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楼市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2022-09-14 03:12:54 网络1110
核心提示:最近网络热点估计就是晒18岁的照片了,最后一批90后随着2018年的到来也开始进入成年人的行列了。在感叹岁月催人老的同时,也让我们来看看当年楼市是何等景象。是否也如年轮一样,叹息时间的造化弄人。有人说98年是中国楼市的分水岭,连续两年的北戴

1998年楼市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最近网络热点估计就是晒18岁的照片了,最后一批90后随着2018年的到来也开始进入成年人的行列了。在感叹岁月催人老的同时,也让我们来看看当年楼市是何等景象。是否也如年轮一样,叹息时间的造化弄人。

有人说98年是中国楼市的分水岭,连续两年的北戴河会议酝酿之后,当年7月3日,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核心内容就是从当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货币化。继而从1999年开始,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在中国持续多年的分房制度算是戛然而止,象征着中国楼市的另一番景象开始呈现。

我们先来看看98年之前中国楼市的情况:从87年有官方统计房价数据开始,全国房价都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一直到1992年,房价维持在单价千元以下,但每年的涨幅还行。国家统计局2013年公布的《1987年以来的国内商品房平均价格及上涨情况概览》显示,1987年全国商品房平均单价408元/平方米,到1992年之前基本维持在每年上涨100元上下的节奏。但93年由于海南房地产的开发热,导致了房价的快速上涨,而在持续一年后随着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房价的上涨又回到正常水平。随着全国推广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及1995年工商银行推出第一个商品房贷款,从1995年开始,全国平均房价以每年约200元/平方米的涨幅向上,直至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可以说,98年之前房价还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内的。毕竟还有分房和可观的住房补贴制度。

在给大家看一个实例: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北京的平均房价是1750元/,平均工资:221元/月,房价工资比为:7.91。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65年才行,而且当年还没有公积金贷款制度,买房只能全款。有很多人说,当年是福利分房的,但是那只是给国有企业单位的所在企业职工福利。对于新进入如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的普通人自然是享受不到这样的福利的,所以还是得按商品房价格全款购买中意的房产。

然而从98年房改开始,中国的楼市可谓是进入了一轮大暴涨时代。就来北京来说,当年亚运村几千块钱一平米的房子,现在已经是将近十万了,差不多翻了十倍。十倍的涨幅,比任何投资收益都高,而且是只涨不跌的商品,没有任何风险。即使是遇到了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中国的楼市依然坚挺。

98年我们算是回不去了,再怎么看当年的房价,我们也只有感叹的气息了。

北京1998年时的房价大概是多少钱?

你可以不买房住,可以不投资房产,但你不能不知道中国房价的变迁过程,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也是国人财富的变迁史。

说到房价要先从福利分房说起,那是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的一种房屋分配形式,从1963年开始到1999结束,前后历经了30多年。那时分房标准主要以工龄、厂龄、家庭人员的结构等非经济性因素为依据,有多少人为了福利分房挣的脸红脖子粗,多少人又要送礼走关系,又有多少人最后通过抓阄得到了房子,那时房子就是一家人居住之地,没有经济属性。

而最早出现的房价数据是在1981年,当年浙江温州瑞安商品房热卖,68.85元/平方米,每套2600元。这个价格看起来还比较亲民,但算起来也要一个月才能买一平方米,而且这还是在小县城。

接下来数年,没见到房价数据的记载。到了1988年7月,中国第一个土地拍卖、按揭贷款,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商品房小区东晓花园在深圳竣工,售价是1600元/平方米。

而房价这个概念从官方统计数据看,是在1987年才有的全国性的房价统计。当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697万平方米,相对于庞大的国民总数,实在太少,只能满足几十万人的居住需求。当年的全国平均房价是多少?408元/平方米。看起来不高,但相对于当时的居民收入,也属于不可承受之重。

而在1989年2月15日,北京首次公开出售建在黄金地段的商品房350套,每平方米最高2000元,但只被预订了250套。没办法,还是太贵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海南大开发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那时海南成为淘金者的乐园,很多人都去淘金,很多企业也在海南派人设点。那时上海市中心房价涨到6000元/平方米,但随着1993年第一次房地产调控,海南、北海等地房地产泡沫破裂。泡沫破裂效应蔓延至全国,1994年上海市中心房价降到3000元/平方米,市场一片萧条。

直到1998年,在新中国短暂的房地产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要求自该年7月30日起停止福利性分房,全面实行住宅商品化。1999年,国务院又专门下发《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在京中央机关和国家机关要“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随后,企业福利分房的尝试也被叫停。

也就是在1998年,房价的单价跃上2000元。记得1998年的时候,北京海淀区清河附近的二手房的是2100元/平米。当时商品房很少,并且贷款条件十分苛刻。一般都是家里有房子拆迁才能买房。

而在1999年还是海淀水清木华园小区正在建设,开盘预售价格是4900元起。现在回过头来看,房地产市场化之后,房价应该大涨啊。但实际上没有,1998~2000年,房价维持不动甚至略有下跌。想来有很多人会懊悔为啥没有在那几年紧跟政策的脚步呢?当然,房价的3年原地踏步应该和当时遭遇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有关系。

到了2001年-2003年时,房价还是给足了很多人机会,小幅上涨。不过也就是在当时,市场上就出现了房价泡沫的声音。

而从2004年开始,房价开始如脱缰之野马,再也不给希望下跌者以机会了。全国平均房价的单价一路跃过3000、4000、5000元、6000元关口,2004年同比暴涨18.7%。2005开始首次调控,首次调控房价的新旧“国八条”于3月和5月先后出台9月银监会212号文件收紧房地产信托。虽然许多项目主动降价出售存量,但房价总体继续上涨。

2006年70/90政策出台,“国六条”要求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同一天,“国十五条”出台,规定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项目总面积七成以上,也即“70/90政策”。但房价继续上涨,涨幅相对平稳,中小户型房增加。

2007年A股牛市之时又同比上涨16.9%,2007年9月《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正式出台,这亦是后来被频繁提起的“9•27房贷新政”。这一年楼市价格暴涨、地王频现。

2008年中国楼市出现10年大拐点,量价齐跌。因此下半年宏观调控转向,管理层启动大规模刺激楼市消费政策,其他金融政策全线松绑。政府开始放宽二套房贷,对个人购二套普通自住房贷款予以放宽,并对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进行大幅减免。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国13条”。

2009年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之下房价同比上涨22.4%,创历史新高,楼市复苏。10月24日,《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短期内现观望,二手房成交量下降,2010年春节后市场恢复。

2010年国家加大调控力度,1月10日国务院出台国十一条,要求二套房贷款首付不得低于40%。4月15日,国务院要求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4月17日,新国十条出台,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各地限购政策纷纷出台,上海和重庆试点房地产税。这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但高价地王继续产生,3月后房价飙升。

2011年二套首付提高,“新国八条”公布,二套房贷首付比例提至60%,贷款利率提至基准利率的1.1倍。上海和重庆正式实施房产税。但房价继续上涨。 2012年开始严打小产权房,多部委多次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2月住建部称加快推进房产征收税扩大试点范围。国土部出台土地监管新政策,严打小产权房。但一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涨。

2013年2月出台新国五条,不仅再次重申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坚决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还在继2011年之后再次提出要求各地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二手房交易的个人所得税由交易总额的1%调整为按差额20%征收。开发商下半年不得不以价换量,房价缓慢增长。

2014年各地陆续松绑限购政策,9月30日央行出台房贷新政,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时,可按照首套房贷政策执行等。相对于此前信贷套数认定政策,本次政策对首套、二套、多套,在认定上都有放松。新政出台后,全国各地楼市皆迎来短暂成交高峰,房价停滞。

2015年3月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发文,全国二套房首付降至四成财政部通知,将个人出售普通住宅,营业税免征的购买年限由5年下调至2年。各地放开公积金政策,央行截至目前3次降息,全国房价出现差别化趋势。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9-1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1997年北京的房价

2000年时北京通州的房价是1800元/平方米,北京朝阳的房价是3800元/平方米,北京丰台的房价是3500元/平方米,北京海淀的房价是4000元/平方米,北京内城四区的房价是4300元/平方米。

房价(房地产价格)是指建筑物连同其占用土地在特定时间段内房产的市场价值,即房价: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是房地产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最重要的调节机制。房价的价格定位由多种因素构成。

房价有三种存在形式:要约价格、成交价格、申报价格。要约价格随市场行情随时波动,成交价格是供需双方博弈后的结果,申报价格是向政府管理部门登记的结果。而广泛使用的房产成交价格往往是申报价格,而申报价格质量非常差。

北京市政府有关人士介绍说,1998年以前,北京商品住宅价格一直位居全国前列,1997年的平均房价更是高达5478元,比全国平均价格高出3000元。此后房价一直保持了平稳回落的状态,目前的平均销售价格为4500元,低于深圳和上海。

根据我爱我家研究院披露,2020年7月该中介完成交易的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55240元/平方米,环比6月下跌4.12%,同比2019年7月下跌5.13%。

从区域看,学区政策落地在即, 西城二手房价格也出现大幅下降。我爱我家研究院透露,通过其成交的西城二手房均价为99068元/平方米,虽然还是高居各区首位,但已跌破10万/平方米,为近两年最低,5.78%的环比跌幅也是各区最大。

以上就是关于1998年楼市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