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0205-2009什么时候实施的?

   2023-05-03 00:54:20 网络830
核心提示:为规范磷肥市场秩序,促进磷肥行业健康发展,保护农民利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11月30日批准发布了GB10205-2009《磷酸一铵、磷铵二铵》国家标准,代替GB10205-2001《磷酸一铵、磷铵二铵

GB10205-2009什么时候实施的?

为规范磷肥市场秩序,促进磷肥行业健康发展,保护农民利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11月30日批准发布了GB10205-2009《磷酸一铵、磷铵二铵》国家标准,代替GB10205-2001《磷酸一铵、磷铵二铵》标准,新标于今日(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版与旧版的主要差异是,根据我国磷矿资源的现状和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生产工艺条件和实物量不平对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和水分等指标进行了调整。

传统法和料浆料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旧版的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有优等品≥90%,一等品的≥85%、合格品的≥80调整为新版的87%、80%、75%。水分含量由原来的优等品≤2.0,一等品≤2.0,合格品≤2.5,调整为优等品≤2.5,一等品≤2.5,合格品≤3.0。

粉状磷酸一铵方面,传统法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有优等品的≥90%,一等品的≥85%调整为优等品的≥80%,一等品的≥75%、水分由优等品≤4.0,一等品≤5.0调整为现在的优等品≤3.0,一等品≤4.0;料浆法的传统法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由原来的的优等品的≥90%,一等品的≥85%、合格品的≥80%,调整为优等品的≥85%,一等品的≥75%、合格品的≥70%.水分由优等品≤3.0,一等品≤4.0,合格品的≤5.0调整为优等品≤2.0,一等品≤3.0,合格品的≤4.0。

自标准实施之日起,出厂产品执行新标准;标准实施之日六个月后,市场上的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产品外包装禁止标GB10201-2001

肥料养分检测的国标方法

你好,GB/T 15063-2020是复合肥的国标标准,意思就是推荐的国家标准是15063-2020。GB15063一2020是指此肥料是按照国家2020年颁布的关于磷肥的《磷酸一铵、磷铵二铵》标准生产的。

尿素磷铵硫酸钾复混肥有什么基本性质?

肥料养分检测的国标方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掺混肥料(BB肥)的国家标准GB 21633-2008(以下简称“新标准”),该标准将于200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部分条文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实施后,企业生产的掺混肥料(BB肥)内在质量和产品标识都要执行新标准,而不能再执行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国家标准GB 15063-2001。以下是新标准的几个要点。

一、标准的适用范围

新标准适用于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干混方法制成的颗粒状肥料;适用于用干混法掺入颗粒氮肥(如大颗粒尿素)、颗粒磷肥(如磷铵)和颗粒钾肥中的一种或多种颗粒的复混肥料。新标准不适用于在复混肥料中仅干混有有机颗粒、生物制剂颗粒、中微量元素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颗粒的产品。

二、养分指标不区分高中低浓度

与复混肥料国家标准按总养分含量分高、中、低浓度不同,新标准只有一个指标:总养分不低于35.0%。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分率、水分含量和粒度(2.00mm~4.00mm)的指标分别为:不低于60%、不高于2.0%和不低于70%。

三、中微量元素方面有新突破

2001年在修订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国家标准时,国家同时发布了GB 15063-2001《复混肥料(复合肥料)》与GB 18382-2001《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为了杜绝当时部分企业将中量、微量元素计入总养分等利用标识误导消费者的现象,标准明确规定: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不得在包装容器和质量证明书上标明。但是考虑中微量元素也是农作物不可缺少的养分,在标准中预留了“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除外”的接口。近年来,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调整氮磷钾配比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增施中量、微量元素变得越来越重要。2006年,农业部发布农业行业标准NY/T 1112-2006《配方肥料》,第一次对铁、锰、铜、锌、硼和钼微量元素“开禁”。该标准规定:铁、锰、铜、锌、硼含量不低于0.2%和钼含量不低于0.01%可以在包装标识中标明,但不得计入总养分。而此次发布的新标准规定,单一中量元素不低于2.0%、单一微量元素不低于0.02%可以在包装标识中标明,但不得计入总养分。中量、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目前按GB/T 19203-2003、GB/T 14540-2003标准执行。

四、采样方案更科学合理

掺混肥料(BB肥)在储运过程中,不同密度的物料颗粒容易分层,会造成包装内养分分布不均匀。按复混肥料国家标准规定的采样方案,容易出现养分检测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的情况。新标准针对掺混肥料的产品特点规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采样方案:使用专用的内外双层的、可旋转关闭内槽的采样探子;依次从包装四角处采样;总样品量不少于4公斤;样品必须用格槽式缩分器缩分。

五、标识新规定

按新标准要求,产品名称只能使用“掺混肥料”或“掺混肥料(BB肥)”。氯离子含量大于3%的必须明确标注中文“含氯”,不可以用“氯”、“含Cl”或“Cl”代替。并且标“含氯”不得同时标称硫酸钾(型)、硝酸钾(型)、硫基等容易导致用户误认为产品不含氯的字样。加入硝铵原料的掺混肥料应在包装正面标注硝铵质量分数,并在标识中标注安全注意事项。

六、增加了吨袋包装规格

BB肥的英文是Bulk blending fertilizer,意思是散装掺混肥料。BB肥在国外大多是现混现用、短途散装运输,但在中国目前基本上没有散装肥料。新标准第一次将1000公斤的吨袋包装列入净含量的规格,这主要是考虑中国种植业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集约化,对散装或吨袋装的肥料会有一定的需求。

l-pn是什么物质

尿素磷铵硫酸钾复混肥是用尿素、磷酸铵、硫酸钾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复混肥系列产品,属无氯型氮磷钾三元复混肥,可根据需要调配氮磷钾比例,常用氮磷钾含量45%左右,水溶性P2O5大于80%,施用方便。

粉状复混肥料外观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均匀粉状物,不易结块,除了部分填充料外,其他成分均能在水中溶解。粒状复混肥料外观为灰白色或黄褐色粒状,pH5~7,不起尘、不结块,便于装、运和施肥,在水中会发生崩解。

产品执行GB15063—2009标准。

您好,-pn是指磷酸铵(Ammonium Phosphate),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由磷酸根和氨基组成,常用于农业、食品加工、制药等行业。磷酸铵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肥料,具有良好的肥效,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它还可以用作消毒剂、抗菌剂、抗腐剂等,在食品加工中也有重要的作用。磷酸铵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主要有热法、水法、湿法等。热法是将磷酸根和氨基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磷酸铵;水法是将磷酸根和氨基在水中反应,生成磷酸铵;湿法是将磷酸根和氨基在湿环境中反应,生成磷酸铵。磷酸铵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溶于水,也可以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以上就是关于GB10205-2009什么时候实施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