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厂工位线划线标准

   2022-10-04 01:15:33 网络730
核心提示:1.线型A类——黄色油漆实线线宽60mm:原则上用于物品定位线线宽80mm:原则上用于设备区域线线宽120mm:原则上用于主通道线。B类——黄色油漆虚线线宽60mm:大型工作区域内部划分线,允许穿越的通道线(可虚实结合)C类——红色实线线宽

汽修厂工位线划线标准

1.线型A类——黄色油漆实线线宽60mm:原则上用于物品定位线线宽80mm:原则上用于设备区域线线宽120mm:原则上用于主通道线。B类——黄色油漆虚线线宽60mm:大型工作区域内部划分线,允许穿越的通道线(可虚实结合)C类——红色实线线宽60mm:不良品摆放区的划分线(碰到三面围墙处,第四面地面划一条红色实线)D类——黄色与黑色组成的斜纹斑马线(倾斜45°)危险品区域线、警示区域线,消防通道线

工位办公桌如何走电线?

6.1 工程测量

6.1.1 平面控制及轴线控制

6.1.1.1 建筑物的红线及定位均由城建规划局测定,我们根据城建所提供的测量标志和建筑平面图,进行 复测,依据建筑物的轴线和开间建立矩形控制网,作为平面控制的依据。对平面控制的四个顶点,设立牢固的标准,为防止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对标志的影响,对四角顶点的观测要定期核准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6.1.1.2 本工程主楼轴线控制网拟定以1轴,35轴,A轴,F轴组成轴线控制网。控制网布设埋点时,应将控制点埋在开挖区外,并利用混凝土保护,将前后视标志的控制线都应该做好标志,以检查、复核控制线的变化。

6.1.2 主体工程的施测

6.1.2.1 建立轴线垂直引测基准网点

根据图纸轴线关系,在一层楼板钢筋混凝土上精确埋设6快200×200钢板作为控制点的测量标志。精确测量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夹角度数,距离应用检验过的尺量,角度应用经纬仪(J级的精密仪器专用测量。在各个控制点上,分别作标记,反复测设各点的尺寸、角度,无误后整理原始资料做为每一次投测复核的基准点原始点。

根据控制点布置尺寸,将1-6点精确测设于基点6快钢板上。各点之间的丈量尺寸误差应在0.5mm以内,测出各柱到轴线与矩形的方位关系,作为上面各层投点进行楼面放样、校正复核的原始资料。

6.1.2.2 主体轴线的投测

投测点设置后,在各层楼板投测点处必须留置200×200孔洞作为投测通道(该点基于通道的中间)。采用吊线法将轴线引到各楼层。

主体结构施工中,考虑到上层浇水、杂物、堆物等因素,在控制钢板旁边砖砌490×490保护圈加预制板保护盖,并在每层预留的垂直传递孔四周砌100mm高阻水圈,防止各层施工用水影响放样。

6.1.2.3 主体的主体的标高测量

主体结构标高34.50m,按照规范允许偏差不能≥25mm。根据附近水准点,先于底层柱上测设+0.5m线,并用红油漆划上“▲”标记,后用专用卷尺从三角标志+0.5m标高线沿柱身逐层向上丈量,取四点平均值,划上相对标高线,写明相对高程,并用水平仪按每层楼层设计标高抄平。

在逐层丈量时,为避免偏差积累,必须每隔2层从底层+0.5m标高线丈量一次高程,如发现误差,及时调整,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6.1.2.4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测量基准点的确定,建筑物四角埋设4个水准基点A、B、C、D组成的水准网,进行相互校核。为检查此水准网的稳定性,要定期进行检测,以保证主楼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无误。

水准基点设定后,要测出其绝对高程,根据市测设的附近永久水准点进行联测,按三等水准测量方法及要求进行环行闭合观测,其闭合差不超过0.5√nm(n为测数)。

3)主楼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按照设计院对大楼沉降观测布设及《测量规范》要求埋点。在浇灌一层柱混凝土时,预埋好沉降观测点位。

4)主楼沉降观测次数。根据设计要求,工程进度在主体施工到竣工这一时间内,定期和不定期不间断的进行观测。根据主体施工的进度每上一层观测一次,在主体封顶后可根据沉降量的大小变化情况适当的减少次数,每隔一月观测一次,工程竣工后的一年内,两个月观测一次。

5)主楼每次沉降观测结束后,及时检查记录,计算正确,精度合格进行误差分配,最后将本次所测各个观测点的高程与上次各点高程核对无误后,填写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且需经甲方及监理单位签字和盖章,作为工程验收技术资料。

6.1.3技术依据及施工测量设备

本工程执行建设部颁发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及《水准测量规范》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施工测量仪器配备情况详见下表

编号 型号 生产厂家 性 能 精 度

1 Ni005 德国蔡司厂 S1 精密水准测量 0.5mm/测回

2 J2 -JD 苏光一光 J2 级精密水平角测量 二秒级

3 DS3 北 京 普通高程测量 S3级

4 5m 钢卷尺 上 海

5 50m钢卷尺 上 海 3公里

6.1.4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6.1.4.1 沉降量观测

应严格的执行国家规范中的各种观测技术指标和施测要求。

6.1.4.2

手机维修中测量线路通、断方法?

办公室工位走线方法如下:

一、确定点位

1、点位确定的依据:根据办公空间布线设计图纸,结合办公工位示意图,用铅笔、直尺或墨斗将各点位处的暗盒位置标注出来。

2、暗盒高度的确定:除特殊要求外,暗盒的高度与原强电插座一致,背景音乐调音开关的高度应与原强电开关的高度一致。若有多个暗盒在一起,暗盒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mm。

3、布线箱位置的确定:

内嵌式:在所采用弱电布线箱尺寸上宽、高各增加10mm,在深度方向上减少10mm。外置式:按所用产品的型号尺寸标注固定孔位置。内置式:确定管线进入所用产品的高度。

二、开槽

1、确定开槽路线,根据以下原则:

路线最短原则不破坏原有强电原则;不破坏防水原则。

2、确定开槽宽度:根据线的多少确定PVC管的多少,进而确定槽的宽度。

3、确定开槽深度:若选用16mm的PVC管,则开槽深度为20mm若选用20mm的PVC管,则开槽深度为25mm。

4、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

5、线槽的测量:暗盒和配线箱槽独立计算,所有线槽按开槽起点到线槽终点测量,若线槽宽度超过80mm按双线槽长度计算。

三、布线

1、确定线缆通畅:

网线、电话线的测试:分别做水晶头,用网络测试仪测试通断音视频线、音响线的测试:分别用万用表测试通断其他线缆:用相应专业仪表测试通断。

2、确定各点位用线长度:

测量出配线箱槽到各点位端的长度; 加上各点位及配线箱槽处的冗余线长度:各点位出口处线的长度为200mm-300mm,配线箱内:线的长度为500mm,背景音乐出口处:线长1.5米至2米。

3、确定标签:将各类线缆按一定长度剪断后在线的两端分别贴上标签。

4、确定管内线数:管内线的横截面积不得超过管的横截面积的80%。

四、封槽

1、固定暗盒:除厨房、卫生间暗盒要凸出墙面20mm外,其他暗盒与墙面要求齐平。几个暗盒在一起时要求在同一水平线上。

2、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地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封槽:封槽后的墙面、地面不得高于所在平面。

3、清扫施工现场:封槽结束后,清运垃圾,打扫施工现常

4、进线穿线管2——3根从大厦配电箱引入机房,出线穿线管从机房到各个信息点,所敷设暗管(穿线管)应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聚氯乙烯管(硬质PVC管)。

5、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所布线路上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时,应采用钢管。

6、暗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30米时,中间应加装过线盒。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其长度应≤15米,且该段内不得有S弯。连续弯曲超过2次时,应加装过线盒。暗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6——10倍。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扩展资料:

办公室装修电缆的走线方式:

办公室在进行布线走线的过程中,必须要从最微小的细节出发,在进行电缆布线的过程中,可以直接的进行天花板的装饰布置,然后再把线槽放入内部,很好的埋到墙面的内部,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把接近连接地方引入结合点即可。

在进行大面积的开间办公室的装修过程中,可以选择地面线槽的走线方式来进行内部的设置,如果有比较密集的地面型的信息有状况出现的时候,可以在地面的垫层中进行金属线槽和线槽主板的预埋设计。

这样能够使主干槽从弱电竖井引出,沿走廊引向设有信息点的各房间,再用支架槽引向房间内的信息点出线口,这样的布线设计可以使每个用户都会享受到数据和语音以及电源的方便使用,使办公室的装修环境不仅干净和整洁产生的实用性能也是比较突出的。

由于手机元件的安装形式全部采用了表面贴装技术,手机线路板采用高密度合成板,正反两面都有元件,元器件全部贴装在线路板两面,线路板通过焊锡与元件产生拉力而固定,且贴装元件集成芯片管脚众多,非常密集,焊锡又非常少,这样如果不小心摔碰或手机受潮都易使元件造成虚焊或元件与线路板接触不良造成手机各种各样的故障。

以上就是关于汽修厂工位线划线标准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