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有那些景观

   2023-02-22 20:16:30 网络530
核心提示:台北市位于台湾岛北部,台北盆地的中央,四周与台北县挨着。全市面积272平方公里,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为台湾第一大城市。 公元1875年(清光绪元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此建立了台北府,统管台湾行政,从此有“台北”之名。1885

台湾有那些景观

台北市位于台湾岛北部,台北盆地的中央,四周与台北县挨着。全市面积272平方公里,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为台湾第一大城市。

公元1875年(清光绪元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此建立了台北府,统管台湾行政,从此有“台北”之名。1885年,清朝政府在台湾建省,首任巡抚刘铭传将台北定为省会。1949年后,这里仍然是最高行政机构所在地。

台北市是台湾的工商业中心,全岛规模最大的公司、企业、银行、商店都把他们的总部设在这里。以台北市为中心,包括台北县、桃园县和基隆市,形成了台湾最大的工业生产区和商业区。

台北市是台湾北部的游览中心,除阳明山、北投风景区外,还有省内最大、建成最早占地8.9万平方米的台北公园和规模最大的木栅运物园。此外,由私人经营的荣星花园规模也相当可观。剑潭、北安、福寿、双溪等公园,也都是游览的好地方。台北市名胜古迹颇多,其中台北城门、龙山寺、保安宫、孔庙、指南宫、圆山文化遗址等处,均为风景优美,适宜游览的好地方。

南投县恰到好处的位于台湾的中心位置,是台湾唯一没有临海的县,但是它却占据了台湾诸多美丽的风景,台湾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日月潭,就在南投县境内。

南投县面积 410平方公里,境内山多平原少,四周山峦叠翠,处处是景。四季风景如画的日月潭,以大理岩峡谷闻名的太鲁阁公园,奇峰俊秀的玉山公园,独具本土地理特色的叁山国家风景区……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格外受到大自然的眷顾,润泽而温情。

日月潭位于南投县鱼池乡,全潭面积一百多平方公里,湖面周围三十三公里,以拉鲁岛(光华岛)为界,北半部形如日轮,南半部形如月钩,故而得名。

日月潭几乎是台湾风景的代名词,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葱笼,潭水晶莹剔透,上下天光,湖中有小岛浮现,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其海拔760米的中高度,造就日月潭宛如图画山水的氤氲水气及层次分明的山景变化,乘船游湖、亲近潭水,才能完全体会日月潭之晨昏美景。

日月潭发源于合欢山,最早日月潭只是个小湖泊,日本人占据时代,为了发电所需,日人从浊水溪最靠近日月潭的武界处,拦砂截取浊水溪流水,修筑了一条15公里长的地下水道,穿过水社大山进到日月潭,淹没众多小山丘,形成今天的日月潭。由于日月潭是利用洼地注水而成,山峦环绕,水道蜿蜓纷岐,景观甚佳。日月潭的水,主要用于发电,一年发电量达50亿度,占台湾水力发电的56%,发电效益达125亿元。由于它是台湾岛内少见的活水库,水库的水每日透过台电抽蓄发电循环使用,宛如活水,水质透明,藻类植物不易滋生,而曲腰鱼、奇力鱼、潭虾等鱼虾繁殖非常快。

日月潭环湖一周,约33公里,过去仅有日潭公路,一九九五年九月间,月潭公路完工后,使日月潭环湖公路也随之建成,游客可开车或骑机车,沿湖游览各个景点。环湖公路共设有两处收费站:一在日潭,中信大饭店附近;一在月潭潭头,即日月潭的最南端点。以日潭收费站为起点,顺时针方向游览日月潭环湖上各景点,依次是文武庙、孔雀园、日月村(德化社)、玄奘寺、慈恩塔、玄光寺。

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这个大潭里有两条恶龙,揽下了太阳和月亮,把它们当作珠球在潭里玩耍取乐。从此,天地漆黑一团,人们无法生活了。后来,有一位名叫大尖哥的高山族青年,在划船姑娘水社妹的帮助下,来到湖里。一个用金箭重创恶龙的头部,一个用绣花针刺伤恶龙的眼睛,夺回了太阳和月亮。可是,不管他们怎样用力往天上抛,太阳和月亮就是升不起来。后来,他们俩从玉山上拔来两棵棕榈树,终于把太阳和月亮顶上了天。而大尖哥和水社妹变成了两座山,守护在大潭旁边,这就是大尖山和水社山。之后,人们发现,潭中小岛把大湖分成两半,一半状似日轮,一半形如月钩,于是就把此潭命名为“日月潭”。

交通:1、国光客运台北西站→日月潭,每天四班。国光客运站咨询电话:02-23810731

2、国光客运台北西站→埔里,然后转乘南投客运→日月潭。南投客运站咨询电话:049-2984031

3、南投客运台中干城站→埔里,在日月潭下车

4、在水里搭丰荣客运→埔里,在日月潭下车。丰荣客运咨询电话:049-2774609

自驾车:北部出发:(1)中山高(国道1)下中港交流道→台74→台14→草屯→台21→鱼池→日月潭

(2)中山高(国道1)下王田交流道→彰南路→台14→草屯→台21→鱼池→日月潭

(3)中山高(国道1)下丰原交流道→东势→天冷→台21→鱼池→日月潭

(4)中山高(国道1)下中清交流道→台74→台14→台21→鱼池→日月潭

南部出发:(1)中山高(国道1)下斗南交流道→台3→竹山→水里→县131→日月潭

(2)中山高(国道1)下员林交流道→员林→草屯→埔里→台21→鱼池→日月潭

(3)中山高(国道1)下王田交流道→台14→草屯→埔里→台21→鱼池→日月潭

(4)南二高(国道3)下草屯交流道→草屯→埔里→台21→鱼池→日月潭

(5)中二高(国道3)下竹山交流道→集山路→左转→台16→台21→鱼池→日月潭

台中-日月潭:台中→中投快速公路→草屯→台14→埔里→台21→鱼池→日月潭

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组成,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隔同富溪与玉山主峰相望,现在新中横公路已将阿里山与玉山风景区串连起来。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而邹族原住民人文资源给阿里山更增添了许多奇趣。

日出

闻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位置与时间均不同(因地球公转所致),祝山观日楼上为最好的观日点,前往祝山,可至阿里山火车站或沼平车站搭乘祝山观日火车(车程约25分钟)或自沼平公园观日步道牌楼拾阶而上(步程约40分钟,沿路皆有指示牌),观日楼广场前有嘉义与南投两县界及日出详图。

云海

名列台湾八景之一的阿里山云海,通常出现于日出或薄暮天气晴朗而有浮云时;层层云雾波浪起伏,掩盖附近山峰,有如小岛自浩瀚大海中露出。观赏云海最好的季节是秋天。

晚霞

阿里山晚霞之所以艳丽,乃因海拔两千多公尺的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导致空气中的紫外线强,使天际所呈现的蓝天比平地绚丽,晚霞相对就较艳丽。

森林

阿里山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其中以桧木原始林最为珍贵。受到高度的影响,阿里山植物分布呈现热带、暖带、温带与寒带。从平地到海拔800米的独立山一带为热带林,此区显著的植物多为龙眼、相思树、杉木、麻竹与桂竹林。自独立山到海拔1,800米的屏遮那则属于暖带林之范围,代表树种为樟木、楮与楠木,而奋起湖与十字路一带的柳杉林为此区较特殊的植物相。温带林指的是屏遮那以上到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区,阿里山五木-铁杉、台湾扁柏、华山松、台湾杉与红桧(神木)主要分布于此。

一八九九年日本人发现阿里山森林后,将这片原始林辟建为重要林场,台湾光复后,为了保育乃禁止砍伐,开发为森林游乐区。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的阿里山花季,山樱、吉野樱与重瓣樱等,将整座山装点成美丽缤纷的花海。而步行在古木参天的林荫道上,除吸取森林芬多精外,还可聆听画眉科、莺科、山雀科与鸫科等鸟类优美鸣声(阿里山为台湾十大最佳赏鸟地点之一,属于中海拔鸟类区)。甚至区内原先已遭砍伐的千年老树,其留下来的半截枯木树根造型,亦值得赏玩。姐妹潭等景点当然更不容错过。

高山铁路

阿里山森林铁路为世界上著名的登山铁路之一。全线自海拔30米的嘉义,一路爬升至2,216米高的阿里山,全程经过49个隧道、77座桥,沿途可欣赏热、暖、温等不同森林带之植物种类变化与美丽的山脉、溪谷。当火车以推进方式运转至独立山时,为迁就急峻的山形,则须以螺旋型环绕独立山三周(约五公里长、两百公尺高)而至山顶。当回旋上山时,在车上可三度看到忽左忽右的樟脑寮车站仍在山下,然后铁道再以8字型方式离开独立山。而自屏遮那站到第一分道后,铁路呈z字型曲折前进,经过三个分道时,火车时而往前拖、时而在后推,终抵阿里山,故有“阿里山火车碰壁之称”。

一九八六年,由台湾人自行开辟的祝山支线通车,以阿里山新站为起点,蜿延于海拔2,216~2,451米的高山间,经十字路口转高岳至祝山,这是台湾人自建的第一条高山铁路,专供祝山观日行。

白木林为石猴游憩区之奇观,在森林大火后,矮小的植物被烧光,仅剩高大的松、杉类枯干,这些火烧木经过风吹日晒、雨淋霜打,表皮转白,成了醒目之景观。安排一小时的健行览胜,看看游憩区内古早味的樟脑寮、笋灶与木炭窑,经由解说牌可了解其制造过程。至于聆风亭、望乡亭与栖霞亭等凉亭,则是聆听松涛或远眺草岭风光的好地点。此外,“台湾一叶兰展示区”展示了台湾珍贵稀有野生兰的生态史;一叶兰以阿里山为生长区,每年二至四月开花,因花下仅长一片叶而得名。

交通:

台北—阿里山(需预约):每周五、六晚上 8:45 自台北发车,隔一日下午 12:30 自阿里山发车,行车时间约六小时,来回全票新台币1000元,国光台北西站电话:02-23119893,阿里山站电话:05-2679903 。

嘉义县公车至阿里山

嘉义→阿里山 7:10,9:10,11:10,13:10,15:10;

阿里山→嘉义 8:30,10:00,12:00,14:00,15:40

行车时间约两小时又三十分,单程新台币182元,电话:05-2679922

阿里山森林火车

嘉义-阿里山线 :非假日 9:00(机动行驶)、13:30,假日加开8:00,此班次不对号入座

阿里山-嘉义北门站(非假日13:18、13:40(机动行驶),假日加开 12:35)

车程约三小时三十分,单程全票新台币399元,半票新台币200元,来回票85折优惠

车票需预订(乘车日前二个月)详洽嘉义北门站电话:05-2768094

阿里山各支线票价:

1.祝山线:单程全票新台币100元,半票新台币50元。

2.神木线:单程全票新台币50,半票新台币25不定期行驶(游客20人以上即可开驶班车)。

3.眠月线:因地震后已封闭。

自驾车:

阿里山地区主要入口道路为台18号公路,沿该公路而上,在36公里的龙美右转嘉129可至山美、新美、及茶山,在50公里石桌右转县169可至达邦、特富野、里佳,左转县169可至奋起湖、瑞里、瑞峰、太和,再接嘉155可至来吉、丰山。此外,本区其它入口有由南方台3线经茶山的入口、由北方县162甲经梅山的入口、及由东方台21线(新中横)方向经玉山公园塔塔加的入口。

本区由于地形的因素,道路及铁路偶有崩塌而致局部中断,但通常当日或数日内即抢修完毕,旅客于夏日雨季行前宜注意路况消息。

嘉义原名诸罗,明天启二(1622)年,福建漳州人颜思齐率人自笨港(今云林北港与嘉义新港一带)登陆开垦,可谓台湾最古老的汉民聚落之一。清乾隆五十一(1786)年,林爽文起义,诸罗军民全力守城,事后清廷为嘉许当地军民之义举,遂将诸罗改名为嘉义,至今嘉义市义民庙内尚保留此段史迹。北回归线通过本省嘉义与花莲两县,在嘉义水上乡下寮村设有一纪念碑(位置在东经120度 24分46秒50,北纬23度27分04秒51)。此外享誉国际的阿里山风景区也在嘉义县境内,区内是桧木林区,千年以上的神木在此也可看见,乘坐登山小火车还可游览整片林区,穿梭在大自然的怀抱当中,而祝山日出,展现了山林之间的云雾及晨光的灿烂之美;瑞里风景区的溪谷山岭之美也是另一种新奇的感受。

往海边行,布袋沿海一望无垠的白色盐田,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动人,这样美好的景色,只有你亲自到临嘉义才能完全体会感受。

高雄市位于台湾南部,西、南面濒临台湾海峡,是台湾第二大都市,有台湾最大的国际港口。高雄港内水不扬波,巨轮进出频繁,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有“港都”之名;高雄市内工厂林立,爱河横穿市区,海陆交通都非常发达,又被称为台湾的“南大门”。全市共划分为楠梓、左营、鼓山、三民、苓雅、新兴、前金、盐埕、前镇、旗津、小港等11个行政区。

高雄开发很早,与台南、北港、嘉义、麻豆等地并称为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地方。这里最早是平埔族原住民(马卡道族)的居住地,因盛产竹子得名“takau”(平埔族语,意为竹林),汉语音译为“打狗”,“打狗”便是高雄最早的名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湾归入清廷版图,将此地设属福建省台湾府凤山县,开垦范围扩及前镇、大港埔、五块厝、篱仔内及苓雅等地区。至清同治初年打狗开辟为通商口岸,哨船头及旗后成为商港,高雄逐渐形成重要的城市,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台湾最大的国际港口。

高雄风光以“高雄八景”为最,包括:旗山夕照、埕埔晓鹭、猿峰夜雨、戍楼秋月、江港归帆、鼓湾涛声、苓湖晴风和江村渔歌。有“台湾西湖”美誉的西子湾风景区,拥多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为南台湾最富盛名的观光地区,主要景点散布在环湖公路旁,全区风光旖旎,适宜欣赏湖光水色、泛舟垂钓。位于左营的莲池潭四周也有孔庙、龙虎塔、春秋阁等多处观光景点。在寿山公园可徒步观光美丽海景,还能观赏可爱的弥猴,亦是一处绝佳的休闲地点。此外,台湾最大的佛寺——佛光山、旗后灯塔、旗后炮台、前清打狗英国领事馆、雄镇北门等,都是历史久远的文物古迹,很值得一游。

台东县是台湾第三大县,由于终年气温高,台东又被称为太阳的故乡。台东境内多山,西边雄踞着中央山脉,中北部有海岸山脉盘据;除了高山地形外,台东海岸线绵延长达176公里,且多岩岸港湾,海洋旅游发达;从平原到高山,从海洋到离岛,台东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这里还是许多原住民族的聚居地如阿美族、布农族、泰雅族、鲁凯族、排湾族的聚居地,形成了台东丰富多元的人文景观。

台东地区拥有极丰富的观光资源,其中最具人气的旅游景点要数知本温泉,这里的许多具国际级的温泉旅馆和森林游乐区,让知本成为当地最受旅客欢迎的景区。而滨临太平洋的南横公路上的峡谷地形,虽然气势不如太鲁阁峡谷一线天壮观,但其处处显现的俊秀之美,则又是太鲁阁峡谷也难以匹敌;而台东纵谷上农田处处,中央山脉山坡上的茶园,也形成了台东独特的自然风情。

台东海岸地区以砾石滩、沙滩、岩岸、珊瑚礁为主,其中以三仙台、小野柳、石雨伞、八仙洞等海岸景观最为独特,拥有众多奇岩怪石、海蚀洞穴及水质优良的海滨浴场,是从事海上游娱活动的最佳场所。

台东县还是全台湾拥有最丰富原住民文化的地区,最早的可溯源至旧石器时代。这些先民文化包括长滨文化、麒麟文化、卑南文化等,已发现或未探索的文化遗迹多达一、二百处,是台湾历史文化上的一块宝地。现在的阿美族、布农族等居民仍保留着古老的文化习俗,大船下水祭与飞鱼祭、阿美丰年祭、卑南猴祭、布农打耳祭、排湾五年祭、鲁凯收获祭等独特的民族节庆也是不可错过的。

当地特色: 布袋戏

由于戏偶的四肢是用布缝制而成,形状酷似布袋,民间称之为布袋戏。在台湾,布袋戏又称掌中戏,因为表演时,要把手伸进戏偶身子的布袋中来操纵,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掌中戏。

布袋戏是我国传统的地方戏剧,起源于福建泉州,自明末清初随闽粤移民传入台湾,几百年来逐渐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备受台湾同胞的喜爱。特别是七十年代对电视布袋戏特别迷恋的一代,如今正是三十五以上至六十岁之间的社会中间层,印象尤其深刻。

中国传统的偶戏,可分木偶的傀儡戏和皮偶的皮影戏两种不同的表演型态,布袋戏属于傀儡戏的一种。近代闽南布袋戏以漳州最具代表性。

台湾布袋戏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在故事内容上,台湾布袋戏多取材于我国古老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著名的剧目有《西游记》、《廖添丁传奇》等。

演出时,台上手艺高超的艺人们则在幕后,一面用手熟练地操纵戏偶,表演各种细腻的动作,一面还要模仿各种人物声调,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其中既有引人入胜的道白,也有典雅婉转的清唱,时而还插入一些幽默有趣的语言,配合着后场悠扬的音乐,一个个雕刻精美的戏偶,活灵活现,逼真传神。戏台虽小,却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善恶美丑。

来台湾旅游的游客,不必为住宿而担心。因为台湾各地遍布了星级酒店和普通酒店,还有为背包族准备的青年旅舍。

Far Eastern Hotel(远东酒店)

位于台北市的东部商圈,是一家五星级饭店,可俯视全台北景色。邻近全台北最大的购物商场 —「The Mall」及台北世界会议展览中心。一流的设施及服务,被公认为台北最佳饭店。

基隆长荣桂冠酒店

位于基隆市行政中心区位置的长荣桂冠酒店,就坐落于基隆港边。醒目的19层楼高,不仅是基隆市的一座新地标,而且是一处可以将基隆港的美丽一览无遗的地点。自1998年开始营运以来,即成为基隆市最豪华且是台湾唯一拥有绝佳海景景观的国际级观光酒店。尤其是拥有海景与港景景观的优势,使基隆长荣桂冠酒店具备了别处所没有的特殊风情。

长春大饭店

位于澎湖县马公市中正路,地处古迹区。购物逛街十分便捷,可眺望澎湖湾、跨海大桥及中央百年老街。澎湖精华,尽收长春眼底。

北都大饭店

位于市政府旁,为基隆地区极受外国商旅欢迎的商务饭店,住房设施新颖,空间宽敞舒适。饭店临近市中心,交通非常方便。

餐饮介绍

吃,是了解台湾的一种方式,台湾全省319个乡镇,各地皆有可囗小吃。欲满口腹之欲,可到每个歇脚处品尝各类香醇美食,闻一闻台湾的味道。比较有特色的小吃有:高汤馄饨,九份牛肉面,老天禄,基隆“鼎边锉”,彰化肉圆,臭豆腐,棺材板,风味肉粽等。想要品尝这些美食,可以到以下的“美食街”一饱口福。

基隆庙口的小吃集中在仁三路与爱四路,成L型延伸。这里的庙建于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现已有二、三百个摊位。许多人到基隆,想一尝鼎边锉的口味,却不知如何称呼而困扰,或到哪一家可吃到正宗的鼎边锉而止步。

在民族西路的中山足球场旁边,有一家经常座无虚席,甚至一位难求的酒泉街。位于酒泉街约一百公尺的玉门街口,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大招牌—丸林鲁肉饭。由于其价廉物美,生意红火的很。这里以鲁肉饭及鸡肉饭为主,鲁肉饭每碗十五元、鸡肉饭每碗二十元。还有各种新鲜又美味的汤类:有纳鱼汤、红烧香菇排骨汤、清炖的金针排骨汤、苦瓜排骨汤、蛤仔排骨汤等,更让您回味无穷。

高雄美浓一带乡村有许多特产小吃店,烹制各种野味,其中有一种名肴叫“山河肉”(就是大山鼠的肉),是著名的下酒佳肴。

阿给是日本话“油炸豆腐”的译音,这可是淡水名产。阿给是将四方形豆腐做成袋状,填入事先炒过的粉丝,以鱼浆把开口糊上,蒸熟,再淋上特制的甜辣佐酱,令人垂涎三尺。

台南市的小吃不只花样繁多,而且历史悠久,早已在全省享有盛名。其中要首推“度小月担仔面”和“黑桥香肠”,这两种小吃在当地深受食客们的偏爱。

台湾盛产各种热带、亚热带水果,街上到处是水果摊,所以吃水果也是台湾人的一大享受。

小吃

臭豆腐 鼎边锉 度小月担仔面 风味肉粽

高汤馄饨 棺材板 黑桥香肠 九份牛肉面

老天禄 深坑庙口豆腐 鱼丸 彰化肉圆

娱乐介绍

电视与旅游是目前台湾最重要的二大休闲娱乐。台湾的电视节目已有90多个频道,节目内容也包罗万象,多到令人目不暇接。旅游在台湾已是普及到儿童的一项休闲活动。每年的寒假、暑假及农历新年是台湾的三大旅游旺季。

此外,温泉和夜市也是台湾的一大特色。

温泉

泡温泉、洗三温暖是游台湾的一大重头戏,遍布台湾的温泉区让您尽享温泉的乐趣。尽情伸展您的四肢,在温泉水疗的作用下,浮想联翩。台湾温泉有的历史悠久,有的野味十足。洗完皮肤会变的粉红透明,非常舒服。平均泡一次约台币200圆。

台湾四大温泉

北投温泉

位于大屯火山群、金山断层上,为台湾百年来最著名的温泉乡。

交通:可搭联营公车216、217、218、223、266、230公车至新北投,也可搭乘捷运在北投站下车。

阳明山温泉

位于台北市的阳明山温泉是台湾四大名泉之一。

交通:1、搭联营公车260路,或自台北市公园路搭往金山的台汽客运,于教师中心站下车即抵。

2、搭捷运淡水线至新北投站,再转搭联营公车230或小型公车9路至教师中心。

关子岭温泉

位于台南县白河东境的关子岭,是台南最著名的温泉乡。

交通:从白河镇搭新营客运往关子岭。

四重溪温泉

位于恒春半岛上屏东县的四重溪温泉,以优良泉质和恬静的田园风光,和阳明山、北投、关子岭并列台湾四大名泉。

交通:由恒春或车城搭往牡丹、东源、旭海等地的高雄客运,在四重溪站下车。

缤纷夜市

文化路夜市

汇聚各式台式小吃的文化路夜市,始于中山路、文化路交叉口的七彩喷水池。白天车水马龙,两旁商店繁多,待晚上10点半过后,商家一一打烊,小吃摊这才纷纷上场,形成摊贩林立、人潮汹涌的大夜市,营业时间至凌晨3、4点,甚至天亮。所以主要客源多为夜猫族、大夜班的工作人员,假日时,还有途径此地到阿里山观日出、赏云海的游客。

垂杨路夜市

从文化路延伸出来的垂杨路夜市,以海产、羊肉炉小吃为主。店家分布密度虽不高,但整条路也汇集了50多家小吃店。每当华灯初上,食客云集,营业至凌晨3、4点。

流动夜市

流动夜市从周二到周日都有,地点大多集中于民生南路、自由路、垂杨路、体育场、金山路、信义路,贩售商品包罗万象,包括各种小吃、生活用品。

六合夜市

六合二路是高雄市最著名的小吃夜市街,在中山一路至自立二路间。约350公尺长的路段上,;林立着不少装潢气派、价格实惠的大众化牛排馆,宽敞明亮的火锅店。每到傍晚,更有成列小吃摊云集,海鲜、山产、乡土美食、冰品等应有尽有,食客穿流、吆喝声此起彼落,热闹非凡。

通化街夜市

通化街夜市主要集中在通化街与基隆路之间的临江街上,白天只是寻常的商店街,贩售的商品以流行服饰为主。但一到夜晚便摊贩云集,各种小吃摊、饰品摊、捞金鱼的、卖电子玩具的,纷纷出笼,形成热闹市集,不但夜市里游逛的人群摩肩擦踵,连通化街也是人车争道,拥塞不堪。

饶河街观光夜市

位于松山火车站附近的饶河街观光夜市,西起饶河街、八德路交口,东至松山慈幼宫。长约500公尺的街道上,游逛夜市的民众络绎不绝,品尝传统小吃、选购流行物品,兴致盎然。

购物介绍

台湾是祖国美丽富饶的宝岛,由于四面环海,珊瑚资源丰富,有“珊瑚王国”之称。此外,还有当地的油纸伞,继承了广东潮州伞的特点,不但实用,而且是上好的竹制手工艺品。其中以高雄“美浓广荣兴造”的油纸伞,最具代表性。

乌龙茶及大理石、玉制品是台湾较出名的特产。尤其是乌龙茶,味正香浓,是送客佳品。乌龙茶品种繁多,价格差距颇大,购买是最好有当地朋友陪伴。

台湾的其他一些特产有:珊瑚贝壳艺术品、台北士林名刀、玻璃器皿、莺歌镇艺术陶器、新竹柑橘、屏东菠萝、旗山香蕉、台东香茅油、苗栗大湖草莓,海味名吃盐酥海虾、火把鸡翅、当归鸡、嘉义新港饴、台中太阳饼、宜兰金枣糕、新竹米粉等。

如果想馈赠亲友或作为纪念品,花莲石雕、澎湖四宝、美浓特产、枝仔冰、冈山三宝,可作为首选的礼品。

注意事项

币值

台湾的货币使用新台币,新台币纸币面额为100元、500元、1000元,硬币面额为1元、5元、10元、50元。

汇率

1美金=台币32.35元

办公时间

政府机关办公时间:一般为早上9点至下午5点,星期六则是到中午12点。

公司办公时间:为早上9点至下午6点,或者早上8点至下午5点。

银行营业时间:为早上9点至下午3点30分,隔周休息实施方式为每月双数周的周六为休息日。

常用电话

观光旅游服务中心:02-2717-3737

中文查号台:104

英语查号台:106

火警:119

报案:110

小费

小费的标准是每件行李新台币五十元,而住宿与用餐都会再加百分之十的服务费。

邮政服务

所有邮局都提供邮政用品服务,邮筒为红色与绿色,红色为限时专送及航空邮件,绿色为平信

http://cctv.ctrip.com/Destinations/RegionDestinations.asp?Region=76

http://www.taiwanok.net/

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

地理位置

阿里山在台湾省嘉义县东北,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地跨南投、嘉义二县,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名称由来

相传250多年前,达邦有一位酋长叫阿巴里,英勇善猎,只身翻山越岭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来常常带族人来此打猎,收获颇丰,人们敬仰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山。

地貌特征

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一般俗称的阿里山,正确的说法是阿里山由十八座大山组成,涵盖了阿里山山脉的主要山系。若以地形来说,阿里山山脉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在塔塔加鞍部以楠梓仙溪、沙里仙溪和玉山群峰区隔。阿里山又是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这里的樱花驰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

气候特征

阿里山之气候四季相差不大,平均气温为摄氏10.6度,在冬季最寒冷之日亦可达零下3度,蚊蚋绝迹,实为台湾休养避暑最佳处所。园区种植吉野樱、重瓣樱等数千株,日据时代并曾定名为新高阿里山国立公园。

历史传说

清代诸罗县志则叙述阿里山为「离县治十里许,山广而深峻…」未明确指出阿里山之名。另根据日本人安倍明义的著作《台湾地名研究》书中认为诸罗平埔族人与凤山平埔族人的语音相近,凤山平埔族称阿里山区的生番为「Karii」,流传到诸罗平埔族便以「Arii」同音讹传称呼之。

1899年2月,嘉义办务署石田常平氏依山胞传闻,查访发现阿里山桧木原始森林。

1900年6月12日,日本政府派小西成章、小笠原富二郎、小池三九郎及石田常平等人展开调查阿里山森林,据调查约有30万株的原始桧木林遍及整个阿里山区,从此开启阿里山天然森林资源的滥觞。

1906年11月,小笠原富二郎发现包括今之阿里山神木的神木群。

1945年9月,二次大战结束,10月25日台湾光复,日本归还台湾,阿里山事业区持续三十余年的伐木工作,其天然的红桧、扁柏等珍贵树种几已被砍伐殆尽。

1963年,为保护天然资源,林务局将阿里山、玉山一带39600余公顷的国有林地,编为「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并拟定计画逐年编列预算整建及维护。

1975年,台湾省政府将「阿里山风景特定区」更名为「阿里山森林游乐区」。

1976年3月1日,行政院核定「阿里山森林游乐区计画」面积175公顷。同年11月9日阿里山发生森林火灾,将沼平火车站前的店铺、民居、旅社等大部分烧毁,火灾迹地的旧社区,依照阿里山森林游乐区核定计画改为「自然公园」(即今之梅园),并广植花木、辟建步道供大众游憩。灾民并依阿里山整建计画,搬迁至第四分道(即今之中正村商店旅社区、中山村住宅区等),由林务局兴建商店、旅社、住宅,再依阿里山搬迁整建计画规定,办理租用予以安置,林务局员工则分配于香林村之宿舍。

1995年台湾省政府核定「阿里山森林游乐区计画」,面积1400公顷,由林务局嘉义林区管理处负责经营、管理、服务工作。

1999年林务局改隶农委会为中央机关,仍负责阿里山森林游乐区之经营管理、规划建设及游客服务工作,但名称改为「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

2001年7月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纳入阿里山国家风景特定区(台湾第八座)计画范围。

旅游资源

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陈早为人所称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伟大”的说法。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阿里山空间距离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层一层盘旋绕上山顶的铁路,竟长达七十二公里,连通各森林区的支线,总长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条隧道,最长的达一千三百公尺。火车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迥异的森林区。 通阿里山的铁路可与“阿里四景”(日出、云海、晚霞、森林)合称“五奇”。铁路全长72公里,却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火车从山脚登峰,似沿 “螺旋梯”盘旋而上,绕山跨谷钻隧洞,鸟雀在火车轮下飞翔。登山途中,从高大挺拔的桉树、椰子树、槟榔树等热带古木,到四季常绿的樟、楠、槠、榉等亚热带阔叶树,再到茂密的红桧、扁柏、亚极和姬松等温带针叶树,到了3000米以上,则是以冷极为主的寒带林了。这些奇木异树,在阿里山上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山风劲吹时,山林如惊涛骇浪,发出轰天雷鸣,形成阿里山著名的万顷林涛。

1991年新中横公路通车后,阿里山森林游乐区便与玉山国家公园串连而成为新兴的旅游路线。

阿里山空间距离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层一层盘旋绕上山顶的铁路,竟长达七十二公里,连通各森林区的支线,总长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条隧道,最长的达一千三百公尺。火车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迥异的森林区。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到了阳春三月,阿里山又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这里的樱花驰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山上有高山博物馆,陈列各种奇木异树,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温带、寒带数百种植物,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还可增加见识。

在晴天的破晓时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观赏云海,确是赏心乐事。游人但见云海茫茫,瞬息万变,时而像连绵起伏的冰峰从山谷中冒出,时而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难怪阿里山的云海是台湾八景之一。观日出的地点则以祝山为妙。祝山海拔仅次于塔山,为二千四百八十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鱼肚白,祝山后先现出一丝红霞,慢慢变成弧形、半圆、大半圆,越来越红,越来越亮。一轮红日先从云海边上升,再从山顶冒出,光芒四射,煞是一番景象。

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陈早为人所称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伟大”的说法。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森林游乐区大部分属于高山平夷面地形,若从大塔山俯瞰,便可发现西侧成缓坡走向,祝山、对高岳等山棱东侧为地形险峻的陡峭断崖,隔和社溪与塔塔加相对;而小塔山亦为断崖地形,阿里山溪以西北向注入清水溪,向南则于阿里山公路山谷为曾文溪上游。1996年的贺伯台风创下单日降雨量高达1095公厘,这些狂泻而下的雨水造成三条溪流下游的土石流灾害,再对照历年来的气象资料,称阿里山为「雨山」实不为过。由于高山环境地处温带气候,阿里山的气候四季相差不大,平均气温为摄氏10.8度,在冬季最寒冷之日曾达零下3度,因此夏季为著名的避暑胜地。

阿里山、太平山、八仙山为三大林场,与玉山并为「新高阿里山国立公园」的预定地。阿里山的森林与登山铁道、日出、云海、晚霞合称阿里山五奇。1927 年,阿里山经台湾日日新报评定为台湾八景(另有十二胜、二别格)。1953年,台湾省文献会选定阿里山云海为台湾八景。1996年,台湾省旅游局办理新版台湾十二名胜,阿里山勇夺第二名(全民票选第一名)。2006年,行政院新闻局举办台湾意象票选(书面及网络),阿里山勇夺风景第二名(第一名为玉山),显示阿里山的地位早已深植人心。

目前森林游乐区内种植吉野樱、重瓣樱等数千株,除了樱花以外,四季各有不同的植物盛开,将阿里山妆点成缤纷灿烂的花花世界。而有阿里山精神地标之称的神木在1997年7月1日下半身倒伏之后,新的巨木群隐然成形,目前游乐区内共有二区的巨木群栈道,整个阿里山区则尚有四株以上绿意盎然的红桧神木。除了巨木群栈道外,林务局另重修对高岳森林浴步道、塔山登山步道及自忠旧铁道的水山支线通往特富野的狩猎古道等。

在人文方面游乐区有高山博物馆、树灵塔、琴山河合(河合铈太郎)博士旌功碑…等,游人至此可回忆日治时期至今的阿里山开拓史等,皆为重要的历史遗迹。

阿里山森林游乐区隶属嘉义县,距离嘉义市东方约75公里,东临玉山山脉与玉山国家公园相邻,西邻嘉南平原,北界南投县。阿里山由尖仑山、祝山、对高岳山、大塔山、塔山........等十八座大山组成,总面积为39,650公顷。群山峰峦环列,形势雄伟。附近溪谷甚多,分别有北流之和社溪,西有西北流之清水溪及西南流之曾文溪等。

由于多数溪谷而处处形成断崖,如塔山及对高岳山,故山岳重叠地势险峻,而其间雨量充沛,故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树木生长各任天性蔚成巨木森林群。

蚊蚋绝迹,实为台湾休养避暑最佳处所。园区种植吉野樱、重瓣樱等数千株,日据时代并曾定名为新高阿里山国立公园。

阿里山五奇

阿里山以五奇著称,即登山铁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日出、云海、铁路、森林与晚霞合称为阿里山五奇,它们不但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其声名更是远播海内外。

五奇之一:日出

当清晨曙光乍现,火红的朝阳轻巧地跃出山头,那璀璨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夜空,也为新的一天揭开了序幕!由于地球公转之故,使著名的阿里山日出,四季出现位置与时间皆不同。祝山观日楼是此地欣赏日出的最佳地点,您可以到阿里山火车站或沼平车站搭乘祝山观日火车,也可以从沼平公园观日步道牌楼拾阶而上。

五奇之二:云海

阿里山云海名列台湾八景之一,通常出现于天气晴朗、浮云遍布的日出或薄暮。而秋天是观赏云海的最佳季节,最佳地点则是神木站前的二万坪、游乐区内的慈云寺、阿里山宾馆、阿里山火车站、沼平公园、祝山观日楼与第一停车场附近。

五奇之三:铁路

与民国同岁的阿里山森林铁路是世界仅存的三条高山铁路之一,轨距762m,坡度6.25%,由海拔30公尺的嘉义市升高到2216公尺的阿里山,途经热、暖、温三带,景致迥异,搭乘火车如置身绿野仙境,尤其独立山的三次螺旋环绕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绝对令您不虚此行。昔日为转运木材而兴建的它,今已蜕变成森林旅游列车。园区内现有三条支线,其中「祝山线」为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高山铁路,专供前往祝山观日出的游客搭乘:「眠月线」为观光之用,除了沿途美景以外,终点还有著名的石猴游憩区:「神木线」则穿越园区,至巨木参天的神木区。而早年所遗留下来的蒸汽火车与报废车厢,也已在沼平车站旁装璜成风味独特的车厢旅馆与火车展示区,让游客住宿与观赏。 五奇之四:森林

从平地的龙眼、相思树、桂竹林等热带植物开始,顺着山势攀升,景致变换成属于暖带林的樟木、楠木和柳杉林,再往上到了温带林则可见到铁杉、台湾扁柏、华山松、台湾杉与红桧等。阿里山所拥有的丰富森林资源,涵盖了不同气候带,呈现变幻多端的奇景。阿里山原为台湾的三大林场之一后来才开发为森林游乐区。每年一到花开季节,整座山被装点成美丽 缤纷的花海,而在古木参天的林荫小径上。还可以吸 取芬多精、聆听鸟鸣声,一片鸟语花香、欣欣向荣。

五奇之五:晚霞

因高山地区空气较稀薄、太阳幅射强,导致空气 中的紫外线相对增强,使得蓝天比平地绚丽,而晚霞 也就更艳丽。慈云寺、阿里山宾馆、阿里山火车站、 沼平公园、对高岳、祝山观日楼与第一停车场附近, 是阿里山晚霞的最佳观赏点。

人文方面有高山博物馆、树灵塔、古老火车头展示场、琴山河合博士升功碑等,皆为重要历史遗迹。区内有如此丰富珍贵的自然人文资源。是提供人们做为心灵休憩的好地方,亦是留给后代子孙最纯净的乐土。

风景如画的阿里山脉

阿里山脉位于玉山山脉的西面,平行于玉山山脉,北起浊水溪南岸的鼻头角,南至高雄县的凤山,全长135公里,山势较平缓,高度多在海拔1000~2500米,山顶犹如平台,最高峰阿里山,海拔2774米。

阿里山脉是台湾最西的一条山脉,旧称“蕃界岭”,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日月潭即在其中,是风光迷人的旅游胜地。

在台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不知台湾的伟大,不知台湾的宝藏。”这话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阿里山气势之雄伟、景色之壮丽、资源之丰富,确实名不虚传。

阿里山是人们对阿里山脉中心群峰的统称。传说很多年以前,高山族的一位酋长阿巴里,经常率领族人到深山打猎,他死后,族人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把这座山命名为阿里山。而包括阿里山在内的台湾岛最西边的一条山脉,也就被命名为阿里山脉。

所谓“台湾八景”之一的“阿里山”并非仅指一座山,而是指地跨南投、嘉义两县包括大武峦、祝山、塔山、对高岳等18座大山的阿里山脉风景区。区内群峰参差,溪壑纵横,既有悬岩峭壁之奇险,又有幽谷飞瀑之秀丽,其山光岚影千姿万态,茂林清泉各尽佳妙,是人间难得的胜境。

这里又是台湾三大原林产区之首,是我国少见的原始林区之一。高山处处是茂密森林,满溢着一股逼人的“原始野趣”,较之黄山、庐山、“五岳”等等,别具粗犷而壮伟的美。主峰阿里山在拥有几十座3000米以上高山的台湾虽只算“二级山”,但因其具备全国诸名山难以企及的四大胜景(云海壮丽、林涛神木、遍野樱花、祝山日出),所以驰誉全球,其地位有如富士山之在日本。要在“高山之岛”选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山”,实非阿里山莫属。

阿里山区游览路线甚多,如从草岭经塔山直上阿里的健行线、从溪头穿密林沿溪涧纵走的攀登线、从和社经神木坑纵走登阿里的步行线等,皆各有独特情趣。最为人称道的是自嘉义市乘火车直上阿里山主峰。

嘉义至阿里山的森林铁道和阿里山四大胜景合称“阿里五奇”。它始建于1912年,是世界铁路建筑史上的“奇迹”,其“螺旋形铁道”和“伞形齿轮直立汽缸式火车头”是铁道史上的创举,曾被说是“疯狂的设计”。铁路全长仅72公里,却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许多地段每公里爬高6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而且路多为万丈峡谷截断,必须架桥横跨。有人统计:72公里铁路,有桥梁100多座(其中高架桥97座),隧洞56处。火车从山脚登峰,似乘“螺旋梯”盘旋而上;铁路好像一个大弹簧圈,一半露出在山坡,另一半埋在山腹的隧道中,往往一座山要转几个圆圈。最险的独立山陡坡,火车又绕山,又钻洞,又在“之”字形轨道上忽进忽退,过桥时鸟雀在火车轮下面飞翔,其险难以描摹。

乘火车上阿里山是一次奇妙的森林之旅,只花几小时就可以历览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大类型植被景观。车出嘉义,平原上是一座座烟草园,榕树、槟榔、芒果、茄(草字头加冬)等常绿阔叶树木点缀其间,有时也出现大片相思树林或龙眼果园,直到海拔800米的独立山都是热带植物的天下。过独立山之后,地形突然变得复杂:森林越来越密,大片竹林、台湾肖楠、油松、罗汉松密盖群山。越入深山植物种类越多,那错综参差生长在山峦峪峡中的亚热带植物如楮、柯、栎、樟、榉、枫等等无不苍郁旺茂,悦人眼目。在海拔1405米的奋起湖有原始柳杉森林;海拔约2000米的屏遮那有柏杉群。过此就渐入温带林区,连天云浪中现出大塔山、小塔山的雄姿。火车飞越峻岭,景观为之一变,触目尽是“阿里山五本”(红桧、扁柏、亚杉、铁杉、松树),林涛澎湃,壮阔无边。山势更加陡峭,车经多处“之”形急升轨道才到达游览中心区的神木车站。从神木车站再向高处去就进人寒带林区,到处都是举世闻名的台湾冷杉。

阿里山脉东侧,有一系列断层线与断陷带同雪山山脉和玉山山脉相隔。其本身,则被浊水溪河谷的断层分割成南北两段:北段又叫加里山脉,与雪山山脉大致平行;南段则与玉山山脉大致平行。阿里山脉的全部山峰都在3000米以下,2000米以上的山峰也为数不多。整个山脉断断续续,山脊线不十分明显。同中央、雪山、玉山三大山脉相比,它的山势明显偏低,但从西部平原遥望,仍然显得高峻挺拔。

阿里山脉最高的一段,是与玉山一脉相连的阿里山群峰,包括鹿林山、石山、儿玉山、水山、祝山、万岁神、对高山、大塔山等高度在2400~2900米之间的一系列山峰。群峰之间,有一片海拔为1600~2400米、总面积在8万平方公里以上高山夷平面,它以阿里山火车站沼平为中心,与塔山、祝山等山峰共同构成了著名的阿里山游览区。这里夏季凉爽湿润,冬季也不十分寒冷,风力微弱,暴雨甚少,雾日多,云量大,雨水充沛,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为4.5摄氏度,而最暖月的平均气温为14摄氏度,气温的年变化比较缓和。加上环境幽雅,林木葱茏,成为全省最佳的避暑胜地。

阿里山是高山族中一个人数较少的分支——曹族聚居的地方。曹族共有4400多人,分为阿里山、卡那布和沙鲁阿三个族群,其中以分布在阿里山一带的阿里山曹族人数较多。阿里山曹族人性格强悍,善于狩猎,过去一直以狩猎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如今,分布在这里的曹族山村,以及他们那富有特色的民族风情,也给阿里山的壮丽风光增添了不少魅力。

台湾是一个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海岛,一向享有“森林之海”的美誉。二三百年前,岛上山地和大部分平原,几乎都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经过多年的采伐,现在森林面积已经大为缩小,但仍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一个省份。全岛分布着许多林场和森林游乐区,阿里山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阿里山林区东西长约46公里,南北宽约36公里,总面积达3.1万多公顷。其间,林木茂密,树种繁多,是一个巨大的森林宝库。

100多年前,阿里山森林主要是作为曹族同胞的狩猎场。当时,这里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野鹿、山猪等许多野兽出没其间。本世纪初,开始对这片森林进行勘察、伐木。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期,阿里山成为他们对台湾森林大搞掠夺式采伐的重点地区之一。当时这里的红桧巨材曾被大量运往日本,充作修筑皇宫、神社之用。至1945年,阿里山林区的木材已经被砍伐9000余公顷,共400多万立方米,剩余的可供采伐的天然林已为数很少。这以后,又继续大量采伐而未很好地抚育更新,至今除禁伐林之外,阿里山中心地带的森林资源已濒于枯竭,森林的采伐已转移到邻近地区,这里变成了一个主要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阿里山森林游乐区了。

目前,在阿里山建有森林公园。公园最下方的铁路旁,有一棵树龄超过3000年、高50多米、树围20多米、15个人才能合抱的巨大红桧树,被称为“阿里山神木”。1956年秋,此树因遭雷击而成枯木,后来接种新生代寄生红桧,才使古树树梢再现绿意。在它的东南方,还有一棵高40米、树龄1900余年的千年桧,由于它最早生长于汉代光武年间,因此又称为“光武桧”。再往东南,大约在公园区的中央,还有一棵奇异有趣的“三代木”。第一代树龄已逾千年,在它老死干枯的躯体中出生的第二代,也已很老壳空,残存的村干上又生出了第三代,枝叶繁茂,青翠挺拔,高达1丈。如此三代,同一根株,树中生树,枯而复荣,是世间罕见的奇村。

从阿里山公园沿山脊线向正北方向走不到20公里,有一个环境幽雅,景致清新的林区,即溪头台湾大学实验林。它是台湾最著名的一片示范林,面积约2500公顷,以柳杉和台湾杉数量最多,另有红桧、扁柏、棺木、孟家竹、麻竹、银杏等100余种树木以及苗圃、花圃。这里现在已建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多彩活动项目的森林游乐区,山上辟有大学池花园,截溪为湖,架竹为桥,青林疏影,幽静绝尘。溪头也有一棵红桧神木,高46米,树龄2800年,其特点是树干呈中空状态,肚子里有一块比树洞还大的石头,十分有趣。另外,在溪头和阿里山之间,还有一棵“眠月大神木”,又叫“安兰狄娘”,树高约48米,树围约7米。据推测,它已经活了4100多年,被称为“台湾树王”,其树龄之长,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

阿里山是一个奇景纷纭的旅游胜地。有人把森林、云海和日出叫做“阿里山三大奇观”,也有人把云海、日出、樱花和神木称为“阿里山四大胜景”,还有人把登山铁路、森林、云海、日出和晚霞合称为“阿里山五奇”。尽管说法不一,但都反映出阿里山风光之胜,景色之奇。

云海是阿里山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美景奇观。“阿里云海”被列为台湾八景之一。在阿里山区,每当黄昏,雪白的云朵从空山灵谷间慢慢升起,顷刻之间,便笼罩住连绵起伏的山头。这时,站在二万坪、慈云寺、阿里山宾馆等处观赏,只见那滚滚的白云,就像汪洋大海,万顷波涛,又像大地铺絮、山谷堆雪,看去似是很远很远,却又像近在咫尺,轻拢慢涌,瞬息万变,气象雄浑,把山谷遮掩的若隐若现。人立山峰,遥望脚下那银光奔腾的云海,真有虚无飘渺、身居广寒之感。有时,阿里山又满山满谷浓雾弥漫,置身其间,飘飘欲仙,令人陶醉。

阿里山云雾特别多,是因为此地海拔已达2000多米,气温较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山坡上升,遇冷凝结成为云雾。由于阿里山正处于水汽刚刚凝结的高度,所以不仅其云量比它上面的玉山和下面的低山区都大,其全年雾日多达250多天,而且它的云雾由于经常受到上升气流的影响而不停地变化着,因而形成了特别美妙壮观的景象。

与云海同享盛名的阿里山奇观是日出。在阿里山公园东南方,有一座海拔2460米高的祝山观日峰,是观赏日出的绝佳场所。黎明时分,登临山顶的观日楼,可以看到远远的玉山轮廓在微弱的晨曦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奇景。只见天空忽而墨兰,忽而淡青,忽而灰白,忽而殷红。不一会儿,墨绿色的山影渐渐清晰起来,周围似乎镶上了一条金丝花边,由窄到宽,使玉山诸峰宛如海上仙岛。天空白云,千变万化,使人感到群山荡漾,巨龙腾飞。接着红彤彤的一轮朝阳,蓦然烘托升起,像一个断了线的大红火球,跳上山头,腾向空中,跃升于白云之上,放射出万道金光,给危岩、山坡、森林和花草,涂上一层瑰丽的色彩。最后,云霞逐渐隐没,天上一片白色光芒,开始照射青山翠谷,真是五光十色,气象万千。

晚霞,也是阿里山的一大美景,特别是在远望如塔的塔山观赏晚霞,更是美妙绝伦。夕阳斜射,落日余辉通过加絮的白云,现出破碎的彩虹与霞光,一抹红,一簇紫,一团黄,一层绿,一堆青,层叠交织,七色纷飞,艳丽迷人。

阿里山不仅林木茂密、苍翠欲滴,而且野草鲜花布满山谷、盛开之时,馥郁绚烂。特别是樱花,每年三四月间,几乎开遍整个山区,无论村落、庭院,或是山径、坑谷,漫山遍野都是一堆堆、一丛丛如火的樱花,姹紫嫣红,艳丽多娇。游人在花丛中往来,呈现一派“春到高山樱似海,满山都是赏樱人”的动人景象。阿里山上有个樱花园,在这里赏樱更是美丽壮观。另外,还有杜鹃花、百合花、兰花等竞相开放,争奇斗丽。其中还有一些著名的品种,如石楠花,又名一叶兰,白色唇瓣加紫红斑点,小巧玲珑,极为可爱,为世界名兰。

在阿里山区,还有慈云寺、树灵塔、姊妹潭以及高山博物馆、高山植物园等名胜游览地。

慈云寺红檐绿瓦,掩映于青山绿野之中,正殿供奉1918年泰国国王所赠的释迦牟尼佛像。这里面临深谷,观赏云海、晚霞,景色极佳。

树灵塔是1936年为了伐木时安定树灵并祀其魂而立的纪念碑,旁边有日本人所立赞扬林学博士琴山河谷开发阿里山的纪念物,实际上它已成为日本侵略者榨取台湾资源的一个明证。

姊妹潭是两个相距一百来步彼此相依相偎的小湖,湖水清澈如镜,终年不涸。环潭树木倒影如画,并有凉亭、小桥点缀其间。高山植物园中植有不同气候带的植物数百种。高山博物馆中陈列有各种高山鸟兽、草本标本、矿物化石标本、高山族同胞的服饰用具,以及阿里山开发史料、阿里山地理模型等等。

离开阿里山,乘火车沿登山铁路下山,沿途风光也是十分引人入胜。

在阿里山登山铁路的两侧,分布着奋起湖、太和、茄冬仔、水社寮、瑞里、草岭等风景旅游区,也都各具特色。

奋起湖是阿里山铁路的中途站,原名粪箕湖,因该处地势颇似粪箕而得名。附近有四方竹、欲仙坪、鸳鸯洞、义母树、七星石、石狮象、树石盟、比翼树、灵枯树等胜景。其东南方的大冻山,原名粪箕山,海拔1976米,山巅有观日峰,也是一个观看日出奇景的好地方。从奋起湖车站向北徒步走大约3小时,可去太和风景区。这里有著名的蛟龙大瀑布,瀑布分四层,水量充沛,瀑布从海拔1600米的塔山群北部泻下,沿着峭壁,由一道分成四五道,再合成二道,再分成七八道……,最后直泻瀑底深渊中,水花飞溅,200米以内难以接近,其声势之浩大,景色之壮丽,可见一斑。此外这里还有卧船洞、仙人洞、花岗水帘卧等洞穴,石梦谷、回音谷等山谷,以及仙墨盘、九芎瘤、圣观音峰等景色。

奋起湖迤西,在交力坪车站北面不远处的瑞里风景区,也是一个清幽探胜的好地方。近年来,瑞里一阿里山连游,已成为一条旅游热线。瑞里地处阿里山脉的西部边缘地带,丘陵起伏,峰峦苍翠,一些断崖峭壁、瀑布溪流分布其间,到处山花野果、虫声燕语,充满野趣。这里有“瑞丽八景”,其中云潭大瀑布高200余米,自上而下共分三层,瀑底形成一大水池,景色十分壮观。千年蝙蝠洞排列着大小数千个天然石洞,绵延3000余米,每天晚上都有数千只蝙蝠在洞中宿夜,并作有规则的排列,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燕子崖是一块巨大的、具有天然缝隙的石壁,成千上万的燕子栖息在缝隙中。魔石岭一带巨石林立,竹林成片,藤树展奇,有时山猴成群,莺歌燕舞,奇趣盎然。此外,这里还有百果园、青年岭、情人桥、双溪瀑布、悬崖铁路桥、云山观日峰等景,各异其趣,令人留连忘返。

阿里山乡位于嘉义县的东南部,是台湾最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所在地。

阿里山乡地处阿里山脉的中心地带,全乡面积为428平方公里,人口约6000人,是台湾地广人稀的地区之一。居民以高山族中的曹人为主。

阿里山乡原名“阿里山”,是曹人最大的聚居区。境内是阿里山脉的崇山峻岭,位于东部的大塔山,海拔2663米。全省最长的河流——浊水溪的支流清水溪和曾文溪的支流大埔溪均发源于该乡。过去对外交通主要靠阿里山铁路支线,80年代期间新修筑的中横公路横贯该乡中部,还有90年代初通车的公路横贯该乡东南部,使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阿里山乡的曹人已改以狩猎为主为农业生产力主,除森林资源外,还出产爱玉子、山葵、栗子、红豆、香菇、高冷蔬菜等。其中以爱玉子和山葵最著称。这里的爱玉子为野生,以海拔1400~2000米生长的品质最优,每年9月至翌年1月为采收期,年产量在2万公斤以上,是全省最大的产区。山葵是该乡著名的特产,台湾俗称“三四味”,属十字花科,香辛作物,其根茎为高经济价值的特种调味料。山葵原产地系日本,本世纪初引进台湾,性喜阴湿寒冷的半阴地带,全省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曾有种植,但以阿里山地区生长的最茂盛,品质最优,四季可采。山葵叶丛生,状似莲花叶,略小,颜色碧绿,根茎长约30~50厘米,圆柱形,生有须根,味道芬芳,辛冲味足,具有杀菌、利尿、发汗、清血、增加食欲之功效。这里生产的山葵主要供外销日本。

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终年游人不绝,尤其在80年代台湾一些新的风景区尚未开发之前,一直居全省各风景区接待游人数量的首位。近10年来,阿里山还开辟了来吉风景区、屏遮那天然湖、丰山风景区等新景区,力求形成大阿里山观光旅游区。

以上就是关于台湾有那些景观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