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园林风格有什么特点

   2023-03-12 13:25:28 网络1110
核心提示:1.清纯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2.自然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

日式园林风格有什么特点

1.清纯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2.自然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能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从而使日本园林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而不露的特色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的思索和领悟。3.小巧日本园林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小巧而精致,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大者不过一亩余,小者仅几平方米,日本园林就是用这种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日本园林虽早期受中国园林的影响,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小庭院方面产生了颇有特色的庭园。4.植物日本园林的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因此,从种植设计上,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同一园中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另一二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层次清楚,形式简洁,但十分美观。选材以常绿树木为主,花卉较少,且多有特别的含义,如松树代表长寿,樱花代表完美,鸢尾代表纯洁等等。5.佛禅印象公元538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花园设计有哪些风格

樱花的寓意及象征

你知道樱花的寓意及象征吗?花是我们大家在生活中一种比较喜爱的植物,那你喜欢什么花呢?你是否喜欢樱花,是否你知道樱花的寓意呢?那就接下来就由我来跟大家分享分享樱花的寓意及象征吧。

樱花的寓意及象征1

关于樱花

樱花是蔷薇科樱属几种植物的统称,在《中国植物志》新修订的名称中专指“东京樱花”,亦称“日本樱花”。主要在日本国生长,也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也因此成为“樱花之国”。花每枝3到5朵,成伞状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为白色、粉红色。

日本的樱花品种比较多,而它的花期也因品种而异。不过,总的来说日本的樱花大多是在3、4月开放的。因此日本政府把3月15日到4月15日定为“樱花节”。其实在国内也是可以赏到很漂亮的樱花的。比如武汉就是比较出名的一个,武汉的樱花大致是开于三月中旬,至下旬最为鼎盛,花期较短,仅13-20天左右。

樱花的传说

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名叫木花开耶姬。木花开耶姬即樱花的意思。有一年年底,她从日本冲绳出发,途经九洲,关西、关东,于第二年五,六月间到达北海道,沿途中,她把一朵朵樱花撒遍日本各地。从此,樱花在日本盛开千载。且年年灿若云霞。日本人民非常喜爱樱花。日本人民之所以将樱花定为国花,除了它的纯洁、雅丽、崇高外,还为了纪念那勤劳、善良的木花开耶姬姑娘、并以此象征勤劳、智慧、勇敢的日本人民。

樱花的花语是什么?

樱花的花语是:生命、幸福、热烈、纯洁、高尚、精神之美!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当地人觉得它是任何花卉都比不了的,是生命之花,象征着生命之美。它在开放时就像热恋中的少女一样,无比美丽,是表达爱情最好的方。每年的春季时它总会如期开放,看见它就像看到了春天,看到了希望,因此象征着希望,有美好的寓意。

冬樱花的花语: 东方的神秘!

冬樱花是日本的应景花,以可爱的滋味散发着令人回味的魅力,是一种独特的神秘之美,寓意着东方的一种神秘,是最独特美丽的一种高雅之美。不太适合用来送人!

重瓣樱花的花语:文静!

重瓣樱花花色娇柔,宛如一个文静的少女一样在春季自由开放,寓意着一种文静,一般送于送于心仪的对象,是对对方最高的爱意表达。

西洋樱花的花语:善良的教育!

西洋樱花代表着善良的教育,是对爱情的一种热烈表现,花色耐人寻味,一般送于自己暗恋已久的对象或者恋人最为合适。

山樱花的花语:纯洁、淡薄!

山樱花是一种园林绿化中最为优秀的花卉,花色清淡却独自散发出不一样的美丽,寓意着淡薄的思想,是一种不与人同流合污的高度赞美。适合送给朋友、同事、领导!

樱花的寓意和象征?

1、爱情与希望

樱花宛如情窦初开的少女,在春天悄悄绽放自己的爱欲。满树白色粉色的樱花是爱情最美丽的语言,因此象征着初恋、情窦初开以及未来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2、高雅

传说日本一个名字叫“樱花”的仙女在游历日本岛屿途中将粉色的花瓣洒满了每个角落。传说这个仙女体态婀娜颜值高,动作优雅而轻盈,因此樱花有高雅之意,日本也因此成为“樱花之国”。

3、质朴纯洁的爱情

樱花的花瓣粉色中透着白色,就好像是美好浓郁的爱情中,多了一抹白色象征的纯洁和忠诚。质朴纯洁的爱情不就是如此,两个人平平凡凡过日子,人生里的动荡风浪与他们无关。

4、武士

樱花是日本武士称为武士的象征。现在,谈谈恐吓。这些家伙看起来像是只需要一瞥即可切割和切块身体。但他们不仅仅是凶悍的战士。显然,武士生活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它被称为武士道,“战士的方式”。基本上,战士的方式是骑士精神,正直,尊重和荣誉。

樱花的寓意及象征2

樱花是爱情与希望的象征,代表着高雅,质朴纯洁的爱情。樱花宛如懵懂少女的,安静得在春天开放,满树的白色粉色的樱花,是对情人诉说爱情的最美语言。心中的某个人,就如那场寂寞的樱花雨,缓缓消失在时光的深处,留下永恒的记忆。

樱花(学名:Cerasus sp.):是蔷薇科樱属几种植物的统称,在《中国植物志》新修订的名称中专指“东京樱花”,亦称“日本樱花”。

樱花品种相当繁多,数目超过三百种以上,全世界共有野生樱花约150种,中国有50多种。全世界约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其他的则是通过园艺杂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种。

樱花,起源于中国。据日本权威著作《樱大鉴》记载,樱花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被人工栽培后,这一物种逐步传入中国长江流域、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台湾岛。秦汉时期,宫廷皇族就已种植樱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汉唐时期,已普遍栽种在私家花园中,至盛唐时期,从宫苑廊庑到民舍田间,随处可见绚烂绽放的樱花,烘托出一个盛世华夏的伟岸身影。当时万国来朝,日本深慕中华文化之璀璨以及樱花的种植和鉴赏,樱花随着建筑、服饰、茶道、剑道等一并被日本朝拜者带回了东瀛。

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白居易诗云:“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以及“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

诗中清楚的说明诗人从山野掘回野生的山樱花植于庭院观赏。明代于若瀛的诗中提到樱花:“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 唐·孟诜所著本草纲目,对樱的定义为:“此乃樱非桃也,虽非桃类,以其形肖桃,故曰樱桃”。对山樱的释名为:“此樱桃俗名李桃,前樱桃名樱非桃也”。

日本四国有哪些旅游景点 位于哪个县?具体景点简单介绍下。。。

 庭院设计—庭园的风格

风格是庭园设计中需要优先确立的内容,本章重点介绍各种风格的特点和如何选适用的风格。

一、庭园风格的分类和特征

(一)布局上说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1、规则式风格的构图多为几何图形,垂直要素也常为规则的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规则式庭园又分为对称式和不对称式,对称式有两条中轴线,在庭园中心点相交,将庭园分成完全对称的4个部分,规则对称式庭园庄重大气,给人以宁静、稳定、秩序井然的感觉;不对称式庭园的两条轴线不在庭园的中心点相交,单种构成要素也常为奇数,不同几何形状的构成要素布局只注重调整庭园视觉重心而不强调重复。相对于前者,后者较有动感且显活泼。

2、自然式庭园是完全模仿纯天然景观的野趣美,不采用有明显人工痕迹的结构和材料。设计上追求虽由人做,宛如天成的美学境界。即使一定要建的硬质构造物,也采用天然木材或当地的石料,以使之融入周围环境。

3、大部分庭园兼有规则式和自然式的特点,这就是混合式庭园。这有三类表现形式,一类是规则的构成元素呈自然式布局,欧洲古典贵族庭园多有此类特点;第二类是自然式构成元素呈规则式布局。如北方的四合院庭园;第三类是规则的硬质构造物与自然的软质元素自然连接,新近的上海别墅庭院大部分场地尽管不对称,但靠近住宅的部分还是规则的,你可以将方形或圆形的硬质铺地与天然的植物景观和外缘不规则的草坪结合在一起。如果一块地既不是严格的几何形状又不是奇形怪状的天然状态,此法可在其中找到平衡。

(二)从文化特征上分为三大类:中式、日式和欧式

1、中式庭园有三个支流:北方的四合院庭园、江南的写意山水、岭南园林;其中江南园林成就最高,数量也最多。中式庭园有着浓郁的古典水墨山水画意境。构图上以曲线为主,讲究曲径通幽,忌讳一览无余,讲究风水的”聚气”,庭园是由建筑、山水、花木共同组成的艺术品,建筑以木质的亭台、台、廊、榭为主,月洞门、花格窗式的黛瓦粉墙起到或阻隔或引导或分割视线和游径和作用。庭园植物有着明确的寓意和严格的位置。如屋后栽竹,厅前植桂,花坛种牡丹、芍药,阶前梧桐,转角芭蕉,坡地白皮松,水池栽荷花,点景用竹子、石笋,小品用石桌椅、孤赏石等等。

2、日本庭园源自中国秦汉文化,至今中国古典园林的痕迹仍依稀可辩,中国园林从模仿自然山水向文人山水过程中,日本园林逐渐摆脱开诗情画意和浪漫情趣,走向了枯、寂、佗的境界,本庭园用质朴的素材、抽象的手法表达玄妙深邃的儒、释、道法理。用园林语言来解释“长者诸子,出三界之火宅,坐清凉之露地”的境界。

(1)筑山庭和平庭

池泉式指园林构架以池塘和流泉组合为主景观,筑山庭则是偏重于地形上筑土为山,平庭对应于筑山庭指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园林规划,在平地上追求深山幽谷之玲珑,海岸岛屿之渺漫的效果;筑山庭和平庭都有真、行、草、三种形式,真庭是对真山真水的全方位模仿,而行庭是局部的模拟和少量的省略;草庭是大量的省略。

(2)枯山水和池泉

枯山水是日本庭园的精华,实质是以砂代水,以石代岛的做法。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追求禅意的枯寂美。枯山水有两种寓意对象,一是山涧的激流或瀑布,日本称之为枯泷;另一种是海岸和岛屿;池泉是微缩的真山水,池泉一般是园景的中心,枯山水与池泉都是在自然布局的水池中设溪坑石代表岛屿,与岸相连的驳岸称中岛按不同位置分别称为龟岛、鹤岛、蓬莱等名,立在水中或砂中的岩石有更多名称,在此不再赘述。

(3)茶庭

茶庭也叫露地是源自茶道文化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茶庭的景观作用己大于实用功能。茶庭式园林一般是在进入茶室的一段空间里,按一定路线布置景观,以拙朴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矮松寓指茂盛的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联想到清冽的山泉,以沧桑厚重的石灯笼来营造和、寂、清、幽的茶道氛围。有很强的禅宗意境。

(4)坐观式、舟游式、回游式

日本园林多以静观为主,特别是小园林,其观赏角度只有一个,虽在园路,也只是看而不是让人走进去赏玩,故称为坐观式园林。回游式与此相对应,是可以供人走进去赏玩的,其观赏角度有多个,可以做到移步换景。舟游式是以游船为交通工具的回游式园林。在大园林中一般是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大一些的庭院也可用回游式。

3、欧洲庭园的风格有五个分支:意大利式台地园、法式水景园、荷式规则园、英式自然园、英式主题园。从前到后各国的庭园的发展一脉相承。

意大利半岛多山地,建筑多依势而建,庭园前面开辟出“梯田”式的台地,中间引出中轴线,中轴线的两边种植高耸的杉、松类大树,平台、花坛、雕塑等小品对称布置。┃意式庭院神话雕塑 特点:台地式雕塑喷泉设计理念: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郊外建有别墅园林,它继承了古代罗马人的园林特点,采用了规划式布局而部突出轴线。由于意大利半岛三面濒海,多山地丘陵,因而其园林建造在斜坡上。在沿山坡引出的一条中轴线上,开辟了一层层的台地、喷泉、雕像等,植物采用黄杨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树坛,突出常绿树而少用鲜花。 必备元素:雕塑、喷泉、台阶水瀑意大利庭院对水的处理极为重视,借地形台阶修成渠道,高处汇聚水源引放而下,形成层层下跌的水瀑,利用高低不同的落差压力,形成了各种不同形状的喷泉,呈塔状,或将雕像安装在墙上,形成壁泉。作为装饰点缀的小品形持多样,有雕镂精致的石栏杆、石坛罐、碑铭,以及古典神话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等,从而形成了很有自己风格的意大利台地式园林。意式庭园主景多是在中轴线的宽路上设置雕塑或花坛,少有水景,即使有也是盆式的小喷泉。意式台地园传入法国后,法国以平原为主且多河流湖泊,故庭园设计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均匀的规则式布局,不同的是,法式庭园常将圆形或长方形的大型池塘设计在中轴线上,沿池塘两边设平直的窄路。后来荷兰人将树木修剪成几何形状和各种动物的形状。与此相反,英国人则更喜欢自然的树丛和草地,尤其讲究借景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注重花卉的形、色、味、花期和丛植方式,出现了以花卉配置主为主要,内容的“花园”,乃至以一种花卉为主题的专类园,如“玫瑰园”、“百合园”、“鸢尾园”等等,以致一提起欧陆式庭园,就会联想到大片的草坪,孤植的大树,成片的花径美景。

二、庭园风格的选择

除了个人的喜好外,做什么风格的庭园主要受地形、建筑、家庭成员等方面的限制。当你对场地进行测量和分析时,你会发现,场地的独特性已经预示了庭园的风格,通常而言,不规则的场地更适合做中式,尤其是“L”形、“回”字形、“凵”形的庭院,中式风格的移步换景手法能营造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小而方的庭院更适合做日式庭园,大而方且建筑居中的庭院用欧式更好

玉兰树叶,日本晩樱树叶,海棠果树叶,山楂树叶,太平花叶,金银木树叶的简介。

日本四国的桥、涡潮、阿波舞

和朋友说要去日本四国,朋友问道:“除了日本,你还要去哪3个国家?”一时语塞。

到四国后和日本人戏说起此事,对方竟满脸惭愧:“对不起,对不起,四国实在是太小了。”

日本国土主要由4个大岛组成——本州、九州、北海道和四国,四国是其中最小的一个,总共只有四个县——德岛、香川、高知和爱媛。四国北靠濑户内海,与日本第一大岛本州相望,南面是太平洋。

从地图上看,四国就是孤浮在大海上的一小块陆地,但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身居要冲。从7世纪开始,商船就从这里启航,驶往中国及亚洲各地,被誉为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隋唐时代,日本派遣到中国的留学生都是经濑户内海前往长安。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腾飞,四国更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迄今为止,已有4座桥将它与东京、大阪、京都和神户的所在地本州相连:濑户大桥、大鸣门桥+明石海峡大桥、岛浪海道。其中,濑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雄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明石海峡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到四国,不能不看濑户大桥。常说世界上有三个民族有三大擅长:荷兰人擅长围海造田,瑞士人擅长钻山开路,日本人则擅长跨海架桥。濑户大桥是四国发展的标志和观光名胜,更是日本造桥人的骄傲和世界造桥工业的一大里程碑。

濑户大桥,跨海连接本州冈山县和四国香川县,全长13公里,海上部分约10公里。主桥塔高达194米、桥桁距海面达65米、大型油轮也可轻松通过。总共投入1.12兆日元,花了9年半时间,到1988年4月才告完工。如果有“世界十大必游大桥”,濑户大桥肯定榜上有名。

濑户大桥,首选坐船,也可以乘直升飞机或开车,唯有不能像玩旧金山大桥和南浦大桥那样直接上桥面走走。

栗林公园 一座日本名园

久闻日本园林布局精致,善用各色植物花卉营造意境而别具一格,此次去香川县高松市,有缘一游日本国家级名胜——栗林公园。说公园,其实是一座回游式日本江户时代的大名庭园,从大约370年前起,由高松诸侯生驹家族历时100余年才建成。

整座庭园占地75万公顷,借绿色紫云山之景,巧置13座假山、6汪池塘,南有南湖,北有北湖,西有西湖;细植四季花木,2月梅花、4月樱花、8月荷花、11月枫叶。匠心深厚,手法精妙,真的是称得上“一步一景、一季一色”。

鸣门涡潮 做一回世界弄潮儿

涡潮就是海洋涨潮落潮相互作用,最后在海面上产生的大规模漩涡,很壮观。世界上有四大涡潮:南意大利卡拉布里亚沿岸的查雷布迪斯涡潮、西西里岛和意大利间海峡的墨西拿涡潮、挪威沿岸罗佛敦群岛的大涡潮以及鸣门涡潮。没想到只有1600人口的鸣门市还有这等大景致。

实际上鸣门市有两大景点。一是大鸣门斜拉桥,横跨鸣门与淡路岛,是连接四国与神户的海上大动脉,全长1629米。另一个就是桥下的大涡潮,但后者名声更响。鸣门涡潮涌动于鸣门市孙崎与淡路岛之间仅1300米的海峡中,是当濑户内海与纪伊水道的潮流相遇,由于二者的涨落时间不同而产生的,春秋两季最盛,漩涡最大可达到直径20米、时速20公里。

阿波舞 舞起民族之风

在德岛初听说“阿波舞”,还以为它是舶来品。其实,它是德岛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关于它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日本各地都可看到的盂兰盆舞;二是在天正年间(1574~1592年),为庆祝峰须贺家政建德岛城竣工,市民们开始在城内环城起舞,延续至今;三是受到能乐的源流之一“风流”的影响,1663年的《三好记》中就有关于在胜瑞城举行风流舞的记载。现多以第二种说法为盛。

每年8月12-15日,在德岛都要举行“阿波舞大会”,它是德岛和四国最大的夏季庆典,也是每年8月日本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庆典。从8月12日起的4天内,在作为主会场的7处地点,人们铺上席子,一晚上会有超过50组的舞蹈团接连登台,不论男女老少,疯狂起舞,从下午6点一直跳到晚上10点多。旁观者们看着看着也会不由自主地扭动起身体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阿波舞,德岛市专门建造了一座“阿波舞会馆”,游客们在那里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和亲身体验阿波舞。

阿波舞又被称作“手舞足蹈的舞蹈”。我们在“阿波舞会馆”先观看了“有名连”和“专属连”舞蹈团的男子舞和女子舞表演。舞蹈动作并不复杂,基本是按照2拍的节奏,只要把握住基本要领,舞者完全可以在手脚上做点“文章”而舞出些个性来。最主要的动作一是身体要作塌腰状但上身挺直,二是须右手与右脚、左手与左脚轮换同时向前伸出。记得在学校做队列操练,谁要是迈步时右手右脚并出,肯定会引起旁人嘲笑,没想到在这儿还反过来了。

爱瑗:泡最古老的汤

当地有谚曰:只要泡过道后温泉,人生还有什么舍不得呢!道后温泉号称是全日本最古老的温泉,已有三千年历史。建于1894年的道后温泉本馆,这是一栋雄伟的木结构城堡式建筑,高三层,雕梁画栋,装饰华丽,顶尖有青铜的朱雀,一层屋檐处修几个日本古建筑特有的唐门。

其他景点:爱瑗县东部的石槌山以山容雄伟著称,山峰高耸,犹如利剑直插云霄,是西日本的最高峰。此外,今治市的毛巾博物馆也非常有名。

香川:脚踩乌冬面团

日本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将从中国传来的工艺发扬光大,发展成自家独有的东西,如今,香川是日本乌冬面的故乡,已经成为日本人必不可少的主食,而和扇更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他景点:金刀比罗宫,登上从参道口到山顶的785级台阶,是人们朝圣的必去之处。

德岛:共跳阿波舞

鸣门涡潮是世界上四大涡潮之一,而最刺激的观潮方式莫过于坐观潮船直接去漩涡中心,亲身感受海波翻滚。乘一艘仿古船,登上最上层的甲板,海风徐徐,大鸣门斜拉桥作为背景,屹立在海天之间,高悬在空中的宛如一根长长的琴弦,衔云抚风,蜿蜒伸展,异常的雄伟。

其他景点:大步危和小步危景致非常壮观。

基本资料

中名:玉兰

学名:Magnolia denudata

英名:Yulan Magmolia

别名:白玉兰、木兰、玉兰花、玉树、迎春花、望春、应春花、玉堂春、玉兰

科名:木兰科

简介:

又名木兰、白玉兰、玉兰等。木兰科落叶乔木,树高一般2—5米或高可达15米。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中国著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上海市市花。中国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分布于中国中部及西南地区,现世界各地均已引种栽培。通常用播种、嫁接法繁殖。喜温暖、向阳、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地方,要求土壤肥沃、不积水。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在-20℃的条件下可安全越冬。在北京小环境较好的地方生长良好。移栽应在萌动前十余日,或花后展叶前进行。播种苗,一般要5年左右方能开花。北方常见的还有二乔玉兰,花瓣外面淡紫色里面白色。

分布地区

玉兰花又名白玉兰、木兰、应春花;此花为我国特有的名贵园林花木之一,原产于长江流域,现在庐山、黄山、峨眉山等处尚有野生。

玉兰原产我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现多见于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冬芽密被淡灰绿色长毛。叶互生。花先叶开放,直立,钟状,芳香,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聚合果,种子心脏形,黑色。

玉兰花白如玉,花香似兰,其树型魁伟,高者可超过10米,树冠卵形,大型叶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泽,全!市两j摔条疏生开展,嫩枝及芽外被短绒毛。冬芽具大形鳞片。花先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花被9片,钟状。果穗圆筒形,褐色:蓇葖果,成熟后开裂,种红色。3月开花,6-7月果熟。

白玉兰是落叶乔木,高达25米,径粗可达200厘米,树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宽卵形或松散广卵形。实生起源的大树常主干明显,树体壮实,雄奇伟岸,生长势壮,节长枝疏,然花量稍稀。嫁接种往往呈多干状或主干低分枝状特征,节短枝密,树体较小巧,但花团锦簇,远观洁白无瑕,妖娆万分。故不同起源之白玉兰园林应用中情趣各异,在小型或封闭式的园林中,孤植或小片丛植,宜用嫁接种,以体现古雅之趣;而风景游览区则宜选用实生种,以表现粗犷纯朴的风格。

白玉兰幼时树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时则呈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灰褐色。顶芽与花梗密被灰黄色长娟毛,毛绒绒如幼鼠蛰伏,冬态更显。分枝习性随树龄幼长有别,幼时单芽延伸,故主干明显,树冠规整,而见花后,叶枝混合芽在果穗后双杈或多枝延伸,横向发展盛于直于生长,故树冠往广卵形方向发展

叶片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称凸头玉兰;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玉兰叶在基部通常有托叶或附属物,托叶有两种,枝端芽末的托叶贴生于幼茎上与叶柄分离,呈覆瓦状;叶部托叶散生,瓦刀状,粘着叶柄基部两侧,芽伸叶长,托叶脱落,幼枝上残存环状托叶痕,此为木兰科树种的识别特征。

白玉兰高可达15m,叶互生,倒卵形,先端突尖,基部楔形。花大,白色,芳香,单生于枝顶。花萼与花瓣相似共9片,排列成钟状。聚合果圆筒状,红色至淡红褐色,种子具鲜红色肉质外种皮。

生物习性

玉兰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爱高燥,忌低湿,栽植地渍水易烂根。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长。在气温较高的南方,12月至翌年1月即可开花。玉兰花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如将此花栽在有二氧化硫和氯气污染的工厂中,具有一定的抗性和吸硫的能力。用二氧化硫进行人工熏烟,l公斤干叶可吸硫1.6克以上。因此,玉兰是大气污染地区很好的防污染绿化树种。

品种情况

白玉兰为亚热带树种,喜光而稍耐荫。较耐寒,北京地区可露地越冬。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肉质根,不耐积水。先花后叶,花期2~3月,果熟期8~9月,种子有胚胎休眠现象。

白玉兰变种应春花(var.purourescens),乔木,花里面淡红,表面紫红,有香气。

相似种有:天目木兰(M.amoena),花粉红色或淡粉红色,小枝带绿色,原产浙江天目山。宝华玉兰(M.zenii),花上部白色,下部和脉纹紫色,小枝带紫色,原产江苏句容宝华山。天女花(M.sieboldii),花白色,花具长柄,叶倒卵状圆形,叶背具白粉和短柔毛。

花卉寓意

玉兰花外形极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再加上清香阵阵,沁人心脾,实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开。

玉兰花代表着报恩。玉兰经常在一片绿意盎然中开出大轮的白色花朵,随着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委实清新可人。因其株禾高大,开花位置较高,迎风摇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非常可爱。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增君。

花卉传说

关于玉兰花的传说,其中贯穿着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色彩。故事讲的是很久以前在一处深山里住着三个姐妹,大姐叫红玉兰,二姐叫白玉兰,三姐叫黄玉兰。一天她们下山游玩却发现村子里冷水秋烟,一片死寂,三姐妹十分惊异,向村子里的人问讯后得知,原来秦始皇赶山填海,杀死了龙虾公主,从此,龙王爷就跟张家界成了仇家,龙王锁了盐库,不让张家界人吃盐,终于导致了瘟疫发生,死了好多人。三姐妹十分同情他们,于是决定帮大家讨盐。然而这又何等容易?在遭到龙王多次拒绝以后,三姐妹只得从看守盐仓的蟹将军入手,用自己酿制的花香迷倒了蟹将军,趁机将盐仓凿穿,把所有的盐都浸入海水中。村子里的人得救了,三姐妹却被龙王变作花树。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将那种花树称作“玉兰花”,而她们酿造的花香也变成了她们自己的香味。故事很简单,也很唯美,却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完美的向往。

栽培管理

玉兰是早春色、香俱全的观花树种,栽植时,要掌握好时机,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以早春发芽前10天或花谢后展叶前栽植最为适宜。移栽时,无论苗木大小,根须均需带着泥团,并注意尽量不要损伤根系。以求确保成活。栽植前,应在穴内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栽好后封土压紧,并及时浇足水。

玉兰花较喜肥,但忌大肥;生长期一般施两次肥即可有利于花芽分化和促进生长。一次是在早春时施,再一次是在5-6月份进行。肥料多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新栽植的树苗可不必施肥,待落叶后或翌年春天再施肥。玉兰的根系肉质根,不耐积水。开花生长期宜保持土壤稍湿润。入秋后应减少浇水,延缓玉兰生根,促使枝条成熟,以利越冬。冬季一般不浇水,只有在土壤过干时浇一次水。玉兰枝干伤口愈合能力较差,故一般不进行修剪。但为了树形的合理,对徒长枝、枯枝、病虫枝以及有碍树形美观的枝条,仍应在展叶初期剪除。此外,花谢后,如不留种,还应将残花和蓇葖果穗剪掉,以免消耗养分,影响来年开花。

玉兰花多为地栽,盆栽时宜培植成桩景。

栽培繁殖

玉兰的繁殖可采用嫁接、压条、扦插、播种等方法,但最常用的是嫁接和压条两种。

(1)嫁接繁殖。嫁接法中又有两种接法,一种是靠接,一种是切接。

靠接:靠接时间,自春至秋,整个生长季节皆可进行。以4-7月进行者为多。靠接部位以距离地面70厘米处为最好。绑缚后裹上泥团,并用树叶包扎在外面,防止雨水冲刷,经60天左右即可切离。靠接是较容易成活的一种方法,但不如切接的生长旺盛。

(2)压条繁殖。压条繁殖亦有普通压条和高校压条两种。

①普通压条:压条最好在2-3月进行,将所要压取的枝条基部割进一半深度,再向上割开一段,中间卡一块瓦片,接着轻轻压入土中,不使折断,用“U”形的粗铁丝插入土中,将其固定,防止翘起,然后堆上土。春季压条,待发出根芽后即可切离分栽。

②高枝压条:入伏前在母株上选择健壮和无病害的嫩枝条(直径1.5-2厘米的),于盆岔处下部切开裂缝,然后用竹筒或无底瓦罐套上,里面装满培养土,外面用细绳扎紧,小心不去碰动,经常少量喷水,保持湿润,次年5月前后即可生出新根,取下定植。

种养技术

白玉兰性喜阳光充足和湿润的环境,不宜长期在碱性土壤生长,栽植应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和肥沃的地方。花前应有充足的水份和肥料,以促其花大香浓。玉兰枝条不多,除枯枝、病虫枝和扰乱树形的枝外,一般不需修剪。花谢后如不留种,应将果剪除,以免消耗养分。白玉兰耐寒力较强,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均可露地越冬。

盆栽玉兰,可行蟠扎处理,即在四月发芽后,随着新梢的生长,随时进行蟠扎,扎成弯曲姿态,限制主干拔高。又因玉兰是深根系,久居盆中,容易长势衰弱,故花谢后应修理主根,下地培植,于花前再上盆,这样才能花繁、花艳。

白玉兰以嫁接繁殖为主,亦可播种、扦插、压条进行繁殖。嫁接多用木兰实生苗作砧木,于清明前进行切接,南方也可于秋分前后切接,或在8—9月芽接。切接、芽接均与一般花木同。播种育苗于9月底或10月初,将成熟的 果采下,取出种子,用草木灰水浸泡1—2天,然后搓去蜡质假种皮,再用清水洗净即可播种;也可将种子洗净后,用湿沙层积法进行冷藏,否则易失去种子发芽能力。于翌年3月在室内盆播,20天左右即可出苗。

药用价值

玉兰花为木兰科落叶乔木玉兰的花,在早春三月开放,鲜用或晒干用。玉兰花是名贵的观赏植物,其花朵大,花形俏丽,开放时溢发幽香。其花瓣可供食用,肉质较厚,具特有清香,清代《花镜》谓:“其(花)瓣择洗清洁,拖面麻油煎食极佳,或蜜浸亦可。” 玉兰花含有挥发油,其中主要为柠檬醛、丁香油酸等,还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癸酸、芦丁、油酸、维生素A等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玉兰花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兰花对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虫害防治

白玉兰常见病虫害:有炭疽病、叶斑病、有炸蝉、红蜡蚧、吹绵蚧、红蜘蛛、大蓑蛾、天牛等,一旦发现可用药物喷杀之。但有天牛蛀枝干及根茎部,有时可将树致死,如发现有锯末屑虫粪,就应寻找虫孔,用棉球蘸敌敌畏原液塞进虫孔,再用泥封口,即可熏杀。

(1)炸蝉。此虫的若虫在土中吸食花卉的根部汁液,成虫除刺吸主叶液外,其雌虫还会将产卵器插在枝条上产卵,造成枝条枯死。

防治方法:

①及时搜寻和杀死刚出土的老熟若虫。

②如发生较多,可于夏季炎热天气夜间在树杆附近点火,摇动树枝,使蝉投火烧死,并将落于火堆外的蝉杀死。

③用熬粘的桐油或用蛛网揉捏的粘团涂于竿端粘捕成虫。④4-8月间及时巡视并剪除产卵枝。

(2)红蜡蚧。此虫若虫和成虫刺吸花卉汁液,其排泄物常诱致煤污病的发生,使叶片上形成一层黑霉或较厚的黑膜,使全株成为黑树,植株衰弱,树形憔悴,很少开花或完全不能开花。

防治方法:

①冬季和早春,结合剪枝去除部分多虫枝。

②如被害花卉植株较少较矮,可在冬春人工刮除。

③在若虫孵化盛期,喷25%亚胺硫磷乳油lO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每隔4-6天喷1次,喷3次即可见效。

④引种花苗时,应认真检查,防止将虫带入。

(3)吹绵幼。可参看“牡丹”中的吹绵蚧防治方法。

(4)红蜘蛛。红蜘蛛即朱砂叶螨,可参看“莱莉”中的朱砂叶螨防治部分。

以上就是关于日式园林风格有什么特点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