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雍正年制牡丹花卉法琅彩碗一对。

   2023-05-10 15:40:59 网络300
核心提示:年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器物名称:珐琅彩开光牡丹纹大碗从图片上看,这对碗的形制和釉色均与雍正时期相符。但其用彩明显为现代化工彩料,制胎比雍正本年的同类瓷器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应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应付日本商人的全球疯狂购买而烧制,当时仅景德镇周边

大清雍正年制牡丹花卉法琅彩碗一对。

年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器物名称:珐琅彩开光牡丹纹大碗

从图片上看,这对碗的形制和釉色均与雍正时期相符。但其用彩明显为现代化工彩料,制胎比雍正本年的同类瓷器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应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应付日本商人的全球疯狂购买而烧制,当时仅景德镇周边仿制的各朝各代瓷器就达到数百万件,其中多数被日商买走,也有一部分留在国内。

该批仿品后从通过日本又有流至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近年大量以回流瓷的名义涌向大陆市场,市场上所谓回流瓷大多属于此类。

这对碗属于现代批量生产的仿品,缺乏市场交易价值,但做工尚算精细,如果喜欢,可以留着赏玩。

清宫雍正粉彩瓷

雍正粉彩团花蝴蝶纹碗清雍正年间粉彩瓷的代表作品。造型为直口圆唇,腹缓收成小平底,圈足。白釉,釉质细润。饰团花五组,每组画不同姿态的一对彩蝶,衬以花卉纹,其中蝶翼上的脉络清晰可辨。色彩绚丽,层次分明。

家里有几个碗下边写着义顺隆造,外边有四种彩色的花,碗中心还有一个小花,问是什么年代的,值钱吗?

粉彩是我国瓷器釉上彩绘的一种独特装饰方法,也是景德镇传统彩绘瓷品种之一,因彩料中含有玻璃白粉而得名。这种“玻璃白”粉实际上是一种含氧化砷的玻璃白,由于砷的乳蚀作用,使所有颜色都“粉化”成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一个色可以分出多种色阶,描画纹饰可以更加细致入微。

粉彩出现于清代康熙晚期,最初是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其烧制温度较五彩瓷低,约700℃-750℃左右,在烤花炉内完成。色彩较五彩更为丰富,最多达数十种以上,颜色淡雅,具有纸面绘画般的艺术效果。

粉彩瓷器在艺术效果上独树一帜。装饰上更多地吸引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以淡雅柔丽为特色,粉润柔和见长,感觉上比五彩要柔和细腻,因此又有“软彩”之称。

早期的康熙粉彩还处于初创阶段,主要是民窑、产品流传最少,图案和施彩的风格比较简朴,纹饰以龙凤,花卉,仕女为主。施彩浓重,多数无款。粉彩瓷器发展到雍正时期极为盛行,景德镇御窑厂出于雍正帝的爱好和宫廷陈设、使用的需求,大量烧制粉彩瓷器。它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无论颜色和描绘技巧都有了长足和进步,并形成了自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粉彩至乾隆朝仍有很大发展,各种表现手法综合运用,纹饰趋于繁缛,尤以色地粉彩居多。

雍正粉彩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素以精巧细腻著称于世,具有高贵,华丽,艳页不俗,细而不繁的美感,达到了粉彩瓷器的顶峰。从清宫中收藏的大批官窑作品来看,可谓恰如其分。综合分析,雍正粉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胎与釉

雍正粉彩的胎土普通坚硬洁白,结构细密。胎体轻重适度,达到了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地步。即使是大件器皿,胎体也是上下匀称一致,不显厚重,修胎规整。器物底足极为光滑滚圆,谷称”泥鳅背”。釉面光洁,釉质莹润,匀净,多数为纯白。

二、造型

雍正粉彩的造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体风格是秀丽清巧,无论是大小器皿都制作精工,讲究细部处理,反映了当时制瓷工匠的高度技艺和非凡的创造力。从宫中的藏品看,以生活用瓷最多,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陈设瓷。主要品种有:盘、碗、碟、杯、尊、罐、坛、钵、各式瓶、花觚、笔筒,各式茶壶、茶具、方房用具等。整体上以轻巧俊秀的小件器皿居多,形体多种多样。造型上注重线条变化,每件作品都特别富有生气,做到比例协调,高矮适度,恰到好处,真可谓增一分则拙,减一分则陋,既有继承传统式样,也有借鉴其它工艺品的器型,还有许多取材于自然界的花果形态等,可谓博采众长。

三、色彩与纹饰

雍正粉彩的颜色具有鲜而雅,粉而柔的特点。色彩丰富多变,同一种色又有浓淡、深浅之分,色彩周围往往泛有七色光。施彩方法以油料调色,釉色秀丽温润。纹饰上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没骨法渲染,突出画面的阴阳、浓淡,富有立体感。纹饰题材内容广泛;尤以植物花卉纹居多,常见的有:牡丹、月季、海棠花、莲花、桃花、玉兰花、三秋、九秋、落花流水、过枝花、团花、松竹梅等。当下藏品出手及藏品送拍甄选,壹伍贰,伍陆,贰捌,陆玖零肆。伍女士  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动物纹有:龙、凤、鱼、鸟、蝴蝶、蜜蜂、蝙蝠、仙鹤、鹿、马等。人物纹有:婴戏、仕女、渔樵耕读、教子图、历史戏曲、神话故事等。其中画仕女最具特点,体型修长,神态优美,栩栩如生。雍正粉彩画面多是清雅宜人,注重细部描绘,千姿百态,出神入化。描绘技巧上,多采用写实手法,纹饰工整、细腻,层次清晰,运笔自然,流畅,其精者达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

四、款识

雍正官窑粉彩瓷器主要是书写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写篆书款和四字楷书款极少。青花色调纯净,字体非常工整,笔法清秀有力,结构严谨,多为宋椠体正宗小楷,时代特征明显。

目前,传世的清代雍正粉彩瓷器,在故宫博物院中收藏很多,为了便于人们更系统地了解雍正粉彩瓷物时代特征,现从中挑选出八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简要的介绍和赏析。

1、雍正粉彩仕女盘

高2.6,口径17.1,足径13.4厘米。盘口微直,斜壁,折底,圈足。盘内以粉彩为饰。绘有一秀丽的女子和一童子围缸身观鱼,后长案上摆有盆景,花觚。周围还绘有罐、洞石等物。所绘女子采用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写实技法,身材修长,眉目清秀,神态生动,体现了当时崇高纤弱女子的风气。

2、雍正粉彩西厢人物大盘

高6,口径37,足径22厘米。盘制作规整,胎体较轻,胎质细腻,胎壁薄厚均匀。以粉彩为饰。口沿锦地六开光,开光内绘折枝花卉,盘心主题图案绘一男女似在话别,身后有一侍女双手端一酒壶,身前有一童子执鞭牵马,一老者扶车等候。空间衬以山石,花卉,树木,画面明朗大方,人物构图巧妙,服装绮丽,神态逼真。通体以绿色为主,红、黄、蓝、紫、黑、金色点缀,色调鲜艳,是雍正粉彩的早期佳作。

3、雍正粉彩花蝶纹碗

高6.8,口径13.5,足径4.7厘米。造型圆润,古朴。足内青花楷书六字款“大清雍正年制”。通体以粉彩为饰。腹部绘有五组圆形团蝶在花中翩翩起舞。每一组蝴蝶上所施的色彩都不相同,彩绘鲜艳。此碗画面具有较强的装饰性,绘画变板滞为生动,且趋于写实,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此碗在民国时有仿造,造型相同,但在色彩上远不如雍正的作品柔和自然。

4、雍正粉彩皮球花碗

高5.8,口径15.3,足径5.8厘米。造型轻盈秀丽,制瓷工艺讲究,釉面洁白润泽,足内有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通体以粉彩为饰,绘有皮球花27朵,花上施红、黄、绿、蓝、紫、黑等色,采用工笔画的技法,绘画细腻,色彩搭配和谐,画意清亲,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皮球花又称团花,雍正粉彩瓷器中大量使用,组合形式多样,也有团龙,团凤,团蝶,团菊等不同题材的团花图案。

5、雍正粉彩福寿人物茶壶

高14.2,口径7.1,足径8.1厘米。提梁形柄,弯流,盖无钮内凹。此壶做工精致,形体饱满。通体以粉彩为饰。盖面绘有三寿桃,桃施黄彩,桃尖点以粉红彩,叶施绿彩。壶腹两面纹饰,一面绘一男子手持一寿桃;另一面绘一老者伫立,老者左手持灵芝,右手持杖,空间绘洞石花卉和红蝠纹。颜色浓淡清晰,人物神态自若,色彩丰富,画意吉祥,雅俗共赏。

雍正茶壶善于随形变换,装饰上除了粉彩外,还有五彩,斗彩,珐琅彩和颜色釉等品种。

6、雍正粉彩花蝶瓶

高37.6,口径4.1,足径11.6厘米。造型高大优美,线条流畅自然,工艺水平高。通体以粉彩为饰。绘有折枝桃花一株,桃花栩栩如生,画面采用写实手法,吸引了工笔花卉的技艺,绘工精致,纹饰纤细,布局协调清晰。彩色富丽,突出了粉彩特征,桃花用粉白色渲染,绿色为叶,黑色为茎,赭黄色为杆,蝴蝶点红、黑彩。整体突出粉红色。此瓶纹饰与器型结合的非常完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足内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

7、雍正粉彩牡丹纹盘口瓶

高27.5,口径6.3,足径8.6厘米。造型既舒展,又秀美典雅,形体比例适度,线条柔和,曲直有致。足内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通体以粉彩为饰。满绘折枝牡丹花,牡丹花上施多种色料,花色真实逼真,光泽柔和,花瓣层次分明,牡丹花或盛开,或含苞欲放,描画得精工细腻。整体纹饰具有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是雍正粉彩的代表作品。

8、雍正粉彩八桃天球瓶

高50.6,口径11.9,足径17.7厘米。直口,圆腹,圈足。足内青花篆书六字款“大清雍正年制”。欲称“天球瓶”。通体以粉彩为饰。瓶身绘有桃树一株,枝上结有硕大的蟠桃八个,桃树旁绘一株月季花陪衬。蟠桃用红彩渲染,树叶上施绿彩。此瓶构图新颖别致,如同一幅没骨花卉画,画境吉祥优美,是一件典型的宫廷陈设瓷。

雍正朝桃纹一般常见绘八枚蟠桃,乾隆朝绘九枚,故有“雍八,乾九”之说。

上述几件藏品反映出雍正粉彩从康熙粉彩朴实自然特色发展成追求宫廷艺术装饰感的特色。其画意手法表现出宫廷装饰,突出庄重、典雅、优美的“富贵气象”。

总之,雍正粉彩瓷器工艺是雍正瓷器工艺的一种集中体现,它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瓷器工艺处于高峰时的面貌,令后世的人们深深地回味。

雍正青花丛竹纹碗

民国时期,义顺隆造,粉彩碗,全品一个100元。

物品不以大小论价值是常识。比如雍正年间的“九秋图碗”,它不是普通的粉彩碗,而是珐琅彩碗。珐琅彩在清代仅供宫廷御用,产量极少,存世更加稀缺,“物以稀为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比将要同场上拍的“清乾隆釉里红苍龙教子图大梅瓶”,尺寸虽大,品种也不常见,但远远赶不上那只珐琅彩碗的稀缺性,所以估价反而不及那只“九秋图碗”,在18万人民币至25万人民币之间。

不比金银铜铁,瓷器质地比较脆,容易磕损,价值也会受到“外貌”影响。历经两百年风雨,“清雍正红地珐琅彩九秋图碗”质地如新,品相完美,俩字概括直观感受就是“好看”,估价最高能到350万,实属正常。

金银造像也好,玉石器皿也罢,每一个年代的制器都带有所处年代的印记,这就是我们时常说的时代风格。专家说,大陆拍卖市场以明清瓷器为多,瓷器鉴定一般看器形、胎、釉、绘画技法、彩绘釉料等各种方面,“物品不以大小论价值高低,这是常识”。

扩展资料:

光绪瓷器多以仿效前朝的器形而闻名。但在陶瓷工艺制作上已经逐渐有所发展,手工绘制水平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特色,华丽生动的纹饰更趋于完美庄重。尤其是光绪时期仿制了很多雍正、乾隆官窑的粉彩瓷器,比如仿乾隆粉彩九桃大瓶、仿乾隆粉彩百鹿尊等等。

这些仿制瓷器大都胎釉细致缜密,工艺精湛。光绪时期还制造过许多特殊的器型,例如粉彩秋操纪念杯,云蝠赏瓶等等。光绪时期署“大雅斋”款的粉彩瓷水平较高,较常见的是在浅松石绿、佛头青、藕荷等底色上绘花鸟纹饰,色泽浓艳,彩略厚,胎釉致密精细。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 一个小瓷碗估价高达350万 它为啥这么值钱?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 -光绪瓷器——粉彩碗

雍正皇帝在位时对瓷器生产要求甚高,很多环节亲历亲为,尤其是画片内容更要亲自参与,烧出的成品若不合他意,后果很严重。因此雍正亲自主导生产的瓷器自然成为最高端的代名词。

雍正青花丛竹纹碗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其胎体选料极精,壁薄体轻,线条柔和含蓄,美观实用,纹饰典雅精巧,构思别致。

虽雍正朝只有短短13年,但他的青花瓷器能做的如此超脱,体现了他极高的艺术修养,雍正皇帝对于瓷器的生产寄托了更多的文人情怀,因此雍正瓷器形成了“高雅恬淡”风格。

青花独到的秀美,被雍正做到了极致,是雍正皇帝对艺术的感悟和深刻的理解,才使得简单的绘画产生如此出奇的效果。

雍正青花瓷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胎体精细,洁白坚致,重量较轻,修胎一丝不苟,看不见旋削痕,薄厚均匀。釉面光亮莹润,玻璃质感强,纯净无瑕,白中微闪青花,带有明代风格。

采用我国浙江产的上等青料,加以精炼。从颜色上看可分两种:

一种是色泽幽静匀润,发色较康熙青花柔和淡雅,没有太多的深浅浓淡的色阶,也有少部分是仿明成化的淡描青花,或仿明嘉靖青花的蓝中泛紫,淡描青花经常出现在一些小件器皿上,用笔纤细,淡雅宜人。

另一种是青花发色浓重艳丽,色调深蓝,釉中有小气泡,釉面有橘皮纹,系仿明代永乐、宣德青花苏泥勃青料风格,由于是用国产料代替进口料加以描绘,只能采取人工浓色堆点的方法,来体现黑色斑点及晕散,比较而言,还是显得死板一些,缺少永、宣青花自然流淌、深入胎骨的效果。

史上各朝各代的青花极具时代特征

多描画的人物故事,与元代的戏曲艺术同步而生。

除了官窑,更多的是国际之间的商业往来,所以我们看到了更多生活用品,盘子、杯子、碗保留下来的最多。

三代官窑的青花表现绝不相同,一眼望去,各有千秋,唯有静观雍正的青花,才能体会到青花渗透心灵的感触。

以上就是关于大清雍正年制牡丹花卉法琅彩碗一对。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