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到雁荡山旅游哪些景点是必游的?

   2022-05-23 23:37:10 网络750
核心提示: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指温州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史称“东南第一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大雁常栖、芦苇飘荡而得名。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景点有550多处,辟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

请问,到雁荡山旅游哪些景点是必游的?

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指温州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史称“东南第一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大雁常栖、芦苇飘荡而得名。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景点有550多处,辟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雁荡山根植于东海,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

景区位置: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东北部,距温州市区约81公里

景区门票:大龙湫景区:40元,三折瀑景区:15元,雁湖景区:15元,羊角洞景区:15元,显胜门景区:15元,方洞:30元,灵峰景区(日景):40元,(夜景):40元,灵岩景区:40元。索道:(上)15元,(下)10元。

开放时间:5:30-18:00

灵峰景区

灵峰为雁荡山的东大门景区,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它以悬崖叠嶂,奇峰怪石,古怪石室,碧潭清润而著称。与灵岩、大龙湫并称为雁荡三绝。景区内层峦叠嶂,奇峰环绕,千形万状,美不胜收。灵峰夜景,移步换形,变幻多姿,妙不可言。两大奇洞——观音洞、北斗洞为游人所必至。合掌峰是雁荡山的代表景观之一。峰内的观音洞建有九叠危楼,建筑极具匠心,与天然洞穴之美融为一体,为雁荡山第一洞天。观音洞隐于合掌峰中,洞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洞中累有九层楼阁。太阳正照洞底大殿,每天才数分钟。观音洞为雁荡山第一洞天,深藏玄机,经年香烟缭绕。

此外,曲折幽奇的灵峰古洞,深广幽邃的东石梁洞,惟妙惟肖的接客僧和碧波荡漾的石门潭等都使游客流连忘返。

游灵峰一定要看夜景,这才是雁荡山的精灵所在。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此时都披上神秘的盛装,惟妙惟肖,如入仙境一般。

观音洞

观音洞隐于合掌峰中,洞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洞中叠有九层楼,建筑风格新颖。当太阳出现时,阳光照到洞底那是很罕见的。从山脚要经历 403级石阶才能到达顶层大殿。在第8 层楼往左面观看,就可见到一尊小小的观音佛像端坐在莲台上,这个就是"一指观音"。

情侣峰,雄鹰峰

抬头看合掌峰,左边的少女留着波浪式的发型,一身得体大方的服装。此时她踮起了脚尖,双手搂着右边小伙子的脖子。小伙子刚从远方回来,来不及卸下身上的包袱,双手楼住了恋人的纤腰。这就是雁荡山有名的"情侣峰"。再看雄鹰峰犹如一只硕大的雄鹰,安静的伫立着,象一尊保护神,守卫着灵峰四围。

景区位置:位于雁荡山景区东大门处

景区门票:40元/人

灵岩景区

灵峰、灵岩、大龙湫,谓雁荡三绝,而灵岩正当其中,人视为雁荡山的“明庭”。元代文学家李孝光云:“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正道出了“二灵”审美风格上的区别。以灵岩古刹为中心,后有灿若云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对峙,壁立千仞。因“浑庞”而生肃穆,人处其中,顿觉万虑俱息。灵峰使人情思飞动,灵岩则使人心境沉静。但人又怕沉静太过,于是就有“灵岩飞渡”的准杂技表演。其实,灵岩也有许多奇巧的景点,如天窗洞、龙鼻水、龙湫、玉女峰、双珠瀑等,只是都被藏掖到隐蔽处去了。人皆知藏拙,不知藏巧更须具一副手眼,灵岩知此中三昧,才成其为博大。

灵岩景区主要景点:屏霞嶂、灵岩寺、天柱峰、展旗峰、灵岩飞渡、小龙湫、龙鼻洞、卓笔峰、卧龙谷。

飞渡

飞渡表演在南门进行。说起这个表演还有一段故事。古时候的名贵草药都生长在悬崖硝壁上,当地农民为了摘得这个草药,身上系着绳子沿着峭壁去采摘药材,时间久了就练得一身飞崖走壁的绝活。

天柱峰 双峦峰 展旗峰

来到灵岩寺的大雄宝殿前,这里四面被高峰围绕,就像在人间仙境。朝大雄宝殿向右看就是"天柱峰",高270米,色白体圆,顶天立地,看似能和天连接在一起。在天柱峰的右恻,有两座并列着的山峰,形似凤凰,叫"双峦峰"。再看大雄宝殿左边,"展旗峰"如大旗飘扬,很有威风凌凌的感觉。它高达260米,被称为灵岩寺的南天门。展旗峰与天柱峰相对峙,两峰之间距离250米。

景区位置:雁荡山景区的中心位置,灵峰景区以西。

景区门票:40元/人

大龙湫景区

灵峰、灵岩和大龙湫又被称为“雁荡三绝”, 大龙湫在三绝中又被认为是独占鳌头。南宋楼钥有诗云:“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龙湫一派天下无,万众赞扬同一舌。”(《攻瑰集·大龙湫》)可见在宋代,大龙湫便已扬四海。

此区位于雁荡山中部偏西,旧称于“西内谷”以奇峰、巨嶂、飞瀑取胜。高耸天际的芙蓉峰,变态无穷的剪刀峰,雄伟如屏的连云嶂,云雨漠漠的经行峡,谷幽潭深的筋竹涧,皆为胜境。被誉为“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变幻多姿,蔚为壮观,更是令人叫绝。

马鞍岭与东岭之间,古称西内谷。谷中有水名锦溪,源于大龙湫,注经行峡沿筋竹涧入清江而归海。据说谢灵运当年探幽筋竹涧,终未能上溯入山,错过了和大龙湫邂逅的机会,不然,雁荡开山祖师未必轮得到洋和尚诺巨那来当。龙湫宴坐雨濛濛,这是一种福分。即使你家住黄果树,不看大龙湫也是一个遗憾。

景区位置:雁荡山景区的中心位置,灵岩景区以西。

景区门票:40元/人

显胜门景区

两崖对峙曰门。雁荡山中称“门”的景点多达十几处,而以显胜门为最。显胜门两崖高耸两百米,而间距仅数米,这种距离的束峙产生的效果至为强烈,令人头晕目眩,不能久待。一张还须一弛,一刚还须一柔,秀丽多姿的砩头溪和松坡溪正好充当了“弛“和“柔”的角色,恰如虞姬舞于项王之前,两相映衬,便成无限风光。游雁荡者辄云雁山美中不足者是缺水,殊不知好本多在荡阴。“门”“溪”之外,景区西首尚有一系列带“仙”字的景点,散水岩在雁山众瀑中独具风姿,南合牌楼群是雁荡少有的人文景观,这些皆可视为显胜门的“和弦”。游显胜门景区,可知造物主布局之妙。

景区位置:雁荡山景区西侧显胜门景区

景区门票:10元/人

交通方式:从乐清汽车新南站或瓯北坐车至乐清大荆,再坐往庄屋方向的中巴车,在显胜村下车。

三折瀑景区

三折瀑经三处悬崖,倾泻成为上、中、下三个飞瀑,以中折瀑为最,有人甚至称它为“雁山第一胜景”。四周危崖壁,半圆形大洞穴,飞瀑从洞顶倾泻而下,峭壁内凹,造成瀑布由顶端抛掷之壮势。沿潭有环形石路,游人可绕到瀑布后面观瀑,透过珠帘水,远山隐约可见;仰视洞顶,碧天白云,岩端玑珠纷落,当空回旋,日光折射,七彩缤纷,景色十分绚丽。据说包藏中折瀑的是冷却了的火山口,火与水相克又相生,造就天地间的一种奇观。

三折瀑景区主要景点有:烈士墓、三折瀑、下折瀑、中折瀑、上折瀑、铁城嶂、梅花桩、老猴披衣。

烈士墓

位于学士路一侧,背依伏牛峰,前临碧玉溪。墓门上有粟裕将军所书“雁荡烈士墓”金色大字。陵墓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庄严肃穆。是1953年中共乐清县委为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墓左下侧有“安息亭”,亭柱上有叶圣陶手书一联:“烈士精神不朽,雁荡灵秀所钟”。亭上的题联上:“雁荡奇峰拔地起,烈士精神映山红”。

下折瀑

从烈士墓左侧拾级而上就到下折瀑。潭上有1935年镌刻的"下折瀑"三个大字。瀑布朝南,高约50米,仰望天空,呈葫芦状,被人们称为"葫芦天"。左侧有一个洞穴,叫做"龙游洞",洞深7、8米,相传古时有龙游过此。

中折瀑

从下折瀑走回原来的叉路口,上行到一处有二块石头的山涧,约15钟就可到达中折瀑。瀑高 120 余米,瀑位朝东。

上折瀑

从中折瀑沿山岭稍上一段路,就可看到一座"逸兴亭",三角形,石结构,新颖别致。再沿途而上,山谷间花朵盛开,草木茂盛。不久就到上折瀑,瀑布朝东南,瀑高100余米。瀑从洞顶流入潭中,洞前的瀑布犹如一幅巨大的水帘。沙沙作响,卷起朵朵水花,非常迷人。俯瞰远方的大海和连绵起伏的群山,不禁心旷神怡。多么壮观,多么扣人心弦的景色啊!

景区位置:灵峰和灵岩景区之间

景区门票:15元/人

仙桥景区

站在仙桥景区的龙虎门朝北仰望,可见仙亭山上有一座石桥横空,即为仙桥。桥直薄云霄,空灵险绝。过龙虎门折右,上仙亭山,经仙人洞口向东行1公里,可到桥下。桥长38米,宽约7米,高10余米。想登桥一览,可从山北的小路上去。登桥下瞰,脚下壁立万仞,行云流水,恍若“凭虚御空”,令人顿生飘飘欲仙之感。相传此桥因王子晋吹箫其上而得名。关于王子晋在仙桥景区的遗迹,据《东瓯遗事》记载:“雁山北阁有仙亭、仙桥、仙洞、吹箫峰,水有仙溪,及丹灶、石棋坪等。

景区位置:雁荡山景区北侧仙桥景区内

雁湖景区

在雁荡山雁湖岗顶。海拔990米。昔时此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湖中芦荻丛蔽,秋雁归时,多栖宿于此,故名雁湖。原有北、中、东三湖,中湖较大,徐霞客称之为“鸿雁之家”。雁湖从有记载以来,已历千年,近今湖荡淤塞,只留下一口小水塘。在雁湖岗顶眺望东海,水天一色,浩渺无际,是观赏日出和云海的好地方。雁湖岗终年云雾缭绕,所产之茶,列为上品。

景区位置:雁荡山景区南侧雁湖景区内

景区门票:15元/人

景区交通:在响岭头乘景区公交可到。也可包车前往,包车一下午大概约80-100元(可议价)。

到达雁荡山

飞机

1、温州永强机场——雁荡山

从温州去雁荡山包车就可以。不过也有两种方法:到雁荡山南边的话,约80公里,车程不到2小时,约需250-300元到雁荡山北的话,仅60公里,车程不到1小时,约需200元。

2、台州黄岩机场——雁荡山

黄岩机场飞往各地的票要比温州便宜很多,从黄岩驾车去雁荡山约60公里,车程约一小时左右,如果包车前往约150-200元。

动车

雁荡山设有动车站,是甬台温高速铁路的途经站,有开往宁波、杭州、上海、南京、徐州、福州、厦门方向的动车,来往雁荡山非常方便。

乘动车在雁荡山站下车,仅十多分钟就可以到达雁荡山旅游集散地响岭头。

客车

1、温州——雁荡山

(1)如果选择从温州新南站(火车站附近400米)搭车,建议买到乐清的票(5分钟一班,约1小时到乐清,票价18元),到终点后换乘乐清到大荆的车,中途在雁荡山站下车(约40分钟,票价9元)。当然,新南站也有直达的车,只不过是班次不多 。

(2)如果选择其他汽车站,找到前往陆桥的长途汽车,就可以到达雁荡山了。车程约1个半小时,票价16-20元。(记得要请司机到雁荡山时提醒一声,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坐过了)。

2、宁波——雁荡山

宁波汽车北站和汽车南站均有班车开往雁荡山,全程220公里,约需4小时,在104国道上的雁荡镇(白溪)下车,再转乘雁荡山景区公交车,前往景区中心响岭头,约10分钟到达,票价2元。

3、杭州——雁荡山

每天7:00、14:00雁荡山旅游汽车站(位于104国道旁)和杭州汽车南站之间有直达高速巴士对开,全程350公里,走高速公路,车程4小时,票价120元。

4、上海——雁荡山

上海芷新客运站(芷江西路249号)有直达雁荡山的北方大巴,上午和下午都有发车,6个多小时可达。雁荡山返沪的车在雁荡山高速出口旁车站上车,17:10开,基本上在下午16:00前都有经过的车。票价淡季130元,旺季150元。

雁荡山当地交通

公交

当地的绿色小巴是雁荡山旅游的公共交通工具,即“景区公交车”,景区所在的雁荡镇和景区中心响头岭均可乘坐。

雁荡山八大景区现己基本通车,除了仙桥景区通车不很方便外,其他景区都公路直接通到。小巴起步费1元,每到一站按价格表计算。

出租车

如果在淡季去游玩,景区里的公交车是不按“票价表”的规定开的(因为票款还不够司机付隧道费和停车费)。公交车便演变成了出租车,好处是我们可以包车。

80-100元就能包一下午的车(一个人可砍至60元),包一整天的话最少要200元。

三十六 回忆古道位置!

雁荡山景观

北雁荡山

北雁荡山位于乐清市境内东北部,万山重叠,群峰争雄,悬嶂蔽日,飞瀑凌空,是全国十大名山之一,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荣获"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北京时间2005年2月12日凌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巴黎宣布,中国浙江雁荡山等四家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第二世界地质公园。因“古火山立体模型”著称的雁荡山成功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使浙江从此结束了没有“世界名山”的历史。

雁荡山美景(15张)北雁荡山,群峰峥嵘、怪石嶙峋、洞壁幽深、泉瀑雄奇、梵宇壮观、古木参天,自古就有“寰中绝胜”之誉。 同晖学社雁荡吟圃编《雁荡诗词集·序二》(2004.4):“雁荡者,栖雁之山顶湖也。以雁荡詺山,雁荡山得名矣。或称雁宕山者,异名也;雁山,省称尔。其伟美何如?三百九十一年前之孟夏,江阴徐振之自台州黄岩而南,登盘山岭,记之曰:‘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记》)成长中之地理学家眼中雁荡山之远景如此。” 雁荡胜景可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显胜门、雁湖5 个景区,景点多达380 余处,计有102 峰、64 岩、26 石、46 洞、14 嶂、18 瀑、28 潭、13 坑、13 岭、10 泉、2 水、8 门、4 阙、7 溪1 涧、8 桥2 湖、5 尖2 峡等,其中尤以峰、洞、瀑、石取胜。雁荡奇峰林立,较为著名的有卓笔峰、独秀峰、玉女峰、双鸾峰、金鸡峰、双笋峰、展旗峰、巨柱峰、剪刀峰等。这些奇峰或拟兽或拟物,形状栩栩如生。如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去观赏,则有一峰多态之神妙。例如被称为“雁荡三绝”中的灵峰,从灵峰寺左侧看时,只见一山劈为两峰,两峰宛如双手合掌;当夜幕降临时观望,此峰酷似一对紧紧相偎,情话切切的伴侣,在朦胧月色的衬托下观望,却幻化为一对丰满的乳房;再变换一个角度仰视,又好似一只敛翅的雄鹰。所以灵峰又有合掌峰、夫妻峰、双乳峰和雄鹰峰之称。

雁荡46洞

以观音洞最高、天窗洞最险、仙人洞最大、仙姑洞最奇。观音洞嵌于合掌峰中,最早为

?唐代高僧善牧的居所。洞高100 米,宽深各40 余米,洞内佛楼倚岩而建,高达9 层。入洞口处为天王殿,内塑四大金刚,殿后有377 级石磴,直达顶屋。顶屋为观音殿,其余为僧舍。从第8 层楼左壁往洞口看,可见一尊一丁点儿大的观音佛像端坐在莲台上,此谓“一指观音”。从洞顶往外望,天空仅留一线,人称“一线天”。洞内尚有洗心,漱玉诸泉,最顶层的大殿旁还有一处洗心池,水质清淳甘洌。

雁荡瀑布

以大龙湫、散水岩、西大瀑、梅雨瀑、三折瀑等最负盛名。这瀑布终年奔泻不息,随着

?季节、晴雨、风力的变化,形态各异。有的如匹练横空,银河倒挂;有的似珠帘成串,烟雨霏霏;有的凌空飘洒,因风作态,号称“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瀑布位于马鞍岭西3 公里处,水从连云嶂下来,高约190 米。徐霞客曾在游记中写道,每当大雨刚过,“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雨水少时,瀑布从半空中飘忽而下,不到几丈,犹如烟雾。微风吹来,随风飘转,落入潭中,忽成圆圈,忽成曲线,其状恰似游龙戏水。清代袁枚在《大龙湫》诗中曰:“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

?分焉。”此诗写出了大龙湫瀑布高悬的气势。江南靖士《登龙湫背》:“三十年长忆雁荡悬河落天半,今遂梯云穷水愿。谁劈千峰嶂欲围,谁陈万壑泉争泫。朗阴变幻不依时,寒署推移迭现姿。雨作兼来外地云,日升只照西屏茨。抵溪方叹阳光烂,风吼霆催霂已施。霁草晞林清胜洗,苍山伟丽自然师。春夏花鸟轻名画,秋冬岩木建安诗。土农肯尽语,游者添新趣。介我龙湫茗,沿流发妙句。披荆斩棘穿石行,小涉粼粼听琮琤。忽传隆隆十里外,嘈杂地底冒人声。崖端溜口势难近,双脚藤荫踩难稳。但见龙潭壁额贴,万均旋流作雪跌。 ”此诗写大龙湫瀑布顶源探胜的景象。雁荡山屹立于东海之滨,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是游览胜地,也是休养佳处。雁荡山土产丰富,毛峰茶、石斛、香鱼、雪梨、观音竹是久负盛名的“雁荡五珍”,游人来此赏美景、品名茶、尝佳肴,可一饱眼福、口福,乐趣无穷。

南雁荡山

南雁荡山,简称南雁,位于平阳县西部,距温州市区87公里,属国家级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景区。主峰明王峰,海拔1077.7米。“南雁荡山景区擅峰、岩、洞、瀑、溪、堑之胜,附以地毛,副之匠筑,噍类活动其间,自然状貌独具,人文形迹殊呈。初本濒海,南湖、水头、鹤溪为其宏隈,日渐年往(原字左旁有三点水),水缩陆胀,云峦渐深。此其大较。其地居民具浙闽风情,汉畲混处。”(陈志岁《南雁荡山古今诗抄编后记》,诗联文化出版社,2005.6) 南雁荡山

山顶有泥塘沼泽,秋科时节有大雁在此栖息,且与北雁荡山遥望相对,故名南雁荡。 南雁荡的开发实较早于北雁荡,五代时高僧愿齐就率门徒三百在此开发。南雁景区面积97.68平方公里,群峦叠翠,怪石峥嵘,飞瀑溪潭,幽洞石堑,景色无比瑰丽。共有67峰、28岩、24洞、13潭、8潭、9石,向称"浙南第一胜景"。有东西洞、顺溪、畴溪、石城、东屿等景区,其中东西洞景区景点最为密集,景色雄奇,蔚为壮观。在半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始建于宋代儒教会文书院、仙姑洞道观和唐代的观音洞寺院,三教荟萃,国内罕见。 东洞 洞高10米,宽5.6米,深100余米。洞口丹崖翠壁,巍然挺立,人称"五色屏风",亦叫"石天门"。在东北洞壁上方,有一笔直如柱,高40多米的华表峰。下面有一石梁横空,呈半圆形门,酷似古牌楼,上刻"东天门",入内便是"会文书院"。 会文书院 原是北宋时陈经正、陈经邦兄弟读书之处,后来朱熹曾率弟子多人在此讲学。清光绪重建。晚清著名学者孙衣言为此题联:"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辈读书多",至今尚存。 书院右侧山上悬崖下,便是南雁著名的观音洞。洞高21米,宽45米,有古刹依洞而建,别具风格。四周峰峦叠翠,怪古嶙峋,有普陀峰、蝙蝠峰、卓笔峰等景点。右侧"一线天"由大悬崖凌空夹峙而成,高百余米,中间空隙仅一米,登160级石阶方可抵达绝顶。 西洞又称"仙姑洞"。相传南宋时,闹村朱氏,名婵媛,十六岁时出家为道姑,遁居此石洞"辟谷二十年",常采药为人治病,下药立愈,后不知去向,人们在洞口建道院以纪念。洞高18米,宽44米,深29米,建有七间三层楼阁,屋宇大部与洞连接。洞内有十八进士洞、连环洞等。洞外有珍珠泉、石斧岩、玉液池、怡心院、三台道院、朝天鲤等景点。在洞前眺望,十二峰错落有致,各以形赋名:有蝙蝠峰、文笔峰、玉女峰、老人峰、三台峰、会仙峰、美女梳妆等。

南雁荡山风景伟丽异美,古分穹岭、畴溪、施岭、吴山、顺溪等五路,今分石城、赤岩山、东西洞、顺溪、畴溪、东屿等7大景区。景区人文着迹较早,诗词丰富。《〈南雁荡山古今诗抄〉编后记》载:“景区题咏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民国及共和国(当代)时有所作。地方当局重视文献积累,以 2004年11月12日至15日在平阳举行的浙江省南雁荡山诗会为契机,决定将与景区文化相关的本次诗会作品和此前历代诗作编成一书,编者定其名为《南雁荡山古今诗抄》。”

中雁荡山

中雁荡山原名白石山,乐清市西南10公里,距温州市区20公里。辖玉甑、西漈、三湖、东漈、凤凰山、杨八洞、刘公谷等七大景区, 中雁荡山

总面积93.44平方公里景点300余处,境内以峰雄嶂险、飞瀑流泉、洞幽寺古、湖光山色、潭碧林 翠著称。历代文人雅士慕名而来, 留下大量珍贵的墨迹,为山色增添光彩,南朝谢灵运诗云:“千倾带远堤,万里泻长汀”,宋朝王十朋也写道:“十里湖山翠黛横 两溪寒玉斗琮琤”。这些都是对中雁荡山的称赞。 中雁荡最为著名的当属是西祭和玉甑景区。行程若从温州出发,可先到乐清白石,然后沿山而行至石门。西祭的地貌似北雁荡山,有21胜景。全山峰蛮陡峭,洞谷深邃,溪碧泉清,景奇石怪,兼有雄奇和清幽之长。玉甑峰,海拔高500多米,峰下有玉虹洞,誉为“天下第二十一洞天”,洞内有玉屏禅寺,雕梁画栋,古意盎然。与玉虹洞隔峭壁相望有白龙洞,洞内也有楼。这中雁荡洞洞想套,趣味横生。 中雁的名气虽不及北雁荡,但不少温州的名人也颇为青睐。如南宋王十朋《登白石山》,有过“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 。路从飞鸟头上过,人在白云深处行”描述。叶适“白石净慧院经葳记”则赞美说:“乐清之山,东则雁荡,西则白石, 行至上水,陆见巨石冠于崖首,势甚壮伟,去之尚数十里外,险绝有奇致。其山麓漫平,深泉衍流,多香草大木,陆地 美”。今人陈志岁《题折瀑亭》楹联:“物理如人,经曲折倍开胜境。风光催汝,步云霄更览上流。”近年中雁荡山的人气指数开始攀升。 中雁荡游山玩水,有三种选择,一是沿大路看水;二是傍水而行,路途较为艰险,但奇景比比皆是;三是上沿路蛇行,下山顺溪而下,可兼得山之乐`水之乐。这里的水极清,树绿得浓酽。中雁山穷水尽处常有一泓清泉相迎,峡谷幽 ,杂花生树,清潭照人,别有洞天。

东雁荡山

东雁荡山又称半屏山景区。民谣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大陆半屏即为此。景区面积0.95平方公里, 东雁荡山

东部沿岸断崖峭壁,犹如刀削斧劈,山成半片,直立千仞。连绵数千米的绝壁依次展开惟妙惟肖的迎风屏、赤象屏、孔雀屏、鼓浪屏等巨幅岩雕画屏,是目前发现的全国最长最大的海上天然岩雕,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海上天然岩雕长廊"。景区还建有“海上岩礁园”,听涛观礁,海上攀岩,堪称奇绝。 半屏山犹如屏障横断大海,威镇巨澜,怒截狂涛,气势雄伟,险峻壮观,半屏山景区的主要景点也在东南面的断崖峭壁上。“黑龙腾海”便是其奇观之一,一条长约百米的黑玄岩地质带夹在大片黄石崖中,其势左高右低,黑岩一端长出双角,形似龙头,远远望去犹如一条黑龙将要扑向大海。 盼归亭是一座建立在半屏山上的石亭,因渔人皆在此等待归航的亲人而得名。单体海拔57.5米,坐西朝东,是个六边形的停滞,有六根长3米、直径0.05米的石柱构成,亭内可以观赏海岛景色。 从洞头码头乘船10分钟,登山4000米即可到达,周边可绕山观半屏山,与仙叠岩、竹屿景区、大瞿岛景区隔海想望,旅游环境很好。

西雁荡山

称泽雅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泽雅境内,相距市区35公里,景区总面积128.6平方公里。区内景观以群瀑、碧潭、幽峡、 西雁荡山

奇岩为特色,融朴野的山村风情为一体,有金坑峡、七瀑涧、高山角、珠岩、西山、龙溪、崎云、五凤八大景区,230多处名胜景点。此地原名“寨下”,泽雅是“寨下”温州话的译音,西雁附近还有一个泽雅水库。一到西雁,你就会被迎宾瀑的美景所折服。这里一派峡谷飞瀑风光,九龙瀑三折瀑布连成一幅百余米高的水幕,势如九龙喷水;鳄鱼潭嵌在石壁之中,水清见底;珠岩直径为23米,人称“天下第一珠”。摇摆岩一推则动,雷响岩一动则响,漆树、桂花、枫树等七种古树七形七色同寄一树。 泽雅的水碓很有名,共有270多座,它借助地势,利用水源,有二连碓、三连碓,最典型的是景区门口石桥村的南斗四连碓。“老大”排水给“老二”用,“老三”排水给“老四”用,是一水多用的典范。排水时皆成小瀑布,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体现。 金坑峡景区是泽雅的主要景区之一,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距市区35公里,总面积3.19平方公里。境内山清水秀,林郁竹翠,峰险洞幽,岩怪石奇,瀑美潭碧,素有“浙南大峡谷”、“温州第一峡”等美誉。 金坑峡内一溪九瀑,形态各异:有半岭飞瀑、金坑银瀑、珠绫瀑、龙须瀑等,一瀑胜过一瀑,瀑瀑引人入胜。峡内奇峰怪石,移步换形:有老鹰岩、金鸡石、天柱峰、五指峰、蜡烛门、金蟾望月、狮子饮水、悟空脸谱、老翁听瀑、大小天门等,鬼斧神工,叹为观止。此外,还有通天洞、穿山洞、盘丝洞、峡谷天池、雄狮舞球和千年红豆杉群落等众多景点。 景区内人文景观得天独厚,保持着南宋通往京城的驿道古栈、古代原始造纸作坊、三个原始古村落以及古桥粱、古庙宇等众多景观。还有仙女浴池、七姐妹树、仙女更衣洞、岩太师洞等优美的传说。 景区内新开发了“农家乐”参与性休闲活动,有舂米、磨麦、做豆腐、捣年糕、贴春联、农家耕作、原始造纸、碧潭泛舟、溪边垂钓、混水摸鱼、峭壁攀岩等10多个趣味盎然的项目,并设有“山乡器具博物馆”,是体味农家生活,领略民俗风情的胜境。

旅游景点

观音洞 观音洞藏于合掌峰之中,洞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依岩构筑九层楼阁,为雁荡山第一洞天。 接客僧 接客僧又名石佛岩、老僧岩。观赏此景的理想地点是石佛亭。老僧秃顶披裟,朝东南方,拱手做迎客状。清人“兀然山口立,笑引往来人”的语句,就是写这个景致的。 北斗洞 北斗洞为雁荡山上最大的道教洞天,原名伏虎洞,因洞口正对着伏虎峰而得名,后因道家礼拜北斗元君,而改今名。位于观音洞左侧。洞内有凌霄殿。洞口高大宽敞,洞内光线充足,冬暖夏凉,为雁荡山诸洞所不及, 石门潭 在大荆镇西南约一公里处,断崖削壁,屹立如门,上游十八滩水径流百折,汇集于此,形成一个巨潭。潭长400余米,宽100余米,深30余米,为雁荡第一大潭。 三折瀑 三折瀑是指在一条溪流上由于地形断裂跌落,形成三个断崖而出现三条瀑布的总称,分别名为上折、中折、下折三瀑。相互连接,各具特色。其中以中折瀑景色最优,被评为“雁荡第一胜景”。

? 双龙谷 双龙谷位于湖雾镇兴上村的东面,离羊角洞约3公里。因谷中有白龙潭和乌龙潭,故称“双龙谷”。 万象嶂 万象嶂又名金屏嶂,壁立千仞,南北横亘300余米,气象阔大森严。看上去嶂间确有几头大象模样的岩面,但这不是此嶂得名的由来。“万象”者,乃“万象更新”、“包罗万象”的“万象”是也。此嶂万象森罗,有石烛、纱帽、母鸡、雏鸡、仙人犁、相思女、楼阁殿字、游客进香、烟云缭绕等等众多的事物和现象的景观,故称为“万象蟑”。 紫庭嶂 紫庭嶂俗名羊角嶂,它位于蛤蟆坑左侧的羊角洞后壁。相传汉朝汝阳(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安徽卑阳、)紫阳真人周义山曾修道于羊角洞,从那时开始直到后来,此洞都是道家的十方丛林,而道家崇尚“紫”字,凡与仙道有关事物,常带一个“紫”字。清朝同治年间,羊角洞建有紫庭楼,紫楼后一嶂因名庭嶂。紫庭,即紫宫,原指帝皇宫庭,这里是指仙人居所。此嶂略高于万象嶂。嶂下多洞壑,又有葫芦岩、葫芦瀑和葫芦池,嶂背有白鹤生蛋和八仙桌等景致。 仙姑洞 仙姑洞位于龙湖的北面,离水库大坝约3公里。这是一个曲尺形的奇洞,洞高约20米,宽约80米,深约40米,有东、南二个洞口。东洞口下临绝壁,南洞口也极险峻。洞顶似穹窿,洞内幽深而明亮,故称穹明洞。现在当地人一般不叫它此名,而叫仙姑洞。

编辑本段雁荡山历史

悠远历史

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雁荡山[3]是环太平洋东海边上的一座白垩纪流

?纹质古火山。它记录了中生代古火山发生、演化的历史,也展示了一亿年来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深谷、峰林,有“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 雁荡山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从唐宋以来,行旅如云,山中摩崖累累,古刹遍布,诗文、画卷、故事、传说俯拾皆是,堪称是一座“文史宝库”。 雁荡山出现过很多的名人: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徐霞客(徐霞客是写了<<徐霞客游记-雁宕山游记>>)

优美传说

观音洞  在雁荡山的方洞有个观音洞,这里还有一个传奇故事。相传在一千年前,观音洞里有很多岩石,还长着刺藤,住着狐狸、蜈蚣精和狼,他们都很凶暴。 一日,一个老和尚来到方洞,那时,他已经筋疲力尽了。他看到观音洞,想去那里念《法华经》,当时他忘记了口渴,忘记了饥饿,加快步伐赶去念经。一条条刺藤滑破了老和尚的脸,但他毫不觉得痛,还是不断前进。老和尚终于到了,他在观音洞里念经,岩石上的水滴一点一点地滴下来,老和尚称他为“清泉”,老和尚念了一天一夜,住在这观音洞里的狐狸蜈蚣精和狼都戏弄老和尚,可是老和尚还是管念自己的经,不去理他们。老和尚旁边喷着的水他称这水为“洗心”,狐狸他们一伙人不开心又想让老和尚死,狐狸和狼他们让蜈蚣精用毒液在“清泉”上滴上来给老和尚喝,可是被老和尚称为“洗心”的喷泉把老和尚的转胃给洗了。他们捉弄了老和尚几天,也都累了。坐在老和尚的旁边日日夜夜听老和尚念经,老和尚喊着:“善哉!善哉!”他们也受到了感化。 狐狸一心想要改过,就让野狐狸们把这些岩石给搬走。 蜈蚣精也想要改过,就让毒蜈蚣们把这些刺藤咬断。 老狼呢!他让狼群把这些石头推下山。 这老和尚至今还坐在观音洞观音的后面呢!

回忆古道位置!

经过近一年探访、写作和编辑,《温州古道·乐清篇》日前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出版发行。乐清古道历史悠久,虽因岁月的流逝而多有荒废,掩埋在杂草乱木之下,但不少至今还发挥着沟通往来的作用。本书以林业部门普查资料为基础,选取乐清有代表性的27条主要古道,以游记、照片以及指示图的形式,详尽描述了古道的自然环境、森林景观、历史古迹和流传的人与事。近年来,乐清市民探访自然的兴趣不断加深,了解这些古道,不但可以增加对本土自然山川的知识,又可以触摸到很多鲜为人知的人文和历史。

乐清的古道源远流长,唐开元年间,已有驿道由县城越山谷入密溪,过白石至象浦,自北宋始,温台驿道北自盘山岭入县境,南经象浦岭渡江至温州府城。明永乐年间,乐清驿道分3路35铺,共长340里。至清光绪年间,驿道分2路,共长322里。

古代民间的交通道路以温台驿道为主干,分岔路通往各都、图、里,经过宋、元、明、清、民国几个时期的发展,到民国后期形成了以乐成、虹桥、芙蓉、大荆、柳市、北白象等为枢纽的道路网络,一般路宽1.2米至1.5米,路面铺石,在岭头或郊野建有路亭,过溪常筑碇步。东风驿路马蹄香,晓起行春到夕阳。千百年来,不少文人墨客为这些古道写下了诗篇或文章,更有不知多少的贩夫走卒和乡贤先哲在古道上留下了足迹。这些散落在乐清大地上,跨越时空、运往行来的古道,无不浓缩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历史。

据乐清市林业部门的普查,乐清现有47条古道,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生态环境良好,景观优美,并且有一定历史文化背景和开发价值的古道,总长约191米,其中有官道(驿道)10条,栈道1条,民间通道36条。

《温州古道·乐清篇》选取了乐清有代表性的27条主要古道,以游记、照片以及指示图的形式,详尽地描述了古道的自然环境、森林景观、历史古迹和流传的人与事,有“东瓯王国”国道之称的盘山古道,屐痕犹在白云中的谢公岭古道,饱经风霜的“浙闽通衢”白箬岭古道,霜枫红似锦的四十九盘岭古道,凿于悬崖绝壁上的发祥岭铁生桥栈道,还有承载着古时永嘉和乐清贸易往来的小西门—桐岭顶古道、岭窟古道。

这些静卧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古道,在更迭的流年中,散发着古朴的韵味,飘荡着往昔的情怀,令人咏叹不己。穿梭于这些古道之间,不仅可以欣赏自然赐予的美景,还可以感受、探寻其中的人文和历史。绵绵古道经历了岁月的淘洗,虽模糊了原初风貌,但也唤起了人们对古道的珍惜之情,探索保护的责任感,作为一笔难得的文化遗产,根植在这片土地上的古道文明依然启示着今天和未来。

     白箬岭古道

位于雁荡山东谷口外,南北走向,北起于大荆镇的白箬村,南止于雁荡镇选坑村,距大荆镇约4.4公里。山岭全长约1500米,最高处海拔高度157米,南北各八百余级,石块路面,石级宽3米,盘曲18弯,平坦可行,旧时适宜于肩舆和车马过岭。此古道属雁荡山百岗尖东伸之山岭,历史悠久,相传在东晋时岭路已通。

  包山岭古道

位于乐清城东,全长5.2公里,宽约1.2米,最高海拔约402米,起点从城东街道的上叶村开始,到包山村后,出现两条分叉,一条向左,登上包山岭头,可往乐成街道的水飞坑、八金田、十八玍等村。此古道是城东与乐成街道的分水岭和交界点,近年成为驴友穿越的首选。

    发祥岭古道

在芙蓉镇西边,距芙蓉街十公里,位于上岙垟村、巨坑庵村之间,又名长石岭、长蛇岭,是从永嘉县的鹤盛、东皋、港头、西坑、鲤溪等地到芙蓉街赶集的必经之路,也是芙蓉镇群众去永嘉贩运山货的必经之路,属“永乐大道”之一。全长4公里,自岭脚路廊算起,有300米沿溪平路,1500米石级路,94米栈道,2000米半坡路,路宽1.3米到1.5米,最宽处1.7米。其中有路廊两座,小佛龛一座,栈道一条,石拱桥一座。

    岗浪堂古道

由郭路始,经贾岙、万冬坑、黄良到上叶村止,全长2.53公里,南北走向。据考证,最初形成应该不会晚于晋朝。其隆起部分,即岗浪堂岭嵴的海拔375米。古道起止为大界—郭路—上贾岙—下贾岙—万(茅)东(冬)坑—黄良—上叶,前五个村行政区划属石帆街道,后二个村属城东街道。这条古道,混凝土台阶已完全覆盖原先的卵石路面。

    郭路古道

位于石帆街道西隅,属于温台古驿道中的一段,是虹桥平原进入龙门山区的主要通道,起于郭路村,经外岙(黄坦),止于万东坑村,东北至西南走向。郭路村内的古道早已在旧村改造中被毁,难以寻找遗痕,不过村内南山坳里仍有一段古道掩埋在绿树丛中,长约2000米,道宽1米多,岭高仅百米。

   乐杭古道乐清段

古代乐成通往省城杭州的最近通道,全长约300公里,乐清境内部分长约20多公里,始于乐清旧县衙(即人武部所在地)门口,沿银溪过蜈蚣桥、水碓岭脚上山,穿过灵山风景区,止于永乐交界处的枫树湾。具体路线为:乐清旧县衙—东堡城(古乐成北城门)—蜈蚣桥—水碓岭脚—十八玍村—马龙头村—仰根村—章山村—黄坦洞背—松罗村东村口—玛瑙村—枫树湾。西北走向,乐清段道宽在1.2—1.5米之间,最高处为黄坦洞背,海拔约600多米。经古道从乐清到杭州,需要走十多天,乐清段约需走上一天。据考证,此古道至迟于公元十二世纪即南宋前就已建成。

  乐秦古道

古时乐成到秦垟的主干道,起始于乐清市乐成街道金溪村,止于城北街道秦垟村,全长约5公里。经此古道,向西可往下坭、白石。起点是西溪汇头城隍庙旧址附近的山岭,当地人称隐龙庙岭。走上几十百步台阶,右侧有民居模样的房子,便是隐龙庙。过了隐龙庙岭,便是茅坪岭。古道是以块石为主要构筑材料,宽约1.2米,有的路段还筑有驳坎和护墙。

  岭窟古道

位于永嘉与乐清交界,即虹桥的最西端与花坦的东边接壤处,全长约2.56公里,东西走向,宽1,2米,属民间古道。道路由块石砌成,起于淡溪埭头村,经岩上唱,终于永嘉岭窟,太平岭至岭窟是花坦通往乐清的延伸古道,可见岩上唱、岭窟古道也建于明代,为永乐主要的古道。据说最初是盐道,可通达江西玉山。岭窟古道沿途风景奇秀,古迹传说众多。

    马鞍岭古道

又名石城岭,是雁荡山腹地灵岩、大龙湫二大景区的分水岭,位于雁荡山石城嶂向南延伸的山脊两侧。旧时,马鞍岭以东称雁荡山的东内谷,以西则称西内谷。从东往西行,岭的起点是雁荡镇上灵岩村,终点为能仁村三官堂自然村,岭长1700米,海拔高度335米,相对高程160米,路宽2米,为块石路面,石级规整。此古道最早见诸文字是在南宋时袁采的《雁山图序》中,是温台驿道的一部分。

    马家岭古道

古称北岭,俗称大岭,起止于雁荡灵峰与仙溪南閤之间,古时从南閤至雁荡的民间通道。全长4.2公里,呈东南—西北走向,路宽1.5至1.8米,块石构筑,岭头海拔365米,为沿路最高点。沿岭路从灵峰经雁荡林场真济林区、横官路村抵南閤,沿途有观音洞(合掌峰)、北斗洞、将军洞、五马回槽、真际桂花林、真际寺、南北坑、南閤牌楼群等诸多景观和人文古迹。

    南溪坑岭古道

位于乐清岭底与永嘉花坦乡交界处,起于岭底岩田村,途经马车鸟村,止于永嘉水岩村,全长3.86公里,宽1.5米,呈东西走向,最高处海拨429.4米。永嘉通向浙南商贸重镇芙蓉、虹桥的必经之地。1989年12月,因泽基通往花坦的水泥公路建成通车,这条重要古道,已被现代公路切成一段一段,渐渐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

南阳岭古道

位于104国道乐清市龙泽岭南侧、虹桥镇东部的南屏山上,南北走向,北起南村的南屏寺边,南止大崧村平盘山脚,最高处海拔350多米,全长2.3公里,是过去虹桥周边山村和南岳、蒲岐沿海村落的互相往来的重要交通要道。因整条古道位于古南阳村境内,故名。

    盘山古道

也叫盘山岭,横亘于大荆镇盘黄村与温岭市大溪镇陈洋村之间,东北至西南走向。岭背海拔450米,全长3300米,其中乐清境内1370米,路面由石头铺筑而成,宽约2米,最宽处有3米。经考证,此古道在唐宋时期就已贯通,是古代台州、温州间的门户,也是古代往来闽浙的官道、商道,更是一条探险和科学考察的古道,徐霞客来雁荡山就是从这里经过。

    四十九盘岭

又名丹芳岭,位于芙蓉东岙村东北首,古时是从芙蓉入雁荡的必经之路。南起东岙水电站,北至能仁寺,全长2.4公里,块石路面,宽约3米,岭背海拔311米,岭虽不高,但盘旋曲折,行走费力。清代袁枚在《过四十九盘才到雁山》一诗中写道:“四十九盘岭,盘盘欲上天;不教双足苦,难到万峰巅。”传神地写出了四十九盘岭的高峻气势。

    乌石岭古道

位于虹桥镇东北方,东西走向,海拔大约150米左右,岭在两山夹峙中,平缓而上,平缓而下,起于小乌石村,经大乌石村和兴宝坦村,止于清江镇清江底村,约长2公里,原为块石路面,为温台古驿道的一段。2013年,修筑了水泥公路,将其中部分古道覆盖,只留小部分1米多宽的原路。

    西岭古道

位于芙蓉镇内,南北走向,南起小芙包宅村北山脚,北至雁湖上垟村前山脚,全长3.6千米,宽约1.4米,岭高300米左右。在岭头山凹处,有一分路向东约2千米,通往雁荡能仁村杨树坑自然村,是雁湖双坑、上马石、上垟等地与能仁、小芙片区这三地互通的民间交通要道。也是芙蓉小芙与雁湖的分界岭。

    象浦古道

俗称“象浦岭”或“东岙岭”, 坐落于中雁荡山景区内,西起北白象镇乐东村的东岙岭脚,东至白石镇大岙村的隧道口,东西走向,全长1.8公里,最高处“岭头”海拔232米。古道虽不长,由于山势颇陡。古道用天然的石块铺成,错落有致。兴建于唐朝开元年间,最早是驿道,是永嘉郡传递官府文书、传输军事物资的重要通道。

小西门—桐岭顶古道

是古时乐清、永嘉两地的重要通道之一,起于小西门(一名肃清门)凤凰路口,经茅坪、秦垟、龙台头、山峰垟,止于乐清与永嘉交界的桐岭顶,再经桐岭向西通往永嘉县平坑、上塘。全长约15千米,平均宽度1.5米以上,基本呈东西走向,虽年代久远,完整性仍然很好,路面大部分由石块构筑。

谢公岭古道

在雁荡山主景区中,起于雁荡镇灵峰村,自西向东,止于大荆镇岭脚村,全长近1公里,宽约2米。由条石筑成,石块大小不一,路面平整。岭背海拔189米,坡度较为平缓,适合旧时肩舆和车马过岭。谢公岭属古驿道中的一段,又是雁荡山的分水岭,岭内即东内谷,岭外为东外谷。相传谢公岭建于南北朝时期,因谢灵运而得名(存疑)。

  杏湾岭古道

位于南岳杏湾三村,东西走向,西起杏三村翻过山岭,东至里岙里一村,全长1.2公里。岭道绕山,如龙蛇盘旋,是古时杏湾通往虹桥的必经之路。古道全是乱石砌成,至上世纪80至90年代被改建成水泥步,岭道平缓宽畅,平均宽度达80公分以上。

    雁湖岗岭古道

古称连宵岭,南北走向,起始于芙蓉镇雁湖社区凌云村,终止于仙溪镇龙西社区砩头村上砩头,全程约6.8公里。路面平均宽度1.2米,用石块筑成。途经雁湖社区凌云、九盘、雁荡山风景区雁湖景区、东宕、雁湖林区、雁湖岗、雁湖、砩头林场、龙溜、砩头。

    瑶岙岭古道

温台古驿道重要的一段,位于虹桥镇北谣岙村,绵亘白龙山东麓,南北走向,岭长达3公里,岭宽1.5米左右,岭高海拔约350米,是虹桥镇与芙蓉镇的分界线。北宋年间,古驿道从白溪,逾筋竹岭至芙蓉,过瑶岙岭,经新市(虹桥)抵县城。岭上有保存完整的路寮、寺观、宋窑和神秘的山寨。

    张庄岭古道

位于芙蓉镇南充村,起自南充,经张庄,止于湖上垟,全长4.84公里,宽1.2米,南北走向,最高处海拨600.6米。古时是张庄人与南充、湖上垟民间交通要塞,地处乐清东北部山区,北接雁荡山麓,东衔芙蓉,西连永嘉,南临淡溪,北靠雁湖,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朱苔岭古道

位于淡溪镇(原四都乡),呈东西走向,块石砌铺,路面宽1至2米,起点为丁岙村,乐清段终点为永乐交界地鸭落洞背,最终点为永嘉县陡门乡,最高处海拔645米,途径石角龙村、江岙村、东坑村,总计长7.55公里,乐清段5.44公里。

    庄屋岭古道

地处雁荡山西北部,又称里岩岭,散水岩岭,起始于龙西庄屋村散水岩景点,终止于兰田村,全长2.6公里,起点处300余米的山岭较宽,约2米,但也最为陡峭,其余岭路较为狭窄,最窄处仅一人可行,山岭之间峰回路转,或向阳,或背阴,整体呈绵延上升之势。

    左原岭

起始于淡溪镇左原社区垟岙村,自南向北山麓蜿蜒而上,最高处左原岭头村,海拔高度232米,从左原岭头村下来,终止于石帆街道龙门社区大界村,全长3.8公里。据考证,左原岭宋以前就是驿道,大概是永嘉山区、左原通向乐清县城的主要道路。

以上就是关于请问,到雁荡山旅游哪些景点是必游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