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国家新制定的大豆质量标准

   2022-10-13 22:37:57 网络1110
核心提示:新大豆制品国家标准: 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大豆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新产品不断涌现和上市。为了规范企业新兴大豆制品的生产,目前,国家已发布蛋白类产品标准有《食品工业用大豆蛋白》、《速溶豆粉和豆奶粉》、《豆奶(豆浆)和豆奶饮料》、《大豆

09年国家新制定的大豆质量标准

新大豆制品国家标准: 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大豆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新产品不断涌现和上市。为了规范企业新兴大豆制品的生产,目前,国家已发布蛋白类产品标准有《食品工业用大豆蛋白》、《速溶豆粉和豆奶粉》、《豆奶(豆浆)和豆奶饮料》、《大豆肽粉》等。

《食品工业用大豆蛋白》国家标准(GB/T20371-2006) 此标准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蛋白粉三大类,虽然这三种类别的产品加工方法不同,但其主要区别体现在蛋白质含量不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对这三类产品已有明确的定义,我国的标准分类与CAC相同,即将蛋白质含量不低于90%的大豆粉状产品称为大豆分离蛋白,含量在65%到90%之间的称为大豆浓缩蛋白,含量在50%至65%之间的称为大豆蛋白粉。这三大类产品主要是作为食品加工的工业原料应用于各类食品中。

《速溶豆粉和豆奶粉》国家标准(GB/T18738-2006) 此标准规定了速溶豆粉和豆奶粉产品的相关要求。速溶豆粉和豆奶粉是一种可直接食用的产品,它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乳制品,经磨浆、加热灭酶、喷雾干燥而制成的粉状或微粒状食品。在产品分类中,根据去渣和豆渣全利用两种不同工艺将产品分成两大类(I类和II类)。在大类的基础上,根据辅料和产品理化指标的不同,又细分为普通型、低糖型、其他型。I类还有高蛋白型和低糖高蛋白型等。蛋白质含量是产品的重要指标,其中I类普通型蛋白质≥18%,高蛋白型蛋白质≥22%,低糖蛋白质型蛋白质≥32%,II类产品蛋白质≥15%;低糖型产品的总糖含量≤45%。

《豆奶(豆浆)和豆奶饮料》行业标准(QB/T2132-2008) 此标准适用于大豆及大豆制品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预包装液态饮料。标准中主要包括豆奶、调制豆奶、豆奶饮料三大类产品。其中豆奶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除食糖和食盐之外之外,不添加其他食品辅料的产品。豆奶也可称为豆乳,工业化生产的豆浆也被列入此类型中,产品的蛋白质≥2%,且为纯大豆蛋白。调制豆奶和豆奶饮料是以大豆及大豆制品为主要原料,可添加其他食品辅料的豆奶产品。调制豆奶蛋白质为2%以上,豆奶饮料蛋白质为1%以上。

《大豆肽粉》行业标准(QB/T2653-2004) 大豆肽粉是以大豆、豆粕或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用酶解法或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主要成分为肽,且分子量分布在10000道尔顿以下的粉末状产品。一般来说,大豆肽是高分子的大豆蛋白质经酶解或发酵后分解成低分子的肽类产物,其最小的成分为2个氨基酸相连,最大成分分子量不超过10000道尔顿。目前标准中产品按总蛋白质和大豆肽含量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大豆肽含量为:I型≥80%、II型≥70%、III型≥55%。

"肽“是什么东西?又有哪些呢?

我是一位快奔四十的宝妈。在生宝宝之前身材和皮肤保持得还不错,很多人都说看不出我已经35+。生宝宝以后由于心疼老妈不能适应欧洲的生活,我一直坚持一个人自己带宝宝,可以说是每天24小时都在围着宝宝转。虽然亲自带能见证宝宝的每一步成长和变化,是件很幸福的事,但是因为母乳喂养,宝宝在一岁半之前我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整觉,每天夜醒三、四次是常态。生育以后营养流失和荷尔蒙的变化,加入长期睡眠不好和独自带娃的辛苦,不到两年的时间感觉自己至少老了十岁,掉发严重,眼角皱纹明显变多,脸色暗黄,身上和脸上也出现大小不一的色斑。每次看到镜子里自己的脸,说不出的失落。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保持美丽能让自己更加自信。这几年胶原蛋白作为营养补充剂越来越受众多女性的追捧,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在吃胶原蛋白产品。在欧洲,一般医生都是建议40岁以上的人需要补充胶原蛋白,于是萌生了自己尝试胶原蛋白补充剂的念头。

但是自己对于胶原蛋白产品并不了解,又不想人云亦云跟风买,因为我自己对饮食健康非常重视,现在家里的食材包括米面各种主食、蔬菜、肉、蛋、牛奶等基本都是有机,基本不买有激素隐患和诸多化学成分添加的食品。于是自己花了些时间做了点关于胶原蛋白的功课,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爱美的姐妹们少走一些弯路。

(同时,我也要说明一下我不是做生物研究的,下面的知识都是基于大量的中英文网站资料,如有偏差还请联系我本人,我很荣幸能有专家指点)

说到补充胶原蛋白,我们常听说的用食补的方法,比如经常喝熬制的猪蹄、骨头或者鱼汤。但这种方法效果不太理想,为什么?因为这些食材中的胶原蛋白属于天然胶原蛋白(见下一节描述),分子过大人体吸收率不足5%。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小,可以通过人体肠道直接吸收,吸收率可达90%,一小时后可以直接渗透到血液。是目前补充胶原蛋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近几年,欧美和日本有很多研究证明,补充胶原蛋白肽在皮肤、头发、关节和骨骼等很多方面都能起来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下面是部份研究链接:

  德国University of Kiel, Kiel, Germany:Oral intake of specific bioactive collagen peptides reduces skin wrinkles and increases dermal matrix synthesis(口服特定生物活性胶原蛋白肽可减少皮肤皱纹,增加皮肤基质合成)。(2014年发表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4401291

法国克莱蒙特大学:Biological effect of hydrolyzed collagen on bone metabolism (水解胶原蛋白对骨代谢的生物学效应)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0408398.2015.1038377?journalCode=bfsn20

法国Peptan: Peptan在皮肤、关节骨胳、肌肉等方面有全面独立的研究。 https://www.peptan.com/science/science-behind-and-support/

日韩联合:Oral Intake of Low-Molecular-Weight Collagen Peptide Improves Hydration, Elasticity, and Wrinkling in Human Ski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口服摄入低分子量胶原蛋白肽改善人体皮肤的水合,弹性和皱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2018年发表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073484/#

胶原蛋白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占我们体内蛋白质约25%-35%。,存在于包括皮肤、骨胳、软骨、肌腱以及器官等几乎所有组织中。是一种细胞外蛋白质,以不溶纤维形式存在,具有高度抗张能力,是决定结缔组织韧性的主要因素。

                                  胶原蛋白在人体各个部位的比例 图片来源于Peptan

截至2011年,科学界已经能够识别并定义二十八种类型的胶原蛋白。五种最常见的类型是:

  - I型:皮肤,肌腱,脉管系统,器官,骨骼(骨骼有机部分的主要成分)

  - II型:软骨(软骨的主要胶原成分)

  - III型:网状(网状纤维的主要成分)如皮肤、血管壁、子宫壁

  - IV型:形成基底膜,基底膜的上皮分泌层

  - V型:细胞表面,毛发和胎盘

然而,人体中超过90%的胶原蛋白是I型。我们在选择胶原蛋白时要注意这个信息,有的厂家明确写明是针对那个类型的胶原蛋白补充,如果没有说明自己可以从提取的原料进行判别(一般鱼胶原蛋白主要是I型,猪牛胶原蛋白是I型和III型,鸡骨胶原蛋白是II型)。

天然胶原蛋白Native Collagen :也就是动物体中存在的蛋白质的一种主要存在形式。天然胶原蛋白由大的三维螺旋氨基酸链组成,结构非常稳定。平均分子量一般为 30万到40万 道尔顿。

明胶Gelatin :明胶是把胶原蛋白进行部份水解以后得到的无色、无味、半透明状的食物成份。通常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以及照片材料中的胶凝剂。平均分子量一般为 5万 道尔顿。

胶原蛋白肽 Collagen Peptide :胶原蛋白肽(也叫水解胶原蛋白)是把明胶进一步水解后通过肽(酰胺)把两个或都多个氨基酸连接在一起的短链。和天然胶原蛋白、明胶相比,胶原蛋白肽的分子量要小很多,平均分子量 小于5000 道尔顿。(常见几个肽相关的术语:二肽,是最短的肽,由两个氨基酸组成,三肽,四肽等分别是由三个或四个氨基酸组成。小肽是指由2-1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也称低聚肽)。多肽则是由10-5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Wikipedia英文官网里的定义寡肽是2-20个氨基酸,国内常说的寡肽是2-6上氨基酸)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解释:

(补充内容: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结构单位。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一共有 20 种,这 20 种氨基酸在人体内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个氨基酸平均分子量约为 120 道尔顿。)

目前市面上的胶原蛋白产品琳琅满目,一开始我和很多人一样不知道怎么选。但有一点我很明确就是我选择胶原蛋白产品原则: 一定要安全和有效 。基于这个原则我花了大量时间查阅各种资料, 最终把有效信息提炼如下。(在这里我不介绍任何品牌,免得让人怀疑是广告植入。)

选择胶原蛋白肽产品主要看三个因素:原料、产品形态和纯度、标准和认证。

猪牛胶原蛋白 :有18种氨基酸,其中羟脯氨酸(Hyp)作为胶原蛋白特有的氨基酸之一,猪和牛胶原蛋白中Hyp的含量明显高于鱼类,说明三股螺旋结构能力更强。但是猪牛胶原含有大量脂肪,而且从动物生长环境上看,猪牛胶原被污染的可能性更高,比如喂养过程中使用抗生素,疯牛病、猪口蹄疫等均可能传染给人。

鱼胶原蛋白 :和猪牛相似,有18种氨基酸,但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鱼胶原的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至少是猪牛的1.5倍,也就说鱼胶原比猪牛胶原更容量吸收。目前鱼胶原蛋白提取原料常见的有深海鳕鱼、深海红鲷鱼和淡水罗非鱼。选择深海无污染的鱼比淡水养殖的鱼更安全。鱼鳞和鱼皮哪个好?鱼鳞没有血液渗透,不会受到污染;鱼鳞上的蛋白质含量要比鱼皮高,脂肪比鱼皮少。鱼鳞比鱼皮好。

小结:从原料上看深海小鱼的鱼鳞胶原蛋白最好。

常见的胶原蛋白肽产品形态有片剂、口服液、粉(大罐装和小袋装)。

片剂 :片剂方便保存和携带,但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粘合剂使其成型,这就导致纯度肯定下降,而且很多品牌都会加入其它成份(比如维生素C、二氧化硅等),真正胶原蛋白的含量一般不高,而且片剂的吸收率不高。 总体来说胶原蛋白肽片剂的有效性不高 。

口服液 :液体的优势是吸收率高。但液体在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产品变质肯定需要加入防腐剂,而且宣称口感好的口服液肯定需要添加食品添加剂,这样原料的好坏程度无从辨别(大部份是为了把品质不好的原料给遮盖),有些甚至添加激素。所以 胶原蛋白肽口服液的纯度不高,安全性极低 。 (有人喝了不到一个月就能看明显变化,甚至出现乳房涨痛等现象,这很大程度上和口服液的添加成份有关系。)

粉 :粉状尤其是独立小袋装的粉状方便保存,一般粉状的纯度比较高,用户也好检测(用清水即可检测),不容易有猫腻。 因此粉状的安全性最高 。而有效性(可吸收性)则要看分子量。

那么,分子量是不是越小越好?(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也是我花了最多时间分析的一个问题)

答案:当然不是分子量越小越好。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胶原蛋白分子量在2000-5000道尔顿。 大于5000道尔顿,已经不是肽不容量被人体吸收,小于2000道尔顿的肽生物活性不稳定,降低了利用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欧美产商的胶原蛋白平均分子量都是在3000左右。市面上有些产品宣称二肽三肽,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消费者。研究表明二肽三肽等分子量小于1000道尔顿的肽确实可以无需酶解直接被小肠吸收,但是这些被吸收了的氨基酸或小肽性状不稳定,在人体内存活时间过短,实际利用率反而低。况且,从目前即使采用最先进的分解法提取工艺(石冢教授),分子量在1000以下需要加入无数多的添加剂,这必然降低胶原蛋白的纯度。 综合来说,在选择产品时不需要过度追求小分子量,结合产品的纯度和安全性一起考虑更重要。

国内标准 :在2018年12月以前,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关于胶原蛋白统一的国家标准。中国与胶原蛋白/胶原蛋白肽相关的各类参考标准大致有以下四个,分别是QB2732-2005水解胶原蛋白行业标准、QB/T 2879-2007 海洋鱼低聚肽粉行业标准、GB/T 22729-2008 海洋鱼低聚肽粉国家标准和SB10634-2011淡水鱼胶原蛋白肽粉行业标准。由于国家标准的缺失导致市场混乱,近几年屡屡爆出胶原蛋白含量达不到标示含量,甚至也出几个胶原蛋白品牌未检出胶原蛋白的特征氨基酸-羟脯氨酸。自2018年12月21日起实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胶原蛋白肽》(GB 31645-2018),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管理监督总局发布,成为第一个胶原蛋白肽方面的国家标准。

国际标准 :如果是购买进口胶原蛋白主要看是否具有下面标准中至少一种:

HACCP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目前国际广泛认可的食品安全体系,在许多国家如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等 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规范。

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于1975年11月正式公布的标准,是指关于食物、药品、医疗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法规。

SO9001 认证 :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

最后,总结购买口服胶原蛋白重点关注:

     - 原料来自深海鱼鳞

     - 粉状最好,尽量避免口服液

     - 分子量在2000-5000道尔顿都可以,不要买分子量1000以下的产品。

     - 有经济能力选择国际上生产标准高的产品,最好要有HACCP、GMP或ISO9001认证中的一种。

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

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成的短链,由肽(酰胺)键连接。当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基团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反应时,形成该共价化学键。

常见的有二肽(dipeptide)、三肽(tripeptide),甚至多肽(polypeptide)等,而2-20肽属于寡肽(oligo-peptide),20-50肽属于多肽,通常十肽以下者较具医药及商业实用性。

扩展资料:

肽可由膳食蛋白质(dietary protein)通过化学方法水解出来,也可以人工方法取得。系由两个或以上的氨基酸(amino acid)聚合所构成,在细胞生理及代谢功能的调节上甚为重要。肽大多性质不稳定,长期贮存宜防潮,放在4°C以下的地方。

肽是由氨基酸的胺基(-NH2)和羧基(-COOH)脱水缩合形成肽键后,形成的链状分子。

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与次一氨基酸的胺基,行脱水缩合反应而成的-CO-NH-键,具有双键的性质,与邻近共六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因此C-N不可自由转动,肽键是构成蛋白质架构的连系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肽

以上就是关于09年国家新制定的大豆质量标准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