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十号几号降落的,在什么地方

   2022-08-16 21:18:08 网络1020
核心提示:神舟十号6月26日降落的,在内蒙古着陆。2013年6月14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在轨维护,完成内装饰材料更换试验。2013年6月23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手控交会对接,两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20

神州十号几号降落的,在什么地方

神舟十号6月26日降落的,在内蒙古着陆。

2013年6月14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在轨维护,完成内装饰材料更换试验。2013年6月23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手控交会对接,两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2013年6月25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组合体成功分离,飞船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方绕飞至其后方,并完成近距离交会。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飞行任务取得成功。

神舟十号的任务目的:

1、发射神舟十号飞船,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技术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

2、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3、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和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航天器在轨维修等试验,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4、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神舟八号 神舟九号 神舟十号 嫦娥一号的起飞时间和降落时间还有航天员。

继“月壤”确定落户韶山之后,12月20日,毛泽东纪念馆迎来一位贵客——神舟十号返回舱。

神舟十号返回舱。

这位2013年出征太空、顺利完成我国首次应用性飞行任务的超级“爱豆”有哪些小秘密?开创了我国哪几项首次?一起来了解下吧。

“神十”档案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主要数据。

姓名: 神州十号载人飞船。

身高: 约9米; 体重: 约8吨; 腰围: 最大直径2.8米; 组成: 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

飞行速度: 约每秒7.9公里,每小时飞行2.8万公里,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

飞行时间: 在轨飞行15天,其中12天与天宫一号组成组合体飞行。

发射初始轨道: 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30公里的椭圆轨道交会对接。

轨道: 距地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

航天员乘组: 3名,2男1女组合,航天员张晓光、聂海胜、王亚平(女)。

“神十”出征时间线

2013年6月11日

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号飞船出征太空, 这是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进行应用性飞行

6月13日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宫一号。

6月20日

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的配合下,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了太空授课。

6月23日

在张晓光和王亚平的密切配合下,指令长聂海胜手动控制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分离并撤离至天宫一号一定距离处。随后,手动控制神舟十号飞船再次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航天员再次进驻天宫一号。

6月25日

神舟十号飞船自动撤离天宫一号。随后,开展了飞船绕飞等技术试验,我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取得成功。

6月26日

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预定区域。

和以前“神舟”飞船飞行相比,“神十”最大区别是 首次进行了应用性飞行和绕飞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的模拟画面。

绕飞我们后面会有介绍,这里不做过多说明,那什么是应用性飞行呢?

所谓应用性飞行就是完成正常的天地往返运输任务。此前,中国发射“神舟”飞船的主要目的是考核和验证飞船,每次发射的飞船都有一些变化。而与神舟9号相比,神舟10号没有新的、大的技术变化,只做了一些小调整,其技术状态基本固化。

神舟10号的任务已不再是试验飞船本身,而是 投入正常运营,完成运输任务,为天宫1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服务

01

第一次太空授课

神舟十号航天员授课前与大家招手致意 (秦宪安 摄)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300公里高空巡游的最高讲台,6000多万学生互动的最大课堂,把天宫一号和华夏大地紧密相连。

主讲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辅助授课,张晓光担任摄像师。

2013年6月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第一次发自太空的授课,也是中国学生第一次通过直播画面,观看来自太空的多个失重实验。

令孩子们长久回味的,不是火箭喷发的火焰,而是太空舷窗中的地球景观、明媚灿烂的星空、遥远宇宙的遐想,还有那些奇特的太空失重现象。

在40多分钟的授课中,同学们在地面做对比试验,王亚平在天宫讲解和演示在失重环境下体重测量、单摆运动、陀螺仪原理、液体表面张力下形成水膜、制作太空水球,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讲授失重状态,聂海胜表演“悬空打坐” (秦宪安 摄)

74公斤重的聂海胜身轻如燕地盘起双腿表演了“悬空打坐”,王亚平俏皮地伸出一根手指,运用“大力神功”轻轻一点,聂海胜便飞了出去;

她还吞下了一颗在空中飘浮着的水珠;

……

通过现场连线,王亚平向在北京一所中学里听课的学生提出了问题:

“在太空中……我们航天员想要知道自己是胖了还是瘦了,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用电子秤。”

一名戴红领巾的男孩猜测说。

与轻松的课堂气氛不同的是,坐在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指挥大厅的该中心主任黄惠明、总工程师孙宝升和满座的技术人员,都无心看这精彩表演,个个神情严肃。

原来,“太空讲堂”每持续一秒,天宫一号就在太空移动了7800米;王亚平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可能横跨了好几百公里。要保证45分钟空中课堂不间断天地传输、每一帧画面都清晰稳定,对中国航天测控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5年前,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太空行走,限于陆基、海基测控网弧段覆盖能力,只能在特定的测控区域和规定的时限内实施。

而这一次,神舟十号在“神舟”兄弟中第一个享受了全弧段、高品质测控通信服务。

天宫一号内,王亚平执教的神奇单摆、高速陀螺、魔幻水球等失重条件下的物理现象,一个比一个精彩神奇,学生们看得如痴如醉,丝毫没有感到老师人在太空、课堂远在300公里外、讲台移动了2万多公里。

02

第一次飞船绕飞

什么是“绕飞”?

所谓“绕飞”就是指飞船可以绕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飞行。这也是为将来空间站建设做准备。

为啥要“绕飞”?

与天宫一号只有一个对接口不同,有着多个对接口的空间站,比如国际空间站,结构比较复杂,要与载货飞船和载人飞船对接,载货飞船也有几种不同的型号,包括俄罗斯、欧洲、日本的货运飞船,大小结构不同,因而对接口不仅仅是在前后,左右、上下都会有。飞行器不一定从一个方向与它进行对接,而是要绕到另外一个口上去对接,因此就需要掌握绕飞技术。

如何“绕飞”?

目前的天宫一号只有在前面的一个对接口,在此次绕飞实验的过程中,飞船从与此前交会对接不同的方向,向天宫一号靠近,验证不同方向的交会对接,但靠近后实现交会,而不实现对接,也就是靠近但不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神舟十号飞船绕飞天宫一号,模拟组建大型空间站时的多方向对接。

2013年6月25日7时5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顺利分离,神舟十号撤离至距天宫一号相对一定距离处。随后,神舟十号按照预定程序进行变轨控制,从天宫一号上方绕飞至其后方,期间,在地面 科技 人员的精确控制下,神舟十号转为正飞姿态,天宫一号转为倒飞姿态。此后,地面控制神舟十号接近天宫一号,顺利完成近距离交会。

神舟十号按照预定程序进行变轨控制,从天宫一号上方绕飞至其后方。央视截屏

绕飞试验实施期间,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值守,3名航天员身着舱内航天服,密切监视飞船仪表上的各类数据,及时准确地向地面报告绕飞试验进展情况。

有关专家介绍,这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航天器绕飞及多方位交会技术,为后续空间站工程建设积累经验。

“神十”小知识

航天服

舱内航天服,一般在飞船上升,返回及变轨时穿着,航天员及时穿上它至少能够保证六小时的应急供氧与供压。

舱外航天服专门用于航天员出舱活动时穿着,提供辐射、真空、微流尘的防护,合适的气体和温湿度环境,在正常的轨道飞行中,航天员会穿上舱内工作服、运动服等不同服装,便于工作和活动。

太空食品

中国航天员的食品相当丰富,除了种类繁多的鱼、肉类罐头、面包等,还有中式菜品,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脱水米饭、咖喱米饭等主食全装在一个个书本大小的银灰色袋子里。菜肴品种丰盛,还能吃上大虾等海鲜。

执行神十任务的航天员介绍,在这次飞行中,根据三位航天员的不同口味,专家们制订了个性化食谱,新增了新鲜水果、小米粥、酸奶、粽子等多种太空食品。

太空饮水

在太空喝水不能像地面一样使用水杯,航天员需要把水从储水箱内灌注到水袋中,用吸管吸到嘴里,航天食品专家还特意准备了柠檬茶、酸乳饮料等饮品让航天员换换口味。

太空睡眠

航天员们都有自己的卧室,但卧室里没有床,为了防止睡着以后飘走,他们会把睡袋固定在卧室的墙壁上,同时戴上防噪声耳塞和眼罩,调暗灯光创造一个优雅的睡眠环境。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天宫对接,北斗组网,中国人的“上九天揽月”梦想已变为现实。

星空浩瀚, 探索 无止境。

神舟十号飞船是什么时候发射的,什么时候返回的

神舟八号——

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航天员:无

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神舟九号——

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 18时37分24秒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女)

是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组成部分,天宫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是中国航天史上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升空后于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

神舟十号——发射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秒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

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1]。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卫星的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长度18米,预设寿命为1年。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

       依据新华网的信息:神舟十号飞船是2013年6月11日发射的,2013年6月26日返回的。

一、神舟十号飞船发射:

      2013年6月11日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1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工作生活15天。在这次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太空飞行中,神舟十号飞船将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

二、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6月26日上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图为神十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

26日8时30分前后,据央视报道,神舟十号返回舱已打开,医监医保人员已进入舱内,宇航员身体状况良好。

26日8时22分左右,新华社快讯: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舱门打开。

26日8时13分左右, 据央视报道,地面搜救分队赶到返回舱落地点。

26日8时07分左右,据央视报道,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26日8时左右,据央视报道,神十航天员报告感觉良好。

26日7时58分左右,据新华社快讯: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主降落伞成功打开。 26日7时57分左右,据新华社快讯:神十飞船返回舱飞出黑障区。

26日7时56分左右,据新华社快讯:内蒙古主着陆场雷达和光学测控设备发现神舟十号,飞船正向主着陆场飞来。

26日7时48分左右,据新华社快讯:飞船进入黑障,与地面通讯短暂中断。进入黑障前,三名航天员报告身体状况良好。

以上就是关于神州十号几号降落的,在什么地方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