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县的风景名胜

   2023-05-08 13:31:36 网络710
核心提示:辽阳县境内有核伙沟自然风景区、八会通明山风景区、小屯野猫洞风景区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绘制了“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无处不幽”的风景。金刚山龙峰寺、八会华严寺、首山清风寺、小屯嫘祖洞等人文精华,描述着祖先的智慧和开创历史的奋斗历程。

辽阳县的风景名胜

辽阳县境内有核伙沟自然风景区、八会通明山风景区、小屯野猫洞风景区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绘制了“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无处不幽”的风景。金刚山龙峰寺、八会华严寺、首山清风寺、小屯嫘祖洞等人文精华,描述着祖先的智慧和开创历史的奋斗历程。

甜水风景区

甜水风景区位于辽宁省辽阳县东部山区甜水满族自治乡,其主要景区大黑山地处本溪、岫岩、辽阳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摩天岭景区是通往本溪连山关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通明山风景区

八会通明山风景区位于辽阳县东部山区八会镇,距离县政府所在地33公里。毗邻千山,地理位置优越,是历史名山之一,传说上八仙每年都要来此聚会,故称“八会”,通明山又名窟窿山,只因唐将薛礼一箭射穿山崖故而得名。唐王李世民也曾在此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

核伙沟风景区

核伙沟省级森林公园位于辽阳县寒岭镇政府东南11公里,为东北长白山余脉,现有景区总面积7.97平方公里,可供开发面积23平方公里。

核伙沟风景区岭上有岭、山外有山,有火龙沟、西大沟、花溪沟三个景区。

野猫洞旅游度假区

野猫洞风景区位于辽阳、鞍山、本溪、沈阳之间,地处风景秀丽的太子河畔,汤河、太子河两河交汇处,汤河水库下游,占地600亩。辽溪铁路、辽溪公路擦肩而过,距沈大高速公路只有30多公里.

潘长江的MTV《过河》、曾静的MTV《接财神》就在此拍摄,每年都有大批游人来此观光休闲。

一担山风景区

一担山风景区位于辽阳县寒岭镇邱家村,与著名的参窝水库相连,距辽阳县政府所在地50多公里,东临本溪,北望辽阳,交通便利,皆有通途。

一担山历史悠久,在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现保存一处铁瓦寺遗址。铁瓦寺始建于明代,四周环水,景色怡人,香火十分旺盛,但在文革期间毁于一旦。

鸡鸣寺生态旅游度假区

鸡鸣寺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辽阳东部山区河栏镇鸡鸣寺村,地处辽阳、鞍山、本溪等大中城市之间,距离古城辽阳50公里。

鸡鸣寺生态旅游度假区得名于唐代古庙——鸡鸣寺。关于鸡鸣寺民间有许多传说,唐王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曾在此屯兵,因雄鸡午夜啼叫救驾有功遂命大将修建鸡鸣寺,香火十分旺盛,但毁于文革期间。

首山清风寺风景区

清风寺风景区位于辽阳县县城所在地首山镇内,辽阳、鞍山两市之间.清风寺风景区地处省级公路辽鞍路旁,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很多重要的战事如司马懿征公孙渊、唐王东征高句丽、日俄战争等多发生在这里。南山坡上清风寺号称山海关外第一刹。

辽阳县公安局离刘二堡派出去多远

云南阿庐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泸西县境内,其主体园区阿庐古洞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一个以喀斯特地下岩溶和江、湖、瀑泉、自然景观为主体,古老的民族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为辅的溶洞群。

云南阿庐国家地质公园由一区八点组成,其主体园区为阿庐古洞,其余八点包括白水塘岩溶台地、岩溶洼地湖泊、吾者温泉、皮家寨岩溶大泉、黄草州岩溶生态湿地、城子古村、冒烟洞溶洞群连城溶洞、天坑群、冒水洞溶洞群。

阿庐国家地质公园是由地质构造与岩溶水文地质作用形成的岩溶洞穴景观和岩溶地貌景观,反映了地质公园区在云贵高原隆升进程中的岩溶洞穴发育演化、水文地质系统演化和高原峡谷发育演化的完整性及岩溶石山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原貌,为典型的岩溶地貌类地质遗迹,具有国际、国内和区域性典型意义。

阿庐古洞分上、下2层,规模宏大由泸源洞、玉柱洞、玉笋河和碧玉洞四个洞穴组成,全长约5280m,洞内钟乳悬积,石笋林立,色若碧玉。洞河交融,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中有天,洞外有泉。

阿庐古洞风景区由泸源、玉柱、碧玉三个旱洞和玉笋河1个水洞及1个洞外公园——阿庐公园组成。景区共有景点226个,主要景点如下:

泸源洞

泸源洞为4洞的第一洞,全长700余米,由大小10余个厅堂组成,最大的厅堂有300余平方米,是一个典型的厅堂式溶洞。主要景点有:彩霞迎宾、雄狮拜客、古莲仙鹤、幽谷神钟、飞龙戏瀑、潭影映榕、阿庐仙山、泸源汇景、古龟望月、女娲补天、仙人讲经、仙壶幻景、鳄鱼凌空、古林明月。

玉柱洞

位于泸源洞之后,为阿庐古洞群的第二洞,全长800余米,由大小不等的数个大殿堂组成,最大的殿堂有600余平方米,是典型的殿堂式溶洞。主要景点有:阿庐创世纪、唐仙大殿、壁画大殿、魏王点兵殿、玉柱擎天、阿细跳月、九龙入海。

碧玉洞

位于阿庐里后山,距玉笋洞后洞口200余米。古时因人迹罕至,常有野猫出没,又称“野猫洞”。洞长800余米,石钟乳、石笋洁白透亮,玲珑晶莹,洞穴狭长幽深,是一个典型的峡谷式溶洞。主要景点有:独角倒挂、阿庐洞房、巨象足迹、石盾过江、阿庐神笔、天造神物、群仙祝寿、罗汉赶路、玉府龙宫、老虎偷火腿、玉晶三宝、群仙送客。

玉笋河

位于泸源洞、玉柱洞的下层,进出洞口均在唐仙大殿,河在洞中,洞长400余米,水深3-5米,宽5-8米,河水清澈见底,顶部石笋、石钟乳倒映水中,水天一色,妙不可言,乘船游览,如进入清凉世界,是阿庐洞群中最具美感的溶洞。主要景点有:水寨栏栅、天狗望月、八仙过海、定海神针、龙门瀑布、猫鹰争鱼、神笔画海、五百罗汉、水中维纳斯、屈原投江、犀牛喘月。

奇山、奇水、奇洞形成罕见的奇观,是国家16条旅游专线、36个王牌景点之一!也是云南省10大优秀旅游景区之一。特别是洞内“古洞佛光”、“地河幻境”“天造神物”“阿庐云海”四大奇观举世罕见,洞内“三十三观音化身”为世界最大洞内观音群像,玉笋河内还拥有着世界濒危动物透明金线鲅。

云南阿庐国家地质公园区景观资源丰富,类型搭配齐全,资源质量高。不但拥有发育多样、典型、自然、系统完整、优美壮观的地下岩溶洞穴系统景观资源及与之对应的类型丰富地表岩溶地貌景观资源。

还拥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遗迹景观、水体景观、动植物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等景观资源,区域旅游地学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开展地学旅游的广泛适宜性,适合开展科研、科普教育和多种旅游活动。孕育出别具一格的阿庐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阿庐风情。

泸西县位于红河州东北部,地处乌蒙山脉南端和袁牢山脉北端之间,最高海拔2459米,最低海拔799米,交通便利,气候良好,是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泸西山川秀丽,是一个以喀斯特地下岩溶和江、湖、瀑泉、自然景观为主体,古老的民族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为辅的溶洞群。

她有瑰丽多姿的溶洞群,险要秀丽的南盘江,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潇洒多变的瀑布群,幽静多情的泉水,中心景区誉为“云南第一洞”。奇特的景观,典雅的环境、富丽的设施,优质的服务,已具规模的旅游城市,深深吸引了海内外游客。

周市有哪些名胜古迹?

您想问的是辽阳县公安局离刘二堡派出所多远吗,18.9公里远。

辽阳县隶属辽阳市,是辽东半岛的对外开放县之一。

辽阳县境内有核伙沟自然风景区、八会通明山风景区、小屯野猫洞风景区等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绘制了“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无处不幽”的风景。

镇江20万人登的是什么山?

周市镇隶属江苏省昆山市,位于昆山市北部,地处昆山、太仓、常熟三市交界处,由原周市、新镇、陆杨三镇合并而成。镇区南部与昆山老城区和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一河之隔,西部与昆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接,近半区域属于昆山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市的名胜古迹有以下几处

尉城、东林城

昆山最早的地方志《玉峰志》说:昆山境内“墟落间以城名者旧有十二”。据文史专家陈兆弘介绍,早在春秋末年,吴国就在今天的玉山镇境内建有东城和西鹿城两座城。建国以来,依照历代志书的记载,通过实地调查和考古发掘,昆山境内出现过的古城共有十四个:东城、西鹿城、巴城、雉城、南武城、尉城、东林城、鸿城、西岑城、颜县城、瓦浦城、金城、度城以及昆山县城,周市东明村的牛浜、斜塘村的城隍潭即当时的东林城和尉城所在地。

城隍潭

城隍潭村是周市镇斜塘村的一个自然村,与太仓市双凤镇交界。据说唐太宗一统天下后,大封功臣,将战功赫赫的尉迟恭派往昆山镇守,保护一方平安。尉迟将军经过巡视,发现吴王曾经豢鹿狩猎的周市一带,地势低洼,水潭密布,可以扎营屯兵,也可兴修水利、开发农田。经过官兵的多年打造,众多水潭纵横贯通,贼寇多次误入,有来无回。而且潭内游荡鱼虾、潭边漫步鸡鸭,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据说,尉迟恭死后,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尊其为当地的保护神“城隍”,因此,就把这些潭称为城隍潭。

野马渡(野猫洞)

“野马渡”原名“野猫洞”,是娄江北岸的一个古村落,因这里野草丛生,人迹罕至,野猫出没而得名。宋朝名将韩世忠曾在此大败金兀术,几百匹战马横渡娄江,场面壮观宏伟。老百姓为了纪念韩世忠,取“野猫洞”谐音,把渡口叫成“野马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曾置“野马渡”乡,即今珠泾村。

白塔头

明嘉靖中,昆山知县宋伊复在此地建立一座“候潮馆”,之后每年八月十八昆山县令都要在馆内设酒席迎接“潮神”的到来。明万历年间,人们捐资建造了一座砖石结构的“玉柱塔”,塔建在两江交汇的江心,因其色白,故俗名白塔。因为这座塔,江心一带也被统称为“白塔”,而塔的北边即娄江北岸,人们可以驻足的地方(今周市镇境内),被称为“白塔头”。

万安寺

万安寺原名万安堂,俗称都天庙,位于斜塘三千湾石桥南堍,塘岸要道,傍河两筑。1994年,经昆山市宗教事务局批准,在三千湾原址重建寺庙,并易名为万安寺。1998年,经申报审批,将其定为宗教活动场所。2003年9月1日,万安寺纳入昆山市佛教协会管理。2003年12月13日,天王殿举行开光仪式。2006年建西厢房三圣殿。如今的万安寺,林木葱翠、景致清幽,进香礼佛者络绎不绝。

“周广坟”、“佥事坟”

明嘉靖《昆山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刑部侍郎周广、南京刑部主事周愚(曾任云南佥事)墓葬于周市镇东市梢,称“周广坟”、“佥事坟”,解放后墓毁。

明周广(1474—1531),字充之,号玉岩,昆山人。宏治十八年进士,历知莆田、吉水二县,最有治绩,嘉靖七年,官拜刑部侍郎,二年后,得暴疾卒。广平生严冷,无笑容,然伉直震海内,居官公强,弗受请托,士类莫不惮之。明史有其传。广著有《玉岩集》九卷传于世。同乡大散文家归有光对这位前辈有着无限的敬仰,并曾为其杏花书屋做传(《杏花书屋记》)而名垂千古。

明周愚,明正德十三年戊辰科进士第114名,官至刑部签事,曾任云南佥事。

现周市老卫生院(广仁分院)就是以前的“佥事坟”, 老卫生院朝东一里地就是“周广坟”。解放前,陵墓边有石凳、石马的,还有几人才能怀抱住的银杏树;解放后毁,因建有别墅,故名周墅。

振东侨乡

在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的振东村,由30余幢民国时期建筑的欧式“小洋楼”所组成的一个村落,在被发现是苏南地区唯一侨乡。

我离那儿不远,欢迎有空来玩啊!具体位置在大路镇。

圌山的地理位置

圌(chui)山西距江苏镇江市区30公里,雄峙江浒,扼锁大江。传说圌山原名瑞山,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见瑞气升腾,龙骧虎视,立即传旨将瑞字左边的“王”去掉,用“囗”将余下的“专”框起来,以免王气外泄危及万年江山。于是这座山便叫做“圌山”。

圌山壑深谷幽,怪石嶙峋,古木参天,竹林摇曳。山上36处悬崖,72道险坡,一步一景,万里长江第一塔——报恩塔直冲云霄。令人心醉,令人流连。

圌山山清水秀,素为佛家修行的绝佳去处。极盛时期这里仅尼姑庵便有数十座。现有西林寺、东霞寺、绍隆寺、楞俨禅寺更是长年香客信众络绎不绝。

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为抵抗外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沿江入犯圌山,遭无为州同知齐思率军痛击,斩首百余级,齐思等21人也壮烈殉国。明天启年间倭寇再次来犯,参军毛文龙率部迎战,杀得倭寇狼狈逃窜,从此不敢再生觊觎之心。圌山扼长江江防,成为拱卫镇江和南京的门户。唐代这里便设有谯山戍(即镇海军),宋代建圌山寨,宋将韩世忠在此屯兵抗金,韩营、韩桥等遗址至今犹存,并已沿用为地名。

圌山山险、洞奇、景幽。这里佛教文化和民间传说互补,抗击外侮,浩气长存。这里将是游人们情不自禁的选择。

圌山风景区景点:

报恩塔

报恩塔位于圌山之巅楞俨寺侧,砖石结构,高七层,明崇祯年间秦观阳所建。

陈观阳,镇江丹徒人,自幼家境贫寒,经悬梁苦读,终于考中进士,官至明代吏部尚书。为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鼓励后辈认真读书,倾其历年积蓄建成此塔,命名“报恩塔”。后来,此塔竟成长江航道上的标志。溯江而上,这是航行者见到的第一座塔,故又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箭洞

箭洞位于主峰西南山脊,顶高百丈,远看有如悬空而架的天桥,两边巨石突兀,中间山壁洞穿,传说是后羿射日时一箭误穿而形成的。

圌山上洞穴很多,但均非石灰岩溶洞,而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譬如箭洞,地质学上称为天生桥。圌山的洞穴都有很好听的名字,什么仙人洞、葛仙洞、滴水洞、鸽子洞、蝙蝠洞、盘蓝洞、观音洞、透天洞、老虎洞、仙桃洞、野猫洞等等,数得过来的整整72洞。或分布在巉崖,或隐蔽于幽谷。有趣的是大多数洞门前均建有小庵,原系僧尼们孤影青灯修行的地方。这些洞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尤其仙桃洞和野猫洞,当年还是抗日游击队的红色堡垒。

绍隆寺

绍隆寺位于圌山北面,始建于宋绍兴(1131—1162)年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重新修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玄烨首次南巡,驻跸镇江金山,赐绍隆寺为金山寺下院,后又赐为安葬祖师塔院。历史上绍隆寺也曾叫做莲觉寺、灵觉寺。

绍隆寺在“文革”前有灵塔近300座。清代金山寺十四位高僧均安息此处。如《中国佛教史》中提及的铁舟海大师、观心大师等高僧。铁舟海大师系康熙母亲的师傅。 “铁舟海和尚塔铭”的篆额出自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之手。安葬僧人的灵塔有普同塔和单塔之分。普同塔,顾名思义就是不担任职务的普通和尚圆寂火化后的骨灰合葬处。单塔则是有功德的高僧世寿尽后的灵寝。原先那近三百座灵塔下绝大多数是一般佛门子弟的遗骨。

绍隆寺存有几件稀世珍宝。如,明代弘治年间的一口铜钟,从五台山移到金山寺后却撞不响,置诸绍隆寺其声则浑厚悠远绕梁不绝。还有,寺内供有一尊呈倚坐姿势的观音像,上身半裸,肌肤丰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尊观音像请自雪域西藏的寺庙,而最早则是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引进的。

中国是崇尚龙的国度。尽管作为寺庙,但绍隆寺也不例外。

传说绍隆寺本身就建在龙地上,而寺庙的整体造型则是一条卧伏深山幽谷的巨龙:寺门前的六十三级石阶——龙须,寺门东墙呈“八”字——龙嘴,龙嘴正对数里路外呈馒头状的横山——龙珠,寺前两旁分别长着一棵血榉和一棵皂角树——龙角,进入寺门藏经楼下的殿堂中央有一块约一平方米的凸地——龙舌,寺庙东西各有一口井——龙眼,寺庙西北角有一块悬挂的巨石——龙鼻,龙身压在圌山下,龙尾则藏于长江之中。确实似龙,且惟妙惟肖。

据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临幸于此,见状大骇,不免担心这块“真象龙脉”孕育出真龙天子从而取代了大清的江山。谋臣建言道,该寺不宜住尼姑,理由是女人阴气太盛恐难以压阵。康熙颔首称是,遂传谕将绍隆寺赐给金山寺为下院,并赐葬乃母师傅铁舟海塔院,因而,绍隆寺的天井院落远不象别个寺庙那么宽敞,小巧玲珑仍保持着清代以前比丘们在此修行的格局。

圌山古炮台

圌山北麓的五峰山,犹如一个巨大的神龟伸颈探入江中,与对岸的顺江洲(现名高桥镇),把两公里多宽的江面勒成了不到一公里的隘口,这就是万里长江闻名的"圌山关"。而圌山关炮台则由圌山炮台、顺江洲的大沙炮台和江都的三江营炮台组成。三足鼎立的炮台设置,是扼守长江的第二关(第一关是由江阴要塞和南通狼山炮台构成)。

圌山炮台就设在突出江面的大矶头、二矶头上。一走进炮台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傲然耸立的"圌山抗英炮台遗址"纪念碑。炮台共有三处,眼前这一处保存比较完整。它雄峙在二矶头上,暗堡式的结构,全长30余米,跑口对着江面。分三个炮室,内呈腰鼓型。炮室中部最大宽度6米,脊顶高3.6米,进深8米,炮台口宽2.5米,门宽5米。门侧附小弹药库4个。堡壁厚3-5米。从塌落的顶部看,炮台系用黄泥、石灰、细沙分层浇筑夯实。据史书记载,当时圌山炮台共有20门大炮,80余名守军。

站在炮台上,俯视脚下,只见矶峻流急,形势十分险要。眺望对岸,大沙炮台遗址在滩头隆起,蹲伏在炮台南西两侧的两座弹药库还依稀可见。极目北望,三江营隐藏在迷漫的水雾之中……圌山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名不虚传!凭吊古战场,人们的思绪不由得不飞回160年前,仿佛看到了就在这荒僻险峻的崖头上,就在那芦苇丛生的江滩上,就在眼前这奔腾澎湃的大江里,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外敌:

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7月14日,作为保卫镇江的外围战在圌山关打响。

鸦片战争的战火刚刚燃起,就引起了作为江防重镇的镇江人民的警惕。尽管当时清廷负责江南抗英的"威武将军"奕经和两江总督牛鉴等正向敌人求和,但镇江全城官绅仍捐银数万两,加固城池;民众自动捐献铜、铁十八万斤,铸造大炮,圌山增设炮台。圌山周围的乡民,在各地人民抗英斗争的影响下,自动组织起来,准备抵御外寇。圌山脚下的大港、大路人民组织了"乡勇",积极配合炮台将士作战。

在圌山关狭隘的江面上,地方民众与守军配合行动,用巨石木排沉江以阻敌舰。又征用大粮船若干艘,船上满载苇草,浇上桐油,做成"火筏",准备对来犯敌舰施以火攻。

1842年7月,英军舰队由英政府全权代表璞鼎查率领,侵入长江,溯流而上。7月13日,英舰25艘,运输补给船47只,作战部队2000多人,到达三江营水面。次日,派侦察舰伯鲁多号和复仇神号驶至圌山进行测量侦察。早已严阵以待的圌山炮台纷纷开炮,大沙炮台也协同作战,激战一个多小时,命中敌舰后舱,许多英军掉落江中。敌舰吓得退回三江营锚地。

圌山炮台首战告捷,圌山附近人民欢欣鼓舞。7月15日,英军调集9艘军舰前来报复。面对来犯的英军舰船,守军和协助作战的乡勇毫不畏怯,集中所有弹药向敌前锋还击,打得敌舰在圌山关江面上乱转,始终不能上行一步。双方对峙许久,终因孤军苦守,弹尽台毁,守军将士才忍痛撤离。由于圌山关防线的失守,镇江城军民虽浴血奋战,也终被英军攻占。

恩格斯在《英军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高度评价了镇江军民的抵抗。他说:"如果英军在各地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就绝对到不了南京。"这是对镇江保卫战,也是对圌山关炮战的高度评价!

抗日战争初期,英雄的圌山关再次为捍卫中华民族尊严作出贡献。1937年11月12日,日寇攻陷上海后,即从水陆两路同时向内地侵犯。11月28日,日寇海军突破江阴要塞,并于12月初到达圌山关以北的三江营附近江面停泊,待机突破圌山关的炮火封锁。

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战政策的影响,淞沪前线六十余万大军仓皇撤退,溃不成军,布防于南京周围地区的十余万国民党军队,也不战自溃。这时,圌山炮台台长袁某奉镇江要塞司令部命令,下令自毁炮台,弃阵逃亡江北。当时,一些已在当地农村娶妻安家的炮兵,出于爱国热情,决心留下抗日。留下的12名炮兵组成敢死队,修复大炮一门,严密监视敌情。

日舰队到达三江营后,关闭灯光,乘夜幕掩护,悄悄向龟山头驶来。敢死队在队长彭永义的率领下,派一人下山躲在江边芦滩中,发现敌舰靠近,当即用手电向炮台示意。彭永义见信号立即下令开炮,首炮过远,二炮靠近。彭永义见连发二炮落空,推开炮手亲自瞄准,轰的一声巨响,第三炮命中日方一艘军舰。日舰队见首舰负伤,慌忙退向三江营。次日清晨,日军出动大批飞机,轮番俯冲,轰炸圌山炮台,炮台基本被毁。第三天早晨,日军认为圌山炮台不再有威胁,才敢重新启航。圌山炮台虽被日寇飞机炸毁,但也有力地震慑了日寇舰队,阻拦、推迟了日寇舰队对南京的入侵。

1949年4月20日夜,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救江南人民于水火之中。英国四条军舰竟粗暴干涉我国内政,与国民党海军军舰狼狈为奸,一起炮击正在渡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打死打伤我军250人。我军先头部队强渡长江抵达南岸后,立即利用圌山炮台有利地形,发挥强大炮火威力,与北岸我军炮兵配合作战,狠狠惩罚了英舰和国民党军舰。激战中,三艘英舰仓皇逃窜,紫石英号舰被打得遍体鳞伤,挂旗投降。圌山关再次为捍卫中华民族尊严立下了功劳。

江畔涛声拍岸,山崖松涛阵阵,四野禾苗滴翠,到处野花溢彩……站在古炮台下,回眸望去,纪念碑耸立在山崖上,庄严、神圣、威武、凝重。这就是历史。历史使人们感受到屈辱的刻骨铭心和民族正气的荡气回肠。而如诗如画的现实又使人们萌发出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圌山关古炮台,是镌刻在圌山人民心中的丰碑,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永存!

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镇江圌(chui)山景区,其总体规划今天(2007年08月7日)正式出台。这标志着圌山风景区的建设工作全面拉开序幕。

镇江圌山景区总体规划理顺了管理体制,将圌山风景区划归镇江新区。将圌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纳入新区沿江开发的总体规划。这样,既有利于圌山风景区的统一管理和开发,也有利于解决圌山风景区在建设和管理上资金不足的困难,同时镇江新区也可借此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为新区建设增添人文色彩。

圌山最早由秦始皇定名,36处悬崖,72道险坡,一步一景。为进一步拓展景区功能,打造镇江城东旅游名片,出台的圌山总体规划面积为1003公顷,由圌山和五峰山两大板块构成。其中圌山以报恩塔为中心,涵盖奇洞、古寺、旅游服务区等6大功能区;而五峰山景区则以体现大江风貌为主题,具体分为五峰山、桥头、绍隆寺、运动休闲区4大功能区。

以上就是关于辽阳县的风景名胜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