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充电设备损坏和公共充电站数量增长缓慢困扰着电动汽车车主,这些问题很可能在电动汽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阻碍电动汽车的采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在过去几年得到了政府政策最优惠的待遇,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大板块。然而,能源补充的不便也成为当前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最大制约,主要表现为充电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等待和充电时间过长、充电设施建设分布不均。2022年8月17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车主对L2级公共充电站的满意度正在下降。该研究小组对1.1万多名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主的调查发现,满意度从2021年的643分降至633分。车主对直流快速充电桩的满意度没有变化,仍为674。L2充电器每小时可增加20到25英里的续航里程。直流快速充电桩的工作速度约为每小时100英里,有些甚至更快。
充电桩数量不足是车主满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该研究还发现,五分之一的受访者在使用充电桩时无法给汽车充电。在那些遇到问题的人当中,72%的人说他们遇到过充电桩故障或失去服务。美国总统乔·拜登去年11月签署了一项基础设施法,在主要交通干线上建立全国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然而,这笔钱是伴随着法规而来的,例如,充电桩必须在97%的时间内正常工作,并满足与车辆通信的技术标准。
经销商在教育汽车消费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经销商在电动汽车的售后服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百分之八十一的电动汽车用户表示,他们想要他们的车辆维护经销商,他们引用了电池健康检查(61%)、轮胎改变(41%)和高压电缆检查(40%)的前三个原因他们选择去经销商车辆维护。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还不太普及,如何解决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2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3%的受访者觉得“充电难”问题会影响自己购买新能源车。新能源车“充电难”,63.5%的受访者指出充电桩布局不合理,利用率不佳,60.4%的受访者指出充电桩维护不当,故障桩和僵尸桩较多。
广东省某高校环境专业学生陈新,很认同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与推广,“我觉得这是未来的趋势,符合我们国家绿色发展的目标,也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如果有条件,我也很乐意选购新能源汽车而非燃油汽车”。
“在我生活的城市,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不是很高,大家首先要考虑充电是否便捷,例如我家小区先前计划在停车场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但因为种种原因,充电桩没有安装成功,这也为小区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家庭造成了不便,也让更多人拒绝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陈新说。
调查中,83.3%的受访者觉得“充电难”问题会影响自己购买新能源车,其中31.6%的受访者觉得影响非常大。
天津的90后徐威(化名)觉得新能源车短途使用没有问题,白天使用,晚上有充足的时间充电续航,但长途使用比较麻烦,毕竟充电桩的配备和维护还不完善。新能源车充电时间较长,无法做到即充即用,如果紧急要用,会很麻烦。
陈新说,“充电难”肯定会影响他购买新能源汽车。如果生活的地方无法满足我对充电的要求,汽车的使用率会大大降低,价值便不能体现出来,会对生活造成不便。本是代步工具,却因为“充电难”而阻碍了使用。此外,汽车的购买成本、维修成本、使用寿命以及本身的性能等,也是影响购买的因素。
新能源车“充电难”,63.5%的受访者指出充电桩布局不合理,利用率不佳,60.4%的受访者指出充电桩维护不当,故障桩和僵尸桩较多,56.7%的受访者认为是充电桩数量不足,44.9%的受访者指出充电桩标准不统一,充电接口不兼容,23.8%的受访者指出私人充电桩安装难。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说,新能源汽车是发展潮流,我们今后可能会把电动汽车技术与储能相结合,站在国际前沿。首先就要通过大力投入、法律法规的出台等,把充电桩这类基础设施建好。等到基础设施完善了,电动汽车一定会更受欢迎。
受访者中,一线城市的占35.2%,二线城市的占42.8%,三四线城市的占18.7%,乡镇的占1.8%,农村的占1.4%
7kW 智能家用充电桩设计小巧,有着业界最轻的充电枪(小于400g),取放更省力,轻便且易用。支持枪头温感防过热,让充电更加安全可靠。智能充电桩可智能识别车主,插枪即充,无需额外操作;通过4G和蓝牙双连接,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支持OTA升级、预约授权防盗充和远程故障诊断等功能,享受智能便捷的充电体验。根据峰谷电价制定经济的充电方案,进一步降低出行成本。
不仅充电快,纯电驱增程平台(DE-i)拥有极高安全性,CTP模组设计电池PACK中的每颗电芯都采用了独立防火封装技术,真正为用户解决了对电池安全的焦虑。40kW·h电池PACK, WLTC工况纯电续航150公里∞(56L油箱)充电方面:快充45分钟可使电量从20%到80%,慢充5小时可使电量从20%到90%。
以上就是关于充电站不足与充电设备损坏或阻碍电动汽车普及,如何克服这些阻碍?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