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糕的传统做法

   2022-06-27 16:18:12 网络960
核心提示:松糕的传统做法每个地方都会有它独具特色的传统糕点,比如来自温州的松糕,究竟这道传统美味是如何诞生的呢?做法又有哪些讲究呢?本文内容是松糕的传统做法,欢迎大家阅读收藏。 松糕的传统做法1 松糕是浙江温州市汉族传统名点,松软香甜,美味可口,

松糕的传统做法

松糕的传统做法

每个地方都会有它独具特色的传统糕点,比如来自温州的松糕,究竟这道传统美味是如何诞生的呢?做法又有哪些讲究呢?本文内容是松糕的传统做法,欢迎大家阅读收藏。

松糕的传统做法1

松糕是浙江温州市汉族传统名点,松软香甜,美味可口,闻名中华。其以粳米为主要原料制成生坯,经蒸制而成的糕类制品。亦可用糯米粉做,将糖粉和入糯粉中,栖入松糕格内。

松糕的简介

松糕是浙江温州市汉族传统名点,松软香甜,美味可口,闻名中华。其以粳米为主要原料制成生坯,经蒸制而成的糕类制品。亦可用糯米粉做,将糖粉和入糯粉中,栖入松糕格内。到一半时,放人花生米碎与糖粉。然后再栖满糯粉,蒸熟。松糕是温州地区订婚、结婚送给亲戚的伴手礼。大年二十五炊松糕,祈求来年高升。

温州松糕又以矮人松糕最为闻名。这矮人松糕实际上就是猪油糯米白糖糕,它所选用的全是这一年的纯糯米,过水磨成细粉,拌以猪臀尖肥肉盯桂花和白糖,再炊熟切块。现做现卖的矮人松糕,吃起来松软绵糯,甜中有咸,点缀于上面的桂花更是让它清香无比。据说,这“矮人松糕”发明自抗日战争后期,那时有个温州人叫谷进芳,在城区五马街口设摊制作松糕,以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出名。因为谷进芳个头矮小,就称他做的糕为“矮人松糕”。这松糕趁热吃时甜蜜糯软,待稍凉时再吃更有韧劲,而且越发的香。除了这种用白糯米制成的矮人松糕之外,还有一种用血糯米制成的松糕,也非常香甜。

松糕的做法

制作原料

粳米5杯,浊酒,白糖,热水,盐大枣,鸡冠花,石耳,黑芝麻。

制作流程

1、把粳米放在20℃水中泡8小时,捞出后磨成面。

2、粳米面100里以白糖10%,浊酒15%,加水量45%的比例和面,在30℃发酵8小时。

3、用于调料的大枣去核切成丝,鸡冠叶要挑红且嫩的洗净并捞取,炒黑芝麻。

4、把和好的面放在垫有干净麻布的松糕框或蒸锅里,并将大枣和鸡冠叶,黑芝麻,石耳作为调料放在。

5、冒热气的时候,开始要蒸20分以上,凉后切成菱形和四角形。

松糕的营养价值

粳米中的'蛋白质虽然只占7%,但因吃量很大,所以仍然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粳米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也比较全面,还含有脂肪、钙、磷、铁及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1、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对胃并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

2、粳米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

3、粳米能预防糖尿并脚气并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

4、粳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较多,多吃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

5、粳米可防过敏性疾病,因粳米所供养的红细胞生命力强,又无异体蛋白进入血流,故能防止一些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

松糕的传统做法2

用 料

蜜红豆适量 /红枣适量

糖桂花30克 / 红豆水60克左右

大米粉160克 / 糯米粉80克 / 细砂糖40克

做 法

1、煮蜜红豆的时候留取一部分红豆水晾凉(没有就用清水)。先把大米粉和糯米粉混合,再加入细砂糖拌匀

2、加入糖桂花调味拌匀。多次少量的加入晾凉的红豆水,用手搓揉至松散,保持糕粉略感潮湿松软即可

3、然后盖上湿布或保鲜膜静置1小时以上,使其充分润透。将静置后的糕粉过筛两次,过筛后不要搅拌,使其保持松散

4、取一个蒸笼,在笼屉里铺上一块微湿的纱布,先撒入一层糕粉,接着放入一层蜜红豆;再撒入一层糕粉,放上一层红枣肉和蜜红豆

5、最后再撒入一层糕粉,表面轻轻抹平,摆上红枣肉和蜜红豆。盖上蒸笼的竹盖,放入水开的蒸锅中,旺火蒸30分钟后切块食用

松糕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正宗松糕的做法

食材:糯米粉、大米粉、清水、干桂花、细砂糖

1.将糯米粉,大米粉和细砂糖倒入一个大碗里,混合均匀

2.将清水一点一点地加入粉类,一边加一边搅拌

4.一定要没有干粉;用手抓一把米粉,能成团

5.用手轻轻一捻,又能松散开的这种状态

6.准备一个面筛子,将米粉过筛,直接筛到四周抹油,底部垫油纸的模具中即可

7.全部的米粉都筛进模具中,表面用勺子抹平整,千万别压紧。扶着模具顺时针轻轻晃两圈,使米粉落实,并且与模具壁有缝隙,利于后期脱模

8.撒上适量干桂花,再用刀将面粉切割成小方块

9.模具上遮一层湿纱布,放入蒸锅。开水上锅,蒸40分钟左右,焖10分钟,蒸好的松糕端出来,放凉脱模。

小贴士:

1.粘米粉和糯米粉的比例1:3左右,否则口感会粘

2.一定要过筛,千万别偷懒

3.没有蛋糕模具用普通的陶瓷碗也行,内壁抹油,才能顺利脱模

4.大米粉可以买现成的,也可以用家里的大米用破壁机打碎的

松糕的做法窍门

工具/原料:大米粉240克、糯米粉80克、清水50ml、熟核桃仁40克、葡萄干25克、去核大枣100克、青丝适量、红丝适量、细砂糖80克、桂花糖浆30克

1、先把米粉和糯米粉混合。2、再加入细砂糖拌匀。3、干粉里撒少许清水拌匀。4、然后舀入一汤匙桂花糖浆拌匀调味。5、用手把米粉搓匀搅散,里面无颗粒状即可,然后盖上毛巾或保鲜膜静置两小时以上,使其充分润透保持干粉略感潮湿松软即可。6、把熟核桃仁切碎备用。7、米粉静置两小时后抖散过筛。8、过筛后不要搅拌,要使其保持松散。9、在笼屉里铺上一块湿屉布,把慕斯圈放在上面,往模具里舀入米粉,大约两厘米厚即可。10、然后用勺轻轻刮平撒入碎核桃仁。11、米粉上面再撒上适量葡萄干。12、然后码上几枚大枣。13、铺好心料后再撒上一层米粉把馅料覆盖严密,在表层撒少许青丝红丝和几粒黑葡萄干加以点缀。14、此数量的米粉可制作两个六寸慕斯圈的松糕。15、一切做好后盖好笼屉盖进行蒸制。16、用旺火蒸20分钟即可。17、蒸好后掀开盖子稍晾取出倒模。18、吃的时候用刀切成小块即可。

黑米松糕

材料:黑米面粉100g、糯米粉120g、温水150ml、盐2g、南瓜粒适量、葡萄干适量、糯米粉50g、粘米粉30g、小麦淀粉20g、牛奶190g、糖40g、玉米油20ml、抹茶粉适量、紫薯泥适量、草莓色香油适量。

做法:

1、准备好材料,将南瓜切成1厘米见方小丁。

2、将黑米面粉、糯米粉、盐混合均匀。

3、一点点加入水,边加边用手将面粉搓匀,直到面团用手攥可以成团并且一碰就可散开为止。

4、将拌好的面粉过筛2遍,使其再度成为粉末状。

5、将容器盖保鲜膜入冰箱醒制至少30分钟。

6、取出容器,加入麦芽糖醇代糖50g(或普通糖粉亦可),搅拌均匀,再次过筛。

7、将一半的粉过筛加入到四周刷过油的模具中,刮平表面。

8、加入一层南瓜丁和葡萄干。

9、将剩下一半的粉筛入,覆盖在上面刮平表面水锅烧开,蒸屉上铺一层屉布,放入模具。

10、表面再盖一层屉布,加盖,蒸35分钟,关火后继续焖5分钟,取出 稍晾脱模,进行装饰即可。

11、表面装饰小花借鉴冰皮月饼的饼皮的方法制作:牛奶加热至温,加入糖、色拉油搅拌至糖融化,晾凉将粉类过筛加入,搅拌成均匀的面糊后静置20分钟将面糊分成4份,分别加入适量的抹茶粉、紫薯泥、草莓色香油将面糊上锅蒸25分钟,中间搅拌两次,蒸好后要用力搅拌至面糊很光滑,晾凉备用。

12、将面团擀薄,用大小不同的裱花嘴圆口切出 6个一组的圆形,重叠排放,中间用筷子轻压固定。

13、从最上边的一个开始卷起,卷好后用筷子在中间滚压一下,截成两朵小花。

14、整好形状。

15、做成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花及叶片(叶片是将面团揉成水滴形、按扁、压出叶脉)。

16、按自己的喜好装饰在松糕上。

在家怎样做松糕:板栗松糕

材料:栗子(鲜)300克、面粉200克、糯米粉200克、水适量。

做法:

1、首先处理板栗,购买熟板栗,或者生板栗上蒸锅蒸熟。

2、将熟的板栗略切小块后,用擀面杖擀碎,来回反复滚动擀面杖,将其擀成粉末状的板栗面儿。

3、没有称量工具的话,用15cc的量勺将擀好的板栗面分割了一下,一共5份,每份15cc,后面制作步骤统一用体积比计算,下面用这擀好的板栗面分别制作松糕和窝头。

4、每15cc板栗面,加10cc粘米粉,5cc糯米粉。制作如图大小的板栗松糕一个,用了30cc板栗面,20cc粘米粉,10cc糯米粉,大家可根据家庭制作的实际需要量,同比例扩大食材分量。将所有粉类混合。

5、将粉类混合均匀后开始分次往粉里加入少量的水,边加边揉搓粉类,直到粉能勉强成团,但一搓又散开的状态就停止加水,用双手把粉搓散成如图左下的粗粒状。

6、搓散的粉如果有时间可以过筛,没时间就像我一样不用过筛直接将其倒入做蛋糕的硅胶模具中(如果倒入普通模具则需提前抹油方便脱模),松散的倒入即可,不要去压实,然后上蒸锅蒸20分钟。如果一次性制作量大,则需延长蒸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一般都能熟了。

以上就是关于松糕的传统做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