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MPV销量如今萎缩了50%,“罪魁祸首”是五菱?

   2022-10-20 17:40:40 网络950
核心提示:当11月份汽车销量出炉,无论SUV还是轿车,同比环比双增的大好形势都让人对车市前景充满信心,但在MPV板块,却是一片哀愁,似乎近几年这一趋势就没变过。的确,就连轿车板块都已经恢复增长,MPV这头却还有4.1%的同比下滑,形势着实不容乐观。而

国产MPV销量如今萎缩了50%,“罪魁祸首”是五菱?

当11月份汽车销量出炉,无论SUV还是轿车,同比环比双增的大好形势都让人对车市前景充满信心,但在MPV板块,却是一片哀愁,似乎近几年这一趋势就没变过。

的确,就连轿车板块都已经恢复增长,MPV这头却还有4.1%的同比下滑,形势着实不容乐观。而且,更让人焦虑的是,整个MPV板块如今的市场体量,跟2016年巅峰时期相比,已经一半都不到——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今年1-11月累计数据中,MPV板块整体销量为95.2万辆,而2016年同期为219.8万辆!

对此,坊间有人称,MPV的连年萎缩,是因为受了五菱的拖累。真相真的是如此吗?笔者整理了近几年MPV板块以及五菱方面的有关数据,一番比对之后,还真有所发现。

MPV丢失的销量,五菱“贡献”半壁江山

国内MPV市场的繁荣,2016年堪称巅峰,那一年共卖出246.4万辆车,增幅高达21.8%。但自此以后,MPV便迎来了持续4年的下行,至今尚未看到尽头。而且,从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来看,这4年期间,MPV板块基本上保持了每个月都同比下滑的趋势,唯独今年7月和8月略有反弹,但幅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如下图)。

▲MPV市场近五年销量走势,数据来源:乘联会

另外,MPV市场过去三年间都非常巧合的保持了17%出头的同比跌幅,但这一数字今年被进一步拉大,前11个月累计销量同比已经下滑23.4%,即便是最后一个月达到去年的水准,全年跌幅也将超过21%。

▲MPV市场月度销量历史数据,数据来源:乘联会

从上面这张表格中,我们拉通2016年至今的数据可以发现,MPV板块的市场容量已经丢了大半江山,确切的说,今年前11个月95.2万辆的销量只有2016年同期的43.3%。

我们再来看五菱,这个MPV板块最大的玩家。

▲五菱MPV车型近几年销量,数据来源:乘联会

从上面这张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国民神车” 五菱宏光早几年间的持续走高,近三年五菱在MPV板块的新品投入力度在逐年增加,可市场结果却并没有如其所愿,甚至可以说有些生不逢时,宝骏360销量已经萎缩到月销两千左右,新宝骏RM-5去年推出之后就不愠不火。

▲五菱旗下MPV车型今年累计销量,数据来源:乘联会

暂且抛开具体车型不说,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五菱在MPV板块的合计销量,2016年是MPV市场的高光时期,对五菱而言同样如此,其MPV车型销量在这一年超过了百万。但今年前11个月35.9万辆的数字,距2016年同期88.8万辆的表现已经相去甚远,其占比只有40.4%,甚至比MPV市场整体的萎缩速度更快。

难怪有人会说,是五菱拖累了MPV市场。

今年全年下来,假设12月份MPV市场跟去年保持同步,那么全年数据将会是108万辆左右,如此也就意味着会比巅峰年份少138万辆,其中五菱MPV这块全年按40万辆考虑,“缺口”则是62万辆,“贡献”占比约45%。同样的数据,如果是跟去年相比,那么五菱的龙头效应还会进一步放大到58%左右,所以,五菱对MPV市场的下行带动作用显而易见。

五菱依然是MPV龙头,但已“志不在此”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也能看出,尽管五菱在MPV市场的份额逐年在下滑(今年份额比最高时期下滑了10.5个百分点),但它依然是这个领域最大的玩家,份额达到了37.7%。

只不过对五菱自己而言,他其实早已“志不在此”。

众人对五菱的印象,大多是因为五菱宏光,这款最高曾创下月销8W+、年销75W+的所谓“国民神车”,民间有着各种版本的秋名山传说,其高光时期年销量足以位列全球十大畅销车榜单,而五菱也因为这款车一战成名。

但五菱宏光的颓势也已经相当明显,自2014年以后已是接连6年的下滑,今年销量基本只有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一强。至于五菱旗下其他MPV车型,包括曾经风光一时的宝骏730,2016年之后也是四连跌,如今月销已经跌落至四五千辆的水准。

对此,五菱方面其实早有谋划,其乘用车转型计划早在2010年宝骏品牌诞生就已经显露无遗,去年推出的新宝骏及新车标,今年新推出五菱国际银标,都彰显出其进一步年轻化和乘用化的决心。

但市场对五菱的固有印象,使得他的转型步伐始终快不起来。

从上汽集团最近公布的旗下各公司产销数据来看,五菱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已经迎来一波八连涨,同期比数据甚至比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还亮眼。

▲五菱今年已经迎来月销量8连涨,数据来源:乘联会、上汽集团

只不过,仔细研究五菱近几年的销量构成,你会发现,五菱的销量一半都是在依靠商用车,其乘用车占比甚至远低于过去六年(如下表),距2017年乘用车占比近3/4仿若隔了一个时代。就算是今年的“八连涨”,其中狭义乘用车却只有三个月份在增长,前11个月累计下滑超过20%。

▲五菱近几年销量构成,数据来源:乘联会、五菱官方

十年前推出宝骏的目的就是乘用化,并在五年前就喊出加速乘用化转型,可如今看起来,五菱的乘用车销量反倒不如当初。而这,又是MPV带来的尴尬——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MPV在五菱总销量中的占比逐年在降低,从当初的接近50%,到今年已降至26.4%。

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看到宝骏(包括新宝骏品牌)的尴尬,其在2017年达到顶峰,年销量超百万,但之后便是四连跌,如今销量只有高光时期的三成多,在五菱整体销量中占比也不及当初的一半。

当然,形势再逼人,也阻挡不住五菱乘用化和年轻化转型的决心。这一点,从新近上市的凯捷,就能看出一二。这款五菱母品牌旗下首款挂银标的国际化产品,产品力跟以前的五菱车型,就彻底上升了一个档次,其巧妙的6座设计和相当实用的大四座卖点,在十来万这个价位的MPV里面完全就是独一无二——抛开对五菱宏光的固有印象,凯捷可以称之为五菱旗下真正的家用化MPV。

最近笔者走访五菱的市场终端,发现尽管不少4S店里连展车都没有(只有试驾车),可凯捷的市场接受度还是很可观,销售顾问称完全按照订单排产,提车周期最快半个月。其上市首月7千余辆的战绩,就MPV这一亩三分地来说,搁在任何一家车企都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了。

而按照五菱此前银标发布时候的说法,五菱母品牌挂银标的产品,最近三年已经规划了三款,涵盖更高价位的轿跑、SUV和MPV。所有这些动作,目的只有一个,摆脱人们对五菱以往低端微面和低端MPV的印象。

『 最后说说 』

其实,无论国内MPV市场怎么风起云涌,这几年的连年下跌,都是低端市场在主导。中高端领域,无论别克GL8还是本田奥德赛和艾力绅,表现都相当稳定,别克GL8今年甚至屡创月销量新高,最新一个月数据已经超过1.8万辆。至于像丰田埃尔法、雷克萨斯LM之类的进口高端货,甚至常年加价都还得排队,哪怕店里不用摆车也不愁卖。

另外我们还要看到,低端MPV市场的连年萎缩,也并非五菱一家之功,这个趋势,早在几年前长安转型乘用化,以及一众中小玩家逐渐淡出,就注定了。

只不过,五菱的根基决定了它必须扮演主导MPV市场起伏的那个关键角色。所以,正处于转型期之中的五菱,面对如今比巅峰时期少了六十多万辆的销量,而且恰恰又是出在MPV这块,“罪魁祸首”之名,是怎么也甩不掉的了。

但这也恰恰说明一段时间来国内MPV市场的不成熟,以及竞争较为单一。不过,随着广汽、上汽大通、吉利等玩家在MPV市场的不断布局,产品丰富度的不断增加,我们正在看到一个趋向健康的MPV市场,一个家用化特征日渐明朗的MPV市场。而且,从MPV板块的月度销量走势来看,其止跌拐点似乎已经不远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年全球汽车销量或萎缩五分之一,对汽车制造业有什么影响?

德国智库伊弗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报告称,德国 汽车 业界的发展预期指数,已由4月的负89点提升至9月的负19点。图为近日,一名工人在位于德国茨维考的大众 汽车 工厂检查准备下线的新车。 新华社发

核心阅读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日趋常态化,众多车企纷纷复工复产,一度遭到破坏的 汽车 产业链供应链逐步修复。与此同时,多国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措施,众多车企也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以适应 汽车 产业清洁化、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趋势。

近期,多国 汽车 市场显露复苏迹象。根据最新数据,9月份,韩国 汽车 生产、消费、出口均实现增长,其中出口同比增加14.8%。意大利 汽车 销量实现了今年以来首次增长,增幅为9.5%。德国新注册车辆26.5万辆,同比增长8.4%,迎来今年首次反弹。特别是中国市场需求迅速复苏,带动了众多跨国车企在华销量稳步攀升。

汽车 业初现微弱复苏迹象

欧洲各国 汽车 厂和销售商自6月以来陆续恢复运营, 汽车 行业开始呈现微弱复苏迹象。

德国智库伊弗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报告称,德国 汽车 业界的发展预期指数,已由4月的负89点提升至9月的负19点。德国 汽车 进口商协会发表声明称,德国市场已从上半年的大幅下跌中逐步恢复过来。据该机构报告,德国9月私人购车量增长了18%,商业运营车的销售量增长了3.5%。

根据德国联邦 汽车 交通局统计,9月德国新注册车辆26.5万辆,同比增长8.4%。大众、宝马、戴姆勒等车企9月营收均呈现增长态势。此前,大众集团已宣布终止在德国工厂的短时工计划,约2万名时薪工人将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宝马同样大幅减少了短时工。

随着国内疫情的稳定、海外工厂的陆续开工以及各类支持措施逐步奏效,韩国 汽车 业近期呈现逐步恢复势头。据韩国各大车企10月5日公布的销售数据,现代 汽车 、起亚 汽车 、韩国通用、雷诺三星、双龙 汽车 五大整车厂商9月全球销量同比增加0.9%,达到70多万辆,创下今年以来首个单月同比增长纪录。

中国市场需求迅速复苏带动众多跨国车企在华销量稳步攀升。丰田 汽车 8月在中国的销量增长27.2%,自4月以来连续5个月超过去年;本田 汽车 今年8月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增长19.7%。《日本经济新闻》称,在全球 汽车 行业因疫情而受到打击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率先反弹,日本厂商将抓住中国市场的机遇加快复苏步伐。

根据德国蓓睿适咨询公司的数据,在中国市场迅速恢复的带动下,德国车企在中国的业务蓬勃发展,与去年同期相比,宝马业务量增长45%,奔驰增长19%,奥迪增长18%。“全球 汽车 行业的乐观迹象来自中国,与中国有紧密联系的车企都实现了业绩大幅反弹。”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 汽车 研究中心主任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说。

自救与政府支持措施并重

尽管 汽车 业出现微弱复苏, 汽车 市场整体需求依然低迷。不少车企继续加大裁员、技术改造等措施力度。

目前,德国 汽车 行业直接雇用约80万名员工,加上电气工程和金属生产等上下游供应商,雇员总数可达93.6万。疫情发生以来, 汽车 行业近60%的员工从事短期工作,未来也面临大量裁员风险。德国《 汽车 周刊》援引专家数据预计,今年德国 汽车 业或将裁员10万人。

据意大利媒体报道,意政府于8月1日开始的刺激计划促进了 汽车 销售。根据意大利补贴政策,用10年以上旧车置换低排放新车,可获得3500欧元补贴,新能源车的购置补贴更是高达8000欧元。

疫情期间,韩国多个车企的海外及国内工厂被迫停工, 汽车 产量和出口大幅下滑。为帮助车企摆脱困境,韩国政府及车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

韩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整车厂商联手设立5000亿韩元(1美元约合1140韩元)规模的担保基金,用来扶持中小型 汽车 零件供应商,以维护产业链畅通。韩国政府提前购买公共部门所需 汽车 并预付70%的款项,还将3月至6月的 汽车 个别消费税下调70%,以刺激 汽车 消费。

现代 汽车 集团1000余名高管自愿降薪两成,为企业分担困难。在日本本土及海外工厂陆续停摆后,日产、马自达、三菱均实施了裁员计划。为整合内部人力资源,三菱 汽车 (泰国)公司启动“自愿辞职项目”,针对工龄超过一年但不超过54岁的全职员工实施裁员政策,根据员工的年龄和工龄进行薪资补偿。

积极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

疫情防控期间,各国政府和车企开始思考未来 汽车 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顺应 汽车 业发展新趋势。

韩国政府将“未来 汽车 ”列入国家三大重点培育产业。为此,韩国未来五年计划投资20.3万亿韩元推广电动车和氢能 汽车 、对老旧柴油车进行提前报废或加装过滤装置,帮助 汽车 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转型。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韩国电动 汽车 出口同比增长81.9%;氢燃料电池 汽车 出口同比增加67.7%;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 出口同比增加26.2%。

分析认为,全球 汽车 产业将加速向清洁化、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车企纷纷计划加大研发投入。现代 汽车 计划力争到2025年实现电动 汽车 销售100万辆、全球市场份额升至10%以上。丰田、本田和马自达计划继续加大对氢能源 汽车 、智能 汽车 的投入。已经推出氢燃料电池 汽车 量产车型的丰田正在全力研发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辆。

10月7日,欧洲议会正式批准全新的《欧洲气候法》草案,进一步加大了温室气体减排力度,为 汽车 业转型提供了更大动力。根据欧洲 汽车 制造商协会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电动 汽车 已占到欧盟 汽车 总销量的7.2%,而去年同期仅为2.4%。9月,德国、英国、法国、挪威、瑞典、葡萄牙、意大利、瑞士、西班牙九国电动 汽车 销量继续上升,注册量合计13.3万辆,同比上升195%。

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说,疫情导致全球 汽车 市场萎缩,企业销售额骤减,积极拥抱新趋势将给 汽车 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必须加大各国间合作力度,才能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并在疫情后实现快速发展。”

(本报柏林、首尔10月19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0日 16 版)

2019过了,猜猜汽车销量萎缩了多少?

汽车销量的缩减肯定会造成汽车制造业的萎靡。因为汽车作为一个高端化的工业制品已经在世界上发展的相当成熟。世界各国为了推进汽车出售大力的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以我们中国为例,在长春,上海等地建立了多个汽车制造工业基地。并且有很多基地已经实行了无人化的生产,若大的生产基地仅仅靠着一个个机器人就可以独立完成生产。如果汽车销量缩减1/5。那么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肯定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很多的汽车生产基地会遭到弃用,更有很多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下岗。

其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车销量的下降是必然的。

第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已经有很多年了,汽车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成为了家庭的必备品。基本上每一个家庭都有一台或者两台汽车,所以新增的购车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少。

第二,以前汽车还会被很多人当成一种面子,认为汽车越大越好,档次越高越好。但是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意识的提升,很多人已经越来越把汽车当成一种普通的消费品。所以很多人不会再盲目的进行换车,这从一定程度上也缩减了汽车销量的提升。

第三,二手车市场的发展现在也非常的好,所以有很多消费者在进行购买车辆时,将目光从新车转向到了二手车。二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也挤压了新车的销量。

如果汽车制造业想要应对汽车销量减少所造成的影响,我认为应该进行转型。例如在疫情期间,五菱汽车就曾经打出过一个口号,那就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生产什么。所以我认为广大的汽车制造业也应该对五菱汽车的做法进行效仿。

英媒称今年汽车销量可能萎缩五分之一,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变少了吗?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新车销量将比2018年减少约4%,为金融海啸以来最大减幅,而2018年跌幅也只有0.6%而已。主要因为中国及印度经济放缓,波及车市。

根据1月4日公布的数据,在全球主要车市中,2019年1月至11月包括商用车在内的全球汽车销量为7,260万辆,比2018年同期减少4%。而由此估计,2019年全年的新车销量约为9,100万辆。

印度2019头11个月的汽车销售降至351万辆,比2018年同期下滑约14%,出现五年来的首度萎缩。

而中国2019头11个月的汽车销售比前一年下滑9%,全年预计下降8%至9%。

随着竞争加剧,美国车厂在中国日子过得很苦,日本铃木也已退出中国市场,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也正寻找买家,出清长安标致雪铁龙持有的50%股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英国媒体称世界汽车的销量可能萎缩五分之一。这一预测一方面是基于全球汽车的销售量来说的,另一方面也是疫情对汽车行业影响的一个缩影。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汽车市场的不景气也由来已久。汽车销量逐年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毕竟汽车是一个耐耗品。一个汽车最少也要使用十年以上,所以说汽车销量的下降也是必然的。

汽车销量的缩减,首先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汽车行业也深受疫情的影响,一方面是疫情导致人们消费能力的下降,另一发面也是疫情导致汽车产量缩减造成的;其次,汽车行业现状。汽车行业的竞争非常的激烈,汽车行业在近几年也变得非常的不景气,汽车的销售量一年不如一年,这也不争的事实,所以说我国每年都会出热爱政策刺激汽车消费;最后,汽车的需求量下降。一辆汽车的寿命是很长的,对于一个人来说,汽车的购买周期很长。有车之后一般至少在十几年后才会再次购买新的汽车。

一、疫情的影响。

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汽车制造业和零售业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疫情不仅导致了人们消费能力的下降,还影响了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导致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出现很明显的下降。

二、汽车行业现状的表现。

整个汽车行业在近几年的表现并不好,随着汽车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销售行业也越来越不景气。从这几年的销量来看,汽车的零售量已经下滑的很明显了,所以说汽车销量萎缩是行业现状的体现。

三、汽车需求量的下降。

汽车的更换周期很长,一辆汽车字啊购买起至少要使用十几年才可能报废。所以说人们对汽车需求出现下降的趋势也是正常的,毕竟汽车的市场需求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你觉得汽车销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以上就是关于国产MPV销量如今萎缩了50%,“罪魁祸首”是五菱?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