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没有关于防震减灾的视频

   2022-08-29 02:50:15 网络1010
核心提示:防灾减灾三(1)班茆阳帆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个充满生机的星球,它养育了我们人类以及各种各样的生命。然而,在这充满昂然生机的自然界,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安全,存在着种种危机和灾难,甚至威胁着自然界的所有生命:地震、洪水、

为没有关于防震减灾的视频

防灾减灾三(1)班茆阳帆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个充满生机的星球,它养育了我们人类以及各种各样的生命。然而,在这充满昂然生机的自然界,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安全,存在着种种危机和灾难,甚至威胁着自然界的所有生命:地震、洪水、大风、火山喷发……这些东西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我们不能等着它们的侵犯,我们要保护好自然环境,想尽一切办法让我们的地球母亲少受到伤害,这是我们人类所能够做的最大的贡献!随着现在的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类为了自己眼前的一点利益就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日益积累,就算地球再了不起;也抵挡不住这样的攻击。像那些泥石流、山体滑坡、一些因为砍伐树木过多而导致的洪水以及大面积土地沙漠化等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人类是完全有这个能力预防的。在此我衷心地向生存在我们这个可爱地球上的人类提出儿点意见。一是人人心中要有环保意识,要正确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二是少砍伐树木,多植树造林。三是尽可能的少制造对大自然有危害的垃圾。我们现在的地球;灾难危机四伏,我们的生活处处受到它的袭击,但这又能怪谁呢?只不过是人类自己在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好好的保护自然环境,这便宜就是保护了我们人类自己啊。

结合视频“日本感人抗震的十大细节事件”试论我国应该如何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电池容量不耐用。

运动相机电池容量不耐用,长时间录制会导致关机。

运动相机是一种便携式小型防尘、防震、防水相机,用户可以在一些极限运动中使用的相机。

防震减灾的小知识有哪些?

一、日本在防震抗震方面哪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1、日本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高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具有强大的科技、经济、人才和物质基础,这些都为地震研究及防治提供了基础保防障。地震防治是一项系统工作,防治水平如何一般受科技、经济、法治及国民素质等多个方面影响,而不是独立存在。因此,日本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决定了日本在地震灾害的防治水平要远高于我国和一般发展中国家。

2、日本房屋的建筑质量及安全系数较高

房屋的建筑质量如何是决定抗震水平的直接原因,没有良好的建筑作保障,再的防治措施都无济于事。据了解,日本居民建筑大多为8级防震,然而,在面对9级地震袭来的时候,多数房屋并未倒塌,以顽强的“不死鸟”形象,从一个侧面展示着第一抗震强国实打实的抗震能力。

日本建筑在地震面前的良好表现,主要原因为:一是日本经济发达,有实力在建筑上进行高成本的投入,建筑普遍采用高品质建材,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占相当大比例。二是抗震设计技术全球领先,日本不断加大城市防震减灾的新技术开发,探索城市综合减灾的新思路,在建筑抗震等安全性方面的规定复杂而严格。三是日本的建筑法律日益完善。据了解,每一次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后,国土交通省都会组织力量进行建筑抗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建筑基准法》提出修改意见。早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就制定法律,要求建造房屋时必须计算防震程度,1995年颁布了建筑防震标准——《建筑基准法》,明确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对比日本多数坚挺不倒的高层建筑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国的房屋建筑质量。“墙脆脆”、“屋漏漏”导出不穷,房屋质量问题频发,不要说防震,甚至连正常的居住都不能满足。汶川大地震时,大量学校不堪一击,造成多少无辜学子的生命被无情的吞噬!

3、日本国民的减震防灾意识较高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据说全球10%以上的有感地震都发生在日本海域,又先后经历过多次大地震的洗礼。这些先天性的灾难反而锻造了日本民族的忧患思想,增强了国民的减灾防灾意识。

为了将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日本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对国民进行防灾教育,提高国民的自救能力。据了解,几乎每户日本人家都有这样一张《灾害时避难场所》地图,标明了这个地区一旦发生洪水、台风、山崩、海啸和地震时的避难场所。日本人的卧室里几乎没有家具,被褥等都放在壁橱里,壁橱都是横拉门。除了能够节省空间之外,还能够避免在地震时由于晃动而自动开启,从而造成里面存放的东西滑出来伤人。日本人的汽车行李箱里一般也有一个“防灾箱”,里面有一些干粮、饮用水、手电筒、急救包……诸如此类,可以说,日本人的防灾意识几乎贯彻到工作、生活的每个环节。

4、日本的防灾体系和法律制度比较完善

1947年,日本制定了第一部有关灾害的《灾害救助法》,1950年又将1920年制定的主要是有关城市规划的《市街地建筑物法》修改为《建筑基准法》,将其重点放在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和健康,成为建筑用地、构造、设备和用途必须满足的“最低基准”。 1961年,日本又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1978年日本出台了一部地震专门法律《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置法》,规定了有可能发生大规模地震的地区为“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区域”,规定医院、百货店、旅馆和剧场这类人员进出较多的地方,从事石油、高压气、火药等行业公司,铁道等旅客运输业务必须制定各自的《地震防灾应急计划》,各地必须确保地震时的避难通道和避难所。

除此之外,日本的各项防震措施落实较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试想,无论多么完备的防备体系和法律措施,如果得不到落实或落实不好,其效果都将大打折扣。

5、日本国民的整体素质较高

日本的整个“抗震系统”不仅仅是建筑物,还有整个社会,文明与人性化处处体现在细节中。据报道:地震发生后,民众要报平安,城市的公用电话全部已切换成免费;听不懂日语,日本NHK电视台轮流用日语、英语、中文、韩语等语种,以及手语,发布有关最新信息;日本三得利公司立即宣布所有街头贩售机免费供应,渴了只要在自动贩售机上按键即出饮料;饿了,日本的711全部免费提供食品;累了,大超市开放给你停留休息;在撤离重灾区的车流,密密麻麻只占用半边车道,另一侧车道空空荡荡但没有车辆挤上去;领取救济食物的市民在操场上排成S形的长队,规规矩矩……不可否认,日本是组织有序的社会,是素质非凡的国民。

二、我国应从哪几方面着力提升防震效果

勿庸讳言,地震的发生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不可避免。面对地震,人类能做的只有预防和救治,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在当今日本,7级左右的强震,基本没有人员死亡,可以说,实现了防震的基本目标。而在我国,地震对人员的伤亡还很惨烈,动辄数百至数万人。几乎每一场地震,都伴随着生命的殒逝。

如何防震抗震,是我们在前进发展的道路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挑战。防震,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或避免人员的伤亡。显而易见,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面,笔者结合日本防震抗震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谈一下如何提升我国的防震抗震水平?

1、着力提高建筑物质量及抗震安全系数

抗震办法千百条,其核心要点归结起来无非是减轻地震力,提高房屋整体抗震能力这两条。实践也充分证明,经过抗震设防的建筑物可以防御和减轻地震破坏。在具体做法上,主要从场地选择,地基处理,结构构造,体型设计,建筑材料以及施工质量等各个环节来保证,才能建造出过硬的抗震房屋。

要保证过硬的抗震房屋,除了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外,还必须有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实施,把各技术要求法制化,通过法律手段加以明确;对不按要求施工的,可通过法律强制措施,打击唯利是图,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行为,接受专业、社会和法律的监督。

2、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功能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地震灾害及防治,时至今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地震灾害防治体系。196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抗震设计规范《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1976年,发布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89年发布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2001年又对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发布了GBJ50011-2001版。

如何保证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是防震抗震工作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功能,完善法律监督机制。

一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地震等灾害防治执法的力度。在灾害防治法制系统工程中,执法、司法是关键环节,一旦弱化或被忽视,损害立法的权威性,难以达到灾害防治治本的目标与预期效果。二是灾害防治要向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相融合的行政刑法方向发展,将现行立法中大量的行政纪律处分、行政处罚上升为具有刑事责任性质的处罚,从严打击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灾难或隐患,打击扰乱救灾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等。三是要执法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由于在灾害防治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权力相对集中,且可能因非常时期政府有更大的行政紧急处置权、行政调拨权,难免被滥用于损害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故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尤为重要。四是建议政府出台地震防治政策的同时,要配套出台相应的执行保障措施,研究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办法。否则,再好的政策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都是一句空话。

3、加强地震灾害的科学研究

防震减灾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同时也是一项科学含量很高的科技工作。防震减灾工作面对的是一系列世界性的尖端科学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和技术是防震减灾事业的核心,依靠科技进步,是防震减灾事业的必由之路,因此,应加强地震灾害的科学研究。

加强地震灾害的科学研究,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大地震科研的经费投入,资金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没有充沛的资金作保障,科学研究寸步难行。二是要培养一大批地震科研人才,提高地震科研人员的经济、社会地位,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吸引人才自愿加入到地震科研队伍中来。三是充分发挥群众在地震方面的智慧,吸纳群众预震、抗震的土经验,土办法。

4、牢固树立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据调查,我国广大民众的防灾意识相当薄弱,有46%的民众缺乏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的了解掌握,有26.6%的民众毫无所知,因此,要强化群众的减灾防灾意识。一是要增强防震抗震的忧患意识,充分认清地震危害,对地震带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既不能因噎废食,又不能掉以轻心,好了伤疤忘了痛。二是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图书、报刊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常识。三是要加强防震抗震的日常演练。实践证明,加强地震灾害防治的日常演练,能够有效减轻地震带来的人员伤害。四是制订要制订有行之有效的防治预案,尤其在学校、医院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单位。五是要培养国民良好的应灾素质,不轻信谣言,不人云亦云,不盲动盲从。

5、加强地震灾害防治的法制建设

鉴于地震等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巨大威胁与破坏性,各国普遍重视地震灾害防治法制建设,即通过完善法规建设,强化法治意识,规范政府主导下的灾害防治行为,确保在灾害事件发生前提下减灾行动有序进行。

减灾进入法制调节领域,是现代社会的产物。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经济的发展,灾害日趋严重,对人类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人们认识到,只有制定完善的减灾法律,利用法律的强制性和规范性才能做好减灾工作。

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但反思几十年来的减灾历程,过于倚重采用临时政策措施及行政命令来应急抗灾救灾,减灾基本制度不健全,体制不理顺。在减灾领域法治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加强加强我国减灾法制十分必要。

世界上不少多灾而减灾获得成功的国家莫不重视减灾法制工作。日本是世界上减灾立法较早且相当完善的国家,如1995年发生阪神大地震,日本政府能严格依法有效组织应急和救灾活动,很快恢复了灾后全国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加强我国减灾法制,是对国外成功减灾经验的借鉴。

6、加强地震预报工作

地震是在极其复杂的地质结构中孕育发生的,它的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极为复杂的物理过程,人类迄今为止对这一过程的了解很少。因此,地震预测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当前的科学技术虽然突飞猛进,但仍然是“上天容易入地难”,人们还不能对地震孕育发生的10-20公里深处进行直接观测,设在地表的间接观测也十分稀疏。大地震重复发生的时间很长,对大陆内部的断裂而言往往是上千年到数千年,远远大于人类的寿命和仪器记录地震的时间,这就限制了对地震发生规律的经验总结。

那么,地震能预测吗?据分析,在认真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下,地震的中长期预报(一般10年以上)相对可靠,但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短临预报非常困难,但不是绝对不可能,中国地震局的主流观点是“在充分和合理地应用现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在某些有利条件下,对某种类型的地震,有可能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这就是中国地震预报的现状。

我们之所以说明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并不是要“知难而退”,而是要明确问题和困难所在,找准突破点,以便有的放矢地加强观测、加强研究,探寻地震预报新的途径。

7、加强地震后抢救治理工作

震后抢救治理是地震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震后抢救,一是抢救人,二是抢救物,三是恢复重建。在震后抢救工作中,抢救人的生命最为重要,也最为紧迫。如何保证抢救工作有序进行,笔者认为要加强震后抢救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快捷的反应机制,一旦灾情发生,相关各方能立即投入战斗状态,不至于人为耽误,贻误抢救时机。二是要有足够的人财物保障。震后抢救,需要大量人财物,如果没有平时的准备,关键时很难一时到位。三是要有科学作指导。无论是灾后重建,还是文物的保护,避免人为主观随意性,要建立在尊重科学,合理可行的基础上。

防震小知识(短的)

防震减灾小常识

一、 防灾应配备的物品——地震应急包

地震应急包是在预防地震等灾害发生时以及灾害发生后,提供用于维持生命的食物、饮水、药品及简单的生活和求救必须品的应急包。一般内含:急救干粮、水、超薄保温雨衣、冬季保暖衣物、塑料袋、防灾兜帽、优质手套、多功能应急手电、应急求救哨 、少量现金、证件、常用药品及钳子、改锥等自救必需品。平时准备好,每天入睡前将应急包放在床头,以便随时疏散。

二、避震要点

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

三、地震自救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十分重要,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

5.要预防破伤风和传染性疾病,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当我们在学校时如何避震】

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2.不要回到教室去。

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4.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前, 不要到阳台上去。

【家庭避震】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

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震时避险有哪些不同的办法】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震时就近躲避在小开间房屋,承重墙墙根、墙角。

2、不能盲目外逃。“避免房屋未倒,但外逃造成意外伤亡的严重后果”。

3、躲避在桌子、床等家具旁边,不能躲避在桌子、床等家具下面。 四、被埋压、被困在废墟中如何自救

被埋压废墟里时,当手臂或其他部位能动时,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不能脱险时,应在嘴和胸的部位,掏出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有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时应用其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如果受伤,想办法包扎;用砖块、木棍和可以挪动的物品等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

被阻隔在深部废墟里时,应想方设法寻找和开辟通道,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设法逃离险境。不能脱险时,设法避开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并节约使用,延长生存时间,耐心等待救援;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服捂住口鼻。

自救注意事项:(1)被压埋和阻隔后,要有强烈的求生欲望,要有自救的勇气和毅力。(2)保持神志清醒。不要睡着,如果身边还有其他被困者,可以互相说话鼓励。(3)注意保持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信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不要急躁、哭喊、唱歌和盲目行动。

五、地震后如何互救

1、根据房屋居住情况判断,根据家庭、邻里人员提供信息,采取看、喊、听等方法寻找被压埋者。

2、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压埋阻挡物;不要轻易触动倒塌物或站在倒塌物上,避免造成新的伤害。

3、挖掘接近人体时,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应首先找到被压埋者的头部,并采取清理口腔、呼吸道异物等措施,并依次按胸、腹、腿的顺序将被压埋者挖出来。

4、对不能自行出来的伤员,不得强拉硬拖,先查明伤情,采取包扎措施后,再进行搬动。

5、对营救出的伤员可以给点水,但不能多喝;对长期处在黑暗中的伤员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

6、根据伤员的伤情采取正确的搬运方法。怀疑伤员有脊柱骨折的,搬动要小心,防止脊柱弯曲和扭转。要用硬板担架搬运,严禁人架方式,以避免加重骨折或损伤脊髓,造成终身瘫痪。

7、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持通风,递送水和食品,寻求帮助再进行营救。 特别强调的是,救人时要注意安全,不仅注意被救人的安全,而且注意自身安全,要防止余震造成的新的伤亡。

六、地震避险应遵从的基本原则

1、因时因地制宜。因时间地点不同,正确选择避险方法。

2、要有思想准备。熟悉周边环境,观察新环境,留心寻找并确定一旦地震的避险方法,做到有思想准备。

3、行动果断。躲避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间,不容犹豫。

4、听从指挥。镇静避险,避免拥挤、踩踏伤亡事件发生。

参考资料

第一文库网:http://www.wenku1.com

一、在室内时,躲在坚固家具下面,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二、赶紧熄灭火,关闭火源。

三、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四、 将门打开,留下出口。

五、 户外场合,保护好头部。

六、在人多的场所时保持镇静。

七、避难时要步行 ,尽量少携带东西。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八、严禁在狭窄的地面、墙根、悬崖、河边停留。

九、注意山崩和地裂。

十、不要害怕余震,不要听信谣言,应当用携带的收音机,把握正确的信息

以上就是关于为没有关于防震减灾的视频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