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会上瘾吗?

   2022-07-31 22:32:19 网络420
核心提示:会,越存越上瘾,越存越不能自拔。因为看到金钱的数额越来越多,会让自己觉得踏实,觉得自己的努力都获得了回报。 这个 社会 花销太大,诱惑太多了,生活的开销太多,负担太沉重,我们得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得保证明天不会饿肚子。 计划永远赶不上

存钱会上瘾吗?

会,越存越上瘾,越存越不能自拔。因为看到金钱的数额越来越多,会让自己觉得踏实,觉得自己的努力都获得了回报。

这个 社会 花销太大,诱惑太多了,生活的开销太多,负担太沉重,我们得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得保证明天不会饿肚子。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意外和惊喜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来,我们要为了我们爱的人做好未雨绸缪,要预防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疾病的发生。我们要学会如何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财富,让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钱越多,越踏实。

不能说是存钱有瘾,应该说是必须存钱。这次疫情人们体会更深。因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存点钱怎么行?存多存少,只要每月能存就行,比不存好。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存钱有瘾吗?

我觉得存钱是有瘾的…小时候我妈给我的零花钱我就不舍得花…买了一个储蓄罐…全部存了起来…越存越多…很开心。

理财能力是一门学问,需要认真学习的,存线用来投资理财,坚持下去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当你收获满满的时候就会上瘾的,不信你就试试吧。

我们听说过吸烟会上瘾,打 游戏 会上瘾,很少有听说过存钱会上瘾的,但在现实当中确实有一些人存钱会上瘾的,特别是对那些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

比如我认识一个老太太,她是一个退休老人,她就很喜欢存钱,每个月发退休金之后她会留一部分钱自己用,然后差不多半年时间她就会把钱攒起来拿去银行存款,类似这种老太太的做法,我相信全国很多退休老人都会这么做。

而这些退休老人存钱之所以会上瘾,其实也是有他们自己的一些考虑的。

首先、对于这些老年朋友来说,他们大多数人都省吃俭用,积蓄是他们的一种习惯。

对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年朋友来说,他们出生那个年代生活比较贫苦,大多数人都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所以一旦有钱了,他们都会把钱存起来,以防未来出现一些风险,也正因为如此,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截止目前我国的居民储蓄率仍然达到43%左右。

其次、存钱可以获得收益,防止通货膨胀

大家都知道,过去几十年,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而且未来还有可能继续上涨。所以对那些退休老人来说,他们也担心自己的退休金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水平,因此一旦发退休金之后,很多老年朋友除了省吃俭用之外,还会把这些钱放到银行里面存款或者购买其他理财产品,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以便未来养老有一个更好的保障。

再次、银行的存款活动对老年人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最近几年银行存款竞争非常激烈,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越来越大,那些有固定退休金的老年人就成为了银行重点的营销对象,所以目前很多银行都会针对这些老年人设置一些存款礼品,比如存款送大米、油、扫地机,洗衣液等等,虽然这些东西的价值不是很高,但是对于勤俭持家的老年人朋友来说,这些东西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所以很多老年人看到银行推出类似的活动的时候,一般都会把自己的一些退休金存到银行里面去换取一些礼品,这种在现实当中是非常常见的。

当然说到存钱会上瘾,我觉得不只是针对老年人,实际上对于其他年轻人来说,如果大家有足够多的钱,我相信大家也是喜欢存款的。只是目前很多年轻人的债务远远要比他们的存款,所以导致他们没有更多的钱拿去存款,所以即便他们有存款的瘾也存不起来。

会的,本人从去年年底开始存钱,现在一有闲钱就想着投资,也不爱出去花钱,挺好。

对于存钱我现在已经在努力的路上,不买房,努力存钱。合理消费,降低欲望,重精神消费。同时,为父母准备一笔钱,因为他们慢慢在衰老,也为孩子准备一笔钱,希望他能没有压力的为自己而活。

之前攒着攒着一万了,攒着攒着十万了,攒着攒着二十万了,攒着攒着五十万了,希望尽早实现财务自由[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如果存钱会上瘾的话,那么这个瘾相对于毒瘾、烟瘾、酒瘾最容易戒掉的,如果你没有钱存你拿什么去存呀,总不可能去偷、去抢然后把钱存起来吧,所以题主这个存钱上瘾这个担心完全不必要。

花钱会上瘾,存钱也会上瘾,只有存钱才能财务自由。我早先会把工资,万开头给老妈,让她帮我存定期存单,留下余下的千百十做生活费,当然千百十用剩下的如果凑个几个月又到万了,万为单位又给我妈存定期存单。然后慢慢的我就买车了,然后又换车了,然后一次性买了套单身公寓,然后付了首付买了套小房子

有瘾。

以我为例,童年时代父母每月给二元零花钱,只花一元存一元,一年存了十二元,随着年龄的增加,零花钱增加,存的钱也随之增多,工作后,工资收入计划出必须开支后按月存入零存整取帐户,一年后转存定期,那时工资收入不高,就想到我存够一万就不存了,后来收入逐渐增加存够一万的我想存二万,存足二万又想存十万,至今早己存满十万的我明知不用再储蓄,养老费用都有着落,但还是想存钱满足我看见存款数上升带来的快感。

哪些理财方式千万不能碰?

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些年对我帮助比较大的三个省钱的小技巧,更重要的是还会教你如何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美的享受生活。

一、跳出惯性消费圈,不要因为感性和虚荣消费。

这点可能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其实很多的感性冲动消费啊,已经融进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所以说从现在开始购买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是否真的需要他,没有他的生活是否会有很大的麻烦,以及购买之后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帮助?相信啊,问完这些话之后,会过滤掉很多很多冲动消费的选择。

二,改变消费习惯,少而精,而不是多而差。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跟从前的我一样啊,买衣服总嫌少,每次淘宝大促啊,都会疯狂的买了很多便宜衣服,但大多因为这两个题,要么穿的时间不久,要么就是买了之后觉得诶,没有模特穿出来的气质好,就把它放在旁边去落灰了,从而导致衣柜里啊,全部都是一些自己再也不会穿的衣服,浪费钱又占地儿,真正的节流啊,其实是学会买质量好的东西,你可以拿买三件几十块钱衣服的钱呢,买一件质量好的不会过时的衣服就能穿很久呢,自己又很喜欢穿出去,所以说从长远来看啊,这才是真正的达到省钱的目的,我们要做的是只要生活的而不是增多差评的数量,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的,生活的幸福感才会越来越多。

三,分月收入,学会记账。

花呗月月欠费,每到月底发现以前莫名其妙的就消失了,这说的是不是你呢?宝贝们千万不要超前消费啊呢唔,气胀式消费只会让自己变成一个花钱的,我自己呢,会在每个月拿到收入之后会做预算分期,避免乱花钱,就比如说啊,我会拿出总收入的50%用于花销,30%用于强制储蓄,20%啊用于定投指数基金,规律的去管理资金,让我拥有了想活的从容。做一个小账本,详细到每一笔支出,这样才会让你有心痛感,不然你永远意识不到自己花了多少钱,一笔一笔的剪裁能够提醒你哪些消费你觉得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必要,久而久之啊,就会存下一笔不小的财产,相信我,宝贝们,学会省钱,你继续真的会让你变得更加的从容,让你拥有由心而生的底气,在操大盘前首先要学会投资自己好了。

有很多人因为这些理财方式倾家荡产!

大家在投资前应该要清楚,不管什么理财方式都是有风险的,只是风险的高低不同罢了。

那么,有哪些投资方式是老百姓千万不要碰的呢?

一、p2p

p2p在鼎盛的时候,是10%起步的,很多产品收益能达15%-18%,但是自2018年以来,多种p2p理财爆雷不断,单在2018年就有1332家出问题,有149家立案调查了。

二、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也就是高利贷,通过朋友介绍把钱借给信任的老总,一般没有任何抵押物,收益在10%-15%之间,一旦发生问题,老总直接跑路就会有找不到人的问题出现,你和你朋友都会吃亏。

三、股票

2018年股市特别糟糕,谁也没想到连腾讯、阿里巴巴、苹果,小米等股票都重创了。隔一段时间打开股市信息,都是一片绿油油的数据映入眼前。

四、期货

期货有股指期货、黄金期货、白银期货等等,普通散户入内,几乎没赚到钱的,象哥有朋友就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了两年,投入5万亏到了5000。

五、天使投资

没事别想不开做天使投资了,因为辨别风险能力弱的话的很容易吃亏,特别是现在的公司盈利低,大量的烧钱,有限责任公司烧完钱后直接可以申请倒闭,不需偿还任何债务。相当于你投个几十万直接打水漂……

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上曾经说过,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以上大家千万不要碰,如果想要理财时,象哥认为你应先保住自己70%的财产再去考虑其它的投资。

我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收入增加,有很多人有闲钱研究起了理财,存银行越存越不值钱,很多金融机构就抓到这一天研究起了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有合法的理财的有不合法理财的,搞的大家都分不清哪些是合法哪些是不合法的理财!

哪些理财方式千万不能碰?以下几点理财方式不能碰:

不合法的理财方式千万不能碰,有些金融机构或者个人抓到法律空隙,研究了一些理财产品出来,为了就是骗取理财的本金,利用高利息非法集资,最终不但没有利息反而把本金都没了;类似庞氏骗局、外汇诈骗、假理财案、非法集资案等一系列的理财方式都是不合法,属于骗人的,总之不合法的理财方式千万不能碰;

理财产品各自有不同的风格,风险分为高风险、中高风险、中风险、中低风险、低风险等之类的产品;同理每个人所承受的风险程度也不同,根据自己的风险程度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所以合适自己的理财方式才是最好的理财,不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千万别碰;

举个例子:张三是一个稳健型的投资者,手中有100万现金想要理财,假如他去购买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期货等理财产品,这样肯定不适合他,千万别碰这些理财产品;只能建议购买一些货币基金,保本理财产品,银行存款等低风险的理财,所以不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千万别碰;

还有一种就是高利息陷阱的理财方式不能碰,有些理财产品就是抓住投资者的贪婪,盲目的去投资一些高利率的产品,最为典型的就是P2P理财,高利息最终连本金都没有了;根据国家规定正规而合法的理财产品年利率都在6%以内,超过6%以上的理财产品千万别碰,98%以上的都是骗局。

总之现在的理财产品都是真真假假,要认真了解想要的理财产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永远要记住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例的,收益越高风险也会越大,你想要他的钱,他想要你的命,谨慎、谨慎、再谨慎。

说到理财,只要是理财就有风险,只是风险的高低不同而已。那么哪些理财产品风险高不适合大众投资呢?

从去年以来,国家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特别是P2P,要求在今年4-6月,完成P2P备案。有相关数据显示,从2018年6月1日至7月12日,42天之内全国共有108家P2P公司暴雷。

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严格的监管措施都是P2P公司暴雷的原因。坤鹏论觉得这是必然的,存在问题的平台备不了案,自然就会集中爆雷。所以投资收益率特别高的P2P平台就要考虑到风险问题了。

股票,属于高风险理财产品。收益高,风险也高。都说股市七亏二平一赢,就可见想在股市上盈利是多么困难的事。要有理 财经 验,要有抗风险能力,还要有能控制住贪大欲望的能力,另外还要加上一点点运气。

基金,也属于中高风险的产品。基金对投资者要求也比较高,也要有一定的理 财经 验,抗风险能力……想有好的收益前提是选对基金。选不对,别说收益连本金都会有损失。另外,在熊市的时候,各支基金都跌,对于看短线的投资者来说,怎么都是赔钱,比如说今年的股票和基金形式都不好。

引用银保监会郭树清主席在2018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所以投资不能单纯追求高收益。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就是P2P,尤其是那种年化收益率高于10%的,特别是有些竟然高达14%,这种理财方式不能碰的,第一个原因是不靠谱,第二个原因是会上瘾。

不要觉得我在 搞笑 ,是真的啊。我曾经有一个客户,经别人介绍,投资了e租宝,收益率超高并且介绍新朋友的话还有回扣,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了进去,一开始的时候收益还是挺稳定的,于是就着迷了。

是真的着迷了,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竟然从信用卡里面刷卡然后拿去投资,由于信用卡额度本身就挺高的,自己条件也还不错,然后又去办了几张信用卡,继续投。

后来有银行向他推销额度外分期,那种一给就是十几万的那种,然后他想都没想就接受了。前前后后投了五六十万,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反正我是觉得挺神奇的,如果这玩意靠谱的话,那些做生意的老板们何苦辛辛苦苦去做生意呢?你一个普通人,通过这种方式,一个月赚的比你们老板还多,是不是对你们老板有点不太公平呀…

比如:挪用公款理财的,如果只做百分之五以下的产品,挣点钱就没问题。一旦高于百分之以上的,一旦亏损,不单工作没有还有牢狱之灾,这就是没有风险承担能力的特殊个案。

所以这些理财千万不要碰:

一,收益率高于百分之十的

非常多的产品收益高于百分之十,比如P2P拉客户的时候。私募基金拉资金,信托理 财经 理都会讲给你听,我们往期收益都百分之三十。还有股票基金让你看往期收益都是百分之八十。这些其实都是理财,不是投资。放在理财栏目里就是为了麻痹你,因为你对理财这两个字感觉安全。但是这些放在投资范畴里肯定属于收益低,风险小的投资。

二,收益率高于百分之三十的、

前几年 社会 上有很多小额贷公司,月息给百分之三左右的理财,为了就是非法吸收存款,还有资金盘系统,击鼓传花,后面的人付前面高额的利息,都是属于非法的咋骗。任何商业行为都没有这么高的暴利,一边承担着30%的利息,一边还要挣钱。如果有这样的商业模式,那么他们也不需要来理财。

三,收益率高于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百或者更多的

这样创业项目更多,利用各种媒介,最多的就是互联网技术下的电子商务, 游戏 。运用直销系统,做多区,分区,太阳线等等制度手段,拉人头,看似买产品实际是分钱,还要美其名曰我们产品质量好,大家在分广告费。前几年有理由开心农场的 游戏 做的资金 游戏 ,你买种子,买地,花10元。成熟了卖给平台,平台收100元,看似只要辛苦维护就挣钱,实际上你买了种子和地,你还要买水,买化肥,买农业,买看家狗,反正是随着 游戏 的难度增加,你就得买更多的装备才有收获,其实到最后收获总是比付出少。一开始给你的期望值就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四,收益率有可能实现暴富的

很多股权公司,给你梦想就是如此,比如那些新三板股票的,都会给你描绘股价几千倍而定增长,实际上都是买了之后没有交易,成了永远的股东。

总结:理财的概念其实就是获得安全保障的前提在取得一点收益,平衡一下大众的心理,其实对于资产无任何作用。大多人把投资当做理财,所以有很多理财的人想获取高收益,而不愿意承担投资的风险。你有没有想获取高收益而又不希望有风险的心理?如果你,恭喜你,你已经具备被骗的潜质了,是吗?

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首先不合法的理财产品是绝对不能碰的,其次不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也绝对不要碰。

不合法的理财产品不要碰

简单点说,就是一些非法集资,这类产品往往以高息为噱头,用拉人头的方式去营销,非常具有诱惑力,也往往容易被熟人利用,所以这类产品不仅不能碰,而且伪装度最高 ,需要小心分辨。

不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不要碰

比如你是一个理财小白,没有任何的投资经验,那么权益类投资和投机性的投资就坚决不要碰,权益类投资像股票、外汇、期货这些需要专业知识才有可能获利,投机性的投资,像收藏品、玉石之类的要求就更高了,不精通的话钱投进去可能是石沉大海,血本无归。

处于行业监管整顿期的理财方式不要碰

这里说的就是P2P,2018年P2P暴雷的平台有上百家,有籍籍无名的小平台,也有声名显赫的头部平台,在P2P这个行业里,鱼龙混杂,P2P主要牵涉的资金池、自融等问题,作为我们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根本无法分辨,因为这些信息披露是非常不完整的,即便披露出来我们也分辨不出来真假,建议暂时观望,不要碰,不要有侥幸心理,一时没事不代表一直没事。

最好的理财方式就是在你缺乏理财相关知识的时候交给专业的机构去做,选择银行也好,选择券商也好,起码可以做到信息透明。在你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的时候,你就可以适当的拓宽投资范围,去追求一下高收益。

三土君认为,“哪些理财不要碰”这个问题稍显笼统,因人而异,应区别对待。

第一,所有人最好都不要碰的理财:资质存疑、声称利息高(年化收益率8%以上)、无风险能保本的P2P产品。一方面,目前市场上能给到年化6%以上的理财产品少之又少,如果声称还能保本的,那必定是骗子了。前财政部长楼继伟曾说:“收益超6%的理财都是骗子”不是不无道理。前几年P2P跑路频发,整治过后,目前好一点了,但是市场上还是有不少此类喜欢忽悠大妈大婶的理财公司,请务必慎重。

第二,手里有点闲钱、风险承受能力一般、金融投资经验不足的人,期货、外汇、私募理财等高风险产品不能碰。拿期货举例,保证金交易,放杠杆博弈,而且金额较大,一手原油期货就要好几万。如果杠杆过大,碰到行情突变,分分钟就让你爆仓。此时的钱真的就是数字而已。股票倒是可以适当参与。因为股票有涨跌停限制,并且有几千块就可以入市了,初学者不妨可以尝试。目前股市低迷,不失为抄底好时机。当然,一些指数基金、货币基金也可以初步尝试。

第三,有点闲钱,但是怕这怕那、金融投资经验缺乏的人。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债券基金这类收益较为固定的稳健型产品比较适合你。如果嫌收益少,三土君建议尝试买指数基金,风险再高的产品就不行了。

现在的理财方式五花八门,期货,黄金,P2P,现货,区块链,T+0,还有比特币,收藏品,红酒等等。可以说绝大部分的理财方式都不能碰,据我们了解来看,大家都说股市不能碰,其实我想说在众多的理财之中,股市还是相对于安全点,能碰的。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从股票来说,为什么说股票还是能碰的,中国股市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交易开始,1984年北京的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为中国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随后,上海的飞乐公司、深圳的宝安公司相继发行了股票。1988年前后在上海和深圳出现了地区性的股票交易,1990年12月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而开业,拉开了中国股票交易的序幕。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发展上马上也快30年了,相对来说,机制上是比较完善的,至少不会存在卷钱跑人的情况。

那么我们简单看一下其他的投资。

首先说P2P,我没记错,P2P是从美国引进来的,在美国,p2p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为什么在中国就违法,就不能碰?原因很简单,被中国人玩坏了,P2P原本是为了集民间资金,更好的进行利用,投资,让普通百姓有一个不错的收益,,P2P本身是不产生效益的,它的效益来源于企业集合这部分资金进行更好的去投资,投资新兴项目,然后把赚来的钱每月返回给投资者。收益上理论来讲高于银行,但不会太高,中国人把P2P做成什么样子了,承诺高额的收益,你说你承诺高额的收益,那你得把资金去进行投资啊。也不去投资,都被领导揣进自己的口袋。在看看我们P2P的老板,居然有大部分都是90后的美女老板或者是小年轻,试想一下,他们有多少阅历,多少能力呢?我一个朋友做房产,当时有很多买房的美女帅哥老板,一出手就是买一个楼层,细问一下,都是做P2P.试想一下,这样的操作,P2P能不倒吗?

我们在看期货,现货,或者是炒收藏品,红酒,这里有绝大部分都是小公司,违规操作,交易软件很多都是公司自己后台控制,也就是说公司老板想让它涨就涨,想让它跌就跌,你觉得你还是公平的投资吗?最终的钱也都是公司赚钱,而且这样的公司在中国还占绝大部分。

所以,辨别哪些理财能不能做,很简单,就看是不是高额收益,百分之九十九高额收益都是不可靠,不能碰的,因为收益跟风险成正比,羊毛出在羊身上。

最后,相比较而言,股市至少相比较上面,还是公平多了。

大家好,我是李弟,每天记录股票盈亏。

请问这说哪些理财不能碰?肯定是监管不力,非法集资。存钱多少每天返多少?农村这种现象特别多。

股票基金期货,这一类。咱且不说风险如何?起码国家在监管。

我们今天就说一说P2P。2018年P2P模式几乎崩盘的崩盘跑路的跑路,倒闭的倒闭,该抓的也都抓了。但是,你们的钱呢。没有到手吧,给你们许诺的高利息呢。你们又复投进去了吧?到最后两手空空。还不如我们炒股的呢。起码我们还亏得有一点。

以上就是关于存钱会上瘾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