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2-07-09 07:05:23 网络300
核心提示: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物体发出声音》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与旧教材相比,本课能够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迎合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学声乐或乐器的学生,他们对声音的了解更加专业。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模、画、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听……

(播放多媒体课件)小鸟欢快鸣叫、闹钟振铃、浪涛拍岸、心跳声

像这样的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同时思考,猜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1)提问:谁来大胆的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板书:摩擦、撞击、弹拨、敲打、乐器发声、语言说话……)

(2)谈话:以上都是同学们的看法,是一种猜测。要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原于猜测。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不是因为摩擦、撞击、弹拨、敲打、乐器发声、语言说话等原因产生的,就要通过我们今天的观察与实验才能知道。

(二)探究活动

1、介绍实验材料

(1)谈话: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实验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物品。仔细看看都有些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2)由学生介绍实验材料队鼓、尺子、橡皮筋、并演示让它们发出声音。

教师随机指导。

(3)重点介绍并演示实验仪器:音叉——这是一种用钢制成的U形的实验仪器,用橡胶小槌轻轻敲击它就会发出声音。注意:在使用音叉的时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击音叉的上端。

2、讲解研究方法并出示实验记录表

(1)谈话并提问:要想知道这些物品为什么都可以发出声音,我们就要观察研究这些物品发出声音时的共同特点。那么,你知道哪些研究的方法呢?(板书:方法)

(学生回答:闻、看、摸、听、说、尝、画……)

同学们很爱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好的研究方法,那么请大家看看屏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2)(课件打出)实验记录表

(3)介绍演示音叉的使用方法

按看、摸、画、说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①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关于音叉的实验(板书:音叉)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看”。 (板书:看)

我们用橡胶小槌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声音,然后将音叉迅速轻轻靠近水面,或者靠近静止不动的乒乓球,仔细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水花四溅、有波纹、有水泡、乒乓球弹开……)

②第二种研究方法是“摸”。(板书:摸)我们让音叉发出声音后,用手摸摸或将音叉轻轻贴到脸上,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麻、痒……)

③接下来是“画”(板书:画),画什么呢?就把你看到的,摸到的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

④最后是“说”(板书:说),说说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是平静的、静止的、不动的……音叉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颤动的、动态、振动……)

(4)小结:刚才我们用哪些研究方法一起做了关于音叉的实验?(学生回答:看、摸、画、说) 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研究方法去研究队鼓、尺子、橡皮筋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3、学生分组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课件打出)

指名学生朗读实验要求

(2)学生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实验发现。

①用实物投影仪向全班展示实验记录表

②重点说说实验物品在发出声音时和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4)得出结论,总结方法

①学生得出结论: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的状态。所以,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产生的。(课件打出)

教师适时引导:通过实验研究,同学们发现物体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有的颤动、有的摆动、有的晃动……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正确,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词语来代替这些词语呢?那就是——振动。

②总结方法: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的状态,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发现,可以找到声音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运用了看、摸、画、说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怎样让正在发出声音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学生演示并说明理由。

2、找寻人体发声部位

(1)集体说话:我爱科学。边说边用手摸一摸自己身体哪个部位在振动。

(2)谈话:对,在我们的喉咙处有个发声器官叫声带,当声带振动时,我们就可以发出声音了。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大喊大叫,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

3、游戏:“能摸到的声音”。(指定一名学生,先摸摸不发声的手机,并说说是什么状态。再用耳机捂住学生的耳朵,用布条蒙住眼睛,播放手机铃声,让学生触摸,谈触摸后的感觉。)

4、演示“看的见的声音”。(播放录音机、用粘有碎镜片的及时贴对着阳光,感受光斑的跳跃,谈谈观察后的现象。并给这个游戏起个合适的名字)

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

科学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溶解》 单元 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 选择题: (1) C(2) A(3) D(4) A 2. 玻璃棒、 铁架台、 漏斗、 烧杯。 2。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1.(略) 2. (1) C(2) B(3) C(4) C(5) A 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略) 2.(1) C(2) A(3) C 4。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1) 18(2) 6(3) 食盐 2. (1) 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偶尔会冒出一些小气泡;(2) 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冒出的许多气泡; (3) 我发现注射器的小气泡又消失了。 3. 会冒出气泡的液体有: 雪碧、 可口可乐、 啤酒。 5。 溶解的快与慢 1.(1) 快、 慢、 搅拌; (2) 快、 慢、 切碎; (3) 快、 慢、 加热。 2. (1) ×(2) ×(3) √ (4) √ 6。 10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 选择题。(1) B (2) A 2. 研究问题: 实验材料: 水、 烧杯等。 研究步骤: (1) 在烧杯里倒入 100 毫升冷水; (2)往烧杯里加入 2 克食盐, 用筷子搅拌到溶解为止。(3) 重复第二步, 直到水不能溶解食盐为止。(4) 每次加食盐时, 把食盐的重量加起来。 研究结果: 一杯 100 毫升水能溶解约 36 克食盐(实际数据为准)。 7。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 再加一些水, 因为水能溶解食盐, 水越多能溶解的食盐就越多。(或者: 搅拌, 因此搅拌能加快溶解) 2. 食盐会分离出来, 因为食盐溶解需要水, 水少了, 食盐就多出来了。 3. 选择题(1) C(2) A(3) C(4) C。 4. 食盐颗粒 浓盐水的结晶颗粒 颜色 白 雪白 形状 颗粒 粉状 大小 大 小 其他 单元练习 1. 选择题。(1) B(2) C(3) C(4) C(5) B(6) B(7) B 2. 判断题。(1) √ (2) √ (3) ×(4) √ (5) √ (6) √ (7) ×(8) × 3. 能溶解于水的物品: 食盐、 白糖、 肥皂、 高锰酸钾、 酒精、 蜂蜜、 洗手液、 洗发水; 不能溶解于水的物品: 石头、 面粉、 塑料、 菜油、 水银、 胶水。 4. 填图。 从上到下: 外焰、 内焰、 焰心、 灯芯、 酒精。 《声音》 单元 1 听听声音 1. (略), 高低、 强弱、 远近、 长短等。 2. 判断题。(1) √ (2) ×(3) √ (4) × 3. 选择题。(1) C(2) B(3) B 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记录。 物体名称 使物体发生的方法 我的发现 锣 敲击 鼓 敲打 钢尺 拨动、 敲击 橡皮筋 拨动、 弹 桌子 敲击 水 流动、 滴落 这些物体发出声音时都在振动。 振动 2. 选择题。(1) B(2) C(3) C 3. 判断题。(1) √ (2) √ (3) ×(4) √ (5) √ 3 声音的变化 1.填空。(1) 音量、 分贝; (2) 音高、 赫兹 2. 判断题。(1) √ (2) √ (3) × 3. 判断。(1) 高→低; (2) 低→高; (3) 低→高 4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 (1)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长, 声音低。 因为长的物体振动慢, 声音就低。 (2) 高、 中、 低、 更低。 (3)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 声音越低。 2. 选择题。(1) A(2) B(3) A 5 声音的传播 1.选择题。(1) B(2) A(3) A(4) C(5) C 2.简答。“伏地听声” 是利用了 大地能传播声音的特点。 士兵根据听到的由大地传来的马蹄声的轻重变化能判断马的多少和远近。 6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 连线。 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 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 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2. 实验记录。 橡皮膜的振动情况 我们的猜测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际的观察 橡 皮 膜 上 方 制造的声音较强 橡 皮 膜 上 方 制造的声音较弱 振动明显 声音的制造点到耳膜的距离相等 振动不太明显 接 受 的 声 音 离橡皮膜较近 振动明显 制造声音 强弱相同 接 受 的 声 音 离橡皮膜较远 振动不太明显 我们的发现 7 保护我们的听力 1. 判断题。(1) ×(2) √ (3) √ (4) √ (5) √ 2. 填图。 摇的力量轻一些、 在发声罐里加棉花、 包上棉布、 慢慢地摇, 等。 单元练习 1. 填空。(1) 树叶、 小虫子等; 汽车、 铃等;(2) 声带、 翅膀;(3) 强(或大、 响)、 弱(或小、 轻); (4) 高、 低; (5) 波(或声波)。 2.判断题。(1) √ (2) ×(3) √ (4) ×(5) × 3.选择题。(1) A(2) C(3) C(4) B 4.连线。 听到的声音高----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 鼓皮振动得快,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低----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 鼓皮振动得慢, 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 听到的声音强----用力敲击锣 听到的声音弱----轻轻敲击锣 5. 高→低; 低→高。 理由: 敲击试管时, 振动的物体是玻璃和水, 水越多振动得越慢, 声音越低; 吹试管时, 振动的物体是空气, 空气越多振动得越慢, 声音越低。 《天气》 单元 1 我们关心天气 1. 判断题。(1) √ (2) ×(3) √ (4) √ 。 2. 填表。 大雨、 中雨、 暴雨; 晴天、 凉爽、 晴到多云; 小雪、 大雪、 中雪。 3. 描述。 今天是晴天, 天边有一些淡淡的云。 早上比较冷, 要穿厚厚的外套。 有微风, 能看见国旗在飘动。 4. 填图。 大雨——穿雨鞋、 带雨伞、 不能晒衣服、 小河流水急、 凉、 潮湿。 2 天气日历 1. 选择题。(1) C(2) B(3) B 2. (略) 3.(略) 3 温度与气温 1. 判断题。(1) √ (2) ×(3) √ (4) √ (5) × 2. 观察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 略) 3. 观察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 略)。 4. 分析。 这天的温度先逐渐上升, 下午后逐渐下降; 一天中, 傍晚的温度比较低; 中午的气温高达 30℃。 4 风向和风速 1. 判断题。(1) √ (2) ×(3) √ (4) ×(5) √ 2. 选择题。(1) B(2) A(3) A(4) C 3. 观察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 略)。 5 降水量的测量 1.判断题。(1) √ (2) ×(3) ×(4) √ (5) × 2.选择题。(1) C(2) A(3) C(4) C(5) C 3. 观察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 略)。 6 云的观测 1.判断题。(1) √ (2) ×(3) √ (4) √ (5) × 2.选择题。(1) C(2) C(3) A 3.收集气象谚语。(参考网上的资料) 看云识天气 天上钩钩云, 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 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 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 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 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 三天有雨下。 早晨一日晴, 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 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 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 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 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 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 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 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 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 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 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 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 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 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 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 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 有雨跑不脱。 7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 判断题。(1) √ (2) ×(3) 第三题需按具体观测数据来判断(4) ×(5) √ 2.整理分析。(1) 9、 6、 2、 1、 0、 0; (2) 20 毫米、 15 毫米、 75 毫米、 10 毫米、(合计)120 毫米 单元练习 1.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 2.选择题。(1) B(2) C(3) B(4) A(5) A 3.(略) 4. 选择。 雨天、 有雾、 寒冷、 层云、 西风、 大风。 5.(空格表示降水量)。 降水量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月份 《我们的身体》 单元 1 身体的结构 1.填图。 头、 颈、 躯干、 上肢、 下肢。 2.判断题。(1) ×(2) √ (3) √ (4) √ 2 骨骼、 关节和肌肉 1.判断题。(1) ×(2) √ (3) ×(4) √ 2.连线。 骨骼—塔身, 挖掘机, 台灯; 肌肉—挖掘机; 关节—挖掘机, 天线, 活叶 3.选择题。(1) C(2) C 3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1. 填空。(1)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2) 气体交换、 氧气、 二氧化碳; (3)(略) 2. 判断题。(1) ×(2) √ (3) √ 3. 填图。 鼻腔、 气管、 支气管、 肺 4. 解释。 人体运动的过程中, 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所以呼吸的次数会增加。 4 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1. 填空。(1) 肺、 血液、 心脏、 二氧化碳; (2)(略); (3) 离开、 回到 2. 判断题。(1) √ (2) ×(3) ×(4) √ (5) √ 3.连线。 洗耳球—心脏; 手一捏一松—心肌搏动; 塑料管—血管 4. 解释。 人体运动的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氧气和养料, 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这些都需要更多的血液来运输, 所以心脏会加快跳动来输送更多的血液。 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判断题。(1) √ (2) √ (3) ×(4) × 2.连线。 口腔—使食物破碎, 并消化少量淀粉; 胃—暂时贮存食物, 初步消化蛋白质; 食管—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3.填图。(1)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2)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6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连线。 牙齿—咬碎食物; 舌头—搅拌作用; 唾液—湿润食物, 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 门齿、 8 颗; 犬齿、 4 颗; 臼齿、 16—20 颗(按实际为准)。 3. 判断题。(1) √ (2) √ (3) √ (4) × 4. 正确保护口腔的行为: 不吃很烫的食物、 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饭后漱口。 7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1.判断题。(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2.填图。 早起早睡, 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 睡前不吃零食, 饭前便后洗手, 早晚刷牙, 不挑食不偏食。 单元练习 1.填空。(1) 看、 摸、 闻、 尝(或观察、 实验、 比较、 体验等); (2) 气管、 支气管、 肺;(3) 交换、 氧气、 二氧化碳; (4)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2.(1) √ (2) √ (3) √ (4) ×(5) √ (6) √ (7) ×(8) × 3. 判断题。(1) A(2) C(3) AB(4) C(5) C 4.简答题。(1) 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因此呼吸加快, 心脏的速度加快, 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2)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各方面的发展, 提高心血管功能, 提高人的灵敏性和速度, 促进身体健康。 (3) 例如运动时, 需要骨骼、 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 运动时所需的能量来自食物, 需要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 运动时需要更多的氧气, 呼吸系统必须更快的工作, 因此, 人体的运动, 体现着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工作。 综合练习 1.选择题。(1) C(2) B(3) A(4) C(5) B(6) C(7) A(8) B(9) A(10) C 2.判断题。(1) √ (2) √ (3) √ (4) ×(5) ×(6) √ (7) √ (8) ×(9) × 3. 4.高 低 5.简答题: (1) 溶解水的物质: 食盐、 洗衣粉、 味精。 不溶解于水的: 沙、 面粉、 食用油 (2) 加热、 粉碎、 搅拌。 (3) 空气——听诊器——空气——耳 6、(1) 略; (2) 一天中气温逐渐上升, 再慢慢下降, 气温最高时刻大约出现在下午 2 点左右。 西北 东北 东 西 南 西南 东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课教学过程中需要什么教学工具

同学们是否对各种天气现象感到好奇,想要对各种自然现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吗,激发你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热情,在实验教案中解决自己的疑惑。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希望大家会喜欢。

四年级科学教案1

一、单元教学意义

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本单元的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接下来在“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三课中,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 方法 使小灯泡亮起来。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做为重要的检测工具。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单元的最后一课是“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日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一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要把安全用电的 教育 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2、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3、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4、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5、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6、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7、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8、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过程与方法:

1、组装简单的电路。

2、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3、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4、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5、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6、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7、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3、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

气球、线绳,塑料梳子、碎纸屑、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导线、回形针、小开关、红灯、绿灯、黄灯、具有4个和6个接线头的盒子、橡皮、木质材料(小木片、小木棒等)、金属材料、丝、棉、皮、各类布料(湿和干)、铅笔、钢笔和玻璃等。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

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能流动起来

四年级科学教案2

1、能运用已有知识和 经验 认识植物世界能通过查阅

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广泛了解 植物知识 能针对不同的植物分

析植物体的各部分学会从整体到部分观察植物的方法。

2、愿意与同学交流对植物的认识,体验到合作交流可

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认识到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对植物“身体”的组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各 种植 物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出示课件小茶壶):这是一个小茶壶,看一看,

小茶壶是有几部分组成的?

(壶盖、壶身、壶嘴、壶把)

2、(出示课件):这只小的身体是由哪几部

分组成的?

(头、胸、腹三部分,头上一对触角,胸部六条腿)

3、师:那么,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今天我

们就来研究植物的“身体”。

(板书课题:植物的身体)

二、课中体验,探索求知:

1、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出示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

2、学生谈观察后的体会,认识到植物世界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3、教师出示课件:地球上的植物,目前人们已知的大约有30多万种。

4、去户外观察植物需要准备些什么呢?

(1)观察前要想好观察什么,观察时要认真、细致。

(2)可以借助工具来测量,要按一定的顺序,别忘了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注意保护好植物。

2、教师出示实物:辣椒的植株,让学生观察,提醒学生观察时要认真、仔细。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完整的植物,这是什么植物?下面小组观察讨论。

教师出示问题:

(1)植物的身体可以分为那几个部分?

(2)指说各个部分。

(3)小组讨论植物身体的构成。

师小结:这棵辣椒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你还见过那些植物具有这六种器官?

4、教师出示 其它 绿色植物的图片,师:对,(出示课件):像向日葵、凤仙花、辣椒、苹果树这样的植物,它们

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板书)

5、师: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的成员,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这六部分构成的呢?

6、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7、汇报结果。

8、教师小结:常见植物的“身体”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这六个部分,有的植物在某段时间可同时看到有的植物由于各部分分别出现,不能同时看到也有某些植物没有根、茎、或不开花、不结果。这需要大家平时要多注意观察。

(教师出示苔藓、蕨类植物图片)

苔藓植物有两个器官,分别是:茎,叶。

蕨类植物有三个器官,分别是:根,茎,叶。 藻类植物有一个器官,无根,茎,叶的分化。实际上藻体就是一个简单的叶。

9、今天我们了解了植物的身体结构,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交流)

10、教师小结:植物可以给人类提供食物,可以美化环境,为人类呼吸提供氧气等,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子,用

的家具都离不开植物,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课后拓展

1、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2、课后制定一份观察计划,继续对植物进行研究。 板书设计:

1、植物的身体

根 茎 叶 花 果实种子 第四课时 植物的根和茎

教学目标:

1. 观察多种植物的根和茎,了解它们的作用。

2. 能完成植物根和茎的实验,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重点:知道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难点:怎样用实验去证明植物根和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

师备:多种多样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分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少量食用油、一个滴管。

生备:一段新采集的植物的枝条(上有叶),一把小刀,少量已染色的水,两个纸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知道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和养分怎样进入植物体内、怎样到达植物身体的各部分呢?”

二、探究内容:

1. 引导学生做出解释。

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和养分,茎把水和养分输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2. 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3. 想办法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和养分的作用,茎有向叶输送水的作用。

(1)引导学生提出种.种方法。

(2)选择和教材上的实验相近的方法,进行具体研究。 ?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

?用什么容器装水容易看到实验现象?

?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是不是减少了?

?怎样防止容器内的水蒸发?

(3)设计实验证明

根部吸收的水和养分通过茎输送到叶上时,可提问:

?有什么简便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看到植物的茎确实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平时我们看到植物缺水叶子会变蔫,根据这一点我们能想出什么方法证明植物的茎有输送水的作用?

四年级科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

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

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 说说 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教师演示实验1: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教师演示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教师演示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图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

三、课后 总结 。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教师演示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教师演示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相关 文章 :

★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科学教案范例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教学计划

★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 四年级开学第一节课教案

★ 小学四年级语文《自然界之道》教案范本

★ 2019小学四年级开学第一课课件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6篇

★ 2017年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 小学四年级语文《神秘的死海》教学教案

★ 小学四年级语文《神奇的光》教案范文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①普通教具:包括中小学基础教育和大、中专各类专业教育所使用的常规和专业教具。一般有实物,将客观事物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便学生直接感受;模拟实物,包括标本、模型和其他复制品,如地球仪、人体模型、工程设备模型等;描绘事物形象的图表,包括图画、照片、地图和统计、设计等各种形象化图表;再现事物形象及其过程的现代化设备,如电影机、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幻灯机、投影仪等。还有授课时使用的常规教具,如黑板、板擦、白板、粉笔等。

②特殊教具:一般是指对特殊教育对象如盲、聋、哑等残疾人和弱智儿童等进行教学所用的专用器具。常见的特殊教具有盲人板、盲人笔、助听器、助视器等。

科学概念: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4、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教学难点】自制简易显微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

【教学过程】

一、显微镜的发展

1、如何放得更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2、介绍各种显微镜

1)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2) 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

3) 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

2、我们自制显微镜

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否则课堂上的时间会不够)

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

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

4、怎样放得更大

肉眼看 希望

——放大镜 看

——(两个凸透镜组合) 到

——光学显微镜 更

——电子显微镜 多

——扫描隧道显微镜 …… 文 章来源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制显微镜的探究活动,知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阅读列文虎克自制显微镜并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了解显微镜发展的历史,体会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的改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促进着科学研究的发展。

3.以科学家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励学生。

【教学准备】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剪刀、胶水。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粉、青苔、蚕丝、纸纤维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学过程】

1.引入

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把物体放大更多的倍数呢?

讨论。

2.怎样放得更大

探究:用两只手一前一后分别拿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如教材上的图),反复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来观察物体,然后拿开一个透镜,只用一个透镜观察物体。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汇报。

讲我们刚才经历的过程就是人们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 17 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倍数,这就是最早的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观察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3.做个简易显微镜

讨论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只用一个放大镜时观察不清的文字和图片,看看观察效果如何。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青苔、花粉等,比较和肉眼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5.了解显微镜的发明、发展史

阅读教材上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6.讲教师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能把物体放大 300 倍,使人类看到了过去从未看到的微生物世界。后来人们不断改进技术使显微镜不断改进和完善,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1500 倍左右,能分辨出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物体。但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1932 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由此把放大倍数提高到 1 万倍。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了放大率 200 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人们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知道了所有物质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从而发现了原子世界。

1983 年,人们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比电子显微镜更先进。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研究微观世界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它是人类最敏锐的眼睛。

7.提出下一节课的研究任务——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生命世界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的组合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技能目标:能利用两个凸透镜自制一个显微镜,并用这个显微镜观察微小的事物。

情感目标:体会技术的发展能推动科学的进步,而科学的进步又会返过来影响技术的发展,最终改善我们的生活。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列文虎克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收集显微镜在科研、医疗、工业、农业、纺织、考古等领域的影响、作用及应用方面的资料。

2.分组准备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观察用的青苔、花、小字,事先用铁架台做好的自制显微镜。

3.幻灯片以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T:看,老师这里有两个放大镜,一大一小,它们谁的放大倍数更大呢?我们一起来比较比较!

2.T:如果想要把物体放得更大,比如:一千倍,该怎么办呢?

(板书课题:怎样放得更大)

3.T:在很早很早以前,那时侯还没有显微镜。一天,有一个叫詹森的小男孩在自己家的楼顶上玩耍。无意中,他拿起了2个放大镜,反复摆弄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时,突然他发现:街对面教堂高塔上的大公鸡雕塑比原来放大了好几倍,就连大公鸡身上雕刻的羽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詹森非常兴奋,他马上把这个发现告诉给了自己的父亲。后来,詹森与自己的父亲一起用大大小小不同的放大镜片来做各种距离不等的配合,在他们认真思索,反复实践中终于发现了把物体放得更大的方法。

二、自制一个显微镜

1.T: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像詹森父子一样来调节调节放大镜间的距离,使物体放的更大呢?

2.T:由于调节的位置不太好固定,老师已经事先把下面的放大镜固定在铁架台上了,我们只需调节上面的这一个放大镜,直到找到一个放的最大的图像。同桌两个孩子一架,注意抓紧时间,开始实验。

3.学生活动

4.T:看到了吗?是不是放得更大了?

5.T:其实两个放大镜按一定的距离组合在一起,就能把物体放的更大,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显微镜了,上面的这个镜片是显微镜的目镜,下面的这个是显微镜的物镜。刚才我们经历的过程,就是詹森父子发明第一台显微镜的过程了。我们用它来观察物体?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花、青苔和小字,你们也可以自己选择一些物体来观察。比较一下,用肉眼看,用一个放大镜看和这台自制显微镜看,有什么不同?这个活动在四人小组中展开。

6.学生活动、汇报。

7.T小结:刚才孩子们用自制的显微镜看清了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太清楚的物体,而事实上我们的科学家也是这样,他们也是通过显微镜才观察到了许多微小生物的,其中一位叫列文虎克的科学家,他首次利用显微镜看到了细菌。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有关他的故事吧。翻开书11页,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

8.学生阅读T: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9.T小结: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自制的显微镜确实能把物体放得更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几种显微镜,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播放幻灯片)

三、分享资料

1.T:除了这几种,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显微镜,它们有什么作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课前,我请孩子们收集了以上相关的资料,我也了解了你们收集资料的情况,看得出来每个孩子都是很用心去收集的,还有的组收集到了一些图片。接下来,我请同学来交流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听,从别人的资料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2.学生分享资料

3.T:听了这么多的资料,此时,你想说什么?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讨论吧

4.小组讨论、汇报

以上就是关于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