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对事业部进行财务管理

   2022-12-12 10:50:30 网络730
核心提示:对于财务,特别是对于会计,人们一直有种偏见,帐房先生抑或会计小姐,是大家对财务人员的直观印象,我的这篇文章发表在原来单位的内刊上,针对性很强,但问题还是有普遍意义。这个问题我已经思索了很久,对于我自己选择的这个职业,我曾经是那么的全情投入,

企业如何对事业部进行财务管理

对于财务,特别是对于会计,人们一直有种偏见,帐房先生抑或会计小姐,是大家对财务人员的直观印象,我的这篇文章发表在原来单位的内刊上,针对性很强,但问题还是有普遍意义。这个问题我已经思索了很久,对于我自己选择的这个职业,我曾经是那么的全情投入,也曾经是那么的心灰意冷,它曾经给了我相当的成就和激情,也曾经让我感受到巨大的挫败和迷茫。 事业部制是集权化向分权化转化的一种政策,各事业部独立核算,具有独立的利益和自主权,适应性和稳定性都很强。但它也有其致命的缺点:资源重复配置,管理环节多,管理费用高,事业部之间协调困难。财务部门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如何在为各事业部作好预算、控制、报帐、分析等服务职能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决策和控制职能,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 谨慎运用会计数据作为业绩评价指标。我们对于各事业部的考核指标往往集中在:销售收入、销售利润、收支差,而考核的数据来源都是会计数据,由于考核本身的严肃性,又赋予会计数据本身的特殊意义。我先来列举几个我看到的漏洞,(1)单纯追求考核指标的最优化,会使造成对公司总体利润没有什么贡献,甚至导致利润的下降。如为了实现销售收入指标,可能会出现与外部人员进行平进平出的虚拟交易,如果再给予对方一些好处费,会更加得不偿失。如为了实现利润指标和收支差,将本应本年支出的费用延迟支付,将本年不应确认的收入提前开票确认收入等。(2)单纯追求财务指标,会造成对产品质量、服务、技术研发等的忽视,而返修的成本和客户损失的风险是难以估量的。(3)如果指标不能真正落实到每个人,如果只对销售人员要求销售收入指标,利润和收支差的完成就没有真正的保障。(4)单纯的生产部门并不适合基于投资中心设置的三项财务指标,因为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别的部门提供产品或服务,而过分关注这些指标,会使生产部门不能集中注意力。因此,我们应该从可控性的原则和综合性原则,来制定综合的指标体系,以达到控制和激励的目的。比如对生产部门着重考核完工产品质量的百分比、实际完成产量百分比、单位成本等,后期服务部门加进服务满意率。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划分档次来考核,以避免财务指标的生硬、单一的缺点。二、 补充财务预算中的其他相关信息。预算本身有一些基本的假设,而这些假设都是会计部门所不能左右的,也不是拍脑袋能拍出来的。比如销售收入的金额可能来源于公司中长期的战略决策,但具体预算中要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分配和权衡,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都应该根据市场情况作出客观的估计。比如说通讯费的预算,应该根据部门电话机的数量以及每个人的报销限额,进行测算。再比如业务招待费,应该根据税法,依据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进行预测和控制。因此公司应该在预算前确定预算的项目,并对每一项目的具体预算方法和依据进行统一的规定,来增加各部门预算指标的可比性,保证全公司预算指标的统一性。 三、 小心理解单位成本的意义。单位成本是总成本除以生产数量的平均数,而生产成本包含的内容为材料费、人工费、其他直接费、制造费用。其中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一般是根据工时来分配的,假设工时计算是准确的,但因为我们工资不完全是计件工资、制造费用的相对固定、生产数量的变化,分配本身就是不准确的。再加上有些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过小,一个部门基本都有几十上百个核算单元,更加无法准确的计算工时,连本应准确的材料费分摊也会出现随意乱进现象。因此应尽快组织测算相关产品的标准单位成本,才能真正掌握成本动态,发现降低成本的途径,为公司的价格政策的制定和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四、 运用机会成本数据为决策服务。机会成本衡量企业由于制定某一决策而错过的可能收入,虽然我们不能准确计量机会成本的大小,作出最优的投资选择,最起码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注意。(1)在没有其他用途的情况下,所购设备和材料的机会成本。如果我们购买某种设备和材料用于某项特定用途,而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用途,这时它的机会成本就是它的变现价值或剩余价值。即我们如果在购买之前没有进行很好的计划,购买多余的这些设备和存货只能变卖甚至报废。(2)剩余生产能力、雷同生产能力的机会成本。我们一直在谈大船结构,其实就是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事业部制最大的缺点就是资源的重复配置。我们应该在投资决策时进行统一规划,要不很可能造成这个部门设备闲置或生产能力不足,另外一个部门又购买同样或相似设备的事情。(3)银行存款的机会成本。把资金存入银行也许是最安全的,但从理财的角度讲,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其收益也是最低的。银行存款作为最有效的资产,理应为公司的利润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4)人工支出的机会成本。具体到每一个人,我们所支出的成本包括给予的报酬、培训支出、提供工作锻炼机会,而相关的机会成本则包括不忠实为企业造成的损失、离职后造成的业务交接成本等。五、 内部会计系统的收益是否与成本相当。我们从教科书上学到的企业的内部会计系统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应该能够提供区别企业最具获利能力的产品所必需的信息,同时还应提供企业的定价政策与市场营销所需的信息,以帮助企业达到理想的产量水平。(2)应能指出企业生产中存在低效的原因所在,同时应能够确保企业的产品种类选择与产品产量能使生产的成本达到最大化。(3)该体系与企业的经营业绩考评和收益体系相结合,并能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适当的激励以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4)应能支持财务会计与税务报告的报告职能。我不想对这段文字作太多的评论,因为这是我看到的会计理论和实际脱节最大的地方,是我迷茫的最大原因,也是我觉得还有必要从事这个职业的原因所在。六、 会计资料不应只是静静的躺在档案室内。会计资料是一个巨大的等待发掘的宝库,因为它汇集了企业几乎所有环节的相关资料。而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也使会计们甩开了手工记帐的枷锁,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只是单子来了,做完了,做对了,然后装订好了,就结束了。

金融事业部是干什么的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是在利率管制、金融脱媒、分业监管环境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金融创新性质的业务。从宏观角度看,资产管理业务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加速金融体制改革、改善社会融资结构;从中观角度看,资产管理业务可以推动银行业经营模式转型,构建银行业的新型盈利模式,增强银行业经营的稳健性;从微观角度看,资产管理业务一方面可以满足客户投资和财富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保证银行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提高社会资金的流动效率。因此,资管业务具有与银行传统业务完全不同的功能定位、运作规律和风险管理方式。

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蓬勃发展五大原因

我国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起步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和时代特征。30多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导致居民财富持续增加,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这是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原动力,金融改革深化发展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和保持盈利增长则成为推动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直接推手。商业银行作为国内资产管理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其资产管理业务已经成为国内资产管理市场业务规模最大、客户数量最多、产品类型最丰富、品牌信赖度最强的业务类型。笔者认为银行资管业务大规模发展主要原因在于:

原因一:居民财富配置逐渐由不动产转向金融资产。30多年改革开放的红利,使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财富持续积累,因家庭资产配置结构相对保守,在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后,对通过资产管理投资金融产品实现保值增值的需求空间巨大。

原因二:为规避监管限制,银行资管业务逐步表外化。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催动下,在金融抑制与监管博弈的背景下,为规避存款准备金、贷款规模控制、存贷比要求、资本充足率、存贷款利率等监管红线的限制,银行将资管业务转移至表外,通过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率发行理财产品吸收居民和企业的资金,并按高于贷款利率的收益回报要求投向非标债权资产等类固定收益项目,实现了对银行表内存款和贷款的替代,并借银信、银证、银基的通道完成投融资的对接,从而使得银行资管业务不仅获得了快速增长,而且支持了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融资支持的实体经济的发展。

原因三:资本约束促使银行向“轻资本”业务转型。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三期叠加的时期,即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处于消化期,随着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下,银行存贷款利差不断缩小,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迫切需要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转向拓展中间业务、转向不占用或少占用资本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正是由于其“轻资本”特性,成为银行增长模式由粗放式的资产规模扩张型向集约式的资本节约型转变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越来越大,在依靠内部利润增长方式补充资本的速度放缓及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愈加困难的情况下,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主动调整经营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原因四:商业银行具有其他金融业态所无法企及的资金、资源和渠道等优势。首先,银行具有得天独厚的客户资源优势,不仅广泛吸收机构、个人客户的存款,银行贷款也是机构和个人取得融资的主要来源,这是其他类型金融机构所难以比拟的。从目前各种资产管理产品的销售渠道来看,银行仍是最主要的渠道,销售占比在60%-70%以上,而绝大多数客户也来自于银行;其次,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银行因为背后有国家信誉的支持,较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具有声誉方面的优势;第三,在获得资金和项目储备方面,银行也具有比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更多的资源。可以说,银行凭借其投融资两端客户群体庞大、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强等优势,通过创设金融产品和新的业务模式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顺应了金融脱媒的大趋势,推动银行以间接融资模式为主逐渐转向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举为主,将给银行未来业务模式与盈利模式带来重要变化。

原因五:资产管理业务对于提高银行综合化经营深度、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化经营的意义在于多元化收入来源和提高综合竞争力,而其核心应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综合化金融产品,来提升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简言之,是要通过综合化经营来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能力。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通过拥有金融全牌照向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已成为各商业银行的共识。但从目前情况看,国内已有的混业经营金融控股集团,还远未实现集团内全面系统的综合化经营。由于分业监管的要求,导致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业务分别在一个集团下设的不同子公司开展,客户信息、客户营销、客户维护以及产品开发等等,基本都处于分割状态,业务交叉较少,业务协同也处于较低层次。当然,在集团旗下各金融机构都有其核心客户,主营业务,且相互独立的情况下,现实的做法是,以对综合化深度要求较高的业务作为抓手,以这些业务的发展,来推动相关的整合,逐步从单个业务层面,上升到各金融机构的整体战略层面。资产管理业务就是比较符合这种要求的业务,一是因为其综合性,不仅涉及银行内部的诸多环节,从分行到总行,从负债到资产等等,实现表内外联动、投融资一揽子方案,还涉及到与银行以外的其他机构之间的合作,是一个较好的整合路径;二是因为其是新兴业务,涉及的存量部分相对较小,调整起来相对容易。

银行资管业务发展呈现“五化”趋势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业务定位本源化、产品类型净值化、投资品种大类化、盈利模式非利差化和组织架构独立化等五大趋势。

趋势一:业务定位本源化。传统的理财业务是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渡阶段进行“反金融脱媒”创新,其目的是保住存款和腾出信贷规模。为此,投资者普遍认为“银行存款只赚不赔”,进而将理财产品视为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存款替代品。无论是否保本,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都是无风险收益率,银行承担了隐性担保,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银行都将刚性兑付。实践中,基于这一根本原因,银行基本上都按照预期收益率向客户支付收益,即使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率,银行往往以自有资金贴补客户收益。

银行对理财产品的这种隐性担保既违背了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则,也误导了市场。其危害性在于:首先导致行业不重视投资管理的过程;其次,导致行业只重视产品销售的能力,而不注重投资能力的培养;第三,扭曲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刚性兑付实际上增加了市场的成本;最后,刚性兑付之下,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设完全滞后,只是简单粗放地一兑了事,不仅扭曲和弱化了市场约束机制,也不利于分散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当前资管规模与银行存款体量相当,如刚性兑付问题不解决,资管行业累积的风险一旦爆发,可能会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最终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传统的银行理财应当回归“受人之托,代为理财”的本质,强调“买者自负,卖者有责”的原则,明确以客户财富管理为核心的服务内容,银行代表客户在市场上进行投资,为客户财产的保值增值尽职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资产管理业务是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理念的颠覆。因此,要发展资产管理业务,首先要树立全新的资产管理业务经营理念,理解并掌握资产管理业务的运作规律。

趋势二:产品类型净值化。在“刚性兑付”之下,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大多采用预期收益率的发行方式。随着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正本清源,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之下,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在产品端进一步向基金化净值型产品转型,多家银行对产品体系进行了简化,以开放式产品逐步取代期次型产品,同时,净值型产品创新和发行力度加大。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4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显示,招商银行净值型产品占比超过30%。工商银行则重点推动增利、尊利、稳利等的净值型产品线,传统期次型产品规模占比已由2014年初的81%降至31%。

从国际资产管理业务产品模式看,净值型产品是普遍使用的产品管理方式,现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一致认可的理财市场发展方向。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的背景下,理财产品正朝着开放式、基金化的方向发展。理财产品按照净值模式运作的优势在于:基金化运作后投资者按照净值或估值获取收益,减弱刚性兑付的压力;开放式运作后客户可根据自身现金流的需求状况对理财产品进行申购和赎回,自主决定投资期限,降低了产品规模大幅波动的情形,有利于提升银行理财的流动性管理水平;基金化运作后将减少银行理财端的产品管理成本,减少对有限人力资源的占用,并减少操作风险。

近年来,我国银行在净值型产品形态和结构设计创新的力度也在持续增强。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在客户、资金、渠道方面的优势,加大信息技术与银行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积极应对各方挑战,创新推出了无固定期限非保本净值型产品。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依托银行大资金管理的经验和透明的投资报告体系,推出受托资产管理业务,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益要求设立相应的投资目标,按照投资者对流动性,投资期限及其他个性化要求制定最佳的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方案,并在产品运行过程中根据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变化,对投资组合的资产运行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持续的风险监控,从而为投资者获取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推出了结构化理财产品,该类产品挂钩特定投资标的,通过在产品发售前约定投资标的与产品预期收益率变动的规则,以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

趋势三:投资品种大类化。经济改革发展和投资市场工具的不断丰富给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投资带来了机遇。银行资产管理的投资对象不再限于类信贷资产和普通债券,而是扩展到包括股权、各类受益权、期货在内的各大类资产。银行资产管理不仅参与了国企改革、员工持股计划、国债期货等市场的投资,还积极开展了二级市场股票优先受益权投资、定向增发配资、股票市值管理、两融配资、量化对冲业务等新兴业务。较有代表性的三类新投资品种包括:股票市值管理类业务、国债期货类产品和MOM(Manager of managers)类产品。

其中,股票市值管理类业务是银行以第三方投资顾问代客户进行市值管理。2014年4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为平台对所属油品销售业务进行了重组。经重组后的销售公司拟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针对此次改革,工商银行、北京银行等分别推出了第一单投资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财产品,为个人客户提供了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便利途径。光大银行亦针对大小非减持或员工持股计划等上市公司推出了股票市值管理业务,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平仓止损条件参考该股票二级市场流动性和估值水平而定,业务模式与传统二级市场股票优先受益权业务较为类似,实现了员工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时使高管、员工及重要加盟商能够跟中小投资者一样充分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国债期货类产品则是在充分识别和管理国债期货风险的基础上,由商业银行开发的投资于国债期货的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除了投资于债券资产还将部分资金投资于国债期货市场,有效对冲理财产品面临的利率风险、减少投资组合市值因市场利率变化导致的波动,为促进理财产品由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型,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风险管理工具,增强了创新能力。

MOM产品即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是指该基金经理不直接管理投资,而选择市场中的管理人及各种策略集中到同一产品中,委托其进行管理。2014年,多家银行大力推广MOM产品,MOM产品以“多元资产、多元风格、多元投资管理人”为主要特征,投资范围包含债券、股票、期货、基金、指数型LOF与ETF等多种资产类别。该类产品自问世以来,经历了较广泛的投资运作和市场检验,获得了投资者的认可。目前,工商银行通过该种模式管理的净值型产品已超过1300亿元。

趋势四:盈利模式非利差化。在以预期收益型产品为主的阶段,银行理财业务的收入主要是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利差以及托管费、管理费收入。在推进产品类型净值化和投资品种大类化转型的基础上,结合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优化银行资产管理盈利模式的条件相对成熟。在此背景下,部分银行顺势改变传统的利差盈利模式,减少对资产端和负债端利差的依赖,构建了以“固定费用+业绩分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按照产品发行规模,收取固定比例的管理费;另一方面,依据资产计量和产品估值体系产生的业绩基准,对超过业绩基准的超额收益部分,由银行与客户按照约定比例分成,获取业绩分成。从更高的视角看,资产管理盈利模式非利差化有助于推动传统银行向交易型银行方向转变。这要求银行在平衡好理财业务多元目标的基础上,增强资产管理业务盈利能力,将资产管理业务打造为利润中心,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资产管理服务,有效提升客户粘性。

盈利模式的转变最终依赖于创新能力的提升。2012年以来,由证监、保监部门牵头发起的业务创新浪潮涌现,陆续出台了数十项推动券商、基金和保险机构发展的制度和措施,进入大资管时代的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机构对资产管理业务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深远地影响着国内资产管理市场的竞争格局,对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领先地位提出严重挑战。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举措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为银行理财投资提供了新的通道,也为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平台,还为银行理财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银行理财应放眼于整个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以全局性视野来思考和定位,充分发挥背靠银行的独特优势,发挥银行集团竞争的优势,积极借鉴国际资产管理机构,尤其是国际领先银行资产管理机构在业务模式、组织架构、流程分工、人员配备、产品体系等方面的做法,探索适合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明确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趋势五:组织架构独立化。为提升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综合管理水平,在银监会监管指导和行业自律组织的引领下,当前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组织架构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正在按照“二级部—一级部—事业部—子公司”的路径逐步向前摸索。

2014年,银监会下发《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按照四项基本要求和五大分离原则积极推进理财事业部改革。一方面是按照单独核算、风险隔离、行为规范、归口管理等基本要求开展理财业务事业部制改革,设立专门的理财业务经营部门,负责集中统一经营管理全行理财业务。另一方面是理财业务与信贷等其他业务相分离,建立符合理财业务特点的独立条线风险控制体系;同时实行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相分离、银行理财产品与银行代销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相分离、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相分离、理财业务操作与银行其他业务操作相分离。

通过理财事业部对代客理财业务实行闭环管理,从而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解决理财业务的独立性问题,使理财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才能真正做到“卖者有责、买者自负”。事业部制改革有效解决了银行内部理财业务多头管理问题,实现理财业务的统一归口管理,进而优化理财产品研发设计、组合管理、产品销售、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环节,推动理财业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末,已有45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完成了理财业务事业部制改革。目前,理财事业部改革采取以下四种模式:(1)总行设立资产管理部(一级部),分行设立分部,例如国有银行。(2)总行设立资产管理部(一级部),不在分行设立分部,分行仅承担营销职能,例如部分股份制银行。(3)总行设立资产管理部(二级部),例如部分农商行,由于理财业务规模较小,在金融市场部下设资产管理二级部统一管理理财业务,代销业务由零售负责。(4)总行设立理财业务协调委员会,例如外资银行主要采取这一模式。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甚至已经提出将理财业务拆分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的方案。

需要强调的是,各行之间存在差异,不存在最优的组织架构。银行资管业务围绕着投融资需求,需要内部投行部、私人银行部(财富管理部)、金融市场部、分支行多部门的协同。实践中,部门利益至上、流程重叠交叉、协调成本高、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时有发生,协同难度相当大,如果简单采取子公司模式可能会更难做到部门之间的协同和资源共享。因此,现阶段,各家银行应当从如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出发,根据内部的实际情况来考虑设置资管事业部还是资管子公司问题。

重庆银行2022年理财出现亏损了吗

对金融企业进行投资,并行使股东监管职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力争使股权资产获得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和分红收益。

金融公司是一个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出资额为限依法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实现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公司。公司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的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扩展资料:

金融的构成要素有:

1、金融对象:货币(资金)。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具有垫支性、周转性和增值性;

2、金融方式:以借贷为主的信用方式为代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一般是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等;

包括直接融资:无中介机构介入;间接融资:通过中介机构的媒介作用来实现的金融。

3、金融机构:通常区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4、金融场所:即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

什么是事业部结构?高层管理者如何在事业部结构的三种常用类型中进行选择?

亏了。

重庆银行2022年理财出现亏损了,银监会日前发布《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35号文”。这是继去年“8号文”监管银行理财业务之后,银监会再次重拳出击:要求理财业务与信贷业务、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理财产品之间相分离,理财业务管理部独立运营、独立风控、独立核算,并要求银行在今年9月前完成理财业务事业部制建设。这个举措,直接让理财产品银行没有相关政策为其兜底,风险自负。导致重庆银行直接损失8千万。

首先,介绍下事业部(较长,做好心理准备)

事业部制结构最早起源于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本世纪20年代初,通用汽车公司合并收买了许多小公司,企业规模急剧扩大,产品种类和经营项目增多,而内部管理却十分混乱。当时担任通用汽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P.斯隆参考杜邦化学公司的经验,以事业部制的形式于1924年完成了对原有组织的改组,使通用汽车公司的整顿和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实行事业部制的典型,因而事业部制又称“斯隆模型”。

事业部制就是按照企业所经营的事业,包括按产品、按地区、按顾客(市场)等来划分部门,设立若干事业部。事业部是在企业统一领导下,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部门,既是受公司控制的利润中心,具有利润生产和管理的职能,又是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活动负有统一领导的职能。

事业部制的主要特点

1.按企业的产出将业务活动组合起来,成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部门,即事业部。

如产品品种较多,每种产品都能形成各自市场的大企业,可按产品设置若干事业部,凡与该产品有关的设计、生产、技术、销售、服务等业务活动,均组织在这个产品事业部之中,由该事业部总管。这样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形成经济规模,采用专用设备并能使个人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在销售地区广、工厂分散的情况下,企业可按地区划分事业部;如果顾客类型和市场不同,还可按顾客(市场)成立事业部。这样,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经营全过程,为企业贡献出一份利润。

2.在纵向关系上,按照“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原则,处理企业高层领导与事业部制之间的关系。实行事业部制,企业最高领导层要摆脱日常的行政事务,集中力量研究和制定企业发展的各种经营战略和经营方针,而把最大限度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各事业部,使他们能够依据企业的政策和制度,自主经营,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当初按照斯隆模型改组后,各事业部出售的汽车必须在公司规定的价格幅度内,除此之外,他是完全自治的。

3.在横向关系方面,各事业部均为利润中心,实行独立核算。这就是说,实行事业部制,则意味着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各事业部间的经济往来将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结成商品货币关系。既便于建立衡量事业部及其经理工作效率的标准,进行严格的考核,也使得企业高层领导他、易于评价每种产品对公司总利润的贡献大小,用以指导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

4.企业高层和事业部内部,仍然按照职能制结构进行组织设计。从企业高层组织来说,为了实现集中控制下的分权,提高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经济性,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一些职能部门,如资金供应和管理、科研、法律咨询、公共关系、物资采购等部门。从事业部来说,为了经营自己的事业也要建立管理机构。因事业部规模较小,产品单一,故一般采用职能制机构。由此可见事业部制与职能机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其企业最高层领导下的第一级部门,是按照事业部分设还是按照职能部分设。

事业部制财务管理体制

(一)基于事业部的财务管理体制

一般来说,与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相匹配的财务管理体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实行分公司领导下的事业部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财务均实行“双重”领导,即由分公司经理和集团总部的财务部领导。其他业务则完全由分公司领导负责。各分公司之间不搞利润平调,并建立一定的竞争关系。另一种是实行集团总部领导下的事业部制。集团总部在各事业部下设若干分公司或派出机构,形成从产品试制到生产、销售、收支等统一经营的事业体,财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核算与管理”。事业部之间,事业分部或子公司之间相互独立,不搞利润平调,并建立一定的竞争关系。这两种形式的财务管理体制均呈“宝塔”状,逐步向下延伸,故又被称“M”型财务管理体制。该体制适用于经营项目或品种多样化以及产品市场多元化、企业规模大或特大的企业集团。

(二)事业部财务机构及其指责权限

事业部是代表母公司管理集团某一产业或某一市场区域业务的中间管理机构。在事业部下是一些具有业务关联的子公司或生产厂等。事业部本身并不具备法人资格,但在财务上往往被作为一级利润中心,独立核算并自负盈亏。通过将行业规模与战略管理的权责放到事业部这一中间层,必然大大减轻总部的管理负荷。从财务上看,事业部及其财务机构的设置,使得总部的财务组织与管理活动更具战略性。基于行业或区域战略管理的需要,总部对事业部大多采取“集中决策、分散管理”体制,即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实行高度的集权模式,在财务上也实施严格的资金控制与预算控制,但在生产经营上则较多地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在集团战略、政策框架内,总部一般不直接干预事业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事业部财务机构是强化事业部管理与控制的核心部门,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母公司财务部的派出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不同),贯彻执行总部的财务战略以及各项财务政策、基本财务制度,规划事业部的资本规模与结构,组织资本调度,参与事业部的财务决策等;另一方面,它又是事业部下属子公司或工厂等的财务组织领导、管理控制机构。这样在职能定位上,事业部财务机构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负责事业部战略预算的编制、上报与组织实施;

(2)贯彻执行集团总部的财务战略、财务政策与基本财务制度;

(3)实施对事业部下属子公司或工厂等的财务运作过程的控制;

(4)依据总部业绩衡量标准,强化对子公司、工厂等的管理绩效考核;

(5)规划与调控事业部范围内各子公司或工厂之间的资金调剂与配置等。

事业部财务机构在业务上接受集团财务总部的直接领导与控制,其财务经理由总部直接委派;在行政上则直接隶属于事业部部长,必须从财务角度协助事业部部长完成经营管理的责任目标。事业部下属子公司或工厂的财务部门的设计及财务经理的任免由总部决策,或交由子公司自行安排,各子公司或工厂的财务部门对事业部财务机构可以保持相对独立,实行分权管理,但必须接受事业部财务机构的检查、监督与考核。

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例介绍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制

(一)事业部制下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1908年成立于美国的底特律,创造人是马车商威廉—杜兰特,他将美国当时的奥兹莫比尔汽车公司,卡迪拉克汽车公司,奥克兰汽车公司,雪佛兰汽车公司和别克汽车公司组合起来成立了通用汽车股份公司。

由于投资分散忽视管理,公司很快陷入危机之中。杜兰特的继任人小艾尔弗雷德—斯隆于1923年接管公司后,进行了全面的改组整顿,建立起政策制定与行政管理分开,分散经营与协调控制结合的管理体制,使整个通用汽车公司成为一个既有统一指挥,又有各部门活力的有机整体。在斯隆的领导下,通用汽车公司的整顿和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实行事业部制的典型。

在此之后,通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从1921年的12%增加到1941年的49%,此后一直居世界各汽车制造公司之首,1997年的生产汽车达八百多万辆,占全球汽车生产总量的六分之一。现在通用汽车全球各地推出150多款不同类型的汽车。

(二)通用汽车公司财务管理体制下各级财务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能定位

1.集团公司财务部——通用公司一级财务管理机构。要使“M”型组织充分发挥效力,必须建立一个由若干大权在握的高级主管及大批参谋和助手构成的公司总部。因此,我们对集团公司财务部的工作定位是,对各事业部发挥监督、控制、顾问、银行的作用,为集团经营战略的实施提供服务。即以财务预算为依据,对事业部的财务进行监督和控制,实现其财务预算、资金管理、财务分析、成本费用管理、资产管理、内部银行、各项政策研究以及会计核算等基本职能。与这些职能相适应,在集团公司财务部设立包括财务预算、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资产税政管理、财务结算中心(内部银行)、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在内的财务管理机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托,从事对整个集团财务管理和对事业部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工作。

2.事业部直属财务部——通用公司二级财务管理机构。我们对各事业部直属财务部的工作定位是,对事业部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和评价,最重要的是要集中精力做好资产监管和成本监控,并及时准确地向集团公司和所属事业部的管理层提供详尽而又具体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在机构设置上,我们认为,必须摒弃“重核算、轻管理”的思想,要求各事业部分别设置财务管理组和会计核算组。以发挥财务管理再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做到“算为管用,管算结合”。财务管钱——通过对企业价值运作的管理实现对物质实体的管理;会计管账——对企业价值运作的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

3.基层职能单位财务核算组(岗位)——通用公司三级财务管理机构。这里的“各基层职能单位”是指各事业部所属产、供、销等业务职能部门。设置这一层的财务管理机构,主要是为抓好成本核算与管理和沟通财务与业务关系。因此,我们对它的功能定位事,提供制定或修订各项控制指标(如材料消耗定额;采购资金限额;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存货定额;标准成本)的参数,做好相关业务活动的原始财务记录和差异反馈。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重视成本管理,就是要以丧失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代价。某些搞技术研发的中层领导不重视成本信息的收集,不设置相应的成本台账,但由于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达不到预定目标,甚至有可能提供错误信息——在管理实践中错误的信息比没有信息要更糟糕。因此,我们建议,通过建立和健全台账管理制度,抓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可将新来的高校毕业生放到这一层次的财务机构进行锻炼(当然,少不了要由有经验的会计指导)。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充分了解相关业务流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锻炼过程中考核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素质好的可适时调配到合适的管理岗位。让这一层次的财务管理机构成为培育集团公司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摇篮。

(三)通用公司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体制下,集团总部与各事业部财务管理权能的具体定位

1.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管理体制的特点

集团经营的主要目的是以效益为中心,追求资本的最大化。结合型体制意在以集团经营目的为核心,将集团内重大决策权集中于母公司,而赋予子公司自主经营权。

(1)在制度上,集团内应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及收益分配方法,各子公司中应遵照执行,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补充。

(2)在管理上,利用母公司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目前企业筹资、融资渠道以不仅是依靠银行贷款,还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向股民筹集或通过发行短期商业票据和长短期债券向社会筹资,通过海外企业吸收外资等等。从理论上讲,集团内存在着一个在满足资金需要的前提下绸子风险最小、筹资成本最低的参数,而这一参数的取得可充分依赖于母公司庞大的信息资源。因此集团内应集中筹资权,同时,集团内各子公司因经营管理的需要购置固定资产,也因转产的等情况使资产闲置,集中固定资产购置权,有利于集团内调剂余缺,杜绝铺张浪费。投资是扩大集团内多元经营的渠道,但集团内应避免重复,避免自我竞争,应根据财力合理投放,统一进行可行性研究,可在众多投资项目中,学则最有利的项目。

(3)在经营上,充分调动子公司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各子公司围绕集团经营的目的,在遵守集团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定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为避免配合失误,明确责任,凡需要由母公司决定的在规定时间内,母公司应明确答复,否则,子公司有权自行处置。

2.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体制下财务管理权限的划分

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转型涉及深层的权利再分配。就集权与分权有机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来看,在具体的财务管理权限划分上,我们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1)集中筹资、融资权

资金筹集是集团公司资金运作的起点,为了降低通用集团的内部筹资风险,寻求最低的筹资成本,可以考虑由集团公司统一筹集资金,各事业部有偿使用。如需银行贷款,可由集团公司总部统一办理贷款总额,各事业部在分别办理贷款手续,并按规定由各事业部自行支付利息费用;如需发行短期商业票据,集团公司也应充分考虑集团内资金占用情况,并注意到期日存足款项,不要因为票据到期不能兑现而影响通用汽车公司信誉;如需利用海外兵团筹集外资,应统一由母公司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办理相关手续,并严格审查贷款合同条款,注意汇率及利率变动因素,防止出现损失。为保证资金合理使用,我们建议,集团公司还要及时对事业部现金使用状况进行追踪审查。如可以规定各事业部按规定时间向集团总部报送“现金流量表”。通过该表动态地描述各事业部的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理财活动现金流量、本期现金流量净增减额、初期现金流量余额、期末现金流量余额等指标增减状况,同时也便于集团总部及时分析各事业部资金存量的合理状况,并及时予以调配。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为各事业部理财,毕竟资金占用是要负担一定成本的。此外,还必须规定集团内部各事业部之间严禁放贷,以免扰乱集团内部的资金运行秩序。若属确实临时需要,必须拆借资金的,可以以传真形式提出申请,经集团总部批准后,方可执行。

(2)集中投资权

投资是有风险的,因而集团对外投资必须谨慎,特别是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宏观背景下,更需要慎重。为此,我们提请管理层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遵循效益性、分散风险性、安全性、整体性及合理性原则。由集团公司统一投资决策。而且无论集团总部还是事业部的对外投资都必须程序合法,即经过立项、可行性研究、论证、决策等程序。在决策过程中,除相关的工作人员外,必须有财务人员参加。为此,财务人员应主动组织、协调,会同有关专业人员,通过仔细调查了解,开展相关的可行性分析,并通过预测未来若干年内可能发生的市场变化趋势及其风险的概率、投资该项目的建设期、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等,写出财务报告,报送集团最高决策层作决策参考。投资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取一定的收益,为了保证投资效益的实现,分散及减少投资风险,集团内部所有的对外投资,可实行限额管理,超过限额的投资其决策权属母公司。被投资项目一经批准确立,财务部门应协助有关部门予以纠正。对投资效益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项目应及时清理解决,并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应完善投资管理,集团内可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财务考核指标体系,规避财务风险。

(3)集中担保和资金调配权

资金必须安全使用,因而,集团总部必须加强对集团内部资金使用的安全性管理。特别是对大额资金拨付要严格监督,建立审批手续,并严格执行。因为,事业部财务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集团公司所投资本的保植和增值问题。同时,若是事业部因资金受阻而导致获利能力下降,同样也会降低集团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各事业部用于生产经营、用于资本项目上的资金支付,必须履行向集团财务部报批的手续。为落实集团公司的资金调配权,成立通用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同时注销各二级财务机构在各专业银行的的帐户。集团内部所有资金应由公司集中统一管理,通过资金结算中心对内部各单位统一结算和收付;各二级单位在资金结算中心开立内部结算帐户,并执行资金的有偿占用;统一包括附经营业务收入在内的所有财务收支,各单位通过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结算。考虑到担保是要负连带赔偿责任的,若是担保不慎,不仅可能引发信用风险,而且还极有可能带来财产损失。因此,在担保问题上,集团公司必须十分慎重。各事业部不得以集团名义提供对外担保,即使是集团内部各事业部之间的相互担保,也必须征得集团财务部的书面批复。

(4)集中收益分配权。

收益分配影响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也是处理企业集团与国家经济利益以及各事业部之间经济利益的焦点。因此,必须在集团内部统一收益分配制度,兼顾集团发展及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由集团总部统一行使收益分配权。一方面,各事业部必须及时、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收益分配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另一方面,要在注意协调集团内部收益分配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的基础上,坚持集团各方利益分配权利的平衡,在杜绝相互侵占、吃挤的基础上,按贡献与收益大小分配。子公司收益的分配,属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按规定分配,剩余部分由母公司本着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分留比例。子公司留存的收益原则上可自行分配,但应报母公司备案。

(5)集中发票购领管理权。

发票管理也属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发票管理混乱,一方面可能存在纳税影响;另一方面可能导致管理腐败。为此,集团公司必须集中发票购(领)管理权。由集团财务部统一负责发票的购领;同意解缴税金。各事业部所需发票应及时到集团财务部领取。

(6)集中固定资产购置权。

各子公司需要购置固定资产必须说明理由,提出申请报母公司审批,经批准后方可购置。子公司资金不得自行用于资本性支出。

(7)分散经营自主权。

事业部的生产经营与管理工作由其经理人员负责。包括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年度经营计划,决定生产、销售,研究和考虑周边市场环境,了解和注意同行业的经营情况和战略措施,按所规定时间向集团公司汇报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情况等。

(8)分散人力资源管理权。

集团总部只负责各事业部“一把手”——公司经理的聘用。其余管理人员的任用由各事业部经理全面负责。即使事业部决定聘用或辞退某人,集团公司原则上也不得干预。但事业部的财务主管必须报经集团财务部批准后才能任免,属于集团财务部派出人员,其工资由集团财务部核定,并与其所在事业部的效益考核相挂钩。年终考核时,由集团财务部在听取事业部汇报的基础上,负责对外派财务主管进行工作业绩考核。

(9)分散进出口商品的定价权

考虑到公司有些产品远销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而且各事业部所经营的业务又不相同,为此,我们建议集团总部可适当放权。特别是我国已加入WTO,更需要鼓励各事业部开拓海外市场。但是,必须要保证商品质量,维护集团形象,提高经济效益。

(10)适度分散费用开支审批权

费用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消耗,而且在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为方便各事业部的生产经营,可以实施“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策略。因而,所谓“适度分散”就是各事业部必须遵循集团公司统一的财务制度,而且其范围只能限定在本年度预算之内。在具体操作上,各种用于公司经营管理的合理费用开支,必须经由各事业部的财务主管审核,方能报销。为及时沟通信息,实施有效控制,集团公司可以实行“财务月度例会”制度。由财务部负责人主持,负责总结和布置集团公司财务工作。本地财务主管必须参加,异地可通过书面形式电传例会内容。

3.贯彻实施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内部管理体制的办法

(1)领导重视

集团领导层应转为重经营、请客理的经营思路,明确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壮大企业自身的经营实力,认识到只有靠自己更新观念,加强管理方可实现经营目的。而各项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

(2)建立得力的财务机构,配备优秀的财务负责人

集团内部各公司均应设立财务机构,负责管理、监督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并参与经营。母公司的财务部门应参与集团内总体性经营方案的拟制,重大经营项目的审核,应对子公司既能提供告知迅速的财会服务,又有权对子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管理,并有权提议任命或建议罢免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有责任为子公司配备合理必要的财会人员。

各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的标准为:思想品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敬业精神,能深刻理解并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具有洞察企业财务动向,组织发动群众,内外协调与应变能力,对企业领导能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和高明的决策建议,对财会工作人员和下属财务机构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指挥他们井然有序地工作,对企业内外与财务有关联的部门,即坚持原则,业务关系又处理融洽。

(3)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培育合格财务队伍

企业的深化改革,内部管理机制的事实,无一不反映到财会工作上来,集团化管理,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集团内部要为财会人员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使他们掌握现代化的财会知识和手段,通过组织财会人员参加短训班、岗位练兵,发动财会人员提高理论研究等方法,培育一支整体素质高,德才兼备,工作认真,踏实的财会队伍。

(4)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集团内应加强对各子公司的监督检查工作,除要求各子公司按时报送各类报表外,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子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工作情况考核、监督和帮助。此项工作可以由财务部门负责,也可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

总之,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应是在充分分析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与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后建立起的一种新型财务管理体制。要充分考虑到当前企业的人才素质,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充分规避集权制与分权制的缺点,将其优点有机结合,它的特点是融集权与分权为一体,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尽可能调动每一环节的积极性。

至于类型——根据具体情况和各人管理习惯。帮不上你大忙,我还不是高——————管

以上就是关于企业如何对事业部进行财务管理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