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不是保险,为什么会出现存款变保险的情况?

   2023-01-22 16:17:43 网络940
核心提示:在银行存钱,稀里糊涂就买了保险,最后发现不能取出,想要取出也可以,那就是退保了,损失很大。本来就想着存钱拿个利息,怎么还把老本搭进去了呢?比如某地邮储银行就曾被曝光使用“高息理财”或是“存钱送保险”的说法诱导老人,最终取钱时发现不能取出,提

存款不是保险,为什么会出现存款变保险的情况?

在银行存钱,稀里糊涂就买了保险,最后发现不能取出,想要取出也可以,那就是退保了,损失很大。

本来就想着存钱拿个利息,怎么还把老本搭进去了呢?

比如某地邮储银行就曾被曝光使用“高息理财”或是“存钱送保险”的说法诱导老人,最终取钱时发现不能取出,提前取出亏损本金,最后投诉到银保监会。

熟悉保险的朋友都知道,理财险和理财或者存款是有很大区别的,保险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中断或者取出来的,即便退保能拿回的也只是少部分。

但是很多销售人员不会告诉你,如理财保险周期非常长,不能自由存取。如果提前取出,会当作中途退保,属于主动违约,会有损失等。

由于老百姓普遍有存钱的特点,银行 " 专业靠谱 " 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所以银行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卖起保险也是顺理成章的。

但是银行卖保险,必须符合两点要求:

1、保险必须是银行代理的保险

2、卖保险的必须是银行而非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

也就是说,客户可以在银行买保险,但买的应该是银行代理的保险,合同是和银行的理财经理签。最重要的是,客户必须知道自己买的是保险产品。

那么去银行卖保险有哪些坑呢?

有人去银行存定期,被工作人员推荐购买其他 " 收益更高 " 的理财产品,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很多人没有过多的考虑就掏钱了。

但是掏钱了,买了不是自己想要的理财险,后续就会有很多麻烦。

此外,还有销售人员以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没有如实向消费者说明所推荐产品是保险产品。

更严重就是飞单。

所谓飞单,是指银行员工借助行内平台,私自销售未与银行达成委托销售关系的金融产品。更直白的说,飞单是是银行个别员工打者银行的幌子为自己牟利。

2017 年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行长张颖,就私自销售非本行理财产品,涉案金额高达 30 亿元人民币,给很多投资人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好消息是,这种乱象正在被监管制止。

2019年3月,银保监会其中对于近两年银行违规卖保险的,共处罚违规经营银行保险机构5969家次,罚没金额56.19亿元,处罚责任人员7217次。

手里有30万元,想每天有200元的利息,要如何理财?

总结了4点常见理财骗局,建议花3分钟看完收藏,最后一个骗局关乎你的家人!受7月初股市大涨的影响,很多之前学过我们课程的小伙伴都收获了不错的收益,一些新报名的学员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股市热度进行诈骗,虽然都是旧瓶装新药,但也总有小白会上套。来一起看看。一、荐股骗局存在电话、贴吧、“私人”微信群等等地点,对方声称自己有内部消息,可以保证投资稳赚不赔,并推荐几只股票,告诉大家“自己赚就好,不要告诉别人”。其实这种荐股骗局很简单,“股神”通过一些渠道拿到投资者的手机号等联系方式,然后给这些人推送不同的股票,这些股票中有的会涨,有的会跌。如果涨了,说明“股神”预测对了,就继续给该投资者推送其他的股票。如果推送的股票跌了,预测错了,就不再跟进。之后反复推荐,直到筛选出几次都对的投资者,然后对他们进行重点“照顾”,让他们缴纳会员费或购买付费软件。其实说到底,这种骗局就是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比如猜中的概率是50%,找5000个人,第一轮剩下2500个,第二轮剩下1250个,第三轮剩下625个,连续3轮猜中很多人就信了…所以,小淼建议大家还是要自己学理财知识,掌握投资股票的方法、技巧,不让这类“大师”、“股神”有可乘之机。二、场外配资骗局我们在牛市时,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想法:看好某只股票,感觉接下来一定会涨,但账户里只有1万块,就算当天涨停,也只有大概1000元的收益,感觉不过瘾。要是能有10倍的资金该多好啊,这样一个涨停,本金就可以翻倍。而配资公司就是帮你实现这个想法的人。简单来说,配资就是借钱炒股,配资公司在投资者原有本金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提供资金,让你用原来10倍、20倍、30倍的资金去投资。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配资公司是天使?太天真了,它们是真正的恶魔!首先,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配资公司也不是白借钱给你的,他们要收取高额的利息,每月大概是3%-5%(年利率36%以上),你想想自己的年收益率有这么高吗?而且很多配资公司做的是虚拟平台,需要在他们提供的账户上操作。但是里面的行情走势,配置的资金都是假的,完全由配资公司操控。无论你如何分析、操作都是白费力气,到最后不光本金亏没了,还要背负一身高利贷。所以大家在投资时,千万不要配资,咱们微淼商学院一直以来也不建议加杠杆、借钱投资。三、机构建仓骗局投资过股票的小伙伴对“庄家”这个词一定不会陌生。“庄家”专指那些持有大量资金,可以影响股票价格走势的投资者。他们一般先低价买入某只股票,然后通过资金运作,让股票上涨,吸引散户接盘,之后再卖出获利。他们是股市中锋利的镰刀,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所以很多人也幻想着成为“庄家”或跟“庄家”一起“割韭菜”。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这些投资者的投机心理,精心设置了机构建仓骗局。具体的做法是以基金公司或金融机构的名义给客户打电话,称自己公司想要炒作几只股票,需要大家集资,把股票价格拉升起来,等炒作成功后再把之前买进的卖出,与客户分享高收益。如果你自己不懂投资,又抱有投机心理,听到这些话会不会心动呢?一旦你心动,把钱打入对方账户,就意味着被骗,就意味着血本无归!大家记住:机构操纵股价是违法的。如果有对话录音,可以上报给证监会,对正规的金融机构来说,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没有正规机构会冒这样的风险。所以大家不要相信那些来路不明、承诺短期高收益的骗子机构,募集资金“炒作”股票更是违法行为。四、P2P骗局P2P大家都很熟悉,这种骗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免疫了,毕竟暴雷的消息层出不穷,大家早就不相信了。结果没想到这段时间又死灰复燃了,甚至还上了315晚会。原来,随着监管的愈发严格,这些 P2P 公司开始“下沉”,盯上了小镇居民,也就是我们的“老家亲戚”。这些老人根本不了解什么是P2P,以为是新兴的理财存款,再加上周围的朋友都购买了,也跟风投了钱。而且老一辈的情感关系往往比我们这代人更加紧密,他们会认为这是“大家一起赚钱的好事”,往往会推荐给其他亲戚,造成更大的损失。但实际上,这些都是 P2P 公司的套路。在过往的 P2P 骗局中,因为周围亲朋好友推荐而上当的是最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醒家里的长辈们,别以为熟人推荐的理财产品都是好的,如果不需要任何的知识储备和分析判断,一上来就说收益率超过 8% 就很危险,如果超过 10% 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千万不能信!总之,无论市场上的骗局如何变化,他们利用的永远都是部分投资者的投机心理、暴富心理,只要我们不投机,脚踏实地坚持价值投资,这些骗局就如过眼烟云。“任他八面来风,我自岿然不动。”另外,为了避免亲人朋友受骗,建议点赞收藏,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提前打个预防针!

现在银行利息大涨有的一年5%点多,有100万存里面什么都不干行吗?

我给你算一笔帐,每天利息200元,那么一年就是72000元。你的本金是30万,所以年化收益率要达到24%。按照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是不能达到的。 那么,怎样来实现你的目标呢?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投资你最擅长的项目! 用我们投行的一句话来说,投资你不熟悉的项目,就是最大的风险! 假如这30万给到我,我会这样实现你的目标:因为我是做公寓投资的,简单来说,就是低价把公寓租过来,跟业主签订5-7年的租赁合同,然后做一个简单的改造和装修,加价把公寓租出去!你可以把我理解成为二手房东,不过,这确实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以我所在的城市深圳为例,福田区,目前一套60平米的两居室,租下来,需要花7000元,然后我做一个简单的装修改造,装成北欧风格,然后以单价11000元租出去,那么从中间就赚取了4000元差价,但是我的改造是需要成本的,预计投入是5万元,包括墙面的改造,家具家私的升级、房间智能化系统的改造,卫生间的更新,装修工人的工资,所以用了一个月时间改造,花费了5万元,那么你不用担心,因为你租出去,每个月有4000元的纯收益,投入5万元,1年时间就回本了,第二年,你的公寓可以1000元,就变成了12000元,那么你的利润就是5000元,一年纯赚6万元。 其实,你一套房的成本是5万元+21000元(压一付二),投入就是71000元。你手里有30万,可以先拿3套房。来做成高端公寓改造。那么第二年,你每个月的净利润就有15000元,相当于你每天,躺着就能赚500元。但现实中,这种项目可行吗?因地制宜,北京和深圳,还有上海,适合投资高端公寓,其他城市还不成熟,购买力不行。不过在二线城市,适合做普通公寓改造,利润也是很不错的。每天200元的利息要求,则一年的利息总额为:200*365=73000元,折合年化收益率为:73000/300000=24.33%,如果考虑200元是每日入账,你还可以继续投资的话,那么年收益率应该在27%左右。这个收益率要说高也不算太高,毕竟市面上能达到这个收益率的并不算少。显然这个是不可能的事件,如果有低风险的产品,可以达到24%的收益率,我要是一家企业,我都不经营了,直接把钱都投入到这个产品中,既降低了风险,还取得了高收益,所以单靠低风险理财,那么完全不可能的。目前市面上的低风险投资产品,收益率超过6%的都看不到,而这还没达到你所要求的四分之一呢。这个就多了,举个最有名的就是民间借贷了,目前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普遍为2分利,即月息2%,年化利率即24%,刚好与你要求的差不多,而且民间借贷一般都是按月还息(按日还息的暂时还没看到过),更狠一点的,月利3分,年化利息36%的(刚好在高利贷的边缘)。 再比如基金,年化收益率过24%的并不难,每年都有不少只可以达到,比如股票型基金,2015年平均的收益率为47.89%,远超你的24%;2017年市面上的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也有14.22%,平均值达到14.22%,那么顶部的基金基本都是在30%以上的,因此也不难。 不过就如同上表,你看到的股票型基金,时而正数时而负数,因此它是带有风险的,现实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今年表现优越的排名前几的基金,第二年却到了垫底的地步,这是因为它们所投股票变动率太高。 所以高风险的产品,要达到你的要求,很容易,但是失去30万本金的几率也不小。 把三十万作为投资本金,做点小生意,那么是比较有可能的,比如投个三五千,设个早餐点或者夜市摊点或者手机贴膜或者烧烤摊等等,这个只要你勤奋点,实现日入200元,应该不是难事。 如果说你有点毅力,肯吃苦的,那么一分投资都不用,直接去搬砖,搬一块砖现在的价格大约3分钱(即0.03元),一车中型的货车大致可以装5000块转,一车大概收入150元,你一天装个一车多,200元就入手了。 如果说你比较懒的话,那么找两件破洞就衣服,去垃圾堆里滚一滚,在往脸上抹点灰,带你黑色的墨镜以及24K碗,往那地铁口一躺,一天工作早晚高峰4个小时,凑足200应该也不难。 不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也不劳作,就想靠着目前 的30万元,每天什么事都不干,就稳稳收获200元,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这属于不可能事件,除非你时光穿梭回70年前,建国时我国的一年期利率可是曾经高达过252%的巅峰时刻,存1万元,一年利息2.52万元。 一天利息200元,一个月就是6000元,一年就是72000元,这对于30万的本金来说,年化收益率高达24%,这么高的利息收入任何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都不可能达到,部分网贷黑平台可能能达到你想要的收益,但是,你的本金可能有风险。 既然一般理财产品达不到这个收益,那不妨考虑其他的投资渠道,例如: 如果你是股市小白,我不建议你做这个,因为多半会成为炮灰,如果你有多年的股市实盘经验,而且只是把盈利定在每个月6000元,即:每个月2%的收益,我相信很多玩过股票的朋友都会认为这个目标不高,只要你不贪心,严格地控制仓位,技术过硬的话,这个目标不难做到! 另外,如果你对期货很在行的话,做期货要想赚2%,那更快,当然,亏钱的速度也快,看你个人的水平和心态了,如果严格遵守纪律,不贪心,还是可以做到的。(大多数人不适合做期货) 虽然现在不是投资商铺的最佳时机,但是,除了商铺好像也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了,不妨用30万贷款买个小商铺,如果是在成熟商圈的话,即便是很小的门面,月租估计也能达到几千块吧。这个最好先做个实地调查。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投资商铺最好是选成熟商圈的商铺,虽然价格高,但是风险相对小一些,如果是买新建商圈的商铺,存在租不出去或者租不起价的现象,另外,一二线城市的商铺比三线以下中小城市的商铺更有投资价值。 要想用30万一个月赚6000,除了上面两点之外,剩下的就只有创业了,虽然现在创业风险很大、失败的案例很多,但是还是有一些门路是可以尝试一下的,例如:做自媒体、开培训班、辅导班,一个月挣几千块钱还是不难做到的,再比如买个车跑出租或者滴滴,一天赚200块钱也不难,总之,只要你多留心,机会总是有的!你好,每天要有200元的利息,给你算一下,一个月是6000元,一年是72000元 你的本金是30万元,一年72000元需要银行年化收益率在24%,目前银行是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的。 假设你投资金融产品的话,例如期货这种的,你运气好一天也是有可能挣到72000元,但是如果你没接触过还是不建议你做的,金融行业都是需要交学费的,换句俗话说,你可以一夜暴富,也可以一夜暴哭。这是相对于其他行业,个人觉得影视是可以做到的 1.影视现在门槛没有大众化想的那么高,门槛也比较低 2.银行监管,资金安全 3.影视风险比较低,你如果知道他有上映许可证,最大的风险就没有了 4.例如流浪地球,大圣归来,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等,回报率都是几倍十几倍。 5.周期相对来说也并不长,一两年左右个人认为目前影视行业比较不错,例如流浪地球6倍的回报率,30万回报180万,回报在150万,假设是两年周期,那么你一年是75万,一个月是6万左右,一天的利息也是2000元 30万想每天获得200的利息,那只能进行熟人之间借贷(民间借贷),P2P理财都是不可能达到的。首先要明白利息它是基于借贷而言的一种收益,即到期能还本付息,除了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之外没有其他的明显风险。而每天200元的利息,相较于30万的本金,利率则高达200*365/30万=24.33%,除了民间借贷,没有其他的借贷有这么高利率的了,包括P2P理财。如果题文所指的不是“利息”,而是收益,那么还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24.33%的收益率的。但是这些多种渠道都是不可持续的,存在一定的“运气”与经验。比如运气,只要今年年头购买一支中小盘股票,到如今基本都可以获得24.33%收益率,时间只需要两三个月。如果不懂股票,随便选一只以中小盘股为重仓股的主动性基金,也基本都可以在这两三个月里获得24.33%的收益率。 比如经验,只要你有投资经验,能较为准确的判断金融产品的价格走势,那么不管是股市、期货期权、数字货币、贵金属还是外汇等,获得24.33%的收益率并不是难事,特别是高杠杆的衍生工具产品,一天获得24.33%的收益率都不在话下。 但是这两者都具备有相应的前提,“运气”它是一种不可持续的获得,这得看命,跟怎样理财无关。而经验通常是要交学费的,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如果之前没有投入,那么想一下子获得24.3%的收益率那是痴人说梦。 因此, 怎么理财还是取决于自身情况,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是不可能达到的,目前市场相对稳定的收益率最高只有5%左右。如果你是普通投资者,没有专长(经验)也没有“运气”,那么只能获得最高5%左右较为稳定的收益率,即30万每天41元左右的收益。 首先我们要知道,要想做理财,首先就必须要有自我控制意识,30万,在保证自己生活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然后在进行管理。 要想每天都有收入,存在银行我是不建议的,因为银行只能存定期,你才会有收益。要想钱生钱,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投资,那么投资的方法有很多种,股票、债务、合伙等等都是一种投资,不过投资并不是每一项都非常适合自己,我们要从中选择一种最感兴趣,我们曾经接触过的方式,然后再进行投资,这也能减少我们投资出现风险的概率。 个人建议,在这些方式当中,最后一种希望更大,这种投资一般都是同熟人一起合伙,或者资助分股,不过你在此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市场,看看这个行业是否存在发展潜力,是否拥有赚大钱的机会,如果选对了,每天200元的收入还算是低的。 最后强调一点,在投资的时候,一定不要单选一种,也不要选的太多,不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手里有钱有积蓄的人都想钱生钱,过上一种安稳平安的日子,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一定会你想的就能实现。现在投资是一个很有风险的项目。投资炒股,投资理财相比较来说还是投资理财比较稳定,而且回报率低,但是很安稳。 我觉得如果说想理财的话,就一定到工行,建行等这些国字号的银行去找一些理财的经理帮你找一些,利率在4%到5%之间的无风险投资理财的项目。如果说年利率在4%,那么一年下来30万也在一万四五左右的利息。虽然这样的利息少一点,但是他很安稳,也能让你勉强的受到一点点的收益。 如果说你想要投资高的那么风险自然也高。所以说作为我们有这点积蓄的人就别冒这个险了。前年的时候,我的哥们儿就用自己积蓄50多万元,就以两分利的借贷方式把辛辛苦苦积攒的钱借给了对方。头两年的回报是很好的,每年都会原封不动的把利息打回来。可是去年他投资的那个人突然崩盘,他的钱也就面临着要不回来了危险,她人整个都瘦了一圈儿。我们也总是劝他,但是其实我们也很为他惋惜,你说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就被人家给骗去了。也真是可惜了。通过这件事情,我到也想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别贪心,别想赚大钱,一切都安安稳稳的,在都有保证的情况下才去投资,这样更稳妥一些。如果说给你的利率诱惑很大,一定不要去投,因为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可能在巨大馅儿饼的面前是一个万丈深渊。所以说,保护自己的积蓄,这样的话,你才是一个合格的理财的人。 那就炒股票吧,赚到就拿出来,恢复本金,当利润累计达到本金值就提出本金,最后都是利润,反复循环稳定盈利,发财的都是胆大心细的人,首先您要有想法,然后再慢慢推敲论证。炒股一样,首先您先要找强势股,再去想他为什么会涨起来。然后你择机进去分一杯羹,仅止而己。股票赚钱很难的,我是赚了很多钱,那是上天给予我的厚爱。希望您抛弃暴富的欲望,简简单单,做个开开心心随性的人。码字挺辛苦对于我这种懒的人的更是,望采纳,推荐。 这个问题回答的朋友已经很多了,大道理我也就不说了,我就是想说一句,想这么高的收益容易把本金想没了。 金融诈骗一般都是以高息为诱饵,这方面的新闻太多了,链接也不放了。 熟人之间借24%年化的高利贷也是不克持续的,长短期都不行。 想多了高收益不利于脚踏实地做日常工作,生活也会乱 大大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好好干活,不要想这些没用的 当然理财还是需要的,到银行选择合适自己的理财方式,多和理 财经 理聊聊天 30万借给我,一个月给你1万利息,可以写正规借条,也可以每天跟着我。别说是骗子,只是你不了解,隔行如隔山,实物抵押。

首次!多家银行假结构性存款被重罚

100万存到银行5%利率,每年有5万元收益,平均每个月4167元,要说就这个月收入啥都不干行不行?我认为绝大部分有100万的人都不会这么做。

月收入4167元,在我国非一二线城市,这个收入还是不错的。每天近140元,基本的日常开支是能够满足的。但是,这个收入要想过好一点的物质生活,还是差了好多,只能算可以基本生活吧。

要赚100万现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这样能力的朋友,想必都是希望自己能够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当然会更努力的去赚钱。

100万现金在手,可以选择的理财方式非常多,几乎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理财产品都能够购买,有很多产品收益率高于5%。例如信托产品收益率7%-12%,私募基金产品收益率8%-12%,债券基金5%-7%,股票基金,P2P等。

因此,有100万存款,什么都不干光靠利率收入是不可能过上好日子的,需要继续努力。对于100万现金,可选的理财产品很多,收益也会高很多。

这种想法与当年的“万元户”一样幼稚,当年有些“万元户”有钱后就想一辈子依靠吃利息过日子,结果很快被时代抛弃了。

现在大部分银行的利息一年没有到5%,只有少数小银行的利息能达到一年5%,仅仅依靠100万存在银行吃利息,什么都不干肯定不行。为什么呢?

一是就算你100万存款一年利息5%,你一年只有5万元的利息收入,一年5万元如果是在小城市还够用,如果是在大城市根本就不够用,这点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二是货币是在持续贬值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货币总是在增加的,现在的100万十年之后根本就不值100万,也只有几十万元的购买力,表面看你有利息收入,实际上你的利息收入跟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

三是如果是年龄非常老的退休人员,在家吃利息是可以的,如果是年轻人,中年人闲在家里依靠利息过日子是下策。今天的 社会 是一个快速发展的 社会 ,各种新生事物是不断出现,一个人一年不学习基本上就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如果几年不工作呆在家里,几年后你就完全被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抛弃了,你根本就无法适应这个时代了,再想找工作根本就没有人会要你。几年后你就会与快速发展的时代格格不入了,你就成了远古人。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任何想偷懒的人都会被时代抛弃,未来越来越多人的工作都会被机器人代替,没有会逼着你去工作,只是时代的快速发展抛弃你的时候没有跟你打招呼。

您的企业或理财投资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财富总管投融资联盟圈子咨询。诚邀全国各地有资源、有能力的合伙人合作。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的企业遇到,资金,市场,品牌,利润低,投资,产业升级,资本运作等难题,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咨询,谢谢您们的支持。

文/易论

银行利息呢5%,这是存款吗?区区100万就想什么都不干,这是不是想得太美了一些?你确定是银行存款利息而不是理财产品?

现在银行利息大涨?还一年5%多点?是不是没睡醒?或者说你被银行银行忽悠了,买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现目前货币政策是降准、降LPR,哪来加息?

上上周消息来看,本月中旬将会降准,这个时间段怎么可能出现加息?就算不降息都已经不错了,还银行利息大涨?还5%?这到底是从何而来?是真的理解错了还是被银行忽悠了?

目前的货币政策来看,自2015年最后一次利率调整之后,这几年再未调整过利率,一年期的定存利率也不过1.75%而已,何来的5%?就算三年期的定存利率也就不到3%,而三年期的大额存单也仅仅在4%左右,如何得来银行年化收益高达5%的利息?

如此来看,你大概率是被银行某些产品经理给忽悠了,就算年化5%,仅仅100万就能什么都不干了?注意,这也就每年5万的利息而已,我想请问一下,你一个百万资产的人,每年的消费才5万?这可能吗?

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万左右,这么看起来你这5万一年已经是一倍与平均可支配收入了,但是,绝大多数可支配收入在2万以下的人群,绝对不可能达到100万的资产,通过我身边的实际情况来看,百万级别存款的家庭,往往每年的支出都在10-20万之间,仅仅5万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

5万利息,每月也就不到4200元,前几日,某一大学生要求的生活费都是4500元,你这恐怕还不够一大学生的月生活费,换言之,想要靠着4000左右一个月而生活,除非你是在养老,否则基本没有可能,可如果你真是在养老了,那么抱歉,你可以当我前面什么都没说……

2018年目前大部分的银行存款利率已经出来了,根据地区不同,银行不同,存款年限不同,所以给出的利率有有所不同,但是据我所知目前仅有一些小众银行有4%左右的存款利息,还未见5%左右的!那是不是你买的是银行的一些理财呢?

绝对不行,这只会坐吃山空!如果你是一个50岁以下的人我建议不要这要做,但是如果你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那我觉得安全还是放第一位的!以100万来计算的话,一年5%也就是5万,十年也就是50万!但是目前中国的每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7%左右,也就是说你存在银行里什么都不干,每年都接受着2%左右的贬值,更别说还要有生活上成本的压力呢!

如果我国未来10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速度再快一点的话,那100万10年后还没有50万的购买力。也就是说未来钱可能是越来越不值钱。所以如果是年轻人,我觉得要么投资,要么把钱转变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更可靠!记得前不久一个老先生把28年前2000元的存款票根找出来,从银行取出的钱只有2500元不到,500不到的利息28年!试想一下,当年的2000元相当于一个人的半年工资,就算我把这2000元的纸币存放在家,目前纸币的价值都比如今2500元的价值高啊!

另外,大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央行对于各大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都会有所限制,再高也不能比基准利率上浮60%,更何况上浮300%以上了!所以,我可以断定这绝不是定期存款产品。

至于理财产品,大家了解的就比较多了,1年期能够达到5%预期收益率的,一般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还不如结构性存款安全性高!

孩子,我劝你勤劳。

人人都有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梦想,说好听一点的就是做个有闲一族,不好听就是好逸恶劳(败家子)。

首先来明确一下100万是什么概念。 1、在北京能买20平米房子,广州能买50平。2、能买一辆较高端的小 汽车 。如奥迪A8。3、能买100台苹果X。4、一天花100元能浪个30年。5、...

好了,乍一看来,在一线买房不大够,但光吃不住能蹦跶好一阵子。加上一年5万的利息,什么都不干好像没什么问题。

但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比如半路遇到鬼了,生生被骗去50万?比如不幸患上某种慢性疾病,光是买药一年都要花上三五万呢?比如家里小孩要结婚了要买房了(咳咳,这个我也不想的)。极度正常情况下,即除了吃住浪没有其余支出情况下100万大概是够了。

上面说的极度正常是指通胀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即货币增值的部分能覆盖货币贬值的部分。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万元户够买力大于今天100万的购买力没有意见吧,今天你拿1万大洋去市场看看能买什么回来?同样,20年后你的100万能买什么回来?再直观一点20年前1万元存银行按5%收益算今天连本带利2.65万元,而今天你的100万20年后值多少大洋呢?

相信你现在对100万元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了,如果你仍觉得你把它放银行生息能满足你的需求,那么请随意。但是孩子,我劝你还是要勤劳。

银行存款年化利率能够达到5%以上的是少数,并不存在普遍性。在我印象里现在只有城镇银行五年定期存款的大额存单能够达到年化利率5%以上,其他银行基本没有年化利率在5%以上的储蓄产品。在银行里存100万并不能什么都不干,只能说是生存,并不能因此收息而过上美好的生活。为什么?

银行大额存单年化利率较高的一般期限也较长,以三年定期为主要产品,年化利率基本在4%左右。

三年期限虽然部分银行也能够存在按月付息,100万元的本金一年38000元-42000元的利息收入,每月为3166.7元。三千多的月收入,自己生活还算合适,但是要说养家或者很幸福的生活是不能够满足需求的。现在家庭的开支较大,特别是拥有子女以后的开支,教育、医疗、生活开销等。

就算是银行理财,年化利率高于大额存单,中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仅在3.5%-6%之间,最高也是年化利息收入60000元,对应开销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并且,每年还有通货膨胀对于资金购买力的冲击,而我国正处于中高速发展态势,实际通货膨胀率在6%-8%之间,现在的100万元购买力,或许在20年以后,30年以后的购买力远不比现在。

所以,就算拥有100万元的资金,银行储蓄也只能当做一项投资理财收入,并不能什么都不干。

为什么老有人抱着吃利息的想法,如果在你的本金后面加个0我觉得还有希望,如果只是100万就想着颐养天年,除非你是已经年近古稀的老者,否则我都是不认同的,100万的本金,一年5%的利率,收入也只有5万,在如今这种快节奏、高消费的 社会 上够用吗?除了衣食住行,还要养儿育女,还要养老防病,不工作或者不做事情这5万元真的不够看!

现如今确实有很多互联网银行推出了5%利率得到创新存款,我们抛开流动性、安全性不谈,我们只谈收益率,短期来看,可能有些人觉得5万元一年我找一个小县城过生活没问题,但有一个问题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把时间拉长,除了收益率我们还有一个因素必须要考虑,就是温和的通货膨胀,如果考虑到房价因素在内,实际上我们已经是一个负利率的时代。时间+复利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当时间足够长,就可以让你的贬值达到很可怕的程度,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还是根据题设的条件,本金100万,利率5%,我们以2004年-2017年以来的实际平均通胀率来做一个计算,通胀率均值为6.37%。

100万本金,存款年利率5%,通胀率6.37%,那么实际年收益率应该为-1.37%,换句话说,你的本金每年的投资都是无效的,实际是在贬值,在此情况下,1年后、5年后、10年后、20年后我们看一下贬值的程度

1年后

100万/(1+1.37%)=98.64

5年后

100万/(1+1.37%)^5=93.45

10年后

100万/(1+1.37%)^10=87.33

20年后

100万/(1+1.37%)^20=76.2

看完这些贬值的数字,你还觉得你可以什么都不干吗?这还是在没有考虑你的支出的情况的下,如果考虑减掉你的支出,那么你的资产贬值率将相当的可怕。100万看起来是一笔不少的财产,可是用起来确实不经花,现如今的房价、就医,100万真的算不了什么,以前有一万都叫“万元户”,现在也没见有100万的再称呼自己“百万富翁”了,时代在变,思想也要变,努力做事业吧,有100万的基础,你起点会比别人高一些。

今年大家感觉到银行存款利率上涨,并不是国家普遍调整存款利率,存款的基准利率自2015年到现在还是没有变化。而是自去年开始批准了一共17家民营新型银行之后,为了扶持这些银行发展,给予了这些新型民营银行一些优惠政策,所以他们可以高息吸收存款。

这么一分析,那么我们知道,当这些民营银行吸收到足够的存款,适应其经营发展之后,利率逐步会降低。而且现在已经出现了这个趋势,在今年年初,智能存款5年期最高利率可以达到6%,而现在最高也只有5.3%。未来随着双轨制利率的合并(银行业同业利率与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将进一步走低。同时监管已经开始窗口指导,不容许,仅仅以利率作为吸收存款的竞争手段。

那么在银行存入100万,如果选择的产品是智能存款,确实可以达到年化5.3%,这种产品现在市场也不多,目前主要是亿联银行提供的。但是能足以保障未来生活吗?

1.现在看来还可以保障生活,平均每月可以达到4300元以上,但是也只能保障在二线城市满足基本生活。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就不能保障了,为什么?

2.国家统计局8月份统计数据表明,中国CPI涨幅达到2.08%,那就意味着物价在逐步上涨,而存款所得没有变化,如果这个物价上涨速度持续进行,过不了三年,4300元也只有3500的购买力,按此类推,经过10年之后呢?100万元所带给你的利息已经不能满足基本生活开支。

3.这在经济学上叫双重倒逼机制。一方面100万元逐渐因为通货膨胀而进行累积贬值,一方面物价水平因为通货膨胀而反向上行。这是发展中走向中等收入之时的必然结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等收入陷阱”。

4.仅仅靠着存款收入而想保障生活水平,这种食利阶层的想法,万万不可取。如果在外部没有一个持续的月度现金流补给,仅仅靠存款利息是无法生活下去。因为当你碰到一个偶然事件,需要大笔开支时,也只能从存款中挖取。想想当年满清八旗子弟,父辈留下很多财富,不也存着这种想法,但随着 社会 不断变化,通货膨胀的高企,又没有一技之长,很快就沦为贫民。

如果你还没有达到65岁,如果你还有生产生活谋生能力,千万不要想着现有的财富能保障你一生的开支。孩子上学、生一次病、一次的投资失败,会将你全部归零。

看一看华为的任正非,已经那么工作努力了,姐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都不敢有这种想法,作为我们普通人,不继续努力,仅仅靠一点点存款,哪有活下去的可能呢?

靠银行利息收入实现财务自由以及靠收租实现财务自由,应该是众多人心中的两个终极梦想,理想总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往往却很骨感,靠100万元存银行里,什么都不干?可不可以?这个关键在于你的岁数,如果说你是七老八十的人,那么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如果你是个二三十岁的小伙子,这个想法就很危险了,因为短期内,这个钱是够的,但是长期来说,肯定是无法活下去的,为何?

先来说说利息,首先要纠正的是:“ 现在银行利息大涨有的一年5%点多 ”,这句话有点过了,这个并非说不存在,但是就我所知,市面上一年期超过5%的,目前仅有一家,即京东金融上的辽宁振兴银行的“振兴存”(一年期利率5.1%,提取支取3.8%),要获得这个收益,你只能去存振兴银行,虽然说振兴存属于存款,50万本息有保障,但是你可是有100万元的资金,超过这个范围了,那振兴银行实力如何呢?

辽宁振兴银行为辽宁省首家法人民营银行,总行所在地为沈阳市金融商贸开发区。注册资本20亿元,由沈阳荣盛中天实业有限公司、沈阳天新浩 科技 有限公司、沈阳启源工业泵研究所有限公司、沈阳智通融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和沈阳金联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五家股东发起设立。虽然这五家都是辽宁省知名的民营企业,但是整体而言,综合实力还是远弱与国有银行,故而我建议在这类银行存款不要超过45万元(要考虑利息的问题,《存款保险条例》赔付的50万元是包含利息的)。

100万元即使全部存振兴存,一年期的利息为:100万元*5.1%=51000元,应该来说,就目前的消费水平而言,51000元还是算较高的一个收入了,没看错就是较高,2017年我国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数才25974元,中位数(扣除两端值)才22408元,你这个收入最少超过全国一半以上的人一年的收入。只要你不是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节约点,一年51000元,应该是可以活得下去的。但是这些的前提条件是货币没有贬值,一旦考虑贬值问题,那么你的资金量肯定不够。

通货膨胀,这个如果上了年纪的人应该深有体会,80年代万元户就是土豪的象征,现在万元户满大街都是,当年一万元可以起栋3层建筑,现在连挖个地基的工钱都不够。所以货币贬值是你最大的对手,过去十年,我国的实际通胀率平均值为6.83%,我们保守点估计,假设未来十年的通胀率为5%就好,那么100万元,十年后的价值为:100*(1-5%)^10=59.87万元,20年后价值为35.84万元,30年后价值为21.46万元,你认为20年后本金的利息还可以满足你的生活所需吗?

综上所述,我认为100万元,即使每年给你5.1%的利率,如果你打算什么都不干,除非你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否则的话,终究有一天还是要出来继续工作的。

“ 结构性存款产品衍生品交易无真实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 ”,虽然过去监管文件一再强调结构性存款要有真实交易背景,但现实中,高峰期11万亿的结构性存款一直是假结构性存款仍然是主流。真假难辨,监管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这次处罚是监管过去15年来对假结构性存款首次处罚,充分显示监管压制银行负债减低负债成本的决心,从而要求银行对资产端进行让利。这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监管重大的政策导向。

此前10多年,虽然也有结构性存款的处罚,但是都是针对资金来源问题的处罚,直到2021年6月份开始,以及此次连续对三家股份制银行结构性存款真实交易背景的处罚,逼迫银行回归结构性存款的本源。

一、何为假“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10多年来一直真假难辨,资管新规之前监管也比较为难。因为真结构性存款经常会导致客户亏损,亏损幅度一般5%-20%都有,经常导致客户闹事,投诉。反而假结构性存款风平浪静,因为不发生亏损,银行负债端管理非常好的调节工具,变相突破央行的存款利率管制。

但是资管新规之后,破刚兑大势所趋。结构性存款正式确认为存款,不属于理财属性,同时也就更加强调结构性存款不能通过设置假结构“高吸揽储”的这个合规要点。2019年4月份的监管检查明确要重点防止假结构性存款高吸揽储;2019年10月份银保监会出台204号文正式规范结构性存款,2020年央行通过窗口指导硬性压制结构性存款规模;2020年3月份央行甚至将结构性存款纳入利率自律机制监测范围;直到2021年6月份银保监会正式对假结构性存款开出罚单。

本质上,假结构性存款是银行之间存款竞争的“内卷”;因为存款的创造依赖于银行信用创造和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两个因素,全行业再怎么拉,也不会把存款总量拉多。央行和银保监会出手本质都是在保护银行,希望存款合理竞争。

假结构性存款难点在于认定层面,此前北京银保监局对假结构性存款认定是:

其实,上述三条只要存在一个就足以判断是假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问题后来2020年3月份的文件已经要求纳入市场利率自律定价机制监测范围,应该不可能高于当地存款利率水平(一般是央行指导利率的1.5倍);

嵌入0价值期权的问题其实和真实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紧密挂钩,多数银行认为只要公司银行部或者个人银行部销售的结构性存款和金融市场部交易部门做了对冲就是真实交易对手。但从现在监管态度看,显然不认可,你至少有一个真实的银行间交易市场。当然如果两家行对倒监管也无法阻挡。

一般结构型理财嵌入期权都是买入为主,即便有卖出也会做一个组合确保整个组合是买入为主;如果要对期权的delta设限制笔者认为可行,至少结构性存款嵌入的期权在最开始delta不能低于千分之一;但现实中,很多银行嵌入的期权可能行权概率几百万分之一,典型的0价值期权。

当然所谓其实小概率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理解不同,比如2009年初,因为国开行当时要转制为商业银行,所以香港部分投资人持有的国开行债券开始担心起信用级别下降,所以开始设计类似CDS的产品嵌入到理财中,如果国开行发生违约,那么结构性存款的投资人需要亏掉本金30%,如果国开行不违约,投资人可以获得4%左右高收益,比普通存款高30-40BP,作为前政策性银行,当初普通百姓理解不可能违约,但是机构投资者认为1%概率还是可能,所以这种产品典型属于有真实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的真结构性存款。

还有就是银行用本金部分全部纳入存款,该存款的收益部分作为期权费购买期权,这当然是真结构性存款,但是如果期权费是内部FTP定价,这个定价明显高于央行的指导利率。比如100万一年期结构性存款,内部FTP定价4%,用这个到期4万的利息部分购买真期权或期权组合,笔者认为,这种情况虽然内部补贴用于结构性存款揽储,但是至少从定义上看没有触发“假结构性存款”的定义。

二、结构性存款监管脉络,为何三令五申仍然大量违规展业?

1. 2018年9月份理财新规

“商业银行已经发行的保证收益型和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应当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规范管理。

结构性存款应当纳入商业银行表内核算,按照存款管理,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的缴纳范围,相关资产应当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计提资本和拨备。衍生产品交易部分按照衍生产品业务管理,应当有真实的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

商业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应当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

自此,此前一度比较流行的结构性存款代理模式彻底叫停。后来2021年招商银行的处罚案例中披露,因为代理没有衍生品资质的银行做结构性存款被处罚。

但同时因为保本理财被禁止,理财产品净值化开始启动,反而加大了结构性存款的需求;也催生了一波中小银行衍生品资质申请潮,详见《商业银行如何申请衍生品牌照?》。2018年底到2020年初,结构性存款进入快速增长期。

2、检查文件首次提及假结构高息揽储

2019年5月份银保监会发布的年度检查文件中《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19〕23号)重点提及:

结构性存款不真实,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

但是文件发布后长达两年都没有处罚出来,相反,市场上假结构性存款遍地开花;所以笔者当时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态度总结为:“高举轻放”,雷声大雨点小。

3、2019年9月北京银保监局发布 关于规范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

对假结构定义:

部分银行为结构性存款设定远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水平的保底收益;

构建狭窄的收益波动区间或将挂钩的衍生产品行权条件设置为几乎不可能触发事件,使结构性存款从名义上的浮动收益产品变为事实上的固定收益产品;

个别银行结构性存款中未实际嵌入金融衍生产品或所嵌入金融衍生产品无真实的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涉嫌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

4、银保监会2019年10月份发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204号)虽然没有提及假结构性存款,但是明确提出结构性存款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按照衍生产品业务管理,具有 真实的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

(2)足额计提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从事非套期保值类衍生产品交易,其标准法下市场风险资本不得超过本行一级资本的3%;

笔者认为,“真实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大体也可以理解为对假结构性存款的否定;这次新规最大的特点要求具备普通类衍生品资质才能发行结构性存款产品,导致大量只具备基础类衍生品资质的中小银行彻底丧失发行资格。反而股份制和国有银行借这个机会扩大市场,增加假结构性存款的发行力度。但是何为假结构性存款仍然有争议,大家对真实交易对手理解就是和本行金融市场部做了对手,也会计做了入账。

5、2020年3月份央行发布《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银发〔2020〕59号),其中最核心条款:

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并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且执行情况纳入MPA考核。

同时也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自此银行结构性存款在随后4月份达到峰值,逐步回落。主要是央行2020年疫情期间释放了大量低息定向再贷款,担心部分企业可能通过结构性存款套利。同时结构性存款暴增后,商业银行担心负债端利率上行,导致企业贷款实际利率难以降低。

6、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压缩结构性存款,并且在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及这个政绩。结果也显示,结构性存款在2020年4月份达到最高峰,此后至今总体呈大幅下降趋势。正如2020年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所言,2020 年末结构性存款余额为 6.3 万亿元,较 2020 年 4 月的最高点 10.7 万亿元减少 4.4 万亿元。

注意这个数字正好是监管要求2020年末压降到2019年年末2/3水平,体现结构性存款目前政策性导向非常明显。

今年初结构性存款曾有短暂上升,但截至2021年5月末,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6.35万亿元,环比下降3.07%,同比下降46.35%,相对于2020年4月的最高峰下降47.68%,几近腰斩。总体股份制银行的数据波动最大,有着更强劲的动力通过结构性存款揽储;2020年4月份达到峰值,主要是因为2020年3月份开始央行加大结构性存款整治力度,银保监会2020年二季度也开始进驻现场检查,本次披露的3家股份制罚单也都是那个时候的检查结果。

下表中资行包含四大行、国开行、邮储、交行、中小行加总数据。中小行包括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等其他小银行数据。

【表】各类别银行结构性存款逐月变化(单位:亿元)(2017.6-2021.6)

【图】单位和个人结构性存款逐月存量(单位:亿元)(2015.1-2021.6)

7、2021年2月初财政部、国资委、银保监会、证监会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知,明确,企业持有的结构性存款,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中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和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的规定确定其分类,并进行相应确认、计量和列报。

对于商业银行吸收的符合《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204号)定义的结构性存款,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列示。

本质上这个也抑制了部分企业对结构性存款的需求,如果假结构性存款真的逐步退出市场,那么企业购买结构性存款就不能简单列入存款科目。

虽然银行内部报表填报逻辑是在G01报表是根据投资人进行拆分分类,单位结构性存款归入单位存款,个人结构性存款归入个人存款。

三、2019-2020年北京局结构性存款过往监管要点分析

2020年6月12日晚,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结构性存款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京银保监发〔2020〕320号)。 这也是北京局自 2019年9月印发《北京银保监局关于规范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京银保监发〔2019〕289号)以来,该局的第二个专门关于结构性存款的监管文件。

1、这是对结构性存款明确控量的监管文件

涉及的银行范围包括辖内各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辖内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北京分行以及北京银行、北京农商行等,因此不少国股大行将被纳入到该通知的执行要求内,对12万亿的结构性存款总量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北京局的结构性存款新规主要框架仍然基于此前2019年银保监会的204号文 《影响10万亿结构性存款新规发布!需普通类衍生品资质! 》;北京局其实2019年下半年关于结构性存款的动向实际上就已经领先于银保监会的文件,比如去年《 北京局严查结构性存款“假结构”问题! 》所以笔者认为结构性存款方面,基本可以把北京局的监管精神作为整体监管动向风向标。

2、注意北京局的压量和此前2019年银保监会204号的压量要求不一样

2020年10月份银保监会发文 《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 ,当时的压量是只不符合新规要求的产品,比如假结构,比如没有普通类衍生品资质。但是具备相关资质要求的大型城商、国有银行、股份制在2020年反而新增规模。 此次北京局的要求更加干脆,只要增长过快,不论是否符合监管要求都需要逐月压降。 特别是以2020年初的规模和增速有明显反弹,引起了监管的高度重视。

如果结合此前要求:2020年三季度末压降至2019年年末规模,四季度末压降至2019年年末三分之二水平,那么总体上,新发产品规模必须要呈现一个逐月下降的态势甚至暂停新发,才有落实达到监管要求。

3、对“假结构”的整改要求提速

原有2019年10月发布的银保监办发〔2019〕204号文的监管要求是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过渡期,确保平稳过渡。过渡期为通知施行之日起12个月。过渡期内,商业银行可以继续发行原有的结构性存款,但应当严格控制在存量产品的整体规模内,并有序压缩递减。(也就是前面提及的不符合新规的产品需要逐月压降)。那么对于不符合监管要求的假结构的整改大限正常应在2020年10月才结束。

假结构性存款最难的难点是如何定义“假”字,假不假到底谁说了算,这点在去年10月份的204号文也没有彻底解决,204号只是表述为“具有真实的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正因为如此,各家大行最近8个月通过对公业务扩大结构性存款的规模。

4、北京局新增对假结构产品的定义,向央行文件靠拢

本文件直接要求6月起就严格执行289号文,确保新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业务在保底收益、行权条件、交易对手等方面满足合规性要求,切实杜绝“假结构”等问题。

289号文原文参见《 关于规范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 》,当时北京局对假结构定义:

部分银行为结构性存款设定远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水平的保底收益;

构建狭窄的收益波动区间或将挂钩的衍生产品行权条件设置为几乎不可能触发事件,使结构性存款从名义上的浮动收益产品变为事实上的固定收益产品;

个别银行结构性存款中未实际嵌入金融衍生产品或所嵌入金融衍生产品无真实的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涉嫌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

注意此次北京局320号文对假结构存款定义上就是重述289号文要求,并简化为一句话“保底收益、行权条件、交易对手”三维度,正好和289号的三项条件对应起来。

5、直指对公结构性存款产品套利问题

这波结构性存款快速起量和疫情期间低息信贷资金(贴现、贴息贷款等)有明显的相关性,北京又是大型央企、上市公司集聚,较易滋生空转套利行为,所以北京局要求各行加强对购买单位结构性存款资金来源的甄别,但具体如何落实也确实是难点。

之所以存在套利空间,可以看央行部分再贷款有多便宜,《财政部、发改委、央行、工信部等联合发声:企业如何拿到3000亿1.6%利息的贷款!》。未来央行针对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还会免费提供一年期的逆回购资金给中小银行。

其实,相关政策早已经在监管文件中写明。对于银行单方面的主动迎合套利、以贷转存的行为,可以通过加大处罚甚至双罚来管控,但如果是客户方面的主动套利,银行该如何识别?因此笔者认为,如何落地实操、防微杜渐才是关键:

以上就是关于存款不是保险,为什么会出现存款变保险的情况?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