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依然是局部的,但是泡沫正在向更多的城市蔓延。调查显示,12个城市的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在2006年初依然略大于1,但这一比率比2005年初上升了11%。如经济学家所形象比喻,如果房地产泡沫是一个桶,那么以前这个桶是又窄又高,如今正在向扁平发展。
■ 泡沫可能向北京、苏州蔓延
2005年初,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研究部职员曾对全国近20个城市进行了各类楼盘商业信息的实地采集,包括价格、按揭贷款和租赁数据等,之后在3月发表了“买房不如租房”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 “鉴于1997年香港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时,购房资金成本和月供分别是租金的2.2和2倍,此时内地购房资金成本和月供分别是租金的1.1和1.3倍,房地产价格总体已经开始‘起泡’,特别是包括长江三角洲在内的某些地区风险较大。”
而2006年春节前夕的复查则显示,复查中12个城市的167个楼盘一年来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几乎均有所上升,平均升幅为11%,并且这个比率在更多的城市超过1(见右图表)。这一指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房价涨幅依然大于租金增幅,与2006年1月1日住房按揭利率的上调关系不大。“与2005年相比,2006年买房更不如租房。”
统计数据表明,在2005年购房资金成本远高于租金的某些长江三角洲地区,房价涨幅明显放缓(如杭州),甚至房价出现下跌(如上海),说明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些城市的住宅价格泡沫正在被逐渐挤出。但是,房价下跌令许多原先打算卖房套利的投机/投资者转卖为租,结果租金降幅更大,使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进一步提高。在房价上涨预期已经明显减弱的情况下,更多的人将选择租房,而不是买房。这预示着房价涨幅将进一步缩小甚至房价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而在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去年明显小于1的城市中,这一比率一年之内大幅上升。如在北京、成都等地,这个比率都超过了1;在苏州、沈阳和深圳等地已经逼近1,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说明房地产“泡沫”正在向这些地区蔓延。北京和苏州2005年房价涨幅较大,但是租金下降,购房资金成本与租金已经基本持平,未来房价涨幅必将趋缓。而广州和深圳2005年尽管房价大涨,租金涨幅也很大,但目前购房资金成本依然低于租金,未来房价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 以租养房将更难
目前12个城市的月供/租金比率平均为1.3倍(表1),与2005年基本持平。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博士认为,尽管2006年初利率水平的提高增加了还本付息的负担,但是去年3月首付比例的提高降低了之后购房者的月供负担。由于利率上升幅度较小,首付比率上升对月供的影响大于利率的作用。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月供/租金比率应该明显下降。之所以这一年中月供/租金比率基本持平,是因为房价涨幅大于租金。月供/租金比率没有恶化与央行2005年3月17日公布的取消按揭贷款优惠利率和提高首付比例的政策有关,因为这一政策提高了炒房成本。
哈继铭指出,对于2005年初已经购房的人来说,他们的月供负担与房价或首付比例的变化无关,而利率水平的提高加重了还本付息的支出,使房租下降或者升幅不大的城市的月供/租金比率有所提高。这个比率如果进一步上升,受现金流约束较大的投机/投资者将难以以租养房,不得不抛售。其中,杭州、上海和南京的月供分别是租金的2、1.8、和1.6倍,居复查的12个城市前列,而杭州的情况与香港1997年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前夕相若。北京和苏州的月供/租金比率上升较快,而且从去年的0.82倍分别上升至今年的1.09和1.07倍。这主要是因为房价涨幅明显快于租金。相比之下,由于租金增幅较大,广州和深圳的月供/租金比率一年来维持在1倍左右。
■ 日趋“扁平”的泡沫结构
事实上,对于买房不如租房的结论以及分析过程,部分市场人士仍存在一定疑虑。对此哈继铭表示,购房资金成本是指因购买房屋而承担的利息成本,它包括按揭贷款的利息支出和购房相对于租房的机会成本,即首付款的存款利息损失;而租房成本(或收益)即为租金。购房资金成本/租房比率中没有考虑两个因素。即它不包括房屋的购进价格和未来出售价格,而是假定两者相等,即假定房屋折旧率等于同类新房的价格上涨率。如果人们预期房屋将来增值,即房屋折旧率低于同类新房将来的房价上涨率,即使购房利息成本高于租金收益,人们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依然选择购房,推动房价上涨。同时,它也没有考虑投资者的现金流约束:即使人们预期房屋增值,一旦租金收入不足以支撑按揭贷款的还本付息(即月供)而且房主其它收入来源有限,他们可能选择卖房,对房价形成向下压力。
但即便如此,它仍不失为诊断房地产市场健康与否的有效指标。如果购房资金成本已经高于租金,并且人们由于预期房屋增值仍然选择购房,那么,房价上涨幅度将高于租金的增长,进一步抬高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但这种增值预期无法长期持续,也是社会无法容忍的,因为它要求房价涨幅越来越大,或者说房价呈“发散型”上涨,这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有国际先例。
而在月供与租金比率中,即使购房资金成本低于租金,购房出租可以赚钱,但贷款购房不仅需要付息还需还本。一旦租金下降,部分投资者将无力承受还本付息(即月供)的负担,即受到现金流约束。因此,有必要考虑月供/租金比率。月供与上述购房资金成本相比,前者包括按揭贷款本金的月付,但不包括购房资金成本中的机会成本部分。如果投资者没有其它收入来源,仅靠出租房屋支撑月供,那么当租金下降至低于月供时便会入不敷出,出现现金流问题,不得不抛售。
由此来看,某些2005年初房价泡沫现象已经比较严重的城市(如杭州和上海)的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和月供/租金比率继续攀升,买房将越来越不如租房。而2006年的房地产价格,除了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之外,仍将继续上涨。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和月供/租金比率将继续攀升。上海地区的住宅价格将继续下跌,而北京和珠三角地区房价仍将上涨。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也认为,房价市场反映的不仅是有效需求,还包括一部分投机需求,而租金市场则集中地体现有效需求,两者相比,通常认为剩下的部分为泡沫需求,因而该比率是衡量市场的较好指标。但他同时也指出,租房与买房所对应的并非同一群体,数据分析只能体现一部分的市场走势。
就全国总体房地产市场看,可说是有好有坏,一方面泡沫的高峰点已明显下降,这是相当关键的一点;另一方面泡沫波及的区域有所放大,有些地方可能泡沫增多,有些地方可能产生了新的泡沫。某种意义上讲,这两种趋势并存,导致一种新的泡沫结构存在,即由过分集中且尖锐的矛盾向扁平蔓延式发展。而相较于以往,这似乎是一种稳中求好的选择。
苏州房价走势怎么样2018
很多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房租却下降的现象,普通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核心城市商品房供应总量有限,购房需求对于核心地段房源需求旺盛,因此好地段房子价格总归是上涨的,不过和房价蒸蒸日上相比,今年整体房租水平出现了下滑。
对于房价上涨,房租却下降的现象,有房产专家解释道:房价可以是有钱人接盘,无论房价再怎么涨得高,总是有人愿意买房,但是房租就不一样了,房租涨高了,住宅需求的或许能够接受,但是如果写字楼、商场商铺、社区临街商铺如果生意不景气了,你房租再上涨也没有用。从更深层次上来说,房价取决于一个城市有钱人接手程度,但是房租却是无数普通人影响的。
房价有涨有跌,房租全面下滑今年前11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4.9万亿元,增长7.2%。单单11月,新房销售面积为1.75亿平方米,销售金额达1.73万亿元,无论是商品房销售还是价格都是比较走高的,已经持续5个月刷新最高值了。
11月房价走势:新房市场,36城上涨,28城下降,6城持平;二手房市场,44城市上涨,23城下降,3城持平。从二手房市场来看,深圳、广州、合肥、徐州等地房价呈现上涨趋势,南充、牡丹江、哈尔滨、济南、长春等地房价是涨幅下降的。楼市分化周期下,一些城市房价是涨的,一些城市房价是跌的。有涨有跌很正常,关键在于购房者如何选择城市,选择房价长期涨幅的城市错不了。其实,房价即使是跌幅,但是幅度不会很大的,利好刚需买房人。
和房价走势不一样的是,今年房租基本上是下滑的,或者维持原状态,不涨也不跌。根据诸葛找房数据透露,11月份,40个重点城市中有31个是租金环比下滑的,比如青岛、佛山、三亚、烟台、威海、深圳、北京、成都、重庆等城市,租金降幅超过5%。全国40重点城市租金挂牌均价是每个月一平方34.71元,这已经创下2019年1月以来最低值。从城市级别来看,一线城市房子租金降跌2.9%,二线城市降跌3.1%,三四线城市降跌3.32%。如果你仔细了解楼市走势,就会发现越是热点城市,房价和房租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房价持续高涨,房租却难以继续上涨,尤其反馈在商铺上特别明显。
写字楼空置率上涨,房租涨幅不及房价今年写字楼、商铺、公寓租金都不及住宅租金有支撑,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已经无法承担起租金了,物业费、水电费都比普通住宅高,今年营商环境普遍较差,租金价格上涨比较慢,写字楼、商铺公寓今年空置率高于往年。房价和租金呈现两极化,就拿深圳来说,深圳房价上涨了14.6%,而房租却下跌了8.26%。我们把时间周期延长来看,从2015年到现在,深圳房价上涨了166%倍,然而房租仅仅涨了25%。
这就是为什么房价涨跌受人重视,而房租涨跌似乎呼吁托市的声音不大。大家喜欢买70年产权住宅是有原因的,购房者对于房子趋之若鹜,对于商铺、公寓遇冷置之不理,本身就是看重房价上涨空间,因此商铺和公寓剩余较多,而商品房住宅稀缺性日趋明显。
买房投资,比出租房源回报快一般来说,房价可以翻倍上涨,但是房租却涨幅很小,专家说过:房价取决于有钱人,房租取决于普通人。买房投资受家庭财富、储蓄影响大,和房价是否涨幅,房产投资回报率相关。租房受当地普通居民的就业、收入影响大。收入减少,或者是就业机会少了,对于住房租赁需求,或者是营商环境差了,对于商铺、写字楼需求就会降低。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房价里有土地成本,另外还受房贷利率涨幅影响,购房者贷款买房就相当于加杠杆,需要支付月供利息,银行要赚这部分钱,而且房价不能够随便跌,这样不利于当地土地收入,以及银行资产抵押物。所以,当地家庭居民收入高,自然能够接受更高水平房价,所以一个富裕、经济发展不错的城市,富人多的同时,房价也高,因为楼市接盘侠具备一定的经济收入水平支撑。
房租就不一样了,房租受供求关系影响大,比如今年大学生前往一二线大城市集中就业少了,毕业季延迟,这样就造成房子租赁需求没有往年那么高,因此租金自然有所下滑。租房市场其实和就业、收入关系蛮大的,如果收入水平整体下降了,房租上涨空间就不大。从房产投资角度来看,合理的房价收入比,以及合理的租金回报率是比较好的。
多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超八成城市租金水平下跌
2018年快要过去了,不少人都会通过分析苏州房价的走势,来判断要不要在年尾或者是明年买房,那么今年苏州的房价总体走势是怎么样的呢?苏州房子均价子多少,它呈上涨还是下降趋势呢?接下来小编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1、 据有关机构调查研究,苏州新房价格比较平稳,总体上苏州房价稳中有升,上涨幅度不是很大。比如说2018年11月苏州新房价格为18871元/平方,环比上涨了1.6%。而苏州二手房的房价波动幅度会比较大,2018年11月苏州二手房的房价为20172元/平方,环比上涨了5.2%。
2、 苏州不同地区的房价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苏州相城地区,新房均价为为19284元/平方,环比上涨了0.6%二手房房屋均价为17758元/平方,环比上涨了0.8%。而苏州姑苏的房价环比均有所下降,其中新房的均价为25364元/平方,环比下降了3.4%二手房房屋均价为21598元/平方,环比下降了1%。苏州新房房价上涨最大的地区为苏州新区,新房均价为19436元/平方,环比上涨了6.3%而二手房均价为11121元/平方,环比下降了31.5%。
3、 目前苏州房价最高的地区为园区,新房均价高达31240元/平方,二手房价格高达29226元/平方。从2018年苏州园区的新房房价大多在3万元上下波动,苏州高新区房价为2万元左右上下波动,总体呈上涨趋势。苏州金阊房价从2018年4月到6月呈下降趋势,6月之后房价平稳等等。
小编总结:关于2018年苏州房价走势怎么样,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通过阅读本文之后,大家能够对于2018年苏州房价走势有所了解,能够给大家今后在苏州买房时提供参考。
打工族面对苏州的高价是买房好还是租房好
“十一之后,租房的人逐渐减少,尤其是最近,房子相对容易租。”这是记者近日在走访住房租赁市场时,房屋中介们普遍的反映。经历了今年7月和8月租金上涨、房源紧张的躁动后,住房租赁市场终于平静了许多。贝壳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10月全国重点40城租赁成交量减少近10%,超九成城市租赁市场降温。为进一步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近期各地继续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和支持力度。
租赁市场淡季来临
贝壳研究院分析师潘浩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现阶段全国租赁市场已回归传统市场周期,处于淡季。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0月,全国重点40城租赁成交量减少近10%,超九成城市租赁市场降温,北京、上海、厦门租赁市场呈现小幅回温。
在房源、客源成交周期方面,潘浩表示:“今年以来,房源、客源成交周期呈现延长的趋势。由于处于租赁市场淡季,房源出租难度略有提升。”
经历过疫情后,租客在租房的选择上保持审慎理性,除了对房屋品质、区位考察外,在租金支付、合同签订等流程中考量的时间更长,以降低租赁过程中的风险。潘浩预计,11月租赁市场热度仍会保持低温。
超八成城市租金水平下跌
从租金水平来看,10月全国重点40城租金指数环比下跌0.9%,同比稳中微涨,但相比于2019年同期仍下跌3.7%。在重点40城中,超八成城市租金水平环比下跌,超六成城市租金低于疫情前同期。
数据显示,10月,全国重点40城中,杭州、佛山、南通、沈阳、苏州、太原及中山市7个城市租金水平环比基本持平或微涨,北上广深以及其余29个城市的租金水平环比稳中回落。相比于2019年同期,一线城市租金水平稳中微涨,三线城市均低于疫情前水平,二线城市中成都、杭州、南京、西安、长沙、福州、合肥、南通、厦门、无锡、徐州11个城市租金稳中微涨,仍有超六成城市租金低于疫情前水平。
10月,全国重点40城房源挂牌均价环比基本持平,同比稳中微涨,相比于2019年上涨2.3%。
强化保障性租赁房建设
近日,广东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明确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湛江是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点城市,要求广州和深圳市单列租赁住房用地占比原则上不低于10%,各地级以上市要建立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定价机制,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租金实施监控指导,定期公开周边市场租金参考价。
住建部近期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度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情况监测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围绕确定发展目标、落实支持政策、建立工作机制、严格监督管理、取得工作成效等五个方面开展监测评价,并明确了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在新市民和青年人多、房价偏高或上涨压力较大的大城市,要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争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比例达到30%及以上。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在当前的住房制度改革中,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是重要一环,这项工作的推进要加快、要细化。他预计,后续各大城市将陆续发布“十四五”期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目标,会进一步明确提高保障性租赁住房在住房市场的比重。记者 孙蔚
针对广大网友对于苏州的房价太高,工作便利等因素考察分析,80后的打工族对于在苏州住房是买房好还是租房好,某网友给出了自己的分析结论。鄙人来苏州六年,见证苏州的发展以及苏州房产的发展,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未能赶上06年前买房的美好时光。最近计划买房,见到这段时间如果疯狂的房价飘扬再次举旗不定。本人分析如下:以下内容针对于打工一族而写。租房---经过我初步的计算,如果买个50万的房子,贷款30年,别的不说利息就是30万。如果把这三十万用于租房的话,每月的房租开支1.5万,在苏州租的房子应该是很不错了,工作变动随时更换地方也比较的方便,以现在的收入每年纯剩余2万绝对没有问题,租房20年理论纯剩余40万,20年后的房价必跌绝对是实施,毕竟我们80后的运气好就我们这代人多。那么20年后,我自己手上的40万买个房子养老住住也是不错的。买房--第一就是将来孩子的户口可以解决,读书方便。第二呢就是有一个家的感觉。以后的工作围着房子转,压力比较大,节衣缩食的生活。还有一点的忧虑,房价已经超出了绝大数的人购买能力,也许后续会有降价的风险,毕竟美国,日本,加拿大都有过经历。ZF托市总有托不住的时候。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挣点钱不容易啊。相关网友评论:50万的房子+30万贷款=80万,假设你每月租个2000的房子。租售比是400。在国外,超过200的租售比已经是很高的了。超过300的租售比,年轻人基本不选择买房。第一是没这个实力,第二是也没这个必要。买来的房子无论升值贬值,还不都是自己住在里面。没啥太大意义。所以买房子还是理性点好。户口和孩子读书的确实是个大问题。如果把买房和还贷的钱存下来,9年义务教育后,把小孩送出国留学也是个选择。不必局限于国内的高等教育。我认为,如果你没这个实力,租房是首选。相关网友评论:在经济情况允许下,是可以考虑一下二线的房子,房子最起码在抗通胀方面还是首选。不过不赞成分期付款,房子在长时间来说肯定会降价的,前半年可以看一下国家信贷放了好多,目前大家感觉不到通胀,可能是因为大部分钱都在房地产中间流动。大家可能看新闻了吧,最近好几个国家都在收紧信贷,咱们国家不也在放风嘛,虽然没明着说,我看只要通胀稍微有些苗头,肯定收紧,房地产可能会在这期间降一点,但我们的钱可得不偿失勒。最起码买套房子,你心里踏实,要不然一直租,也不是权宜之计。总的来说房产不降价的话,大家最起码有碗饭吃,猛跌的话,又不知道会造成多大的影响。恐怕又有多少人流血。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房价和房租金比率小于10说明有泡沫?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