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应规避的三大风险和四大定律

   2023-02-15 04:23:25 网络460
核心提示:投资理财有风险,是每一个投身投资领域应该有的基本认识。但是投资也有定律,把握住投资定律,适当规避投资风险,就能到达良好的投资效果。投资理财主要有哪三大风险?掌握什么投资理财定律能有效的帮助投资者规避这些风险呢?投资理财风险一:折本无利   

投资理财—应规避的三大风险和四大定律

     投资理财有风险,是每一个投身投资领域应该有的基本认识。但是投资也有定律,把握住投资定律,适当规避投资风险,就能到达良好的投资效果。投资理财主要有哪三大风险?掌握什么投资理财定律能有效的帮助投资者规避这些风险呢?

投资理财风险一:折本无利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是需要注意稳健并不能等同于保本。许多理财产品银行都贴上了稳健的标签,但真正保证本金安全的是100%保本的理财产品,部分保本、不保本的理财产品,均有可能损失本金。因此不能把稳健的投资理财等同于保本。

投资理财风险二:本金无法赎回

      理财产品可以分为可赎回和不可赎回两类。可赎回的理财产品有开放式基金等,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基金开放日卖出基金,取回本金。不可赎回的有股票等,一地那购买,投资者只能收获股息和红利,或者转让,不存在赎回的说法。

      有的理财产品在申购成功之后,基金机构或者银行会设立各种赎回条件,大大减低可赎回的概率。比如对于大额赎回情形,有的银行规定当日净赎回份额达到前一交易日剩余份额的30%才构成大额赎回的情形,也有的银行规定达到15%即构成大额赎回的情形。该比例越低,投资者遭遇赎回难的可能性越大。还有的产品规定申购当日不能赎回。

投资理财风险三:“一夜回到解放前”

      投资理财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往往来得不容易,投资者日夜坚守职位,关注行情,在第一时候应对市场反应,赚回来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但是一旦每一日时运不济或者少有疏忽,就很可能功亏于溃,一夜回到解放前。尤其在股市中,这样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这也是投资理财的一大风险之一。

投资理财四大定律之一:合理配置稳健投资

      分散投资风险是每一位投资者需要好好研究的一课。如何合理利用各类市场的风险,完美自己的资产配置,在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和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性的同事,更容易安心、稳定地致富。

      可供选择的理财产品多不胜数,如果我们将股票、期货、外汇投资等定义为高风险投资,定存、房屋租金等固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型投资定义为低风险投资。投资者理当理智的根据自己的年龄、家庭结构和财富程度,采取高低风险投资标的合理搭配,通过投资理财实现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

投资理财四大定律之二:淡然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态度

      绝大部分投资者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都集中在市场平均值附近,真正能够获得远远高出平均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现实中,为了追求投资理财顶端的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而抱着极高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期望的人不在少数。

      对于曾经在高风险市场博取过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往往会把这种增速当成了常态,作为了对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追求目标,认为一旦没有实现过往的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就是失败,就没有成就感,也就谈不上幸福感。所以要做到幸福投资理财,适时地调整对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目标的追求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方程式。

投资理财四大定律之三:设置止损线

      两个从事投资理财资产程度几乎相同的人,一个没有风险保障,一个拥有风险保障,后者的幸福感显然会更强。财富需要一堵“防火墙”,当你的投资进入低谷时,用止损线来抵抗无线的下滑。投资理财中止损线的设置能让我们至少在面对病痛、意外、生老病死这些困难时,还有保险给予我们经济上的支持。

投资理财四大定律之四:增加财富管理技巧

      投资理财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不可或缺。相当大一部分股民甚至连基本的股市知识还不具备,便奔向股市去博弈,并希望能一夜暴富,其结果自然不令人乐观。想要获得自己的外在财富,首先要扩大自己的内在财富,这样才能抓住外在财富来临时的机遇。

大学生理财第五课:不可不知的六大理财定律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做任何事都有规律可循,个人和家庭理财也同样如此,也是有它的规律的。

1、“墨菲定律”

      * 以防防万一的心理准备

      墨菲定律的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嘉丰瑞德理财师表示,墨菲定律主要是想告诉大家“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任何投资都有可能会造成损失,做好心理准备。

2、“4321定律”

      * 合理配置家庭资产

      家庭资产合理的配置比例为: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10%用于保险(放心保)。

3、“72定律”

      * 复利计算法则

      不拿回利息利滚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时间等于72除以年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比如,如果在银行存10万元,年预期年化利率是2%,每年利滚利,多少年能变20万元?答案是36年。

4、“80定律”

      * 预计你能承受多少投资风险

      预计你能承受多少投资风险,高风险的投资占总资产的合理比重为80减去年龄的得数,添 上一个百分号(%)。比如,30岁时股票可占总资产50%,50岁时则占30%为宜。不过,嘉丰瑞德理财师表示,究竟进行高风险的投资,还应根据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判定,可以做适当的调整。

5、“31定律”

      * 清楚计算房贷金额

      每月房贷金额以不超过家庭当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好。

6、“双十定律”

      * 合理配置家庭保险

      家庭究竟设定多少保险额度,保费支出的恰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不要超过家庭总收入的10倍。

      当然,家庭理财需要一定资金。

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理财也是同样的道理。理财的六大定律,是每一个投资理财都需要掌握的规律。做为初学理财的大学生,更需要掌握理财的诀窍与门道,将理财融入生活。

用一定本金进行投资时,每年的利息不取回来,利息与本金继续投资,利滚利复利产生更多的收益,那么经过“72/x”年后,本金就会翻倍。也就是资产翻倍的时间就可通过72定律进行计算。

本金翻倍所需要的时间(年)=72/年收益率(%)

比如,你用1万元进行投资,年化利率为7.5%,每年利息不取出来,第一年本金与第一年利息750元,继续投资。第二年本金变为10750元与第二年利息806.25元,继续投资,以此类推,利滚利复利产生更多的收益,经过9年零6个月(72/7.5)后,投资总额会翻倍,变成2万元。

如果利率为10%,就需要7年零2个月翻倍。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投资总额翻倍与投资时间和收益率密切相关。利率高,翻倍时间短,利率低,翻倍时间长。

因此,理财要趁早,因为复利效应就好比滚雪球,让钱越滚越多。要想让财富快速积累,方法一,时间不变情况下,提高收益率。方法二,在收益率不变情况下,尽早开始理财。方法三,无敌方法,理财早,还能保持高的收益率。

这里要注意,必须是持续获利能力,而不是像有些人炒股,一年盈利50%,下一年又亏损50%,是达不到复利效果的。

复利不仅用于财富的积累,还可以用在任何需要积累的事情上。李笑来在《七年就是一辈子》一书中指出,每个人都一样,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复利效应依然存在的。只要能积累的东西,基本上都会产生复利效应。

将家庭的总收入分成4份,40%用于投资,创造财富,钱生钱;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用在衣食住行等家庭基本开支;20%用于储蓄,以备紧急时使用;10%用于保险,用于意外情况的发生。

比如,家庭总收入为10万元,其中4万元用于投资,3万元用于家庭日常开支,2万元用于储蓄,1万元用于保险。

从上例可以看出,这只是一个总体原则。收入进行分配目的在于合理配置家庭资产,控制家庭的财务风险。

对于收入较低和较高的家庭,要进行适当调整。收入低的家庭,要优先满足家庭日常开支,然后进行适当储蓄,有结余才能考虑保险和投资。而收入高的家庭正好相反,日常开支、储蓄和保险比例都可以适当降低,剩余较大比例来进行投资。

比如,家庭总收入只有5万元,那首先优先满足家庭日常开支3万元,比例为60%。如果比列为40%,只有2万元,可能无法满足家庭的日常开支。1万元左右用于储蓄,在满足日常开支和储蓄后,剩余1万元在投资和保险之间适当分配。

如果家庭总收入100万元,那家庭日常开支假如20万元,10-20万元用于储蓄,保险根据家庭情况进行配置,不一定需要10万元,剩余用于投资。

4321家庭资产配置法则,重要的不是比例,而是在家庭资产配置中,要考虑四个方面,也就是日常开支、储蓄、保险和投资。它们的顺序是日常开支—储蓄—保险—投资。

当然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理财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要求,可在4321定律的基础上按照需要进行调整。

是每月的房贷还款数额以不超过家庭月总收入的1/3为宜。

有房贷的家庭要特别注意这一条。

例如,家庭月收入为1万元,月供数额的上限最好为3333元,一旦超过这个标准,家庭资产比例结构发生变化,手里的现金流会减少,一旦有突发状况,可能有现金流短缺,对家庭日常生活造成比较严重影响。会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

因此按照31定律设置承受范围内的房贷总额,有利于保持家庭良好稳定的财产状况。

每一个家庭在买房子,进行贷款时,要考虑31定律。如果贷款比例过高,太高杠杆,可能使家庭沦为房奴。

这里需要注意,依据前面4321定律要求,房贷与投资的控制比例为40%,如果1/3(即33%)用于偿还房贷,则收入的7%可用于投资。以此类推进行计算。

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家庭购房贷款,不考虑31定律,比如之前“背负高房贷、中年失业、这个深圳男子的财务悲剧为何引发热议?”的新闻,这个家庭为购买300多万的房产,在首付不够等情况下,抵押借款70万,每月需还款约8000元,房产贷款260万,每月需还款约1.7万元。而家庭收入只有男子的工资加奖金,每月大约3万多元,在偿还抵押借款、房产贷款和日常开支后,基本没有剩余,而且家庭没有储蓄。在深圳男子遭遇被离职后,家庭陷入严重财务危机中。这就是家庭资产配置严重违背4321和31法则的反面案例。

主要用于计算在不同年龄中,股票投资在财产中的配置比例,是一种非常简单直观的风险管理手段。

具体公式为:资产中投资于股票的比例=(80-你的年龄)*1%

比如你的年龄为25岁,总资产的55%[50%=(80-25)×1%]投资于股票;当你50岁时,这个比例应该是30%。

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抵抗风险的能力会相应降低。当然80定律只是据此给出一个大致的经验比例。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大,股票投资在总投资中的占比应该随之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80定律计算出的比例,所用基数是总资产;而4321定律所说的40%用于投资的这个比例,则是以家庭收入为基数。

比如,家庭总资产为10万,可以用于投资。如果年龄为30岁,那么总资产50%即5万可以用于股票投资。而如果家庭月收入2万元,那么收入40%即8000元用于投资。

在用于80法则时要注意,80 定律的投资理念主要针对的是人们因年龄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变化。一般投资者,年轻时收入较低,相对比较激进,寻求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来获得财富的快速增长。而随着年龄增长,投资本金加大,逐步转为稳健至上,寻求安全、低风险的投资,而不再以高收益来作为投资方式。所以,这条定律提示的是投资者对风险的把控。

对于没有股票投资经验的年轻新手来说,应该以学习投资方法为主,在没有相关经验,又没有风险承受能力时,不能死板运用定律,按照80定律,拿出高比例的资金投入股市,盲目进行股票投资。可能造成比较大的损失。反之,对于股票投资经验丰富的年长投资者,可以适当提高股票比例。在运用这一定律时,投资者切记不要陷入误区。

是指保险额度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10倍,以及家庭总保费支出应占家庭年收入10%为宜。

比如一个年收入8万的白领,他家庭的寿险保障总额度可界定在80万元以下。当然在能力范围内可买足80万元额度,能力有限就可以减少。而保费支出的恰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也就是可用8千元以内的资金来购买他的家庭保险。

这与4321定律的财产配置结构也相互吻合。当然家庭总保费支出同样要考虑家庭总收入情况,过高过低都需要适当调整10%比例。在购买保险时,不能听信保险员的推销,僵化使用10%配置比例原则。

这条定律对投保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是保费支出不要超出能力范围以外,有助于帮助我们规划合理的保费限额;另一方面是衡量选择的保险产品是否合理,简单的标准就是判断其保障数额是否达到保费支出的100倍以上。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

主要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这里提出这个定律,主要是在投资中总是会有风险,尤其是对于新入门理财的大学生,在进行投资时,要做好心理准备,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比如股票、基金、P2P网贷等投资,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需充分考虑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做好应对策略,防患于未然。

在理财中,要做最坏的打算,朝着最好的方向努力。

所以,股神巴菲特说, 投资最基本的三条军规: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时刻牢记前两条。

以上七大理财定律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却也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是理财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当然一定需要结合自身理财情况灵活运用。

李笑来曾强调,理财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技能,没有之一,可大多数就是不会。作为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财,还要掌握这些理财中的基本定律,能帮助你进行安全理财。

以上就是关于投资理财—应规避的三大风险和四大定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