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有什么金方?

   2022-11-06 01:13:05 网络890
核心提示:手足癣是浅部真菌侵犯指(趾)间及掌跖面皮肤引起的浅部真菌病。中医学将手癣称为“鹅掌风”、“鹅掌疯”;将足癣称为“脚气”、“脚湿气”、“臭田螺”、“趾缝烂疮”等。本病的临床表现分为三型。①水疱型:初起为成群或散在的针头大小水疱,剧痒,疱壁厚,

手足癣有什么金方?

手足癣是浅部真菌侵犯指(趾)间及掌跖面皮肤引起的浅部真菌病。中医学将手癣称为“鹅掌风”、“鹅掌疯”;将足癣称为“脚气”、“脚湿气”、“臭田螺”、“趾缝烂疮”等。

本病的临床表现分为三型。①水疱型:初起为成群或散在的针头大小水疱,剧痒,疱壁厚,不易破裂,干燥后表皮脱落形成鳞屑,新的损害继续出现。皮损多发生于手掌面、足缘、跖部及指(趾)旁。②擦烂型:表现为指(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因搔抓露出鲜红色的糜烂面,容易引起继发感染。③鳞屑角化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干燥,多发生于手掌、足跟部。

手足癣尤其是足癣是一常见的皮肤真菌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可导致局部感染,甚至引起丹毒、癣菌疹等多种其他疾病,应高度重视。

(一)内治方【方一】完肤美掌汤【来源】新中医,2001:33(4)

【组成】黄芪、薏苡仁、地肤子、白鲜皮各30克,生地黄20克,当归、苦参、厚朴各15克,穿山甲、陈皮、防风、苍术各10克,甘草5克。

【功效】补气养血,祛风除湿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15剂为1疗程。

【方二】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来源】中国实用医学研究杂志,2004:3(2)

【组成】苍术12克,黄柏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薏苡仁20克,牛膝10克,萆薢12克,防己10克,栀子10克,甘草3克。

【功效】清热利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适用于治疗手足癣重症或感染化脓,肿连足背者。

【方三】内服验方【来源】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1)

【组成】苦参10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10克,黄柏10克,黄精10克,花椒10克,土茯苓10克,藿香10克,白鲜皮10克。

【功效】祛风燥湿,杀虫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15日为1疗程,一般连服1~2个疗程。

【方四】中药散剂【来源】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10)

【组成】苍术、白术、薏苡仁、藿香、陈皮、砂仁各100克,白芷50克,茯苓150克。

【功效】健脾化湿。

【制法】上药研末,备用。

【用法】每次1汤匙,日2次,口服。

【备注】适用于治疗顽固性角化型手足癣。

(二)外治方【方一】外洗验方一【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王不留行30克,明矾9克。

【功效】收敛止痒。

【用法】水煎,泡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

【方二】外洗验方二【来源】医学理论与实践,1999:12(5)

【组成】川槿皮30克,川楝子30克,蛇床子20克,黄柏30克,蒲公英30克,苦参20克,川椒15克,百部草30克,金银花30克。有渗出者加明矾15克,大黄20克;皮肤皲裂者减苦参、黄柏、川椒,加紫草30克,皂角30克。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用法】上药加水3升,煮沸30分钟。先局部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浸泡手或足30分钟,每日2次,每剂可用2~3日,7日为1疗程。

【方三】外洗验方三【来源】中医函授通讯,2000:19(6)

【组成】生百部60克,生地黄60克,苦参20克,黄柏20克,马齿苋30克,枯矾10克(后下)。浸渍型加土槿皮30克,苍术30克,地榆30克,土茯苓30克;鳞屑角化型加红花15克,蜈蚣3条,僵蚕15克;水疱型加用生蒜,切片涂擦患处至水疱基底部变红,有轻度刺痛感为宜。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制法】上药取前五味加水2升,煎20分钟取汁。二煎加水1升,煎20分钟后将头煎所取药汁兑入,纳入枯矾,使之溶匀。

【用法】浸洗患处,每次15~30分钟,日3~4次,连续6日为1疗程,每剂药可用2日。一般1~2个疗程即愈。同时用药水浸泡袜子、拖鞋、毛巾等物品。

【方四】外洗验方四【来源】新中医,2002:34(10)

【组成】藿香、百部、蛇床子、大黄、黄精、苦参各30克,白矾(冲)、蜂房各20克。

【功效】润肤软坚,杀虫止痒。

【用法】加水1升煎至400毫升,待温时,浸泡患病手足,每次15~30分钟,每日1~2次。

【备注】适用于治疗角化型手足癣。

【方五】外洗验方五【来源】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3:5(6)

【组成】黄柏30克,龙胆草30克,射干15克,苦参30克,大黄10克。水疱型及趾间糜烂型,加明矾30克(后入)。

【功效】清热泻火,治风杀虫,收敛。

【用法】水煎外洗,日1剂。

【方六】外洗验方六【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7)

【组成】白鲜皮30克,威灵仙30克,黄柏30克,苦参30克,紫草20克,地肤子30克,硫黄5克,全蝎3克。

【功效】清热燥湿,凉血祛风止痒。

【用法】上药加水2升,煎至约1.5升,待温后浸泡手足,每次30分钟,日2次,每剂用2日,连用3剂为1疗程。

【方七】外洗验方七【来源】陕西中医,2004:25(3)

【组成】紫草、苦参、防风、蝉蜕、丹参各15克,土茯苓、苍术、蛇床子各20克,生地黄、当归各10克,牡丹皮12克,黄柏6克。

【功效】活血通络,清热解毒,凉血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温热外洗,日1次,重者日2次,连用3日为1疗程。【方八】祛风洗药【来源】《外科外治疗法》【组成】蛇床子、苦参、牛蒡子、防风、芥穗、泽兰、赤芍、川椒、白鲜皮、鹤虱、生川乌、生草乌、皂角各15克,牡丹皮10克,大枫子24克。

【功效】祛风燥湿,杀虫止痒。

【用法】水煎,泡患处,每日1~2次。

【方九】苦参白鲜皮汤【来源】甘肃中医,1992:(2)

【组成】苦参18克,白鲜皮15克,藿香10克,苍术10克,红花6克,当归10克,半边莲15克,蛇床子15克,木香6克,白矾6克,芫花6克。干性者白矾、芫花减半量,加陈醋150毫升;手癣者加蛇蜕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化湿消肿,祛风杀虫,止痒。

【用法】水煎,先熏蒸患处,待温度适宜时将患足浸泡在药液中,每次30分钟,早晚各1次,每剂中药用4日,8日为1疗程。

【方十】香莲复方【来源】新中医,1993:(10)

【组成】丁香,藿香、黄连、大黄、百部等。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制法】配制成10%香莲外洗液、香莲酊。

【用法】每日用10%香莲外洗液浸泡患处20~30分钟,并外搽3次香莲酊。

【方十一】皮癣剂【来源】医学理论与实践,1994:7(6)

【组成】苦参、百部、蛇床子、地肤子、艾叶、川椒、白鲜皮、硫黄各20克。合并感染者加蒲公英、野菊花各20克。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痒。

【用法】水煎,日1剂,平均分2次用,每次浸泡20~30分钟。

【备注】适用于治疗儿童手足癣。

【方十二】洁尔阴洗液【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6:2(3)

【组成】蛇床子、苍术、独活、石菖蒲、艾叶等。

【功效】止痒,收敛。

【用法】将洁尔阴洗液用温开水稀释成5%的液体,浸泡患病手足30分钟左右,每日1次。

【备注】成都恩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方十三】斑蝥洗剂【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29(3)

【组成】斑蝥0.5克,土槿皮30克,大枫子仁30克,苍术15克,川椒15克,蜂房15克,艾叶15克,威灵仙15克。若皮损为轻度角化,斑蝥用量为0.5克;若中度干燥角化,皲裂不深,痒痛不甚者,斑蝥用量为1克;若干燥角化程度重,皲裂纵横,出血疼痛者,斑蝥用量为1.5~2克;若在角化的基础上伴有水疱者加黄柏15克;痒甚加蛇床子20克。

【功效】杀虫止痒。

【制法】上药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取汁。原药渣再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两汁合并,加老陈醋为药汁的1/3量,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浸泡手足患处2次,每次40分钟,以淹没为佳。

【方十四】克癣宁洗剂【来源】现代中医,1999:(3)

【组成】蒲公英、连翘、白花蛇舌草、黄柏、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苦楝皮、硫黄粉(待药煎好后再放入并搅匀)、花椒各20克,苦参、明矾各30~50克。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杀虫疗癣。

【制法】上方加清水约5000毫升,武火煎30分钟,取汁4000毫升置于盆中。

【用法】待药液温热时,将患病手足浸泡于药液中30分钟,早晚各浸泡1次,每日1剂,3剂为1个疗程。第2次浸泡时只将药液温热后即可再行浸泡。

【方十五】辣蓼芫花枝条制剂【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总43)

【组成】①辣蓼100克(鲜品150克),芫花枝条50克(鲜品80克);②辣蓼30克(鲜品50克),芫花枝条20克(鲜品30克)。

【功效】消肿止痒,杀虫疗癣。

【制法】①方第1煎加水800毫升,第2煎加水600毫升,水煎,两次煎液混合浓缩至800毫升;②方加75%酒精200毫升,浸泡7日。

【用法】每日早、晚各用400毫升水溶液浸泡患处;每日用酊剂涂抹患处,日3次。连用7日为1疗程。

【方十六】完肤美掌洗方【来源】新中医,2001:33(4)

【组成】蛇床子、白鲜皮、地肤子各30克,百部、苦参、石榴皮、花椒、黄柏、黄精各20克,防风15克,丁香6克。

【功效】祛风除湿止痒。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文火煎至1000毫升,取药液趁热浸泡,每次15分钟,日2次,药液可加热重复使用。

【方十七】苦黄汤【来源】吉林医学信息,2002:19(2)

【组成】苦参20克,黄柏15克,明矾15克,王不留行30克,白鲜皮15克。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通利血脉。

【用法】水煎,待温时,浸泡患病手足,每次30分钟,日2次。

【方十八】克癣汤【来源】中国民间疗法,2002:10(6)

【组成】斑蝥2克,白鲜皮30克,苦参30克,百部30克,土槿皮30克,海桐皮3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白芷15克。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养血活血,通络润肤,杀虫止痒。

【用法】水煎外洗,每日2次。每剂可用4次,10日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但应注意皮损处有糜烂或破损时禁用。

【方十九】青蒿溶液【来源】中国民间疗法,2002:10(9)

【组成】青蒿。

【功效】清热杀虫止痒。

【制法】取青蒿适量煎水;另取青蒿嫩叶洗净,捣汁。

【用法】用青蒿水熏洗患病手足,每日2次;取青蒿汁涂于手足癣处。

【方二十】杀癣方【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

【组成】土槿皮30克,蛇床子30克,透骨草30克,徐长卿30克,黄芩30克,土茯苓25克,苦参25克,枯矾20克。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收敛,通络止痛。

【用法】水煎煮沸后20分钟,取滤液2000毫升。浸泡患处,每次20~30分钟,日1剂,连用12日,每剂可用2次。

白癜风有什么金方?

红斑狼疮是一种可累及皮肤和全身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其表现纷杂,变化多端,病程长,很难明确划属于中医学的某一病证,故中医文献中无确切病名,现多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于红蝴蝶疮(斑)、温毒发斑等。现代医学认为红斑狼疮为一病谱性疾病,常见类型为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前者主要表现为皮损,好发于面部,尤以两颧颊、鼻部为重,呈红斑,上覆粘着性鳞屑,伴不同程度瘙痒和烧灼感,典型者呈蝶形外观。也可累及唇部。患部对日光敏感,多为慢性局限性,部分患者还可于上胸、手背、足部等多处发生皮损称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后者多见于20~40岁女性,除颜面蝶形红斑、甲周红斑等特征性皮损以外,有发热、乏力、关节和肌肉酸痛,不同程度累及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造血系统、肾脏等,病变呈进行性经过,实验室检查中血、尿常规多项异常,免疫学检查多项异常,预后较差。

(一)内治方【方一】真武汤【来源】《伤寒论》【组成】茯苓、芍药各9克,白术6克,附子(炮,去皮,一枚破八片)9克,生姜9克。

【功效】温阳利水。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二】清瘟败毒饮【来源】《疫疹一得》【组成】生石膏大剂180~240克,中剂60~120克,小剂24克~36克,小生地黄大剂18~30克,中剂9~15克,小剂6~12克,乌犀角大剂18~24克,中剂9~15克,小剂3~4.5克,真川连大剂12~18克,中剂6~12克,小剂3~4.5克,栀子9克,桔梗6克,黄芩9克,知母9克,赤芍9克,玄参15克,连翘9克,甘草6克,牡丹皮9克,鲜竹叶15克(以上十味原书无用量)。

【功效】清气凉血,泻火解毒。

【用法】先煎石膏数十沸,后下诸药,犀角磨汁和服。

【方三】百合固金汤【来源】《慎斋遗书》【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各9克,白芍、甘草各3克,桔梗、玄参各2.4克,贝母、麦门冬、百合各1.5克。

【功效】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用法】水一盏半,生姜5片,枣1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方四】归脾汤【来源】《正体类要》【组成】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炙)、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各3克,木香1.5克,甘草(炙)0.9克,人参3克。

【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用法】上药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

【方五】羚角钩藤汤【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羚羊角片(先煎)4.5克,霜桑叶6克,京川贝母(去心)12克,鲜生地黄15克,双钩藤(后入)9克,滁菊花9克,茯神木9克,生白芍9克,生甘草2.4克。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止痉。

【用法】用鲜淡竹茹15克与羚羊角先煎代水,煎上药服。

【方六】生地玄参汤【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生地黄、玄参、金银花、当归、桃仁、山萸肉、秦艽各15克,甘草、板蓝根、石斛、北沙参、紫草、丹参各30克,穿心莲、莲子心、全蝎各9克,蜈蚣二条,大白花蛇6克。

【功效】凉血滋阴,解毒活血。

【用法】水煎内服,日一剂。

【方七】秦艽丸【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黄芪30克,秦艽15克,黄连、乌梢蛇各6克,漏芦10克。

【功效】益气泻火,搜风通络。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八】犀角地黄汤合化斑汤加减【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犀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紫草、知母、生石膏、玄参、金银花、连翘、生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凉营清气。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九】狼疮补肾汤【来源】《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组成】黄芪15克,党参、白术、茯苓各10克,南沙参北沙参、石斛、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丹参各15克,鸡血藤、秦艽各30克。

【功效】益气滋阴,活血通络。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十】生芪地黄汤【来源】《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组成】生黄芪60克,鸡血藤30克,玄参15克,生地黄15克,板蓝根30克,桑寄生15克,淫羊藿15克,丹参15克,生蒲黄9克,威灵仙15克,蜈蚣2条,全蝎9克,庶虫虫9克,乌梢蛇9克,琥珀9克,甘草30克,鸡内金9克。

【功效】益气养阴,祛风活血。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十一】生地养阴清热汤【来源】《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组成】生地黄30克,女贞子9克,黄精12克,川断续9克,玄参30克,黄柏9克,桔梗4.5克,杏仁9克,牡蛎30克,连翘3克,绿豆12克,黑豆12克。

【功效】养阴清热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十二】复方鱼腥草益母汤(狼疮定)

【来源】《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组成】北黄芪30克,甜叶菊12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5克,丹参20克,红条紫草12克,鱼腥草15克,茜草根12克,山萸肉12克,怀牛膝15克。

【功效】扶正祛邪,益气养阴,滋阴补肾。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或制成片剂,每次4片(相当于生药1.04克),开水送服,连服三月为一疗程。

【方十三】黄精消斑饮【来源】《结缔组织病中医治疗学》引夏少农方【组成】黄芪40克,党参20克,黄精15克,麦门冬15克,北沙参12克,白芍12克,地骨皮30克,青蒿梗30克,银柴胡9克,大生地黄12克,牡丹皮9克。

【功效】益气生血,滋阴清热。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方十四】虎杖山栀汤【来源】新医学,1978:(4)

【组成】虎杖、野菊花、生地黄、南天竺、十大功劳叶各33克,穿心莲、苦参、知母、紫草各15~30克,秦艽15克,山栀子9克,牡丹皮9~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凉血,利湿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血热炽盛加犀角、凌霄花;以湿为重加锦鸡儿、枫荷梨、鸡血藤、金荞麦;脾胃虚寒改温补脾胃为主,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待脾胃之症消失,二法交替使用;气血虚加何首乌、白芍,当归、太子参、黄芪;肝肾阴亏加枸杞子、玉竹、天门冬、麦门冬、沙参。

【方十五】右归丸加减【来源】新中医,1985:(9)

【组成】干地黄、山萸肉、枸杞子各12克,怀山药30克,鹿角胶(烊化)、制附片、黄芪、当归、茯苓皮、葫芦巴、炙甘草各10克,楮实子15克。

【功效】温补肾阳。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六】实脾饮加减【来源】新中医,1985:(9)

【组成】白术、制附片、广木香、茯苓皮各10克,党参、黄芪、陈皮各12克,炮姜、大腹皮、沉香各6克。

【功效】温阳健脾。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七】三子养阴汤加减【来源】新中医,1985:(9)

【组成】女贞子、枸杞子、沙苑子各15克,人参、酸枣仁、柏子仁、炙甘草各10克,生地黄、熟地黄、炒白芍、朱茯神各12克,炒黄连1.2克。

【功效】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八】杞菊地黄丸加减【来源】新中医,1985:(9)

【组成】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各12克,菟丝子、怀山药各15克,菊花、麦门冬、牡丹皮、川楝子、茯苓各10克,五味子、玫瑰花各6克。

【功效】养阴柔肝。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九】四衣汤【来源】江苏中医杂志,1983:(2)

【组成】露蜂房4克,蝉衣、凤凰衣、蛇蜕各6克,甘草、牛膝、车前子各10克,土茯苓30克,忍冬藤15克,生地黄12克。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系统性红斑狼疮方一【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2)

【组成】生石膏30~60克,寒水石30克,滑石30克,生地黄30克,知母12克,生薏苡仁30克,生甘草9克。

【功效】清热凉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备注】发热不退,可用紫草30克,鸭跖草30克。还可用水牛角粉、羚羊角粉、紫雪丹、醒脑1号等。

【方二十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方二【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2)

【组成】生地黄30~60克,玄参30克,金银花30克,黄芩15克,板蓝根30克,虎杖30克,牡丹皮9克,赤芍9克,牛黄粉2克(吞)。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滋阴。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二十二】系统性红斑狼疮方三【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2)

【组成】生地黄30克,玄参30克,麦门冬12克,知母9克,忍冬藤30克,虎杖30克,苦参30克,生薏苡仁12克,川牛膝12克,羊蹄根30克。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二十三】系统性红斑狼疮方四【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2)

【组成】黄芪12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升麻9克,柴胡9克,青蒿30克,茯苓12克,忍冬藤30克,薏苡仁12克,生甘草3克。

【功效】益气健脾,祛风除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二十四】系统性红斑狼疮方五【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2)

【组成】丹参12克,益母草30克,赤芍9克,川芎3克,黄芪20克,党参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牛膝10克,生甘草3克。

【功效】益气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二十五】系统性红斑狼疮方六【来源】中医杂志,1987:(8)

【组成】大青叶、连翘、金银花、淡竹叶、尾连、知母、玄参、牡丹皮各10克,水牛角粉6克(冲),生地黄、生石膏各30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二十六】系统性红斑狼疮方七【来源】中医杂志,1987:(8)

【组成】生地黄30克,玄参、天门冬、麦门冬、玉竹、石斛、黄精、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银柴胡、牡丹皮各10克。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二十七】系统性红斑狼疮方八【来源】中医杂志,1987:(8)

【组成】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旱莲草、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牡丹皮各10克,生、熟地黄各12克。

【功效】滋阴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二十八】系统性红斑狼疮方九【来源】中医杂志,1987:(8)

【组成】猪苓、仙茅各12克,茯苓、泽泻、炒白术、嫩桂枝、仙灵脾、黄芪各10克,冬瓜皮15克,白茅根60克。

【功效】益气温阳,健脾除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二十九】系统性红斑狼疮方十【来源】中医杂志,1987:(8)

【组成】柴胡、川楝子、炒枳壳、陈皮、法半夏、片姜黄、黄芩、生甘草、香附、郁金各10克,生姜6克,大枣7枚。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三十】系统性红斑狼疮方十一【来源】中医杂志,1987:(8)

【组成】熟地黄、炒白术、炙黄芪、茯苓、太子参、龙眼肉、远志、生甘草、酸枣仁、当归各10克,木香6克。

【功效】益气养血,补益心脾。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三十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方十二【来源】中医杂志,1987:(8)

【组成】秦艽、羌活、防风、威灵仙、牛膝、丝瓜络、知母、当归各10克,鸡血藤15克,生石膏30克。

【功效】祛风清热,养血通络。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三十二】消毒灵【来源】中医杂志,1988:(8)

【组成】生地黄、蒲公英、紫花地丁各20克,赤芍、牡丹皮、怀牛膝、苦参、花粉、当归、连翘、黄芩各15克,甘草10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滋阴。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三】红斑狼疮方一【来源】中医杂志,1989:(9)

【组成】生玳瑁(或羚羊粉、犀角粉)、生地黄炭、金银花炭、板蓝根、花粉、牡丹皮、赤芍、玄参、石斛、草河车、白花蛇舌草。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备注】可配合安宫牛黄丸或局方至宝丹。

【方三十四】红斑狼疮方二【来源】中医杂志,1989:(9)

【组成】南沙参北沙参、石斛、党参、黄芪、黄精、玉竹、丹参、鸡血藤、川连、秦艽、草河车、白花蛇舌草。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备注】可配合八珍丸、地黄丸。

【方三十五】红斑狼疮方三【来源】中医杂志,1989:(9)

【组成】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车前子、丹参、鸡血藤、秦艽、草河车、白花蛇舌草。可配合地黄丸、肾气丸。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除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三十六】红斑狼疮方四【来源】中医杂志,1989:(9)

【组成】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柴胡、厚朴、丹参、鸡血藤、首乌藤、益母草、钩藤、草河车、白花蛇舌草。

【功效】益气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备注】可配合八珍益母丸。

【方三十七】系统性红斑狼疮系列方一【来源】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2)

【组成】羚羊粉、麦门冬、菖蒲、郁金、大黄炭、牡丹皮、枳实、滑石、竹叶、莲子心。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备注】抽搐加朱砂、全蝎、胆南星;呕吐加代赭石、竹茹;鼻血加藕节、侧柏叶。

金方通圣中药足浴液是什么定位?

白癜风是一种限局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表现为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限局性白色斑片,以多发于面、颈、手背以及对称性分布为重要特点。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和神经因素等有关。中医称之为白驳风、斑白、斑驳、白癜、白驳、白蚀等。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多见于青壮年。任何部位皮肤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易受光照及摩擦损伤部位,如颜面部、颈部、躯干部和四肢等。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亦可累及。大部分白色斑对称分布、亦有部分患者白斑沿神经节段分布。皮损为局限性色素脱失斑,乳白色,自指甲至钱币大小,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白斑处毛发也可变白。在进展期,脱色斑向正常皮肤移行,发展较快,并有同形反应,即压力、摩擦、外伤后可形成继发白癜风。病程慢性迁延,可持续终身,亦有自行缓解的病例。

(一)内治方【方一】验方一【来源】《奇难杂症》【组成】白花蛇15克,蝉蜕12克,僵蚕18克,露蜂房12克,当归12克,赤芍15克,川芎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三棱18克。

【功效】活血祛风,理气化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验方二【来源】《奇难杂症》【组成】熟地黄30克,淮山18克,女贞子18克,牡丹皮15克,茯苓18克,首乌30克,僵蚕18克,白蒺藜16克,蝉蜕12克。

【功效】养血祛风,滋阴补肾。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验方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功劳叶、槟榔各15克,白蒺藜、补骨脂各12克,生甘草4.5克。

【功效】补肾清热,消积杀虫。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验方四【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党参、白芷、苍术各10克,何首乌、鸡血藤、夜交藤、丹参各15克,红花、路路通、麻黄各6克,全蝎1~2个。

【功效】养血祛风,通经活络。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验方五【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新鲜马齿苋50克。

【功效】清热解毒,乌发散血。

【制法】将鲜马齿苋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每剂煎二次,药液混合。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验方六【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当归、防风、补骨脂、赤芍、红花、陈皮、川芎各10克,鸡血藤、黄芪、黑豆皮各15克,白蒺藜30克。

【功效】清热祛风,活血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服20剂后将上药共为细末,每次服10克,每日2次。

【方七】验方七【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当归9克,川芎9克,牡丹皮9克,桂枝9克,乌梢蛇9克,白鲜皮9克,地肤子9克,豨莶草9克,赤芍15克。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八】验方八【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当归9克,川芎6克,赤芍9克,白芍15克,红花5克,何首乌15克,拘杞10克,生地黄15克,黄芪20克,白芷7克,白蒺藜7克,桂枝6克。

【功效】滋补肝肾,活血益气。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九】乌金煎【来源】吉林中医药,1988:(2)

【组成】黑豆衣120~180克,羌活6~12克,独活、荆芥各12克,蜂蜜30克,酒少许。

【功效】补肾荣肤,祛风胜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消斑汤【来源】山西中医,1988:4(2)

【组成】桔梗、郁金、独活、防风、桃仁各10克,何首乌、黑芝麻、旱莲草、苍耳子各18克,红花60克,苦参15克,白附子6克,苍术12克,黄芪20克。

【功效】祛风除湿,益气固表,活血消斑。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一】白癜风消饮一【来源】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8)

【组成】柴胡、白芷、川芎、桔梗各9~12克,丹参、首乌各10~15克,郁金、桃仁、防风、荆芥、龙胆草、补骨脂、白术、陈皮各6~10克,当归12~25克。

【功效】疏肝活血,健脾除湿,祛风清热。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二】白癜风消饮二【来源】《难证奇方妙用》【组成】柴胡9~12克,白芍9~12克,川芎9~12克,桔梗9~12克,郁金6~10克,桃仁6~10克,红花6~10克,防风6~10克,荆芥6~10克,龙胆草6~10克,补骨脂6~10克,白术6~10克,陈皮6~10克,当归12~25克。

【功效】活血祛瘀,消风润肤。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三】祛白消斑汤【来源】湖南中医杂志,1989:5(5)

【组成】当归、川芎、赤芍、白芍、红花、何首乌、枸杞子、生地黄、黄芪、白芷、白蒺藜、桂枝、防风。

【功效】活血养血,祛风益气。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四】玄机汤【来源】《奇效良方集成》【组成】草河车、浮萍、丹参各50克、川芎15克,紫草、刘寄奴、牡丹皮、威灵仙各15克,琥珀、地龙、土鳖虫各10克。

【功效】补血活血,通络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小儿酌减,孕妇忌服。1个月为1疗程。

【方十五】通窍活血汤加减【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10)

【组成】川芎、赤芍、红花、老葱白、鲜姜、防风、苍耳子各9克,桃仁12克,红枣(去核)7枚,桔梗、黄芪各15克,麝香(冲服)0.1克(若无麝香可用白芷20克代替),黄酒120克,桂枝5克,浮萍15克。

【功效】活血化瘀,祛风解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六】一贯煎加味【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女贞子、覆盆子、防风、当归、川楝子、枸杞子各10克,沙参、麦门冬各15克,生地黄30克。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祛风。

【制法】上药水煎取汁。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七】七零八方加减【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当归、白芍、紫草、姜黄、茜草各10克,黑芝麻、白鲜皮、何首乌各12克。

【功效】调和气血,驱风通络。

【制法】上药水煎取汁。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八】消风饮【来源】《民间治病小绝招》【组成】粉牡丹皮10克,广郁金10克,草红花10克,炒白蒺藜10克,紫草10克,黑豆10克,制何首乌15克,生石决明15克,生地榆15克。

【功效】活血祛风,养血祛癜。

【制法】上药共入砂锅内,加清水1升,浸泡30分钟,上火煎煮30分钟,滤渣取汁,二煎加水适量,煎煮20分种,滤液混合。

【用法】分3次温服,每日1剂。

【备注】同时用蛇皮50~100克剪碎,放瓦上煅为炭,研细末,醋调如糊,外涂患处,1日3次。

【方十九】凉血地黄汤加减【来源】中医杂志,1993:34(3)

【组成】生地黄30克,赤芍、丹参、当归尾、川芎、桃仁泥、黄芩、地榆、荆芥、防风、豨莶草、白鲜皮、地肤子、乌梢蛇各9克,生甘草3克。

【功效】凉血活血,清热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味【来源】中医杂志,1993:34(3)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各15克,当归、赤芍、白芍、山萸肉、仙茅、枸杞子、仙灵脾、川芎、桂枝、白蒺藜、白鲜皮、防风、炙地龙、桃仁泥各9克,生甘草3克。

【功效】滋补肝肾,补益气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一】苏木着色汤【来源】《难证奇方妙用》【组成】苏木10克,茺蔚子10克,蝉蜕10克,赤芍10克,白蒺藜15克,何首乌20克,大枣6枚。

【功效】补益精血,养肝安神,乌须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10剂间隔2~3日。

【备注】应用上方时,白斑局部配合日光浴,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或使白斑多接触日光,但避免暴晒。

【方二十二】双藤桂枝汤加减【来源】《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组成】鸡血藤15克,首乌藤30克,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桂枝5克,防风10克,苍术10克,紫苏梗10克,旱莲草15克,生甘草6克。

【功效】调和气血,疏散风邪。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三】柴胡疏肝汤合桃红饮加减【来源】《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组成】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丹参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赤芍、白芍各10克,香附10克,炒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5克,枳壳10克,柴胡5克。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四】六味地黄丸合四物汤加减【来源】《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组成】潼蒺藜、女贞子、生地黄、熟地黄、何首乌、黑芝麻、白蒺藜各15克,覆盆子、枸杞子、赤芍、白芍、当归、川芎各10克。

【功效】滋补肝肾,养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五】右归饮加减【来源】《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组成】制附子10~15克,肉桂1克,干姜10克,党参15克,桑寄生15克,丹参15克,白蒺藜15克,补骨脂10克,当归10克,何首乌15克,豨莶草15克。

【功效】温补脾肾,活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六】消癜丹【来源】湖南中医杂志,1995:11(6)

【组成】赤芍10克,丹参30克,当归10克,川芎12克,防风12克,麻黄10克,钩藤12克,柴胡12克,桃仁12克,红花8克,僵蚕8克,蝉蜕10克,苍耳子20克,紫草20克,甘草4克。

【功效】疏风宣肺,疏肝活血,通经消斑。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七】阿胶熟地丸【来源】湖北中医杂志,1985:(6)

【组成】阿胶、熟地黄、当归各600克,胡麻仁450克,川芎、赤芍、苦参各350克,肉桂、威灵仙各250克,防风300克,附子150克,薄荷200克。

【功效】滋养肝肾,温阳益气,祛风通络。

【制法】上方制成蜜丸。

【用法】1次15克,日3次,淡盐汤送服。

(二)外治方 【方一】验方一【来源】《太平圣惠方》【组成】桑柴灰2斗。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制法】将桑柴灰于大甑内蒸灰气溜。

【用法】取釜中汤淋汁热洗。

【方二】验方二【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马齿苋20克(鲜品加倍),红糖10克,醋7毫升。

【功效】清热解毒,乌发散血。

【制法】上药混合后煮沸,过滤,置有色瓶内备用。或将鲜马齿苋洗净,切碎,捣烂,拧出汁液,瓶装。

【用法】以棉签蘸液涂患部,每日1~2次(最好在睡前涂1次)。配合患部日光浴,从每天10分钟开始,逐日增加至每天1~2小时。

【方三】验方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雄黄、硫黄、密陀僧、朱砂各240克,雌黄60克,白芨360克,白附子600克,冰片36克。

【功效】祛风通络,杀虫消斑。

【制法】共研细末。

【用法】以生黄瓜蘸此药粉涂擦白斑。

【方四】验方四【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白附子、硫黄等量。

【功效】祛风通络。

【制法】研末。

【用法】姜汁调匀外搽。

【方五】验方五【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枯矾、防风各等量。

【功效】祛风利湿,清热解毒。

【制法】共为细面备用。

【用法】以鲜黄瓜片蘸药面擦患处。

【方六】验方六【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雄黄、硫黄、黄丹、密陀僧、生南星等份。

【功效】祛风杀虫,消斑祛瘀。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用法】取一生姜剖开,以其剖面蘸药粉擦患处,擦后患处变黑,次日再擦,至黑退便愈。

【备注】治疗中忌食鱼腥和酒类。

【方七】验方七【来源】《久病难症必效单方》【组成】硫黄、密陀僧、轻粉各3克,麝香0.015克。

【功效】温经散寒,杀虫通络。

【制法】共研成细末,用清水加姜汁数滴调匀。

【用法】外搽患处,每日4~6次。

【方八】验方八【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肉桂30克,补骨脂90克。

【功效】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制法】以水酒各半混匀后浸药1周。

【用法】外搽患处。

【方九】验方九【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菟丝子25克(碎),50%酒精75毫升。

【功效】滋补肝肾,活血消斑。

【制法】浸泡7天。

【用法】外搽患处。

【方十】验方十【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生山栀子25克,50%酒精75毫升。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制法】浸泡7天。

【用法】外搽患处。

【方十一】验方十一【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姜黄300克,黑矾300克,密陀僧90克,雄黄30克,补骨脂150克,轻粉30克,75%乙醇5000毫升。

【功效】祛风杀虫,收敛消斑。

【制法】先将前五味药浸泡于乙醇中,置七天后,滤除药渣,加入轻粉即成酊剂。

【用法】用药前用切片生姜用力涂擦患处,以皮肤发红为度,再用新毛笔蘸此酊剂涂患处。每日2次,直至病愈。

【方十二】验方十二【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无花果叶,烧酒各适量。

【功效】解毒行气,活血化瘀。

【制法】无花果叶细切浸酒7天。

【用法】以酒擦患处,每日3次。

【方十三】验方十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露蜂房、凌霄花、踟躅花各30克,附子、川乌头、防风各60克。

【功效】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制法】上药研细末,用猪脂1500克煎炼,看药焦黄,去渣。

【用法】外搽患处。

【方十四】验方十四【来源】《是斋百一选方》【组成】草乌15克,巴豆3克。

【功效】驱风除湿,通络散瘀。

【制法】草乌、巴豆,并切细上用米醋和湿,以布裹。

【用法】浴罢擦之,频浴为佳。

【方十五】验方十五【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细辛6克,雄黄,白芷各8克。

【功效】温经散寒,杀虫通络。

【制法】研细末。

【用法】醋调搽。

【方十六】验方十六【来源】《久病难症必效单方》【组成】细辛6克,白芷3克,雄黄3克。

【功效】温经散寒,杀虫通络。

【制法】将上药研末后放陈醋搅拌均匀。

【用法】涂擦患部,每日1~2次。

【方十七】验方十七【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硫黄、密陀僧、腻粉、乳香、白僵蚕、杏仁各30克。

【功效】收敛杀虫,祛风散结。

【制法】各研细末,和研匀,酥油调膏。

【用法】外搽患处。【方十八】白癜康【来源】北京中医,1993:(2)

【组成】黄芪、何首乌、白鲜皮各30克,姜黄、丹参、自然铜、补骨脂各15克,白蒺藜、防风各10克。

【功效】益气补血,活血祛风。

【用法】水煎外洗,1日3~4次,3个月为1疗程。

【方十九】密陀僧散【来源】《外科正宗》【组成】硫黄、雄黄、蛇床子各6克,石黄、密陀僧各3克,轻粉1.5克。

【功效】祛风,杀虫,止痒。

【制法】上药共为细面。

【用法】直接外扑或用醋调搽患处,日1~3次。

【方二十】消斑酊【来源】《难证奇方妙用》【组成】乌梅60克,补骨脂30克,毛姜10克。

【功效】清热收敛,杀虫通络。

【制法】将上药放入80%~85%酒精(按照药物1份,酒精3份比例配制)内浸泡两周后滤去渣。

【用法】使用时用棉球或纱布蘸药涂患处,每日次数不限,每次1~5分钟,擦时用力要匀,觉患处皮肤发热为度。连续涂搽数日,直至白斑消除为止。

【方二十一】前胡防风补骨脂方【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前胡20克,防风10克,补骨脂30克,75%酒精100克。

【功效】温阳祛斑,活血祛风。

【制法】以上前三味研为细末,加入75%酒精中浸泡7天,过滤取汁,备用。

【用法】用棉签蘸药液涂擦患处,每次5~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方二十二】荆芥川椒补骨脂方【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紫荆芥皮15克,川椒15克,补骨脂15克,75%酒精100克。

【功效】发表祛风,理血杀虫。

【制法】以上前三味研为细末,加入75%酒精中浸泡7天,过滤取汁,备用。

【用法】用棉签蘸药液涂擦患处,每次5~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方二十三】补骨脂酊【来源】《古今名方》【组成】补骨脂120克,旱莲草60克。

【功效】调和气血,活血通络。

【制法】上药研碎放入75%酒精500毫升内,浸泡7天,过滤去渣,瓶装备用。

【用法】用棉球蘸药涂于患处。并摩擦5~10分钟。

【方二十四】博落回姜醋方【来源】《皮肤病百种疗法》【组成】博落回30克,陈醋90克,老生姜适量。

【功效】解毒杀虫通络。

【制法】以上前一味切碎,装入瓶中,加入陈醋浸泡10天,备用。

【用法】先将老生姜切开,用断面擦患处皮肤至微红,再用棉签蘸药涂擦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中药浓缩配方,祛除邪毒,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产品以生姜,牡蛎,血竭,天麻,红花,龙骨等中草药提取后配置而成。

金方通圣足浴液是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的干金方基础上,以羚羊角、虫草、牡蛎产血竭、红景天、天麻、丹参、党参、高丽参、桂枝、龙骨、半夏、黄芩、茯苓等五十六味名贵中药,辅以现代生物高科技工艺提取有效精华成分的足浴足疗健身养护产品。

金方通圣爽肤沐浴露:全面洁肤,润肤,除臭,去痒 ,并可明显控制湿疹,狐臭,脚气,皮癣等皮肤问题。

金方通圣育发洗发露:中科院博士配方,国家特证,提取生姜、侧柏叶等明星成分,有效润发,固发,生发,激活毛囊活性。

金方通圣修护健发霜:修护发丝,补充头发所需营养成分,令秀发更柔顺,光泽,采取香氛配方,持续留香。

介绍

延安金方通圣足康道中药泡脚店办公室地址位于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的延安,延安洛川县交口河镇交口河村,于2018年12月13日在洛川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主要经营足浴服务、足浴液、洗发水、日用百货销售。

以上就是关于手足癣有什么金方?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