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很多,著名的有飞来石、猴子观海、仙人晒靴、武松打虎、仙女弹琴、天狗望月、十八罗汉朝南海、童子拜观音等等
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黄山位于皖(wǎn)南,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
这里峰峦奇妙,景色万千,有名可数的有大小七十二峰。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是黄山三大主峰,其中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73米。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
说起“黄山四绝”,怪石不能不说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等等。
在小学二年级的语言课本上有一篇《黄山奇石》文中带有插图,但是最后提及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三块奇形怪状的岩石却没有附上图片,大家都非常好奇,想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可在网上找遍了也找不齐这三方奇石的图片。下面将发挥大家的想像描述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有人说每当夜幕降临时,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银光闪闪的天狗。天狗抬着头翘着尾巴,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洁白的月亮,好像在想:哇!这又白又亮的东西好像一个大月饼噢!到现在那只天狗还蹲在山头呢!
另有人说,每当月亮升起,有座山峰上的一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银光闪闪的天狗。它抬着头,张着大嘴巴,对着圆圆的月亮“汪汪”地叫。
还有人说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远远望去,有一块石头,像一条天狗一样。每当月亮升起,它就痴痴地望着月亮,似乎在期待着什么。这就是有名的“天狗望月”
也有去过黄山的人回来说,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有一条“天狗”。它伸着脖子望着月亮,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
还有人是这样描述“天狗望月”的。每当月亮升起,一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成了一只“天狗”,它蹲在山头,望着月亮,好像在和嫦娥说话
甚至有人说,每当月亮升起,人们就会在皎洁的月光中看到一只可爱的石狗呆呆地蹲在一块岩石上,仰着又大又圆的脑袋,出神地望着天上的月亮。这就是有名的“天狗望月”。
天狗望夫
更有人看见黄山奇景“天狗望月”是在远处山峰的另一侧,有一只“老黄狗”伏在山腰上,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好像要把月亮一口吞下,真是惟妙惟肖。
他们说得都有理,但我总觉得“天狗望月”是,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一只可爱的天狗静静地趴在石头上,微微地抬起头专心致志地望着月亮。好像在说:“今天晚上的月亮真美啊!”
浙江的免费景点,为啥就两块石头却被誉为“东海第一”?
黄山奇石有飞石、仙桃石、猴观海、仙人晒靴、仙人指路、仙人弹琴、仙人下棋、梦里花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金鸡叫天门、猪照镜子。黄山的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类似于珍禽异兽,如“猴盼平安”、“松鼠跳天”、“龟背龟”、“龟爬山”。有的就像各种人物,比如:“神仙下棋”“神仙绣花”“夫妻谈心”“童子拜观音”。有些类似于各种物品,如“梦刷花”、“笔杆峰”、“仙女晒靴”、“飞铃”等。有的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命名,如“苏武牧羊”、“太白醉老”、“宋武打虎”、“法面墙”等。扩展数据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山脉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公里,横跨东经118° 01 '-118° 17 ',北纬30° 01 '-30° 18 '。东起黄石,西至小岭脚,北起二龙桥,南至汤口镇,分为温泉、云谷、玉屏、北海、松谷、钓鱼岛。缓冲区面积490.9平方公里,以与景区相邻的五镇一村(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程庚镇、焦村镇、阳湖林场)的行政边界为界。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1a4462309f79052f544b2411cf3d7ca7bcbd572?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福建东山岛的那块石为什么被为风动石和有气节的山石?
如今的旅游业发展的是越来越火爆,在每年的热门旅游地排行榜里总是少不了浙江的身影。在浙江除了有被所有游客熟知的最受欢迎城市“杭州”之外,在浙江还有一座沿海城市,近几年也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前往。
浙江的这个沿海城市就是“台州”,在台州有一处非常特别的景区,这个景区里面只有两块石头,然而即使如此,偏偏就仅靠这两块石头就撑起了整个景区的口碑,甚至被成为了“东海第一”。要说到只有两块石头的景区,可不仅仅只有台州这一处,另一处就是三亚的“天涯海角”,说到三亚的这个“天涯海角”,同样都是两块石头的景区,然而却被吐槽无数。那么,为啥台州的两块石头却被誉为“东海第一”呢?
这处景点就是位于台州市的一个叫做“大陈岛”的地方,和其他普通岛屿不同的是,那里不仅仅是一座岛,在那座岛上还曾经发生过战役,留下了历史的印记。来到这座岛的游客不仅仅能看到最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品尝到最新鲜美味的海鲜,还能接受到历史的教育。
这次要说的就是大陈岛上的一处免费的标志性景点——甲午岩。在那里只是挺立着两块巨大的岩石,然而就是这么一处简单到极致的景点,曾经蒋氏父子也到此打卡。即使经过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洗礼,经过了千万次惊涛骇浪的拍打和承受了台风的破坏,仍旧巍然屹立,纹丝不动。
站在甲午岩的观景平台上,俯瞰着那两块巨石和波澜壮阔的大海,内心或充满了激动之情,又或是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一片平静。走在周边环绕的台阶上,听着不绝于耳的浪涛拍打岩石之声,更不得不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重要的是,这还是一处免费的景区,在当今利益为上的社会,免费景区的存在尤为显得实属难得。
风动石,又名兔石,东山风动石以奇、险、悬而居全国60多块风动石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现在它已经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另有缅甸名胜风动石。
福建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中风动石在漳州市东山县铜陵镇东南隅岣嵝山东麓,塔屿在铜陵镇东侧。以风动石为中心,加上铜山古城、塔屿和西面的九仙顶、南面的马銮湾,构成独特完整的旅游景区。
风动石
其奇妙之处就在于它前后左右重量平衡极佳,大风吹来时,石体左右晃动,但倾斜到一定角度就不会再动了,故称风动石。石为花岗岩石质,高4.37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正可观其伟,侧可观其奇,背可观其险。从背面看,状如玉兔的石岩伏在外倾的石盘上,巨大的石球,悬空而立,摇摇欲坠,令人心怵;从正面看,石如蟠桃,底部呈圆弧形,贴石盘处尖端仅数寸,悬空斜立,狂风吹来,摇晃不定。石体正面,有明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等人所题“铜山风动 石”大字,笔力雄浑遒劲。在风动石前的一块方石碑上刻有明朝督抚程朝京的诗:“造化原来景区图片(14张)一只丸,东封幽谷万层峦,天风吹向关中坠,海飚还得逐势转。五丁欲举难为力,一卒微排不饱餐。鬼神呵护谁能测,动静机宜在此观。”
景区环境
附近的铜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东、南、北三面临海,西面直达九仙顶,因依傍铜钵、东山两个村庄,故各取一字名之。城墙为花岗石砌成,长1903米,高7米,城堞有864个垛口,东西南北各有城门,西南二处建有城楼,为环山临海的水寨。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戚继光在此全歼倭寇;崇祯六年(1633年),巡按路振飞大帅徐一鸣在铜山海面二次击败荷兰帝国东印舰队;隆武二年(1646年),郑成功以此为抗清根据地之一,训练水师,收复台湾;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从铜山港和宫前港起航东征,统一台湾。
城东门外海滨有天然石洞,传有虎踞,故号“虎崆”。洞长15米,宽约5米,有清泉甘美,大旱不干,壁上镌“灵液”石匾,称“虎崆滴玉”。城最高处九仙顶有“人世仙境”、“海天一色”、“宦海恩波”、“三岛春秋”等摩崖题刻20多处。一块刻有“瑶台仙峤”的巨石是当年戚继光、郑成功的水操台。 塔屿,又名东门屿,与铜陵镇相隔800米海域,因山顶有一座文峰塔而得名。整个岛呈“工”字形,面积80.5公顷,与温州江心屿、厦门鼓浪屿、台湾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岛上礁石嶙峋,千姿百态。南端澳角海面有龙、虎、狮、象四屿,造型生动逼真。文峰塔为明嘉靖五年(1526年)福建巡海道蔡潮所建,塔身7层,高32米,座围14米,塔顶由两块圆圆的大石块相叠而成,是航海的标志。
塔屿上有两个石洞。其中云山石室是黄道周的读书处,洞外镌有黄道周少年时手书的“云山石室”4个大字。洞边有清代巡抚潘思渠立的碑坊,横刻“黄石斋先生读书处”,背镌“仰止高山”;鹰石洞在石室对面,鹰嘴岩下,洞口上有块巨石如雄鹰顶立,上镌“石斋”二字,是黄道周卧室。《明史》记载:“道周学贯古今,所至者云集,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学者称为石斋先生。”明东阁大学士林钎题诗于室内:“洞门六六锁烟霞,碧水丹山第一家,夜半寒泉流幽月,晓天清露滴松花。”洞室周围有石刻多处,以书法家关云、成中心、张庭桢合题的“海滨邹鲁”、“黄道周笔书”、“石磐”最为著名。 从漳州到铜山古城有班车直达,从铜山古城乘游船可到塔屿。
人力也能晃动风动石。如果找来瓦片置于石下,选择适当的位置,一个人就能把这硕大的奇石轻轻摇动起来。此时,瓦片“咯咯”作响,顷刻化为齑粉。 1918年2月13日,东山岛发生7.5级地震,山石滚落,屋倒人亡,可风动石却安然无恙。 “七七事变”后,日军企图搬走风动石,日舰“太和丸”用钢丝索系于风动石上,开足马力,可多条钢丝索被拉断了,风动石却纹丝未动,最后日军只得放弃这一企图。 风动石历经沧桑,依然斜立如故。这块奇石是怎样形成的呢?至今是个难解的谜。
以上就是关于黄山有哪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