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2022-08-10 14:35:51 网络1100
核心提示:1、起势 :并脚直立,开步站立,两臂前举,屈蹲按掌。2、右揽雀尾: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转体伸掌,转体下捋;转体横臂,弓步前挤;后坐屈肘,扣脚旋掌,丁步按掌。3、左单鞭 :转体上步,弓步推掌。4、提手:

四十二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1、起势 :

并脚直立,开步站立,两臂前举,屈蹲按掌。

2、右揽雀尾:

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转体伸掌,转体下捋;转体横臂,弓步前挤;后坐屈肘,扣脚旋掌,丁步按掌。

3、左单鞭 :

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4、提手:

扣脚摆掌,转体带掌,虚步举掌。

5、白鹤亮翅:

转身抱球,转身举掌,虚步亮掌。

6. 搂膝拗步:

转身落掌,收脚举掌,上步收掌,弓步推掌;转体摆脚,收脚举掌,上步收掌,弓步推掌。

7、撇身捶:

摆脚分掌,收脚落掌,上步举拳,弓步撇拳。

8、捋挤势:

扣脚变掌,转体抹掌,收脚后捋,上步掤臂,弓步前挤;扣脚翻掌,转身抹掌,收脚后捋,上步掤臂,弓步前挤。

9、 进步搬拦捶:

后坐分掌,收脚握拳,上步搬拳;转体摆掌,上步拦掌;弓步打拳。

10、如封似闭:

穿手变掌,后坐收掌,翻掌下落,跟脚按掌。

11、开合手:

转体开掌,提脚合掌。

12、右单鞭:

开步转掌,弓步分掌。

13、 肘底捶:

扣脚掩掌,收脚抱球,摆步分掌,跟步摆掌,虚步握拳。

14、转身推掌:

撤步举掌,转体屈肘,上步收掌,跟步推掌;转身举掌,上步收掌,跟步推掌。

15、玉女穿梭:

转体伸掌,收脚下捋,上步掤臂,跟步摆掌,上步收掌,弓步架推;扣脚落掌,转体抹掌,收脚下捋,上步掤臂,跟步摆掌,上步收掌,弓步架推。

16、右左蹬脚:

扣脚落掌,转体分掌,收脚合掌,蹬脚分掌;落脚转掌,转体分掌,收脚合掌,蹬脚分掌。

17、掩手肱捶:

落脚掩掌,开步落掌,马步分掌;转体合肘,弓步冲拳。

18、野马分鬃:

转身捋掌,转体掤臂,转体横掌;转腰旋掌,提膝托掌,弓步穿掌;摆脚翻掌,提膝托掌,弓步穿掌。

19、云手:

扣脚摆掌,转体翻掌,转体云掌,收脚翻掌;转体云掌,开步翻掌,转体云掌,收脚翻掌;转体云掌,开步翻掌,转体云掌,收脚翻掌。

20、独立打虎:

撤步穿掌,转体扣脚,提膝握拳。

21、右分脚:

垂脚抱拳,分脚分掌。

22、 双峰贯耳:

屈膝落掌,落脚收拳,弓步贯拳。

23、左分脚:

转体分掌,收脚抱掌,分脚分掌。

24、转身拍脚:

转身落脚,转体抱掌,拍脚举拳。

25、进步栽捶:

落脚转体,上步提拳,弓步栽捶。

26、斜飞势:

转身分掌,收脚合臂,转身上步,弓步分掌。

27、单鞭下势:

勾手摆掌,仆步穿掌。

28、金鸡独立:

弓步挑掌,独立挑掌,独立挑掌

29、退步穿掌:

弓步穿掌。

30、 虚步压掌:

转身举掌,虚步压掌。

31、独立托掌:

提膝托掌。

32、 马步靠:

落脚翻掌,收脚举掌,马步靠。

33、转身大捋:

摆脚旋掌,收脚托掌,撤步平捋,弓身滚肘。

34、歇步擒打:

撑臂穿拳,转体收拳,歇步打拳。

35、穿掌下势:

收脚举掌,屈蹲摆掌,仆步穿掌。

36、上步七星:

弓步挑掌,虚步架拳。

37、退步跨虎:

转体摆掌,转体落掌,独立挑掌。

38、转身摆莲脚:

转体落脚,转体穿掌,转体翻掌,摆腿拍脚。

39、弯弓射虎:

独立摆掌,落步落掌,转体握拳,弓步打拳。

40、左揽雀尾:

转体展掌,收脚抱球;上步分掌,弓步掤臂;转体伸掌,转体下捋;转体屈臂,弓步前挤;翻掌前伸,坐身收掌,弓步按掌。

41、十字手:

转体扣脚,转体分掌,转体抱掌,收脚开立。

42、收势:翻掌分手,两掌下落,收脚并步。

扩展资料:

四十二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四十二式太极拳是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于1989年组织编创的太极拳竞赛套路。

全套动作包括起、收势共42个动作,其技术风格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兼收了陈、吴、孙式等流派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动作规范,布局匀称。

此外,由于42式太极拳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运动量适宜,是强身健体、提高技艺的理想套路。

四十二式太极拳作为国家正规比赛的规定套路已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深受国内外爱好者的喜爱。

习练太极拳要以最自然的心态和最放松的肢体来进行运动,并把这种状态合理运用到生活工作中,更会有益身心健康,处处体会心、意、气的内三合和户髋、肘膝、手足的外三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十二式太极拳

求武术招式套图图解,想练习武术。最好是拳法或棒法

究竟什么才是中华武术呢?这个看似极其简单的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广大武术练习者和爱好者,外行人更是众说纷纭。现在体育界说的武术是指拳械套路演练,只是指狭义上的武术。传统上,一般按训练方式把武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说的通俗点,外家拳主练筋骨皮,由外向内练,;内家拳主练精气神,由内向外练。按传承来分,拳种上百。另外按地域和文化形式分,有少林武当峨眉崆峒之类。以上这些传统分类法自有其道理,但对那些不了解武术的外行、爱好者或初学者来说,并不能使之清楚了解什么是武术。因此,我从广义上把武术分为六大类型,希望能讲明白大家现在练的武术究竟是什么。一艺术体操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专业武术运动员和准备向专业化发展的青少年,目标是参加正式武术比赛获得佳绩。这类型的武术是在传统武术拳械套路基础上改编,经由体操专家指导后形成的有高难度系数的标准美观的武术套路,分为规定拳、自选拳和改编后的传统拳,特别是前两种。官方重点倡导的主要是长拳、南拳和太极拳三大类。就拿太极拳来说,要是让裁判评分,估计杨露禅、杨班侯在世,也比不过现在的太极拳冠军。二广播体操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业余武术练习者,目标是养生健身和参加业余武术比赛,丰富业余生活。这类型的武术主要是国家在社区中老年和大中院校青少年中推广的规定太极拳套路以及民间武术爱好者演练的一些传统拳套路。特点是,技术上模拟艺术体操型武术,但难度系数低,易于普及推广。说白了,与前一类型相比,一为专业一为业余,就是艺术体操和广播体操的区别。三舞蹈戏剧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戏曲、影视等武打演员和业余表演者。这类型武术是一些武打动作与舞蹈京戏武打技巧相结合的产物。如港台等武打片风靡全球就靠的是这类型武术。四内外功夫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一些民间武术传承者、拳师和一些职业军警、保镖。功夫大致分为内家功夫和外家功夫。外家功夫如硬功(铁掌功、铁头功、铁臂功、铁裆功等)、软功(童子功、缩骨功、柔骨功等)、壮功(对掌、指、腕、臂、腰、腿等部位的力量型训练)、轻功(极少见)等;内家功夫如气功(对呼吸的训练)、桩功(站桩训练)、发劲的练习(整劲、内劲等)。功夫,特别是内家功夫是中华武术之精髓,是中华武术真正厉害之所在,也是最让人觉得神秘、不可思议或会使很多人觉得不太可信的地方。因为功夫的练习,发掘了人的潜能,或可说开发出人类肉体上的某些特异功能。可以说,功夫是我们老祖宗留给子孙们的极宝贵财富,而子孙们大多又不太自信,将信将疑。倒是一些外国武术爱好者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功夫的厉害。五实战技击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散打运动员、职业军警、保镖和民间传统技击传承者。现代中国散打运动说起来是武术专家将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技击术参考国外拳术形成的一门实战性运动,具有很强的技击性,但是其无论从训练方式还是从实战技术来看,明显不能表现和发挥真正优秀的中国功夫。打个比方,中医和西医有不同的治病思路,你非得以西医的治疗原理用中药来治病,并美之名曰中西结合,那么其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而民间传统武术技击传承者能较完整地继承先辈的优秀技击术,但由于传承上的保守、教学模式上的僵化、训练条件和实战机会上的限制以及大多中国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缺乏自信,很难产生大量的人才。一句话,现代散打和传统散打的主要区别就是后者是以内外功夫型武术作为基础而前者不是。可以这么说,即使是练传统武术,若出不了功夫,实战时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传统散打;若能练出功夫,即使在拳术上融入了外国拳法,也应该算传统散打。六修道悟真型武术。内外功夫型武术用于搏击就成了实战技击型武术,若用于提升自己的身心境界,开发自己的身心功能就是修道型武术。以前有种说法,功夫分为武功、气功、内功、道功和禅功。修道悟真型武术就包括道功和禅功。发掘自身潜能得神通的为道功,进而以定力悟道的为禅功。这六大类型武术只是从理论上来分析的,实际上有的练习者往往是练习某一种类型为主兼及其他类型。以上是本人近来对武术的一些不太成熟的见解,以博众一笑。

中国传统武术怎么系统练习?

武术有非常丰富的套路,建议从五步拳入手试学下。

五步拳属于查拳入门拳套也是学习竞技武术入门之基本拳术组合套路,是中国青少年学习武术的初级必学套路,他包含了武术中最基本的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拳、掌、勾三种手型及上步,退步步法和搂手、冲拳、按掌、穿掌、挑掌、架打、盖打等手法。通过五步拳的练习可以增进身体的协调能力,掌握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要领,提高动作质量。为进一步学习武术打下基础。

五步拳: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冲拳-提膝仆步穿掌一虚步挑掌

1、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2、弓步冲拳

成左弓步,左手向左平搂收回腰间抱拳;冲右拳。目视前方 。

3、弹腿冲拳

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前方。

4、马步架打

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冲右拳;目视右方。

5、歇步盖冲拳

左脚向右脚后插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下盖,掌外沿向前,身体左转90°,收左拳;目视右掌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冲左拳,收右拳;目视左拳。

6、提膝仆步穿掌

两腿起立,身体左转。随即左拳变掌,顺势收至右腋下;右拳变掌,由左手背上穿出,手心向上。同时左腿屈膝提起,目视右手。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仆步;左手掌指朝前,沿左腿内侧穿至左脚面。目视左掌 。

7虚步挑掌

左腿屈膝前弓,右脚前上成右虚步。同时左手向后划弧成勾手,右手顺右腿外侧向上挑掌。目视前方。

8、并步抱拳

左脚向右脚靠拢成并步。同时左钩手和右掌变拳,回收抱于腰间。目视前方 。

全部过程图片。

学练武术包括学习(从师或自学)和训练两种活动,学与练密切相关。通过学,掌握练的内容和方法;通过练,巩固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认识水平和技能能力。显然,学在练先。学武术和练武术都离不开亲身实践,身体力行。因此,武术的学与练是结合进行的。学练武术可循下述步骤进行。

第一步:学练基本功。

不论选学何种拳术或兵械,都应由基本功入门。先学练欲学拳械必备的一般基本功和专门基本功。一般基本功以柔功为主,增强力量的功法为辅。通过有针对性的选择,获取必要的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以保证学练动作时肢体屈伸能到位,不感到吃力费劲。学练兵械还应以拳术为基础练习。

专门基本功是所学拳械自身的基本功。通过练习能了解该拳械最基本的运动特征,具备学练该拳械最基本的技术知识和技能能力。

例如:学练长拳,先应学练“长拳四功”(桩功、腿功、腰功、臂功);学练形意拳,先应学练“形意三桩五拳功”;学练八卦掌,先应学练“八卦转旋功”;学练太极拳,先应学习“太极筑基功”等等。学练兵械,同样要先学该兵械的基本功(包括握持方法和基本械法)。

第二步:学练基本动作和典型动作,选练武术功法。

在第一步学练的基本功内容中,往往已包含了一些基本动作和典型动作。

此时要扩大学习面,将欲学拳械或(套路)中带有技法规律性的动作、反复出现的动作、运动特点突出的动作抽出来,先行学练,为全面学习铺平道路。

第三步,进行套路的整学零练,了解动作的攻防含义。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可以较快地学会拳械套路,转入难点动作练习、组合动作练习、分段练习,逐步向整套练习过渡。

同时,通过“拆手”“喂手”等方法,了解动作的攻防含义,体会动作的攻防用法。

第四步:进行武术套路训练或格斗训练。(参阅“武术套路运动训练的步骤和要点”“散打训练的步骤和要点”。)

至此,所学练习内容已基本巩固,可以深入学习此拳械的高级技术,使学练内容逐步单项系统化。也可参照上述步骤开始学习它种拳械,逐步使学练内容整体(整个武术)系统化。

学练武术必须按步骤循序渐进,不能越过某些步骤去体会自己知识技能水平还不及的技法,也不能越过某步骤去学练自已技能、体能还不胜任的动作。急于求成,会使动作走样,甚至引起运动损伤。

此外,在学习时要注重学会武术共性的技法规律和系统知识,此时的练是为学会。在练习时,要注意集中训练内容,突出个性特长,形成擅长门类和绝招,此时的学,是为了纠正动作错误的同时,发现个人特长,学会发展特长的方法。

学习时,运动负荷要适量,以能保持良好的神经兴奋状态为要;

训练时,运动负荷应大些,要不断增加运动负荷,锻炼提高技能和体能能力。

以上就是关于四十二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