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古镇古名“阳温墩”,位于腾冲西南4公里处,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 “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全镇人口6000多,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12000多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著名景点:陷河湿地、千手观音古树群、总兵府、酒吧街、元龙阁、洗衣亭。
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和顺自古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明清两朝,这里出了400多名举人、秀才,是缅甸四朝国师尹蓉、翡翠大王张宝廷、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全镇人口6000余人,在外华侨就达12000余人,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日本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文化旅游景点有艾思奇故居、和顺图书馆、滇缅抗战博物馆和以弯楼子、刘家大院等为代表的中西合璧式古民居。
和顺古镇自驾游怎么玩?这5处和顺古镇自驾游经典景点推荐给您!
来腾冲,和顺古镇是不容错过的一大景点,而且四季皆可游玩,没有太大的季节差异,不少游客选择住在房价稍贵的古镇,方便在小镇内闲逛,其实古镇距离城区并不远,在古镇客栈里叫外卖,也大都得从城区那边送过来。
古镇不算太大,但绕镇走一圈也挺累的,因为和顺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古镇,沉淀着600多年的 历史 文化,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整座古镇建在山坡上,在逛老建筑的同时,也必须经历上上下下的享受,还好台阶不多,都是起伏的坡道。
和顺古镇有什么景点?
几大家族宗祠
和顺古镇里有几个大姓,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传承,从高门大户的李氏宗祠,到精巧有内涵的刘氏宗祠,再到里面藏了一家翡翠店的寸氏宗祠,以及暂时没有对外开放的张氏宗祠……都能够看到严谨的家训,还有承袭中原儒家文化的传统。
在新的时代,宗祠族长的权利已经没有那么大,但因为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中原,对宗族的依恋还在,为了留住每个姓氏的文化传承,仍对远在中原的祖先有着精神上的寄托~这也是大多数边城移民,海外华人对“兴建宗祠”无比热衷的原因,毕竟侨居海外的和顺人比留在本地的要多得多。
艾思奇纪念馆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家族背景显赫,父亲是辛亥革命的元老,自己则是非常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纪念馆是他的故居,典型的和顺本地建筑,外墙是砖混结构,里面的建筑全是木制的,纪念馆内有不少他的遗物和老照片,还有毛主席写给他的信,现在已经成了周边中小学生的教育基地。
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从建筑风格上就能感受到非常明显的异域风情,图书馆旁边就是文昌宫,把传播现代化知识和庇佑学识的宗教信仰结合在一起,十分接地气!图书馆门前的那句“民智泉源”也很令人感动,和顺人世世代代出去闯荡,无论去哪里,都一定要有文化,民族和家族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野鸭湖
和顺的野鸭湖景致相当怡人,除了周边几座宗祠和宫庙,还有和丽江古城相似的大水车,以及美得令人心醉的湖心亭。不少游人沿着石桥往返两岸,眼前那碧绿静谧的水面,真的很像一块硕大精致的翡翠。
财神庙
和顺的寺庙分布在古镇的各个角落,财神庙距离我住的客栈很近,位置高,视野较好,就是稍显破败。主殿内供奉了两尊文武财神像,殿外有工作人员向前来参观的信徒收取香火钱,真不知这些供养都花到哪儿去了,我看着门口戏台上陷落的木板,倍感心酸。
千手观音古树群
这个景点并不大,就在张氏宗祠附近,但拥有屈曲盘旋虬枝的古树真心好看,说这些绵延向上向外的枝丫像千手观音,确实有那味儿。
和顺小巷
和顺曾是屯兵的边疆重镇,也曾是马帮重镇,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再加上后来的“走夷方”,造就了她多方面发展的基因。进入古镇正门就能看到的和顺小巷正是景点管理公司为了更好地向游客展示和顺古镇魅力的平台。
这里有由清朝从一品大员振威将军腾越总兵张松林老宅改建的“总兵府”,有讲述了马帮文化故事的滇商馆、和茶坊、皮影馆、木雕馆、古法造纸馆等等,有造型特别、反应了当地独特文化的洗衣亭和百岁坊,还有供游客休闲的咖啡馆和小酒吧……可以说是整个景区的中心地带了,但也非常商业化。
和顺小巷边上的湿地公园也很值得一去,可以搭乘人工摇橹的木船在湿地中徜徉。再往前走几步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风光,站在田垄上,望向远处云间的夕阳,确实有种返璞归真的闲适感觉。
总之,“和”+“顺”是一直以来统治者对人们的要求,古镇有名如此,必定前途无量。进入以上部分文化类景点,均需要出示古镇的门票!虽然如果晚点进城可以躲过售票验票的工作人员,但要想多去几个景点,还是乖乖买门票吧。
推荐住宿:
花间美宿轻奢度假庭院
这次在腾冲住的是和顺古镇内的花间美宿轻奢度假庭院,老板人非常好,亲自接送机,订房免费接送,退房时还会给客人赠送小礼品。客栈的位置距离主街区和景点都需要走一小段路,但离进入古城的车道还挺近,比较方便客人自驾外出或包车旅行。步行到网红餐厅妈妈的味道也就1-2分钟。
我的房间在一楼,没有对外的大窗户,不过面积还算大,装修真的很像自己家,相当温馨,浴室里还有浴缸,路走多了,泡一泡澡真的很舒服!他们家的早餐8点开始,阿姨会排好菜(据说每天都不太一样),再端上一碗现煮的饵丝,服务真心不错!
推荐 美食 :
妈妈的味道
客栈附近的网红餐厅,味道还不错,2楼的景致很好~因为是一个人吃饭,不敢点太多菜,就试了下大家推荐的招牌锅贴,分量确实足!传说中的大救驾也十分好吃!有肉有粉有蛋,营养丰富~
牛牛家铜瓢牛肉
能够相遇,终归是缘分,在和顺古城的民宿里认识了一对潇洒可爱的夫妇,跟着民宿老板和哥哥姐姐们一起混,果然尝到了好吃的!强推这儿的铜瓢牛肉,肉质鲜嫩,汤头好,香味浓~几个人可以点套餐,小菜吃到饱,价格很实惠!建议在饭点前过去占座,周末他们家生意超好!不少人排队等位~
和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和顺古镇 2、和顺龙潭 3、寸氏宗祠 4、和顺图书馆 5、李氏宗祠1、和顺古镇 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县城以西4公里处,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更是茶马古道重镇、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古镇建筑环山而建,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宅遍布古镇,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腾冲有三宝腾宣、腾药、腾编,在和顺图书馆,可以看到匠人用土法制造宣纸,有兴趣可以买一些回去。古镇内的各种小吃,寸氏豆粉、蔺大妈松花糕都有着岁月的味道。随便找个饭馆坐下尝尝,也不虚此行。
2、和顺龙潭
竹影摇曳,树影婆娑,倒影在湖水中,一片碧绿。一条窄窄的石桥通向湖心亭,把整座水面装饰的有模有样。龙湖的一侧是一块不大的广场,广场上的一棵大树遮天蔽日,对面,是一对高大的水车,吱吱呀呀的转动着。临湖就是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的元龙阁,那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道观,整座道观临山而建,上到最高处,龙湖的一泓碧水就在脚下。
3、寸氏宗祠
寸氏宗祠又称寸家祠堂,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古镇,祠堂是汉民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和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腾冲寸氏宗族的象征。从内到外建有正殿、厢楼、花园、客堂、大厅、二门、大门, 大门外有两层石月台,临门月台高出乡前通衢175cm,左右两边有石标杆,每棵杆上有两个石斗(为清光绪乙未科进士寸开泰所立)。通衢外又有一个更大的月台,前有荷池一塘,眼界开扩,风景无限。
4、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位于村子正中双虹桥畔,建于民国13年(公元1924年),馆舍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它背靠依山建房的密集村落,门迎宽阔富饶的和顺坝子,两条小溪从门前穿过,图书馆右侧是益群中学。图书馆的第一道大门居高临下,气宇轩昂,上悬黑底金字大匾:和顺图书馆,为乡人张励所书。沿阶而上为二门,系仿苏州原东吴大学门面建造的三孔西式铁门,空灵秀美。上有和顺图书馆(胡适)、文化之津(李石曾)等匾额题词。进入天井,则为小花园,正中修剪整齐的黄香木树围成一圈,绿树红花,春意盎然。过花园即是图书馆主楼。这是一座两层上下各五格的中式建筑,第二、四格伸出成六角亭。屋架轩敞,柱少梁多,上下均为玻璃窗,室内显得宽敞明亮,四壁着色素雅大方。
5、李氏宗祠
李氏始祖赫师波,明代洪武年间由重庆巴县随军到腾冲戍边,后居阳温登。宗祠依山而建,因地势陡斜,劈山填土,施工极为困难,自民国九年(1920年)破土动工,到民国十四年(1925年)竣工,历时六年。李氏宗祠以布局宏伟、地势高峻、视野开阔、风景优美而著称。进入二门,庭院宽敞,园林清幽,花木扶疏,每当春来之时,桃花、梅花、樱花盛开,姹紫嫣红。大殿巍峨辉煌,中堂正面神龛中,立有红底金字“大明从征卫所千户始祖赫师波李公之神位”牌位。两边厢楼,卧檐飞角,展翅临空,宏伟壮观,厅堂内为族人会聚议事,招待宾客之处。春秋祭祀之时,裔孙集聚一堂,烟云缭绕。和顺李氏族人遍居海内外,一旦回乡,这里也就成为他们的寻根之地。
其实和顺没什么地方玩的,比较小众而有有点意思的可以选择和顺石窟。
和顺地图象一只美丽的蝴蝶,也象一头昂首的雄狮。县城正居于蝴蝶和雄狮的心脏部位,县城之西就是美丽的云龙山,主峰是海拨1548米的摩天垴,似龙头高昂,拖一脉秀水曲折蜿蜒,两条漳水云蒸霞蔚,酷似龙行云中,故名云龙山。北朝石窟就镶嵌在山的中腰。
云龙山自然之异之美,历代县令、来县政客和文人多有记述。清县令邱廷溶在《重修云龙山碑记》中论道:"今之登云龙山者,皆以为异也。先是元人于山之阳,得灵泉而异之。设堂其上祭祀龙王,岁旱有祷必应,其巅则赵王台,所云襄子避暑地,遗踝犹存。时至其地,蹑层峦,憩飞阁,周览幽遐,放情寥廓。
云龙山在城西北,是一座全开放的山林式市民休闲公园,山上新建了一片仿古建筑,老远儿就看得见那片金碧辉煌。驶至山腰停车场放好车,沿着碎石步径往里走,中途有眼常年不断流的"龙泉",不少市民提着矿泉水桶来接水。向他们打听石窟,都很热情地给予指点。新建的寺庙大概还没完工,大门紧闭。石窟在寺庙后侧的崖壁上,须从旁边山坡上绕过去。
以上就是关于腾冲和顺古镇介绍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