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任泽平称要全面客观评价房地产行业的历史功过,如何解读其言论?

   2022-06-23 20:08:00 网络960
核心提示:经济学家任泽平称要全面客观评价房地产行业的历史功过,不能一概而论。该专家称房地产行业带来的成绩是主要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不可以妖魔化房地产行业。比如说房地产曾经拉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也让GDP数据非常的

经济学家任泽平称要全面客观评价房地产行业的历史功过,如何解读其言论?

经济学家任泽平称要全面客观评价房地产行业的历史功过,不能一概而论。该专家称房地产行业带来的成绩是主要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不可以妖魔化房地产行业。比如说房地产曾经拉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也让GDP数据非常的好看。有网友认为房地产本身的发展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一些投机分子却利用房子来赚了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炒房。这样的行为就破坏了整个市场的平衡,导致房价飙升。

现在的房地产形势是非常不景气的,比2008年还要差劲,也是过去20年最糟糕的。这其实是整个行业出现了问题,这样的问题是有普遍性意义的,不该抓住一方面去判断。比如说近七成以上的民营房地产公司都出现了资金紧张的情况,甚至公开了债务违约。专家说等过三个月,估计所有的民营企业都会违约,毕竟房子卖不出去也就不能回笼资金。之前房地产商人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比较好的进行的囤地,但现在滴在手中却卖不出去了,资金也没有办法收回来。2022年开年的形势就非常的差劲,之前这个时候人们的买房想法是比较高昂的,现在却都是紧紧的把钱握在自己的手中,根本不会去买房。

有网友说房地产是巨化时代意义的,也是一种超脱于现实的工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房地产收割了人们过去20年的积蓄,还让人们背上了贷款,未来30年要进行还款,将一个人的人生与房产绑定在了一起。有网友说国家应该出手稳房市,但是做起来可能就比较的难。因为房价如此的贵,如果把房价调低了,对经济的影响是十分大的。而过高的房价也是让年轻人以及中年人接受不了的这就,好像是一个死胡同。

各个省市对于房地产的依赖性很大,如果房地产没落了,该省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而国家亦是如此,这样的发展确实特别容易出现问题。

怎么骂任泽平

任泽平认为房地产软着陆是我们的发展关键,同时也认为很多地区的房价并不高。与此同时,任泽平也建议很多地方进一步为楼市松绑。

任泽平是一位专门研究房地产行情的经济学家,虽然很多人并不认可任泽平的多数观点,但任泽平本身有着一定的行业经验,同时也在各个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多数网友来说,我们可以尽可能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任泽平的观点问题,没有必要全盘相信。

任泽平认为房地产软着陆是发展的关键之处。

在探讨房地产形势的问题时,任泽平表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房地产的软着陆。这个问题不仅关乎到我们的整体房地产行情,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一二线城市之外的房地产市场,因为这些市场才能反映出我们的房地产行情的真实情况。与此同时,任泽平表示房地产产权收入将成为我们的重点发展趋势。

任泽平你认为很多地区的房价并不高。

任泽平认为很多地区的房价并不高,因为很多地区的人均收入在不断提高,如果把人均收入和房价做对比的话,任泽平表示很多地方的房价处于合理区间。除了一二线城市之外,有些地区的房价可能存在20%左右的溢价,但这个溢价幅度在可控范围之内。

任泽平也认为需要进一步给楼市松绑。

除了上述两个看法之外,任泽平也建议我们进一步给楼市松绑,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帮助房地产企业回笼现金。任泽平认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房地产企业的债务问题,如果能够进一步帮助房地产企业减负,我们便可以真正实现房地产行业软着陆,同时也会在稳定房价的情况下让更多的人获得自己的房子。

重拳调控之下 百城房价涨幅全线回落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最近,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在苏州摇号买房被曝光后,引来网友一片骂声。

为什么骂他?主要是因为有一篇文章,说任泽平“一边唱空房地产,一边摇号买房”。忽悠大家不买房,自己却偷偷的买房,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人能不招人恨吗?

不过,这一次网友也许真的是被带偏了节奏。

我们看看所谓的任泽平唱空房地产,到底是怎么回事?

文章的证据一,是引用任泽平最近说的一个金句:“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注意!这句话的本意是看好新能源,人家并没有说不看好房地产哟。

文章的证据二,说任泽平在“中国经济十大预言”一文中,三条提到了房地产,态度并不乐观,说“新基建、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将代替房地产、老基建成为经济的新的发动机”。这句话只是把新能源和房地产做了对比,认为新能源是一个更有前景的行业,也没有唱空房地产。

退一步讲,即便任泽平看空房地产这个行业,不代表他看空不动产的投资价值,更不代表人家不能买房自住吧?

网友骂任泽平,除了被文章带节奏外,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宣泄。这里面既有对高房价的不满,也有对不负责任的“网红意见领袖”的愤懑。

任泽平是实打实的“网红”,自从离职恒大和东吴证券后,他有些放飞自我,多次爆出有争议的言论,高调转型情感博主,被网友戏称为“中国情感经济学奠基人”。

当然,任泽平也许乐见被骂,毕竟这可以让他继续保持热度、继续红

作者:焦点财经Focus

链接:https://xueqiu.com/6986285612/224239264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任泽平: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国庆前后多个城市密集出台的楼市调控措施初显成效,10月全国百城房屋均价环比涨幅回落,上涨城市数量也有所减少。

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10月全国100个城市新房均价为1282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65%,涨幅较前月回落1.18个百分点。其中79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与9月相比减少2个,21个城市价格环比下跌,与9月相比增加3个。

9月底到10月初,全国2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楼市调控政策。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称,调控措施出台之后,供求量价渐趋理性,需求、供给以及价格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从需求端来看,非理性的投资投机需求得到抑制,热点城市住宅成交量回落;从供给端来看,政策影响下开发商积极调整营销策略,新推出项目定价较预期有所回调;从价格来看,10月百城整体价格涨幅明显放缓,上涨城市数量减少,且多数热点城市房价涨幅均有所回落,部分城市回落幅度显著。

价格涨幅回落

具体来看,在新房价格上,一线城市10月环比涨幅较9月均有回落。其中北京涨幅回落2.62个百分点,上海回落2.45个百分点,广州回落0.9个百分点,深圳回落0.69个百分点;在热点二线城市中,郑州与无锡环比涨幅回落最为显著,分别为5.37和4.88个百分点。

在二手房方面,广州10月环比涨幅扩大,京沪深涨幅均缩小;热点二线城市中,重庆二手房环比涨幅扩大,其他大多缩小。

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称,展望未来,政策调控效应将持续发力,市场供需两端将稳步回归理性,年末房价有望进一步企稳。

上月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受调控影响,10月热点城市房价涨幅明显回落。10月上半月,新建商品房房价北京涨幅1.2%,环比9月下降3.7个百分点。上海0.7%,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郑州4.3%,环比回落3.3个百分点。无锡4.4%,环比9月回落3.8个百分点。

中泰证券罗文波在此前一份报告中称,十一期间全国范围内密集出台了调控政策,短期内限贷将比较有效地减少杠杆,带来成交增速的回落。并且在成交增速回落一段时间后,价格也会出现回调,其中一线城市由于刚需的承接效应,回调将会小于二三线城市。

成交量大跌

在价格涨幅回落的同时,10月楼市成交明显下滑。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上月底表示,根据大部分大型中介公司及开发商调查,在新政影响下,一二线城市成交量跌幅接近4成,市场快速降温。

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统计显示,在10月前23天里,全国主要的54城市合计签约商品房住宅19.1254万套,而9月同期签约为21.6933万套,成交量累计环比跌幅达到12%。

方正宏观任泽平此前表示,国庆前后热点城市密集出台严厉的楼市调控,销售迅速降温。判断房地产小周期趋于结束,这一轮房价上涨接近尾声。

张大伟也认为,整体看,这一轮政策的力度非常大,房地产市场将告别明显上涨。预计四季度市场将出现明显降温,部分区域甚至将出现价格下调的现象。

明年二季度进入下行周期?

中金地产宁静鞭、肖月团队在报告中指出,受高基数和政策打压双重影响,大户型改善、投资性需求将被挤出市场,一二线城市成交量在四季度及明年上半年将分别出现约20%及40%的同比下滑。

中金预计,热点城市房价在4季度仅会松动,而在2017年3月库存去化周期将达10个月以上,加之两会后的政策趋紧预期,市场或将走入“价量齐跌”状态,房价或在2017年2季度开始进入一轮下行周期。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1-1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2022年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投资年会,由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新财富》等共同举办。

经济学家任泽平博士发表主旨演讲:

在当下,新能源相关的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最有希望的,最具爆发力的领域。

从长远看,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这是时代的力量,我们每个人不过是时代的产物。

我在2014年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海,先后提出一些观点 ,“5000点点不是梦”,“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新基建 放开三孩 ”等。

站在现在的时点,怎么看我们的新发展阶段、新时代、新周期、新基建,包括新能源。所有的这些新:新机会,新机遇,新趋势,我认为 最重要是有新思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

2021年新能源 汽车 销售突破300万辆,2020年是134万辆,翻倍增长,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超过10%。

根据S型曲线理论,消费品渗透率从0%到10%可能需要10年、20年,但是超过10%以后,技术进步、消费者习惯、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日益完善,大家的疑虑开始消退,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 汽车 前景最好的是美国、中国、欧洲。 比如说, 这次美国总统拜登推出1.8万亿的基建计划,其中很重要就是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领先地位。英国也出台大规模新能源基建的计划,要求大约2030-2035年禁售燃油车,全部替代新能源 汽车 。 新能源领域是未来大国竞争的至高点。

中国在传统车的时代,无论是市场还是技术包括品牌,客观来讲我们和欧洲、美国、甚至日本相比还有巨大差距,但是 在新能源 汽车 ,无论是整车还有电池等核心零部件,我们是有可能实现换道超车的。

新能源车的发展其实离不开我们的大背景,就是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国度,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在中国做生意有一个非常好的事情,我们有一个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中国有14亿人。 我给大家说几个数据,大家体会一下,中国有14亿人,美国是3.2亿人,日本是1.3亿人,整个欧洲是七八亿人,全球是77亿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 你在中国成为第一,基本上就是全球的第一。

还有一个指标是中国的经济规模。2020年中国经济规模GDP突破100万亿,2021年估计突破110万亿 ,这是什么概念?占全球经济比重的18%!我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去年美国占全球经济规模24%,中国占世界贸易和经济比重在这两年疫情反而扩大了。2019年中国相当于美国经济规模只有66%,到了2020年中国相当于美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70%,我们一年缩小了4个百分点。

这里还有一个背景,现在国际上有的认为人民币是低估的,有争议,有人说我们压低汇率获得贸易优势。 有些国际组织和机构认为,如果我们汇率重新评估,今天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了,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了。 这个是有争议的。其实按 照现价汇率我们已经相当于美国的72%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增速还是美国的2倍, 我们是5%左右,美国大约是2%左右,我们还是它的2-3倍,因为人均GDP跟它有差距。美国GDP是6万美元,我们是1万美元,日本是5万美元,韩国大约是2.5万,这意味着我们潜在的增速是比它高到2-3倍,再过10年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

我们有庞大统一市场,庞大的人口,庞大经济规模,我想这个是我要跟大家讲的第一个。

第二个,我们有庞大的中产层,这个中产层高达5亿左右。我们仅中产就超过美国+日本整个人口规模。 按照人均GDP,2021年中国的人均GDP将会接近1.2万美元,1.2万美元什么概念?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发达国家的门槛是人均GDP1.26万美元,我们离发达国家就差600美元左右。今年接近,明年就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的门槛值。

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明年或者最迟后年我们就成为发达国家了。以前我们出国 旅游 我们觉得来自发展中国家,但是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也就是最近这一二年我们大家以后再出国我们都是发达国家的人了。欧洲一些国家把我们从最惠国待遇取消了,认为我们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不能享受发展中国家的待遇了。但是我们认为自己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第三个,在中国做生意还有一个好处,除了我们有庞大的市场,有庞大的中产层,还有中国有最完善的产业链 。为什么这次疫情只有中国出口实现了20%的出口增长,什么原因?2018年中美爆发贸易摩擦形势比较严峻,美国要吸引制造业回流,在多个领域采取了对中国不友好的措施。但是 2021年中国的吸引外资增长了18%,中国出口增长20%多 ,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知道企业都是非常务实的。像常州一样,为什么很多新能源装备制造选择在金坛,因为 你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这个东西是无可替代,尤其是苏南地区整个制造业的配套可能是最强的。

之前美国、日本因为劳动力成本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产业外迁,现在打造产业链闭环的时候就变得很难了,所以中国有这样的优势。

第四个,中国有进行超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 大家看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也讲了,2022年中国要进行超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过去这些年,我们国家有一个好处,当然大家也有争议——举国体制,但是在干基础设施这个方面我们有优势。

比如说我跟大家举个例子,在1998年的时候,当时亚洲金融风暴,朱总理搞超前的国债项目,当时很多人争议说修了那么多路,到时候没有车跑。结果,中国加入WTO之后,那些路全部拥堵了,因为超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的中心。东南亚包括其他国家是无法实现的。

还有我们互联网、数字经济、新能源为什么发展的快?也跟我们体制有关。大家知道我们这些年从1G-5G每次都进行了大规模超前基础设施建设,才带来整个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到来,包括VR,AR还有元宇宙都要有基础设施做背景。新能源有一个基础设施是充电桩,也为大家使用带来巨大的便利。

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成就巨大,前景光明,当然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挑战, 客观来讲我们的挑战还非常的大,比如说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脱钩风险,面对世界上最严峻的老龄化到来,全球前十大高房价城市中国占了一半,我们怎么实现房地产长期的 健康 发展?

2021年房地产销售有17万亿左右,依然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我们今年新能源车销售300万辆,什么概念?恐怕也达不到1万亿,替代是有一个过程,当然新能源、数字经济是未来最有可能替代房地产的。 首先房地产这个行业大开发时代正在逐渐的结束,2021年其实房地产已经负增长了,基本上就是峰值了,尤其是看销售面积。第二中国城镇化率我们2020年是63.89%,2021年我们可能是城镇化率65%左右,其实考虑到农民工的留守家属,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75%。发达国家城镇化率85%已经接近尾声,中国城镇化大概还有15年。

现在新能源对于经济贡献还不如房地产,但是增长速度非常快 ,以翻倍的速度增长,2022年大家想如果再翻倍增长呢?渗透率就20%多了, 我们一年乘用车2500万辆,如果未来用10年左右全部替换新能源 汽车 ,整车销售一年就是3-5万亿,加上上下游的正负极材料、三电等,整个新能源 汽车 的产业链将超过10万亿,成为最有希望替代房地产的领域。

20年前中国刚加入WTO的时候,中国经济规模只是美国的几分之一,今天不一样了,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当于美国的77%,中美贸易摩擦至少是15-20年的事,当年日美贸易战打了15年。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有一天中国经济规模是美国的2到3倍了,这个就解决了。现在双方进入到竞争合作摩擦的发展阶段,但是我认为中国复兴的趋势势不可挡。 在 历史 上,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那是以千年计,美国也就是百来年的事情,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我们叫复兴,只是告诉大家我们重新回来了,正常发挥。

我们看一看, 中国发展新能源 汽车 ,一个是国家能源安全,还有一个东西中国是很富有,非常有利于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大家知道中国中西部有广阔的戈壁、沙漠,这次发改委也讲了这些都有可能是未来大布局光伏新能源的地方。第三个是抢占全球 科技 制高点,全球能源革命有三次 ,第一次能源革命是蒸汽机的发明带来煤炭火车大规模使用,那个时候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黄金时期;第二次是内燃机带来 汽车 汽油大规模使用,后来美国就超过英国;重大技术变革也带来了大国兴衰。这一次新能源革命是可再生能源革命带来动力电池、新能源 汽车 大规模使用, 我们新能源领域是有可能复制在手机、家电领域的新国潮运动。

20年前买没买房完全是两个命运,今天在新能源爆发的黎明,不投新能源就是20年前没有买房。这是我的一个看法,这是时代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时代的产物。

中国发展战略这些年做出了很多的调整,比如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循环,新格局,注册制改革,创新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反垄断,双碳,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我有一个观点, 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我们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

短期的经济形势很简单,2022年五大关键词,双周期、稳增长、新基建、软着陆。

未来中国经济面临哪些新趋势、新挑战和新机遇?

第一个,从全球化到逆全球化 。美国贸易逆差里面中国贡献了一半,46%。应对全球化的逆风,我们加大 科技 的自立自强,解决卡脖子技术,技术研发,完善产业链,加大对外对内的开放,发展资本市场来支持 科技 创新,比如说注册制,科创板,2022年全面推行注册制,设立北交所支持专精特新,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这几年是明显提速,赋予支持创新发展的使命。

第二个,中国老龄化少子化加快到来。 中国婴儿潮是1962年到1976年。中国经济为什么过去高增长,这批人年轻的时候干出来的。中国房地产为什么黄金20年?就是这批人结婚生子要买房,最近为什么大户型卖的好,就是这批人要换房。现在问题来了,1962年出生的婴儿潮人口今年已经60岁了,为什么马上要推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中国1962年到1976年出生的婴儿潮人口加速进入到老龄化 社会 和退出劳动力的市场,前面享受多大人口红利后面将会背负多大人口负担。中国老龄化少子化的挑战大家一定要重视,为什么我呼吁放开三孩就是因为这个背景。当年日本根本不是金融战败,而是人口战败。我们人口结构从80-90年的金字塔,到2015年以来的柱状,再过三十年会是倒金字塔。所以要尽快全面放开生育甚至要鼓励生育,当然我们正在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每年有上千万的大学毕业生。

第三,建设新基建,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这个是上升到国家战略,新一代信息技术设施,未来在5G、6G领域,车联网,互联网,其实数字经济和新能源是相互支撑的。

第四,迎接新能源革命 。这个是中国最有可能换道超车,最有可能替代房地产。

第五个,中国房地产问题,要软着陆、要避免硬着陆,关键是推动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和房地产税为核心。

这是未来面临的 新趋势、新挑战和新机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遇之大机遇,祝大家好运!

以上就是关于经济学家任泽平称要全面客观评价房地产行业的历史功过,如何解读其言论?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