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标准预防?

   2022-06-27 02:44:25 网络1050
核心提示:什么是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制度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不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

什么是标准预防?

什么是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制度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不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一级预防: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3、 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 二级预防:适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留观室、隔离区的医务人员。 1、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2、 进入隔离区和专门病区的医护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除二级放护外,还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什么是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指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实施标准预防的目的是既要防止患者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也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患者。。 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技术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和面罩等基本措施。。

标准预防是什么?(概念)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珐,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1、强调双向预防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2、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3、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4、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的概念简介

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标准预防包括哪些方面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标准预防措施1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标准预防措施2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标准预防措施3 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标准预防措施4 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标准预防措施5 7、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8、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接触隔离1 接触传播指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对确诊或可疑感染了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病人,在进行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隔离预防。 1、病人的隔离 (1)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无条件时可将同种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安置于一室。 (2)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 (3)减少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病人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接触隔离2 2、防护隔离 (1)进入隔离病室接触病人包括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2)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3)进入病室,从事......

简述标准预防的定义?基本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一、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二、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什么是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措施是什么?

(1)手的清洁与消毒是切断接触传播的重要措施,手的清洁与消毒应当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2)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3)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4)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污染时,应戴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对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灭菌措施。

目前采用标准预防措施,有哪些内容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

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在具体操作规程上,则为: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5、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7、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8、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接触隔离接触传播指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对确诊或可疑感染了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病人,在进行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隔离预防。病人的隔离

(1)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无条件时可将同种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安置于一室。

(2)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

(3)减少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病人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接触隔离防护隔离

(1)进入隔离病室接触病人包括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2)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3)进入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4)隔离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空气隔离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粒径小于5um)一气溶胶来传播的......

什么是标准预防?标准预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是控制去污区职业安全的关键,那么你对标准预防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标准预防,希望大家喜欢!

什么是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 措施 。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1、强调双向预防

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

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2、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4、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的操作原则

1、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操作的全过程

2、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以感染传染病均采取

3、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睛和面罩等基本措施

4、进行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操作时须戴手套

5、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

6、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

7、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污染身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8、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戴双层手套

9、戴手套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

10、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

① 保证充足的光线

② 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

>>>下一页更多有关“什么是标准预防”内容

标准预防是指医院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

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的一种预防手段。

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扩展资料

预防措施: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预防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标准预防?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