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原理有哪些

   2022-06-07 02:30:45 网络820
核心提示:个人理财有哪些基本原理现金为王:不超额消费,不使用信用卡,不负债(房贷除外)信贷消费已经成为主流的今天,强调使用现金似乎与时代格格不入。而对于信贷消费的依赖,常常来自于下面几个看起来十分有力的观点:1.信贷消费可以积累个人信用2.手上的现钱

投资理财原理有哪些

个人理财有哪些基本原理

现金为王:不超额消费,不使用信用卡,不负债(房贷除外)

信贷消费已经成为主流的今天,强调使用现金似乎与时代格格不入。而对于信贷消费的依赖,常常来自于下面几个看起来十分有力的观点:

1.信贷消费可以积累个人信用

2.手上的现钱可以用来投资,比当下就花掉要合算

3.消费积分可以换礼物

但是实际上,以上观点都并非那么站的住脚:

1.信贷消费可以积累个人信用

我们不妨进一步来问,积累个人信用为了什么?为了可以提高信贷额度,为了更容易的申请住房贷款。总结起来就是我们现在负债,是为了以后可以负更多的债。除非人们能从负债中得到快感,否则无论如何这也不是一个合理的理由。

在当下银行滥发住房贷款,甚至需要连环政策加以遏止的情况下,对于能否申请到住房贷款的担忧缺乏根据。即使长远来看,具有购房能力的家庭或个人,所面对的问题也不是能否申请到贷款,而是能够申请到多少的问题。

一个好的信用记录可以帮助你申请到更多的贷款,但是否因此你也背上更多的债务,住上超出家庭财务承受能力的房子,把自己的收入完全暴露在房产价格下跌的风险当中?

2.手上的现钱可以用来投资,比当下就花掉要合算

且不说这样的想法只是把现金流出向后推迟了最多一到两个月,就投资本身来讲,收益和损失的机会从来都是相等的。当我们想着用信用消费空出的现钱投资时,往往只看到了收益的可能性,却忽略投资的下行风险。一到两个月的投资(更确切地说是投机)收益,能否抵消所承受的这种风险?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3.消费积分可以换礼物,换里程

一个被许多实验证明,也符合我们常识理解的事实是,在消费积分的刺激下,人们倾向于花更多的钱,而其中很多的消费是原本不必要的。结果是,为了换来很多我们并不十分需要的礼物或机票,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心甘情愿的花了很多冤枉钱。这种心态,实际上跟网络游戏里的打怪积分升级一脉相承,是不折不扣的落入了设计者一套系统的商家的陷阱。

制定月度预算:保证每一分钱都有妥当安排,每月收支平衡

紧急资金:在活期储蓄账户中长期储备相当于3-6个月生活费用的紧急资金,以应对短期内不确定风险

房子:房贷期限不超过15年,利率选择固定利率,月供不超过家庭税后收入的四分之一

车子:买车只购买车况有保证的二手车,规避新车短期内的大幅贬值

投资:以5-10年内表现良好的公墓基金为投资对象,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长期投资。尽量不投资股票,黄金等风险较高或收益较低的投资物

人寿保险:人寿保险的三个原则是:1. 要定期人寿不要终生人寿 2. 保额至少是个人年收入的10倍 3. 定期人寿期限应为15-20年

1.要定期人寿不要终身人寿:

终身人寿的保费比定期要高,虽说保险公司声称会偿还本金并附加一定类似储蓄的利息,但年均收益率大致都在5%一下。而且隐藏成本比较多,一旦退保,之前保

费会被保险公司吃掉很多甚至全部。选择消费型的定期人寿,自己对省下来的保费进行投资。受益要远远高于保险公司的储蓄率。

2. 保额至少是个人年收入的10倍:这是一个经验值,用于保障受益人10-20年的基本生活。

3. 定期人寿期限应为15-20年:合理投资15-20年后,个人净资产的水平已经可以为家人提供天然的财务保障,人寿保险自然失去意义,因此不再需要额外的保障。

养老金:降低对政府养老金的期望,建立自己的养老金计划

尽早为自己设立一个定期投资计划以替代并无100%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具体操作方式为:

1.预计退休后每年生活费用(以当下币值表示),假设每月5,000元,即每年60,000元

2.这笔生活费用将由投资公募基金获得,因而退休时的基金本金金额应为60,000元 / 8% = 750,000元,这里的8%按照预期基金年均收益率12%减去预期通胀率4%。基金年均收益率要放在10-20年的水平上去计算,只看近一两年的表现不是基金投资应有的态度。

3.预计自己的退休年龄,以确定投资期限,从25岁开始每月投资至60岁退休,投资期限为35年,420个月。

4.利用年金现值公式计算,仍取8%为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得到每月投资额327元计算过程为:750,000 x (8%/12) / ((1+8%/12)^420 - 1)。

其他:尽量不与亲友发生财务关系,不向亲友借钱,也不借钱给亲友夫妻使用同一银行账户尽早设立遗嘱

最后还想补充一点,个人理财当中80%是行为,只有20%是各种知识和算计。上面的内容,百分比也好,复利计算也好,都不是绝对的,也并不高深。理财当中最难的不是掌握这些算法,而是付诸行动并能长期坚持简单、正确的原则。

积累财富跟保持体型在很多情况下很相像:所有人都知道健康饮食加合理运动可以减掉赘肉,但为何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个

个人理财有哪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理财是什么?是买理财产品?买保险?炒股?攒钱?都不是?都是?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去归纳总结这个概念,试图像物理界一样找寻这个“大统一”的概念。

今天在一个本来期望该睡觉的培训上,幸得一位风趣的好老师,捧回了一个可以“大统一”的概念:

理财就是安排现金流。

怎么理解呢?理财的目标是钱越多越好吗?不是。理财的目标是让你的未来都不缺钱花。不缺钱也不是钱多到怎么花都花不完,而是开源节流,平衡收支。

因此,如何理财,其实就是如何安排现金流的问题。整理出目前对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预测,丰时做储蓄投资,欠时兑现储蓄甚至贷款,如此即可。到某一个时点,你的储蓄和投资能够满足今后的所有支出,那么恭喜你,你可以退休不再工作了。

所以,理财的原理就是订立理财目标,摸清自己的情况,再定制一个能够实现目标的方案。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至于方法,想问的是哪儿有既保本又有超高收益的投资?抱歉,这是投机,不是理财。

理财的方法是,首先,摸清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这个简单。其次,将自己人生的现金流画出来,算算自己前半生攒的钱能否足够后半生用(也可以把给儿女买房等支出加进去)。如果够,那么就把钱存银行吧。如果不够,算算前半生攒的钱需要怎么投资才能满足后半生的需求,评估这样的投资回报率是否现实--忘掉那些奇高的收益率,在人生这样的时间长度上不具备可持续性。

如果仅需要很低的收益率,表明你很富裕,可以考虑提前退休,并且投资上可以多样化以求更高的回报率,这才是思考选择什么投资品的时候。如果需要很高的收益率,抱歉,你目前的情况可能并不能达成你的目标,你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如何提高你的收入或者怎样缩减你的支出,而不是购买什么理财产品。

所以,理财是一门很专业的学问,现在烂大街的“理财经理”,根本不能帮你理财,他们只是推销员。

主要分为五大步,第一,制定理财目标。对此应有很多方面的考虑,首先这个理财目标要量化,比如说要买一个房子,这是不是一个理财目标?这不是。要买一个价值多少钱的房子,要三年以后买房子,还是明年就要买房子,这才是一个理财目标,就是说要量化,要有一个时间的概念。同时,你还可以想象一下,住在这个房子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这样有助于实现你的理想目标。真正的理财目标是一个量化、有期限的目标。

第二,回顾自己的资产状况。

什么叫回顾资产状况?就是看一看你到底有多少财可以理。一个是你过去有多少资产,再一个你未来会有多少收入,这都属于有多少财可理的范畴的问题。看一下你的资产是不是符合自身的需求,你的资产负债是不是合理,是不是还可以利用一些财务杠杆让自己的财务结构更加合理,这都是回顾资产状况。

第三,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

有人说自己是一个很保守的人,有人则会说自己是一个非常进取的人,你如何才能正确评价你的风险偏好呢?有三个方法,首先要考虑你的个人情况,有没有成家,有没有供养的人口,支出占收入的多少。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你的投资行为还是非常进取非常高风险的,只能说明你没有清醒的认识,因为要负担的家庭责任已经不一样了。其次,考虑投资的趋向。比如说你在股票方面非常在行,你在投资方面是非常进取的人等等。最后,还要考虑个人性格的取向。不同性格的人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性格也决定了人们在理财过程中会有哪些行为。

第四,进行合理的资产分配。

这个资产分配是战略性的,是在非常理性的状态下做出的资产分配,不能今天突然听朋友说一个股票非常好,就把所有的资产都放在股票上。应该首先把资产做一个很好的分配,比如说从战略的角度讲,只拿30%的资产做股票投资,不管别人怎么说,就固定在30%,20%的资产放在银行里,这就是一种战略性的资产分配。更多理财知识尽在悟空说财经http://www.wukongshuo.com/news/20160612/63504.html

第五,进行投资绩效的管理,根据市场的变化做调整。

以上就是关于投资理财原理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