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问沧州青县盘古庙风景区怎么样?

   2022-06-14 20:57:11 网络480
核心提示:青县盘古庙风景区位于沧州市青县盘古镇,大盘古位于盘古庙地处沧州北的青县城南6公里有村曰“大盘古”,村西有座盘古庙。黑龙港河(古黄河故道)两岸,其南有小盘古,皆因相传盘古在此定居而得名。站在山下远望,盘古山似一罗盘,在太阳下闪亮,从山麓到山顶

我想问问沧州青县盘古庙风景区怎么样?

青县盘古庙风景区位于沧州市青县盘古镇,大盘古位于盘古庙地处沧州北的青县城南6公里有村曰“大盘古”,村西有座盘古庙。黑龙港河(古黄河故道)两岸,其南有小盘古,皆因相传盘古在此定居而得名。站在山下远望,盘古山似一罗盘,在太阳下闪亮,从山麓到山顶,四栋琉璃大臀依山而建,分为盘古前殿、盘古中殿、天王殿、地下龙宫、念佛堂等,雕梁画栋,突兀在山顶上,分外耀眼。

相传大禹治水时,在这里发现了盘古墓。大禹对开天辟地的盘古十分崇敬,首先把墓修好,又给盘古修了享堂祭殿,然后留下200户人家,100户守墓,100户看殿。

人们把看殿的100户人家叫大盘古村,把守墓的100户人家叫小盘古村,这两个村名从那时就留下来了。

据青县民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漫游天下,至青县时,看到这里草肥水美、木秀花香,就选这里定居下来,造房建屋。一日在取土时,正巧挖至海眼,立时泉水喷涌,被后人称为盘古潭。盘古的后裔不仅在这里修建了盘古墓、盘古村,还修建了盘古沟、盘古港等。

盘古庙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明弘治和崇祯年间曾重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建,均有碑记。

据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当年的盘古庙琉璃瓦盖顶,金碧辉煌,前殿高三丈六尺,象征一年360天台阶18级,为18层地狱之说飞檐椽子108根,按36天罡、72地煞而布每根椽头系铜铃一枚,有所谓“风摇铃响天动乐,光照殿顶地生辉”之说。

殿内有身披树叶,手托日月的铁铸涂金盘古像,高一丈零八寸。中殿塑有南海观音像,金童玉女立两侧。

后殿设老君、孔子、龙王三塑像,殿前有合抱粗的合欢树两株,殿后铁磬悬于古槐。

可惜盘古庙在1947年毁于战火。九十年代,当地群众组织起来修复盘古胜迹,以满足来此朝圣拜祖的人流寻访。

青县自古以建筑业闻名遐迩,过去常将盘古庙与北京故宫并论,而盘古庙却早于故宫130多年,且故宫建筑大师中就有青县李营村李氏先人,至今青县驻京故宫维修队,仍以李营人为主,天津“食品街”、“古文化街”的精湛建筑艺术,也出自青县人之手,从巧夺天工的当今建筑中,可以想象元代盘古庙之雄伟。

沧州民谣:“一文一武,一国宝,一人祖。”文者,是一代文宗纪晓岚,武者,是沧州乃驰名中外的武术之乡,国宝指沧州铁狮,人祖即盘古,盘古遗址就在今沧州市所属的青县境内。

盘古寨有几个寨口

沧州铁狮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体现了沧州古老“铸造之乡”铸造艺术的神韵。沧州境内有沧州铁狮子、献县汉墓群、泊头清真寺、海丰镇遗址、纪晓岚墓地、献县单桥、黄骅古贡枣园等七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4 个,景点88处。海兴小山火山遗迹、东光铁佛寺、沧州清真北大寺、泰山行宫、武帝台、莫阝州庙、盘古庙、青县大孝子墓观音寺等古迹独具风姿,“华北明珠”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泊。沧州市现有湿地19万公顷, 各种鸟类270余种,101种受国家保护的候鸟。沧州的吴桥县是世界著名的杂技之乡。“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已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国际赛场,“吴桥杂技大世界”为国家4A级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列入民俗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参观游览。

旅游名吃来沧州必须吃的有羊肠子汤(沧州)、驴肉火烧(河间)、霞口水饺(黄骅)等。

沧州铁狮子

沧州铁狮子,当地又称作“镇海吼”,它位于沧县旧州城内,坐落在原开元寺前。关于铁狮子的确实来历,有许多说法,古今不一。据《沧县志》记载,相传周世宗北征契丹罚罪人所铸,“以镇州城”。可是,后来的考据家分辩说,周世宗素不信佛,罚罪之说不足信。流传广泛又比较合乎情理的,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传说。古时沧州一带滨临沧海,海水经常泛滥,海啸为害,民不聊生,当地人为清除这无情的水患,自动集资捐钱,请山东有名的铸造师李云铸此狮以镇遏海啸水患,并取名“镇海吼”。狮身外面铸有捐钱者的姓名,一般认为此说比较可信。

铁狮精巧的铸造工艺,确系我国铸造工艺的一大珍品。但是,这件总重3万公斤的铁狮是如何铸造的呢?据研究,这是古人采用一种特殊的“泥范明铸法”,分节叠铸而成的。铁狮腹内光滑,外面拼以长宽三四十厘米不等的范块,逐层垒起,分层浇注,共用范544块拼铸而成。凭1000多年前的手工冶铸技术,能铸造出如此庞然大物,足见其制模、冶炼、浇铸工艺是相当高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高度成就。

1957年春天,一位苏联专家来沧州参观考察,当他看到铁狮子威武凛然的形象和豪迈磅礴的气势时,非常钦佩并赞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工匠的聪明才智。但当他发现由于多年风雨剥蚀,铁狮多处伤残,特别是因下巴损坏残缺影响铁狮造型时,感慨地说:“这样的珍贵文物堪称国宝,如果在我们国家是要受到加意保护的,我要天天去看它一趟,因为它可以引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1]

南皮石金刚

南皮县的两尊唐代雕刻石金刚,身披铠甲,形如武将,怒目而视,在金刚亭内东西相向而立。石像雕工精致,铠甲浮雕云龙,造型威武雄壮,神色飞舞,为古代石雕艺术珍品,是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距沧州47公里的南皮县城东北有两尊唐代雕刻的石金刚。这两尊雕像立在金刚亭内,东西相向而立,身披铠甲,形如武将,怒目而视。东像双手合十胸前,两臂托锏,西像两手扶锏杵地。石像连同石座总高2.96米,雕工精致,铠甲浮雕云龙,造型威武雄壮,神色飞舞,为古代石雕艺术珍品,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金刚所在的地方,原为兴化寺,兴化寺为明朝所建。据传,在建兴化寺的时候,从寺前水坑中挖得两尊石金刚,置于兴化寺山门之内,后因兵燹,寺宇倒塌,仅存下石金刚。据县志载:“识者以艺术考之,为唐代所造。”1964年南皮县重修金刚亭,亭三面环水,池岸柳树成荫,环境清幽,石金刚置于亭中,以供观赏。

东光铁佛寺

东光铁佛寺

铁佛寺,位于沧州市偏西南60公里处的东光县城内,素有“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而闻名遐迩。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现“铁佛寺”匾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铁佛寺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组成。大雄宝殿正中的释迦牟尼佛为铁铸,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北宋从太祖开宝到至道年间,大雨频繁,洪水泛滥,死伤者无数。人们为了乞求神力,决定铸塑铁佛,以镇天灾。吴桥镇有一位张铁匠,带领数百名工匠,支起百余盘熔炉,化开铁水,铸成铁佛。百姓又为铁佛建起庙宇,题名“普照寺”,意为铁菩萨金光普照东光。原普照寺殿后有千佛阁,钟鼓楼于两侧。

青县盘古庙

地处青县城南6公里有村曰“大盘古”,村西有座盘古庙。盘古庙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明弘治和崇祯年间曾重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因河流冲刷,设于秋祠西南重建,均有碑记。据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当年的盘古庙状似北京的故宫三殿,石、砖、木结构,琉璃瓦盖顶,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前殿高三丈六尺,象征一年360天;台阶18级,为18层地狱之说;飞檐椽子108根,按36天罡、72地煞而布;每根椽头系铜铃一枚,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所谓“风摇铃响天动乐,光照殿顶地生辉”之说。殿内有身披树叶,手托日月的铁铸涂金盘古像,高一丈零八寸。中殿塑有南海观音像,股坐莲盆,金童玉女立两侧。后殿设老君、孔子、龙王三塑像,殿前有合抱粗的合欢树两株,殿后铁磬悬于古槐。可惜盘古庙在1947年毁于战火。九十年代,当地群众组织起来修复盘古胜迹,以满足来此朝圣拜祖的人流寻访。

大盘古村位于黑龙港河(古黄河故道)西岸。其南有小盘古村,皆因相传盘古在此定居而得名。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在这里发现了盘古墓。大禹对开天辟地的盘古氏十分崇敬,首先把盘古墓修好,又修了享堂祭殿,然后留下200户人家,100户守墓,100户看殿。人们把看殿的这100户人家叫大盘古村,那100户守墓的人家叫小盘古村。据说这两个村名就是从那时留下来的,至今已5000年了。

那么,盘古为什么选择此处定居呢?据青县民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就开始漫游天下,这一天漫游到青县,见天悬日月星辰,地缀水陆山川,又见这里高岗松柏河边柳,平地瓜果兼五谷,百花争艳蜂蝶舞,鸟唱高枝鱼浮游,可谓草肥水美,木秀花香,于是便择此定居。盘古氏带领其家族垫台筑巢,造房建屋。一日在挖坑取土时,正巧挖至海眼,立时泉水喷涌,遂成为后人所称的“盘古潭”。在历史上,盘古潭边曾苍松翠柏,高达数丈,游人咏其“潭波击碎月,松柏卷青天”。潭内常年泉水满塘,深不见底,且鱼虾繁多,故有“百网百鱼”之说,百里皆闻其名。 盘古的后裔不仅在这里修建了盘古墓、盘古村,还修建了盘古沟、盘古港等。

传说盘古九月初九生日,三月初三归天,于是盘古庙设一年两度庙会。每年春节一过,各地商贾云集而来,搭棚、占地、备货、洽谈,筹备三月三庙会;庙会一散,主持僧就抬着木雕盘古像出来行雨。待透雨落下后,农民们抢种早熟庄稼。秋天,不待庄稼收割完,全国各地商贾又蜂拥而来,筹备九月初九庙会,届时又是一番热闹景象:善男信女,寺院僧道,五行八作,泛舟骑马,云集而来。

观音寺

观音寺在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大孝子墓村,位于青县城西南20公里。东临渤海,西眺省会,南控齐鲁,北锁幽燕,地理位置优越。东傍京沪高速公路一公里,南 汇沧保高速公路二公里,交通发达。从大孝子墓观音寺发往青县城的班车,每30分钟一趟;发往沧州市的班车,每15分钟一趟;每天早晨有直达天津、北京、保 定、石家庄的班车,出行方便;京沪铁路、京九铁路左右蜿蜒,实为旅游理想之地。

“孝”为中华民族文明千古之传统美德,大孝子墓村以一曲孝子壮歌惊天地、泣鬼神,亘延数百载,声振华北,名扬四海。座落于大孝子墓村的观音古刹更是声震远播,孝子墓与观音寺一体同辉,历为文人墨客观瞻凭吊,诗文会友之处。前人有诗曰:

《旌于孝子墓》

留插松楸荒垅边,茕茕苫块历三年。

尽伤荼蓼心中苦,缥缈君灬(xun,音熏)蒿鼎内烟。

伏腊兔狐同野穴,晨昏鸟雀共林巅。

嗟予空抱终生恨,羡尔高风意惘然。

《游观音古刹》

东濒大海西临涧,南控齐鲁锁幽燕。

沧青自古称要津,拱卫京畿事悠关。

民性淳朴仰书香,忠泣神鬼孝惊天。

古刹历代高僧栖,名播天下誉津南。

中国有多少花果山

一个寨口。盘古寨遗址位于西华县城东北20公里的东夏亭镇木岗寺村。据传,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始祖盘古葬于此地。该村古称“盘古寨”,其遗址位于该村的东南。因历代洪水携带泥土围寨淤积,致使原村寨变为洼地,寨内居民陆续迁出。而今该遗址呈现一片水潭,面积约有十余亩。村东有盘古墓遗址,南北2500米,东西500米。因黄河多次泛滥,墓冢早淤为平地。墓旁有“盘古井”,历年洪水暴雨未曾灌满,现淤为凹坑。多年前,这里发掘出宋代“盘古寨”匾额砖雕,已被收藏。因该村古时有盘古墓岗,又有百亩寺院(已废),故后来名曰“墓岗寺”。又因村名带“墓”字被认为不吉祥,后改名“木岗寺”延续至今。古代,这里是历代先民和帝王的拜祖祭祀中心之一,共和国建立前曾有百余通御祭碑刻遗存,后被毁废。

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是谁建造的?指明出处

中国的花果山还真不少,至少有14个,分别是江苏连云港花果山、黄山歙县上丰花果山、北京房山七渡花果山、广东东莞花果山、河南洛阳花果山、湖南省衡山县白果镇花果山、四川省宣汉县庙安乡花果山、武安琅矿花果山、湖北省崇阳县花果山、四川省合江县榕右乡花果山、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城关镇花果山、秦皇岛花果山、四川成都花果山、山西娄烦花果山。

较知名的花果山景点如下:

1、江苏连云港花果山

这是最有资格当原著地点的花果山,为什么这么说呢?它位于江苏连云港的国家5A级的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是著名的海上仙山。

山上稀有的动植物品种非常多,风景美自然不用说。景点如唐僧崖、水帘洞、七十二洞、大圣佛、八戒石、云山雾海仙境等与剧情吻合——最贴切是,这山上有300多只活泼可爱的猕猴、说不定就是大圣的猴子猴孙们。

为了力证这是真正的花果山,这个景点还特地请了专家力证,给出了花果山在连云港的8个理由。看来,为了把悟空留在当地,景区也是够拼的。

2、洛阳花果山

这座山位于洛阳市的宜阳县穆册乡,3A级旅游景区。

主峰形状如同一只鸡,也叫石鸡山,与原著开头“峰头时闻金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的描述非常接近。

锯齿山如同师徒三人西去取经的背影,唐僧石如一位拱手站立的僧人,水帘洞上还有石猴并立的形象。除此以外,山上的一座庙里,居然有供奉齐天大圣。在乾隆年间,这里就有石碑记录,是大圣成名的山,这是非常早的证据了。

3、山西娄烦花果山

当地山顶有座明代石头砌成的神庙,记载本地是花果山,除此外,其他可力证的景点并不多。但是当地在唐宋时期有“御马监”的职位,这个与悟空当过“弼马温”的情节很贴近,而且据说孙悟空是本地一位名叫“孙大廷”的原型改编的角色。

扩展资料

许多学者研究《西游记》花果山的归属地从其作者吴承恩入手,实际上,吴承恩是鲁迅与胡适的个人观点,依据严重不足。

民国以前各《西游记》版本的作者信息有“羊城冲怀朱鼎臣编辑”、“ 华阳洞天主人校”及“杨致和”,杨致和的人物、身世暂无信息,从朱鼎臣(明嘉靖)曾撰写《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来看,羊城朱鼎臣为《西游记》原作者的可能性非常大。

花果山内还必须有泉水与山洞,猴王带着猴子们顺着泉水到了水帘洞,按小说内容,水帘洞的特征是洞口很小,仅容猴子们钻进去,有一回沙和尚来花果山,甚至没有找到水帘洞,而洞内很大很深,洞内流出的泉水遮蔽住了洞口,并于东海连通,同时洞口朝北(太白金星两次赴水帘洞招安孙悟空,均面南而立)。

大岭山山内有大型的泉水,水资源非常丰富,大岭山内一直传说有一神秘山洞,洞中原来是个石林,石头形态各异,姿态万千,洞穴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石林延绵20多公里。抗日战争期间,东江纵队曾发现此山洞,林场职工也曾进入过洞中避雨歇息,后来却再也未能找到它。

《东莞县志》中亦有载,言大岭山内有石洞,在石崖旁,洞口小,仅容一人进入,洞内深数里以上。这段文字与《西游记》对水帘洞的描述吻合度极高。大岭山有许多泉水涌出,可以看出这山的空心的。

第一回:“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第三回:“四猴道:‘我们这铁板桥下,水通东海龙宫界’”。笔者为寻找这个山洞付出了艰辛努力,多次组织探险队进山寻找,最终,在大岭山镇大环村村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老年村民指认,在位于大岭山北坡的大环村老虎岩水库上方找到一个山洞的入口。

洞口朝北,三十年前村民曾经进洞,并在里面走了很远的距离并在洞内听见海上船的声音,估计该洞与珠江口的龙穴岛连通,但是由于洞口塌陷,探险队进入山洞约十米后便无法前行,洞内有泉水流出,该山洞为水帘洞的可能性非常大。

走进大岭山,我们还可以发现大岭山山区各庙内供奉孙悟空。如大岭山观音寺、马山庙、水濂山古庙均供奉有孙悟空像,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六日,成千上万珠三角地区乡民会带了香火、贡品来这些寺庙前祭拜斗战胜佛诞,这在国内外各庙宇中是罕见的。

按《西游记》,花果山所在之国为傲来国,傲来为鳌来之谐音,东莞有金鳌像与金鳌塔,珠江口古时亦称为鳌洋。东莞市的民间故事传说中,女娲在东莞石排炼石82块,用了其中的81块去补天,还有一块不知所踪;还有珠江口龙穴岛的龙王用定海神针在虎门降服大小两只老虎的传说。

神话小说《镜花缘》,取材于东莞附近的河源市万绿湖,东莞望牛墩镇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这些间接证明中国神话的起源地在广东。

按《东莞县志》,黄岭为岭南第一名山,位于城南三十五里,如此,岭南第一名山黄岭(黄旗旗峰)当为今之大岭山而非东城区一处小山包,这一点与《西游记》开篇即表:“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相对应。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莞大岭山各项特征与名著《西游记》之花果山完全吻合,是明确无误的大圣祖地、十洲祖脉、三岛来龙,这一独有的、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统战资源值得我们去关注与开发。

古往今来,淮河源孕育出大量的神话故事,如大禹治水、盘古开天、孙悟空出世等。据有关专家论证,桐柏山便是举世闻名的盘古神话的发源地。《禹贡》载:“禹导淮自桐柏。”盘古开天,“血为淮渎”。盘古文化在桐柏山源远流长,这里有盘古山、盘古洞、盘古斧、盘古墓等天下奇观。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诏令祭祀名山大川,其川有二,一曰淮,二曰济。那时,便有了位于现今桐柏县淮源镇的淮祠。淮祠旁边的水井,谓之淮井;井上有亭,谓之淮井亭;井边有铁柱,柱上的铁索深沉井底。相传大禹治淮,把淮河水妖巫支祁锁在淮井里。

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记述,巫支祁便是孙悟空的原型。吴承恩于明嘉靖年间在与桐柏相邻的新野任县令时,多次到淮河源观光,因此《西游记》中许多方言均为桐柏方言,桐柏山的水帘洞、花果山、通天河、太白顶、桃花洞、放马场、流沙河等景点均与《西游记》中的描述相吻合。宗教文化是桐柏文化的一大特色。

清代以前重道,淮渎庙对面金台山上的金台道馆,为南北朝时南朝的四大道观之首,水帘洞被道家定为“天下第四十一福地”。清乾隆四十九年以后,桐柏山佛教昌盛,自成白云山系,成为饮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之一。桐柏山一地多寺,仅太白顶周围就有20多个寺院,堪称中州一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果山水帘洞

在明吴承恩《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作者并未说明是谁人所建。

《西游记》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描述了孙悟空发现水帘洞的过程:有一日群猴在山涧边洗濯戏水,忽然就想着要寻找源头所在。群猴来到一处水源,见到一股瀑布飞泉,无人敢往里钻。

这时,众猴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名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这石猴就是孙悟空。孙悟空,将身一纵,跳进了水帘洞,只见里面无水无波,倒象一个住家,只见那锅灶傍还存着火迹,杯碟还有剩菜的残渣。石座石床、石盆石碗一应俱全。还有修竹梅花青松在其中点缀。

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扩展资料:

连云港花果山水帘洞:

近年来,国内文化学界对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主人公孙悟空的“户籍”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相继出现江苏说、河南说、福建说、甘肃说、江苏连云港说和山西娄烦说等多种争端,

其中以连云港花果山认可度最高,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康熙50年,由于地震,海水东退,连云港花果山由海岛成为陆地。

连云港花果山水帘洞是游客最为向往的地方  。吴承恩就是受了这个水帘洞的启发,在《西游记》中给早期的孙悟空提供了一个神话色彩十分浓郁的活动场所。全国各地的水帘洞很多,但都是《西游记》流行以后起的名字,只有这里的水帘洞是在《西游记》风行以前便有了的。

明代海州人张朝瑞在为三元宫写的一块碑记里,便记载着水帘洞是香客必游之处。石壁上“高山流水”四个大字,是海州知州王同题写的,时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那时《西游记》还不曾出书。

水帘洞是一个天然裂隙洞穴,内有人工隧道可通下层平台。洞门前有许多珍贵的题刻。“印心石屋”是清代道光皇帝手书,赐给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两江总督陶澍的。

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奉命来海州改革盐政,成效卓著,使清廷国库转亏为盈,出现了短时期的中兴局面,因此皇帝给予他亲书室名的殊荣。

三年后,陶澍又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再次来海州巡视盐政改革的成效,并发起云台山庙守的修缮工作,大兴土木,使这一带风景区顿时面貌一新。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当地人便将御书“印心石屋”发行量地水帘洞旁。“灵泉”二字是嘉庆年间知州师亮采的手笔,“灵泉”指的是洞里那口方形小井,井虽不大,却常年有水,大旱不涸,民间传说通往东海龙宫的海眼就是指的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果山水帘洞

以上就是关于我想问问沧州青县盘古庙风景区怎么样?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