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网上购买的口罩包装坏了怎么办

   2022-11-06 05:54:24 网络920
核心提示:疫情期间网上购买的口罩包装坏了,可能被污染了,就不能再用了,可以联系客服,协商解决办法。消费者发现购买商品与自己的需要不相符合时第一时间与商家协商沟通,指出自己的购买目的与产品不符合,申请更换或者退货。如果协商不成的,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管

疫情期间网上购买的口罩包装坏了怎么办

疫情期间网上购买的口罩包装坏了,可能被污染了,就不能再用了,可以联系客服,协商解决办法。消费者发现购买商品与自己的需要不相符合时第一时间与商家协商沟通,指出自己的购买目的与产品不符合,申请更换或者退货。如果协商不成的,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疫情防控期间,公安和市场监管部门坚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严惩不待。同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一旦发现制假售假、哄抬物价等涉及防护物资类案件线索,请及时拨打12315、110或向公安、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执法部门将从严从快、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群众安全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

企业复工需要准备什么

1、企业要复工,全面消杀防疫不可少。企业员工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特别是人比较多的办公场所。在存在化学毒物和/或粉尘的作业场所作业时,员工应根据接触浓度佩戴相应的防毒/防尘口罩或面罩,当口罩发生损坏或阻力明显增加时应立即更换。在佩戴口罩前和摘下口罩后应首先洗手。

2、检查体温和健康状况。员工在进入办公场所、车间前要筛查体温和健康状况。

3、保证洗手设施正常。员工进入办公区域、车间、宿舍应先洗手。保持通风,每2-4小时开窗通风一次,每次20-30分钟,人员较多的办公室,可适当增加开窗通风次数。

4、错峰就餐区用餐和间隔距离要大于一米。用餐应尽量采取错峰就餐,避免聚集,落座间隔应保持1米以上,有条件可以使用分餐制。

返工在即 除了口罩你还要知道这些

1、备足防控物资:设置体温检测点,准备足够数量的医用口罩,确保工作人员均能按规定佩戴。储备足够的消毒剂并掌握其配制使用方法。消毒洗手液、橡胶手套、肥皂、温度计、红外测温仪等防疫物资。

2、办公环境消毒通风:对生产经营场所、办公休息场所、密集封闭场所实行严格的消杀制度,按照消毒制剂规范比例、使用方法操作,保证一天内消毒三次,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内空气流通,确保工作环境清洁卫生。

3、健康监测:员工每日上班前要在家进行体温监测,如有发热则及时报告企业部门负责人员,居家隔离。并在需要时到就近发热门诊排查,外出就诊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加强门卫管理,安排专人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后立即按企业应急预案处理,不得进入企业内部。

4、食堂准备:确认各工厂集中食堂的安全卫生措施,食堂禁止采购未经宰杀未经检疫的活禽活肉品,禁止提供生菜,餐具蒸汽消毒。加工环节严格生熟分开。餐厅服务人员每日岗前必须开展健康检查,体温测量并保留检测记录,作业中必须统一佩戴手套、防护镜和医用口罩、防护鞋。

大疫无情,相信这是2020年春节大家心里最强烈的感受了。在漫长而痛苦的长轴版“假期”,面对4万多人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很多人仍然有不得不出门的需求。因此,口罩成了今年春节比红包更受人欢迎的东西,也是目前官方确认最有效、最直接、最经济的防毒用品。但是,你真的了解口罩吗?口罩到底该怎么使用?除此之外,车企在疫情当中做了什么?哪些有关疫情的谣言大家千万不要信?我们用一篇文章跟你聊个痛快。

·        PART 1 不是所有口罩都管用!

医学领域,口罩有着明确的等级划分,不同的型号对应不同防护等级。今年春节的一大热词就是“N95”,事实上,N95和KN95都属于医用范畴,严格来讲接近病源区的医生才会佩戴。其中KN95是按照我国标准来规定的,其对于0.0075微米以上的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大于95%。而N95则参考的是美国NIOSH防尘口罩标准,过滤效果和KN95没什么区别。

除了这两种,市面上流通最广的是一种薄薄的医用口罩,很多人对它的防毒效果没有信心。事实上,专家建议普通人日常出行佩戴这种口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下面这张表格详细列举了不同等级口罩的防护效果:

以上列举的5种口罩中,必须注意的是,棉布口罩对于冠状病毒的防护效果并不好!事实上,这种棉布口罩更多起到的是防风保暖、隔绝灰尘的作用,别说病毒和飞沫了,就连PM2.5它也爱莫能助啊!因此,请大家务必停止使用手中的棉布口罩,遇到别人佩戴时,也可以善意提醒对方。

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社区环境和出行情况选择合适的口罩型号。如果只是在小区里活动,而且周围人流量不大、停留时间不长的话,那么薄薄的普通医用口罩和外科口罩就足够了。尽量选择外科口罩,因为其外层有阻水层,可以防止飞沫渗透到口罩内部。

N95口罩分为带呼吸阀和不带呼吸阀两种,过滤效果是一样的,显然带呼吸阀的舒适度更好。如果你要坐地铁公交,或者在人流量较大的广场、房间内活动,且活动时间较长,建议佩戴N95口罩。

·        PART 2 口罩能不能重复使用?

正常情况下,N95这个级别的口罩在经过消毒清洗后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可在当下疫情严峻的态势下,建议大家都要做到定期更换。我们还是从低级别到高级别一个一个来讲。

对于普通医用口罩和外壳口罩而言,这些都属于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换句话说,你下楼买个菜,回到家之后,这种口罩最好就别再用了。更别想洗洗晾干了这种美事!此类口罩过滤层和阻水层强度很有限,很可能一洗就烂了,或者出现细微的破损,导致整个口罩失效。

对于N95口罩而言,首先绝不能多人轮流使用1个,其次不能坏了再换。我们不妨先看看新冠病毒的一些特点:

1、这货主要靠体液传播和接触传播;

2、冠状病毒喜湿不喜干,在干燥表面其传染性也就保持5分钟;

3、冠状病毒怕热不怕冷,-25℃它都活得挺滋润,可如果在58℃以上的环境呆30分钟,小命就没了。

现在是冬天,正好为冠状病毒提供了良好的传播温度,但是水分从哪来呢?这时候别忘了我们身边一个最大的“加湿器”——那就是我们自己。

人体哪怕是正常呼吸,呼出的空气湿度也比较高。你想想吧,冬天,你带着口罩,呼出的气体也会短时间停留在口罩内部,这时候比较容易发生口罩内部高湿度空气遇冷凝结在口罩上面的情况,等于是正好给冠状病毒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好在对于N95口罩而言,其良好的隔水性保证了口罩内部我们呼出的水分不至于和外界接触。但我们仍需注意,在佩戴N95口罩时如果发生内部水汽凝结的情况,回到家后务必摘下口罩清洗,然后再使用。千万不要使用酒精类消毒剂清洗口罩,因为酒精是有机物的良好溶剂,它会破坏口罩中的阻水层,让口罩变得像筛子一样毫无作用!

另外,大家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N95口罩由于其高密闭性,专家不建议长时间佩戴。一般来讲N95口罩一次性佩戴时间不能超过4个小时,否则会造成肺部损伤,可能引起肺气肿之类的隐患。

·        PART 3 口罩供不应求,千万别慌不择罩

由于口罩紧缺,很多人开始在网上、微信上寻找购买渠道。大家千万不能因为口罩紧缺就瞎买、乱买,买到不合格的假冒伪劣口罩,由于其制作工艺不受控、原材料不明,危害可能比不戴口罩更大!近些天,国家机关就已经加强了对于口罩生产、销售的监控,并严厉查处非常时期为了赚钱而生产假口罩的小作坊。

购买口罩时,建议大家同一购买以下来源的口罩:

1、医院、正规药店定点出售的口罩;

2、大型电商平台自营店铺,或者3M等品牌官方授权店铺的口罩;

3、有明确货源的第三方捐赠的口罩。

另外,再和大家分享一些辨别真假口罩的方法:

1、看字母,正品3M用的是粗体,且字体比较靠近;假冒伪劣产品则是随便找个字体就印上去了。

2、闻味道,正品口罩没有异味,反而有一种活性炭淡淡的香味,橡胶带也是没有异味的;仿冒口罩由于做工粗陋偷工减料,往往伴随着难闻的异味。

3、尽量不要购买进口口罩,一些商家为了规避鉴别,故意做成进口包装,这类口罩难分真假,所以保险起见,大家还是尽量购买国货。

·        PART 4 口罩戴不好,跟没带有啥区别?!

即便我们有了正品口罩,也知道什么时候该戴,可你真的会戴吗?此外,最近不少人还购买了来自韩国的KF94口罩,它什么来头?防护等级又是如何?我们易车的美女主持人小爽,给大家录制了详细的视频讲解,手把手做你的动作指导,下面就给各位双手送上,里面还有解决口罩勒耳朵的技巧:

视频正在加载中...

·        PART 5 返岗复工,出行要注意哪些?

目前,大部分公司都要返岗,在家憋到不行的你不知道是否想念上班的日子。返岗复工无疑增加了大家与外界接触的时间和频率。下面我们就从自驾车、公共交通、办公室3个环境为大家总结出行要点,都是提炼出最精华的部分,请大家按需牢记。

自驾出行注意事项

1、空调怎么用?

大部分家用车的空调滤芯并不能阻挡病毒的气溶胶传播途径,因此在驶过人多、车辆密集的道路时,最好将空调切到内循环,关好车窗。高速、人烟稀少路段行驶时,可以使用外循环或者将车窗开一道小缝,给车厢内换气。不建议车内长时间佩戴口罩,因为这样有可能造成憋气影响驾驶注意力,有一定安全隐患。

2、车辆消毒

每天给自己的爱车消毒,照顾重点部位,包括内外门把手、坐过人的座椅、主驾座椅、挡把、按键区、方向盘等。

内饰不要使用75%酒精直接擦拭,会发生腐蚀,建议用1:32稀释的84消毒液或者滴露。如果爱车用的是织物座椅,不要使用84消毒液,有可能漂白染色,最好使用75%酒精擦拭。

3、怎么停车好?

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室外空旷场地停车,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一定的灭活效果,另外车内光照升温,保持车内干燥也有助于病毒失去传染性。

公共交通注意事项

1、大原则是:尽量避免与外界物体的接触。

2、确保全程戴口罩,戴手套。尽量固定两套外衣/鞋裤,交替使用,每天回家给最外层衣物和鞋子擦拭消毒,别忘了你的手机、耳机。

3、乘坐快车、专车、出租车时,不要使用车上任何赠送物品,如抽纸、矿泉水,尽量避免与司机之间手递手接触,尽量避免现金支付。

4、随身携带小瓶喷雾酒精,与外界发生直接肢体接触后,如可疑请理解喷拭对应部位。

5、N95口罩不可连续佩戴超过4小时,普通医用口罩务必一次性更换。

办公室注意事项

1、对自己的物品进行全面清点整理,扔掉不必要的,减少桌面物品码放。

2、对桌面、座椅、隔板、办公用品进行全面酒精擦拭消毒。工位有他人物品的一定归还,不可留置。

3、如果办公密度较大,工位面积较小,尽量带着普通医用口罩办公,避免飞沫传播。开会时务必全程戴口罩。

4、绝不使用卫生间的共用卫生纸,自备。原则上不要使用一切公共设施,如饮水机、微波炉。

5、与同事交谈保证1米开外,尽量不吃膨化食品类表面积大、容易沾染飞沫的零食。

·        PART 6 这些谣言你信了吗?

每次有个大灾小难的,最招人恨的就是各种满天飞的谣言了。现在的谣言不比往常,往往兼具“专业性”和恐吓性,让大家不知真假。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粉碎当下流行的无端谣言,大家万不可轻信,蒙受损失。

谣言1 | 盐水漱口防病

真相: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是呼吸道,盐水顶多清洁口腔和一部分食道,怎么预防冠状病毒?

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结果表明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

谣言2 | 多戴几层口罩才可以防病毒

真相:正确佩戴一个口罩即可,且N95口罩并非唯一选择,普通医用外科口罩也可以阻挡飞沫传播。

谣言3 | 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已在武汉“显效”?

网传:瑞德西韦已在武汉“大显神威”,短时间内已在700多位患者身上“全部显效”。

真相:“临床研究今天才开始,怎么可能知道结果?”2月6日,该药物的临床试验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教授表示这一说法不实。

谣言4 | 抽烟喝酒可以防止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真相: 75%的酒精能够杀灭病毒,大家可以使用酒精擦拭手机和双手进行消毒,对日常接触的地方定期消毒也可以,但核心是擦拭,而非进入消化道和肠胃接触,所以喝酒没用,抽烟更没用!别把自己的身体当成咸菜腌!

谣言5 | 喝板蓝根、熏醋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真相:板蓝根可以用于预防或者辅助治疗风热感冒等疾病,也就是普通感冒,但是并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熏醋所含醋酸的浓度非常低,根本无法起到消毒效果。

谣言6 | 关于患者未发热直接死亡的录音

真相:最近传说,专家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录音在网上流传极广,说有患者从头到尾都没出现“发热”现象,然后直接死亡……

谣言7 | 有可预防肺炎的中药配方</stron

以上就是关于疫情期间网上购买的口罩包装坏了怎么办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