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土木专业结构工程考研分数线

   2022-12-02 10:33:07 网络800
核心提示:浙大土木专业结构工程考研初试分数要求: 2018年:335分。 2018年:330分。 2018年:330分。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8专业代码: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总分:320.00,小科(满分=100分):55.0,大科(满分

浙大土木专业结构工程考研分数线

浙大土木专业结构工程考研初试分数要求: 2018年:335分。 2018年:330分。 2018年:330分。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18专业代码: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总分:320.00,小科(满分=100分):55.0,大科(满分>100分):85.0。

学院已形成院士领军,千人、长江、杰青为中坚,青千、优青和拔尖创新人才为新生力量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3人,外籍院士2人。学科涵盖了国家基本建设领域,建筑、规划、土木、水利、交通等交相辉映,土木工程高峰学科和建筑规划特色学科QS国际排名双双进入前100。

2021考浙大研究生录取分

浙江大学的建筑与土木工程总分为320分,小科满分等于100分为55分,大科满分>100分为85分。课程内容既包括必要的基础理论,又有大量工程实例的讲解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浙江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7种。全校拥有1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0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农业部重点学科,50个浙江省一流学科。

参考书:

《土木工程CAD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任爱珠、张建平

《物理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天津大学

《大地测量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孔祥元等著

《现代大地控制测量》测绘出版社施一民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等编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陆化普

浙江大学土木水利考研经验分享?

2021考浙大研究生录取分如下

一、学术学位各学科基本要求

二、专业学位各类别基本要求

三、前述两表所列分数线(管理类联考除外)满足以下情况视同上线:若单科低1分,总分相应高20分及以上单科低2分,总分高25分及以上以此类推,单科每低1分,总分相应再提高5分。但单科不得低于5分(含5分),且仅限1门单科。适用该政策上线的考生,总分相应扣减后计算各项排名。

四、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管理领域)考生:凡在2020年参加提前批面试并评定为面试成绩优秀的考生,2021年联考成绩达到相应类别国家A类线且政治考试合格者,可免复试直接获得预录取资格。

五、单独考试考生(工程师学院和医学院),满分为1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48分,满分为15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72分,满分为3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44分,总分不低于300分,可参加复试。

六、强军计划考生,满分为1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50分,满分为15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75分,满分为3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50分,总分不低于330分,可参加复试。

七、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考生(不含西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满足以下成绩要求的考生可参加复试:

1.总分成绩要求:依据所报考专业在上表中复试分数线基本要求的总分降低19%。

2.单科成绩要求:满分为1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40分,满分为15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60分,满分为2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80分,满分为300分的科目成绩不低于120分。

浙江大学土木水利考研经验分享

个人介绍:本人现被浙江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拟录取,土木水利专业硕士,本科为土木专业,工作了一年,师傅对我也很好,也支持我考研,我随之踏上了边工作边考研的“不归路”,六月正式开始准备,那时师傅给我的工作也不繁琐,也算全身心投入考研,最终考的还行,思政71,英一73,数一109,专业141,总分394,这和我的理想状态一样,很满意了。现将考研经验以及浙大考研基本概况介绍如下,将重点介绍浙大今年最新笔试专业课内容并将与土木水利的考研概况作一下详细对比,希望能对后续有意选择浙大土木的考生有所帮助。

招生专业目录:

考试科目:

一、浙大土木考研概况

在选择学校与院系时候首先应该了解该院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因为这与笔试专业课以及后续的面试内容联系在一起,浙大建筑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分设土木工程学系、建筑学系、区域与城市规划系、水利工程学系等4个教学部;土木工程学科为我国重点一级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为我国重点二级学科,拥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院设有海洋土木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空间结构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含共建),土建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工程、建筑与城规技术科学等2个校级实验中心,另有20个研究所(中心)。以前大家觉得浙江大学的土木是很难的,实则过了320分,就基本全录取,这是因为在后疫情时代下,大学生应届生暴增,为保证就业人数,浙大的一志愿上线人数基本都可以申请到教育部录取名额。浙大土木的专业课可选:材料力学(乙)、结构力学、水力学,实际上分数的权重都是统一的,我仔细研究了三门科目的难易程度,发现材料力学120+是普遍,而另外两门100+才是常态,所以专业课的选取非常关键。浙大土木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学硕与专硕没有任何区别,而学硕院线都比专硕高30分,复试后学硕专硕也是一起排名,这就导致学硕320-350的人都没有复试资格,而专硕320-350的人和他们选的学硕没有任何区别。所以有时我认为考研选择大于努力。

二、笔试经验

(1)专业课:我选择的是材料力学(乙),成绩140+,这和大学本科学习的材料力学是两回事,所以不要怕,大家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的。首先推荐一下我使用的材料:一、孙训方老师的材料力学(Ⅰ)、材料力学(Ⅱ),这是官方教材,重中之重,必须要买,这是考试的题源,真题只不过是它的演变。二、龙驭球老师的结构力学,这本书只要看力法这一章,其他无需涉猎。三、2004-最新的考研真题及其解答,因为最终考试的大纲就藏在里面。

专业课这块,我是在9月份开始准备,我是先把2004-2015年真题所有题目进行分解归类,对照材力和结力的每一章,将例题、思考题、习题进行等级划分,分为:重点、次重点、不看点。之后就是做题,我把真题刷了5遍,不跳不挑全做,简单的就当锻炼计算能力。分离出来的课本题源,先刷两边,不跳不挑全做,并在第二遍圈出自己未掌握的点,刷第三遍就只刷圈出的题目,依次刷不会的题,直至全会,期间注意时间的把握。

因为我自己可以消化难题,所以没有看其他视频和资料,但是如果自己复习有困难的话也可以报个班,让老师带着学会轻松一点,像新祥旭一对一就比较有针对性,老师会根据你的基础上课,时间也灵活,就不用担心跟不上进度了。

(2)数学(一):我所用的书(36讲、1000题、张8、3*张4)、视频全是张宇,张宇的题让我上考场最大的感觉就是不慌。六月份开始准备,我先把张宇的基础课、强化课刷完,期间笔记全写(张宇的视频有些题就可能是未来某年的真题),之后就是对照笔记刷36讲,还是不太会的就重复看视频,之后就是刷1000题,千万不要觉得1000题难就不做,做了1000题,即使碰到数学难的年份也不怕。之后就是题海复刷36+1000,直到张宇8套卷和三种张宇4套卷(数一、数二、数三)出现,全部数学精力都放到这20套卷子上。

推荐老师:张宇

(3)英语一:本人英语的基础是考了3次过了六级,最后一次是考研12月份的六级过啦,哇咔咔,看来考研期间英语确实提高不少)其实我高中英语的底子就很差的,高一高二150考50常有,只不过高三奋发考到100+。so。。。考研英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单词+真题,单词我用的是恋练有词,不过我没有听朱伟老师的课,我是直接背的这本书,先背了五六遍,然后开始做真题,真题用的是张剑老师的黄皮书,重点进行长难句学习逐句进行翻译,做到每篇文章中的每个单词每个词组每个句子都搞懂。在后期九月,阅读的正确率已经有所进步。除了作文,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的模式,不要单纯的背诵作文,因为考研是写作文,只有写你才能真正的得分,我大小两篇作文都是之前准备好的并被我哥(英文老师)改过的,所以不到30分钟我就写完了。

(4)政治:政治我是只跟的徐涛老师的课程中的马原,徐涛老师的政治讲的确实非常好。十月份中旬开始准备的政治,每天晚上拿出一小时听徐涛老师的课,同时做肖大大的肖秀荣1000题(肖大神的题就是王),期间不要将答案写在上面,另拿A4纸边写序号边写答案,实在不会的就空,不要骗自己,我是按章改答案,写完一章改一章,改完一章再写一边,这时就要注意了,再不会就要着重标记了,接下来重复后面的章节。后期我采用的是题海战术,但我的题海只限于肖秀荣八套卷、肖秀荣四套卷,我只刷了一遍选择题,主观题我是背的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

推荐老师:徐涛。

浙江大学研究生复试的时间,相对于其他高校来说较早,每年集中在3月中,后疫情时代,我的复试采用线上复试,复试的时间大体上两天,第一天可以决定90%的人拟录取,还剩下10%的人需要调整专业方向(不算调剂,就是有方向招不满人而已),采用“钉钉”平台面试,提交自己的身份证件和准考证等相应的证件,一共三场面试,第一场英文面试:5个老师,依次的问题是:自我介绍、介绍自己做的课题、介绍钢结构的好处、比较混凝土和钢筋的区别、最后是中文回答思政问题;第二场面试:就是围绕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的专业课中文回答;第三场面试:围绕科研经历作答。当晚凌晨12点就收到拟录取通知。

导师的选取,浙大采用双选制,我初试成绩才出来就给两位老师发邮件,切记不要广撒网。

浙大整个复试占总分的30%,初试占70%。初试复试七三开,这样的比例,其实给予了高分考生了较小的风险,所以我的建议是低分考生争录取,高分考生争排名。

考研与高考截然不同,高考是一群人在战斗,有老师有同学;而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只有自己一个人,高考所有的备考工作都有人帮你做好做周到,学习材料搜集信息后勤工作都有老师家长的鞍前马后,而考研是孤独的。但孤独过后,结局注定很美。

心态很重要

考研,考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量,也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考验,更是对人的心态的考验。

说白了就是磨人,你比别人耐磨,那你可能会胜出。

到了最后要考试时候的心态就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可能是谁相对不差,谁相对能坚持,谁相对能有耐心,那可能谁就赢了,就上岸了。

(一般3-4月份开始着手准备,差不多,不长也不短,战线拉的太长了,比如超过10个月,那人可能到最后可能会非常疲惫,坚持不下来,太短的话,时间确实不够用,考研的东西非常多,不花时间,肯定是不行的。)

个人的建议是,3月份之前开始着手准备,花点时间和精力,做个宏观的规划,对自己有个初步的了解,对考研有个初步的想法。

(比如上文提到的专业课试卷宏观分析这个时候就可以做做;英语和政治可以做一套完整的试卷,英语也可以不写作文,政治的大题可以只列出提纲,再和标准答案相比较,这样才能知道自己薄弱的地方,擅长的地方。英语和政治可以报个网课,看看视频就行了,也不贵,大概几百块钱的吧。专业课的话,还是需要一个宏观的规划的。)

但最重要的是,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的。

你得先让自己知道,到底有几分的把握能上岸,到底复习到什么程度才可以上岸。

以上的这些工作的目的有三个:

一来是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考取硕士研究生,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肯定是不行的;

二来是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胜算,有多大的把握,能否承受考不上的风险;

三来则是为制定接下来的计划打个基础。

现在这个阶段应该已经开始报名了吧,大家的学校基本确定了,可能会觉得有一种归属感的,感觉自己就是这个学校的人,相应的可能会没有那么紧张了。

而且,随着大家复习程度的加深,遍数的增多,急躁、焦虑与紧张等负面情绪会越来越少,到现在这个时候基本上是心如止水,非常平静。

即使题目有不会的或者是没有见过的,也能够从容面对,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利用好历年真题

我选的这个学校的历年原题都有网上都有的,基本上从开始招收研究的那一年的真题就有的,而且重复的地方还不少,这也算是我选这个学校的一个原因吧。

由于真题的数量足够多,而且专业课的题目有不少的重复,可以将历年真题做个整合,分门别类地整理出各个科目的历年真题,心中会对专业课有个大概的了解。

大家可以参照这个方法,花上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做个宏观的估计,只看题目,只研究知识点,不看答案,把相关的题目和知识点归拢一下,看看是否有所收获。

考研这个事情,确实是个大事情,不过再大的事情,也都是由无数个小事情组成的。

我做事情喜欢从宏观到微观,先做宏观的分析,如果这都不行的话,就直接放弃(很多学校,是不按照既定套路出题的,知识点经常考出大纲之外,这点其实也正常,考研毕竟是个选拔性考试,不是一个通过性考试的);

微观上,就是梳理知识点了,按照学的时候的重点慢慢梳理,每个学校的重点大差不差,偶尔有不一样的地方,全都背下来就好了。

最后就是宏观和微观结合,把真题当作考题,完完全全地答一遍,可以对照书,也可以找同学或者学长、学姐甚至是老师,大家一起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说不定,你这道题目或者这道题目的知识点,就会出现在试卷上。

以上仅供参考,祝学弟学妹们考研顺利上岸!

以上就是关于浙大土木专业结构工程考研分数线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