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环境标准包含哪几类?

   2022-07-17 22:05:05 网络1270
核心提示:按照我国环境标准管理办法,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三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基础和方法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这类环境标准是对一定区域环境、一定时间内各种室内空气检测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所作的综合规定,是为实现国家环境政策要求

我国的环境标准包含哪几类?

按照我国环境标准管理办法,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三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保护基础和方法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这类环境标准是对一定区域环境、一定时间内各种室内空气检测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所作的综合规定,是为实现国家环境政策要求而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也是环境管理、评价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我国已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等. (2)污染物排放标准 这类环境标准是按照环境质量标准,结合技术经济条件或环境特点而制定的,规定污染源容许排放的污染物的最高限额,其目的是为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保护人群健康和生态良性循环,同时也要根据目前的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达到技术上的先进性.我国已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有:《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淮》、《制革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3)环境保护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 这类标准是指为确定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工作而制定的各种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导则以及抽样、分析、试验、监测的方法等.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化的需要,环境标准越来越多,如各种行业排放标准,各种分析、测定方法标准和技术导则,以及部级颁发的标准,如卫生部颁发的各种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在区域规划和环评过程中,某些项目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时,允许使用推荐的标准.

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生态环境标准的制定、实施、备案和评估。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生态环境标准,是指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要求。第四条 生态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和地方生态环境标准。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国家生态环境基础标准和国家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在全国范围或者标准指定区域范围执行。

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地方其他生态环境标准。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在发布该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范围或者标准指定区域范围执行。

有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区,应当依法优先执行地方标准。第五条 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法律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其他生态环境标准,以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发布。法律法规未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以推荐性标准的形式发布。

强制性生态环境标准必须执行。

推荐性生态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生态环境标准或者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引用并赋予其强制执行效力的,被引用的内容必须执行,推荐性生态环境标准本身的法律效力不变。第六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评估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开展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备案,指导地方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制定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机动车等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制定。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实施生态环境标准。第七条 制定生态环境标准,应当遵循合法合规、体系协调、科学可行、程序规范等原则。

制定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应当根据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编制标准项目计划,组织相关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等开展标准起草工作,广泛征求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事业单位和公众等方面的意见,并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论证。具体工作程序与要求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另行制定。第八条 制定生态环境标准,不得增加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行政权力事项或者减少法定职责;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增加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条件,规定出具循环证明、重复证明、无谓证明的内容;不得违法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不得超越职权规定应由市场调节、企业和社会自律、公民自我管理的事项;不得违法制定含有排除或者限制公平竞争内容的措施,违法干预或者影响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违法设置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等。

生态环境标准中不得规定采用特定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不得出现特定企业的商标名称,不得规定采用尚在保护期内的专利技术和配方不公开的试剂,不得规定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者淘汰使用的试剂。第九条 生态环境标准发布时,应当留出适当的实施过渡期。

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标准发布前,应当明确配套的污染防治、监测、执法等方面的指南、标准、规范及相关制定或者修改计划,以及标准宣传培训方案,确保标准有效实施。第二章 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第十条 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限制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制定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第十一条 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洋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核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第十二条 制定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应当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特征,以生态环境基准研究成果为依据,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态环境质量需求相适应,科学合理确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能源环保包括哪些行业?

4.3.1 生态环境评价的标准

在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时,需要有适当的判别基准。生态环境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内在本质 (生态结构)的变化和外在表征 (环境功能)的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规律。因而评价的标准体系不仅复杂,而且因地而异。目前我国缺少生态环境标准,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生态环境基准方面的研究。生态环境评价的标准主要依据:

(1)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国家已发布的环境质量标准如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保护农作物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粮食卫生标准等。行业标准指行业发布的环境评价规范、规定、设计要求等。地方政府颁布的标准和规划区目标、河流水系保护要求、特别区域的保护要求 (如绿化率要求、水土流失防治要求)等,均是可选择的评价标准。

(2)背景和本底标准: 以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背景值和本底值作为评价标准,如区域植被覆盖率、区域水土流失本底值、生物生产量、生物多样性等。

(3)类比标准: 以未受人类严重干扰的相似生态环境或以相似自然条件下的原生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类比标准以类似条件的生态因子和功能作为类比标准,如类似生境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蓄水功能、防风固沙能力等。类比标准须根据评价内容和要求科学地选取。

(4)科学研究已判定的生态效应。通过当地或相似条件下科学研究已判定的保障生态安全的绿化率要求、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最高允许量、特别敏感生物的环境质量要求等,均可作为评价的标准或参考标准应用。

本书的评价标准主要根据 《河南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专题研究成果和参考其他有关研究者的成果制定。

4.3.2 生态环境评价的主要方法介绍

在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中,评价方法是生态环境评价必不可少的手段。国内外目前应用的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类比分析法: 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一般有生态环境整体类比、生态因子类比和生态环境问题类比等。类比分析常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该方法根据已有的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分析或预测进行的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选择好类比对象,是进行类比分析或预测评价的基础,也是该方法成败的关键。

(2)列表清单法: 是利特尔等人于 1971 年提出的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是将拟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与可能受影响的各种生态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张表格的行与列内,逐点进行分析并以正负符号、数字、其他符号表示影响的性质与强度等,由此分析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

(3)生态图法: 即图形叠置法,是把两个以上的生态环境信息叠合在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该方法直观、形象、简单明了,不能做精确的定量评价。生态图法主要用于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或用于具有区域性影响的特大型建设项目评价中,以及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开发规划中。

(4)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 生态系统是由多因子 (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和开放系统,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认识和评价这样的复杂系统,是目前最常见的评价方法,此方法的具体应用是层次分析法 (AHP 法),它是一种对复杂现象的决策思维过程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的方法,又称多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法。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研究很多,姚建 (1998)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各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5)指数与综合指数评价法: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指数法是规定采用的评价方法。指数与综合指数法适用于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单因素评价及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相对比较简单,突出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综合性、层次性、客观性和可比性,是目前较为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但用此方法前必须建立合适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选取的指标一定要具有可比性。通过评价可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级,以便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缺点是难以赋权与准确定量。

(6)模糊评价法: 在生态环境评价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评价结果失真,但采用模糊集合理论可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所以生态环境评价中又引入了模糊评价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求模糊评判矩阵,其最大特点是用隶属度来刻划生态环境质量分级的界线,可用于生态环境质量的分级,划分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突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并用为重点区域予以治理。常采用的模糊评价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聚类评价法等。徐福留 (2001)、姚建 (1998)将模糊聚类和层次分析相结合,分别用于城市环境质量和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7)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人工神经网络由大量简单的神经元广泛联接而成,依托计算机获得高超的计算能力,并通过模拟人脑思维方式的复杂网络系统,利用已经积累的各种知识取得类似于人的识别和联想能力。因此,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已知环境样本进行学习,获得先验知识,学会对新样本的识别和评价。李祚泳等 (1999)、汤丽妮等(2003)开展了人工神经网络 B-P 模型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B-P 网络模型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不需要对各评价指标权值大小做出人为规定,在学习过程中会自适应调整,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另外,B-P 网络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取随意多个评价参数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此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8)景观生态学方法: 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是自然的和人为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定区域生态环境体系的综合反映,景观嵌块的类型、形状、大小、数量和空间组合即是各种干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又影响着该区域的生态过程和边缘效应。因此,对某区域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是揭示该区域生态状况及空间变异特征的有效手段。将研究流域不同生态结构划分为景观单元斑块 (patch),通过定量分析景观空间格局与景观异质性特征指数,从宏观角度给出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该方法通过两个方面评价生态环境状况:一是空间结构分析二是功能与稳定性分析。这种评价方法可体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匹配一致的基本原理。

(9)其他方法:

1)多因子数量分析法: 生态环境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所发生的变化,是由各生态因子的变化和状态所决定的,因此,可通过测定各生态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和主分量分析,进而进行生态环境变化的趋势分析。

2)回归分析法: 是研究两个及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回归分析的变量中有一个是因变量,其余是自变量,通过监测或观测数据来寻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

3)系统分析方法: 对于多目标的动态性问题,可采用系统分析法进行评价。

4.3.3 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和质量标准,运用恰当的方法评价某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及其影响作用关系。如果依据的是系统现状的生态系统信息,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如果应用了生态环境变化的预测信息进行评价,则为生态环境质量的预测评价如果目标是评价生态系统质量变化与工程对象的作用影响关系,可以称其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一项系统性的研究工作,涉及自然及人文等学科的许多领域,其中生态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指导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和程度,决定于人为活动的干扰强度和生态环境本身脆弱性的大小,而生态环境质量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或叠加形成的。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相同成因所引起的生态脆弱程度是有一定差别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得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构建某一具体区域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时,要选取最能反映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状况的环境因子。

4.3.3.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建立在科学准确的基础上,选取能反映评价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本质特征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的指标。同时,为了便于与相邻地区之间的比较,所选取的指标应尽可能统一并量化。

(2)综合性原则: 要全面衡量所考虑的诸多环境因子,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生态环境各方面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3)主导性原则: 制约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很多,利用单一因子根本不可能对生态环境质量及变化状况作出科学评价,但若一一概全既不可能又不现实。因此,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直接反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主要特征的主导性指标。例如: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诸因素中,水土流失是主要制约因素,指标的选取应考虑与水土流失有关的降水量、降雨强度、土壤质地、植被状况、侵蚀模数和耕作方式等指标。

(4)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考虑数据的易获性和可采集性。一些指标虽能很好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变化情况,但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是根本无法获取的。

因此,在选取指标时应当遵循简洁、方便、有效、实用的原则,即通过相关学科理论的概括,获取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大且易获取的观测资料,并有利于生产及管理等部门掌握和操作,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4.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依据上述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通过对研究区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制约性因素或主导性因子的辨识,从中选取最能代表和反映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本质特性的具体指标,最终制定了水源区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来考虑所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各个要素,并在工作中不断调整与完善已制定的指标体系。此次研究选取了与生态环境质量关系密切的气象、水资源、地形地貌、植被、土壤、人口与土地、灾害和环境污染 8 项一级指标、23 项二级指标 (表 4.13)。

4.3.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生态环境评价

水源区地形复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有伏牛山主脉老界岭为屏障,最高海拔处2212.5m,东南地势下降,海拔最低处120m,伏牛山主脉老界岭由西向东穿越水源地北部边界。水源区属于农业种植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耕地0.07hm2,低于南阳市人均耕地0.09hm2和河南省平均水平,人地矛盾非常突出。目前区内由于森林植被稀少,质量差,蓄水、固土能力低下,加之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土壤污染造成耕地肥力下降、湿地及生物多样性锐减、地表水质量及地下水水位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该区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其生态地位备受重视,对该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作出综合评价,对水源区进行生态环境预警研究,可为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对策和建议,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的水质安全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此次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水源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表4.13 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4.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HP 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专家匹兹堡大学教授 T.L.Saaty 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达到的总目标,把问题层次化,建立起一个有序的递阶系统,然后对系统中各相关问题进行两两比较评判。通过这种比较评判结果的综合计算处理,把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权数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层次分析法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已普遍应用于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决策。技术手段比较成熟,从而保证了研究方法的合理有效性。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水源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首先要建立生态环境因子的层次分析模型。其基本原理是: 将评价系统的有关方案的各种要素分解成若干层次,并以同一层次的各种要素按照上一层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判断比较并计算出各要素的权重,根据综合权重按最大权重原则确定最优方案。层次分析法大体分为 5 个步骤,即: 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②构造判断矩阵③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④层次总排序⑤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对上述步骤的具体说明将在下面的生态环境评价中进行解释。

4.3.4.2 生态环境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结合研究区实际生态环境现状,此次选取了对该区生态环境影响较明显的因子 (表4.13),将水源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分为 3 层 (图 4.8)。

4.3.4.3 构造判断矩阵

作任何系统分析都要有一定的信息,而层次分析的信息主要是人们对于每一层次中各因素相对重要性作出判断,这些判断通过引入合适的标度进行定量化,就形成了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上一层次的某一因素与本层次有关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在水源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A 为目标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层次要达到的总目标。B为中间层,表示采取某种方案来实现预定总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为最高层涉及的主要基本要素,设B={B1,B2,B3,B4,B5,B6,B7,B8},其中B1为气候条件,B2为水资源条件,B3为地形地貌条件,B4为植被条件,B5为土壤状况,B6为人口与土地,B7为灾害,B8为环境污染C为最低层,表示实现评价的具体指标因子,C={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23}。

图4.8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模型

根据构建的层次分析模型,分别构造出A-B、B-C的判断矩阵如表4.14所示。判断矩阵中各元素{Cij}表示在对上层因素Bk有联系的因素中,第i因素与第j因素相比较,对于Bk因素相对的重要程度。为了使判断定量化,一般都引用T.L.Saaty提

出的1~9标度方法,Bij和Cij的取值按提出的1~9标度进行(表4.15)。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的判断矩阵的数值是在表4.15的基础上,根据数据资料、研究者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咨询专家意见,采用德尔斐法两两比较打分给出的。

表4.14 A-B-C判断矩阵

表4.15 判断矩阵取值及其含义

A.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根据某层次的某些因素对上一层某因素的判断矩阵,计算出该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特征向量,即可计算出某层次因素相对于上一层中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数值,这些排序计算称为层次单排序。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可用方根法求出,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判断矩阵A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2)计算Mi的n次方根Wi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3)对向量W=(W1,W2,…,Wn)T正规化,即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则W=(W1,W2,…,Wn)T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

4)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式中:(AW)i表示向量AW的i个元素。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或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要判定根据所构造的判断矩阵求出的特征向量(权值)是否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和随机性检验,公式为:

CR=CI/RI

CI为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由下式计算得出: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式中:λmax为最大特征根n为判断矩阵阶数。

对于不同的判断矩阵,其CI值不同,一般来说阶数n越大,CI值就越大,为了度量不同阶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还需引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RI值是用随机的方法分别对n为1~9阶各构造500个样本矩阵,计算其一致性指标CI值,然后平均即得RI。RI值可根据表4.16选取。

表4.16 层次分析法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值

对于1,2阶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总是具有完全一致性。当阶数大于2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之比,即随机一致性比率CR小于0.10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说明权数分配是合理的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到取得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根据上面的计算方法和检验方法对所构建的A-B、B1-C、B2-C、B3-C、B4-C、B5-C、B6-C、B7-C、B8-C数值判断矩阵进行各层次单排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4.17至表4.25所示。

B.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层次总排序是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以及上层次所有元素的权重,来计算针对总目标而言本层次所有因素权重值的过程。即各项指标相对于总目标层的权重=各指标相对于基准层的权重×基准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

表4.17 A-B数值判断矩阵(各基本要素相对于生态环境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重值)

λmax=8.392,RI=1.41,CI=0.056,CR=CI/RI=0.04<0.1,满足一致性。

表4.18 B1-C数值判断矩阵(各评价指标相对于气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重值)

λmax=3.004,RI=0.58,CI=0.0018,CR=CI/RI=0.003<0.1,满足一致性。

表4.19 B2-C数值判断矩阵(各评价指标相对于水资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重值)

λmax=3.000,RI=0.58,CI=0.000,CR=CI/RI=0.000<0.1,满足一致性。

表4.20 B3-C数值判断矩阵(各评价指标相对于地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重值)

λmax=2,为二阶矩阵,满足绝对一致性。

表4.21 B4-C数值判断矩阵(各评价指标相对于植被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重值)

λmax=2,为二阶矩阵,满足绝对一致性。

表4.22 B5-C数值判断矩阵(各评价指标相对于土壤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重值)

λmax=2,为二阶矩阵,满足绝对一致性。

表4.23 B6-C数值判断矩阵(各评价指标相对于人口与土地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重值)

λmax=3.018,RI=0.58,CI=0.009,CR=CI/RI=0.016<0.1,满足一致性。

表4.24 B7-C数值判断矩阵(各评价指标相对于灾害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重值)

λmax=5.004,RI=1.12,CI=0.001,CR=CI/RI=0.001<0.1,满足一致性。

表4.25 B8-C数值判断矩阵(各评价指标相对于环境污染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重值)

λmax=3.065,RI=0.58,CI=0.032,CR=CI/RI=0.056<0.1,满足一致性。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比率为: ,当CR<0.10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根据上述方法,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的各级评价要素相对重要性进行总排序和一致性检(表4.26,图4.9)。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表4.26 生态环境评价各因子相对重要性总排序

图4.9 生态环境评价各因子相对重要性柱状图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CR=CI/RI=0.0034/0.5362=0.006<0.1,满足一致性。

4.3.5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4.3.5.1 生态因子取值标准

为了评价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情况,需要对生态环境各影响因子进行评估分级,给出各环境影响因素的评分值,再分别乘其权重值加权求和取得总分值,按总分值来确定生态环境的等级。

评价指标确定以后,收集各指标的现状数据,这些具有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无法直接用来进行评价。因为各数据之间的量纲不统一,所以没有可比性。即使对于同一个参数,尽管可以根据实测数值的大小来判断它们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但也因缺少一个可作比较的环境标准而无法较确切地反映其对环境的影响。为此,必须对参评因子进行量化处理,用标准化方法来解决参数间不可比性的难题。量化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比较简明实用的做法是将其量化分级,从低到高分若干级,以反映环境状况从劣到优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进行比较。分级赋值可采用:

A.极差标准化方法

生态因子的标准化量化公式为:赋值=(Xi-Xmin)/(Xmax-Xmin)×10,式中,Xi为实测值Xmax为实测最大值Xmin为实测最小值。

如果某因子的量化分级值的环境质量的概念含义与上式的表征相反(如土壤侵蚀量为越大环境质量越差),则该参评因子的标准化量化公式为:

赋值=10-(Xi-Xmin)/(Xmax-Xmin)×10,式中,Xi为实测值,Xmax为实测最大值,Xmin为实测最小值。

B.专家分级法标准化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采用专家意见,按照专家经验对指标因子直接赋值分级。

本书采用专家分级法标准化进行赋值。将收集到的这些不同量纲的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消除原始数据量纲不同所造成的影响。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并参考一系列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等级标准,给出各具体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各指标基本采用1~10取值。各生态因子取值标准见表4.27。

4.3.5.2 水源区生态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对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需要给出表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具体标准,通过参考和学习相关学者专家对生态环境评价的等级标准,采用1~10分的分值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级:具体划分为Ⅰ—Ⅴ5个等级,并给出了每个等级的分值范围,各等级的指标特性见表4.28。

调查和收集研究区统计资料取得各指标的实际值,按照各生态因子的取值标准得到其分值后,采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出其总分值。具体是通过 公式算出其最终得分值(表4.29)。其中Pi为各生态因子的分值Wi为各生态因子的权重。分值越大表明其生态环境就越好,分值愈少其生态环境就愈差。

表4.27 生态因子取值标准

表4.28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判别指标特性

表4.29 水源区各生态因子的综合评分

续表

由此,可计算出该区各生态因子的最终评分值为 5.2085 分,结果表明,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一般的状况。目前该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系统结构有变化,但尚可维持基本功能,受干扰后易恶化,生态问题显现。对水源区生态环境综合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该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将导致该区耕地的大量淹没和大量的移民需要安置,人地矛盾更加尖锐,人口的自然增长造成人口密度的持续增加,近期内该区的生态环境仍然表现为继续恶化的趋势该区还表现为农药化肥施用量过大,面源污染严重水土流失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流失面积继续扩大水源区矿种类型多,且多数是中小型矿,储量较大的大理石和钒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压占了土地、堵塞了河道、破坏了地貌景观,导致了地质灾害的不断发生。如果继续对资源无限制地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将被打破,生态环境承载力将会大大降低。

为确保丹江口水源区长期稳定达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的要求,为实现水源区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需要加强该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做好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设增加和改善森林植被,增强森林的保水蓄水功能减少土壤侵蚀,营建以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为重点的多林种、多功能的防护林体系,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遏止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丹江口库区周边以及浅山丘陵区和水土流失较重区域,搞好小流域治理。治理整顿矿业秩序,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控制和逐步改良该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节能环保行业分类

个人认为可以根据其从事的领域分为以下八个大类别及相应子类别:

一、 污染治理

水处理、大气治理、噪声治理、垃圾处理及资源循环利用

包括北控水务、桑德环境、六合天融等(由于百度知道规则限定不能写太多企业有广告嫌疑,所以每项只举几个非常知名的,如没有则不提,下同)

二、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其他

包括无锡尚德(当然现在快黄了)、金风科技等

三、 投资金融

产业经济、绿色经济、其他

投融资领域大部分单位都关注节能环保,所以就不举例了。

四、 评估咨询

城市规划、环境评价/规划、节能评估/规划、政策研究、工程咨询

包括国信咨询、三一兴和等都是发改委第一批的节能咨询单位,环评单位包括中国环科院以及许多甲级咨询单位,这些都可以上网查到。

五、 节能技术

绿色照明、建筑节能、电机系统节能、工业节能、储能技术、智能电网、其他

这个里面包括的东西就有点多了,像西门子、施耐德等大型跨国企业都有自己的节能技术;欧司朗、飞利浦、勤上光电等都有很好的绿色照明技术;建议你可以登录一个节能减排网然后看他们的企业库就可以找到有关单位了,太多我就不说了。

六、 节能减排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碳排放机制、节能管理、清洁生产审核

大部分节能咨询单位都会搞这些相关工作,具体的你可以去看看他们的网站,这个名单你可以baidu发改委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

七、 生态保护

生态系统研究、气候变化、生态修复、水土保持

新产业公司规模都较小,上市的有永清环保等,主要都在做土壤修复方面。

八、监测检验

环境监测、节能监测、遥感及空间分析、环境认证、产品质量认证

监测类的美国哈希做的不错不过貌似已经被收购了,搞遥感的有国家遥感中心等,其他搞认证的都是要拿授权资质的也没什么大小之分,百度搜搜好了。

PS: 哥们你问的这个问题范围太大,没法答得很详细而且分类方法也很多,答案仅供参考吧。

最有前景的环保行业有哪些

大气治理行业吧,现在空间污染太严重了,据《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今年前10月,全国338个城市PM2.5浓度平均为42μg/m3,同比下降12.5%;最为严重的京津冀地区,前10月PM2.5浓度也同比下滑14.5%,治理初见成效。

散煤严重污染大气,但却不好治理。散煤特点在于“散”,渠道多,网点多,难以管制。目前,我国各级 *** 已通过淘汰落后炉具、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等手段大力治理散煤。

造成大气污染的另一个“元凶”是机动车尾气排放。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长。截至目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接近3亿辆,给空气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为此,我国正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除此外,还进一步升级新生产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升车用燃油品质等。

空气质量关系著公众的身体健康,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仍会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特别是东北、京津冀等污染严重区域,环保部门还会加大执行及惩治力度。

环保服务行业有哪些

可以分为:环保技术服务——环保技术研发输出单位或企业;环保设备服务——各类污染处理、能源再生和其他用户环保行业的设备供应企业;环保媒介平台服务——环保行业内专注于信息平台搭建和对接,采购信息展示及行业动向报道等内容的各类媒体,其中近年来的网站载体较为活跃,第一环保网类似类型的门户网站,都能提供良好的环保服务。

关于环保行业有哪些项目可以投资

环保行业,简单地说是从事环境保护、对影响环境的废水、废气、废渣加工处理并进行利用的行业。包括环境保护机械设备制造业、环境保护仪器仪表制造业、环境检测行业、环境卫生业、污水处理及污水处理设备制造业、节能锅炉、除尘设备、垃圾焚烧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水处理试剂、市政卫生设备、环卫、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协会等企事业单位。

此行业前景很好,但是还要国家大力支持!

绿色环保产业有哪些? 5分

理论上各个行业都可以成为绿色环保产业。

理由:

绿色环保产业并不是特指某个行业,绿色环保产业是指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的产业。

关于绿色产业的定义,INTERNATIonAL GREEN INDUSTRY UNION(国际绿色产业联合会)发表了如下声明:"如果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基于环保考虑,借助科技,以绿色生产机制力求在资源使用上节约以及污染减少(节能减排)的产业,我们既可称其为绿色产业。"

相关延伸: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中国环境保护工业协会),是由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科研、设计、生产、流通和服务单位以及中国境内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行业专家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是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全国性、行业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共有团体会员46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环保产业协会),单位会员超过1100家,并通过省市协会联系著上万家企业。

企业环境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承担的环境责任:自身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企业所负的债务责任、企业员工工资责任、市场风险责任、原料收购的价格变动责任等等

生态能源产业都有什么 15分

我认为所谓生态能源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环境提供动力的产业。主要有: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等)、绿色发电、绿色矿山(煤炭)、高效环保节能产品、生物燃料、化石能源的替代品等。

国家对环保产业有哪些政策

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核心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办求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一、主要措施

1、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都达到95%以上。

3、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

4、健全环境管理机构。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 *** 建立了环境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法行使环境管理权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也建立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机构,管理本行业和本企业的环境问题。

二、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

1、企业将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2、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城市 *** 将城市维护费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征收的排污费用于污染防治。

3、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

——投资方向税优惠:建设污水处理厂、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实行零税率;

——增值税优惠:对以煤矸石、粉煤灰和其他废渣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产品,以及利用废液、废渣提炼黄金、白银等免征增值税;

——建筑税优惠:建设污染源治理项目,在可以申请优惠贷款的同时,该项目免交建筑税;

——关税优惠:对城市污水和造纸废水部分处理设备等实行进口商品暂定税率,享受关税优惠;

——消费税优惠:对生产、销售达到低污染排放限值标准的小轿车、越野车和小客车减征30%的消费税。

——农业特产税优惠: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而产出的农业特产收入,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三、实施环境技术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工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2、按照环保法律有关规定,对企业浪费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限期淘汰;

3、企业在生产中应该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强调,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促进环保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环保产品的科技含量;制定措施促进环保产业社会化、环保产业营运市场化、产品标准化等。在环境国际合作政策方面,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环境国际合作交流,强调在认真做好本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环境事务;以新的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加快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进程;坚持环境国际合作应该尊重国家 *** ,处理环境问题应兼顾各国现实的实际利益和世界的长远利益。

绿色节能节能环保产业有哪些

我不知道哦,因为根本不知道哦

国家对新能源环保有哪些优惠政策

11月1日,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财建[2006]702号),明确今后将通过实施财税扶持政策,支持地方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产业。 一、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的战略意义 我国现阶段石油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缓解石油紧张,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积极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石油替代产品等意义积极,是石油替代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不仅有利于利用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土地扩大木本油料树种等的种植,拓展林业的生产发展空间,而且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林业生物能源属于低碳能源,其含硫量和灰份比煤低,且含氢量较高,比煤清洁,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具有极佳的生态环境效应。 二、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原则 (一)坚持不与粮争地,促进能源与粮食“双赢”。我国人多地少,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国家鼓励利用秸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利用薯类、甜高粱等非粮农作物和小桐子、黄连木等木本油料树种为原料加工生产生物能源,鼓励开发利用盐碱地、荒山和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建设生物能源原料基地。今后将具备原料基地作为生物能源行业准入与国家财税政策扶持的必要条件,促进实现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双赢。 (二)坚持产业发展与财政支持相结合,鼓励企业提高效率。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最终要靠市场,靠提高产业自身竞争力。国家支持成熟技术推广。对尚未完全成熟、但发展前景广阔,影响意义深远的新技术,如纤维素制酒精等,国家鼓励产学研相结合,扩大产业化示范;财税扶持政策将充分整合与利用现有的各种资金支持渠道,集中力量突破若干关键技术。 (三)坚持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发展既积极又稳妥,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行业涉及多个行业和多个部门,特别是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不能正确加以引导,将可能破坏生物能源资源;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产品质量如不合格,将可能影响到交通运输安全;在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生产环节,如不严格标准,会造成环境污染,增加能源消耗。国家将考虑资源、技术、环保、能耗等多方面因素,财税扶持政策将限定支持对象、控制支持范围、把握支持力度,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风险基金制度,实施弹性亏损补贴。为化解石油价格变动的风险,为市场主体创造稳定的市场预期,将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与弹性亏损补贴机制。当石油价格高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保底价时,国家不予亏损补贴,企业建立风险基金,当石油价格低于保底价时,先由企业用风险基金以盈补亏。如果油价长期低位运行,国家适时启动弹性亏损补贴机制,对生产企业给予适当补贴。 (二)原料基地补助。国家鼓励开发冬闲田、盐碱地、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建设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原料基地,坚持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开发原料基地,首先要与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项目相结合,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对以“公司+农户”方式经营的龙头企业,国家对其原料基地给予适当补助。 (三)示范补助。国家鼓励具有重大意义的生物能源及生物化工生产技术的产业化示范,以增加技术储备,对示范企业予以适当补助。 (四)税收优惠。对确实需要扶持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生产企业,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增强相关企业竞争力。 四、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组织实施 (一)国家财税扶持政策紧密结合生物燃料乙醇专项规划、生物柴油试点方案,对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企业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地方发展改革......>>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的环境标准包含哪几类?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广告投放>下面是赞助商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