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分析

   2023-03-31 18:36:20 网络1010
核心提示:汽车零部件在通常情况下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单个组件部件指实现某个动作(或:功能)的零件组合。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新车配套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增长。同时,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

2019年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分析

汽车零部件在通常情况下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单个组件部件指实现某个动作(或:功能)的零件组合。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新车配套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增长。

同时,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在汽车维修和汽车改装等后市场中对零部件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对零部件的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良好发展成就。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

——产业简介:覆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

汽车零部件在通常情况下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单个组件部件指实现某个动作(或:功能)的零件组合。部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组合体。在这个组合体中,有一个零件是主要的,它实现既定的动作(或:功能),其他的零件只起到连接、紧固、导向等辅助作用。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因此汽车零部件各类细分产品均由这四个基本部分衍生而来。按零部件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发动机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及其他(一般用品、装载工具等)等。

——产业链全景图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上下游产业主要是指其相关的供应和需求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提供原材料的市场,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塑料、橡胶、木材、玻璃、陶瓷、皮革等。

其中,原材料需求量较大的有钢铁、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塑料、橡胶、玻璃。下游包括汽车整车制造厂商、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汽车零部件配件商和汽车改装厂等。

上游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影响主要在成本方面,原材料(包括钢材、铝材、塑料、橡胶等)的价格的变动直接关系到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制造成本。下游对汽车零部件的影响主要在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这就要求汽车零部件行业加快技术创新,提供市场需求的产品否则就会面临着供给需求脱节困境,造成结构失衡和产品积压。

——政策推动:政策规划频频落地,助推行业健康成长

由于每辆汽车需要的汽车零部件达到1万个左右,而这些零部件又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在技术标准、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家关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相关的政策主要分布于汽车产业的相关国家政策当中。

从整体来看,国家正在促进我国汽车行业调整升级,鼓励研发制造高质量、高技术水平的自主品牌汽车,对新能源汽车保持着较大的扶持力度。一系列汽车产业政策的发布,无疑对零部件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积极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颁布了行业相关政策发展规划。

——市场规模现状:主营业务收入不断扩大

中国新车生产为我国新车零部件配套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下,汽车维修与改装对零部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促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壮大。

2019年,在汽车整体市场滑坡、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排放标准逐渐升高等因素影响下,零部件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仍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13750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统计,全年累计主营业务收入3.6万亿元,同比增长0.35%。初步估算,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在3.74万亿元左右。

注:1)同比增速数据由于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动,每年统计口径有所不同,同比数据均为当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数据进行同比。

2)2020数据为初步测算数据,仅供参考。

——进出口现状:进出口金额呈现下行

2014年以来,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稳步发展之下,我国汽车零配件的进出口得到良好发展。2017-2019年,中国汽车零配件进出口金额均呈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分别为353.1亿美元、665.5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2.8%、4.4%。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市场下,零部件企业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2020年1-11月,汽车零配件进口金额294亿美元,同比增长0.1%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507.1亿美元,同比下降7.6%。

从四大类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出口结构来看,汽车零部件、附件及车身在进出口市场占比均为第一,占比分别为81.42%和61.78%汽车、摩托车轮胎出口金额占比达20.23%,进口金额占比仅为1.83%发动机在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出口市场中占比均在10%以下。

注:内圈为进口产品结构,外圈为出口产品结构。

——市场研发现状:多方机构合作成为趋势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依然存在技术瓶颈,尤其是在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节能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方面。

为了解决技术瓶颈,零部件企业在加强自身产品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如下图所示,有的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合作研发汽车零部件,如上汽大众和日本瑞萨共同成立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有的整车企业与IT企业合作开发汽车零部件,如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开展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智慧园区、智能工厂等领域的研究

有的零部件企业与IT企业合作,如伟世通与腾讯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数字化AI座舱解决方案同时研究机构也积极参与合作,共同研究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可以看出,未来“多方合作,共同研发”模式将成为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及投资兼并现状

——区域竞争格局:零部件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整车厂起步发展的,基本都是围绕整车生产基地,呈现集群式发展。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形成东北、京津冀、中部、西南、珠三角及长三角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在六大产业集群中,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占全产业的80%左右。围绕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以“扩规模、调结构、提升附加值”为抓手,提高了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合作的效率,产业链协同效应初步显现,结构竞争优势大幅提升,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更加凸显。

——企业竞争格局:中国企业竞争力提升

在2020年国际百强榜单中,排在前五位的企业是德国博世、德国大陆、日本电装、加拿大麦格纳和德国采埃孚,有11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选,分别是潍柴集团、华域汽车、海纳川、均胜电子、宁德时代、中航汽车、广汽零部件、玉柴集团、中策橡胶、中信戴卡、法士特集团。

其中,潍柴集团零部件业务收入总额以2164.67亿位居国际百强榜单第8位,位居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首位。

总体来看,中国企业的规模化能力在增强,入围2020年全球百强榜的中国企业由2019年的8家增加到了11家,排名均有所提升。

——投资兼并现状: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并购加快

——投融资市场繁荣。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14-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投融资市场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市场于2015年达到峰值,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分别为88件和80.05亿元。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投资规模为53.64亿元,汽车零部件还有很大投资空间。

未来零部件企业投资将更加活跃,通过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实现零部件产业升级进而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实现汽车零部件从低端制造向科技含量高的领域发展。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投资并购加快。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完成了21宗投资并购类的案例,其中传统汽车相关产品的投资并购案例有7宗,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品投资并购案例有14起。

从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投资并购案例来看,主要涉及核心零部件系统相关产品、轮胎、车身附件等方面。从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领域投资并购来看,主要涉及动力电池、无人驾驶、智能平台等方面。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发展趋势:汽车售后市场成为主要增长点

受到“重整车、轻零件”的政策倾向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长期面临技术空心化危局。大量中小规模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线单一、技术含量低、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弱。近年来,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攀升使得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率波动下滑。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到2020年,形成若干家超过1000亿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未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逐步提高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掌握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在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发展带动下,国内零部件企业将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外资或合资品牌占比将有所下降

同时我国目标在2025年形成若干家进去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集团,行业内的兼并将会增多,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随着汽车产销量触及天花板,汽车零部件在新车配套领域发展有限,巨大的售后市场将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长点之一。

——发展前景:行业向好趋势不变

受益于国内外整车行业发展和消费市场扩大,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尽管在疫情影响下汽车消费市场转冷,但长期向好势头不变,汽车零部件行业仍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来自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为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随着技术创新,我国国内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前瞻预测,至202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5.5万亿元。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国产汽车零部件的“黄金时代”

汽车配件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汽车零部件是汽车产业的基础,支撑着整个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汽车零部件的地位非常重要。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有序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门槛较低,在激烈的竞争状态下,一些企业通常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来扩大销量,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容易造成市场混乱。另一方面,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的生产集中度低、生产规模小等问题频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管理不完善,同时企业自主R&D能力不足,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辅料种类繁多,质量无法保证,极大地影响了商品的流通。为了解决这种情况,企业必须扩大规模,逐步形成企业间的联盟,弥补各种不足,提高管理和生产技术,逐步完善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

简述汽车零部件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国内 汽车 的零部件市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火热。

近日,苹果产业链龙头立讯精密宣布与奇瑞达成合作,协同奇瑞开展整车ODM模式,志在成为全球领先的Tier 1。

消息一出,便引发行业震动,但细细想来也在情理之中。随着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其市场规模加速扩大, 汽车 零部件市场自然也就成为了制造业和 科技 巨头们布局的重点。

当下,已经有不少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制造巨头,开始大力布局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比如,富士康与拜腾、吉利等 汽车 厂商合作,为 汽车 厂商提供代工和零部件生产;闻泰 科技 整合智能硬件、车规级半导体、通讯业务等方面优势,向 汽车 Tier 1转型;长盈精密在动力电池盖板、充电设备、 汽车 内饰等领域均有布局……

除了传统制造业巨头,老牌家电企业如美的集团, 科技 巨头如华为和大疆等企业纷纷布局 汽车 零部件市场,致力于成为领先的Tier 1。

这种情况在几年前是根本难以想象的。毕竟,过去几十年,中国在燃油车时代的供应链实力,是远远比不上国际巨头的。

但随着新能源 汽车 时代的到来,国内制造业巨头加速布局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有望打破传统国际Tier1巨头们的体系,国内 汽车 零部件 汽车 产业有望实现“换道超车”,迎来自主黄金时代。

/ 01 /

国际Tier 1巨头壁垒开始瓦解

传统燃油车的供应链体系是一个森严的金字塔体系。这个金字塔顶端是主机厂,掌控着动力系统这一核心技术,下面是一级供应商,即我们常说的Tier 1,向Tier 1供货的是二级供应商(tier 2 ),层层外包,搭建起庞大的 汽车 供应链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Tier 1利用总成系统、强大的品牌和深厚的客户资源实现盈利,而Tier 2层级供应商则远离主机厂,技术水平也比不上Tier1,议价能力极弱。

经过百年燃油车时代的发展,Tier 1层级诞生出众多全球性巨头,它们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在行业中占据垄断性地位。

这些Tier 1巨头们,起步极早,是 汽车 工程领域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建立深厚的竞争壁垒。如全球最大的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在1970年就开始生产具有二极管、晶体管和IC的半导体组件,随后推出了ABS、MEMS、ESP等一系列 汽车 领域划时代的技术与产品,至今仍是 汽车 电子行业龙头。

由于国际Tier 1巨头们入局早,且强大的供应商体系与发达的 汽车 工业紧密相连,导致国内Tier 1企业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从数量上来看,在2021年全球 汽车 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日本企业有23家,美国企业有22家,德国企业有18家,紧随其后的是韩国的9家,和中国8家。

而且,上榜的8家企业,其整体排名也靠后。数据显示,在百强榜的8家国内企业中,延锋排名最高,位列第17位,其他7家排名都在40名以后。

排名靠后的原因好理解。毕竟,国内 汽车 工业起步较晚,自主品牌车企市场竞争力较弱。与此同时,德日等 汽车 品牌供应链体系十分封闭,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很难打入,无法突破巨头的壁垒。

因此,入榜的8家企业产品多集中于低附加值领域,如延锋、海纳川、敏实集团、五菱工业等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内外饰,中信戴卡为轮毂。

不过,随着新能源 汽车 时代的到来,加之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板块开始受到车企重视,国际Tier 1巨头形成的森严壁垒逐渐开始瓦解。

/ 02 /

智能电动 汽车 重构行业格局

新能源 汽车 与燃油 汽车 ,不仅仅是使用能源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生产理念、硬件、软件以及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等层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冲击传统燃油车和与之匹配的供应链体系的主要原因。

具体一点来看,最核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能源 汽车 对待供应链体系的理念。正如前文所言,传统燃油车供应链体系是车企对接Tier 1,Tier 1对接Tier 2。

而新能源车企业往往倾向于采取更为扁平灵活的供应链体系,以更快的产品迭代节奏,顺应市场变化。具体一点说,现在的Tier 2或者Tier 3供应商可以越过Tier 1直接供应特斯拉、蔚小理等新造车企业。

以高通为例,在传统燃油车供应链体系中,高通的位置可能是Tier 2或者Tier 3。这种情况下,高通无法与整车厂商直接沟通。但随着新造车企业的快速发展,整车厂往往会直接和高通沟通,其在供应链中的位置有着往Tier 1转变的趋势。

此外,新技术的应用,也是冲击传统 汽车 供应链的关键原因之一。最典型的案例便是,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应用。

在一辆电动 汽车 中,电池是重量最大的部件,加上电机和电控,三电系统通常占新能源 汽车 整车重量的30-40%,对电动 汽车 续航影响极大,进而影响整车成本。为了减轻车身重量,降低制造成本并提升生产效率,特斯拉在Model Y上宣布将采用一体化压铸后地板总成。

这种新技术的应用,将使Model Y相比原来可减少79个部件,制造成本降低40%。随着应用更多大型压铸件,整车重量将进一步降低10%,对应续航增加14%。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一体化压铸技术并不具备量产条件。其中,一个最大的阻碍是,当时的压铸市场,最大5000吨级的压铸机锁模力,完全无法满足特斯拉制造一体式大型零件的需求。

随后,特斯拉与力劲 科技 控股的压铸机厂商IDRA联合定制一体化压铸机Giga Press,吨级高达6000吨,目前8000T压铸机也在规划当中。某种程度上说,一体化压铸这一新技术,让IDRA和力劲 科技 成功打入特斯拉Tier 1体系中。随着一体化压铸理念被广泛接受,力劲 科技 已经成为行业内炙手可热的供应商之一。

这些变化,意味着传统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体系变得扁平,更加开放。在新能源时代,国内 汽车 工业实现“换道超车”,国产零部件厂商也迎来了崛起的契机。

/ 03 /

国产 汽车 零部件厂商正在崛起

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燃油车巨头在中国 汽车 市场的巨大优势。“换赛道”后,新造车和自主车企纷纷发力,国产供应链体系正在迅速崛起,德赛西威闯入全球供应链百强即是一个标志。

特斯拉的中国化,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国产 汽车 供应链崛起的催化剂。特斯拉入华之时,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协议,约定上海工厂供应商最终全部国产化。

进入中国后,特斯拉多次调低售价,以加速电动 汽车 的普及,伴随的是特斯拉供应链的国产化比例逐步加深。在这个过程中,特斯拉强大的品牌效应,对国产零部件供应商有着强大的拉动效应。

与此同时, 科技 巨头的入局,也在加速国产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的崛起。华为、大疆等 科技 巨头介入 汽车 市场,定位便是智能电动 汽车 Tier 1级供应商。

在去年年底的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生态论坛上,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合作伙伴已经增加至300多家,覆盖智能驾驶、iDVP智能 汽车 数字平台、智能座舱三大业务,其中不乏如中科创达、德赛西威、宁德时代、福耀玻璃等优质的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

在自动驾驶AI芯片领域,国产供应商开始登上舞台。长期以来,自动驾驶芯片市场被Mobileye和赛灵思两家公司掌控。近年来,英伟达、高通、国内企业地平线和黑芝麻智能等企业,纷纷拓展自动驾驶芯片领域。

在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新车型中,蔚来ET7和智己 汽车 搭载英伟达Orin芯片,小鹏P7搭载英伟达Xavier芯片,而国产自动驾驶AI芯片也开始“上车”,目前正在大卖的2021款理想ONE,其辅助驾驶芯片就是来自国产自动驾驶AI芯片创业公司地平线的两颗征程3芯片。

截至目前,地平线征程3仍是唯一一个“上车”的国产自动驾驶AI芯片。但在地平线之外,黑芝麻智能、芯驰 科技 、华为等国产自动驾驶AI芯片企业,其产品也拥有不俗的性能表现。

不难发现,巨变正在发生。在百年 汽车 工业体系重构的时间窗口, 科技 巨头们引领下的国内 汽车 产业结构化升级,必将带来国产 汽车 零部件体系的强势崛起。

开发深度不断加深;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提高;零部件电子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

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相关发展:

2005年1-12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383,800,9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67%;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375,265,815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1%;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21,462,002千元,比上年同期降低9.09%。

2006年1-12月,中国全部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39,704,99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5%;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527,234,933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1%。

实现累计利润总额为32,605,65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79%;截止到2006年1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6,142家。

以上就是关于2019年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分析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