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费,狂攒钱,年轻人正在成为“抠族”

   2023-02-25 21:23:23 网络1030
核心提示:采访、撰文 | 杜鹃 疫情绵延不绝这几年里,几乎所有人都困在一种“不稳定”的情绪漩涡中。时代的大浪陆续砸下,面对提心吊胆的裁员潮,看不见尽头的隔离期,一边试图说服自己“不行就躺平吧,爱咋咋地”,一边看着房贷、车贷、工资余额原地鲤鱼打挺“

不消费,狂攒钱,年轻人正在成为“抠族”

采访、撰文 | 杜鹃

疫情绵延不绝这几年里,几乎所有人都困在一种“不稳定”的情绪漩涡中。

时代的大浪陆续砸下,面对提心吊胆的裁员潮,看不见尽头的隔离期,一边试图说服自己“不行就躺平吧,爱咋咋地”,一边看着房贷、车贷、工资余额原地鲤鱼打挺“快扶我起来,我还能继续苟着。”

于是,这届年轻人醒了,悟了,他们选择投入一场长期抗争,拿出“吝啬大师”葛朗台的精神,誓要在每一道生活缝隙中“抠”出安全感,“存”出底气。

90后,正在大踏步加入存钱大军。

据中国新经济研究院发布2020版《90后攒钱报告》显示,仅2020年一年,90后存钱比例上升近4成。“月光族“”购物狂“等几年前催生出的新名词,正在逐渐消失。

曾被消费主义绑架的人,如今渐渐成为储蓄主力军。看着只增不减的余额,或许能稍稍消解大环境带来的焦虑。

即使离财富自由的距离依旧遥远,但存钱似乎是眼下获得幸福感最低成本的方式之一。

一个普通女青年极端的省钱攻略

92年生的小语真正意识到要攒钱的时刻,来自一次闺蜜的“侧面提醒”。

闺蜜结婚早,又顺理成章要了孩子,但在婚后才发现老公在外欠债十几万,所以生活一直很拮据。躺在病床上准备剖腹产的时候,闺蜜的银行卡余额只有不到4000块,留着还她下个月的房贷。

闺蜜半开玩笑半警告地把这件事讲给小语听,小语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闺蜜,只觉得这是存在于21世纪之下的恐怖故事,她说:“如果让我和我闺蜜换个位,我大概率会产后抑郁”。

与闺蜜聊完,小语深刻意识到了攒钱的重要性。为了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小语制定了一个漫长且稳定的攒钱计划,打算从正式工作后开始执行。

小语平时的极简风桌面

研究生毕业后,小语进入一家外企,因为业绩好,入职不到一年就升职成为领导。如今每个月平均收入1万5,保持着每个月70%的储蓄率,两年下来,攒了近20万。

小语称这笔钱叫“算球了资金”,虽然不多,但足以让她能在工作中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大喊一句“算球了,我不干了”,然后依旧能稳定生活一段时间。

如何能高效地攒钱呢?小语分享了她的秘诀:该花钱的找平替,不该花的疯狂给自己洗脑。

比如,如果需要买一些衣服,她会同时打开三个软件,包括但不限于淘宝、拼多多、咸鱼,同样的款式,把图片复制粘贴下来,用各种软件里的“搜同款”功能,能看到好多相似的产品,然后再逐一对比,衡量退货标准后,谨慎下单。

为了省钱,小语不介意穿二手衣服。衣服便宜好穿即可,无所谓新旧款式,如此一来,她衣柜里除大衣外套外,基础款的衣服均价在二三十块左右,没有超过四十块的。

而生活中实行“精简”生活的她,也经常会抛售自己不常穿的衣物,至今卖出去90多笔,赚了一万七千多元。

小语的交易记录

“相当于用一种低成本换取另一种低成本,谁都别想赚我一分钱。”

除了衣服,生活必需品也会按需囤货,瞄准每个大促日期,“618”“双11”“双12”,重点囤消耗品,卫生纸、卫生巾、洗衣液、消毒液,一口气买够一年的,花销控制在400左右。

归根结底,对比和平替是重点。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消耗品,她更倾向于有什么用什么,不管牌子,便宜就行,4、5个软件逛下来,总能找到符合心里价位的商品。

那些在对比过程中浪费的时间,是她追求“便宜”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而身为异地漂泊的打工者,吃饭也是一笔非常固定的开销,如何精简,小语也自有妙招:不放过每一个好评返现的机会。

首先,找到一个可以好评返现的商家,然后尽量就只吃这家外卖。然后,她会下意识地把每一餐外卖的价格控制在30元以内,然后每次吃完饭都保持着好评的习惯,拍两张照片,不走心地夸一夸,截图甩给店家,基本上能换来3块到5块不等,补上差价,一顿晚饭20块搞定。

小语平时的外卖返现

当然也有想“奢侈”一把的时候,这时候小语会使出必杀技:类比法。有次,她抓心挠肝地想吃披萨,随手在外卖软件上一看,最便宜的那家也要58块钱,当下有点舍不得。

于是她打开淘宝,看看58块钱到底能买什么,三个耳坠,一个银质项链,反过来开始质问自己,吃一顿披萨能获得什么呢?答:一身肥肉,小语果断放弃了口头上的快乐,关掉软件,眼不见心不烦。

但当她看到自己银行卡金额蹭蹭上涨,那张曾因为买劣质护肤品大过敏的脸上,会绽放最美的笑容。

一百万人,在豆瓣当“抠族”

年轻人想要攒钱,无非两种渠道,“开源”和“节流”。

开源,是指除了固定工资外,找个副业赚点外快,或者将手里的闲钱做投资,希望钱生钱。

十点人物志前段时间发过一篇讲年轻人做副业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种草。

除了做副业会有一部分人选择投资理财,希望能为自己“财富自由”的美好愿望,添一把火。

据Mob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6000万新“基民”加入基金狂潮;互联网“基民”用户规模突破1.2亿,同比上升90.7%,2020年新增“基民”中,超五成为90后。

在豆瓣攒钱小组“理财look”板块下面,能看见江湖上各个身怀绝技的素人们在理财上的心得体会,言辞之专业,分析之细致,抛开是否赚钱不说,单就那股肯钻研的认真劲儿,足以让一场“白日梦”做得相对真实。

但就像永远立在证券交易所门口,却总被人忽视的那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人们享受理财带来快速收益的同时,也需承担随时“被绿”的风险。

4月受上海疫情影响,股市以一抹“原谅色”洗刷各大板块,三大股指通通下跌,跌幅不等,其中A股平均跌3.87%首当其冲。股民们叫苦不迭,纷纷预测是否“股灾”即将来临。

小语也曾尝试过投资理财,只购买那些收益稳定的基金产品,太高风险的投资她不敢投,风险较低的收入又太少,买了3个月的基金,行云流水一通操作,发现还不如把钱存在余额宝里每日返现给的多,从此,小语自觉退出理财届,只本本分分做个“抠族”。

在“节流”方面,人们的行为也可被分成两个阵营。一是将手里的钱合理分配,按需花销,有固定的攒钱金额,每月稳定攀升。二是“薅羊毛”,从日常生活中“薅”个八块十块的,能省则省,也不是难事。

豆瓣网友@我不挑食的哦 属于前者,每月工资到手第一件事就是分配,划分账户+死期定存。将工资分为生活费、房租、理财三大部分,将各个部分的钱存入不同的银行卡内,每个月只用固定的钱满足固定的需求,理财则优选死期定存,只留小部分灵活应急。

而薅羊毛也是一项技术活,所用技能不限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豆瓣攒钱小组的成员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自己的锦囊妙计,展露着普通人为省钱奔波的姿态。

比如,会有人聚焦各种银行办卡的小福利,充个会员,在银行app上做做任务就能免费领到各种纸巾、洗洁精等生活必需品。

那些不想花钱买各种软件会员,又想看VIP定制内容的抠族们,则自发在组里开启“拼单”任务,一个账号几人AA后各自登陆。

几次操作叠加,很可能只用一份会员价格,看遍全网VIP内容。

有人觉得此举省钱,就有人依旧一分钱都不想出,只揪着那些“领任务赠会员”的活动不放,也能换上半个月的会员,先凑活着用。

还有人开始学小区里的大爷大妈收集包装盒和纸箱,月底打包一卖,也能换来几十到几百不等。

不只是薅羊毛,抠族们的动手能力也堪称一绝,只要能不花钱,人人都是手工大师。

把家里用完的牙线盒保留起来,剪开缝隙,用免钉胶粘在墙上,就是一个经济实用的牙刷架。虽说网上一个牙刷架也只需几块钱,还包邮,但看着自己手里零成本、纯手工的替代品,心中难免有金钱给予不了的成就感。

这些在豆瓣小组里分享自己攒钱秘诀的人,号召大家一起攒钱的人,其实未尝不知想通过攒钱变得富有是件极难的事情,继续攒钱无非是想让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有个目标。

有人通过攒几个月钱换一部新手机,有人攒了几年的钱换了一套房子的首付,也有人只是单纯地在急躁的 社会 环境里追求极简自律的生活方式。

总之,抓住生活中的每一笔钱,就似乎是掌控了生活。

攒钱从来都是一场拉锯战,需做好长期攻坚的准备。多学多看,积少成多,先从小数目攒起,难保哪天不会凑成一笔大钱。

或许今日攒钱的动作,就是将你从没钱时无所适从的状态里解救出的最好方法。

省钱,疫情下最后的安全感

为什么近些年人们会痴迷于攒钱?想必不说,人们心里也有数。

在微博上搜裁员,下面公司的名字多得让人感到害怕,而这些公司都是人们当初挤破头也要闯一闯的“大厂”之流。

在二手平台上随便逛逛,多得是低价抛售自己生活用品的打工人,被时代浪潮淘汰的年轻人,在逃离北上广之前,兜售自己之前的人生。

无法抵御的天灾下,人们的危机感空前加剧。

在这样持续紧绷的状态中,衡量得失后做出相对保守的动作,是可以理解的选择,也有人会因此质疑自己之前的生活方式,做出一些改变。

93年生春棠就是如此,促使她真正做出改变的信号是:公司没有发年终奖。

那一刻,春棠意识到,公司的情况应该不乐观。而后HR找到每个人单独聊天,解释了为何今年没有年终奖的原因,佐证了她这一想法。

春棠不是没有离职的念头,但朋友陆续被裁的消息接连传来,她渐渐放下了这个想法,试图从自身出发,为很可能也要面临的被裁找到一个相对缓冲的方式。

她想到了存钱,这样就算有一天裁员浪潮真的拍在她脸上,她也能过得轻松些,好似手里攥的不是钱,而是在大城市打拼时从未切实体会到的安全感。

春棠加入了“丧心病狂攒钱”小组,开始效仿小组成员们的生活方式,转变的初期,总是很难的。

她学会了在买菜时提前打开两三个软件,比对每一款菜品的价格,然后挑最便宜的下单;她学会在每个月工资到账的一瞬间将全部的钱转入余额宝,只为了每天返现的那么几块钱;她学会了拒绝一些不必要的开销,偶尔出门跟朋友玩也会提前问预算,再决定是否要想个理由鸽了。

正如攒钱小组的简介一样:让我们一起变成那个有钱有安全感的人,春棠也觉得,在大环境有些疲累的当下,这句话戳到了她的心坎上。

春棠也知道,就算开始攒钱,她一样速度很慢,还是跑不赢总是在增长的房价、跑不赢通货膨胀的速度、跑不赢环境的瞬息万变。

她也做好了随波逐流的准备,攒钱这个行为,更像是一次觉醒,其目的是为了消解她的不安,现在目的已经达到。

现如今,“长期主义”正在代替“精致穷”成为更加流行的消费方式,那些短期刺激带来的快感,也正在被抛弃。

危机意识纵然是促成这一改变的关键因素,但眼看着身边的人都在“定下来”,或结婚生娃步入人生下一个阶段,或有了房贷、车贷等更为明确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自己还在原地打转,这种落差感可比在小组里每日看别人的劝诫要具体得多。

人生在世,无非为了碎银几两,如果生命的究极意义是获得幸福感,而攒钱可以让你幸福,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点“在看”,你有什么攒钱妙招可以分享?

配图源自网络、受访者提供以及电视剧《凪的新生活》《攒钱罗曼史》剧照。

近期南京银行有什么好的理财产品或活动吗?求推荐?

因为现在好多人都觉得如果把钱放在银行就有点太浪费了。他们会觉得如果把钱放在理财产品上就能够钱生钱,这样自己的资产就会翻倍。也是因为现在年轻人更加具有冒险精神,所以他们才会选择这些理财产品。但是这样实际上也带来了风险,高收益的同时就意味着高风险。

有的人要是投资不慎的话,真的就有可能会亏本,而且亏本的真的是大多数人。所以我的建议还是把钱放在银行的定期存款账户里,您是最靠谱的。不过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会去理财的。在一些攒钱的小组里面。经常就可以看到一些人分享自己买股票买基金的心得。不过这些心得有可能是一些理财网站的软文推荐。还是不能够当做真实的文章去看了。他们主要是为了给那些理财基金引流。因为现在互联网,所以很多人就能够把钱都集中在一些互联网基金上面。所以这些互联网基金也是想尽办法的去打广告。不仅是在知乎上面在一些豆瓣小组里面,也有他们广告的身影。

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定要理智一些,还是不能够相信这些理财产品,因为这些理财产品亏本的可能性真的会非常大。而且如果要是第1把能够盈利的话,也不代表其他基金就一定会盈利。因为这个偶然性还是比较大的,好多基金都是特别亏本的。金融市场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以为这家公司的业绩好,这个基金就会涨。其实不是这样的,金融市场还是有很多我们不熟悉的一些规则。所以轻易的就不要去买这些基金,还有股票,这不是我们的知识范围。而且好多人进去完全就是被割韭菜,根本就不可能去割那些基金股票的韭菜。

豆瓣小组功能分析

南京银行理财产品包括自有产品和代销产品,比如日日聚财、珠联璧合日日聚鑫现金管理类公募人民币理财产品、创鑫财富牛2号人民币理财产品、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华夏潜龙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申万菱信中证500指数优选增基金等。①、南京银行“金梅花”理财系列产品是南京银行面向个人客户推出的本外币理财产品。可进行人民币和外币投资。

②、南京银行“珠联璧合”理财产品,该产品风险等级为中级适合风险属性为中及以上的客户,销售对象为有投资经验的客户。

③、南京银行“日日聚金”理财产品:投资对象是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等。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稳定。

南京银行理财产品怎么样?

南京银行“珠联璧合”理财产品

理财币种 人民币

理财收益计算 理财收益=理财本金×R×实际存续天数÷365,365天/年。R=4。4%(已扣除销售费率与管理费率)。

发行对象 根据我行理财产品内部风险评估,该产品风险等级为中级(本风险等级为我行内部风险评估结果,仅供参考,我行不对前述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做出任何形式的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适合风险属性为中及以上的客户,销售对象为有投资经验的客户。

产品类型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

投资起点金额 起点金额10万元人民币,以1万元的整数倍递增。

收益支付方式 存续期满,本金与收益一次性支付

南京银行“日日聚金”人民币理财产品

投资对象...全部

 

一、 产品背景介绍:

豆瓣小组是豆瓣主要业务之一,也是早期业务之一,其目的是将线上相同爱好的用户聚集在一起讨论交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更新以及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出现,豆瓣小组有必要对现有产品的架构作出调整,以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

二、 产品功能框架

  豆瓣小组的主要功能是社交,其功能结构图如下:

                             

 

三、功能分析

1. 小组讨论

       豆瓣小组的功能结构比较完善,具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基本功能,但在用户体验方面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在功能设计和内容质量。

1.1小组讨论界面内容

       目前小组讨论是继小组推荐和小组管理后的第三个板块,位于小组界面的最下端,如图1所示:

       深度用户的浏览习惯是选择小组,跳过小组推荐和小组管理,浏览小组讨论内容。小组主界面应该放置用户常用的功能和经常浏览的内容,因此主界面内容为小组讨论。为了提升用户浏览主界面内容的体验感,主界面的内容不以时间线做展示顺序,而是展示用户感兴趣的有质量的内容。未加入小组的优质帖子会根据用户的兴趣,最为推荐帖子展示在主界面,用户不仅可以查看推荐帖子的内容,也可以游客身份在帖子下面回复。对于未加入的小组,用户可以进入小组查看内容和回复,但不能发帖,只有该小组成员才有权限发帖。每个帖子的下面展示了帖子所在小组名和小组头像,帖子当前的评论数和点赞数,评论数多或点赞数多的帖子都会一定程度的激起用户的好奇心,从而浏览详情并进一步互动,提升用户对产品的黏性。 

1.2管理

      目前小组管理功能在主界面推荐板块下,小组管理目录下包含全部小组,我的回复,我的发布和最近浏览,主界面小组管理板块没有明确告知用户的回复和发帖痕迹入口在管理功能里,只展示了部分已加入的小组头像和小组名,这就导致了用户误以为小组管理只有已加入的全部小组,部分即使是长达几年的用户也不知道查看自己曾经回复和发帖痕迹的入口在哪里。

       考虑到用户浏览自己发的内容属于高频的行为,豆瓣【我的】板块已有太多功能,因此依然把小组管理保留在小组主界面,但作为隐藏功能,更名为管理,位置设在搜索框右侧。管理目录下包含小组管理,我的回复,我的发布,最近浏览。

1.3搜索框

       小组主界面展示的内容为用户自创,时下社会上的热点内容或者搜索频率比较高的内容不能及时地展现出来,目前搜索框只有热门小组关键词展示,且不是滚动展示。在主界面搜索框内轮流展示时下的热点或者搜索频率较高内容的关键词,则会给用户一定的热点内容提示,动态展示也会在视觉上吸引用户的注意。

2. 新组发现

       除了高质量的帖子内容能吸引用户之外,有特色的小组也能吸引不少用户,例如这次大火的豆瓣夸夸小组。把用户感兴趣的,有特色的小组展示出来也是豆瓣小组的一大内容。

2.1新组发现展示

      新组发现里的内容是系统推荐的,用户未加入但可能感兴趣的小组。页面展示部分小组简介说明,方便用户了解和筛选小组。小组简介未展示完全可点击‘>’展开功能,完全展示小组简介,让用户全面了解小组性质和小组组规,也可戳小组头像进入此小组讨论界面浏览小组内容。对于感兴趣的小组,用户可点击加入或申请。刷新此界面会有新的小组出现。

2.2分类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用户并不知道有分类查找小组的功能,而是通过搜索框输入关键词查找小组并添加。这是因为分类查找的入口极深,往左拉推荐板块中的正在直播板块才会弹出,主页也并未做任何提示。

       新构思的分类入口在新组发现界面右侧的固定按钮图标中,点击图标,向左弹出一个分类查找小组窗口。用户点击其中一个类目,界面跳转到新组发现,此时展示的是选择的类目下的小组,而不是推荐小组。不会做图标,看上去简陋了。

3.详情内页

       帖子的详情内页的内容是豆瓣小组内容质量的体现。目前帖子得到的回复很少,用户发出的帖子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回复,导致用户减少发帖的频次,进而小组帖子更新少,用户发现不了更多更有趣的内容转而使用其他产品,用户数量减少,帖子回复和发帖更少,如此死循环。提高帖子的回复率是关键。

       目前豆瓣小组帖子回复的机制是用户发帖,系统按照时间线把帖子展示出来,感兴趣的用户点击打开帖子回复。然而用户都有从众心态,评论越多的帖子,被打开的概率也就越高,回复的概率也会更高。为了提高帖子的回复率,建议加入另一种回复机制---邀请用户回复。

3.1邀请回复功能

         新构思的邀请功能是在用户发布新讨论之后会自动弹出邀请界面,推荐的用户均是本小组内的成员,发帖人可选择邀请。点击上一级键后,跳转用户发布的帖子详情页。

在帖子详情页,发帖人也可以点击标题下面的‘邀请’功能键,让小组内成员参与讨论。非发帖人浏览的帖子,在发帖子人名字旁边显示的是‘关注’按钮,其他用户如对发帖人感兴趣,可点击‘关注’。

3.2用户回复区功能

       通常用户的浏览习惯是往下浏览。目前在帖子回复区,展示的用户评论下面是点赞功能,回复其他用户的评论有两个入口,第一个入口是长按某个用户的评论会自动弹出回复这个评论的窗口,但这个功能没有做提示和引导,用户在第一时间不知晓;第二个入口是在该条评论的右上角有个隐藏功能按钮,点击隐藏功能按钮‘··· ’,弹出功能小窗口,选择回复。第二个入口很明显增加了用户的操作成本。回复其他用户的评论属于高频使用功能,保证既要在这方面减少用户的操作成本,又要用户第一次使用就知道功能的存在和如何操作。新构思的评论区将点赞功能的位置换成回复功能,让用户在想要与其他用户交流时,第一时间看到回复功能,减少用户的操作成本。点赞功能则被放置在该条回复的右上角。同时回复时也可添加表情包,适应当代青年的表达方式。

3.3用户积分体系

      为了引导用户互动,提升用户活跃度,引入积分来鼓励和规范用户行为。积分体系如图所示。另外,根据产品的发展周期,需要对积分体系进行阶段性的调整。在对现在平台数据作出分析后,确定需要提高用户哪些行为发生的次数后才能做出积分明细表。

四、结束语

         改变产品功能,提升内容质量很大程度上能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但豆瓣要做的远不止此,删除平台内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等,重视管理员职位,让管理员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并对管理小组做出提示和指导。新功能推出需要做功能引导和介绍,帮助用户更快适应新版本的功能等。做到细致入微也是一个产品精致的体现。

以上就是关于不消费,狂攒钱,年轻人正在成为“抠族”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