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卫生标准是什么

   2022-12-08 13:24:39 网络730
核心提示:一、1986年12月中旬颁布食用菌卫生标准:项目 干食用菌鲜食用菌 蘑菇罐头 (GB7096-86) (GB7097-86) (GB7093-86)砷(毫克/千克)≤ 1.0 0.5 0.5铅(毫克/千克)≤ 2.0 1.0 1.

食用菌卫生标准是什么

一、1986年12月中旬颁布食用菌卫生标准:项目 干食用菌鲜食用菌 蘑菇罐头 (GB7096-86) (GB7097-86) (GB7093-86)砷(毫克/千克)≤ 1.0 0.5 0.5铅(毫克/千克)≤ 2.0 1.0 1.0六六六(毫克/千克)≤ 0.2 0.1 0.1滴滴涕(毫克/千克)≤ 0.1 0.1 0.1汞(毫克/千克)≤ 0.2 0.1 0.1铜(毫克/千克)≤ - --锡(毫克/千克)≤ - --致病菌 - - 不得检出 二、杂菌总数的测定杂菌总数是指1毫升(1克)样品中,经一定条件培养后所得的细菌菌落总数。杂菌总数的测定,可以判断样品的污染程茺,同时也可以观察细菌在样品中的繁殖动态,为被检样品进行正确的卫学评价提供依据。1.材料 1毫升,5毫升,10毫升吸管培养皿(平皿) 试管与三角瓶0.85%生理盐水。以上材料均需高压灭菌(0.098兆帕,30分钟)。2.培养基配制 蛋白胨1%,牛肉膏0.5% ,氯化纳 0.5% ,琼脂2%,水96%。氢离子浓度39. 81~63. 09纳摩/升 (pH7. 2~7. 4),装入试管中约15毫升,高压灭菌后,保温 37℃ 24小时后备用。3.样品稀释及培养第一,用10毫升无菌吸管吸取样品10毫升(或称取样品 9克) ,注入9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摇匀,制成1 : 1O 的稀释液。第二,用1毫升无菌吸管,吸1 : 10稀释液1毫升,注入 9毫升的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振摇试管,使其混合均匀,制 成1 : 100的稀释液。第三,取1毫升无菌吸管,按上述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 稀释,每递增稀释1次即换1支1毫升元菌吸管,配成1 :1 000,1 : 10000的稀释液。第四,分别吸取1 : 100,1 : 1 000,1 : 10000的稀释液各 1毫升注入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2个平皿。第五,立即将15毫升己冷却至45℃的培养基倾注入平皿内,并转动平皿使其强合均匀。第六,另用1只平血不加检样,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第七,待琼脂凝固后用纸包好,翻转平皿,置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后取出,查出平皿内菌落数,乘以稀释培数,即得每毫升或每克样品所含的菌落总数。4.菌落计数方法 作平皿计数时,可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记下各皿的菌落后,求出同一稀释度的各皿平均菌落数。5.菌落计数的报告(1)培养平皿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的平皿作为细菌总数测定的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皿,应利用两个平皿的平均值。其中有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 分布又很均匀,则可计算半个平皿乘以2,而代表平皿菌落数。(2)报告所选择的稀释度规定选择的平均菌落数在30 ~3 00个之间的稀释度,以平皿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所得的菌落总数作为报告依据。若有两个稀释度菌落数均在30~300个之间,则以两者之比来决定,其比值小于2时应报告平均数(附表2)。附表2 稀释度的选择及平均细菌总数的报告方式例次稀 释 倍 数两稀释度 细菌总数 报告方式 10-110-210-3 倍数之比 (个/克或个/毫升) (个/克或个/毫升) 11365162 20 - 16200 1.6×10422760295 46 1.6 37750 3.8×10432890271 60 2.2 27100 2.7×1044不可计 4650513 - 513000 5.1×1045 27 11 5 - 270 2.7×1046不可计 305 12 - 30500 3.1×104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一是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 ~ 300个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表中的例1,应达1 : 100稀释度,计数菌落为16 200(162×100),报告1. 6 × 104或16000。二是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之菌落均在30~300个之 间,则应视两者之比状况来决定。若比值小于2,应报告其平 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如表中的例2,100 倍和1 000倍稀释的检样均在30~300个之间,而比值小于 2,应计算为37750((29500+46000)/幻,报告3.8×104或 38 000。在例3中,其比值为2.2,则应报告2.7×104或 27000。三是若所有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个,则应按稀释度最 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表中的例4,所有平 均菌落均大于300个,它的最高稀释倍数是513个菌落,按最 高稀释倍数乘1000报告,即为513 000或5.1 × 105。四是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个,则应按稀 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表中的例5, 3种稀释倍数均小于30个,故按最低稀释倍数乘10报告之, 即270或2.7 ×102。五是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都不、在30~300个之 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个或小于30个时,则以最接近30个 或300个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表中的例6, 10倍、100倍大于300个,1 000倍小于30个,而以100倍稀 释的菌落305个最接近300个,故以31 000或3. 1 × 104报告 之。六是以上介绍的报告中,菌落数和报告方式有差别。这是 因为一般通用规定菌落数在100个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大于100个时采用2位有效数数字,在工作有效数字后面的数位时,以四舍五入的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6.注意事项第一,杂菌数的检查,应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进行。无菌室应每周熏蒸1次,每立方米空间用工业用高锰酸钾10克,加入甲醛15毫升,混合后关闭窗24小时,次日启用时如有甲醛制鼻气味,可用氨水吸收半小时左右。第二,使用前配制3%~5%漂白粉液,用以擦洗地板、墙壁及菌台,并可喷淋空间。第三,检样瓶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75%酒精擦净,并用石炭酸纱布覆盖瓶口,用灭过菌的开瓶器打开瓶盖备用。第四,进无菌室须穿戴灭过菌的工作服、帽子及拖鞋(用防潮纸包好衣、帽灭菌)。第五,在操作过程中不得说话和走动,以防外来细菌的侵入。我是在www.yao120.com上面看到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网上卖的农家食用菌符合国家标准吗

评价食品的质量首要的一条是营养价值,食用菌多作为蔬菜食用,在这个意义上,评价食用菌的质量,除营养价值外,还包括口感、风味和外观等,同时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优质食用菌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1)具食用菌固有的营养价值

众所周知,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富含膳食纤维的营养食品。这是食用菌自身固有的特性,但是当栽培或采收贮存不当时,其营养价值会降低。如采收前大量喷水的菇蛋白质含量会大大降低;采收过熟的菇,其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含量都大大下降,营养价值大减。

(2)具食用菌固有的口感和风味

食用菌口感滑润清脆,风味独特清香。然而,栽培技术不当、采收不当或贮存不当,都会改变其质地和风味,甚至食用价值降低或丧失。如当误用了槐树根种平菇时,其菇体有一种令人厌恶的异味;用纯棉籽壳栽培的香菇风味远不及木屑,而用玉米芯栽培的平菇口味也远不及用棉籽皮栽培。采收过晚,菇体纤维化增加,口感变差,风味大减。贮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多数食用菌都会产生异味,口感和风味都不同程度地变差。

(3)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任何食品的食用价值,不论多高,从理化指标上,前提条件是必须是安全的。离开这一点,营养价值、食用价值都无从谈起。评价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检测项目主要有三大类:①重金属,主要元素有砷、铅、汞、镉等;②杀虫剂,主要是有机氯、有机磷和菊酯类等;③杀菌剂,食用菌主要有多菌灵、百菌清、甲醛等。

按照食用菌栽培技术规程进行规范化生产的食用菌,可完全符合食品卫生和安全标准。但是,由于食用菌发菌期封闭生长和子实体较强的吸水性和吸附性,一旦违反栽培技术规程,农药残留问题将较绿色植物严重得多。因此,食用菌培养料中添加剂的使用、栽培期的病虫害防治、保鲜加工过程中化学药剂的使用,都要十分谨慎,都要严格按技术规范进行。

(4)具食用菌特有的外观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都有其特定的外观,这包括形态、色泽、圆整度等。其外观受品种(产前)和栽培技术(产中)的影响,也受采后(产后)处理技术的影响。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影响着食用菌的质量。

黑木耳 GB19169-2003、香菇 GB19170-2003、双孢蘑菇菌种 GB19171-2003、平菇 GB19172-2033、杏鲍菇和白灵菇菌种 NY 862-2004。

食用菌是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常见的食用菌有蘑菇、草菇、香菇、黑木耳、竹荪等350多种。这些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所以被人们称为“保健食品”。 近几年,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购买食用菌的时候,往往会看看有没有无公害食品的标志。所以很多农民朋友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栽培的食用菌,怎样才能成为无公害食品呢?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为您讲讲,无公害食用菌生产的种种要求。 2006年,我国农业部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在这个规范中,对于生产食用菌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只要严格按照这个技术规范去操作,就能生产出无公害的食用菌。现在,我们先来说说产地环境方面的要求。 片花: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菇场建设的要求 根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对生产场地周围环境的要求 生产场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的地方,要求周围1000米无工业废气物、无专业蓄禽饲养场、无垃圾粪便场、无各种污水及其他污染源,比如水泥厂、石灰厂、煤场等等,生产场地还要远离公路、医院,并尽可能避开公共场所。

以上就是关于食用菌卫生标准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