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燃烧是会有什么现象?

   2022-06-12 11:08:54 网络740
核心提示:拉瓦锡的著名实验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水银)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达十二天之久,结果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拉瓦锡研究了剩余的那部分空气,发现这部分空气既不能供给人类及动物呼吸

汞燃烧是会有什么现象?

拉瓦锡的著名实验

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水银)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达十二天之久,结果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拉瓦锡研究了剩余的那部分空气,发现这部分空气既不能供给人类及动物呼吸来维持人类及动物的生命,也不能支持可燃物的燃烧。这种气体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氮气。

拉瓦锡再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现已证明是氧化汞)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经过强热后,得到了汞和氧气,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原来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空气的那部分体积。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约五分之四体积的气体里去,结果得到的气体同空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完全一样。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所组成的这一结论。

“法老之蛇”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实验,做这个实验的话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右侧空气罩内,因为氧气消耗,压强减小,汞液面上升了,上升的体积约占空气罩总体积1/5,之所以用Hg,主要原因是Hg为液态容易操作,Hg只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且反应缓慢可操作行强,生成物氧化钙密度低于液态汞,浮在汞的液面上,很容易分离,然后分离后的氧化汞又可以重新再同一曲颈甑继续进行分解,分解出的气体回到上面实验的留有剩余气体的空气罩内,而且正好使空气罩内体积恢复。

氧化汞的燃烧实验

法老之蛇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实验。第一步是将糖和小苏打按4:1的比例混合。这是该实验的主要材料。用沙子作为反应的基础,倒入酒精,搅拌,并在沙子上开一个小槽。这就是实验中的反应容器。然后将粉末混合物放在沙子制成的容器中,并点燃。你会看到沙子里有一个黑色的固体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我们看到的 "黑蛇 "来自于形成的碳,而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使产品非常蓬松、轻盈和透气,需要相对较少的起始材料来生长。

这种实验可以在家里做,但需要小心通风,因为反应可能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科学是好的,安全第一。法老的产生是因为气体导致固体产品的尺寸扩大。至于上面提到的黑色固体,它不是简单的碳,是另一种反应。在互联网上流传的一个GIF中,实验者点燃了反应物,然后喷出了黑色(实际上是深绿色)的粉末,并有火花。

这就像火山喷发一样。这是来自重铬酸铵的三氧化二铬。是法老蛇实验的经典做法硫氰酸汞(Hg(CNS)2],大量的重金属硫氰酸汞被激发后,如光能出来,从而燃烧更激烈,硫氰酸汞燃烧后生成的固体产物有一定的粘性,会同时生成N2等多种气体,使燃烧后的灰烬变得体积大而多孔,法老的蛇。问题是制造硫氰酸汞的主要原料氯化汞。

硝酸汞是有毒的可溶性硫氰酸盐,另一种原料如硫氰酸钾,毒性是(一般认为只有氰化物的1/200左右),但硫氰酸汞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有毒气体,所以该实验方法有很大风险,只能在专业实验室进行,切不可在家中进行。硫氰酸盐甚至一些重金属都可以作为原料,其敏感性可以被替代,例如硫氰酸铅雷管,用于制造手榴弹的火管拉动摩擦点火,比雷管安全得多(雷管是引发剂,摩擦时释放的点火能量较大,不太安全,硫氰酸铅释放能量小得多)。

为什么汞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汞不加沉淀箭头?

氧化汞受热就会分解。

解:设生成汞的质量为x

2HgO=△= 2Hg+O2↑

434402

45gx

434/402=45g/x

x=41.7g

答:………………

一、汞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汞不加沉淀箭头?——汞与氧气反应,属于液体与气体的反应,液体沉在反应物的下方,汞相当于“沉淀”,因此反应物中也有沉淀,所以生成物中的沉淀氧化汞不必标沉淀符号。

二、 这个反应可以说是汞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吗?——不属于!因为反应过程不具备燃烧的现象。

三、为什么条件却是加热?——若不加热,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以上就是关于汞燃烧是会有什么现象?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