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货币化是如何推高房价的?

   2023-05-03 00:58:47 网络460
核心提示:房地产货币化在当今世界为普遍现象。房地产货币化,并没有明确定义,可理解为以信贷扩张刺激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即房价上涨为货币现象,是一种资产泡沫现象。房地产金融化,包括资本化、证券化及货币化三个层次。以美国为例。一、资本化阶段:地产抵押贷款。大

房地产货币化是如何推高房价的?

房地产货币化在当今世界为普遍现象。房地产货币化,并没有明确定义,可理解为以信贷扩张刺激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即房价上涨为货币现象,是一种资产泡沫现象。

房地产金融化,包括资本化、证券化及货币化三个层次。

以美国为例。

一、资本化阶段:地产抵押贷款。

大萧条期间,为了促进房地产复苏,美国国会出台了《住房贷款银行法》。根据这一法令,联邦政府成立了联邦住房贷款银行。这家专门负责住房贷款的国有银行可以直接从财政部获得资金,并向非银行机构提供贷款。

接着,国会又通过了《国家住宅法》。根据这个法令,联邦政府成立了联邦住房管理局。这个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为低收入者尤其是只能承担低首付比例的个人及家庭提供抵押贷款保险,以稳定抵押贷款市场。

联邦住房管理局实际上是通过透支国家信用的方式,支持低收入者买房,以提升市场的购买力。这一举措,加大了房地产市场的杠杆率,直接推动了低首付比、分期付款的出现。

二、证券化阶段: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虽然联邦住房管理局提供了抵押贷款担保,但是商业银行依然惧怕风险,不愿意给低收入者提供贷款。

1938年,联邦政府成立了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最开始这是一个政府机构,主要任务是购买经过联邦住房管理局担保的抵押贷款,以刺激银行放心给低收入者放贷,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此举相当于创造了一种新型的金融市场——抵押贷款交易市场。这就开启了房地产证券化之路。

美国房地产证券化加速在六十年代。

1968年,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被私有化,成为了一家私人公司——大名鼎鼎的房利美。两年后,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成立。

国会授权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可以购买普通抵押贷款,即购买未经联邦住宅管理局担保的抵押贷款。此举刺激了贷款发行机构大规模放贷,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1968年,美国诞生了第一份抵押贷款支持证券。1970年第一季度,美国抵押贷款证券化规模为460亿美元。70年代随着投资银行兴起,MBS快速加速。到了1974年第三季度这一数据突破千亿,1988年第二季度破万亿。截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机构MBS的债务规模达到了近8万亿美元。

三、货币化阶段:大规模信贷、次级贷款及相关衍生品。

从资本化到证券化,是地产金融化的正常路径。但是,到了货币化阶段,就容易引发房地产泡沫及债务危机。

证券化与货币化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房地产货币化有比较明显的三个特征:

一是房地产信贷中出现大规模的次级贷款。

在美国,通常将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划分为“优级”、“次优级”、“次级”三类。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收入证明缺失、偿债能力低的客户,其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至3%。

小布什政府时期,次级贷款发放逐渐失控,很多低收入者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次级贷款。到2006年,“次级”占比达25%,“次优级”为21%、合计46%。

二是基于抵押贷款证券相关的金融衍生品膨胀。

衍生品,是抵押贷款等资产证券化的金融产品。但是,大规模的衍生品膨胀,是一种货币化现象。

在住房抵押贷款基础上,房地美、房利美及非机构开发了大规模的抵押支持证券(MBS)。投资银行又在抵押支持债券的基础上,使用高杠杆创造了大规模、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如CDS、CDO等)。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全球2004年共发行了1570亿美元的CDO(担保债务凭证),2005年发行2490亿美元,2006年发行4890亿美元,2007年第1季度发行规模高达2500亿美元。

次贷危机前,次级抵押贷款总价值大概7万亿美元。上面是金融衍生品,其中CDS(信用违约掉期合约),全球市值高达62万亿美元,远超过当年美国GDP总量的14.48万亿美元。

三是大规模的信贷支持。

从2001年开始,房地产价格上涨,抵押贷款、抵押支持证券及相关衍生品的膨胀,都源自大规模的信贷供应。

2001年“9·11”事件后,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从6%下降到1%,并长期维持这一低利率水平。低利率释放了大量的信贷,刺激了房地产及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

所以,房地产货币化的根本动力源自大规模信贷扩张。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信用货币的出现为房地产货币化创造了条件,美国房地产货币化从1983年(摆脱了滞胀危机)开始。此后30多年,总体上,货币持续扩张,房价持续上涨,抵押支持证券及衍生品持续膨胀,最终崩盘于次贷危机。

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很少抵押支持证券及相关衍生品,不过房地产货币化现象依然存在。

如何确定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货币化现象?

可以从货币增速、房地产价格增速与其它资产增速相比较。

2020年中国广义货币已经超过了200万亿。从2008年到2018年,广义货币增加了4倍。

这十年,不仅GDP、居民可支配收入,还有消费品、大宗商品、工业品、股票、黄金,都跑输了广义货币增速。

钱都去哪里了?

只有深圳房价、北上广核心地段的房价、教育培训服务价格以及大型房地产的营收和资产跑赢了广义货币。我这里引用泽平宏观的调研数据:

2018年,深圳均价为5.4万元/平方,涨幅为4.5倍(较2008年),超过广义货币增幅;上海为5万元/平方,涨幅接近3倍;北京为6万元/平方,涨幅为3.5倍;广州为3.3万元/平方,涨幅为3.6倍。北上广核心地段的房价涨幅都超过广义货币。

中国房地产是货币蓄水池。从2008年到2017年,国内房地产投资从2.53万亿升至11万亿,涨幅超过4倍,累计总投资高达74万亿元。仅2017年的投资额就相当于加拿大当年的GDP总额。这十年房地产投资规模增幅与广义货币增幅相当。

棚改货币化是房地产货币化的非典型案例。

我这里引用天风宏观的调研数据。2015年到2017年是棚改货币化的高峰期。这三年,全国超过1400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从30%提高到60%,一线城市达80%,每年总投资1.5万亿左右。

棚改货币化的安置资金来自哪里?

2014年央行创设了抵押补充贷款(PSL),棚改资金主要来自PSL。央行通过PSL向政策性银行如国开行、农发行贷款,国开行、农发行再通过专项贷款向地方政府贷款。仅2016年,棚改总投资达1.48万亿,其中国开行棚改专项贷款9725亿,农发行棚改专项贷款3000亿元左右。

最后看大型房地产商。

商业银行是信贷供给方,大型地产商是主要需求方。在大量的信贷支持下,大型地产商攻城略地,制造一个个地王,囤积大规模土地,同时营收与资产暴增。

以恒大为例。2006年到2018年,恒大销售额由17亿增长到5800亿,增340倍。从2006年到2016年,恒大现金余额由20亿增长到3043亿,增152倍;总资产由78亿增长到一万亿,超过150倍。营收、现金及总资产增速,均远超过广义货币增速。

货币市场,并不是一个自由市场。当今世界,各国的货币供给都是由央行垄断的。金融资产货币化现象极为普遍,货币垄断长期扭曲金融资产价格。当房地产货币化后,货币垄断权对房地产价格的控制极强。

过去20年,不管是美国房地产价格暴涨暴跌,还是中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都不完全是自由市场的“锅”,很大程度上是房地产货币化的结果,即货币垄断权对市场的控制。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

说好的棚改货币化安置是去库存,但为什么房价也涨了

三四线城市近年来房价涨了一倍都不止,有些城市房价过万。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原因有二个: 一是,一二线城市房地产调控,而三四线城市房价便宜,再加上没有调控,所以大量资金涌向三四线城市;二是,三四线城市搞棚改货币化安置,大量的拆迁户拿着货币资金到周边去买房,导致当地房源的短期供应紧张,从而推高了房价。

在经历了三四线城市房价暴涨之后,有人说三四线城市房价乃有价无市,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排名前列,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通常盘子比较小,很容易遭到大资金的恶炒,容易出现大幅波动`,而一旦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萎缩,要想抛掉房产就比较困难了,除非大幅降价,一般情况下根本找不到买家。

融创中国的孙宏斌曾经再一次房产的会议上说过,未来五年,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是没有什么上涨空间的。今天关于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为什么会有“有价无市”这样的一个状态,说说我的观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货币政策明稳暗紧,首付比例一提再提,给流向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加了一道限制阀门,市场层面的资本驱使动力逐渐减弱。未来三四线的房价走势如何还是要区别对待,人口大量流出的城市已经有下跌的先例,城市化进程还在高速进行的区域房价上涨压力依旧很大。

实际上现在房地产业开始饱和状态,空置率居高不下,出现二极分化状态,那些知名度高的三线城市房价环比上涨,上涨幅度有所收敛,而有些三线城市房价有微幅下跌,其跌幅有限。来房子空置率越来越高。所以从长远看,刚需买房就买人口比较多的,“大学”(年轻有活力)比较多的、医院比较多的城市。年轻人基本不用考虑三、四线,那些地方养老挺好,安静。

大规模拆迁“停止”,旧改袭来,2021年起,3类人身价或上涨

2016年伊始,多地打响房地产“去库存”攻坚战。《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多地将推出包括降税、补贴、公积金、租售并举等在内的去库存一揽子政策,住房保障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或成为去库存的有力支撑。 从

拆迁是造富的“发动机” ,但也是很磨人的一件事情,我们经常听说有“钉子户”出现,由于被拆迁人和拆迁人就拆迁补偿一事未达成最终的一致性意见,双方各不相让最终要么建设停工、要么建设修改图纸。

很多人会有个疑问,在世界其他地方,也会出现“钉子户”吗?

楼市指闻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在网上就曾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加—州,一直以来很多人希望能修建一条高铁线路,方便城市之间人们的出行,铁路预计330亿美元、将连接很多个大城市。然而这个高铁项目从2008年规划到2020年,已经接近12年过去了,连个影子都没有。究其原因,还在于拆迁难度太大。

根据估算,这条铁路原计划330亿美元,但经过初步调查显示,拆迁成本远远超出了预期的难度系数,拆迁的补偿额将超出预算200%以上,总投资预计最终会达到750亿美元,这还仅仅是初步计算,最终需要多少尚未可知。

虽然拆迁有难度,但总体而言拆迁利大于弊,过去的15年里,我国各大城市(从一线到三四线)普遍迎来了拆迁的东风,在这一波拆迁中,实现了3方获益:

1、地方城市圆满征收了想要的土地面积(可以进行新的发展规划布局了) 。随着城市化快速扩围,原来的二环路成为了内环路,人口从300万快速发展到1千万的时候,原来的老城区显然不够用,不管是厂房建设还是住宅建造,都需要重新腾出大面积的土地,所以征收城市周边的土地在所难免。

2、被拆迁人获得了大量的拆迁补偿款(实现财富增值,可以买房买车了) 。上一波拆迁风,房价的分界线为2015年,从原来的棚改拆迁实物安置转变到货币化安置,这也意味着拆迁正式从原来的V1.0开始转向V2.0时代,如果说实物补偿不会对财富起到提升作用,那么货币化安置将是直接发现金,为拆迁户家庭注入现金财富和购买力。在2016年终2019年这几年里,全国70%以上的棚改超过2000万套安置房分布于三四线城市。

3、开发商获得了新的销售契机(市场上凭空出现了大量的拆迁无房人,这将是新的买房动力) 。前文说到,上一波房价普涨,其根本因素不在于城市化,也不在于人口快速入城,而在于棚改拆迁,截止2017年底,南京、合肥等城市的货币化安置高达90%以上,这样的城市还有很多,棚户居民房子被拆了,手握大量现金,重新买房成为了当务之急,所以开发商建房乐此不疲。

大拆迁下,各方面都开心的同时,挤出效应也不少。

过去5-10年的棚户区改造,已经基本结束,同时带来了房地产发展的另一方面影响,所以大规模拆迁已经不可行了。

在2017年下半年,超过80%的城市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90%以上,这就直接导致了全国性购房需求瞬间增加,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原本居民没有多少资金可以用来买房,现在人人手持200万元现金冲进楼市,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波普涨。

从2015年到2017年,这是棚改到来房价上涨速度最快的3年,数据显示,全国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达到601万套、606万套和609万套。仅仅在2018年上半年就完成了363万套,直接冲刺到全年任务量的62.5%,总计棚改完成度达到2179万套。

当大家都手握现金冲向楼市的时候,全国性房价高涨时代来临,这也就意味着房产泡沫不断涌现,房产泡沫不断向人们宣示着新的发展方向: 棚改应该停止了

拆二代“全面消失”?国家新规下,2021年起,城市老房子统统这样处置

那么,城市房子将来老旧了,怎么处理?住建部也有相应的统筹安排:旧改。

很显然,在旧改的整个工程中,增加电梯、光纤、水电燃气升级、停车位这些问题才是主要的症结所在,这些痛点问题解决了,旧改的小区才能得到真正的升级。

拆迁“全面停止”后, 3类房子或迎来再次升值,3类人身价或再上涨!

1、老房子业主。原本望眼欲穿的拆迁东风消失了,依靠拆迁致富短期内不可能了,不过旧改也能为自己的老房子注入新的升值潜力。小区整体翻新之后,原本污水横流、乌烟瘴气的“不卫生”景象将一扫而光。带动小区整体升值10%以上。

2、顶楼最受惠。顶楼超大赠送、强采光无遮挡,不过在楼梯房时代下,顶楼的劣势也很明显:爬楼梯。随着旧改加电梯的到来,顶楼升值潜力比1-5楼要高得多,预计至少30%以上,100万元房子升值到130万不是梦。

3、城市新居民。有心人会发现一个现象,现如今居住在城市老房子的人,基本都是刚入城的工人或者是新市民打工者,他们收入不高,所以只能租800元-1200元的单人间。旧改将大幅提升他们的居住舒适度。

以上就是关于房地产货币化是如何推高房价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