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福步贸易网!
关注我们
service@fobmy.com
全部产品分类
琅岐春节习俗
   https://www.fobmy.com 2023-04-30 21:29:32 来源:网络
核心提示:琅岐有正月“迎神”的传统习俗。琅岐游神活动一般安排在春节过后(从正月初十开始)。琅岐各乡的游神场面非常浩大,程序相当复杂,简直形成了独有的“游神文化”。游神是道教活动的一种。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

琅岐有正月“迎神”的传统习俗。琅岐游神活动一般安排在春节过后(从正月初十开始)。琅岐各乡的游神场面非常浩大,程序相当复杂,简直形成了独有的“游神文化”。

游神是道教活动的一种。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道教在民间有着分布广泛的信徒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所以道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又是崇拜多神的宗教,道教崇奉的神灵种类繁多。一方水土一方神,琅岐岛每个乡村(境份)都供奉有“地头神”,如闽琅镇下岐乡供奉“金奇尊王”、上岐乡供奉“昭烈尊王”、衙前乡供奉“通济尊王”,这三乡又共同供奉着“东岳泰山王”和“临水夫人”。琅岐其他乡村也都供奉有地头神,如金砂乡“安民王、惠民王”;海屿乡“齐天大圣”;吴庄乡“灵石二尊王”;后水乡’白马尊王‘;云龙乡“刘菊尊王”等等。

每位“地头神”(大王)出游前两天的夜晚都要先进行“小巡逻”和“大巡逻”。所谓“大小巡逻”,就是清道,先请出大王麾下的“将军”、“总管”、“太子”巡视地方,回避肃静,为大王出驾作准备。

大王出游前一夜要在庙宇殿堂进行 “离座”和“更衣”仪式,这个仪式很肃穆,也很神秘,小孩与女人是不能参与的。

大王出游当天中午要举行盛大的“踩街”活动(俗称溜街),表示庆贺。踩街以“高照”(写着地头神名讳的大灯笼)引导,大锣大鼓开路,紧接着是“敬神如神在”、“回避”、“肃静”等木牌;装扮成“孩仔”(大头娃娃)、“小弥勒佛”、“济公”、“保长公婆”等众多面具的人物,会同大王的“部将、总管、太子”等倾巢出动,浩浩荡荡。踩街队伍穿插有民间文艺节目“走高跷”、“划旱船”、“肩膀戏”、“十番伬”等表演,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好生热闹。队伍绵延数里,沿途观众(信士们)焚香烧纸钱,大放鞭炮,大声喝彩,以示虔诚迎驾,煞为壮观。

夜幕降临,大王才跚跚登场。每位大王均由四位年轻力壮的信男抬着,左右信士簇拥着、吆喝着,抬杠到各处(过去是各家各户,现在几家几户联合)享用神宴。神宴非常丰盛,供祭品相当丰富,全猪全羊,山珍海味,四季水果,还有摆设古玩花卉,应有尽有。在供祭过程中有道士念念有词,祈求大王保境安民,信男信女则焚香顶礼膜拜。拜祭结束,大烧纸钱,大放烟花爆竹,震天动地,迎神活动也达到了高潮。

游神虽然迷信的色彩比较浓厚,但是表达了劳动人民庆贺盛世丰年,祁求新年幸福平安的美好愿望,确实增添不少喜迎新春的热烈气氛。再说道教主张“扬善惩恶”和“仁爱兼容”, 它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都有很深的影响,对於现代人类的生活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所以对这种宗教式的活动人们不可一味地反对摒弃。当然我们应该提醒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非常注意活动的安全,防止因燃放烟花鞭炮引发火灾或发生其他非常事件。

福建福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白云山位于戴云山脉前段,海拔1300米,山顶终年白云如纱,山中古木参天,松柏森森。千年古刹白云寺建于宋仁宋年代,寺内建有大雄宝殿、斋堂、观音阁,素有"八闽第一禅林"之称,朝拜者络绎不绝,凤凰湖位于白云山最高点的腹桂山坳里,高峡出平湖,湖中常年云雾飘渺,置身于其中,使人如临仙境,飘然欲仙。神奇的棋盘古石、仙人洞妙不可言,美不胜收。白云寺远观日出明工部侍郎董应举《上白云般若庵》诗曰:"海上尽处云存寺,般若东头日上天。说有扶桑知远近,欲从夜半取虞渊。"这个"寺"就是白云寺,在琅岐岛最东边海屿乡的白云山上。白云山下是烟波浩淼的大海,所以说白云山为大海的"尽头"。最为奇特的是清晨上白云寺观看东海日出的壮阔场面。《三山志》说:"登其巅可观日出。"《闽县乡土志》说:"琅山十景,观日为最。"观日,便是"白云观日",为琅岐第一景。本土人多以"白云观日"的壮丽炫耀于世人。如明光禄丞董叔允有《白云观日歌》寄给洪塘乡的朋友曹学佺。诗曰:"我家海上白云山,东溟万顷皆狂澜。朝曦半夜已出海,相与袱被来相看。天鸡喔喔波光赭,飞熛焕液扶桑下。东方半壁天欲燃,欲出不出波喧阗。须臾银涛变成雪,复有如朱赤线相。波中闪烁朱轮走,鲲鹏入烧鲸鲵吼......"把东海日出写得活灵活现,令人怦然心动。还有一个琅岐人董文驹,清广东四会县知县,其《白云观日》诗写道:"白云古寺白云巅,东望微茫水接天。红日扶桑翻浪出,雷轰赤水火轮悬。"在琅岐人的宣传和鼓动下,各地的文人墨客,纷纷从福州买舟东下到琅岐岛,登白云山,宿白云寺,夜半即起,翘首东望,果然不枉此生也!明户部尚书黄周星,明亡不仕,到琅岐访友,赋诗说:"蓟北江东好论文,十年鸾鹤叹离群。忽来沧海看红日,恰有青山号白云。"就说的是这一件事。此外,明辅宰叶向高等人也都有吟咏白云观日出的佳句。解放后在白云寺附近新建观日台,有关部门组织过几次观日诗会,得律诗、绝诗和折枝诗一百多首,如有刘通的《登白云遥望青芝》云:"举头东望水无涯,疑向云山采紫芝。遥见仙人摇橹去,茫茫沧海欲何之?"传为一时盛事。俗话说:名山藏古刹。白云山上的白云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初名白云般若庵,又名白云庵,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和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修。三进构架,四面风火墙。一进"土埕",两边回廊有十八罗汉神像二进为大雄宝殿,宽敞高大三进藏经阁。后面左边厨房里有"龙头井","龙泉"从岩缝涓涓流出,甘甜清洌,沁人心脾,虽大旱而不竭。此外庵前有放生池庵后原有奎光阁,为祀奉孔圣人和文人读书的地方。明代的洪塘状元翁正春就是在奎光阁里读书的。翁正春的父亲与海屿乡翁对江认宗为兄弟,因此翁正春早年寄读在海屿乡白云寺里,写有《游白云庵记》说:"七闽故以山胜,然远者隔省会,迩者混市嚣,胜与地难乎其两哉!两之者其惟白云之山乎?"又说,"兹山也,胜可步武夷,然迩省会丽可当三山,然而僻市嚣,地与山其造设也奇矣!"并题写大门的楹联曰:"白石嶙峋有仙骨,云峰耸拔无俗尘。"藏头"白"、"云"二字。以后翁正春状元及山其造设也奇矣!"并题写大门的楹联曰:"白石嶙峋有仙骨,云峰耸拔无俗尘。"藏头"白"、"云"二字。以后翁正春状元及第,官至礼部尚书,有一年翁对江诞辰,翁正春无暇回福州,特寄回一轴肖像以为祝贺。至今还为海屿翁氏家族所珍藏。清代白云庵改为白云寺,民国期间又改为白云庵,为比丘尼修行的场所。1941年琅岐岛沦陷,日军占领白云寺为制高点,凌辱和枪杀无辜的琅岐人民。白云庵里有七位修行的"菜姑"不堪侮辱,集体悬梁自杀,表示强烈的反抗,表现了中华儿女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可歌可泣。抗战胜利后,琅岐群众集资在白云庵旁新建"超风庵",四时典礼,香火不绝。解放后白云庵再改为白云寺,重新修缮,广植林木,开拓公路,环境愈见清幽,风光愈加秀美,1984年经福州郊区人民政府审定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寺庙。附近的芙蓉峰有"八仙岩"、"弥勒腹"等胜迹,成为旅游胜地,吸引了游人前来观光。白岩山福州白岩山旅游风景区屹立在海拔一千二百三十七点七米福建省闽清县西南边境。白岩山的石帽山群尽皆是悬崖峭壁、层峦迭嶂、雄峻秀拔、绝壁千仞、怪石嶙峋、巉秀耸拨。山群之壮、石林之奇、自然景观之多确属罕见有"百景岩"之称,难怪古人称之为"闽山第一"。白岩山的风光景色早己闻名于世,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碑刻。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游览白岩山后誉之为"八闽岳祖" 。白岩山是融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山上的一百零八景景景都象一幅幅优美的图画。顺着山间通幽的南宋古径,如悠忽一线羊肠,紧紧盘着石崖,融进了一片深黛和墨绿之中,使人感到一种古老、庄重之美。行至山腰,来到了距今己有千年历史的唐代山林古寺--白岩寺,白岩寺飘飘逸逸地镶在一块形似莲花的山岩之中,向前眺望,群山重叠,象一幅绝妙的山水画,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寺庙背后五老峰的自然景观绮丽多姿,游目聘怀,流连忘返。寺内有副对联极为有趣:"朝朝朝朝朝拜朝朝朝拜、斋斋斋斋斋戒斋斋斋戒"。骆驼峰就象一匹驮着沉重货物,昂首阔步的活骆驼。"白玉泉"为宋代诗人白玉蟾游岩时得泉而名,洞中水质纯洁,流水潺潺,终年不息。龙洞是白岩山的重要景点,观龙洞要经过惊险的悬崖峭壁。拾级而上是仅容一人侧身可进的洞门,洞内龙泉清甜,寒气袭人,进了洞可登上有七层之多的洞穴,别有洞天。"风动石"如累卵之危,险象环生"一家仙"殿建于清光绪年间,供香客祈梦,称之为"神仙第一家"。白岩山的植物有珍稀的红豆杉、罕见的四方竹。"达摩殿"是十九世纪中国九大禅林方丈之一古月禅师的纪念遗殿。南蛇出洞赶青蛙,是白岩山所独有的自然景观,南蛇想吃洞口的蛙,而机灵的青蛙,腾空跳下悬崖数里多远的田间躲起来,其形态非常神似。瞥见如屏似镜的绝壁"美人镜"就象仙人把一面镜子嵌在峭璧的岩巅。你若不畏艰险,可以登上白岩山的顶峰,让你感觉身在云端,飘飘欲仙俯瞰脚下,百里山川景物尽收眼底。闽水索带,群山纠纷,峰峦苍翠,如绿波粼粼,如龙走蛇行。玳瑁山顶是白岩山的最高峰,山高路险,是观日出的好地方。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霞光万道,阳光下,群山层峦叠嶂,气势之雄,那壮观的奇景,会让你终生难忘。白岩山景,清丽隽秀而又不乏磅礴之气古老厚重而又不乏勃勃生机。攀登之后细细品味,它有一种超凡脱俗之美。黄楮林自然保护区地处福州市闽清县西北部、华东最大的水电站--水口电厂大坝上游,区内黄楮林分布均匀,集中成片,是当今世界稀有、中国最大的特有植物黄楮林保护区。黄楮林温泉有3个露天泉眼,汇成了日出水量800吨的泉源,开辟出大小18个纯天然露天温泉浴池。这些浴池分布在山坳两侧,在“中国温泉第一溪”百米溪流的上端,以栈桥、石级为“脉络”,四处通达。它们中有的呈梯田,或梅花状散落在半山坡上有的以天然的石窟为浴池,藏于浓阴之中有的池子则别出心裁建在干涸的瀑布之下。黄楮林温泉富含碳酸氢钠,被誉为“美人汤”,水温52℃,出水量大,具有美容、润肤、软化角质等功效。大明谷温泉村大明谷温泉村坐落于福州市闽清县桔林乡汤兜村,紧挨水口库区,有着宽阔的水面与闽江相连,湖光山色、碧波荡漾,风光旖旎。温泉村内的温泉属于硫化氢泉,水质好,日出水量大,酸碱值为7.15,温度最高为65℃。大明谷温泉村千亩规模,集药浴、精油浴、花瓣浴、牛奶浴、茶浴、醋浴、酒浴、高温池、纯汤池等大型健康水疗场所还提供餐饮、烧烤、钓鱼、沙滩排球、登山道、水上乐园、儿童游乐园、滑草场、商务会议等服务配套区域设备,是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的首选胜地。大明谷温泉景区设施2005年5月由香港义能国际集团投资3000万元开发建设,投资期限40年。整个景区将以温泉为核心,依势而建,规划建成七大功能区:停车区、温泉洗浴区、住宿餐饮区、生态休闲区、游乐活动区、水上游乐区、度假别墅区等。景区占地面积约200亩,景区的景点规划利用天然地势、自然资源而进行,最大化展现建筑、景观、设施与自然的共融共生。景区将主要围绕温泉而展开,打造温泉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原生态山体资源,形成十几个温泉组,六七十个温泉池,建成“生态、养生、休闲、娱乐、美食”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景区的开发建设将成为闽清县又一处亮丽的旅游风景线。坂东宏琳厝座落在闽清坂东镇,始建于清乾隆乙卯六十年 (1795),一座饱经三朝沧桑的古宅,以它人文兴盛,二百年长久不衰的历史而享誉八闽大地,这幢古老的广宅深院,有着别具一格的建筑风采,特别是厝内廊回路转,纵横有序而著称,厝内35个大小厅堂、30个天井、15个花圃、666间居室,知其结构者方能进出自如,整个建筑结构精巧,对称翼檐卷仰,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堪称民间建筑艺术的魄宝,游客慕名纷至沓来。坂东岐庐岐庐(又称品亨寨),位于闽清县坂东镇,动工于清咸丰三年(1853),完工咸丰八年(1858)距今140多年,系清代道光乙未科进士张公鸣岐所建,张公鸣岐曾任江西、武宁、德安、丰城、建昌、九江等知县、知府,为官一生,两袖清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与林则徐,沈葆祯结拜兄弟,称岐为二兄,林则徐曾赠联一幅"朗月照人如镜临水,时雨润物自叶流根。" 该寨占地面积10亩(6666平方米),建筑占地4448.6平方米,寨宽75.4米,深59米,寨墙基础取巨石垒砌,高5.5米,厚3.6米,上筑里外两重土墙,每重厚0.7米,高2米,设三扇寨门,门为三重,外门宽2.65米,中门1.91米,里门1.7米,三重门厚各10公分,重200余斤的硬木厚板门,寨门建十扇九间火墙厝,正厅宽7.2米,一、二、三官房宽均3.9米,两边书院各三间,宽3.5米。厝内雕梁画栋,木刻花鸟人物栩栩如生,正厅左右官房两边书院木屏风上刻有《三国演义》故事人物60幅,每回一幅叙述一个主要故事,雕刻人物,花草鸟兽神态逼真,呼之欲出。该寨平时适合农家居住,过去遇有战况和匪患时还可用于防御自卫,寨内有水井一口,井水清洁,常年不断。有齐备的粮食加工工具。集吃、住、玩于一体,是休闲游玩的好去处。黄乃裳纪念馆黄乃裳(1849-1924),名九美,字绂丞,号慕华,闽清县坂东湖头村人。乃裳出身贫寒,童年即经常协助父母劳作,后半农半读于私塾和教会学校。由于不热衷于科举,光绪三年中秀才后,光绪二十年才中举人。乃裳思想进步,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对腐败的清政府和封建制度极为不满,力主变革。早在光绪元年(1875),就与人合写关于革除缠足等论文。1895年上京应考,参加了康有为发起的著名的"公车上书",反对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6年,在福州创办福建第一张报纸--《福报》,积极宣扬维新思想。1898年又赴京应考,在京8个月,与康有为等人来往甚密,并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等福建举子7次上书,请求废除科举及改革文字等,积极配合维新派的政治活动。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失败,乃裳维新思想和行动也告结束。"戊戌变法"失败后,黄乃裳寄望清廷施行新政、振兴中华的幻想完全破灭。此后,他开始把精力用在解决乡亲的温饱问题上,并开创了中国大批移民越洋垦荒的先河。1899年秋,为"远女主之淫威与夫专制之虐毒",并为"桑梓穷无聊赖之同胞辟一生活路径",乃裳举家来到新加坡。1900年3月,到砂罗越,沿拉让江上行200里,考察13天,决定在诗巫移民垦荒。6月,与砂王正式签订垦约。7月,回国到闽清、闽侯、古田、永泰、屏南、福清等地,招募垦农1118人,分3批到达诗巫。在诗巫垦区,乃裳和垦农们"食与共席、睡与同榻,凡平生所未尝之苦楚,无弗尽尝"。他带领垦农们战胜了流行的瘟疫、恶劣的气候、凶猛的野兽虫蛇。并与性情乖戾的土著居民友好相处,在亘古蛮荒中辟出了田地,种上了蔬菜、稻谷和树胶,逐步扎下了根基。1904年,乃裳因不准在垦区贩卖鸦片和开设赌场,违抗英国殖民当局的旨意,被驱逐回国。但"新福州"垦区仍然继承黄乃裳艰苦刨业的精神,进一步发展壮大起来,并从中国吸引去一批又一批的新侨民。90年前的蛮荒之地--诗巫以及后来开辟的垦区,今天都成了现代化的城市。黄乃裳越洋垦荒的伟大创举和业绩,给家乡和侨居地带来了巨大的福荫。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开拓海外乐园的先驱。黄乃裳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坚强斗士,他为民主革命呕心沥血,贡献了毕生精力。黄乃裳在戊戌变法后不久就开始追随孙中山。1900年7月,他在新加坡第一次见到孙中山,孙中山对他开发南洋的壮举极表支持,并向他作了意味深长的赠言。在孙中山的指引下,黄乃裳认识到"非革命不足以救亡拯毙"。1904年,黄乃裳在新加坡将邹容的《革命军》重印一万册,带回广东、福建散发1905年,他在厦门办《福建日日新闻》报,开展革命工作1906年,在新加坡加入同盟会,1907年黄冈起义,自己因胃病未能参加。但他的许多学生都参加了这次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为推翻清政府在福建的统治,他发动福州英华、福音、培元三书院的学生30多人,组成学生炸弹队,配合福州的武装斗争福建军政府成立初期,他一度任交通司长,为支持光复初期的福建军政府,他以私人名义通电南洋华侨募捐70万元,向富商筹款百余万元。1914年,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在福建的爪牙汪声玲,以"怂恿种鸦片"的莫须有罪名判黄乃裳无期徒刑,后在南洋华侨严正交涉下才得以出狱。他获释后,革命意志益坚。1916年,又创办《伸报》,继续宣传民主共和。1920年,72岁的黄乃裳不顾年迈体弱,应孙中山之邀请,赴广州就任大元帅府高等顾问。次年因病重辞职回乡休养。1924年9月逝世。�为了纪念著名的维新志士、侨领和革命先人黄乃裳先生的光辉事迹,闽清县委、县政府通过发动华侨捐资等渠道,闽清县城关台山建设了一座"黄乃裳纪念馆"。黄乃裳纪念馆坐落于闽清风景秀丽的台山南麓,北倚台山公园,南邻双安别墅,东滨闽江,簇拥于山巅林木之中,与水光山色交相辉映。�黄乃裳纪念馆始建于1994年12月。1995年12月纪念馆落成,历时一年余,总投资350万元,其中海外乡亲捐资260多万元。1996年10月举行了开馆剪彩仪式。黄乃裳纪念馆馆区占地总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整个建筑具有古建筑风格馆区空地绿化面积占98%,树木花草种类达50余种,兼具园林特色。纪念馆大前门门匾上有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彪炳千秋"的题词,从大前门向主楼仰望,气势磅礴,雄伟壮观,通往主楼的台阶有125级。主楼前场面积360平方米,四周有名贵花卉,中央矗立黄乃裳全身石像。主楼共三层,主楼正面上有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题词的馆名。一层是黄乃裳生平事迹展厅,面积180平方米,厅中央安放黄乃裳半身石像,厅内陈列黄乃裳生平主要事迹图片、文字史料。厅内还有原国家领导人彭冲、叶飞等,以及省市各级领导的题词。主楼右面侧厅是海外杰出乡亲业绩展厅,分五个室,分别展挂黄双安、张晓卿、刘会干、黄顺开、刘增钦五位先生的业绩图片。二层是闽清--诗巫图片展厅,面积150平方米,图片分别展示了闽清、诗巫两地的风土人情、文化经济发展面貌。三层是会客厅,风格整洁、高雅。黄乃裳纪念馆先后被福州市、福建省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着纪念馆的不断完善发展,现已成为一个融纪念、教育、观光为一体的名胜景点。陈旸墓在闽清县十五都普贤寺山后外、后江桥亭头。清嘉庆年间(1796—1820),有人强占破坏此墓,县令方亨衢,亲往踏勘处理,墓得以重修,方知县又刻一碑,自撰《旸公墓道碑文》。1987年陈旸裔孙陈学香等又重修此墓,墓平面呈钟形,墓碑书“宋先贤陈旸公之墓”陈旸系宋神宗、高宗时人,为著名理学家、音乐家。所著《乐书》200卷,为现存我国最早的音乐百科全书。禾山位于白塔乡七步自然村,山上有奇石怪洞24处,散落山中,其中"道人祝凡"、"玉盘映月""孤舟引渡"、"蟠桃庆寿"、"老翁窥斗"、"片瓦寒宫"、"蓝鲸扬波"、"银 壶仙液"等景点, 形神俱肖,栩栩如生,是领略大自然神韵的佳境。水口水电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电站,位于闽江干流中段的闽清县境内,气势恢宏的拦河大坝,蔚为壮观的发电厂房、船闸、升船机等,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库区两岸青山叠嶂,山水相拥的湖面,湖水碧净波粼,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还。

福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青水秀、风光绮丽,名山、名寺、名园、名居繁多,独具滨江滨海和山水园林旅游城市风貌。目前,福州拥有平潭海坛、鼓山、青云山、十八重溪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市著名的历史古迹有150多处。其中,林则徐墓、华林寺、乌塔、鼓山摩崖石刻、马江海战纪念馆、马尾船政遗址、福清弥勒岩、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罗源陈太尉宫等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福州碑林”的鼓山摩崖石刻、江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华林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琊王德政碑”、被称为书法艺术瑰宝的李阳冰乌山摩崖石刻、记载明代郑和航海史料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被誉为中国金石史上奇迹的雪峰寺“树腹碑”等也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福州闽江、乌龙江穿城而过,河汊纵横,湖塘相连,独具江南水城的神韵。现有各类园林37座,市区内河42条,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一幅清秀迷人的画卷。近年来,我市新建了闽江公园、金山公园、船政文化主题公园等10多个各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公园,建成西湖及周边、闽江两岸灯光夜景工程,改造了晋安河公园等一批公园景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宜居、休闲的良好环境。福州也是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温泉分布广、埋藏浅、流量大、水温高、水质好,有着“浴在福州”的美誉。“王凤朝阳生丽水,九龙经脉出金汤”,正是对福州温泉的生动写照。

【人文古迹】西禅寺

文儒坊

先薯亭

安民巷

吉庇巷

郎官巷

廨院

法堂

严复墓

状元峰

黄巷

听水斋

大雄宝殿

香积厨

光禄坊

涌泉寺山门

地藏寺

宫巷

杨桥巷

万象亭

钟楼、鼓楼

圣箭堂

王审知墓

万福寺

福州九仙观

凤山寺

福州藏经殿

昙石山遗址

琉球墓园和琉球馆

鼓山涌泉寺

瑞云塔

芹壁村

【自然风光】青云山

石竹山

天门山峡谷

百漈沟

琅岐岛

姬岩

鼓山

五虎礁

罗汉泉

金刚腿

龙头泉

半洋石帆

醉石

福州森林公园

望龙台公园

绝顶峰

海坛风景名胜区

三十六脚湖

青龙瀑布

石牌洋景区

龙凤头(龙王头)海滨浴场

黄檗山

赤壁

晦翁岩

弥勒岩

董奉山

乌山

于山

长泰国家森林公园

皇帝洞

三叠井森林公园

【福州特产】

以上就是关于琅岐春节习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
1.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2.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福步贸易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福步贸易网
3.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service@fobmy.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谢谢。

 
福步贸易网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 |  m.fob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