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增10%,年销350万辆!广汽定下“高调”目标有什么逻辑?

   2023-04-06 10:08:39 网络880
核心提示:11月20日,广汽集团在广州车展上发布了“十四五”规划下的“1615战略”,布局下一个五年。同时,广汽集团公布了广汽自主品牌 “双子星”计划,宣布广汽埃安正式独立运营,和广汽传祺形成并列的自主板块,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协同并进。广汽的“十

年增10%,年销350万辆!广汽定下“高调”目标有什么逻辑?

11月20日,广汽集团在广州车展上发布了“十四五”规划下的“1615战略”,布局下一个五年。

同时,广汽集团公布了广汽自主品牌 “双子星”计划,宣布广汽埃安正式独立运营,和广汽传祺形成并列的自主板块,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协同并进。

广汽的“十四五”规划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媒体和行业的强烈关注。有人评价,它不只是广汽的一个宏大目标,而且看到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崛起的信心和方向。

在广汽的“1615战略”中,有三个关键词清晰地传达了这些意图:

年销350万辆!它意味着广汽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超10%。预期增长速度,比“十三五”还要快。

实现特定场景下L4级智能驾驶商业运营。L4级是高度自动化,意味着广汽基本实现无人驾驶,智能化站上全球顶端。

广汽埃安独立运营。作为广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智能车高端品牌,无论是在汽车市场,还是资本市场,都将进入与全球顶级车企竞争的赛道。

从整体销量,到新技术、新品牌产品等全领域的布局,广汽的战略表现出了对下一个五年的超级乐观情绪。在中国车市连续三年负增长的大背景下,给了中国汽车产业一剂强心剂。

中国汽车产业不应该悲观。从市场上看,汽车将进入破除品牌、商业逻辑和客户认知成见的阶段。汽车链条中,几乎所有环节都在重构。

理论上,中国排名前十的任何一家车企集团,都有可能在这一波变革中站上全球的第一梯队。

有最多不确定性外部因素的时代,也可能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广汽正是用宏大的视角,站在世界、国家和产业竞争的顶层高度,来设计“十四五”规划。

消息发布的当天,广汽集团股票应声涨停,并牢牢封住涨停板。随后,还带动了A股整个汽车板块的强势上涨,整车、动力电池和锂电原材料股等,都呈现不同程度涨幅。

“十三五”期间,广汽完成了主要的经济指标。利润、利税等多项目标,还提前完成。一组数据可以呈现广汽的整体状况:

广汽的汽车年产销突破20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5%,优于行业约10个百分点;

年营收总额突破3600亿元,平均利税总额预计超526亿元,超计划目标完成;

市场占有率约8.8%,超出计划目标1个百分点。

其实,“十三五”期间大背景并不乐观。中国整体车市在“十三五”的后三年,都呈现负增长。

广汽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远高于车市平均增长。在国内车企集团的销量排名中,广汽也由第六名,上升到2019年的第五名。

经过“十三五”全面跨越式发展后,广汽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通道。

所以,在“十四五”期间,广汽规划的增长速度,比“十三五”还要快。广汽发布的“1615”战略显示:

完成1个目标,“十四五”期末,挑战汽车产销量达350万辆,全集团实现汇总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利税总额超6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市场占有率超12%;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整车产销规模超20%,成为行业先进的移动出行服务商;

夯实6大板块,做强做实研发、整车、零部件、商贸服务、金融服务和出行服务六大板块;

突出1个重点,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集团高质量发展;

实现5大提升,全面实现电气化、智联化、数字化、共享化、国际化五大方面的提升。

对未来五年,广汽不只是产销规模和增速上表现出超强的信心,而且在市占率规划上,也形成了对对手的碾压态势。广汽计划,市占率由“十三五”的8.8%,提升至“十四五”的12%。

市占率的提升意味着,要比对手跑得快。大市好时,绝对规模快速提升;就算大市未及预期,也要抢夺对手的份额。

在“十四五”期间,广汽在国内五大车企中的排名,可能是稳住第四,挑战第三。

在更具想象力的另一个赛道。广汽的目标是瞄准全球汽车产业的大变革机遇,推进电气化、智联化、数字化、共享化、国际化,打造全球化的商业体和汽车品牌。

据广汽集团规划,预计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整车产销规模超20%,也就是说,广汽在“十四五”末期的新能源车销量达到70万辆。这部分销量,将决定了广汽更长远的未来。

在全球竞争中,中国车企有三张牌,第一张是规模,第二张是速度,第三张是成本控制。在“十四五”期间,这三张牌谁打得好,谁就是赢家。

从牌面上看,广汽已经拿了一手好牌。“十四五”可能是广汽由国内竞争,走向全球竞争的关键节点。

2019年,广汽销量为206万辆,几乎全部为乘用车。广汽的优势是,旗下的合资分布较为全面,有两家较强的合资公司,成长性都很乐观;自主乘用车也进入了平稳上升期。

国内排名前三的车企集团中,有两家的销量规模在350万辆量级。广汽的五年目标,就是进入这个量级。

因此,广汽规划了“两优两专一稳一突破”的发展策略,对目标进行分解:

“两优”是持续推进与本田、丰田公司的合作广度与深度,做大做优广汽本田、广汽丰田,打造国内一流的标杆合资企业;

“两专”是充分发挥JEEP、三菱世界级专业SUV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将广汽菲克、广汽三菱打造成为国内汽车市场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品牌;

“一稳”是把握行业发展大势,对广汽传祺采取稳中求进的策略,聚焦混动化技术方向打造差异化新优势,持续推进品牌向上;

“一突破”是专注极致用户体验和服务,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加快突破,争取广汽新能源销量进入行业前三。

目前,从已规划的产能上,大致可以看出各个板块的产销目标:广本已规划100万产能,按照广本一贯120%的产能利用率,销量可能达到120万辆以上。

广汽丰田也将在2022年形成100万产能,其产能利用率和广本差不多,销量也可能超120万辆。

汽车业内普遍预期,混动将为下一个阶段的广汽带来强大的竞争力和市场,在短期内,可能将其带进第一梯队。

国家在10月27日发布的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显示,至2035年,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一半,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为混合动力,从而实现汽车产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

技术路线的改变,是混动车爆发的一个信号。如果2035年中国乘用车的销量为2400万辆(2019年为2144万辆,几乎没有计入新增销量),那么,混动车的市场为1200万辆。

全球公认的混动技术领导者是丰田和本田,广汽是国内唯一一家和丰田、本田都有合资公司的车企。目前,广丰和广本都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混动产品结构,接下来还可能加速引入新品。

因此,未来五年,广本和广丰在规模上形成较大突破,是大概率事件。广汽集团也将广本、广丰的目标,定位为一流的合资企业。

广汽旗下其余的品牌,将可能共同完成110万辆左右的销量,其中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两大自主品牌,将是主力。

广汽传祺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上攻的势头。因为除了构建的技术、产品、制造、服务等体系能力,它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性筹码,拥有在自主品牌中少有的、较为成熟的混动技术,并将很快推出混动车型。

在“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一定是存量淘汰赛。中国汽车销量过往的峰值,是2017年创造的年销2887.89万辆。

“十四五”即使有增长,增长率也不会高,这已经是共识。较为保守的预期是,2025年,中国汽车整体的市场规模是2800万辆,较为乐观的预期是3000万辆。

近期,网上在讨论 国家对“十四五” GDP的预增目标,比较被认可的数值是年复合增长5%。

一般意义上,整体汽车销量的增长,和GDP增长大致相当,那么2025年的销量将超过3000万辆。

不过,广汽定下的目标是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远超过GDP增长。广汽一贯很谨慎,“高调”制定增长目标背后的逻辑,一定有一个完整的推演过程。

除了对家底进行全面梳理,认清楚自身的优劣势和发展阶段之外,广汽还预判了竞争环境和相对优势。

从外部环境看,广汽还具有区位优势:“十四五”期间,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城市群建设,将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同时,汽车产业新一轮开放的推进下,国内汽车产业、系别、品牌和区域竞争格局都将发生巨变,产业集中度将更加明显,弱势品牌和边缘车企退出舞台。

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两极,可能是长三角的上汽和珠三角的广汽。车企集团的规模排位,可能和区域经济的地位大致相当。

从更宽广的视野看,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也呈现出东移的趋势。美英汽车工业在锈化,呈现出锈带,衰落态势持续蔓延。

东半球汽车工业崛起,特别是电动化和智能化完成后,可能呈现出中、德、日三足鼎立的全球格局。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时代的洪流。广汽因时而动,如果用一句评价其制定的“十四五”规划,那就是,因看见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聚“众志”之势 一汽-大众2022年继续领跑车市的底气何在?

新能源车作为我国汽车行业众所周知的蓝海,目前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新能源车终端市场上的主要力量。不过面对这片蓝海,合资、进口品牌声势较弱。其实跨国品牌也并非熟视无睹,并且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从目前多个合资、进口品牌公布的战略来看,2020年或会成为新能源车竞争的一个关键节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万辆和10.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9%和49.5%。累计方面,2018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7万辆和60.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5.4%和88%。

随着新能源汽车性能的不断提升和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出,对消费者来说,2020至2025年将出现新能源汽车的最佳购买时间点。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800万辆,而燃油车销量则会达到峰值(约3200万辆),之后将经历断崖式下滑,预计到2030年燃油车销量将跌至2000万辆。

易车原创 1月17日,一汽-大众举行2022年新闻年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中外方经管会成员及书记,大众、奥迪、捷达三品牌相关领导,共同回顾了一汽-大众2021年启新转型的发展历程,展望2022年发展规划,同时,就当前时代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全面深化转型升级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乘联会1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我国乘用车零售销量累计达到2014.6万辆,同比增长4.4%。作为国内乘用车产销规模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大众聚焦用户需求,全体系抢资源、保生产,多方协调保障芯片供应,快速高效地实时调整生产计划,以10,777台的整车单日产量峰值再创历史新高,最终实现全年生产整车突破170万辆,全年向用户交付新车185.8万辆,产销量蝉联行业冠军,一汽-大众的行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展望未来,一汽-大众将继续发挥数智化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样板力量,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深化高效益转型增长,持续保持企业产销规模位于行业第一,为广大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出行服务。

过去30年的深耕,一汽-大众为中国经济、社会、汽车产业输出了极为庞大的动能,同时也收获了用户、经销商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媒体朋友们的支持与信赖。在一系列产业政策推动之下,中国汽车产业在大变革中正迎来新机遇,一汽-大众中德团队将继续深化合作,实现共赢共进,开启中国汽车合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2021年,一汽-大众启动全体系的数智化转型,精简传统业务组织机构,成立DTO数字化转型办公室;与华为、阿里展开合作,培养数字化人才;以用户为中心,重构端到端的业务流程;OTD在线定制车扩展至大众、奥迪全系,并将交付周期缩短近30%。

在技术领域,先后落成并投入使用了总投资近12亿的新能源中心和新技术开发中心,大幅提升一汽-大众在新能源车辆、整车性能等方面的开发和测试能力,进一步夯实了未来一汽-大众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

展望未来,在汽车产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2022年将迎来中德建交50周年,一汽-大众也将进入企业发展的全新阶段。一汽-大众将继续发挥行业领军者的引领作用,发挥数智化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样板力量,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深化高效益转型增长,持续保持企业产销规模位于行业第一,为广大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出行服务。

以上就是关于年增10%,年销350万辆!广汽定下“高调”目标有什么逻辑?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