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如何制作砚台

   2022-06-29 23:46:24 网络370
核心提示:1、易水砚制作易水砚的过程主要分选料、制坯、设计、雕刻、打磨、上蜡、亮光七道工序。选料。将拣出的石料用铁凿轻轻敲击,发音如铜声即为上品,发音低沉者次之,发音如瓦者即有石病,不宜琢砚。砚石硬度要适中,断面硬度与版面硬度相差不能大于一级,构成砚

请教如何制作砚台

1、易水砚

制作易水砚的过程主要分选料、制坯、设计、雕刻、打磨、上蜡、亮光七道工序。

选料。将拣出的石料用铁凿轻轻敲击,发音如铜声即为上品,发音低沉者次之,发音如瓦者即有石病,不宜琢砚。砚石硬度要适中,断面硬度与版面硬度相差不能大于一级,构成砚面纹饰的各种矿物质与砚面基本硬度也不能超过5级。选好的石料用水洗净,进入下道工序。

制坯。分锯坯和磨坯两步。画线后的石料分圆形、方形和不规则形三种。锯时应确保截面与砚面垂直。带盖的砚台要先将锯好的砚盖用钢锉定型为圆、方、或是随形 之状,然后用粗沙在石板上平磨,平整后改用磨刀石粉加水磨,最后使其四面平整。制成砚坯以见不到节理裂隙或次生充填物的矿物细脉者为上品。

设计。按砚坯大小、质地优劣、形状方圆等赋以不同图案,将图描于砚坯上,循图雕刻。

雕刻。雕刻是一种艺术创作,与书法、绘画同理。步骤分凿形、抢平、片光、走细,刀法分平雕、圆雕、浅雕、微雕、镂空、阴雕阳刻、阳刻阴雕刚柔相济。图案布局得当,疏密相间。

打磨。雕刻完成后,砚面和图案必须磨光。先用细石将砚通磨一遍,再用细沙纸水磨。图案部分可撒些细磨石粉,用牙刷磨光,有的需故意显示刀痕者例外。

上蜡。将雕刻好的砚台水洗干净放入布置好的大铁锅内,沸水蒸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看火候使砚石热透再取出,要做到纤尘不染。然后将蜂蜡或是白蜡放于砚池内融化,再用毛刷均匀地将整个砚体刷遍,待温度降到蜡在砚上固化如漆即可。

亮光。用薄麻布缠于手指上,在上好蜡的砚台上或擦或蹭,手指灵活掌握力度,将砚台的光亮度擦到最佳的效果为止。

2、澄泥砚

陕州澄泥砚是唐宋时期的澄泥贡砚,也是明清时期的重要砚种。澄泥砚有着极其复杂的工艺流程,大小工序四十八道,其中澄泥、压实砚坯、柴窑火候三个最为重要。

在这四十八道加工工序中,首当其冲的“澄泥”至关重要。制作澄泥砚的泥土取自陕州火烧阳沟,因为只有这里的泥细腻异常,少有杂质。取回的粘土块经风吹日晒两三年,用锤子敲击成粉末状,再用箩筛去除杂质。

从一捧杂土到一团“筋道”的细泥,不知要经过多少次的揉搓和摔打方可使用,在澄泥砚加工过程中,尤其是细节部分容不得马虎。一团质地上好的细泥是制作澄泥砚的基础和关键所在。一块泥土经过王驰先生的反复摔打基本成型,从外观看光滑细腻粘性十足。

真正的好泥,质地细腻,如婴儿皮肤般油润光滑,做出来的砚台,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光泽滋润,发墨而不损毫。也只有这样的泥土烧制成品后,观若美玉,击若洪钟。

澄泥砚的制作分为手工捏塑和模具成型两种。就模具成型而言,根据要加工成品的大小,在方形泥块上用钢丝切取需要的泥块。

把钢丝切取后的泥块放在木板上,用一光滑的木棒反复碾压,把泥块碾压成泥饼,目测泥饼厚度达到所需要求时,即可停止。把厚薄均匀的泥饼放入模具中,双手不停按压泥饼让其和模具充分接触而不能留有间隙。把刚刚压实了砚坯的模具反扣在木板上,用钢丝在底部切除没用的多余部分。

钢丝切割多余部分后,再用手反复按压并保证力度均匀,使砚坯内侧光滑细腻没有裂口。这一步看似简单,却是三个最重要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如果砚坯和模具中间按压不实有间隙,烧制后的砚台多有裂口或外观粗糙成废品。

压实以后,要用手慢慢把成型后的砚坯从模具中取出来,这个过程需要有耐心且不可用力过猛。从模具取砚坯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最初摔打揉搓泥巴的重要性,如果泥巴太柔软则取不出来砚坯,如果泥巴太硬取出砚坯时则易破碎。

从模具中取出来的砚坯,要放在阴凉处阴干,在砚坯半干时,要用利刀对砚坯底部四周进行削刻修整,以保证工艺的完美性。小一点的砚坯要阴干半个月,大一点的砚胚甚至需要一个月的阴干时间,在阴干期间绝不能见太阳暴晒。

精修干透后的砚坯放在阳光下稍稍晒一下,然后放入柴火窑里,焙烧七八天后方能出窑。澄泥砚的色泽由窑变而来,古人以黑为最美,常常称之为“呛窑”,也就是熏黑的意思,黑色的澄泥砚烧制过程尤其复杂。

柴火窑的温度掌控在1000度左右,不同温度下窑变出来的颜色也各不相同,陕州澄泥砚常见的颜色有朱砂红、鳝鱼黄、绿豆砂、檀香紫。澄泥砚烧制过程中控制火候最为关键,其中以朱砂红和鳝鱼黄最为名贵。

陕州澄泥砚的最后一道工艺流程是沁蜡,这里用的蜡并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蜡,而是蜂蜜里上面结的蜡。沁蜡的作用之一可以使砚台外观油光发亮有美感,二可以使砚台少有渗水的作用,以保发墨而不损毫。

澄泥砚造型独特,其样式有“金蟾砚”、“伏虎砚”、“卧牛砚”、“荷叶砚”等。澄泥砚是历史上四大名砚之一,与端砚、鑫砚、洮砚齐名,被皇宫列为贡品,是四大名砚中唯一以泥为原材科制成的砚台。

3、洮砚

洮砚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主要程序有采石、选料、设计、维料、制璞、雕刻、配盖、磨光配合等。

1采行。开采砚石是洮砚制作的重要环节。砚石有坑洞之别,优劣之分,老坑质优之砚石,加上制砚高于制作,可以产出精品和珍品。洮砚名贵与否,最基本的条件在于砚石,故采行这道工序最为重要。

采石工人所使用的工具要因地制宜。根据洮砚石的成分、厚度而有别,以凿为主,又分尖嘴凿和平口凿,这些刀具长短各异,大小不一,粗细不同,但每个石工必须备三四十把,每天工作后要修理磨砺。

维料,又称选料。开采出来的砚石并非是全部可以作砚材,经过筛选后,再将其分出等级。

特别好的,纯净无瑕者为特级,稍次者为甲级,再次为乙级,将有瑕疵的、有裂痕的或烂石、石皮、统统去掉,剩下的就是“石肉”,可以预测到石品花纹的走向,凿出砚的大形,如自然形、蛋形、长方形、方形、圆形、金钟形、兰亭式、太史式等等。

制凿者同样必须懂得看石,因为要将砚石最好的地方留作墨堂,一方洮砚石的优劣都以墨堂之砚行作评价,将行品花纹亦放存墨堂之部位。

设计。洮砚的设计是洮砚制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序。要使一块大然朴实的砚石,成为一件精美的作品,就需要认真的构思,既考虑题材,更要留住砚池,设计得当是锦上添花,设计不当就会画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故雕刻艺人要对砚凿因材施艺,因石构图。

雕刻。洮砚的雕刻采用什么雕刻技法和刀法,要视题材和砚形、砚式而定。如要表现刚健豪放的,多采取深刀雕刻为主,适当穿插浅刀雕刻和细刻;要表现精致占朴、细腻含蓄的,则以浅浅刀雕刻,线刻、细刻为主。

总之,细刻和线刻均属“工精艺巧”之“工精”部分,细刻要求雕刻精细、准确、生动,线刻要线条细腻、婉转、流畅,繁而不乱,繁简得当。

酣盖。洮砚的传统是透空带盖,在做好的砚上配相同色泽的砚盖,是为了使贮存的墨汁不会散发,保持长久之用。

磨光。砚石磨光的工序为雕刻完毕,首先用油石加幼河砂粗磨,目的是磨去凿口、刀路,然后用滑石、幼砂纸,最好是一千目的水砂纸反复打磨,使砚台手感光滑为止,最后是“浸水润石”,过后擦干;砚石磨光的好坏,直接影响砚石的品质及使用效果。

扩展资料

保存方法

首先要避光:砚如果放置于窗前案头,应避免阳光直射,否则砚质会出现干燥的迹象,日晒过久砚匣也容易干裂。玩赏砚台时桌上最好铺上毛毡,砚不要接触金属和玻璃等器物,更不可以将砚重叠放置,以防碰伤。在对砚台涂蜡时,有人将蜡涂遍砚身,有的还涂抹植物油,更有的涂沫墨,以为可以养砚,但这些做法并不妥当。

蜡可以涂于砚四周,底部要薄而适中,最忌将蜡涂在砚堂磨墨的部分;砚上抹植物油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因为植物油属慢干性油脂,砚面有油多招尘土,使砚污秽不堪,并散发出一种怪味或产生霉变。在砚匣保养时,应经常打蜡以保持砚匣光泽,防止潮气侵入。

如果遇到砚匣收缩,砚身放不下的情况,可用砂纸打磨砚匣的内侧,让它增宽易放。古砚匣如有破烂和损坏,可采用匣外配匣的方法对古砚匣进行收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砚台制作技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砚台

古代的砚台有什么种类的

     砚台是中国的书法必备的用具,这也是文房用具其中的一件,也因为其性质非常坚固,就算流传百世,也不会腐朽。

    砚台的材料非常丰富多样,正因为它们特殊的材质也成为历史文人收藏的物品,可以制作砚台的材料很多,比如菊花石,红丝石,澄泥石,还有玉砚,瓦砚,铁砚,石砚等等,种类非常繁多。

    端砚自从在唐代问世以来,就受到文人学士的青睐,这种砚台的材料主要是来自广东肇庆高要县,因为它们体重很轻,摸着无异响,非常光滑,而且不容易有损耗,而且因为纹理特别绮丽,所以这种砚台才可以在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歙砚在砚台排名也保持着非一般的地位,这种砚台材料是来自江西婺源县的龙尾山,所以用这种材料做成的砚台又被称为龙尾砚。

    洮砚材料是来自甘肃卓尼洮河深水处,这里的石质非常细致,而且纹理如丝,在宋时的时候就变得比较稀少。

    澄泥砚就不是用石头制作的,材料主要是用一些过滤的细泥,参到黄冈团之后努力游出,最后放到模具中定型,再用竹刀进行雕琢,等到干燥之后还需要放到窑内烧制,最后的步骤就是裹上黑腊,这种制作是从晋唐时期开始的,在宋朝的时候就变得比较兴盛,制作而成的砚台非常的坚硬而且很耐磨,并且不费墨。

    砚台的种类太多太多了,使用得最广泛的就是在古代时期,文人墨客都需要用到砚台,所以古代的砚台也是品种繁多,发展了几千年的历史,正是因为许多砚台的质地非常坚固,所以在许多年后都得以保存,让大家看到了古代时期的精美工艺。

中国的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

端砚

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歙砚

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洮砚

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澄泥砚

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另外,东北有松花砚,河北有易水砚,山东有红丝砚等也比较有名。

以上就是关于请教如何制作砚台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