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曾经的自主大哥,也开始沦为电动车代工厂了!

   2022-11-12 02:57:28 网络880
核心提示:继江淮、力帆、夏利之后,又一位自主品牌的大哥级车企化身造车新势力的电动车代工厂了。谁呢?长安!是不是惊呆了?! 近日,有消息称,长安 汽车 即将与绿驰 汽车 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联合制造一款电动车。这则消息传达了两个意思:一、绿

惨!曾经的自主大哥,也开始沦为电动车代工厂了!

继江淮、力帆、夏利之后,又一位自主品牌的大哥级车企化身造车新势力的电动车代工厂了。谁呢?长安!是不是惊呆了?!

近日,有消息称,长安 汽车 即将与绿驰 汽车 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联合制造一款电动车。这则消息传达了两个意思:

一、绿驰 汽车 通过长安“代工”,解决了“造车资质”问题。

二、长安 汽车 产能过剩!

绿驰 汽车 的相关问题我们以后单独跟大家讨论,今天我们来聊聊长安 汽车 产能过剩的问题。要知道,按照2017年的统计数据,长安 汽车 集团曾拥有近400万辆产能,后关停了140万辆产能,其中逐渐被市场淘汰的微车占据很大一部分。即使如此,其产能过剩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想不通为啥在关停了140万产能后,长安又大肆扩大产能,新建两江一工厂、二工厂等,再次形成整车年产能100万辆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说,目前长安 汽车 仍然拥有超300万辆的生产能力。

而2018年,全年长安 汽车 集团销量为213.78万辆,同比下滑25.58%,产能利用率仅为60%左右。长安集团销量的下跌是因为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PSA等纷纷处于下跌状态,各大工厂的产能都过剩,自主、合资板块销量双双受挫,这也使得长安 汽车 业绩也掉入冰窟。为了实现平衡,长安甚至将刚上市不久的长安CS85 COUPE、逸动纯电动版等都放到了深圳的DS工厂生产。

本以为此举在给深圳工厂带来产量的同时,也能为长安几大生产基地平均分配下走量车型。不曾想,2019年,长安 汽车 的表现依旧不如意。

根据之前的数据,2019年一季度,长安 汽车 营业收入约160.08亿元,同比下滑20.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0.96亿元,同比下滑250.6%,致使其成为中国五大 汽车 集团中唯一亏损的车企。4月份,这一惨状还在继续。

4月份,长安 汽车 集团总销量为12.12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三分之一。其中,长安福特销量下滑60.85%,长安马自达销量近乎腰斩,长安自主下滑三成以上。前四月,长安 汽车 集团累计销量57.01万辆,同比下降32.54%。大致推算,长安今年的销量最多可能也就200万,甚至少一点,产能利用率进一步降低。

可是工厂得运营、工人得吃饭,长安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才有了未来给绿驰代工的路子。

其实我们都知道,因为 汽车 市场持续疲软,不仅长安,其他各大自主品牌车企的销量都在下滑。但除却客观的市场因素外,也暴露出了长安 汽车 现在的诸多弊病。

长安的产品系列虽然多但实在缺乏代表性,当长安一直倚赖的CS35、CS75等所在的细分市场出现萎缩时,它没有及时想办法重塑个性,也许你要说长安也在尝试着推出新车型来挽回销量,比如长安 汽车 今年主推的轿跑SUV车型CS85,但就目前来说CS85的市场反响不如预期。不能否认,轿跑SUV市场是小众的,作为重塑个性的代表之作恐怕不是很合适。

长安该想想办法了,毕竟孩子太多,胆子太重,代工的路子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绿驰 汽车 并不会一炮而红。

这家经历过百年的国产车企,其实很能打

长安汽车积极寻求合资合作,成立了长安铃木、长安福特、江铃控股、长安马自达、长安标致雪铁龙等合资企业,并向外资企业输入中国品牌产品,建立了中国车企合资合作新模式。

长安汽车本身推出了睿骋系列、CS系列、逸动系列、悦翔系列、欧诺、欧尚、CX70等一系列经典产品车型,并坚持“节能环保、科技智能”的理念,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新能源领域,长安发布了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的打造;到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并制定了四大战略行动,千亿行动、万人研发、伙伴计划与极致体验。

长安汽车是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拥有156年历史底蕴,34年造车积累,全球16个生产基地、35个整车及发动机工厂和10个重点海外市场。2014年长安品牌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2016年长安汽车年销量突破300万辆,截至2018年7月,长安系中国品牌用户达到1700万,两度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成为中国汽车品牌行业领跑者。

长安汽车在重庆、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和硅谷建立起“五国九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建立起汽车研发流程体系和试验验证体系,确保每一款产品满足用户使用10年或26万公里。

2018年SUV汽车销量排行榜是怎样的?

通常情况下,关于汽车的前世今生这个话题,我们讨论的往往都是国外那些具有历史性的汽车品牌,例如奔驰、福特,甚至是年代稍近点的日系车品牌等。但事实上在我们国产车阵列里,同样也有历史悠久、故事曲折的品牌——长安汽车。

和其它国产车品牌相比,长安汽车的来头则要特殊很多,关于这个品牌的传承,我们最远可以追溯到1862年,在那年长安汽车的“祖爷爷”上海洋炮局正式落成,它的诞生意味着长安汽车生命的起源。当然,从清末时代,到抗战时代,再到如今的现代,复杂的社会变化也让长安汽车的“祖爷爷”经历了很多。

1865年,距离上海洋炮局成立仅三年,其创立者李鸿章因为升职至两江总督,这老爷子便把洋炮局随身带到了南京,改名为金陵制造局,任务主要生产枪炮等武器,是个名副其实的兵工厂。时间再往后,到了1937年,作为兵工厂的金陵制造局自然成为了日军的首要攻击目标,为了保证战争物资的供应,金陵制造局西迁至重庆,并改名为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然而当时谁都没想到的是,这家兵工企业后来竟然成为了整个抗日期间生产战争物资最多的企业。

全国解放后,兵工厂被国家接收,并在1951年改名为长安机器厂,其中寓意嘛!就是大家所想的长治久安的意思了。从更名为“长安”之后,这家企业便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1994年,长安机器厂和江陵厂合并成立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2月,更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至此,这家具有157年历史的企业,以现代姿态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长安汽车近些年的故事。

(数据来源:搜狐)

不可否认的是,在近两年的时间里,长安汽车在市场上的表现确实有些不尽人意,这点从上面的销量趋势图就能看出。但若你再仔细研究下这幅长安汽车销量图的走势,你会发现从2006年长安汽车进军轿车市场开始,它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阶段,2006年-2012年,缓慢挣扎期;2012年-2017年,爆发式增长期;2017年-至今,跌宕起伏期。其中我们所感受到长安汽车“不给力”的时间段,就是在这段跌宕起伏期当中。

起步挣扎,有苦有甜

在合资品牌占据绝对市场的2006年,长安汽车想要走到消费者的面前并不容易,因此他们采用了大部分国产车都会走的路,从小做到大,从低做到高,以价格来换取市场。于是,在那年长安奔奔上市了,这款车和当时已经很红火的奇瑞QQ形成了竞争关系。虽然奇瑞QQ早三年上市,但那时候的汽车市场,尤其是微型车市场缺口很大,因此长安奔奔即便晚出生了,其凭借着价格优势表现还不错。

步子只要迈出去了,后面的就好办很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长安汽车相继发布了体型更大的车型。其中包括2007年上市的MPV杰勋,2008年上市的中型车志翔,2009年上市的小型车悦翔,以及后续CX20车型等等。推出的车型种类越来越多,价格也逐渐探高。

比较可惜的是,和同期的爆款神车比亚迪F3相比,长安这边推出的新车,尤其是前两年推出的车型因为车型以及大小的原因,始终没有抓住当时消费者的需求点,因此销量并没有迎来大涨。直到2009年小型车悦翔上市之后,其凭借着流畅的造型(和同期马三很相似)、亲民的价格、合理的尺寸,以及合资技术背书的产品实力,才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响应。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的长安汽车处于不愠不火的状态。

风生水起,鹤立鸡群

就这样来到了2012年,在此后这几年里,长安在此前投资的研发中心开始发力,最为关键的是,长安这次在车型战略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押宝于SUV市场。轿车车型定位的重新修订,加上赶在风口上的SUV车型,再有出生就有的MPV生产经验(哈飞汽车),长安汽车从2012年开始,便在各个热门的汽车领域落地开花。也正因如此,这家企业从2012年之前产销量低于奇瑞、比亚迪、吉利的状态,转眼之间便超过了他们,并在后续两年内一骑绝尘,令人目瞪口呆。

在这个阶段时间内,长安汽车在轿车领域里推出了全新逸动,悦翔则衍生出了系列车型,其中包括比之前悦翔定位更低的悦翔V3,以及由之前悦翔升级改进而来的悦翔V5(外观和马自达星骋很相像),还有定位介于悦翔V5和逸动之前的悦翔V7等。充分细化挖掘A级车市场的操作,使得长安这几款车获得了很不错的销量,单款车型月销过万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和轿车发展的方式相同,长安汽车在SUV领域的发展也是由低到高的路径。2012年,长安开始试水国产SUV领域,最先推出的车型为小型SUV长安CS35。这款车在推出之初并没有迎来爆款的效果,毕竟是长安的首款SUV车型,市场接受自然需要个过程。然而,这款月销量几千的小型SUV并不是没有功劳,它的最大作用是在于将长安SUV这个品牌打入了市场,为后来的爆款长安CS75铺平了道路。

2014年,在长安CS35摸爬滚打两年之后,市场上又迎来长安的新作,这是款大小和定位都比长安CS35更大更高的车型。阳刚硬朗的外观线条,体验没什么槽点的机械配置,再加上大小很适合市场的紧凑级SUV定位,这款SUV在上市之后便迎来了爆款的效果,月销量曾直逼两万。

当然,除了轿车领域和SUV领域的开花之外,长安的老本行MPV事业也运营的挺不错,虽然销量上比不上自家兄弟们,但是横向对比同级别竞争对手的话,成绩已然很不错了。值得补充的是,除去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在这些年过得很不错之外,与长安合资的大部分企业在这段时间内也过得很好,例如长安福特、长安铃木、长安马自达等等,市场表现也都是蒸蒸日上。

王者退位,难以接受

真正让普通群众都感受到长安汽车出现颓势的时间点,是在2017年的4月份。在那个月的销量排行榜当中,长安汽车的月销量突然近乎断崖式的跌出前十名,这对于前几年习惯当老大哥的长安来说,着实有些难接受。虽然长安汽车后续通过降价等终端手段使得5月份的销量又重回前排,但是当销量颓势明显出现的时候,小手段只能暂时挽救,而大手笔的成效,也需要等很久才能显现。

其实长安汽车在2017年4月份的断崖式下跌并不难理解,早在2016年的下半年,长安汽车的总销量虽然保持的很好,但这份功劳是得益于各种新车的推出,对于单车来说,尤其是销量担当的单车,它们的月销量在2016年下半年就已经出现了颓势。例如长安的热门车型CS75在2016年12月份的销量,就同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7%,另外其逸动更是同比下降了28.8%,危险,在那时候就已经蔓延了。

长安汽车出现销量下滑的根本性原因,离不开“多生孩子好打架”这句话。虽然这句话在2012年前后帮助长安汽车从众多厂商当中脱颖而出,但多年过去了依然还深耕这个方法,结果自然很容易就过了头。例如小型SUV领域,本来长安CS15在市场上打的好好的,然而自家经过降价的全新CS35却把它打的抬不起头来,结果就是长安CS15销量跌到了3-4千辆,还没有巅峰时期的零头多。同理,长安CS75和长安CS55也是这样的问题,大哥打小弟,内斗情况非常严重。

以后来者眼光来看,长安汽车当时采用以官降来获得销量的措施无异于饮鸩止渴。官降虽然短时间内将销量救了回来,但利润被却极大的压缩。而且由官降而引发的更严重的内斗效应,更是让长安汽车在后续时间里雪上加霜。屋漏偏逢连夜雨,当这边长安自主汽车自顾不暇的时候,那边的合资品牌,尤其是长安福特,也因为长期没有更新换代车型导致销量急剧下降,情况甚至比长安自主汽车还要惨淡。

据官方财报显示,2018年长安汽车(此处包括合营、自主等全部品牌)营业收入662.98亿元,同比下降17.14%;营业利润为-2.01亿,2017年同期则为71.52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亿元,同比下降90.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65亿元,同比下降155.37%。

痛定思痛,全面调整

2019年的长安汽车处于关键转变期,从销量上来看,长安汽车全年销量虽然还是处于下滑趋势,但下滑比例相对于2018年来说已经开始缩小。而且从细分2019年的时间线来看,在2019年的下半年,长安汽车获得了连续5个月的销量环比增长,其中去年年底的12月份,其销量竟然达到了150361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1.6%,成为了当月自主品牌销量冠军,颇有点王者归来的意味。

长安汽车状态的回暖,离不开其雄厚的研发基础,以及快速的调整能力。在2019年里,长安汽车有很多车型都进行了升级,尤其是SUV产品里PLUS版本的加入,使得长安的SUV系列重新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另外轿车领域以及MPV领域的状况虽然没有立竿见影,但就新车的市场反应来说,也是比较喜人的状态。

话说回来,真正让人还没有放下心来的,是长安的合资品牌。作为当年的利润大户长安福特,它近些年的下滑着实有些严重。相对来说,救回长安福特要比救回长安自己难得多。好在长安福特现在的反应也算很积极,预计到2021年共投放18款新车的计划,等实行下去之后,市场的回馈应当是喜人的。

总结

从长安汽车的发展历程我们知道,要想在国内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里青春永驻,真的很难。技术储备的投资,以及它的回报周期时间;全新车型的投放,以及它们的定位;品牌的传播,以及它们的印象;市场终端的协调,以及它们的配合等等。要注重的方面很多,更苛刻的是,哪个方面都不能落后,否则就是多米诺骨牌的效应。没有永远的成功,相信经历过跌宕起伏的长安汽车,终将会更成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8年7月汽车销量第一是谁

第一名:哈弗H6

2018年总销量:441,879辆

王者哈弗H6。曾经我无数次问过自己,哈弗H6到底哪里好了,结果我找不出一点能说服自己它好的地方。但是,它到底哪里不好了呢?同样的我也找不出来。

所以,哈弗H6就是一台这样没有什么优点但同时又没有什么缺点的车,而且它的外形确实还比较耐看,空间也够大,尺寸也够霸气,所以市场的表现就一直很稳定了。

再加上指导价10.20-14.68万在终端还有优惠,又是国产中比较早一批做SUV的车型,因此能取得如今的销量也是日积月累来的。发动机采用1.5T和2.0T两种,变速箱同样是手动和双离合,总体来说没太多缺点,优点又足够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

第二名:宝骏510

2018年总销量:328,103辆

以价格取胜的宝骏510了,作为小型SUV市场里的一匹黑马,上汽通用五菱用宝骏510打开了年轻人的市场,实惠的价格(5.48-7.78万)和不错的空间让它一下子就成为了年轻人刚出来工作后上班代步的第一台车,也正是因为看中了这点,所以宝骏510的销量才能持续地走高。

这既是厂家定位上的成功,也是产品足够给力、售价足够厚道的结果。总之,性价比这个词放在宝骏任何一款车型上都是相当合适的,尤其是这款宝骏510。而它在动力上也有1.5L动力可选,传动则是匹配的5AMT和6MT两种变速箱,属于比较好开的一类手动档车型了。

第三名:大众途观

2018年总销量:284,989辆

自大众旗下的途观了(包含途观L),众所周知途观其实是一款经典车型了,在那个哈弗H6还没有崛起的年代,途观就已经当红,多年来途观也是不断地吸引着众多消费者,代代相传的口碑也使得消费者对其乐此不疲。

如今新途观L卖的也很好,两代同堂的销售策略也真的是只有大众才玩的转了,让人不得不服。

价格方面,途观的指导价在19.98-35.98万区间,发动机则有1.4T、1.8T、2.0T三种动力形式供选,变速箱则是6AT和7DCT两种形式,也是非常经典的动力总成搭配了。可靠性强、油耗不高、动力表现充沛、空间大是途观最受欢迎的原因

第四名:吉利博越

2018年总销量:242,069辆

今年吉利跟四这个数字还蛮有缘的,刚刚还取得了2018年乘用车市场销量总榜的第四名并且夺得了自主汽车品牌销量冠军,这边吉利博越就是最热销SUV的第四名,可谓是双喜临门啊。

博越曾经是最美中国SUV的代表,指导价格为9.88-16.18万元,不算贵,发动机则是采用的1.8T、2.0L两款,主销的车型各占一半,算是比较均衡的了。而变速箱则是手动和6速自动,总体也是个主流合资水平,实力很不错了,就是油耗上还是有点高,需要不断优化才好。

丰田卡罗拉7月销量为35392辆。卡罗拉,曾经被翻译成“卡罗拉”,是丰田的一个品牌。卡罗拉采用米其林215/45R17轮胎、TRDSportivo高性能减震器、TRDTF417英寸运动轮毂、强化离合器和高性能刹车片,确保其理想的运动性能。第一代卡罗拉于1966年发布。当时是作为国产车推出的。由于价格低廉,在当时的消费者中很受欢迎。现在已经发展到第11代,目前的卡罗拉依然是全球最畅销的车型之一。整体驾乘舒适,驾驶平稳,网友称“开起来十分平稳,在高速路上驾驶120公里/小时感觉更稳定”,但方向指向准确度低;顿挫感清楚,有网友反映有跑偏现象;噪音小,特别是怠速时较安静;悬架调告诉偏软,能过滤路上的颠簸,舒适性较好,但刹车偏软;受丰田全球召回风波的关系,2011款卡罗拉全系标配刹车优先系统,刹车效果有所提高。

以上就是关于惨!曾经的自主大哥,也开始沦为电动车代工厂了!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