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体格检查步骤

   2022-08-01 21:31:03 网络420
核心提示:一、视诊:•腹部外形:正常人腹部外形平坦对称弥漫性全腹膨隆见于腹水、胃肠胀气或巨大卵巢囊肿等局部膨隆见于肿块或肿大的脏器等腹部凹陷如舟状者见于恶病质及严重脱水局限性凹陷见于手术瘢痕收缩。•腹部呼吸运动:男性和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正常人腹式呼吸

腹部体格检查步骤

一、视诊:

•腹部外形:正常人腹部外形平坦对称弥漫性全腹膨隆见于腹水、胃肠胀气或巨大卵巢囊肿等局部膨隆见于肿块或肿大的脏器等腹部凹陷如舟状者见于恶病质及严重脱水局限性凹陷见于手术瘢痕收缩。

•腹部呼吸运动:男性和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正常人腹式呼吸运动自如腹式呼吸运动减弱见于腹膜炎症、腹水、急性腹痛、腹腔内巨大肿物或妊娠,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膈麻痹。

•腹壁静脉:正常人一般不显露,腹壁静脉怒张见于肝硬化及上、下腔静脉梗阻,通过血流方向鉴别。

•胃肠型和胃肠蠕动波:正常人一般看不到胃肠蠕动波幽门梗阻者上腹部可见胃型或胃蠕动波肠梗阻可见肠型或肠蠕动波。

•上腹部搏动:可见于正常较瘦者病理情况见于腹主动脉瘤、右室肥大、肝血管瘤。

•腹壁其它情况:皮疹、色素、腹纹、瘢痕、疝、脐部和腹部体毛。

二、听诊: •肠鸣音:正常人为4-5次/分钟超过10次/分钟为肠鸣音活跃,同时伴响亮、高亢、金属音为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少于正常为肠鸣音减弱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且刺激腹部仍无肠鸣音,为肠鸣音消失故要求听诊至少3-5分钟。

•血管杂音:腹主动脉瘤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肾动脉狭窄可于脐左右处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癌肿块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壁怒张静脉可听到连续的静脉嗡鸣音。

•摩擦音:脾梗塞,肝脾周围炎,可在深吸气时于各相应部位听到摩擦音。

•搔弹音:可协助测定肝下缘、微量腹水及扩张的胃界。

三、触诊。方法:(1)浅触诊法:用以检查腹壁的紧张度及有无压痛、肿块、搏动感(2)深部滑行触诊法:用以检查腹腔脏器或肿块,触诊肝脾时尤其注意与呼吸运动的配合(3)双手触诊法:主要用于肾的触诊,也可用于脾触诊(4)深压触诊法:用于检查压痛及反跳痛(5)冲击触诊法:用于有腹水的病人检查腹腔内肿大的脏器或肿块(6)钩指触诊法:适于腹壁薄软者和儿童。

体格相关检查

[腹 部]

14、腹部视诊

(1)腹部的体表标志:肋弓下缘、腹上角、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脐)及分区(4区法、9区法)表述正确并能在腹部指示

(2)视诊方法正确①被检查者平仰卧,充分暴露全腹,双腿屈曲,嘱被检查者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右侧。②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③再提高视线自上而下视诊全腹。

(3)能表述视诊主要内容。①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②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

15、腹部触诊

(1)浅部触诊手法

①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的右侧,前臂应在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

②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触诊,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应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

③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提起并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

(2)检查内容:

①腹部异常包块触诊:触及异常包块时应注意: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移动度。

②液波震颤:患者平卧,双腿屈曲,放松腹壁,检查者以一手掌面贴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稍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指端冲击腹壁。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一人手掌尺侧缘压于脐部腹中线上。。

③压痛及反跳痛: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

④胆囊莫非氏征:医师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缘,以拇指指腹按压于右腹直肌外缘与右肋缘胆囊点,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呼气,吸到一定时候患者会因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引起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称Murphy征阳性。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

16、肝脾胰肾触诊

(1)肝脏触诊①单手触诊 :患者腹式呼吸,仰卧并屈膝。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检查者右上腹部或脐右侧,估计肝下缘的下方。随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迎触下移的肝缘。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不能离开腹壁并逐渐向肝缘滑动,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

②双手触诊: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触诊法,而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托推(2分)。

(2)脾脏触诊

①检查者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部第7~10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平放于上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

②当平卧位触诊不到脾脏时,嘱被检查者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此时用双手触诊法。

③临床上,常将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深吸气时,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超过2cm至脐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即巨脾。能描述以上脾肿大者。

③ 胰:不能触及,叩诊正常时在左腋中线第9-11肋间叩到脾浊音,其长4-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

④ 肾触诊 :卧位触诊右肾时,嘱患者两腿屈曲,并做深呼吸。医师立于患者右侧,以左手掌托住其右腰向上推起。右手掌平方在右上腹部,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缘而稍横向。于患者吸气时双手夹触肾。触左肾时,左手越过患者前方而托住左腰部,右手掌横置于患者左上腹部,依前法双手触肾,正常人肾一般不易触及。

17、腹部叩诊

(1)叩诊手法、动作、力量间接叩诊、直接叩诊均可,一般常用简接叩诊。

(2)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 腹腔内游离腹水>1000ml:让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开始,向两侧腹部叩诊,出现浊音时,板指手不离开腹壁,令被检查者右侧卧,使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叩音又为浊音,再令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击,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3)膀胱叩诊方法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当膀胱充盈时,自脐向下叩,当鼓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膀胱浊音界,排尿后可转为鼓音。

(4)脊肋角叩击痛检查方法检查时,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患者脊肋角处,右手握拳用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

(5)肝浊音界上界叩诊方法 。

沿右锁骨中线,由肺区向下叩至腹部。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沿右锁骨中线延长线上,由下向上口镇,由鼓音变浊音为肝下界)。正常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右腋中线上第7肋间,右肩胛线上第10肋间。

(6)胆囊区叩击法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立于其右侧,左手掌平放于胆囊区,紧贴皮肤,右手握空心拳,以其尺侧叩击左手背部(力量适中),观察有否疼痛感。

18、腹部听诊

(1)肠鸣音听诊

①应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地听诊各区。

②顺序:左至右,下至上。

③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

④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0次以上且肠鸣音响亮、高亢。

⑤肠鸣音消失标准: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

(2)能听腹部血管杂音(动脉性和静脉性)。

①动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一侧。

②静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脐周或上腹部。

[神 经]

19、深、浅反射

深反射:

(1)跟腱(踝反射):被检查者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检查者左手将被检者足部背屈成直角,以叩诊锤叩击跟腱,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踝阵挛:嘱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医师一手持病人小腿,一手持病人足掌前端,用力向上使踝关节过伸,阳性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发生节律性收缩。

(2)肱二头肌反射:被检查者前臂屈曲90度,检查者以左拇指置于被检者肘部肱二头肌腱上,然后右手持叩诊锤叩左拇指指甲,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引出屈肘动作。

(3)膝反射:坐位检查时,被检者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仰卧位检查时,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之屈曲约120度),右手持叩诊锤叩膝盖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可引出小腿伸展。

浅反射:

⑴腹壁反射被检查者仰卧,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而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缘下,脐平及腹股沟上的平行方向,由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正常反应是局部腹肌收缩。

⑵角膜反射:嘱被检查者眼睛注视内上方或一侧检查者竖起的食指,避免其直视棉签,用细棉签由角膜外缘处轻触其角膜。正常时可见被检侧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同时对侧也出现眼睑闭合反应,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20、脑膜剌激征

(1)颈强直(颈抵抗):被检查者仰卧,颈部放松,检查者左手托被检查者枕部,右手置于前胸上部,以左手力量托起枕部作屈颈动作检查。正常可触及前胸,如下颏不能贴近前胸,上抬时检查者有抵抗感,且病人感到颈后疼痛,为颈强直。布氏征

(2)Kernig征: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抬起被检查者一侧下肢,使髋关节屈成直角后,当膝关节也在近乎直角状态时,检查者左手按住其膝关节,右手将被检查者小腿抬高至伸膝,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度以上,若伸膝受阻,屈肌痉挛或疼痛为阳性。

(3) Brudzinski征:被检查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在右侧,右手按于被检查者胸前,左手托起其枕部,作头部前屈动作时,观察双膝关节是否会有屈曲状。

21、锥体束病理反射

(1)Babinski巴彬斯基征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2)Oppenheim奥本汉姆征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3)Gordon征(2分)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被检者腓肠肌中部,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4)ChaddocK征(1分)用锐器竹签在被检查者外踝下方足背外缘,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

(5)Hoffman霍夫曼征:医师左手持病人腕关节上方,右手以中及食指夹持病人中指,稍向上提,使腕关节处于轻度过伸拉,然后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由于中指伸屈肌受到牵引而引起其余四指的轻微掌屈反应为阳性。

一、一般检查[5.0]

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 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0.5]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0.5]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0.5]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 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完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 [3.0]

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0.5]

二、头部[5.0]

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 [0.5]

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0.5]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 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0.5]

14.检查调节反射。 [0.5]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0.5]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0.5]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 [0.5]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0.5]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1.0]

三、颈部[8.0]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 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0.5]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 [2.5]

颈后三角: 双手指尖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

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和颏下淋巴结,同法触摸右侧颌下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被检者头部稍前屈,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

22.触诊甲状腺峡部和左右叶。右手拇指在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 用左手拇指在甲状软骨下气管右侧向对侧轻推,右手示指、中指和环指在左胸锁乳突肌后缘, 右手拇指在气管旁滑动触摸,请被检者吞咽;同法检查甲状腺右叶。[3.0]

23.触诊气管位置。 [1.0]

24.听诊颈部血管性杂音,先左后右。甲状腺无肿大则无须听诊。[0.5]

25.测试颈项强直。取枕,左手托住被检者枕部,右手放在其胸前使被检者头部作被动屈颈动作,同时观察两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活动(Brudzinski征)。 [0.5]

四、前胸部和肺部[16.0]

26.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蹲下观察胸廓外形;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0.5]

27.触诊腋窝淋巴结。左手扶着被检者左前臂,右手指并拢, 掌面贴近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滑动触诊。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壁、内侧壁、前壁。触诊腋窝前壁时,注意拇指和四指的配合。再翻掌向外,触诊腋窝外侧壁。左手检查右腋窝淋巴结,方法同前。 [2.0]

28.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 [1.0]

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按内上、外上、尾部、内下、外下顺序由浅入深触诊,最后触诊乳头。

29.检查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两拇指间距约2cm。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1.0]

30.触诊语音震颤。将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部上、中、下三部位的对称位置,嘱其以同等强度发“yi”长音,并双手作一次交换。

[1.0]

31.触诊胸膜摩擦感。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嘱其深吸气。 [0.5]

32.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由第1肋间至第4肋间,按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两侧对照的原则叩诊。[2.0]

33.肺下界叩诊。按右锁骨中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顺序叩三条线。被检者平静呼吸,自上而下, 由清音叩到实音时翻转板指,取板指中部用标记笔作标记。[3.0]

34.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听诊。必要时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动作。[3.0]

35.检查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一致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同语音震颤检查上、中、下三个部位,作两侧对比。 [1.0]

36.听诊胸膜摩擦音。嘱被检者深吸气,在前下侧胸壁听诊。 [1.0]

五、心脏[19.0]

37.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视)、心尖搏动。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进行观察;视诊心前区异常搏动。 [2.0]

38.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用手掌在心前区和心底部触诊,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确定具体位置和时期[4.0] 。

39.触诊心包摩擦感。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用手掌触诊。[1.0]

40.叩诊心浊音界。先叩左界, 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由清变浊,作标记;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叩右界则沿右锁骨中线, 自上而下,叩至浊音,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然后用直尺测量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 [6.0]

41.心脏听诊。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听诊心率(1分钟)、心律、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然后依次在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听诊。[5.0]

42.听诊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缘3、4肋间听诊。[1.0]

六、背部[15.0]

43.视诊皮肤。被检者坐起,两手抱膝,暴露背部。[0.5]

44.触诊胸廓扩张度。双拇指在第10肋水平,对称性地把手掌放在背部两侧,两拇指间距约2cm,两手向脊柱方向推挤,使皮肤松弛致双手大拇指掌侧缘平行;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1.0]

45.触诊语音震颤。两手掌置肩胛下区对称部位,请被检者发“yi” 长音,然后两手交换,请被检者以相等强度重复发“yi” 长音。 [1.0]

46.背部叩诊。肩胛间区脊柱两侧上下共4个部位,左右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共4 点。 [2.0]

47.叩诊肺下界和肺下界移动范围。 沿左肩胛线自上而下, 叩出平静呼吸时的肺下界。 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后屏住呼吸, 迅速自上而下叩至浊音区, 翻转板指, 在其中点作一标记。再嘱其深呼气后屏气, 迅速自上而下叩出浊音区,翻转板指, 再作标记,嘱被检者恢复正常呼吸。用直尺测量两个标记间的距离。再叩右侧。[5.0]

48.背部听诊。肩胛间区脊柱两侧上下共4个部位,左右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共4 点。 [2.0]

49.听诊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相同的声音强度发“yi”长音,在肩胛间区脊柱两侧和肩胛下区左右共4 点,两侧对比。 [1.0]

50.检查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和左右肾区叩击痛。[1.0]

51.观察脊柱的活动度。 [0.5]

52.检查脊柱弯曲度、压痛、叩击痛(先用间接叩击法,再用直接叩击法)。 [1.0]

七、腹部 [24.0]

53.视诊腹部外形(蹲下平视)、腹部皮肤、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或蠕动波。 [0.5]

54.腹部浅触诊。一般自左下腹开始滑行触诊,沿逆时针方向移动;检查McBurney点反跳痛。[1.0]

55.腹部深触诊。左手与右手重叠,以并拢的手指末端逐渐加压触摸深部脏器,一般自左下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进行。 [1.0]

56.肝脏触诊。用左手拇指置于季肋部,其余四指置于背部,右手自右髂窝沿右锁骨中线,与呼吸配合,向肋缘滑行移动,直至触及肝缘或肋缘。如果肋下触及肝脏,必要时宜在右锁骨中线叩出肝上界并测量肝脏的上下径。肝脏肿大者作肝颈静脉回流征检查。 [5.0]

57.在前正中线触诊肝脏。一般从脐部开始,自下向上滑行移动,与呼吸运动配合,测量肝缘与剑突根部间的距离。 [2.0]

58.脾脏触诊。左手掌置于被检者左腰部第7~10肋处, 右手掌自脐部开始,两手配合,随呼吸运动深部滑行向肋弓方向触诊脾脏,直至触及脾缘或左肋缘。触诊不满意时,可嘱被检者右侧卧位, 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再作触诊。如脾脏肿大,则测量甲乙线、甲丙线和丁戊线。[3.0]

59.Murphy氏征检查。以左拇指勾压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其余四指与肋骨交叉,嘱作深吸气,同时注意被检者的面部表情,询问有无疼痛。 [3.0]

60.双手拇指依次深压季肋点、上输尿管点和中输尿管点。 [0.5]

61.检查肝区叩击痛。 [0.5]

62.检查液波震颤。左手掌轻贴被检者右侧腹壁,右手指指腹部叩击左侧腹壁,必要时请被检者或助手用右手掌尺侧缘压在脐部腹正中线上,再叩击对侧腹壁。[0.5]

63.检查振水音。左耳凑近被检者上腹部,冲击触诊上腹部。[0.5]

64. 检查腹部叩诊音分布。从左下腹开始,以逆时针方向叩诊。 [0.5]

65.叩诊移动性浊音。从脐部开始,沿脐水平向左侧方向移动,叩及浊音时,板指位置固定,嘱被检者右侧卧位,稍停片刻,重新叩诊该处;然后向右侧移动叩诊,直达浊音区,叩诊板指固定位置;嘱被检者向左侧翻身180呈左侧卧位,停留片刻后再次叩诊。 [3.0]

66.右下腹听诊肠鸣音(1分钟)。 [1.0]

67.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0.5]

可根据专科情况,腹部检查按视、听、触、叩的顺序进行。

68.触诊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股动脉搏动。

[0.5]

69.听诊有无射枪音和有无Duroziez双重杂音。听诊器体件置于股动脉上听诊。 [0.5]

70.检查上、中、下腹壁反射。[0.5 ]

八、四肢及部分神经反射[8.0]

71.视诊上肢皮肤、关节、手指及指甲。

72.检查上臂内侧肘上3~4cm处皮肤弹性。触诊左右滑车上淋巴结。 [0.5]

73.触诊双侧桡动脉搏动、有无交替脉、奇脉、水冲脉和毛细血管征。检查水冲脉时,用左手指掌侧紧握被检者右手腕桡动脉处,将被检者前臂抬高过头。[0.5]

74.检查左右上肢运动功能和肌力。[0.5]

75.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及Hoffmann征检查,先左后右。[2.0]

76.视诊双下肢皮肤、下肢静脉、关节、踝部及趾甲。

77.触摸腘窝淋巴结,触诊压陷性水肿,先检查左下肢,后查右下肢。触摸两侧足背动脉。[0.5]

78.检查左右下肢运动功能和肌力。[0.5]

79.左右膝反射、跟腱反射、Babinski征、Copperhead征、Gordon征、Kernig征检查。 [3.0]

80.盖好被子,收拾完毕后,感谢被检者的配合,并道别。[0.5]

以上就是关于腹部体格检查步骤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