指法符号为“”, 上滑音的指法符号位于音符右上方。

2、它的弹奏方法是:右手弹奏琴弦后,左手在琴码左侧将右手所弹奏的音按滑至上方琴弦的音高。以中音5为例。就是将5的按至它的上方琴弦,也就是6的音高。再比如1的上滑音就是将1上滑后到2的音高。

以此类推,1 2 3 5 6

分步教学

下面进行分步讲解。

首先是放弦。 放弦方法与颤音相同。然后进行弹奏。

1)左手按弦练习

示范讲解:以中音5为例,右手平放在调音盒上,左手放在琴码左侧琴弦上,数1时不动,数2时左手向下按弦。

2)双手配合练习

示范讲解:数1时右手大指弹奏中音5,数2时左手上滑,左手完成上滑音后不要立即松开,待余音消失后再将左手松开。

大家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掌握先弹后按的弹奏方法,左手按弦时肩膀下沉,将力量集中于指尖,使左手的滑音一步到位,注意弹奏时肘关节不要架起,手腕不要塌陷。

2)上滑音的音高要准确。由于每根弦的张力不同,按弦所需力度也不同,高音区按弦时相对容易些,中低音区按弦时力度要稍大些。多听多练,才能准确地把握滑音的音高。

二、下滑音

指法概述

1、下滑音的指法符号为“

相反。 ”,下滑音的指法符号位于音符左上方。与上滑音正好

2、教师示范弹奏下滑音

下滑音的弹奏方法是:左手在琴码左侧先将中音5按至上方琴弦的音高中音6,然后右手弹奏琴弦,弹完后再将左手慢慢松开,使音由高到低连成一体。

分步教学

下面进行分步讲解。

3、第一步放弦。

放弦方法与上滑音相同。

4、第二步弹奏。

左手先将中音5按至上方琴弦的音高中音6,数一时右手大指弹奏中音5,数二时左手慢慢松开。

大家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左手按音音高要准确,左手将中音5按至中音6的音高后要保持住,不要移动。

2)掌握先按、后弹、再松的弹奏方法。待右手弹完后左手再慢慢松开,速度不要太快。

三、 上下滑音综合练习

1、这里的练习方法是:右手先弹,左手后按,待右手再次弹弦后,左手慢慢松开。

2、数拍弹奏

数1时右手弹托指法,数2左手将弦按至所需的音高,数3时左手保持不动,右手再次弹托指法,数4时左手慢慢松开,使音由高往低下滑。

四、练习曲

上滑音练习一,下滑音练习一,上下滑音练习一。

作业

1、上滑音练习一、下滑音练习一、上下滑音练习一每天弹奏5遍。

2、之前所学乐曲每天弹奏2遍。

弹奏时大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食指义甲应正面触弦,向手心弹奏而不要用义甲的侧边弹奏,以免产生杂音。

(2)掌关节带动小关节弹奏,注意小关节不要瘪进去。

(3)食指弹奏时,其余手指自然放松。

(4)初学时,弹奏的力度不要太强,轻轻地弹奏,以保证手型自然放松。

练习曲

练习一

右手示范练习一

左手示范练习一

大家可以用同样的指法在6、3、2、1上练习。

练习二

右手示范练习二

左手示范练习二

在弹奏这两条练习曲的时候要注意,每个音都要在手指到位后再弹奏,以保持手面平稳,不要上下跳动。

学习几首用抹指法弹奏的小乐曲。

乐曲

乐曲一《泉水》

1、视唱乐曲

2、示范弹奏

乐曲二《排排坐》

1、视唱乐曲

2、示范弹奏

乐曲三《小树苗》

1、视唱乐曲

2、示范弹奏 乐曲四《捉迷藏》

1、视唱乐曲

1、视唱乐曲

2、示范弹奏

弹奏这首乐曲时,要注意手型的稳定,不要上下跳动。

在课后练习时,将乐曲《我和你》、《知道不知道》每天弹奏5遍。

以上就是关于古筝颤音怎么练好?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